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数据的几个常见误区
这几年有关大数据的话题非常的火,不但是研讨会、培训、微信圈的热门主题,出版行业发行和大数据有关的书也成了销量的保证。由于关注者众,“大数据”变成了流行用语,白领们开口闭口不提几句大数据好像跟不上时代潮流,会显得自己落伍了,而任何事情只要套上了大数据,或是沾到边,瞬间就高大上起来。 但是等等,你确定你真的在玩大数据吗?
大数据最大的迷思在“大”。 许多人以为自己公司拥有的会员或是客户数量多,就是在玩大数据,然后老板就夸下海口说未来要成为一家大数据驱动的公司。但是数据大真的不等于大数据,因为这些海量的数据内容通常不过是姓名、地址、电话、电邮、交易记录、性别等传统的、可结构化的资料,从这些数据里面你能用来分析的技术或用法,就是传统的数据分析,一样都是从人口变数(例如性别、年龄、居住地、学历等等)起始去下条件,然后去分析数据。比如,用年龄层去做分析,找出消费公司产品的各个年龄带的分布,进而看哪个年龄带的业绩贡献度较高;或是用地域别,找出消费公司产品的地理分布,看看哪些城市或是省份卖的较好……你说我分析的样本数谨梁野高达数百万人耶,但是拜渣岩托,这真的不叫大数据。
大数据的另一个迷思在“贪多”,想尽种种方式去收集消费者的各种结构性、半结构性或其他你能想到的各种信息,但是你在收集数据之前有没有一套数据政策,收集海量数据的目的是什么?收集之后要用做什么?如果不厘清楚,那么就会像蚂蚁把食物携回蚁穴储藏一样,一直堆栈在那里;但公司可是花费了庞大的软硬件投入及后续持续支出的管理成本,储存了海量但是绝大部分将来用不到的各类数据,这是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当真想要提炼有用数据的时候, 过于庞大的数据反而会形成“噪音”干扰。
拥有大量数据本身并不会为企业增加价值。收集来的数据必须将来能使用的上,否则数量再巨大,内容再多元,它对企业的价值也不会比资源回收场的垃圾更佳。 所以,再强调一次,企业必须要有看待数据的清晰政策,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也来搞个大数据追时髦。有了清晰的政策,才会知道在收集目标消费者点点滴滴信息时的漫长过程中,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可以暂存的,什么是可以删除的。观念对了,才能驾驭大数据为你创造价值,而不是面对庞大的数据茫茫然不知从何下手。
大数据是一种面对数据的较新观念,不管是在搜集层面、处理层面还是对结果看待的态度,所以只要符合这种观念,即便你的会员或顾客只有几千人或几万人,一样可以玩大数据 ,关于这一点以后有时间再另文详述。
如果你收集了海量数据,有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记录、交易记录、手机上网的网页浏览记录、微博上的po文及关注的记录、LBS的所有记录、在公共场合使用免费wifi上网的记录,在亚马逊、京东商城、当当等多家电商的购买记录……OK,这个数据量够大,而且够多元,够复杂,但如果你公司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分析这些数据,并把分析的结果用起来,那么,我们只能称贵公司拥有大“量”数据,而不是在运营“大数据”。
有没有能力分析是一种限制因素,但也并非斥巨资让公司有大数据的收集、管理及分析能力就OK了,还要看贵公司做这件事情有没有意义。这回到之前谈的,你的数据政策,你的why(为何收集),而不是How(如何收集)。兹假设几个场景及在这些场景下我的个人见解:
场景一: 某家公司卖手机配件,主要渠道在门店,他们需要大数据的收集及分析方式吗?哪款手机的配件好卖,看传统的报表就知道了,配件有不同的设计风格,或是颜色,这也可以从日常销售报表看出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接受度,更何况设计这种东西通常是在最上游就决定好了,下游店家凭经验及过去的销售报表作为采购的判断就很稳妥了,不致于常常误判造成资金变库存,因此,需要折腾大数据吗?
