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90后究竟是个什么群体
我觉得九零后是一个新思想和老思想复杂交流的一个群体。比如说对于我们更老一辈的人来说,他们更偏向于省钱存钱。而到了我们这一代月光族和先享受后付款的借贷想法出现偏差。面对婚姻对相亲这种模式有着极大的排斥,网络发达导致宁愿和网友相处也不愿意相亲,优质结婚,离婚也看的开。生孩子的问题上,而不是结了婚传宗接代就要生,更多是的考虑能力责任,甚至不生。对那女平等追求更高。当然也受到老一辈人的教育思维影响。
⑵ 90后男女比例到底是有多少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这是与人们传统的思想有关系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上世纪的时候还是比较常见的,虽然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想法已经越来越少了,至少大部分人都觉得生儿子生女儿都差不多了,这就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但是几十年前的影响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男女比例失调,最终引发的后果就是婚配不合适,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打光棍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因为现在女性的数量本来就少几十年前遗留下来的,这种思想不是现在能改变的可能现在你的思想变了,你觉得自己生个孩子男孩女孩呢都一样了,但是那是10年之后乃至20年之后的事情,至少现在20多岁到3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来说,还是受到上世纪思想的影响。
⑶ 90后的特点有哪些
有人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但是事实呢?“90后”的群体崛起,绝不是简单的又一代人的成长,而是真正互联网一代对这个社会的全面“接管”。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90后的特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90后的特点有哪些
“90后”的群体崛起,绝不是简单的又一代人的成长,而是真正互联网一代对这个社会的全面“接管”。来自网站的研究发现,这群有别于以往的年轻人有以下四种特点:
1.他们不是统一型号的社会产品,拒绝被标签化
想用统一的标签定义“90后”群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某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对于定义鲜活生动的“90后”显得无力。
在《“90后”报告》中,我们能看到,拒绝标签化是“90后”最大的共性。他们拒绝被代表,他们每个人鲜活的个性都是无法复制的。与其他几代人相比,“90后”的个性是突出的、鲜活的;而从每个个体去看,“90后”的个性是多元的、差异化的。因此,找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标签来概括这个群体的难度系数极高。
2.他们是指尖上的一代
“90后”是互联网一代,他们从出生就开始接触到互联网。他们之中有四分之三的人的网龄超过3年,平均每天花费18%的时间上网,而一般的中国城市居民平均只花费13%的时间在网上。对于他们来说,互联网已经远远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90后”大学生群体将会是移动互联发展的关键人群。据“"“90后”"的数字生活”研究报告显示,受访的86%的“90后”大学生都是通过手机上网,其次才是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电脑,分别是79%和40%。在中国网民中,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只有66%。“90后”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移动互联这样的新事物。
3.“90后”的消费观是“只要我喜欢”
“90后”有鲜明的自我意识。他们坚持自我,在认定的事情上不会轻易妥协。在日常的消费生活中,“我”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我想要、我喜欢、适合我。他们在消费上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消费来满足自我。他们当中又很少有人会进行冲动消费,在大多数消费情境中,他们都表现得颇为理智。
