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认为多媒体计算机以后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觉得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微型化、巨型化和仿生。
从第一台电脑的庞然大物到现在的轻薄笔记本,电脑变得越来越小,但功能越来越多,使用起来越来越舒适。这是人性化的。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可以用手机上网,下载软件,甚至可以骗写程序。这可以说是微型化的计算机了。
当然为了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的巨型机也在不断进步。在将来,巨型机的运算速度难以预测。
生物计算机一旦研制成功,人类利用遗传工程技术,仿制出这种蛋白质分子,用来作为元件制成生物计算机,借鉴生物界的各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即所谓生物算法,提出了一些生物计算机的模型,部分模型已经解决了一些经典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
『贰』 当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热点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方向及研究热点- - 今天的因特网和能力面临着两个挑战,一个是网络已存在的规模将面对更大的用户群。二是随之而来的新的复杂的在线应用需要一个新的网络体系结构。 要加快新的网络协议(协议描述、验证)的开发和研究,改进目前因特网“尽力交付”的服务。采用形式化——数学的方法描述网络协议和协议的实现过程。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开放(标准化)、集成(各种服务)、高性能(高速)和智能化(友好的用户接口)。 三种基本网络传输模式为同步传输模式STM、分组传输模式PTM和异步传输模式ATM,适合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是ATM。 网络技术研究集中在六个主题:新的网络应用、中间件、服务质量、因特网流量工程、安全和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个目标,全球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两个支撑,微电子技术和光技术;三个融合,计算机、通信、信息;四个热点,多媒体、宽待、移动通信和信息安全。 许多下一代因特网(NGI)可能出现的情况已超出了我们目前对网络设计的理解,只有通过基础研究,才能有助于达到认识这些可能性的水平。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的热点包括: 无限网络技术(移动)研究,已经制订的IEEE802.11n标准,数据传输率可以支持100Mbps.对等网(p2p)应用研究。网络内容分布、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研究。网络中的信息表示技术,研究不同媒体之间的关系。网络技术研究,网格是以网络服务(WebService)为基础的虚拟组织实现,实现固有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能力。IPv4与IPv6的过渡中的问题研究,IPv6的应用及产品研究。家庭网络设计研究,数字家庭的核心概念是传统家电、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数字化和互联、互通。主要在有什么、可以提供什么数字内容、数字家庭标准化组织为:UpnP(通用即插即用标准)、DHWG(数字家庭工作组)。还有光通信和光交换技术研究、以及支持多媒体数据安全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等
『叁』 我想知道中国多媒体的发展趋势
时至今日,未来宽带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脉络已经非常清晰——从以PC技术为主体的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到通信领域的各种多媒体实现,以及未来数字3C时代多网合一的融合,宽带多媒体技术都是无庸置疑的核心技术。网络环境的改善和传输带宽的增加,尤其是IPv6网络的建设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出,为宽带多媒体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宽带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必将直接影响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走向。
专家预言,未来将是一个宽带多媒体技术无处不在的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电报电话、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而是追求更高品质的集视频、图像、声音、文字甚至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应用服务。今天,宽带技术的发展日臻成熟,为多媒体应用的发展提供了高速公路。从以下几个方面不难看出,基于宽带的多媒体应用和未来将会出现的应用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视会议系统使远程面对面的会谈成为现实,人们可以在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图像,共享图像,既节约开支,又提高了效率。宽带多媒体技术还可充分应用于商务交流与技术协作、客户服务、跨国应用、远程教学和技术培训、远程医疗与会诊等。基于Web的实时、互动沟通技术和服务的多媒体应用正在极大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引发新一轮的因特网应用变革。
近来,数字电视的兴起为数字时代揭开了序幕。数字时代的家居是集生活、娱乐、小型办公、安防为一体的智能化、多媒体化家居环境。通过因特网,家庭用户可以享受视频娱乐节目,观看各种视频新闻、资料、图书等,通过可视电话与亲朋好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如同在现场一样参与各种活动。宽带多媒体技术还应用在视频点播及广播直播,网络电视,电子杂志等多个领域,其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
在因特网多媒体信息服务尚未完全普及的今天,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更高级的图像编码技术为移动多媒体服务提供了技术基础,为通过手机、PDA、数字手表等享受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信息服务提供了可能。宽带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数字3C产业奠定了广阔而坚实的基础,3C融合时代也将给宽带多媒体市场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核心技术市场化引领产业崛起
