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数据 > 小学教育信息化大数据

小学教育信息化大数据

发布时间:2023-02-16 18:01:47

A. 大数据信息化教育国家有扶持吗


国内教育信息化基本完成了基础办公管理信息化,开始向教学活动信息化发力,重视新兴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1978-2018是教育信息化1.0阶段,此阶段以基础建设为主,侧重于教学硬件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搭建和连通,进而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效率低下等问题。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出台标着着我国进入教育信息化2.0阶段,此阶段以“用”为出发,以数据为驱动,以提升效率和体验为根本,强调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中,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教育信息化2.0新时期(2018年至今):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B. 保山安全教育平台登陆入口

一、保山安全教育平台学生登录入口 保山安全教育平台学生登录入口地址为: https://baoshan.xueanquan.com/ ,学生和家长可以输入学籍帐号登录。
二、保山安全教育平台简介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动全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组织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经验,紧密结合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实际,研制完成切实可行的我国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及评价标准。2013年,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在全国建立安全教育实验区,开展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模式研究,探索和创新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各地开展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提供依据。

1、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管理机制。

实现安全教育过程和效果的实时管理和量化考核,强化和落实学校和教师的安全教育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实验区的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和能力,努力将实验区打造成“全国安全教育示范区”。

2、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体系。

在确保安全教育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平台资源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安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3、协助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

通过信息化平台,教师可以方便地运用视频资源组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开展技能训练、进行家校安全教育互动、及时了解和评价安全教育效果等。

4、协助中小学生(幼儿)自主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通过信息化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技能 训练、参与安全专项活动、进行学习效果测试等活动,切实提高中小学 生(幼儿)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

5、协助中小学提升应急疏散演练效果。

各地和学校要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操作规范》要求,做到中小学校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并确保演练安全和效果。中国教育学会协助各地重点解决学校师生开展演练过程中的实操性问题,提高应急疏散演练的效果。

6、加强家校互动,提高家长的安全监管意识和能力。
三、保山中小学安全教育新闻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文件要求,10月27日-11月2日,保山市选派了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部分乡镇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共40名学员到大理参加了沪滇对口支援项目培训。同时,红河州、迪庆州2个州市共102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为指导,采取集中听课、结构化研讨、学员代表交流发言等形式进行培训,旨在提高乡镇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

结构化研讨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解读及实践、未来教育与未来学校新图景、教育信息化与科创教育、教育大数据驱动教育教学变革与创新、STEAM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基础教育信息化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助力教育信息化等。培训期间,学员们积极学习、主动请教,踊跃交流互动,交流经验做法、培训心得,撞击出了思想火花。

保山学员交流经验做法

为期7天的培训,学员们开阔了思想视野,丰富了思维维度,改善了知识结构;感受到了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飞跃发展造成的倒逼形势,学习了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方式、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模式;进一步了解了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定位、发展规律、政策导向,找到了短板差距,为今后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夯实了基础,是一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丰富载体和生动实践。

C. 江苏交出教育信息化十年答卷——数字化赋能,让城乡教育更优质均衡

近日,省教育厅在南京举行“砥砺十年谱新篇 奋楫扬帆建新功”之“江苏教育信息化这十年”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介绍:“江苏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二,在教育部首次开展的网络安全责任制考核中位居全国第一,有效支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省近千万师生‘停课不停学’,初步探索出一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两翼齐飞的发展之路。”

13个设区市教育城域网全接入

聚力互联互通,这十年,我省教育数字基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为广大师生提供高速、便捷、绿色、安全的信息化服务。

十年来,江苏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接入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特别是近五年,全省中小学(含教学点)出口带宽100M以上的比例由33%增长至100%,出口带宽1000M以上的比例由4%增长至92%。90%的中小学建有无线网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高校5G网络覆盖率达100%,门户网站首页IPv6支持率达95%。

学校网络教学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全省中小学交互式多媒体教室配备率由33%增长至91%。98%的中小学配备学生用终端,99%的中小学配备教师用终端,每百名学生拥有终端数13.9台,每10名教师拥有终端数10.9台,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达100%。十年来,全省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由32%上升至89%,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由20%上升至87%,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全面普及。省教育网出口带宽由5G扩容至200G,实现全省高校及13个设区市教育城域网全接入。

一朵“智慧云”服务全省近千万师生

“我省坚持以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杨树兵介绍。

我省建成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接入30余个应用系统,服务全省近千万中小学师生。今年以来,江苏积极落实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工作,全新上线江苏智慧教育平台,并实现与国家平台的双向互通访问、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运行监测,初步构建上下联动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

以资源供给为例,立足师生实际需求,我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资源迭代更新。基础教育阶段,省名师空中课堂现有覆盖中小学全学段全学科的课程资源2.3万余节,综合访问量超20亿人次。职业教育阶段,汇聚近1000门国家、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5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高等教育阶段,汇聚1800余门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和586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累计服务师生超3000万人次。

为打造城乡结对互动课堂,省级建设450个互动教室、62个结对帮扶组合,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全覆盖,当前正积极推进以县域为主的结对互动课堂规模推广与应用。我省推进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345个工作室,吸引1.7万名教师参与,生成资源9万余条。“苏e直播”公益课堂,为经济薄弱地区和农村地区学生提供音体美劳等非学科类课程,助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省级中小学智慧校园覆盖率达86%

苏州市以大数据为支撑开展教育评价,入围全省唯一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泰州市“泰微课”创建基于微视频助推优质资源共享的应用典范;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推行“智慧作业”管理和“小先生”网上热线,赋能“双减”提质增效……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截至去年底,省级中小学智慧校园覆盖率达86%,高校智慧校园覆盖率达85.8%,153所中小学、31所高校被认定为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智慧校园建设有效提升各地各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全省中小学教师常态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比例达92%,中小学智慧校园开展创新教学活动的比例达72%。

教育数据整合共享,支撑了我省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比如,江苏教育综合服务网上旗舰店,为社会公众提供中小学生学籍、教师资格认定等“一站式”便民服务;阳光食堂平台监管全省1.2万余所学校校内用餐、入驻食堂供应商4.4万余家,监管学生伙食资金每年超300亿元;智慧就业平台覆盖全省所有高校,累计注册大学生500余万名,用人单位近12万家,年服务毕业生50余万名,年提供招聘岗位200余万个,年访问量近10亿次。今年以来,按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部署,平台率先与国家平台实现数据贯通,并向国家平台报送在招用人单位1.4万家,提供有效需求81.9万个。