他们喜欢新鲜事物,会做一些低成本的尝鲜消费。
品质是“90后”大学生最为看重的商品价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群体对品质的认知是通过品牌和价格来完成的。品质可以从品牌中体现,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有品牌比没品牌更有品质保证;其次,名牌比普通品牌更有品质保证;品质可以从价格中体现,一分钱一分货。
4.自我意识的觉醒
“9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人的思想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责任意识和国家前途,而是更多地从自我出发,以个人价值权衡。同时,“90后”大学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一批人,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也有能力去创新。
更值得企业和商家关注的是,“90后”大学生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程度及开阔的视野,也使他们有能力提出正确的见解,参与家庭消费决策。而由于“90后”的父母大多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自由,因为“90后”的消费习惯往往会影响一个家庭的消费决策。正如前文所述,美国的Y世代影响了其家庭81%的着装购买决策,而在汽车的选择上他们也拥有52%的决定权。
内容拓展:我眼中的“90后”
“90后”就是1990-1999年出生的人,也就是18-27岁这个年龄段。“90后”给很多人的感觉就是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没有努力吃苦的品质等等。
但“90后”是很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代人。大数据显示各行各业在多种成果的突飞猛进中“90后”已经成了中坚力量。并且吃苦耐劳、勇于冒险也是“90后”的一个特点。很多“90后”在就业难的大潮中都选择了自主创业,从小做大从无到有都是“90后”的努力。
“90后”很会隐忍,其实这代人更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真正含义。处事并不嚣张张扬,而是蓄力勃发,在关键时刻做出出彩的成绩。00后们觉得“90后”很古板老套,其实只是“90后”更成熟罢了,已经过了非主流、喝心灵鸡汤的岁数,更多的是他们知道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得到。
⑷ 百度搜索大数据揭秘90后“二战观”
三观正的没什么影响,三观不正的某些人就开始精日。
⑸ 80后与90后有什么区别大数据这样说
知识社交+兴趣话题传播 = 消费升级时代的80、90后网上消遣方式。
从年初“最后一批90后已经成年”刷屏,到全民“中危”、“泡枸杞”,年龄、代际标签已然成为营销和传播关键词。
然而,相邻代际真的有很大不同吗?或许大数据可以给我们一些佐证。
本文在美团点评、陌陌、京东、探探、自如、知乎近期发布的App用户报告中检索了80后、90后的相关数据,发现了80后和90后的诸多不同之处。
1
美团点评:
80后在产后塑形,90后在脱毛整容?
美团点评大数据将2017年用户在生活服务领域的消费趋势总结为“需求多元,品质为先”两大趋势,并把追求此类消费升级的引领者定义为“新青年”。
其中,80后、90后贡献了87%的生活服务订单,是“新青年”的核心人群。
然而,80后、90后虽同属于美团定义之下的“新青年”范畴,消费偏好却有不少差异。
一、休闲娱乐
在80后、90后“新青年”中, 90后是玩乐主力军,贡献七成娱乐休闲订单。
美团新青年讲究玩出新鲜感与个性态度, 90后猎奇心理强,注重“速度”和“刺激”,在90后喜爱的娱乐休闲活动排名中“轰趴”、“赛车”、“密室逃脱”位居前三;
而进入80后所喜爱的休闲活动榜单前三的依次为具有品质和情调的“马术”、“DIY”、“高尔夫”。
二、美容个护
美发、美甲、美容登上女性美业榜首,女性对美的需求千姿百态。
在消费偏好上, 80后女性更注重形体保养类消费 ,产后塑形、舞蹈瑜伽、美容美体成为女性美容消费的TOP 3选项;
而 90后女性则倾向面部整形与美容类消费 ,脱毛整形、化妆祛痘、美甲美睫挤入榜单前五。
三、自我投资
90后更愿意为兴趣投资 ,如吉他、声乐、摄影等轻实用性兴趣教学,而80后更注重技能类学习,如书法、会计、驾考等。
