A. 我国面临哪些安全威胁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仍然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战逐步增多,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维护发展利益的任务艰巨繁重。
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在非法“占据”的中方岛礁上加强军事存在。一些域外国家也极力插手南海事务,个别国家对华保持高频度海空抵近侦察,海上方向维权斗争将长期存在。
一些陆地领土争端也依然存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局势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地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也对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台湾问题事关国家统一和长远发展,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近年来两岸关系保持和平发展良好势头,但影响台海局势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东突”“藏独”分裂势力危害严重,特别是“东突”暴力恐怖活动威胁升级,反华势力图谋制造“颜色革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更多挑战。
(1)伊斯兰国网络技术扩展阅读:
第六十八届联合国大会第四次评审并通过了《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根据中国提出的修改意见,这份决议首次写入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内容。面对网络恐怖主义,各国应携手打击,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恐怖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
信息时代,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成为国家政治、军事、外交以及众多关系国计民生领域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科技进步让人类享受文明进步的果实时,也为恐怖组织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方法。
恐怖组织一切与网络有关的活动都可列入网络恐怖范畴
1997年,美国加州情报与安全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柏利·科林第一次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一词,认为它是网络与恐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同年,美国联邦调查局专家马克·波利特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补充,认为“网络恐怖主义是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针对信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攻击活动,由次国家集团或秘密组织发动的打击非军事目标的暴力活动”。此后,网络恐怖主义的定义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电子圣战”“网络圣战”等提法相继出现,它们更突出了活动发起者及其目的,以区别于通常意义的网络罪犯和黑客。
尽管没有统一的概念,但国际社会的共识是,与传统意义上的恐怖主义一样,恐怖组织一切与网络有关的活动都可列入网络恐怖范畴,包括恐怖宣传、招募人员、传授暴恐技术、筹措资金、组织和策划恐怖袭击、实施网络攻击和破坏等,都应视为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
网络空间匿名、庞杂的特性使恐怖分子更易藏匿其中,边界和距离的“终结”,理论上能让恐怖分子在任何地方实施行动。每个芯片都是潜在的武器,每台电脑都可能成为有效的作战单元。恐怖组织编织起一张复杂的网,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即使组织的大部分被破坏,他们也能独立完成行动。一次网上攻击的发生通常没有任何明显征兆,而且很难判断攻击的真正发源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结合处成为恐怖分子最好的突破口和进攻点。
与恐怖分子相关的网站数量增长迅速,遍布全球,内容令人毛骨悚然