D. 教育行业在大数据方面的现状

学习层和教学层为主要应用层次

教育大数据在应用层次上可为学习、教学、研究、管理与政策五大层次。学习层与教学层需求着眼于适应性学习;研究层需求着眼于发现教育教学规律;管理层需求着眼于精细管理和科学决策;政策层需求来自获得机制设计依据。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教育大数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E. “大数据”背景下贵州教育的思考

核心提示:教育行业也不例外,2013年对于教育来说是传统育研究走向科学实证的重大机遇。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什么?如何通过大数据更好的教育学生?大数据对于教育是福还是祸?
“大数据”是当今最热的概念之一,有人宣称掌握大数据的人可以像上帝一样俯瞰整个世界。进入2012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大数据(big data),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的创新沿着从数据到大数据,再到分析和挖掘,最后是发现和预测的方向发展。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各行各业更加意识到,谁能率先实现大数据,谁对大数据的挖掘更为深刻,谁就将抢占未来先机。

教育行业也不例外,2013年对于教育来说是传统育研究走向科学实证的重大机遇。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什么?如何通过大数据更好的教育学生?大数据对于教育是福还是祸?
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程是大数据变革教育的第一波浪潮
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从课堂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到现在“视频再教育”。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主制定学习进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网上做题的情况,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传统课堂不再讲解新课,而成为学生当堂做作业、讲解问题或做实验的场所。
如果说翻转课堂只是一个触角的话,那MOOC的出现就是升华的翻转课堂。“视频再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提升,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面对全球性的MOOC浪潮,中国的大学也开始行动。2013年,上海市率先引入中国式MOOC,推出了“上海高校课程源共享平台”。
MOOC的兴起,使“用视频再造教育”的学习模式迅速推广到高等教育,而且进展到可以通过选修MOOC获得学分、进入正轨教育的程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也相继开放了在线教育课程。
而微课程是对翻转课堂的回应,是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资源。微课程是教学视频浓缩精华的微型课,主要用于学生的前期学习,目前,微课程已开始影响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实践。微课程实践的积累,将导致微课程群的形成,微课程群的应用又会形成新的应用数据,将有利于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发现与预测的创新应用。可以说,教育领域的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大数据变革信息化教学。
大数据时代对于教育是福还是祸?
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搞清楚信息时代是什么,数据时代己悄然来临。在大数据理念面前,大家各抒所见,有些人认为,大数据时代可以让教育者真正读懂学生。
相对于传统数据宏观的教育情况,大数据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大数据使“经验式”教学模式变为“数据服务”教育模式。老师可以根据数据关注每个个体学生的微观表现,通过学生相关数据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方案,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
一些支持大数据教育的人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推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转变,推动“演员型”教师向“导演型”教师转型,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利用数据可以发现真正的学生。
而另一群人认为大数据是“换汤不换药”,实际上就是用大数据、云计算作为概念来包装以前的东西。虽然在线教育来势汹汹,却有“叫好不叫座”之态。以新东方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底新东方在线网站于个人注册用户已逾1000万,而据新东方在线副总裁潘欣介绍,用户愿意付费的额度不高,在2012年新东方付费用户为20万,占比仅为2%。
目前主流的在线教育产品只是将线下的课程录制好搬到线上,这种模式实际上只是线下学习方式的简单复制,这样的学习方法还衍生了一些教育上的新问题:如何保证学习过程不会被中断、怎样确定是学生本人登录学习等。对于在线教育,只有学习主动性和控制力比较好的学生才能利用在线学习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这些方面较弱的人将难以长期坚持,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

