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数据 >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

发布时间:2023-04-11 11:38:39

『壹』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隐私的办法如下:

1、不要随便填写各种各样的调查问卷。现在在街上、校园、网上都会遇到各种问卷调查,那么此时一定要注意防范,不要轻易填写个人信息。

2、不要贪小便宜。对于一些留下联系方式或者注册某个APP就能得到一些精美的小礼品的活动,千万要注意,因为你的个人信息大部分就是这样泄露的。

3、不要随便扔快递单据。快递单那里会写上你的收货地址、姓名和联系方式,如果随便丢弃,就相当于自己主动泄露个人信息。

4、不要随意丢弃车票和机票。现在的飞机票和火车票都实行了实名制,上面有自己的身份证等信息,随意丢弃会导致信息泄露。

5、及时删除在打印店打印的资料。在打印店打印,很多人喜欢将U盘的文件拷到电脑上,打印之后又忘记删除,特别是一些简历等含有个人信息的资料。

6、网络上的个人信息也需要进行保护。

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有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样(Variety)、低价值密度(Value)、真实性(Veracity)五大特点。它并没有统计学的抽样方法,只是观察和追踪发生的事情。大数据的用法倾向于预测分析、用户行为分析或某些其他高级数据分析方法的使用。

『贰』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是否更容易泄漏该如何避免

随着全球互联网高速发展,现在大家已经正式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渗透到各行各业,智能设备与个人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这带来了很多便利。要让整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凡事都有利有弊,就像一把双刃剑。大数据虽然能够造福人类,但也因为过度侵入私人生活造成了很多隐患。目前人们最关心也是最深受其害的一个问题,就是“隐私泄露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前,大家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关心个人隐私,主要是那个时候个人与世界之间的“信道 ”是相互封闭的,传播途径受限,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隐私。现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网络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各种电子设备上,大家都有可能留下痕迹,这就加剧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对这种情况到底该如何避免呢?

第三,手机APP要谨慎授权

大家手机里装的APP越来越多,各种APP安装时都要授权,比如存储权限,录音权限,读取通讯录的权限等等。其实有很多权限完全是非必要的,自己可以在后台关闭,不然它会记录你上网的痕迹,过段时间各种推销电话和广告都会纷至沓来。

『叁』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大数据时代,如果是想要保护个人隐私,首先不要把自己的隐私说轻易的说出去,有可能你在平台上说的一句就已经泄露了。

『肆』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现状

数据,已经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自2008年“大数据”概念被提出以来,这项技术快速对各行业进行“颠覆”。但数据在赋能行业、改变生活的同时,也频频引发乱象:大数据杀熟、隐私侵犯、数据黑产等问题考验着各国政府管理者,更影响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前一段时间,美国知名社交媒体平台脸书(Facebook)用户数据遭泄露,3天内曝光了5.33亿用户个人数据,其中涉106个国家和地区,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户在脸书的账户名、位置、生日以及电子邮件地址等,非常的详细。其中还包括不少知名人士和公众人物。

也许很多人对数据给我们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明显的感知,我们先用一些事例来说明数据带来的或大或小的影响。


2013年,电商开始根据用户的收藏夹、购物种类、搜索记录、浏览记录、相似推荐等数据,为每一位消费者量身定制自己的购物清单。这一年,余额宝横空出世,基于淘宝和支付宝的数据平台,余额宝可以及时把握申购、赎回变动信息,同时还可以利用 历史 数据把握客户的行为规律。不到半年时间,余额宝规模超1000亿、用户近3000万,相当于当年国内全部78只货币基金总规模的近20%。互联网与大数据结合的威慑力,让传统银行侧目。

2015年,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第一次在双11中大放异彩:平台的跳失率首次达到个位数,用户只访问一个页面就离开的次数降到了一个 历史 新低,而个性化推荐系统引导的人数和人均引导页面数都是前一年的2 3倍。在交通、教育、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大数据也在快速渗透。


至此,人们对英国数据科学家及数学家克莱夫·哈姆比 (Clive Humby) 在2006年提出的口号“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已经完全认可,在 科技 公司口中,它变成了另外一句表述:得数据者得天下。


数据大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曾在节目中讲过一个故事:一家著名的制药公司,以上百万英镑的巨资,购买了一位罕见的癌症患者的数据。这家公司之所以愿意花这么多钱,是因为该患者患有6种癌症,他的数据在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互联网巨头的数据之争


2017年6月,顺丰关闭丰巢自提柜和淘宝平台物流数据信息回传,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平台菜鸟与顺丰在网络上隔空“掐架”,显现的是两者在客户数据信息控制权的深度较量;两个月后,华为Magic手机在尝试人工智能应用中,想调用微信数据时遭遇腾讯拒绝,进而引发纠纷。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对“数据”的竞争。