场景二: 某家公司透过电子商务卖学龄前的儿童玩具,好,他们需要LBS的信息吗?需要在公共场所使用wifi的信息吗?如果他们只是一个区域经销祥喊商,就算他们用大数据分析出了某些关连性,进而发现某种趋势可能会发生,但是他们的采购量不足以让工厂为他们量身订做可能会大卖的商品,或是商品的零售价太低,即便热销,整体营收跟在大数据上的投入根本不成正比,那么大数据对这家公司的意义是什么?
场景三: 某连锁现做饮料品牌在全国有3千家门店,以卖珍珠奶茶,泡沫红茶及现榨果汁为主力,每家门店的空间大约在15平米左右。且让我模拟个夸张一点的情况:如果说他们透过大数据分析得出麻辣锅汤底会是非常抢手好卖的品相,他们能遵从数据分析的结果,在3千家的街边店卖麻辣锅汤底吗?如果从各种多元、庞大的数据分析出来说果汁及冻茶饮会是最好销的,这更是废话了,用了严谨的研究方法及庞大的信息收集与处理成本,却得到一个常识(common sence)。
举这几个假设的例子,也许有些极端或夸张,但我意在说明, 不是每家企业都需要大数据,要看用不用的上,就算用的上还要衡量投入产出是否符合经济效益。所以公司必须清楚自己为什么需要大数据?有没有其他替代方式,比如是不是把传统数据分析做好做透,就可以达到数据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的目的呢。
笔者企业界的朋友说他们在玩大数据,但在我问了几个问题之后,我就知道他们根本不是在用大数据的观念,所以根本就不是大数据的运用。我为什么这么武断?因为,这些公司分析数据的目的是想找出为什么某样产品卖的好?是谁在购买?他们的购买频率如何?这些 抱着目的性的探索是传统数据分析的想法,它可能提供一个因果关系的解答,但是,更多可能是分析者已经带着预设立场,只是想验证是否如此而已。这种处理数据的态度根本不会提升企业的视野,带来“洞见”(Insight)。
大数据的特色之一是找出相关性,在样本等于母体的情况下,去提炼出一个预测性的分析结果,这是很大的一个突破,改变了人类多年来探索世界的方式,因为对分析结果没有预存立场,所以往往会产生很多想像不到的价值,这些价值能帮助企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或是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战略战术,让对手望尘莫及。在数据分析案例里面很有名的啤酒加尿布故事,以及塔吉特超市预测客人怀孕了的故事,都是很经典的大数据分析思维, 从众多不相干的信息里找出关连性,进而挖掘出有用的商机。 这两个经典案例我不多做介绍,网络一下就有了,我想说的是如果当初分析人员是带着某种假设来面对超市的原始数据,他们就不会发现或是挖掘出这些倾向或是细节,也就不会改变商品陈列的组合方式或是设计出对企业更有利的采购动线。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巨大影响,对厂商、对个人、对国家、对社会还没真正充分的展现出来,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带来的变化。在这个萌芽阶段百家争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也容易被一些人打着大数据的旗号去忽悠敛财,企业的决策者最好先读几本大数据方面的经典书籍,培养自己对于大数据的正确认知,才不会“为了大数据而大数据”,或是以为在做大数据但其实还是传统数据分析的事情。
因为篇幅的关系,有很多想法无法阐述清楚,我的领域是Direct Marketing;从事过邮购、电话销售、电商、电视购物等工作,这些公司都是高度靠数据驱动生意的行业,所以多年来从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数据运用的经验与体会,也因为职业的关系,一直关注与数据相关的各种信息或是演变,但我万万不敢称自己是大数据专家,所以在文章中有说的不清楚,甚至观念不对的地方,欢迎各界先进予以指教,感谢。
前往咨询家微信,回复“蒋博文”,可查看作者信息。
㈡ 大数据智能营销电脑是骗人的吗
首先,不存在上万个防封IP,这是我们达成的共识,我们也从来不跟客户讲有上万个防封IP。
那么为什么说我们要用一套专有的硬件系统呢?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点,因为软件性的产品属于不断更新,不断维护的产品。在不断的更新,维护,上新的时候,如果大家操作系统不一样,程序所处的环境不同,就会造成更新,上新后,某些功能不能正常使用。毕竟这是营销系统,不同于常规的办公软件,常规的办公软件可以兼容所有的系统。而很多电脑系统和营销系统不具备兼容性,所以我们才配备了一台电脑。