F. 大数据时代校本教研转型策略及路径

大数据时代校本教研转型策略及路径

基于云、物联网、数据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广泛渗透,大数据时代正催生着一场场新的教育变革。现有的教研机制如何适应大数据主导的未来?基于大数据的运用如何创新校本教研思路和策略?如何依托大数据平台探寻到最佳的校本教研转型路径?这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大数据缺乏的传统教研局限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几何级爆炸的数据包围的时代,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被称作“大数据”。[1]2大数据之“大”,并不仅在于“容量之大”,更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借助云技术等手段,通过海量数据的筛选、整合和分析,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价值。大数据时代,传统校本教研形态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第一,以行政命令型为主的教研管理已不能适应教研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因其行政主导过多、任务驱动过强、互动生成较少、过程数据欠缺等,其教研形态存在着单一性、封闭性、滞后性与静态化的特点。教研活动更多执行的是“规定性动作”,大多数学校都是循着“期初学校安排教研计划—教研组按计划布置落实—分阶段组织教学展示或研讨—期末各部门进行教研总结”这样的模式进行。[2]在这样“齐步走”的统一步调中,教研的目光很难细致地聚焦到课堂真实疑难问题的研究上,研讨活动更少触及普遍学科规律探寻的应有深度。校本教研缺乏实实在在的研究历程,案例追踪缺少过程性资料的佐证。没有过程,缺乏实践数据的支撑,教研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教研视野也很难有效拓宽。这种形态的教研活动,聚合性、开放性、创新性与动态性都明显不足,形式化、低效化特征突出。
第二,以经验帮带型为主的教研方式已不能适应教研发展的新态势。现如今,绝大部分学校对于大数据的认识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才刚刚开始。对于如何真正地将大数据应用于教研,反馈于教育,普遍缺乏深度的认识和操作的策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教研“自下而上的主题确认意识”缺乏,加上空间、时间以及技术设备的约束,教研内容无法直接唤起教师教研的内在需求,无法直接对其课堂产生辐射与效益,因此难以吸引教师深度参与。另一方面,面对新时期急剧变化的教研态势,更多的学校没有主动与时代对接,无法前瞻性地为教师提供思维自由碰撞的教研平台(比如活动前后讨论平台的提供),无法适时、足量地为其提供教育科研所需要的数据支持与技术便利,教师教研的多元合作与深度拓展缺乏足够的凝聚与吸引。这样的教研必然无法在大数据时代展现应有的价值与活力。
二、大数据时代校本教研的转型策略
面对海量信息呼啸而来的大数据时代,面对以“移动互联和平板触控技术”为核心的云计算、云存储、云教育、云课堂、云教研叠加出现的全新教育态势,中小学校该如何应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教育变革?有哪些好的教研策略与应用范式呢?
(一)核心视角转型:由关注“教”转向聚焦“学”
“师本”还是“生本”一度成为教研热议的话题。以“谁”为本体现的是一种教学观念的更新,更展现的是一种教学行动的选择。传统的教学教研当中,学生主体的评价往往是最单薄的——听课者大多只能根据经验来假想学生的体验,这种隔靴搔痒式的评价弊端,源于一个重要因素的缺席——没有足够的数据源可提供学情分析与实证考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恰恰能够对这种缺失作出有效转化。借助视频传输、数据收集、点对点终端、云存储服务器和个性化的数据分析软件等,能够从技术层面解决数据源缺乏的问题,对数据的全面处理和分析,可以让学生个体化的感受得以精准的量化与显现。学生在教学活动进程中的现实需求与即时心态,也可以经过技术的转化和动态整合分析变得可读、可视、可量化。这就为教研视角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解读保障,为学情的研究与预判提供了更为鲜活的素材。我们甚至还可以利用流媒体视频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帮助教师跟踪学生的即时学习情况,从而根据他们的能力等级水平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调整策略方案,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研究。
借助大数据的运用,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教学研讨有了一个全新的视点,站在学生学情分析与预判的角度去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已经成为可能。当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之后,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因材施教”思想,是否离我们更近一些?
(二)常态方法转型:由经验重复转向数据实证
传统的校本教研往往是经验式的。我们总是主观地揣定某些教育因素对学生很重要,哪些变量对课堂有影响,然后,再依据自己的判定,通过一次次反复的实践来验证这些主观经验的可靠性。这种以经验为主导的传统教研往往存在着主观化、臆测式、灵感型的缺陷,常常容易出现“问题不够‘草根’、目标比较宽泛、实证相对缺乏”等状况。研究后与研究前相比,对问题的认识高度与解决程度并没有质的提升。究其原因,是研究之前没有深入的问题质疑和数据调查,研究中缺乏足够的数据比对和逻辑分析,研究后少了细致的演绎分析及实践认证。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有效解决经验重复型教研的痼疾找到了凭借和方向。依据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所得,能有效确立教研主题,让研究直指现实问题的解决;依托“云教研、云管理”平台,过去无法收集与分析的数据都被新的技术手段赋予了获取的可能,为有效展开问题的探究与课题的论证提供了技术保障。这种依托数据实证的教研更加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说服力。正如魏忠博士在《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一书中所说:“教育将继经济学之后,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和道德良心的学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1]3明确的目标监控、海量的数据支撑、清晰的过程性案例资料,强大的数据分析与论证,配以与之紧密融合的教与研创新平台,让教研更加充满创新与活力。
(三)实践模式转型:从零散问题研究转向系列项目研究
“指令式”、任务驱动式教研在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其被动接受式的研究心态、直指结论的研究方式、以分散点状活动替代系列研究实践的研讨模式,让校本教研难以贴地而行,最终导致教研成果的可信度、可推广度不高。新时期的教研必须从形式化、表层化、零散状的教研形态中转变出来,向主题化、系列化、课题化、项目化教研转型,这也是由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和研究特点所决定的。
大数据时代,由于教学平台、教研平台、管理平台已经有效对接,各个层面、各个系列的数据已经可以共享到大教育的“云平台”,大数据技术将较娴熟地运用于课堂和教研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数据调用,还是自下而上的数据收集,都已经或者能够成为中小学教育教研的常态。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变革,为教育大数据的储存、整合、分析创造了条件。“苏醒的数据能够说话”,尤其是当研究者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将数据采集、转化和运用,当作一种大数据时代系列性、周期性、可比对性的常态研究去做,这种经过甄别、筛选的数据,将成为主题教研、项目研究的最强有力的实证,也必将给那些原本因为技术或条件限制无法便利地获取研究数据而苦恼的教师们带来教研思路的突变,并将最终实现校本教研的实践模式由零散问题研究向系列项目研究转型。
三、大数据时代校本教研的转型路径
(一)“云课堂”研究:技术与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学”
新技术就在身边,你用与不用,它都在那里。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让“ipad进课堂”,以数字技术带动教学教研,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大数据运用的全新视角。2014年,该校开启了以移动网络为平台、ipad为终端的实验教学,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构建了以生为本的“云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云课堂技术支撑的核心是“云计算”。它是一种计算方式,通过大量网络连接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将大量信息和资源按需向用户提供服务。这种全息服务的网络就叫作“云”。“云”就像一个专业的“信息提款机”,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和极为丰富的立体数据资源,为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团队的研搭建了多维互动的“云平台”。[3]
该校基于大数据时代教研方式转变的研判,并在充分调查、论证和研发的基础上,为师生数字化的学与研搭建了一整套自主的云存储服务器,每个ipad上都安装了用于云存储和分享的“网盘精灵”,学生和教师都能在其中建立一个单独的存储空间,每位教师制作的课件、收集的实验数据等,都能在第一时间上传到服务器,全校师生都能在第一时间下载所需资源。各科老师还能借助无线平台和应用软件,协同开展数据上传下载、数据存储与分析的尝试与研究,许多或大或小的教研探究活动都在强大的数据平台支持下进行,网络教研让更多的教师提升了教研的动力。比如,英语学科将ipad接入课堂后,学生可以在家里录制自己朗读和吟唱的视频,上传到“网盘精灵”,为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效,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和分析资料。鲜活的数据让教学的跟踪与预判成为常态。[4]
再比如,亚洲教育网自主研发的“三网智慧泛教育云平台”,就是一种“三网融合、泛在学习”的公共智慧云,它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和虚拟化等新技术来升级校园网、城域网,其创建的“教育云+互动电视+电子书包”新模式开启了教育信息化新纪元,为全方位、大范围地实现多校、多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成果分享、教学研的互动打下了基础。[5]10-11
(二)“实证研究”:加强数据论证,探寻“普适”规律
近些年,依托于数据实证的教研探索已然展开,微格教研、片段教研、主题教研等应运而生。这些教研模式大多采用的是“实证研究”的方式。它们都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数据,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类研究方法。这些教研模式以问题研究为基础,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以数据分析为根据,对教学教研工作进行了微格化、片段化、前置化和主题实践性论证,依托数据探寻规律,教研成果更加清晰、显性、有效。
近几年,上海静安区开始在7所幼儿园和9所小学试点实施“社会性与情绪能力养成”实践项目研究。经过近百名教师长达四年多的摸索和改进,如今,静安区小学阶段的“社会性与情绪能力养成”课程正逐步走向成熟,其研究方法之一就是“实证研究”。他们以“社会性情绪”项目为主题,探索出依靠“数据终端”去记录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表现的数据收集方法。例如,在一节拥有六个环节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内学生的节奏都是紧密跟随教师,但是在某个环节,大多数学生停留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教师。这就提醒我们,这个环节需要着重研究,需要调整,也许这个部分的内容非常吸引学生,也有可能这部分内容难度较高,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阅读与消化。这种借助大数据进行教研探索的方法也适合于我们在课堂中更有效地去捕捉学生点滴行为的微观研究。可以这样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跟踪每一个数据成为可能,从而让研究“人性”成为可能。而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发现真正的学生。
(三)“项目研究”:用证据支撑评价,用项目推进教研
2014年,苏州市教育局设立了“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等五大教改项目,从全市范围遴选了50所特色鲜明的学校组建项目学校共同体,推进项目研究的实施。在研究过程中,各项目学校有效地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和虚拟化等新技术来升级校园网,努力将云技术与物联网进行高度融合,对全方位、个性化的过程数据和研究资源的上传、存储、整合与分析进行了必要的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然后在严格的过程管理中依托平台、依托案例、依托数据开展系列主题研究和项目实践论证。目前,项目研究进展顺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为例,学校以“十佳”取代“三好”,推出了“十佳星海娃”多元评价体系,率先开启了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研究中,全面的资源和个性化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是项目推进的基础,研究的进程中共享研究资源、分享教育成果,使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实现有效互动是研究成功的关键。为有效地整合资源,显化数据,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推出了“星海娃”自主申报、“四叶草”积点奖章、金点子征集、小公民系列招募等个性化实践案例,拓宽了评价体系,丰富了评价数据。与“星海娃”评价体系相配套,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还创新出“四叶草”小公民实践中心等多元评价支撑系统,并着手开发“星海师生成长档案在线跟踪平台”,该平台全面支持绿色评价体系,以开放共享的“云”资源平台的无缝对接,消除学校、家庭及社会间的信息孤岛,以电脑、手机、电视、平板等多终端实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轻松上传与访问,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绿色评价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5]281-282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项目建设试点的初步探索说明,数据实证让教研更加准确,更为科学,“用证据支撑评价,用项目推进教研”成了校本教研的一条可行之路。