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竞争的焦点更多体现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不能再重复过去发展高技术项目时对国外技术的“跟踪”,而放弃了参与竞争的机会,把偌大的市场让给别人。
作为宽带多媒体核心技术提供商的代表,中星微电子的“星光中国芯”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从2001年产品化以来,正在不断推动着宽带多媒体产业的应用市场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这不仅表明作为信息产业及其基础的半导体技术在中国有了长足的进展,将对产业的发展,乃至科技、经济、国防实力产生深远影响,而且还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及市场应用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使打上“中国创造”印记的芯片大批量用在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中。
2003年,中星微电子与微软合作建立了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整合了国际软件巨头及芯片厂商在核心技术层面的优势,开发出了大量面向个人用户的普及型多媒体实时通信应用技术,在用于宽带通信、移动通信、数字家庭等3C应用的多媒体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对宽带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发展与产业链的合作,将技术领先变成市场领先都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市场需要成熟的产业链
要拉近宽带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的距离,需要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宽带多媒体产业链。随着宽带多媒体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技术与应用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合作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容提供商与多媒体技术提供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提供应用技术平台和前瞻性的下一代应用技术,运营商则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开展内容应用服务,只有各环节的紧密合作才能进一步加速宽带多媒体产业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最前沿最便捷的宽带多媒体现代生活。
多媒体核心技术的发展牵动了运营商,内容服务商及终端厂商的兴奋点。成熟的宽带多媒体业务应该具备几个特点:
多样性,宽带多媒体业务应充分利用运营商提供的高带宽的特点,运用图象、声音和动画等等各种窄带网络所无法提供的传媒手段向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
互动性,随着带宽的增加,制约互动性发挥的瓶颈将基本消除。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以互动为核心的各种服务也将成为互联网服务的主流。
个性化,宽带多媒体业务应当是个性化的服务。对应于不同的客户群体,如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用户都能够根据其消费习惯和实际使用情况,自由选择和定制具体的宽带增值服务。
可喜的是,现在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提供商也正在从以上几方面入手,使各种多媒体应用得以在核心芯片这个基础平台上实现,避免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终端出现无法兼容,无法互通等问题。
此外,完善的产业链的形成还需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间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制订;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政府主管部门也会加强相应的质量监督管理,杜绝伪劣产品,保证宽带多媒体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宽带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的日渐丰富多彩,以及内容提供商及技术提供商的深层合作, 一定会让宽带多媒体产业链趋于完善, 技术与应用走得更近,更加实用,而核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借助日趋成熟的产业链将使宽带多媒体产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宽带多媒体应用关键要满足用户需求
一个宽带多媒体应用要想成功获得市场认可,关健要满足用户需求,同时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和市场环境。成熟的宽带业务至少应该具备下面四个特点:
一是多媒体化,宽带业务应充分利用高带宽的特点,运用图象、声音和动画等等各种窄带网络所无法提供的传媒手段向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
二是互动性,随着带宽的增加,制约互动性发挥的瓶颈将基本消除,以互动为核心的各种服务也将成为互联网服务的主流。宽带业务只有具备了互动性,才能够调动起用户消费的积极性。
三是人性化。网络技术的成熟、网络服务经验的积累再加上带宽的增加为网络人性化服务提供了条件。以数字家庭、多媒体虚拟城市和社区为基本服务空间,以拟人化的互动为基本服务形式的宽带网络服务正在逐步成形。
四是个性化,宽带业务应当是个性化的服务。对应于不同的客户群体,如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用户都能够根据其消费习惯和实际使用情况,自由选择和定制具体的宽带增值服务。
满足上述特点的业务衍生的宽带增值应用很多,如远程视讯会议、VOD视频点播、网络电视、远程教学、远程医疗、互动网络游戏、数字家庭等,还有其它的像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商城、数码导游等等,这其中所蕴涵的商机有可能是我们现在所无法估计的。
『肆』 多媒体通信选专业方向 网络和无线两个方向哪一个前景好,容易就业,学习的难易程度。急急急....