在恐怖分子看来,互联网是发动心理战和宣传战的“天然战场”。“基地”组织头目扎瓦希里曾说,“我们正处于一场争夺人心的媒体战中”。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和政府事务委员会2008年报告称,“基地”组织已逐步建立起一个遍及全球的多层面网络宣传网,从制作到传播都有严格程序。它主要依靠四大媒体中心开展网上宣传,即“队伍”(属“伊拉克伊斯兰国家”)、“云彩”(属“基地”组织司令部)、“媒体委员会”(属马格里布地区“基地”组织)和“圣战之音”(属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这些机构制作的宣传品种类繁多,包括记录恐怖袭击全过程的录像并附带图示、声效、标语、字幕和动画等;还有各种网络杂志、实时新闻、文章、白皮书甚至诗歌等。宣传品上传互联网前,通常要送到所谓的“交换所”核验,同时确保信息实时更新。以色列海法大学传播学教授加布里埃尔·威曼统计,1998年与恐怖分子相关的网站有12个,如今已增至近1万个。2011年俄罗斯境内极端主义网站达7500家;东南亚地区以印尼、马来语为主宣扬极端思想的网站和论坛增长快速,“印尼解放党”“天堂圣战”等网站声势浩大。
互联网成了恐怖分子交流和传授“技艺”的绝佳场所,也成为新生恐怖分子首选的“课堂”。一个名为“利剑”的“基地”网站每月虽然只开放两次,内容却令人毛骨悚然——恐怖分子公然讨论绑架和杀害人质的技巧。该网站还提供了其他一些教程,比如沙林毒气、汽车炸弹以及各种爆炸物的杀伤力和使用方法等。有专家利用网络搜索技术了解这些网站的现状时发现,2008年已有5亿个恐怖分子网页和帖子,其中讨论简易爆炸装置的就有数万个。
恐怖组织利用网络大量收集各国政府信息,网络敛财向智能化发展
开放的网络也为恐怖组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上内容包罗万象,恐怖分子既能获取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信息,也可掌握武器制造、黑客技术等。“9·11”事件前,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能协调委员会、环保局以及疾病防控中心等机构的官网上包含大量有关美核武清单、间谍卫星、核武器生产工厂分布、紧急情况处理以及化学设备安全等方面的档案材料。在阿富汗发现的“基地”组织电脑中,就存有如何利用美国通信、电力、水力分布网的指示和计划信息,以及一些水坝的详细构造图。2008年印度孟买爆炸案中,恐怖分子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谷歌地图掌握目标地形,利用黑莓手机实时了解政府的应对部署。
此外,恐怖组织的网络敛财已摆脱原始的汇兑募捐方式,朝智能方向发展。例如通过进入他人电脑,窃取银行卡、信用卡密码,盗取钱财。号称“网络007”的网络恐怖主义领袖特苏里曾盗取过3.7万张信用卡,总额达350万美元。又如幕后操纵网上赌球、博彩业,每年恐怖分子利用网上博彩洗钱、筹资达数亿美元。恐怖组织还打着“慈善”幌子骗取钱财,如利用与“基地”及塔利班联系密切的“全球救援基金会”、打着人道救援旗号的非政府组织网站等。
恐怖组织的网上活动有了新的手法,呈现新的特点
首先,脸谱等新媒体的普及掀起新一轮网络恐怖潮。
有专家指出,社交媒体成了恐怖分子的“战略工具”,使恐怖分子可以直接“敲开”目标受众的大门,而无须等待访客上门。各大圣战论坛号召开展“脸谱入侵”行动,“推特恐怖”“优图恐怖”等屡见不鲜。2013年9月,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门购物中心恐怖袭击事件的制造者就对袭击事件进行了“推特直播”。
其次,催生大量“本土恐怖”。“基地”等恐怖组织的“网上轰炸”开始把年轻人,尤其是西方的年轻人作为新鲜对象。
全球伊斯兰极端思想网络“At-tibyan出版”主要负责向西方国家宣传,它刊登的《服务及参与“圣战”的39种方式》一文在网上非常流行。“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宣传视频亦针对英国等欧洲国家。视频中一位20岁的英国学生到叙利亚旅游后加入该组织,声称“工作不多,薪水不错,包吃包住”。借用这些招数,恐怖组织成功在美国和西欧国家“感召”了大量“白人穆斯林”并使他们化身为“圣战斗士”。“基地”组织也门分支前头目安瓦尔·奥拉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血洗肯尼亚购物主义的疑犯“白寡妇”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美国华盛顿智库两党政策中心担心,“美国面临的最大恐怖威胁不再来自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山区,而是来自于美国国内滋生的本土恐怖分子”。欧盟委员会内政事务委员马尔姆斯特伦称,已有1200多名欧洲人前往战乱地区参与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若日后重返欧洲,势必构成威胁。今年5月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犹太博物馆实施枪击的,就是一名从叙利亚战场返回的法国人。
第三,“独狼”式恐怖分子激增,网络技术已成“独狼”赖以生存的血液。
2013年2月,美政治风险评估公司总裁杰弗里·西蒙在《“独狼”式恐怖主义:了解它日益增长的威胁》一书中指出,科技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革命助长“独狼”式恐怖主义,人类即将面临第五次“恐怖浪潮”,即“科技恐怖浪潮”。“独狼”无须现身就可通过网站和社交媒体等工具获取各地信息,甚至直接实施网络恐袭。“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就专门制作、出版英文网络杂志《激励》,煽动西方极端分子发动“独狼”式恐怖袭击。2009年胡德堡军事基地枪击案中杀害13名美军士兵的陆军心理医生尼达尔·哈桑、2013年4月在波士顿马拉松现场制造恐怖袭击的察尔纳耶夫兄弟都是受“圣战”思潮洗礼的“独狼”。