G. 如何理解应用驱动的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

1.均衡化投资机制。现在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大量的钱投入到硬件基础设施上面,在应用方面、标准化方面以及软件和人员的培养方面投资很少。如果投入了几千万的设备没有对教学起到本质性、实质性的作用,这个投资是不值得的。

2.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我国各类中小学每年都要接受不同机构的评估和督导,来自上级的评估机制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确立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将有利于中小学确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实现“边建设、边发展”的目标。
3.教师激励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对参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教师给予激励和支持,如:承认学科教师在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中所获得的奖项与成果;相关政策和奖励向教育信息化应用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倾斜;承认教师在相关科研项目中所受的培训并算作继续教育学分的一部分;在区域内部定期进行课例、课件、教学设计方案、主题资源等比赛,给教师以展现自我的机会等。
4.规划机制。目前,很多地区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都很注重“整体规划、分布实施”,但是,部分地区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主要原因是规划时没有广泛的参与。在整体规划的过程中,除了要强调教育信息化专家、教育局相关领导的参与,还要强调实验学校校长、一线教师代表的参与。如果实验学校、学区的教师、教育决策人员没有真正参与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必然会对学校的实际需求缺乏深入的分析,而且无法调动或引起一线学校校长与教师的持久参与。
5.科研带动机制。以教改实验或课题研究方式,可大大促进区域信息化的整合和辐射:首先,学校信息化总是需要一定的载体,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可形成一种任务驱动下的信息化推进模式,具有针对性,同时能有效激发热情;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实验和课题目标通常是综合的,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因而以教改实验或课题方式进行的信息化,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局部信息化整合;再次,由于任务驱动下的资源共享能有效地消除学校和部门壁垒,其中任何环节的局部信息化都能有效地辐射到其他部分,以带动更大范围的信息化。
6.统筹管理机制。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有时教育局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的管理制度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导致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因此,在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教育局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内部协调的职能,协调基教科、电教馆、教研室、信息办、信息中心等多个职能部门,统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相关理念和思路,在不同的项目中分清各部门的职责,以免造成管理的交叉混乱,妨碍工作的正常进展。 基于标准建设—畅通应用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部署和实施已是大势所趋,学习资源共享和教育信息系统互操作已经成为基本要求。学习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学习对象可被多个学习系统利用;系统互操作是指多个系统及组件之间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信息。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条块分割现象,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信息资源难以共享。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以教育技术标准为架构,规划各类教育系统的建设。
针对资源建设、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部门分别制定了如下标准:
1.网络教育技术标准: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启动了“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制定项目,目前,CELTS包含5类标准项目,其中《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为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设置了标准。
2.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是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相对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标准规范。《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是由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组织,北师大主持制定的指导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技术规范。
3.教育技术标准:包括《学生教育技术标准(CETS·S)》、《教师教育技术标准(CETS·T)》、《教育管理者教育技术标准(CETS·A)》、《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技术标准(CETS·P)》,为教育系统中的四类人员制定了清晰的目标。 在教育信息化系统采购与应用过程中,应明确要求遵循上述标准架构,并提出具体的测试计划与要求,聘请标准专家监督指导,从用户需求源头促进不同企业软件实现互连互通,只有用户、企业、专家、行政管理机构多方互动,标准才能真正得到应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市场才能形成。
利用社会服务—促进应用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个过程中,面临着网络安全、系统维护、设备更新等全程技术支持问题。目前这些技术支持大多由学校的网管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完成,但由于各校信息技术设备激增,网管人员和计算机教师的工作量也比以前呈数倍的增长,他们在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学校内部相关信息设备的维护,经常是支持不及时,网管人员疲于奔命,学科教师怨声载道。为解决这个问题,地区教育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技术服务支持小组,或将整个地区的相关维护工作外包给相关公司,这样责任明确,学校的网管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在编制上可以适当限制,使其安心于教学,并主要负责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而不是代价高昂的设备维修工;将教师编制缩减下来的经费用于专门的技术服务支持小组,由其负责各校的网络安全、系统维护等,提高问题的响应率。电教教师、专业教师应该作为应用方面的专家,负责推动应用,负责把周围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通过这个共同体真正把应用落实下去。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现代化、教育组织变革的历程。在这种变革的历程中,与权威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教育服务机构合作,引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咨询与指导服务,通过外力来促进机构组织的变化和教师/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教学业务流程重组,进而促进整个组织成员通过相关的信息系统而产生思维方式的改变,可以大大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减少自发进化与调整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的投入,从而整体提高效益。
教育信息化应用咨询与指导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权威机构在教育技术理论、方法及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优势以及学校在学科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场地、实验条件方面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在学习资源提供、学习环境创设、内容表现、双向交互等方面的特点,共同合作进行信息化教学应用示范建设,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将信息技术与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全面整合,使得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在保证实验学校实验班考试成绩不低于对照班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协作意识与能力、自我扩充知识结构的意识与能力、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为此,教育信息化专家必须深入到实验学校,与实验学校一起共同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力图通过信息化教学示范和指导,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常规化,做出一批经典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示范课,带出一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骨干教师,将实验学校建设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示范学校,并通过他们形成效益上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整体上提高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H. 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计划