网络里含有无线,无线包括了互联网、GSM网、3G,甚至还有射频,以后物联网是个重要的方向。我个人对IP通信感兴趣点,但是要说哪个前景好,无线吧。
『伍』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总的来看,多媒体技术正向二个方而发展:一是网络化发展趋势,与宽带网络通信等技术相互结合,使多媒体技术进入科研设计、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检索咨询,文化娱乐、自动测控等领域;二是多媒体终端的部件化、智能化和嵌入化,提高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多媒体性能,开发智能化家电。
『陆』 多媒体通信的简介
人民邮电出版社 书名多媒体通信(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丛 书 名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精品系列
标准书号ISBN 978-7-115-27055-9
编目分类TN919.85
作者徐作庭 李来胜 编著
译者--
责任编辑贾楠
开本16 开
印张11.5
字数234 千字
页数175 页
装帧平装
版次第1版第1次
初版时间2011年12月
本 印 次2011年12月
首 印 数-- 册
定价25.00 元 本书对多媒体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与应用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8章,在介绍多媒体通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对多媒体通信中的信息处理、通信网络、质量保证、通信终端、流媒体等原理、技术与应用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最后对一些典型的多媒体通信应用系统做了分析与介绍。本书在关注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关键技术与应用的讲述,同时也对相关标准和前沿技术进行了介绍。书中内容丰富、新颖,叙述深入浅出,突出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被推荐为全军推荐教材。本书对多媒体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与应用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8章,在介绍多媒体通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对多媒体通信中的信息处理、通信网络、质量保证、通信终端、流媒体等原理、技术与应用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最后对一些典型的多媒体通信应用系统做了分析与介绍。本书在关注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关键技术与应用的讲述,同时也对相关标准和前沿技术进行了介绍。书中内容丰富、新颖,叙述深入浅出,突出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第1章基础知识1
1.1信息与媒体1
1.1.1信息1
1.1.2媒体3
1.2通信系统7
1.2.1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7
1.2.2通信系统的分类8
1.3多媒体通信概述9
1.3.1多媒体通信的概念9
1.3.2多媒体通信技术10
1.3.3多媒体通信业务10
1.3.4多媒体通信网及发展14
1.3.5多媒体通信终端19
练习题21
第2章音频技术及应用22
2.1数字音频基础22
2.1.1认识声波22
2.1.2声音的数字化23
2.2音频信号压缩编码26
2.2.1音频压缩编码方法26
2.2.2音频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27
2.2.3我国的音频压缩编码技术31
2.3音频技术应用示例:IP电话32
2.3.1IP电话的语音编解码技术32
2.3.2IP电话的三种实现方式32
练习题33
第3章视频技术及应用34
3.1数字视频基础34
3.1.1视频的基本概念34
3.1.2视频的数字化36
3.1.3数字视频格式39
3.2视频压缩标准41
3.2.1视频压缩的基本原理41
3.2.2MPEG系列标准43
3.2.3H.26x系列标准47
3.2.4我国的视频压缩技术52
3.3视频技术应用54
3.3.1视频技术应用概述54
3.3.2应用示例:可视电话55
练习题58
第4章流媒体技术59
4.1流媒体基础59
4.1.1流式传输的基础59
4.1.2流媒体技术原理61
4.1.3流媒体播放方式62
4.2流媒体传输协议64
4.2.1实时传输协议64
4.2.2实时传输控制协议66
4.2.3实时流协议68
4.2.4资源预留协议70
4.3主要流媒体技术平台71
4.3.1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 System71
4.3.2微软公司的Windows Media72
4.3.3苹果公司的QuickTime74
4.4流媒体应用74
4.4.1流媒体应用概述74
4.4.2应用示例:IPTV75
练习题77
第5章多媒体通信网络78
5.1通信网技术78