第四,恐怖分子开始从利用网络转向攻击网络,激进分子、黑客、恐怖分子之间的界线趋于模糊。
网络上出售攻击程序、系统漏洞和用户信息的黑市遍布全球,甚至还可通过掮客牵线“买凶”,实施网络攻击的门槛大大降低。此外,激进分子、黑客、恐怖分子之间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不排除未来出现三者“合流”的可能。如名声赫赫的黑客组织“叙利亚电子军”,越来越多地插手国际国内事务,影响恶劣。2013年4月23日,该组织盗取美联社官方推特账号,谎称“白宫发生两起爆炸,奥巴马受伤”,美股市应声大幅波动,损失约2000亿美元。
B. 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大体分为哪五类
恐怖势力、个体恐怖犯罪分子、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国内的情况、国外、境外情况五类。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仍然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战逐步增多,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维护发展利益的任务艰巨繁重。
一些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采取挑衅性行动,在非法“占领”的中国岛礁上加强军事存在。一些域外国家也千方百计干涉南海事务。一些国家对中国进行近距离海空侦察频繁,维护海洋权益的斗争将长期持续。
一些领土争端也依然存在。当前,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也对周边安全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台湾问题事关祖国统一和长远发展,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要求。近年来,两岸关系保持了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影响台海局势稳定的根源没有消除,“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东突”、“藏独”分裂势力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东突”暴力恐怖活动威胁加剧。反华势力正在策划“颜色革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2)伊斯兰国网络技术扩展阅读:
恐怖组织的网上活动有了新的手法,呈现新的特点:
1、Facebook等新媒体的流行引发了新一波网络恐怖主义。
专家表示,社交媒体已成为恐怖分子的“战略工具”,使他们可以在不等待访客的情况下“敲”目标受众的门。圣战分子论坛呼吁“Facebook入侵”,“Twitter恐怖”和“YouTube恐怖”也很常见。2013年9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发动袭击的凶手在推特上“直播”了这次袭击。
2、滋生了大量的“局部恐怖”。像“基地”组织这样的恐怖组织的“网络炸弹”已经开始瞄准年轻人,尤其是在西方国家。
一篇名为《39种服务和参与圣战的方式》的文章在西方国家推广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全球网络Tiby出版物上走红。
3、随着“独狼”恐怖分子的增多,网络技术成为“独狼”恐怖分子的命脉。
2013年2月,公司总裁杰弗里·西蒙的“独狼”恐怖主义:政治风险评估来理解它的日益增长的威胁,“一本书指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革命鼓励“独狼”恐怖主义,人类将面临第五批“恐怖分子”,即“恐怖分子”技术浪潮。
4、恐怖分子开始从利用互联网转向攻击互联网,激进分子、黑客和恐怖分子之间的界限正变得模糊。
黑市、网络程序中的漏洞和用户信息在世界各地无处不在,甚至可以通过中间人“收买”犯罪分子,这使得实施网络攻击变得更容易。
此外,武装分子、黑客和恐怖分子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能排除这三者未来融合的可能性。臭名昭著的黑客组织叙利亚电子军(SyrianElectronicArmy)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内和国际事务。
C. 美俄网络对峙,俄罗斯准备好了吗
日前,美国正式宣布针对“伊斯兰国”组织发动网络攻击,作为打击极端主义势力的另一重要力量,俄罗斯也先后多次针对“伊斯兰国”组织展开网络攻防。