被诟病无数的“大数据杀熟”


2018年,一些经常出差的网友发现,在携程预订机票或酒店时,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项服务,平台显示给老用户的价格要高于新用户。随后,携程被爆出利用大数据“杀熟”。随后携程回应,内部调查中未发现对使用同一账号,不同手机预定同酒店、同房型进行差别定价。


但对“大数据杀熟”的质疑不仅没有就此打住,反而波及到互联网打车、电商、外卖等领域,几乎成了互联网行业的“潜规则”。其背后的“推动力”则源于互联网平台的盈利压力——为了填平早期烧钱带来的巨额亏损,只能不断提价,而老用户对平台的粘性比新用户高,因此相对更能承受更高的价格。


个人隐私和“数据启蒙运动”


最早注册各种APP的那一批人,根本不会想到这些APP会背叛他们、贩卖他们个人隐私。因为互联网时代是免费的、是公开的、是尝鲜者的乐园。互联网时代也是快节奏的,它可以迅速淘汰掉弱者,迅速推翻前一个巨头。


在这些互联网公司咿呀学语的时候,都是懵懂无知的理想主义者:扎克伯格并不想在Facebook上放广告,拉里·佩奇只想做一个简单的网页搜索,杨致远想把雅虎变成一个互联网门户,陈士骏只想把 YouTube 变成人们分享小视频的广场。

Facebook、谷歌、雅虎,它们最早都不是广告公司,但都想不出更好的赚钱办法。于是创业者们发明了一种完美的模式——免费模式。用户注册免费,但个人数据会被网站追踪,用来推送广告。因为注册是免费的,所以Facebook、谷歌这样的公司用户量会出现暴增,可以迅速成为霸主。个人数据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认真挖掘,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在免费模式里,你和我都不是这些APP的客户,而是这些APP的产品。我们的隐私数据会被他们提取、优化、处理,打包卖给出价最高的广告商。可用户的增长如果达到了饱和怎么办?那就从已有的用户身上挖掘更多的数据,用更高级的工具做出更细致的分析,卖给更多的广告商。


2018年,360创始人周鸿祎推崇“免费模式”,360快视频盗取了B站大量账号和视频,可以说是把“免费模式”做到了极致。互联网公司像从奶牛身上挤奶一样,从用户身上“挤”数据。

然后数据工程师用 Kafka、Storm、Hadoop、Spark 这些外行人根本没听说过的工具,仔细地把用户数据整理归类,然后给广告商端出来。一个谷歌的前部门经理曾说过,谷歌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搜索或者安卓,也不是地图或者日历,它的竞争力是能把用户数据变成钱。“把用户数据变成钱”,这才是免费模式的背后逻辑。


可随着Facebook隐私丑闻的爆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泄露个人网络隐私是危险的。这种个人隐私的觉醒,会带来一场“数据启蒙运动”,加上数字经济的崛起及在GDP中的占比越来越举足轻重。


这都推动着各国数据隐私立法,数据也不在仅仅是互联网企业争夺的对象,它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数据安全已经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


一场全球性的数据立法竞赛


世界上较早对数据立法的是欧盟。2018年5月25日,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简称GDPR) 在成员国内正式生效实施。


该条例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比如:用户自己的数据,必须可以随时被自己查看、修改、删除、下载;任何公司,必须在收集用户数据之前,让用户签一个协议;收集16岁以下儿童数据,必须经过家长同意。 简言之,就是用户的数据,控制权必须要在用户手中。

其实,GDPR是欧盟2016年就已经颁布的隐私法,但他们给辖区内各大互联网公司两年的准备时间,直到2018年5月25日才开始执行。从执行日起,如果发现任何公司违反,要么罚2000欧元,要么是该违规公司4%的营业额,哪个罚得多交哪个。


在GDPR生效的第一天,Facebook和谷歌就被告了,理由是强迫用户同意共享个人数据。2019年1月,法国以谷歌违反欧盟GDPR隐私法为由,对谷歌处以5000万欧元 (约5700万美元) 的罚款。


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未闲着。2018年6月2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颁布了《2018年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 (简称CCPA) ,对消费者隐私权和数据安全进行保护。CCPA被认为是美国国内最严格的隐私立法,于2020年1月1日生效。

此外,新加坡颁布并实施了《个人资料保护条例》,印度也公布《2019年个人数据保护法》草案。


全球性立法冲动的背后,是大家都逐渐意识到:谁如果在立法上落后一步,谁就将在数字时代处于被动态势。


尽管我国早在2017年就实施了《网络安全法》,但在数据领域并没有一部专属的法律规范。到了201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立法规划。 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出炉,并将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至此,中国也有了第一部针对数据安全的法律。