5.1.1IP网络技术78
5.1.2ATM技术88
5.1.3IP与ATM的融合91
5.2接入网92
5.2.1接入网概述92
5.2.2宽带接入技术94
5.3公众服务网络106
5.3.1因特网106
5.3.2公用电话交换网111
5.3.3有线电视网114
练习题117
第6章多媒体通信的质量保证118
6.1通信的服务质量118
6.1.1服务质量的概念118
6.1.2QoS参数119
6.1.3QoS管理120
6.2多媒体通信的同步122
6.2.1同步的概念122
6.2.2同步的类型123
6.2.3多媒体同步控制机制125
6.2.4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128
6.3视频通信的差错控制129
6.3.1 视频差错控制技术129
6.3.2基于编码端的差错控制129
6.3.3基于解码端的差错控制132
6.3.4基于编解码端交互的差错控制133
6.3.5视频编码标准中的差错控制机制134
练习题135
第7章多媒体通信终端136
7.1多媒体通信终端简介136
7.1.1多媒体通信终端的组成136
7.1.2多媒体通信终端的特点137
7.1.3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关键技术137
7.2多媒体通信终端的标准138
7.2.1框架性标准138
7.2.2基于特定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终端标准139
7.2.3复接/分接标准142
7.2.4通信控制标准145
7.3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通信终端148
7.3.1硬件组成149
7.3.2软件平台150
7.4多媒体通信终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51
练习题153
第8章多媒体通信应用系统154
8.1视频会议系统154
8.1.1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组成155
8.1.2视频会议系统的主要技术支撑157
8.1.3视频会议系统的几种运用方式159
8.2视频监控系统160
8.2.1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组成161
8.2.2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支撑163
8.2.3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64
8.3P2P流媒体系统166
8.3.1P2P流媒体系统的播送方式167
8.3.2P2P流媒体系统的主要技术支撑167
8.3.3P2P流媒体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68
8.4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169
8.4.1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分类与功能169
8.4.2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主体架构170
8.4.3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的几种运用方式171
练习题172
参考文献174
『柒』 目前多媒体技术最新发展方向有哪些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
(1) 目前,多媒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① 多媒体通信网络环境的研究和建立将使多媒体从单机单点向分布、协同多媒体环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可全球自由交互的通信网。对该网络及其设备的研究和网上分布应用与信息服务研究将是热点。
② 利用图像理解、语音识别、全文检索等技术,研究多媒体基于内容的处理、开发能进行基于内容的处理系统是多媒体信息管理的重要方向。
③ 多媒体标准仍是研究的重点:各类标准的研究将有利于产品规范化,应用更方便。它是实现多媒体信息交换和大规模产业化的关键所在。
④ 多媒体技术与相邻技术相结合,提供了完善的人机交互环境。多媒体仿真智能多媒体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扩大了原有技术领域的内涵,并创造新的概念。
⑤ 多媒体技术与外围技术构造的虚拟现实研究仍在继续进展。多媒体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需要相互补充,并与语音、图像识别、智能接口等技术相结合,建立高层次虚拟现实系统。
(2) 将来多媒体技术将向着以下六个方向发展:
① 高分辨化,提高显示质量;
② 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
③ 简单化,便于操作;
④ 高维化,三维、四维或更高维;
⑤ 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⑥ 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捌』 网络的发展前沿是怎么样
互 联 网 发 展 史
1、什么是Internet?