近年来,俄罗斯网络作战力量倍增,早在乌克兰危机期间,俄乌双方就在网络空间狭路相逢,频繁交手。自蠕虫病毒Stuxnet爆发之后,俄罗斯政府开始密切关注网络入侵的防御问题,俄国防部正式组建专门的网络部队,以对抗来自其他国家的网络攻击,并在必要时发动反击。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维空间,并开辟了地缘政治的新时代。一场围绕网络安全的攻防之战正悄然兴起,网络空间也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所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新疆域。目前俄军正在加紧布局网络作战,并先后在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等数次冲突中频现网络攻击实力,俄军网络战实力不容小觑。
“沙场”练兵
目前,俄政府正在武装力量内部建立网络部队,以保障武装部队的信息系统,并在近期加快了专业网络部队和网络安全力量的建设力度。
进入21世纪,网络空间逐渐发展成为第五维作战空间,传统战争也随之发生急剧变化。早在2009年,美军就组建了网络战司令部,凭借其在信息产业领域的雄厚基础,在网络安全领域握有近乎“单向透明”的优势。俄罗斯也不甘落后,迅速推出了自己的网络战战略。俄军认为,网络战可用于对敌实施直接军事打击,效果与传统火力突击相似,因此将网络战作为一种变相突击作战的“第六代战争”。
俄罗斯对网络战的理论研究很早就已经起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俄军网络战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俄军已充分认识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延伸到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俄军可以利用网络战充分发挥非对称作战优势。在军事行动中,俄军可以通过网络攻击破坏敌民用网络,从而扰乱其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可以大大降低敌军的快速反应能力;打击敌方军事和通信及其他关键基础设施,在传统战争开始之前削弱敌作战实力和反应能力。
目前,俄政府在武装力量内部建立网络部队,以保障武装部队的信息系统,并在近期加快了专业网络部队和网络安全力量的建设力度。近年来,俄多次组织网络演习,意在全面评估俄国内网络稳定性,检验俄网军防御作战实力,研究制定有效措施以提升俄网络防护能力。
多管齐下
建立法理依据、吸纳优秀人才、加强网络安全领域科学研究及网络基础软硬件设施研发,俄罗斯加紧布局网络战。
近年来,俄罗斯加强了对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俄《网络安全战略构想草案》中就明确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向生活各个领域渗透能力大幅增强,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安全造成了一系列新的威胁,原有的某些威胁也进一步增大。”尤其是“斯诺登事件”的爆发,美国利用“棱镜计划”针对网络空间进行监视丑闻事件的曝光,更加剧了俄罗斯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担忧。
随着俄罗斯国内经济的逐步好转,信息化和网络建设也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俄罗斯也日益注重加强“第五维空间”的安全维护。目前俄罗斯正在加紧制定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战略》,在网络安全顶层设计上逐步达成共识。近年来俄陆续公布了《俄罗斯网络立法构想》、《俄罗斯联邦信息和信息化领域立法发展构想》、《信息安全学说》等纲领性文件,起草和修订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法》、《信息权法》等20余部法律。通过这些网络立法建设,加强了俄应对网络安全的能力,为俄加强网络安全领域执法提供充分的法理依据。
目前俄罗斯已完成网络安全部队的组建,并通过建立专门应对网络战争的兵种,不断地吸纳优秀的编程人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计算机教育相当出色,每年军方和地方院校都有大批优秀的计算机和网络专业学生毕业,俄罗斯黑客更是广泛活动于互联网的各个领域。由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俄罗斯黑客普遍拥有强烈的爱国之心,俄军方更是招募到优秀的俄籍黑客为军队服务。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兵种,网络安全部队组建的先决条件是拥有一支数量与质量兼优的人才队伍,俄军方在人才队伍扩充方面出台了多项举措。
俄罗斯还非常注重加强网络安全领域科学研究。根据俄联邦安全会议批准的《俄罗斯联邦保障信息安全领域科研工作的主要方向》,俄政府和军方明确网络安全领域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重点,以实现提升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的可靠性,改进网络空间内国家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措施等战略目的。