女性偏爱气质修养类兴趣学习 ,厨艺、摄影、古筝成为女性热衷学习的榜单前三甲;
男性则较重视技能音乐类投资 ,驾考高居男性自我投资偏好榜首,架子鼓、吉他、声乐等音乐类技能位居前五。
80、90后的共同点:他们都热衷自我增值,倾向于花费金钱换取个人软硬技能提升。
2
陌陌:90后占据用户的59%
社交平台陌陌发布的《2017主播职业报告》,通过对近万名网民的调查,揭示了直播这一新兴职业的发展现状及用户特征。
其中,在陌陌用户年龄分布比上,90后占据了59%的比例。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直播用户半数以上,并有68%的用户曾为主播打赏过。
3
京东:90后引领外貌协会
80后为家人买单
2018京东数据盛典揭示了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过去的2017年,身为外贸协会主力群体的90后花销增多的主要消费类别为服装,占比39.7%。
80后的关爱型消费高于其他年龄段,2017年主要增多花销来自赠送亲友礼物,占比29.6%。
然后,00后花销增多的地方主要是吃,而对于70后,是储蓄理财。
幸福感来之不易,年龄层对消费购物所获满足感存在差异,年龄越小似乎对于消费刺激越敏感。半数以上00后越买越幸福。
90后与80后敏感度相差甚微,分别占比23.20%与24.40%。
4
探探:90后是空巢青年主力军
在交友方面,90后更乐于使用社交App进行线上交友。探探发布的《空巢青年画像》报告显示:
探探用户年龄段集中于22~25岁,占比51%,90后成为主力军。
在探探用户所处行业中,程序猿最“孤独” ;互联网公司成为“空巢”青年聚集地,排在数据榜首,其次分别是金融、医药、政府机构、媒体公关。
压在探探空巢青年身上的三座大山:没房/单身/迷茫。
有82%的人认为对未来感到焦虑,在一线城市单打独斗艰辛,但他们却很少后悔 (仅占17%)。
5
自如:90后成租房结婚的主要支持者
从自如发布的《城市青年婚房观调查报告》可以看出,90后成为租房结婚的主要支持者,占比为68.6%,远远超过支持租房结婚的80后及以上人群。
支持或者中立租房结婚观点的占比74.7%,不支持的占比25.3%。
90后对于租房结婚的支持率为68.6%,“婚房观”比80后及80前以及涉世未深的00后们更加开放,有房没房,结婚无妨。
除了经济压力大,租住生活品质的提高也是年轻人愿意选择租房结婚的一项重要原因。
6
知乎:25-35岁用户占比61%
知乎用户群体多元,新兴中产80后和影响力人群90后占主流。
在问答社区的使用上,80后与90后的喜好具有相似性。
《知乎用户刻画及媒体价值研究报告》提供了知乎用户的年龄分布,24岁以下的新新人类和25~35岁的社会中坚分布占比22%和61%,36~40岁的用户在知乎占比14%。
前两类用户为知乎的核心群体,年龄段处于80~90后之间。
知识社交+兴趣话题传播 = 消费升级时代的80、90后网上消遣方式。
你身边的80后和90后符合上面说的特征吗?
⑹ 大数据洞察报告 什么是真正的90后
大数据洞察报告:什么是真正的90后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开放,90后享受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宽泛地“自由权”,在爱情上人们习惯称其为“早熟”。而《网络90后洞察报告》则显示,90后的爱情观其实很保守,与其说他们早熟,不如说他们在爱情里更成熟。
报告显示,90后在爱情里表现得很干脆。对于曾经分手的恋人,要么继续做朋友,要么老死不相往来。对于恋人劈腿行为,近90%的人选择直接退出。敢爱敢恨不是太随便,只是在更加明白爱情规则后更懂得爱与不爱的纯粹。90后确实心态更开放,87.53%的人表示完全接受同性恋。前卫的人、事在他们眼里只是另外一种正常的存在。当然,他们也依旧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对于是否有处女/处男情结的问题,75.47%的90后很明确地选择了“是”。
90后消费观:对广告无感,为喜欢而买单
90后生活在一个物质环境相对优渥的时代,因此传统认知里他们对金钱没什么概念,消费大手大脚,不懂节约不懂“疾苦”。而《网络90后洞察报告》则给出了更多的解读:90后的消费并不盲目,他们的消费观是“消费,只因买来我喜欢”。
在购买商品的决策影响因素里,90后将质量、价格、外观排在了前三,名牌与广告则放在了最后。正如网络CBG发布报告时称,90后是对广告无感的一代。而对于喜欢的东西,85.99%的90后表示会通过打工挣钱、省吃俭用攒钱等途径想办法努力得到。所以“为一场演唱会,吃一个月馒头”在90后的消费观里属于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90后就业观:认得清现实,择业兴趣至上