教育 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计划1

为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__—__年度学校信息化 工作计划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结合濮阳市有关信息化工作的精神,以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能力,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主要工作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强化管理,构筑信息化管理网络。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建立领导小组,教育信息化小组职责为:

①实施、维护校园网建设工作。

②为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发展,搞好局域网、计算机房、等硬件建设。

③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推进师资队伍信息技术培训。

④推动学校软件的开发与建设。

⑤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根据我校实际,教师的培训着力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初步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模式的探究,掌握网络条件下所必须的技能。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加强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使网络学习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模式,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课堂的模式。

3、 信息技术教育方面

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运用的培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开展学生的计算机创作活动,收集学生作品

4、 教育科研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将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通过研究促进信息化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科研活动,深化教育改革。

总之,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把学校信息化工程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突破口来抓,脚踏实地,奋起直追,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虎林路小学经过全体教师多年的辛勤努力,教育信息化日渐落实在教育的第一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学年学校信息化工作有以下的安排:

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校长室、教导处对本校信息化工作的安排,对学校信息化进行指导和服务,以不断开拓创新和最合理、最实际、最安全的运用效果为主要目标,加强计算机运用与学科整合的教育教学的实践。

工作重点:

1、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指导三年级学生参加本学年的全市计算机等级考试。

2、根据学校的工作重点进行学校信息化运用的指导和服务。指导学校老师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为学校在信息化运用方面的综合实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3、根据制定的信息安全策略,作好日常的信息安全工作,定时进行系统软件升级和更新,定期作好防病毒软件病毒定义库的升级,做好日志记录。

4、定期在学校局域网上发布最新病毒的公布,引导老师做好病毒防护。

5、建立学校的信息设备的报修制度,并做好每个工作日的维护记录,学期结束向校长室提交设备变更的记录。定期检查和维修电脑设备,作好检查、报修和维修的记录。

6、作好学校电脑设备的财产管理。配合学校总务室及校长室做好财产的管理工作,清楚明确地列出所有设备的工作情况及负责人,职责到人。

7、作好学校局域网络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保障网络的畅通。

8、继续作好学校局域网发布的网页管理,进一步增强网络教学的运用力度。

9、指导学生参加区、市各级比赛,争取为学校获得荣誉。

工作 措施 :

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开展各种主题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任务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同时再巩固已有的知识技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钻研精神以及合作互助的精神。

完成学校学校信息化督导评估的准备工作。

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区信息中心、信息技术研训中心、信息科技教研室工作为指导,以 学校工作计划 为部署,结合片信息技术教研组开展工作。以改善学校信息化综合环境为准绳,以提高学校信息化教育为目标,认真学习与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努力学习先进的工作方式,提高信息化工作效率,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达到一个新的层次而不断努力。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管理,进一步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进程

1、显著提高在学校工作中的信息化工作比重。

2、强化信息化工作责职管理细则,提升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协作与创新意识。

3、结合“三通”要求,作好前期动员与准备。

4、积极申报金山区教育信息技术实验学校。

5、完善每月一次信息化工作例会制度。

(二)组织学校信息化工作研究,做好实验,作出切实可行的学校信息化工作基础平台方案

1、成立学校信息化工作科研小组。

2、本学期针对学校信息化基础平台作研究:

(1)实验基于AD域的校园网,用活动目录规划与整合学校各类信息。

(2)实验基于SharePoint技术来有效管理信息。

(3)实验结束后写好一份实验 报告 ,规划一份学校信息化协作工作基础平台可行性部署的解决方案。

3、做好实验研究资料归档工作。

(三)完善学校电子阅览室建设,加强管理措施

1、按上级要求建设好电子阅览室,保证正常开放。

2、进一步健全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

3、组织开展学生电子阅览活动,并在松小论坛上进行学习交流。

(四)进一步管理与维护好校园网,本学期内部署一个 无线网络 结点

(五)加强学校网站建设

1、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网络。

2、规范信息的采集、加工、录入、审核与发布程序

3、丰富网站内容,创设教育教学互动平台,拓展网站功效。

4、建立学校资源库,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六)继续对学校教职员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面授与远程相结合对教师进行办公自动化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在学校网站中开辟一个视频与文本资料相结合的培训专栏。

本学期对全校中青年主课教师出一份电子文档试卷和中青年副课教师出一份电子文档教案作一次当场考试,考试成绩列入考核中。

(七)抓住有利时机,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工作

1、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

2、检查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有一堂多媒体课,并要求具有多媒体课案和提供给学生较多的整合型电子文本资料信息与声音图像资料信息。

3、校级以上公开课尽可能要与信息化教学手段整合来提高教学效果。

4、组织校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课竞赛活动。

(八)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外辅导,积极参加各类信息科技活动与作品竞赛等。

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计划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上级关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和学校发展规划,坚持以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校管理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指导思想。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契机,强化职能和职责意识,不断整合、优化、开发教育资源,完善校园网络等系列工作,加强信息化工作的协调力度,提高常规管理的工作水平。

二、工作思路:

根据学校现状,并结合当前教育现代化的契机,本学期的工作坚持“以建为主、以用为本”的思路,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抓手,充分发挥网络的服务和教育功能。让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逐渐建立并执行各项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维护好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加强管理建设,以便高效的利用有效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主动做好学校教学服务工作,以更好高效服务教学。