近期俄罗斯加强了网络基础软硬件设施上的研发力度,先后开发出了“厄尔布鲁士-2C”、“厄尔布鲁士-4C”等为代表的微处理器芯片,研发了“Rupad”系列平板电脑产品。这些设施可军民两用,可以有效提高俄军方在网络基础设施领域的控制实力。
聚焦实战
建设以网络战为代表的新一代作战力量,以非对称手段赢得军事实力的相对平衡,成为其现有条件下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战略选择。
“两极”格局解体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战略观念并未发生转变。目前北约持续东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持续遭到压缩,美俄两个大国对峙局面时有发生,在网络安全领域这一战略博弈新疆域也是如此。
由于历史原因,俄网络空间安全的维护力度远不能与其对网络的依存度相适应,网络安全曾一度面临巨大威胁。网络安全的战场上,早已硝烟弥漫,“战火”甚至已经燃烧到了克里姆林宫。目前俄安全部门已将克里姆林宫的内部网络与因特网隔绝开来,同时全面禁止U盘等移动设备在克里姆林宫内的使用。巨大的网络安全压力迫使俄罗斯加强了网络安全领域研究,推行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全面提升俄军网络作战实力。
由于国力所限,俄罗斯已难以与西方国家展开全面军备竞赛,建设以网络战为代表的新一代作战力量,以非对称手段赢得军事实力的相对平衡,成为其现有条件下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战略选择。俄国防部网络司令部的组建,使俄在网络力量组织架构上的“三驾马车”基本成形,内务、安全与军队三大系统下辖的网络力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定位不清、职责不明引起的浪费与内耗,大大提高俄网络力量的使用效率。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俄罗斯高层对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信息网络安全已被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目前俄国内普遍认为,社会稳定、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法制秩序以及国家财富和国家领土完整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安全保护是否有效。为保证在战时能有效遂行作战任务,俄军方正在努力提升网络战的攻防实力,建设一支攻防兼备的网络作战力量。未来俄军将强化以网络战为基础的电子干扰和舆论信息战,建构“网络威慑”力量,力求使网络战从理论到实践更加完善。
实战案例
2007年4月,爱沙尼亚决定将位于首都塔林的苏军纪念铜像移到军人坟场,这一举动遭到俄政府的强烈抗议。随后,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爱沙尼亚境内包括政府、银行、新闻媒体在内的各大网站相继遭到攻击,整个国家秩序陷入一片混乱。事后爱沙尼亚国防部长表示其遭到的网络攻击是“没有被注意到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并谴责俄罗斯对其发动网络战。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军队因南奥塞梯问题交火后,格鲁吉亚互联网遭受到有组织的大规模攻击。在乌克兰危机期间,俄罗斯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网络信息战,而且伴随着有组织的互联网宣传活动。虽然这些未曾载入史册的战斗遭到了俄官方的否认,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目前拥有包括无线数据通信干扰器、网络逻辑炸弹病毒和蠕虫、网络数据收集计算机和网络侦察工具、嵌入式木马定时炸弹等先进的网络武器,其网军拥有强大的作战实力。
D. 美军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力度加大的意义何在
8月18日,网络司令部升格为美军第10个作战司令部,今后将与辖区范围几乎占半个地球面积的太平洋司令部“平起平坐”。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发布简短声明称,网络司令部升级有助于“提升美国网络行动和国防水平”,乍看并未显山露水,实则蕴藏波涛,其意图显然绝不限于表明所谓的“美国抵御网络威胁的决心”。纵观不同时期,美网络空间战略内容与侧重点虽有不同,但总体是一个从全面防御到攻防结合再到主动进攻的演进过程。
网络空间里没有硝烟、没有鲜血,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暴力、没有毁伤。有军事专家认为,网络空间战在几秒钟甚至更短时间内造成的破坏不亚于核弹。俄罗斯军事学说已将网络攻击定性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极端连锁反应下的网络空间战后果,可能是整个世界都难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