Internet是计算机交互网络的简称,又称网间网。它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对独立的数以千万计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数据通信网。
2、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它能以45Mbps的速率传送数据。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与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联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的商业化,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世界,很快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世界各地的无数企业纷纷涌入Internet,带来了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飞跃。
3、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关于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 我国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为我国Internet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ChinaPAC)。该网于1993年9月开通,1996年底已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和一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与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
(2)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该网于1994年开通,1996年底覆盖到3000个县级以上的城市和乡镇。我国的四大互联网的骨干大部分都是采用ChinaDDN。
(3)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该网已在我国的8大区的省会城市设立了节点,向社会提供高速数据和多媒体通信。
(4)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该网于1995年与Internet互联,物理节点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城市,业务范围覆盖所有电话通达的地区。1998年7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骨干网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二期工程将八个大区间的主干带宽扩充至155M,并且将八个大区的节点路由器全部换成千兆位路由器。
2000年下半年,中国电信利用n*10Gbps DWDM和千兆位路由器技术,对ChinaNet进行了大规模扩容。目前,ChinaNet网络节点间的路由中继由155M提升到2.5Gbps,提速16倍,到2000年底ChinaNet国内总带宽已达800Gbps,到2001年3月份国际出口总带宽突破3Gbps。
关于中国Internet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6.6-1993.3是研究试验阶段(E-mail Only)
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发展经历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
1993.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阶段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国内互联网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2000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1002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163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839万台,上网用户约265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为454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793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403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07万。CN下注册的域名128362个,WWW站点242739个,国际出口带宽3257Mbps。
详情可参考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Internet发展大事记》。 中国目前有十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互联网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互联网骨干单位。现在有600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200家左右。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中国先后启用了数个国际光缆系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中日、中韩、环球海底光缆系统、亚欧陆地光缆系统;正在建设的有:亚太2号海底光缆、中美海底光缆、亚欧海底光缆。1999年共有13条国内干线光缆投入使用或试运行。光缆总长100万公里。国内互联网骨干网络对原有信道全面扩容,中继电路以155M为主。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建设,互联网骨干网带宽可达2.5G-40G。
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冷荣泉介绍,我国因特网骨干网从1996年至今已经历了3个阶段:1996年之前,多数采用64K至2M传输通道;1997年至1999年多为2M至115M的通道;2000年到2001年从115M跳到了2.5G;从2002年开始,将逐步进入10G时代。
2002年1月11日,中国电信上海―杭州10G IP over DWDM建成开通,该通道所构建的长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采用了思科公司长途波分复用系统和系列高速互联网路由器。这一系统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型电信运营商用于构建规模庞大、运行快速稳定的“IP+Optical”网络,并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先进性。这条全国最宽的数据通信通道的开通,标志着我国因特网骨干传输网从2.5G步入10G时代,标志着中国电信数据传输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电信的数据网已经成为真正的高速数据网络、海量带宽网。
关于中国十大互联网简况
目前我国有10家网络运营商(即十大互联网络单位),有200家左右有跨省经营资格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十大互联网络单位分别是:
(1)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2)中国科技网(CSTNET)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已并入网通)
(5)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6)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
(7)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8)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9)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 (10)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
其中非营利单位有四家: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和中国长城互联网。这十大互联网络单位都拥有独立的国际出口。调查显示,截止2001年9月30日,我国的国际出口带宽总和已达到5724M(见下图,未包括中国长城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数据),与CNNIC在2001年1月的互联网统计调查报告中公布的2799M相比,我国大陆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国际出口带宽增加了2925M,增幅为105%。其中,与美国相连的有4023M(占70.3%),与日本相连的有314M,与韩国相连的有251M,与中国香港相连的有749M,与中国澳门相连的有14M,还与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相连。另外,这十大互联网络单位与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NAP)之间的连接带宽也达到3558M。我国十大互联网单位之间的相互连接带宽数,以及我国部分ISP与十大互联网单位之间的连接带宽数和国际出口带宽情况请参考中国互联网联接带宽Flash图。