三、工作重点及实施措施:

(一)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

1、实施校园网基础设施扩容。在学校现有网络、数字化设备的基础上,构建三条主干网络,建设中、小学安全可靠的局域网。采用有线网和无线网相结合,覆盖校园每个角落。

2、启动数据资源平台基础建设。协助中小学各部门,开展校园学校资源库系统建设,为师生教学、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3、做好“两平台”工作,研究制定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广泛征集教育信息资源库素材,发动全校教师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建设本校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库。

4、加强信息化的培训工作。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教学的需要,电教设备的数量还会增加,电教设备的正确使用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将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促进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5、认真做好学校大型活动的摄、采、编工作及光盘的刻录,并做好资料的保存工作。

(二)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方面。

1、加强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组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不断提高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水平,建立一支技术素质硬、服务意识强的技术队伍,全面扎实完成信息化管理各项工作。

2、积极健全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安全保护等 规章制度 ,使信息中心的内部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杜绝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确保网络畅通,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加大对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站建设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做好网络中心常规管理工作,分工合作,责任到人,提高管理效率。对信息技术设备坚持定期检查,做好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和管理,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故障,做到随报随修,保证学校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行。

4、完成教室多媒体的安装和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培训。积极配合各部门的工作,做好公开课课件制作,对科室部门及教师在网络操作和多媒体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做好耐心指导。

5、加强一体机、电脑、电子白板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工作时间安排:

9月份:

1、讨论制定学期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制定各类相关计划、方案。

2、各专用教室对本室帐目、电教资源登记,各类管理制度进行更新修订,制作学校各项统计记录、表册。

3、检查各室仪器使用配备情况,保证新学期各室正常使用。

4、组织教师参加每月的两平台技术培训。

10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每月的两平台技术培训。

2、积极配合教务处,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优质公开课。

4、组织参加省、市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

5、电教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检查工作。

11月份:

1、组织教师进行电子白板应用培训活动,提升教师多媒体应用水平,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2、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认真做好信息化档案的再整理工作。

3、组织教师参加每月的两平台技术培训。

12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每月的两平台技术培训。

2、教师电教设备使用情况调查,学校电教管理情况调查。

3、整理学校电教档案,资料及 其它 电教相关教育教学资料,整理资源库。

1月份:

1、电教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检查工作。

2、撰写本学期信息化 工作 总结 。

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计划4

根据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我校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对本学年的教学计划规划如下:

一、教学主导思想

1、兼顾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 方法 讲清楚,使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而且会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注意融合其它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领悟信息技术中蕴涵的科学思想和 文化 内涵,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和信息素养。

2、重视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通过“做一做”、“试试看”等操作实践体系,用于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巩固练习”、“实践活动”构成课外实践活动,拓展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空间,刻意营造有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材行文流畅、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充分考虑我区一般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在落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教学内容前提下,教材内容尽量选用最常见且容易得到的软件,对硬件也无特殊要求,适合我区信息技术教育不同起点的学校使用。

教材具有浓郁的宁夏乡土气息,将宁夏的地域、人文素材作为背景创设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解决与自己密切联系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产问题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教师发展型学校工程为载体,以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为内容,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面开展校本行动研究,多层面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真正以高,精,优的品牌立足于国家,省,市名校行列。

二、主要工作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研,培,导,练,赛,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规范化。

3、为师生创设广泛的发展空间,以多种竞赛活动促进教师,学生个性发展,为师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4、做好迎接区新课程课堂教学达标验收的准备工作

三、具体措施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1、教导处每学期要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检查指导,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 我们坚持做到"一月一重点"检查制度,并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等。对于上岗未满三年的教师我们推行"推门即听课",翻本即检查的做法。

2、教师要自觉的把新课程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采取灵活多样的 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愿望,使学生轻松,愉悦,创造性的学习。教导处要对教学常规工作及时检查并采取积分量化管理,对评估成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教学质量。

3、教学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上课,备课指导(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学科组长)

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

三月份开展好第九轮师徒拜师会和师徒汇报 (师徒同上课,评课)

四月份我们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农安,靖宇县 进行扶贫送课讲座活动。

按照进修学校的要求做好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达标验收准备活动(全员教师参加抽签做课,查资料座谈) 与学校党支部联合办好学校的首届文化节。

实行月考制度,以学年为单位组织月考并向学校上报学年考试成绩和详尽的卷面分析。

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 热点 问题确立研究专题,每月围绕专题开展学术沙龙活动,专题研究四次。学校随时进行调研和抽查,学期末所有的过程材料上交。

搞好学校的质量测查,在市区知识测查中成绩要名列前茅。

(三)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本学期组织的教师竞赛活动有:

1、开展以考促培的全员教师的理论与专业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提前布置,每月一次,成绩公开量化,并记入教师年终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的内容选自:走进新课程和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郑金州福建教育出版社)。专业知识包括语文的古诗文七十首,名家名篇赏析,数学包括简单的数学问题,典型问题。英语内容结合日常培训。此外还有一定的综合知识。

继续搞好学生的课堂练习设计和作业改革,四月末要进行一次学科教师的课堂练习设计比赛。

本学期组织的学生竞赛活动有:

语文学科的背古诗大赛,背 成语 大赛,讲 故事 大赛,"每月一题"的 作文 竞赛,数学的口算,数学百题,解应用题大赛等。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1、教育理论培训(包括新课改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理论研讨,看名家论著,听名家上课,听专家报告等。)本学期要求全体教师做到:"一读"(坚持每天上网或从刊物上阅读有关教育信息, 经验 文章 ,名师教育专著),"二写"(每周至少写教学 随笔 或教学札记一篇,每学期至少写两份有价值的创新教案和一篇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学论文),"三上"(每学期至少上一节不同级别的观摩课),做到"四会"即教学理念会应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创新。通过这些手段加速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转化。

计算机的高级培训

教师的`外语工程培训

以上培训采取学分制。(包括出勤,作业情况。成绩纳入期末考核)

展课题研究,走科研兴校之路

1、搞好我校"十五"课题的研究工作,三个课题小组在四月份进行一次课题的大型研讨活动。

2、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特色课题研究,立足解

决本学科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本着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3、教师必须做到每节课为学生留足3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题,递条子。提倡其他教师积极尝试。

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

加强备课管理:学校为各学科组安排固定的备课场所,教学领导届时随机检查,检查结果量化评分。并记入教师年终考评。(对迟到早退不参加备课的教师不但要扣除结构工资,还要扣分)