90后自主创业的案例在互联网时代愈发抢眼。对待工作,传统评价里的“眼高手低”被重新定义为“兴趣至上”。这一点在《网络90后洞察报告》里也体现得很充分。
90后的职业规划要么是职场求职,要么自主创业,而后者的比例达到了40.9%,选择“铁饭碗”公务员的仅占6.43%。对于职场跳槽的选择,90后比80后有着更果断的抉择:96.15的人会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选择“另谋他就”,“一份工作干一辈子”在他们看来是无趣和不可能的事。对于就职单位的选择,个人兴趣高高凌驾于发展空间和薪资水平之上。
当然梦想也难敌现实。对于自身能力和现实条件,90后有着比任何年代都清醒的认知。8成90后表示屌丝逆袭的关键在能力,但对就业影响最大的还在于家庭环境。此外,报告中引用的网络指数数据显示,已步入职场的90后,10个人中有1个进入了政府体系,捧上了他们心里排斥的“铁饭碗”。
《网络90后洞察报告》显示,90后是在互联网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平均网龄达7.53年,日均上网时长达11.45小时。
相关社会学专家认为,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注定会在物质相对优渥的年代被父母惯着养。极小部分的非主流代表也会给人感觉90后不懂事、做事出格。但其实每一代人年轻时都会面临类似问题,曾经的80后也一直被认为是堕落和享受一代,但如今世界已然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所以,对待每一个年代平常心看待,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⑺ 当代90后的消费观
想花钱但不任性
信用消费逐渐成为90后的新型消费方式,花呗是信用贷款的一种方式。此前在网上有篇题为《被“花呗”毁掉的年轻人》的文章刷屏了朋友圈,文章中表达了新一代年轻人在互联网消费经济下不断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更有网友在网上转评表示:“这叫‘自杀式消费’”,但90后真的是这样的吗?
根据《报告》显示,2017年11月-2018年10月,75%的90后没有产生过任何费用在花呗上,90%以上的人每个月都不会将花呗的额度用完。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90后对于信用消费是有理性并节制的,爱花钱却并不任性。
(注:没有产生过任何费用是指:没有因为使用分期、最低还款功能以及因逾期而产生的费用)
《报告》里的8个发现
1、90后个性化需求是给传统企业提出的新要求
从2012年开始,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有了第一份工作,有了自己的独立收入。对于从小生活较为舒适的90后来说,简单的物质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大众化、品牌化的产品已经不是90后追求的。
和上一辈“贵的就是好的”消费观念不同,90后开始对传统企业提出新的要求,能够体现自我个性、生活态度、原创性强的东西才是90后所热衷的。
2、为“有趣的灵魂”买单,内容付费养成习惯
对于90后来说,应试教育慢慢成为过去式,志趣相投是判断彼此能否相谈甚欢的第一准则。基于这一准则,90后开始追求兴趣多元化。根据《报告》显示,由于在线学习兴趣类课程的普及。在不同年龄段消费者中,MAT2018年90后在兴趣类课程中占比67%,且占比逐年提高。90后习惯于在碎片化的时间听音频信息,已成为音频付费的主力军,相较于2017年,2018年的付费占比增加了6.3倍。
3、对“美”的极致追求,不再是女性的专属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但凡跟高颜值相关的事物,都非常火,高颜值易得到社会的认同。
90后逐渐成长为美妆消费的主力人群,消费占比超过了80后。而对于美妆而言,不仅要求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对于化妆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也有较高的追求。
或许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花钱追求美貌是女性的专属,其实,在颜值当道的环境下,男性“臭美”起来也不遑多让。据《报告》显示,男性对外表也越来越重视,2018年,90后医美用户中14%是男性,每7个整容的90后消费者中就有一个是男性。男性用户希望通过医美除皱以及可以有浓密的毛发,在男性中比较热门的医美项目主要是植发、肉毒素除皱、瘦脸针、隆鼻等。
这些从侧面反映出,“颜值经济”下的消费热潮已然覆盖全民
4、90后开启“追星3.0时代”,粉丝经济的迭代