4、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当前正在迈进信息社会。信息作为继材料、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资源,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首先,网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得以共享。
其次,网络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有力地拉动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生产力进步。
第三,网络也为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联网的确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在奇迹背后,存在着日益突出的问题,给人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比如,信息贫富差距开始扩大,财富分配出现不平等;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化,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共享和经济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网络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和企业间高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网络带来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剧了文化渗透,各国都在为捍卫自己的网络文化而努力。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这种厚重的文化在网络上得以延伸,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5、Internet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Internet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3个阶段。至今,全世界没有人能够知道Internet的确切规模。Internet正以当初人们始料不及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今天的Internet已经从各个方面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随时从网上了解当天最新的天气信息、新闻动态和旅游信息,可看到当天的报纸和最新杂志,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炒股、网上购物、收发电子邮件,享受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等。
Internet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当今世界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的源动力,并且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互联网络及其应用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Internet已经构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和未来信息社会的蓝图。纵观Internet的发展史,可以看出Internet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运营产业化
以Internet运营为产业的企业迅速崛起,从1995年5月开始,多年资助Internet研究开发的美国科学基金会(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经营权转交给美国3家最大的私营电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
2)应用商业化
随着Internet对商业应用的开放,它已成为一种十分出色的电子化商业媒介。众多公司、企业不仅把它作为市场销售和客户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为传真、快递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价替代品,借以形成与全球客户保持联系和降低日常的运营成本。如:电子邮件、IP电话、网络传真、VPN和电子商务等等的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便是最好例证。
3)互联全球化
Internet虽然已有三十来年的发展历史,但早期主要是限于美国国内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和它的盟国范围内使用。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各国纷纷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各个国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联宽带化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带宽瓶颈约束将会消除,互联必然宽带化,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并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网络需求。
5)多业务综合平台化、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图像、话音和数据“三网合一”的多媒体业务综合平台,并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学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内,互联网将超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的影响力,逐渐形成“第四媒体”。
综上所述,随着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趋势的加强,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一个真正的多网合一、多业务综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来的互联网是移动+IP+广播多媒体的网络世界,它能融合现今所有的通信业务,并能推动新业务的迅猛发展,给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一场革命。
1.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
世界互联网发展史
※196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博士发表了分组交换技术的论文,该技术后来成了互联网的标准通信方式。
※1969年:美国国防部开始起动具有抗核打击性的计算机网络开发计划“ARPANET”。
※1971年:位于美国剑桥的BBN科技公司的工程师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开发出了电子邮件。此后ARPANET的技术开始向大学等研究机构普及。
※1983年:ARPANET宣布将把过去的通信协议“NCP(网络控制协议)”向新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过渡。
※1988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学生(当时)史蒂夫.多那(Steve Dorner)开始开发电子邮件软件“Eudora”。
※1991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他还开发出了极其简单的浏览器(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
※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的学生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后来被作为Netscape Navigator推向市场。此后互联网开始得以爆炸性普及。
※正是因为通过采用具有扩展性的通信协议TCP/IP,才能够将不同网络相互连接。因此,开发TCP/IP协议的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当时)文顿.瑟夫(Vinton G. Cerf)等如今甚至被誉为“互联网之父”。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1987年,北京大学的钱天白教授向德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当时中国还未加入互联网。