加强上课管理:教学领导加大随即听课力度。课后根据教学效果予以量化。(解释课任拿听课的分数作为你的教学质量分数。)

加强上课纪律:所有任课教师必须在铃响前一分钟到达教室。学校设专人负责巡视教师到岗情况。对迟到,漏岗的教师予以相应的罚款,扣分等处罚。

加强批改管理:不允许错批,漏批,不允许让学生代批。

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计划相关文章:

★ 2021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4)

★ 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 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2)

★ 2017学校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 2017-2018学年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 教师个人信息化发展计划书(2)

★ 教师个人信息化发展计划

★ 2020信息教学个人工作计划精选

I. 如何正确的使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正确评估学校教育

范贤聪

一个学校发展到了什么水平?发展速度怎么样?存在什么缺陷?应向什么方向改革提速?……深圳维迈大数据研究组,创建了一个分析平台,可为各学校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一、一些学校的高考大数据及评估

(一)昭通市一中

2013年(本科率93.17%)

一本874人(一本率67.57%),普本331人(普本率25.6%)

2014年(本科率98.77%)

一本830人(一本率67.98%),普本376人(普本率30.79%)

2015年(本科率98.21%)

一本846人(一本率66.15%),普本410人(普本率32.06%)

2016年(本科率98.47%)

一本909人(一本率69.6%),普本377人(普本率28.87%)

2018年(本科率96.63%)

一本1038人(一本率71.44%),普本366人(普本率25.19%)

2019年(本科率97.78%)

一本1031人(一本率73.96%),普本332人(普本率23.82%)

一本率在69%的水平,在全省名牌学校中排名靠后,在州、市一中排名靠末端;本科率在97%的水平,比较平稳,没有太大的提速特征,这是一个传统型的名校。

应该说,昭一中在经典课堂及常规管理上很用功,但由于课堂太陈旧,同时管理也不精细,教学管理不够精准,因此,教学成绩一直没有太大的提高。反观靖曲一中的智慧课堂,同时引入了大数据管理平台,以及教育管理的精细化,在全省一直处于"巨无霸"的位置水平。

(二)镇雄一中

2013年(本科率82.70%)

一本132人(一本率一18.56%),普本456人(普本率64.13%)

2014年(本科率81.74%)

一本182人(一本率24.07%),普本436人(普本率57.67%)

2015年(本科率78.75%)

一本194人(一本率20.75%),普本542人(普本率58.00%)

2016年(本科率71.52%)

一本191人(一本率20.65%),普本563人(普本率50.87%)

2018年(本科率78.57%)

一本265人(一本率22.98%),普本641人(普本率55.59%)

2019年(本科率75.27%)

一本247人(一本率20.36%),普本666人(普本率54.91%)

一本率在21%的水平,基本就是云南的平均水平;本科率在76%的水平,比云南的平均水平高出十个百分点,但这是镇雄的顶级学校。学校发展相对平稳,没有提速的特征,这是一个昭通市传统的强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镇雄城南中学》"拔尖"镇雄生源,也没影响镇一中的发展速度及水平!镇一中与昭一中无论课堂教学、还是教育管理都很相近。

(三)威信一中

2013年(本科率42.65%)

一本144人超镇一中绝对数(10.64%),普本436人与镇一中绝对数相当(32.01%)

2014年(本科率58.73%)

一本97人只是镇一中的一半(7.27%),普本834人比镇一中多398人(51.46%与镇一中基本持平)

2015年(本科率66.47%)

一本147人比镇一中少47人(10.88%),普本751人比镇一中多209人(55.59%与镇一中基本持平)

2016年(本科率63.29%)

一本181人比镇一中少10人(12.53%),普本796人比镇一中多233人(50.76%与镇一中持平)

2018年(本科率39.55%)

一本108人比镇一中少157人(6.52%),普本547人比镇一中少97人(33.03%比镇一中少26%)

2019年(本科率44.25%)

一本152人比镇一中少95人(8.27%),普本661人与镇一中基本持平(35.98%比镇一中少19%)

从一本看,基本回到2013年威信一中的水平,但与镇一中20.36%的一本率差十二个百分点,是需要找差距原因的。

从普本看,已经追上了镇雄一中,这是可喜的。说明李校长不但勤政,而且有高招。

从本科率看,基本恢复到了威信一中2013的水平。

二、2013一一2019威信一中的发展分析

(一)从行政班子的轮换看发展

1、2012一一2013张校长主政,是一个过渡时期,尽管申常务在主导一中的教学,但已经后退的学校,是很难就一下翻身的,除非天意如此!

2、2014一一2015申校主政,已进入他铺垫好的黄金时期,14北大、15清华,这是威信一中在二0一一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3、2016一一2017李朝华校长主政,2016年惯性衣旧,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本率创造了历史,本科率也是历史第二。这与李校长、范书记的勤政及坚持不懈的"盯、管、跟"是密切相关的。

4、2018肖校长重新主政,遗憾的出现了历史最低谷,但也不能把责任全推到肖校长的头上,要知道高中是三年,每一年的校长、老师及教育工作者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5、2019一一,李映桥校长主政,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抓住教学这个主战场不放,抓住教师管理不放松,抓住学生的常规化管理不放。同时以校为家,把经营学校象经营家庭一样的对待。因此,2019几乎又回到了2013黄金起步时的水平。

(二)从大数据分析看威信一中发展速度及水平

2013是一个黄金起点;2014维持相应的速度及水平,而且出现了一个北大,这是振憾昭通市的;2015是一个黄金高峰,发展速度及水平均处于黄金时期,又出清华;而且威信一中的课改《三六模式》,不但是上海中国关委教育专家委员会在昭通课改的结晶,而且成为了整个昭通市的示范性课堂操作程式;时任昭通市教育局长平锦亲临现场观摩,并指示全市向威信一中学,这是全威信人民的骄傲与自豪!

2016继续黄金步阀,一本创造了顶峰;2017开始下滑,人心涣散,但一本也不少;2018是黑色的一年,历史最低谷;全县人民都在怀疑,还能将优秀的孩子送入威信一中读书吗?