第二点,我们的营销软件,他利用的全部都是一些比如说微信,QQ的bug,我们系统所写的程序就会被杀毒软件误判为病毒给误删,几乎所有的电脑都会安装杀毒软件。所以我们就给客户配备了一套经过技术人员调试和调整了操作系统的电脑,这样的话,就可以完全满足后续的升级,更新和上新,也减少了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市场上有个别小公司同行大肆宣扬不需要配备硬件,说带硬件都是骗人的之类,这更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他们没有能力找到硬件厂家,(市场上大肆鼓吹不需要硬件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公司不大,多以小工作室为主)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是一些破解版的小软件,没有更新,没有升级,所以破解之后可以直接拷贝到电脑上,谁要拷贝给谁就可以了,没有成本可言,算得上空手套白狼。
㈢ 大数据智能营销系统是骗人的吗
至于是不是骗人的,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大数据智能营销系统,是一套具备营销功能的神奇软件,一套可以在微信、扣扣、短信、邮箱上自动跑业务的营销软件,拥有一套系统,顶10个业务员,让营销变简单,让推广全自动。自动营销,自动接单。
那么,我们可以再来看看都有哪些功能:
1.采集功能
大数据采集板块:可以帮助您采集到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所有公司、店铺、零售商+老板手机号、扣扣、邮箱等精准有效信息,而且通过关键词还可以提取各种资源群信息。
2.推广功能
信息推广板块:可以通过扣扣、微信、短信、邮箱让你不进群强制向群成员推送广告信息,可以让你手机群发短信,也可以扣扣邮箱每天推送40万条有效信息
网络推广:让你的网站,个人网站排名提升,并且可以提供超级外联。
3.营销功能
俗话说的好,量变产生质变,每天定向推送40万条有效信息,有需求的老板看到肯定会主动联系你,还会提高你产品的知名度!
以上这些只是我本人对于大数据智能营销系统的一些理论上的了解,至于具体操作实践效果如何还没有试过,所以说呢,是不是骗人的没法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本人也要提醒一下题主,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各行各业的骗子,如果在网上购买这个的话,交易需谨慎,希望不要别骗哦。
㈣ 做大数据的人是传销吗
当然不是。
大数据是利用你的一些行为总结出一些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得出你比较喜欢什么然后推荐给你。
比如淘宝,他就利用了大数据,你近段时间搜索了什么淘宝就会根据你的搜索推荐你一些东西,这就是利用了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
在比如共享单车的投放,就是利用人们手机的定位,预测出各地区用车多少,什么时间是高峰期,哪里人比较多,进而投放;
正经用途不能说是传销的
㈤ 网信大数据是不是骗子
大数据平台不是骗局。
大数据行业在近几年应用领域还在逐年增加,所以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和布局大数据领域,人行姿才需求的缺口非常大,有一部分是不可信的,有不少骗渗慎子打着大数据的名号去欺骗不了解大数据的人,在一些招聘网站档喊绝随处可见大数据分析师的岗位,不限任何条件,去了之后就是忽悠你讲课,最后逃不了杀猪盘的命运。
㈥ 清博智能是不是忽悠人的
不是。清博智能全名为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基于网络公开数据的产业、融媒体和舆论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商,新媒体大数据评价体系和影响力标准的研究制定者,舆论分析报告和软件供应商,融媒体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站式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服务商,属于正规企业,并不是忽悠人的公司。
㈦ 朱记大数据就是骗子公司,变相传销。根本不是很联通合作商,办理分期贷款利息特别高,按时还款还说逾期!