法律对数据确权的同时,还需要有操作层面的技术支撑。目前建立个人数据账户已经没有技术难度,一个可能的设想是,给个人配套一种类似身份证系统的个人数据授权账户系统。有这样一套系统,就可以使个人对数据授权,进而拥有对个人数据的主动权。

『伍』 在这个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我们还有隐私可言吗

我们当然没有任何隐私呀,因为大数据深入到人们的每一个生活的角落,让人无处可藏。

『陆』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1.不要随便注册那种各种的app网站,这种app网站就容易索取个人的信息。

2.不要随便在网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或者是身份证号码。

3.不要随便填写各种各样的调查问卷。现在在街上、校园、网上都会遇到各种问卷调查,那么此时一定要注意防范,不要轻易填写个人信息。

4.朋友圈不要经常晒自己的生活照片,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这对于孩子的安全是有很大的隐患的。

『柒』 如何解决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一)加大信息安全宣传力度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虽然需要政府主导进行解决,但却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力量来完成各种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防范处理,针对当前国内网民信息安全素养不足的普遍性问题,政府部门还需从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入手,展开信息安全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网民实现个人信息安全素养的有效提升,从源头上实现对信息安全问题的有效防范。例如在教育方面,可以由教育部门对小学、中学、大学等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相关知识、技能融入到教材或实践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能够从小接触、学习信息安全知识与技能,并具备良好的信息安全素养。而在媒体宣传方面,则可以以专题节目、纪录片、网络知识科普活动等形式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技能展开宣传,并由网警部门或其他相关政府机构开通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向公众推送各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知识,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这样公众的信息安全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会随之逐渐减少。(二)健全政府网络监管机制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对于网络环境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从目前来看,政府网络监管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但为了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仍然需要在现有政府网络监管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使政府监管工作能够更加规范、高效。例如针对网警部门警力不足的问题,可建立专门的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机构,与公安部门共同负责处理群众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并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展开全面监控与事前预防,一旦发现违法分子,应立即依法对其进行惩处,并将这类行为纳入到个人或企业征信体系中来,为公众提供有效警示。同时针对一些潜在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则可以转变工作思路,在从网络入手的同时,与公民主动进行沟通,了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个人信息窃取、泄露、交易的情况,并以此为线索对不法分子进行打击,从而降低网络监管的难度。(三)强化互联网行业监管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各网络平台系统,因此为避免公众个人信息被互联网企业所泄露,政府还需加强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监管,从行业准入方面入手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进行严格把关,将存在非法利用他人个人信息行为的用户隔绝在互联网行业之外,改变当前互联网行业内的不良风气。同时,由于整个互联网行业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自律机制,因此政府部门还需对互联网加以引导,强调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严重性,鼓励企业健康使用大数据,主动担负起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责任,切不可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选择“竭泽而渔”,这样整个行业都会为了长远发展而重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而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信息使用也会变得更加规范。(四)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个人信息的隐私性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当前我国有关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体系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实际问题也比较明确,因此只要立法部门能够针对现存法律问题来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那么网络个人信息法律安全保护的法律体系就必然能够得到完善。例如在个人隐私信息的使用上,就应在法律中对互联网企业的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责任加以明确,只要收集并使用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责任,无论是主动贩卖用户个人信息,还是用户个人信息因其他问题而被泄漏,互联网企业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对用户损失进行赔偿,对于一些无须长期使用的个人信息,则需要在达到收集目的后及时删除,不可继续保存或备份。而对于主动售卖用户个人信息、窃取他人个人信息等恶性违法行为,则需要将其纳入到刑法中来,强制违法分子承担相关刑事责任,并对个人信息所有者提供赔偿,这样在违法成本及风险高于个人信息商业价值后,违法行为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少。(五)重视信息安全技术研发防火墙、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等信息安全技术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能够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未来政府部门还需与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积极合作,围绕信息安全技术及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展开专项研究,在掌握各种先进信息安全防范技术的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对现有信息安全技术进行创新,实现信息安全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这样既可以为互联网企业的平台系统安全管理提供指导帮助,同时也能够寻求互联网企业的支持,解决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的相关资金问题。

『捌』 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安全的保护个人的隐私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在登录各种APP的时候都要小心,在蹭WiFi卖手机以及点击链接的时候都要格外注意。

一、数据泄露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大数据的时代,各种互联网应用信息服务无孔不入,一方面我们享受着信息服务带来的便捷,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警惕自己的隐私被泄露。数字经济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不管是在生活快速发展的19年之前的时期,还是被疫情困扰的这三年里,我们无时无刻不享受着算法带来的好处,与此同时也要提交个人隐私信息,以此来换取一些便捷。数据泄露的方式太多了,比如说当我们登录APP的时候,当我们使用购物网站的时候,当我们接收快递的时候。