在以肖顺兴书记为首的威信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果断换入新校长,才有2019新的黄金起步。

因此,我们对威信一中的发展速度及水平做一个概述:

2013黄金起点一一2014黄金速度一一

2015黄金高峰一一2016惯性峰位一一2017

一一开始下滑一一2018滑到谷底一一2019

一一回到新的黄金起点。

(三)从大数据分析找威信一中落后的原因

1、理念因素

过于"自信",过于"传统",过于相信"时间+汗水"。对新课堂持怀疑态度,对经典课堂做不到位,对改革几乎"一谈色变"。没有现代教育理念,那就是什么是中心?什么是主导?什么是协作?……

2、管理因素

学校管虽然有其特定模式,但与现代企业管理也有相通之处,这就是信息化(数据化)、科学化、集团化的高效管理。

我们的管理很粗放,甚至没有三十年以前的教育教育学管理那么精细。那个时候的学校小,校长是管到每一个教师、职工的;教师是管到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以及学生的每一页作业,以及学生的平时生活。其实,这就是杜郎口、昌乐、衡水、上海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等等,所有中国名校成功的原因。

3、课堂因素

一中的课堂几乎还在"满堂灌"、"填压式"的模式,老教师"力不从心"了,中年教师课堂没有创新,年轻教师"我行我素、拿来主义"。因此,我们的课堂都比较低效。

其实所谓的"高效课堂"并非是教学成绩效率很高的课堂,它主要是贯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一包到底",贯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功能,贯彻了师师间、生生间、师生间的一种《协作学习》模式,解决了知识学习及能力发展的"大容量"问题。最后,当然有"高效"的教学成绩。

4、体制因素

"大锅饭"几乎是所有公办学校的问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这就无法调动教师积极性。民办学校为什么容易出成绩,那就是公司化管理:

每一个管理环节及成效,都用经济做为杠杆,教学成绩的每一分、厘,都与本人的收入相关,这还愁成绩上不去吗?

5、文化因素

威信一中做为一个曾经的云南名校,从上世纪1947年张仁文老先生创校开始,就积淀了很深的文化底蕴。然而,由于没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及保存,现在也几乎"丢失"了!

记得当年四川叙永一中(现在也是四川二流水平的名校)来威信一中"取经"的时候,学校领导总结我们成功的经验就是"时间+汗水"。遗憾的是"时间"是什么?"汗水"又是什么?如此宝贵的文化,我们现在也只是"猜测"。

三、从威信一中的大数据分析看学校改革

(一)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从数据与校长的对应看,不同水平、不同风格、不同思想的校长,对学校的影响是巨大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

改革学校应该从选择优秀校长开始,校长是老师的老师。因此,优秀校长应该是"学者型"的、"全能型"的、关爱所有老师及学生的。从衡水本部向全国派出的近百位校长看,没有不优秀的。

校长是学校的引路人,校长对学校的定位、目标及决策水平,直接决定学校的工作方法、走向及所取得的成绩。

从威信一中六年换六个校长的情况看,一个波动的灵魂,对学校发展就是一个伤害,质量不下降都不正常!

(二)教师是学校的筋骨

从数据与教师的对应看,随着时空的变换,教师在变(甚至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学生在变(从很能吃苦耐劳的人到不愿意吃苦的学生),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然而,我们一直认为老教师不用培训了,自然能教出好成绩。其实不然,虽然老教师功力深厚,确讲得太多,甚至"满堂",00后们当然不喜欢,对中低档学生是不适应的。中年老师当然不用培训了,然而他们既有老教师的"呆板",也有年轻教师的"轻漂",因此学生喜欢他们的现代教学及"交朋接友"。但也不喜欢他们的严谨与执著。

年轻教师是学生们最喜欢的,甚至很多老师有自己的"铁杆粉丝"!但他(她)们过于华丽,过于依赖于现代媒体,过于相信什么"优案"、"名人"、"专家"、"名校"等等,因此,"拿来主义"非常"严重!

因此,按照我们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的研究成果,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四大基本功:

1、终生学习的能力;2、合作及协作学习的能力;3、主动教学及培养学生主动学的能力;4、面向世界教育理念的思想。

(三)学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人

现在"生源大战",其实就是抓学习习惯最好,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不管衡水也罢,上海中学也罢,清华附中也罢,……都是同一模式,抓最好的老师,教最好的学生。因此,有人形容中国现实教育,就是传统战争的拼刺刀、肉搏战!

其实教育是不需要那么艰辛的!我有幸在重庆结识了世界顶级教育家佐藤学教授,他讲在日本的中学之中,所有顶级学校都是使用《协作学习》模式的。所谓协作就是师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学生之间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整体。这样一个和谐的群体,没有高质的产出都是一种偶然!

一个学校,如果教师是主动教学,而不是满堂灌的;如果学生是主动学习,而不是依赖于课堂的;那教学质量要低都很困难!

(四)文化是立校之魂

我的导师陈星奎云南师大的教授(中国西南的量子力学权威)讲过,当年他们西南联大的校友之中,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一个没有获得诺奖的吴健雄女土(但他获得了世界顶级的奖金)。当年的西联,什么都是最差的,而且随时还进圆通山的防空洞。然而,他们有最好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精神,有师生一心的情感,有同学即同志的远大革命理想,有"陶行知"教育理念,有永远上进、永远读书、自学成才精神!因此,有人说至到如今,最好的教育在民国时期。

西南大学之文化及精神传承至今,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结果,这就校园文化之杰作。

学校做得好不好,不能用语言来描述,要用数据来说话。教师教学好不好,不能用语言来描述,要用数据来说话。学生学习好不好,不能用语言来描述,要用数据来说话。

世界已经进入数据化时代,对学校的评估,对教师的评估,对学生的评估,都必须以大数据分析为指导,以科学的数据评价结果为准!

阅读全文

与小学教育信息化大数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图m6微信铃声怎么改 浏览:206
输出的json数据 浏览:552
xp关闭打开文件安全警告 浏览:905
win10用cad哪个版本好 浏览:883
文件从电脑传送到手机 浏览:396
安卓系统怎么设置网络 浏览:707
win10下的文件类型选项 浏览:512
元数据修改什么意思 浏览:555
扫描pdf转word 浏览:914
行业协会如何查行业平均数据 浏览:545
什么app能长期使用 浏览:617
哪个APP可以学相声 浏览:347
程序使用代理 浏览:149
文件大小怎么调 浏览:924
javadouble经度 浏览:354
英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 浏览:929
文件隔行选择是哪些键 浏览:395
股票的数据储存在哪里 浏览:172
微信双机同时登陆 浏览:448
vbnet网页源代码 浏览:4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