粉丝经济本质是粉丝和偶像间的情感连接。与爱豆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互动,并关注爱豆的一步步变化,陪伴爱豆一起成长,是“追星3.0时代”的表现。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环境下,追星将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他们通过娱乐资讯和明星结交朋友,引发社交话题。
《报告》指出,由于年轻消费者更愿意为明星同款支付溢价,明星各品类跨界周边带动了粉丝经济不断升温。90后尤其喜欢购买明星同款,其中女性贡献了3/4的消费。
5、宠物经济开始盛行
由于计划生育,90后人群中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90后对陪伴的情感诉求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宠物经济的发展。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90后在宠物商品上的消费增速几乎是整体人群的两倍,购买品类主要集中在猫粮及狗粮,其中猫粮的消费占比连续三年快速提升,可见撸猫已经成为潮流,而且90后更偏向于购买具有趣味性的宠物粮食。
6、社交“圈子”化
随着消费社交化趋势愈加明显,在年轻人群中,消费已然成为社交生活的副产品。而在这一趋势中,基于熟人关系的泛社交圈子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需求,追星圈、跑步圈和旅游圈等愈加细分的社交圈层,正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以追星为例,追星社交APP的出现为广大粉丝提供了便利的线上交流平台,Owhat用户中最大的群体是90后,人数占比超六成。
7、使用代替拥有,“以租代买”轻生活
随着租凭经济理念的深入人心与备受追捧,从租房租车,到租衣服租包,刻板印象中喜欢冲动消费的小年轻们,也越来越偏爱“以租代买”的轻生活。相较80后,不愿被房贷捆绑的90后购房意愿较低,租房成了年轻人的首选。
服装租赁代表了90后互联网思维,根据CBNData提供的数据,在服装租赁平台中,90后占比近46%,且偏好购买连续包月类的长期卡,90后人均每月租衣次数达3.6次,每次3-5件。
8、懒人经济下的新生活方式
当90后年轻人群成为消费主力军,懒文化影响着新一代,90后不再以懒为羞耻。用高科技电子设备来解决家务问题,是“懒人经济”的一大趋势。
90后正成长为这个社会里的新一代打拼青年,也拥有着终将改变潮水方向的力量。如何更好的迎合90后的消费偏好,成为了绝大多数生产者和商家思考的问题。流量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提供极致体验感,提高满意度才是90后想要的。
⑻ 大数据告诉你,80、90后该租房还是买房
随着15、16年地王频出,房价也令不少购房者望而生畏,买房还是租房的话题应运而生,今天我们来探讨该如何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一、你不知道的房子售价与租金的关系
根据2016年5月全北京大数据统计,北京各区在售二手房售价及整租房源租金水平如下:
在过去的4年里,北京各区年均增幅均达到了10%以上,以通州区为首年均增幅达19.94%,各区均超越了当前最高的购房指数,购房者从中获益良多已是众所周知。再来回顾第二部分开篇的问题:
1,在北京什么时候买房最合适?
2,我现在应该先买房还是先租房?
友情提示:决定买房前,先看看手里的首付,看看能买哪的房,如购买二手房找中介公司需多方对比,以免多花冤枉钱;另房价随着政策、供求等因素变化随时波动,需多方关注;参考购房决策指数可以帮你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⑼ 90后为何越来越愿意接受灵活就业
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发达,很多工作都可以在线上完成了,提供了许多的便利条件。有一些人不想在职场上被上司束缚,不愿意低声下气的与领导说话,更不愿意加班。那么在这个时候,自由职业自然也就成了大家的瞄准点。
网络上以前流传过这样一句话“3000月薪招不到农民工,却能招来一大堆大学生。”
从上面的一些情况就可以看出,当下社会就业情况严峻,没有让人选择的余地,有一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去选择,而是这个社会在推动我们去选择。有时候不是我们主动去选择别人,而是我们等着别人来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