『玖』 大数据时代,用户还有隐私吗

当前,数据的数量时刻都在飞速增长。信息分享在全世界范围内越广泛,确保数据安全和保护人们隐私的任务就越难完成。现如今,人与人之间交流产生的流量远远大于文件传输产生的流量,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界定为隐私,属于比较敏感的范畴。由此看来,整个互联网都是隐私的,是不可公开的。但是,现有的互联网结构下,你的所有应用对于服务提供商,其实都是透明的。那么,人们既想要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与别人交流,又想要自己的空间不被窥探,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民个人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中国人才渐渐意识到,隐私,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格权利,它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的尊严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与此相对应,在法律对隐私权保护长期缺席后,2010年我国制定的《侵权责任法》中,有了明确的隐私权保护条款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快速提升,中国公民的隐私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强化。人们开始采取多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关于隐私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但是,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民的隐私面临巨大的挑战

简单地说, “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

大数据和海量数据具有根本的区别:如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是一体两面的, 如果没有后者, 就不可能有大数据;同时, 大数据是在线可及的, 即其数据是永远在线的, 且是能随时调用和计算的

除此之外, 公认的大数据的特征还包括:规模大、高速性、多样性和价值密度低等。具体地说, 所谓“规模大”, 是指无论大数据的采集、存储还是计算, 都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所谓“高速性”, 是指其数据流转非常快速;所谓“多样性”, 是指它涵括了多样的数据类型, 如网络日志、音频资料、手机通话记录、视频文件、社交媒体、数字资料、互联网搜索、生物传感器相关的数据等;所谓“价值密度低”是相对于大数据的庞大数据量而言的, 它是指需要对大数据进行“价值提纯”, 即专业化处理, 才能挖掘出其价值。而这一价值提纯的专业化处理犹如“在黄沙中淘金”

关于隐私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被广泛认同。隐私作为一种抽象权利所指向的对象与使用的方式、情境蕴含了很多种情况与意义, 我们很难用一个单一的定义来穷尽隐私这个概念

一般而言, 隐私是指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 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在不同的背景下隐私权具有不同的含义。张新宝教授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利。”

杨立新教授认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进行支配的具体权利。”

大数据背景下的隐私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网络信息、网络空间不被窃取和打扰的人格权。隐私权包括私生活空间、私生活秘密、私生活的安宁状态等内容。隐私权的权利主体是自然人, 权利客体是不愿公开的个人信息或不愿为他人知悉的秘密, 该内容具有真实性和私密性。关于隐私权侵权的行为认定, 存在很多抗辩事由, 比如口头传述不足以引起严重伤害、当事人的同意以及公众的知情权等等, 隐私权的价值在于个人的自由、尊严和安全。

『拾』 大数据时代有隐私吗怎样防止隐私外泄

现在的网络也是非常发达的,很多人都会在网络上聊天和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但是有些人也比较注重自己的个人隐私,互联网时代虽然能够让生活更加方便,但是也很有可能会导致隐私出现泄露的情况。大数据时代也是有个人隐私的,平时做好预防工作也能够减少信息的泄露。如果个人信息泄露的话,就会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而造成不良的影响。平时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不要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以及家庭住址,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或者是威胁。

在很多人的手机当中,都会存在微商和推销人员,即使是熟悉的朋友,也会出现坑骗的情况,因为大部分的人群都比较喜欢在朋友圈当中晒出自己的生活,这样也会导致行程信息泄露。在接到了诈骗电话之后,对方能够很清楚的说出个人信息,也是见怪不怪了。

阅读全文

与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java读取文件指定路径 浏览:754
linux系统ghost 浏览:538
大数据跟编程哪个难 浏览:693
电脑文件内容怎么多选 浏览:589
机顶盒共享文件夹 浏览:286
网络语我什么 浏览:672
生死狙击金币修改器视频教程 浏览:154
汉字编程语言有哪些 浏览:49
access合并多个文件 浏览:562
为什么微信的文件要用第三方打开 浏览:591
华为手机有什么可以编程的软件 浏览:169
北京通app能放什么 浏览:796
在职网站有哪些 浏览:934
nodejs怎么跑起来 浏览:945
jsp中显示当前时间 浏览:236
红米note4设备代码 浏览:460
iPad已越狱忘记密码 浏览:723
如何用sql语句关闭数据库 浏览:27
mac如何卸载程序 浏览:526
原版安装镜像文件路径 浏览:6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