※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发言人怀特·托基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1994年3月,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
※2000年4-7月,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
※2002年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
2.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调查数据,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网民已达6800万,半年内增长了890万。
在网民的特征结构方面 ,男性、未婚、25岁以下、大专及以下、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含无收入)网民的比例继续在网民各特征数据中占据相对主要地位 ;在职业方面,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仍然是网民主体 ;在行业方面,教育、制造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IT业是网民的主要分布行业 ;但同时可以看到,网民在特征结构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在网民的上网途径方面,家中仍然是网民上网的主要地点;上网设备主要是台式计算机,但同时采用其他上网设备的网民日趋增多;拨号上网是网民上网的主要方式,但专线、宽带等其他上网方式继续得到发展,其中宽带(ADSL、CABLE MODEM等)上网用户数达980万,上网方式进一步多元化。
在网民的上网行为方面,晚上八、九点钟仍然是网民上网的最高峰期;网民每周的上网时间分别为13.0小时和4.1天,呈增加的趋势;绝大部分网民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在100元以内,比例值达68.0%,但该比例和以往相比有所下降;网民平均拥有的电子邮箱帐号数和以往相比基本未变,电子邮箱总数和免费的邮箱数分别为1.5和1.3;用户每周收发的邮件数和2003年1月的统计数据相比呈减少状态,分别达到7.2和5.3,但收到的垃圾邮件数继续呈增加趋势,达8.9封/周;网民的上网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比例值分别为46.9%和28.6%,网民的上网目的开始多样化。
单位:万
当前的中国互联网正呈现出十大发展新趋势:
※趋势一:从玩网到用网,网民概念发生突变,网民增长进入“雪崩”期。
※趋势二:门户网站已经盈利,“眼球经济”让掌声再次响起来。
※趋势三:产业网站、实业网站异军突起,网络经济有望在漫长的低谷徘徊后冲出拐点。
※趋势四:网络宽带建设风起云涌,分发存储发展迅猛,网络瓶颈节节打通。
※趋势五:从资源枯竭到信息海洋,网上信息源飞速增长,“内容为王”时代正在到来。
※趋势六:网络收费全面启动,网站经营步向务实,互联网“收费时代”已经到来。
※趋势七:信息化浪潮刺激巨大需求,互联网成了国民经济发展新增点。
※趋势八:资本市场去而复返,第二波投资潮青睐务实企业。
※趋势九:合纵连横,中国互联网处于大兼并前夜。
※趋势十:构建产业链,营造生态圈,网络经济有望在局部突出重围。
3.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将来
美国等国家正在率先发起研究建设下一代互联网,与现在的互联网相比,下一代互联网将:
更快:下一代互联网将比现在的网络传输速度提高1000至10000倍。
更大:下一代号互联网将逐渐放弃IPV4,启用IPV6地址协议,这样,原来有限的IP地址将变得无限丰富,大得可以给地球上的每一颗沙粒配备一个IP地址,这样,你家庭中的每一个东西都可以分配一个IP,真正让数字化生活变成现实。
更安全:目前困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大量隐患将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得到有效控制,不会象现在这样束手无策。
在下一代互联网,真正的数字化时代将来临,家庭中的每一个物件都将可能分配一个IP地址,都将进入网络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调控,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一种变化,而是一
『玖』 最前沿的多媒体技术有哪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更以极强的渗透力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游戏、教育、档案、图书、娱乐、艺术、股票债券、金融交易、建筑设计、家庭、通讯等等。其中,运用最多最广泛也最早的就是电子游戏,千万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为之着迷,可见多媒体的威力。大商场、邮局里是电子导购触摸屏也是一例,它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又出现了教学类多媒体产品,一对一专业级的教授,使莘莘学子受益匪浅。正因为如此,许多有眼光的企业看到了这一形式,纷纷运用其做企业宣传之用甚至运用其交互能力加入了电子商务,自助式维护,教授使用的功能,方便了客户,促进了销售,提升了企业形象,扩展了商机,在销售和形象二方面都获益。 可以这样说,凡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企业,都离不开这一最新的高技术产品。首先多媒体的运用领域十分广泛,注定了它可在各行各业生根开花。其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新一代在计算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这一形式,作为一个有发展眼光的企业,是不会放弃这一未来的消费主体的。其三,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普及,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市场,只有跟上国际潮流。
多媒体技术特点:
1、能够完成在内容上相关联的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和传送,如声音、活动图像、文本、图形、动画等;
2、交互式工作,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或双向传输;
3、网络联结,即各种媒体信息是通过网络传输的,而不是借助CD-ROM等存储载体来传递的。
『拾』 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
问题一: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你好楼主
多媒体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也就是物联网的概念,利用光感器和传感器实现互联网与现实中的对接。
当然其他选项也没有错,如果是多选题的话,就四个全选。
问题二:请你谈一对未来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低成本高速度处理芯片的应用~高效率的多媒体数据压缩/解压缩产品的问世~高质量多媒体数据输入、输出产品的推出~多媒体计算技术必将扒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多媒体的研究的应用主要体现出以下几点:
一、家庭教育的个人娱乐是目前国际多媒体市场的主流~~~~其为大众提供了很多实用性的产品:视频光盘播放系统~如各种VCD和DVD机~游戏机~集声、文、图像处理于一体~功能强大~交互式电视系统~用户可以按自己的要求选择电视节目或从事先安排好的情节观看~~~极大的方便了用户~
二、内容演示和管理信息系统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目前~多媒体应用以内容演示和MIS为主要形式~这种善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三、多媒体通信和颁式多媒体系统是多媒体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正从基于CD-ROM的单机系统向以网络为中心的多媒体应用过渡~随着高速网络成本的下降~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的突破~在以Internet为代表的通信网上提供的多种多媒体业务会给信息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将多台异地互联的多媒体计算机协同工作~更好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这种CSCW环境代表了多媒体应用的发展趋势~