完全是骗局,请千万别相信,义乌已被工商查了,确定是传销
㈧ 百度搜索风云榜上面的数字是不是忽悠人的吖
这个数字应该是网络通过 数据 分析统计 得来的结果。
一般大数据量的分析不可能实时进行同步更新的谨晌做。就像 你 用中国移动祥衡、联通、电信打一次电话后,取网上查取你的电话清单,一般是要到第二天才能查到。
因为数据在后台系统里面的谨清处理是需要一个周期上的时间,
比如说一天处理一次,一个星期处理一次。
所以这个变化应该要到第二天才能体现。
㈨ 有人会大数据吗
大数据其实就是IT人拿来忽悠那些不懂的人的
简单的说大数据就是这几年互联网发达了,数据量大了,有人就认为是大数据了,
其实我们离大数据时代很远
大数据的作用就是分析数据,提炼数据,找到“资源”
但是我们实际的数据基本上都是假大空,根本就是垃圾数据,都不值得去分析
㈩ 大数据可能是一场骗局
大数据可能是一场骗局
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在谈论大数据,让人好生厌烦。什么是大数据(Big Data) ? 简单一点可以理解为超出传统数据管理工具处理能力的大规模、复杂的数据集合。判断是否数据大数据的范畴,要从三个维度来衡量:数据量(Volume)、处理速度( Velocity)以及数据种类(Variety)。
大数据(Big Data) 是 2012 年信息技术领域最时髦的词汇。当然,跟所有曾经的时髦技术热词一样,最后可能是一场骗局。为什么?
大数据是个相对的概念,新瓶装旧酒
有些人所说的大数据处理方式,不过是在既有的方案上包装了一下,新瓶装旧酒,只为赶时髦。今天的大数据可能到了明天算不上大数据。过去我们也曾经对「海量数据」望而生畏。但海量数据时代并没有给多少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 MapRece 以及 Hadoop 出现之前,没有多少企业能够轻松的对数据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奇怪的是,那时候没有多少人提大数据)。而 NoSQL 的出现也为处理数据的方式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我们突然发现,处理数据能力已经悄然增强。
大数据是机会,但不是所有人的机会
大数据的商业前景被过分夸大了。到目前来看,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真正拥有大数据,而且这些数据的管理、处理、分析并没有带来所谓空前大的挑战。因为新的工具、新的计算方式已经已经具备处理这些数据的能力。
大数据是机会,但只是少数人的机会,更多是巨头们的商业障眼法,比如 IBM 、Oracle、微软,他们提倡甚至夸大大数据的目的还是为了向你兜售他们的工具,兜售他们的解决方案,确切的说,从你身上赚钱。更有甚者,居然是向你兜售硬件,这不完全是扯淡么? 大硬件还差不多。
中小型公司应该绕道走,别唯大佬们马首是瞻,别总去凑热闹。你所需要的东西,通过开源社区就可以获取到,参加各种大佬们口沫横飞的会议还不如和工程师聊聊可以运用什么工具来具体操练一下。适用好比什么都重要。创业公司也应该绕着大数据走,这未必是个好方向。 大数据的确会有价值,但没有那么大
必须要承认从某些大数据中会挖掘出新的价值,但这个价值只是附加价值,没有理由去夸大他,更没有理由去无端的想象。你可以说这篇沙漠可能有金子,但并不是说沙漠中一定就能挖掘出金子。
从现在业界一些公司拿出来的所谓的大数据应用实例来看,依然只是在利用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价值,只是巧妙地把这笔帐记在了大数据上而已。一个电子商务网站说什么地方的人买东西最疯狂或是什么型号手机最好卖,这会是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完全是扯淡嘛。难道数据仓库系统分析出来的结果和这个大数据出来的结果会有不同么?
不算结束的结束语
大数据不会是什么商业模式的变革,重视大数据,但没必要抱着大数据的大腿,尤其是在业界对于数据还不够重视的时候,就更别说大数据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数据这个词会和信息爆炸、网格计算、云计算等逐渐被淡忘,当然,到时候可能出现新的时髦词汇了。
没有大数据,只有数据;没有蓝海,只有大海;没有先知,只有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