从长远观点来看~进一步提高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智能性是不变的主题~~~~发展智能多媒体技术包括很多方面~如文字的识别和输入~汉语语音识别和输入~自然语言的理解和机器翻译~知识工程和人工智能等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进入 *** ~多媒体产品正走进千家万户~由此看来~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问题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 5分 多媒体的发展趋势逐渐倾向虚拟化 你懂什么是虚拟化吗?就是基于互联网的
问题四:大家好请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相关应用,以‘畅想多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写出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论文,谢谢 智能化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向深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尽管多媒体网络教学迅速发展,大量多媒体课件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被开发使用并取得较好成果。但人们在开发使用中发现,这些系统始终存在这样一些缺陷:学生的学习仍然是被动的,学生无法回答深层次的问题,回答有错时不能准确确定原因,个别化指导的针对性不强等。因而需要未来系统能够做到:第一,实现友好和自然的人机对话,能够通过人类的自然语言来进行人机对话,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理解状态,学习环境更自然,能较方便地学习知识和规律,并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要求。第二,能检测和判断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纠正。第三,对未预期的提问和错误能给出合理的反馈,包括理解学生的反应、评价学生的猜测是否合理等。第四,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并能针对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系统的教学策略等。这样的系统实际上就是智能化的辅助教学系统。早在70年代,国外就有人研究具有智能性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90年代,有人提出了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的要领。所谓智能超媒,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超媒体的信息组织、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智能型信息处理技术。在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中,ICAI模块可以利用超媒体提供的友好界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还可以利用超媒体向学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解释信息;而超媒体模块则可利用知识推理技术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适应性控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基于网络的智能超媒体系统应以智能化大楼技术为基础,有人已提出智能化教育大厦、智能网络教室等新概念。当前,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已成为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
全球化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互联网已连通世界各地、Internet站点遍布全球的当今时代,无论是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局域网,还是单台多媒体计算机,不与广域网连接、不利用Internet上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不可思议的。基于Internet的新型教学,突破了局域网多媒体教学在资源、距离、规模上的限制,将多媒体网络教学推向全球,开放大学、虚拟学校、全球教室等一批新型的教育教学系统迅速发展。
问题五: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未来设想论文 60分 多媒体技术是专指于电脑程序中处理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等的电脑应用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熟练进行计算机多媒体软件设计和开发、交互式多媒体[1]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真正的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而其他的单纯事物,如电影、电视、音响等,均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的范畴。
问题六:多媒体技术发展方向是什么 多媒体技术肯定大的方向是向着智能化的目标推进.
他发挥着一个平台的作用.可以接入各种技术.扩展是无限的
其实他的发展方向很大,简单的说,就是高速传递和职能检索
问题七:多媒体技术有哪些社会需求? 多媒体未来的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人类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沐浴着它所带来的阳光,新技术所带来的新感觉、新体验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想象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面向三维图形、环绕立体声和彩色全屏幕运动画面的处理技术。而数字计算机面临的是数值、文字、语言、音乐、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问题,它承载着由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信息的吞吐、存储和传输。总的来看,多媒体技术正向二个方而发展:一是网络化发展趋势,与宽带网络通信等技术相互结合,使多媒体技术进入科研设计、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检索咨询,文化娱乐、自动测控等领域;二是多媒体终端的部件化、智能化和嵌入化,提高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多媒体性能,开发智能化家电。
问题八:上网查阅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未来方向是什么? 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化,多领域融合,虚拟现实。
如: 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技术与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广播和闭路电视网络、微波和卫星通信网络、计算机远程和地区性局域网络等各种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一种边缘性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涉及多媒体、计算机及通信等许多领域,技术十分繁杂,牵扯到的技术十分广泛。例如:系统平台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等。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又称灵境技术。九十年代初逐渐为各界所关注,在商业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是21世纪信息技术的代表。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在于利用计算机构成三维数字模型,产生一种开放、互动的环境,具有想象性的人工虚拟环境,使得用户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的感觉。虚拟现实技术是在众多相关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高度集成的技术,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及心理学等飞速发展的结晶。
问题九: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结合。
理由
数字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基础。是实现信息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它将客观世界中的事物转换成计算机唯一能识别机器语言,即二进制0和1,从而实现后续一系列的加工处理等操作。
问题十:求关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未来设想”的论文1500字 我好 发货飞 非会员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