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数据 >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规程02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规程02

发布时间:2023-01-07 04:06:51

1. 地震监测的监测体系

我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治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已经建立,并实现了地震观测技术由模拟向数字化的换代,使地震检测预报能力和水平跃上新台阶。如今,全国采用数字化仪器观测到的数据,实时或准实时传到北京,有效地监视着地下构造活动。这对处于两大板块运动交界处、多地震的我国,社会经济意义尤为重大。10月11日,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局何永年研究员介绍了我国地震科学领域“九五”以来取得的成果。
我国的地震监测技术系统始建于20世纪60至70年代,经过多年的连续运转,观测技术系统老化、落后现象严重。“九五”期间,地震监测技术系统改造完成、数字化地震台网和大震预报系统建成。地震观测技术系统实现了由模拟向数字化的根本转变。中国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系统建成后,国家地震台网和省级地震台网中近一半的台战、地震前兆台网中近三分之一的测项实现了数字化改造。目前,我国大陆已有由49个数字化地震台组成的国家地震台网和26个区域数字台网在运行。改变了过去观测资料精度低、信息不丰富、传递速度慢、时效性差的状况。
首都圈地震频繁,历史上地震灾害严重,因此,首都圈被列为地震监测预报重点加强地区,设立了首都圈地震应急专项和“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的15万平方公里内,新建改造了107个宽频带、大动态数字地震观测台,布设了120个强震观测台,改造了数字前兆台,建设了数据中心和台网中心,有效地增强了首都圈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应急指挥能力和地震科普宣传教育能力。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作为第一批国家立项的“九五”国家大型科学工程,是跨行业、多部门联合执行项目。由中国地震局、国家测绘局和中国科学院三方共同承担。该网络是一个综合性、多用途、开放型、数据资源共享、全国统一的观测网络。具有连续动态监测功能。25个基准站(24小时观测和传输数据)、数百个基本站(定期观测和传输数据)和上千个流动站(需要时观测和传输数据)重点分布在我国大陆重要活动带上,构成网络的基本框架,以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观测技术获取中国大陆大范围和时空密集的地壳运动观测数据,为大地震的预报提供关键性依据,并将成为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实验基地,尤其对青藏高原的隆起成因研究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网络所取得的各种基本信息及附带产品将为我国交通、公安、保险等部门提供服务。该工程的建立,使我国在卫星定位技术应用学科领域、网络观测系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了使我国的地震预报探索具有更坚实的科学基础,《大陆强震机理及预测》被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37”),目前正在顺利进展中。该项目以活动块体动力学为主要科学思想深入研究,探讨我国大陆地震孕育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对强震地点的预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设施

作为支持四大学科的基础科技平台,研究所拥有完善的观测和实验基地。研究所内设有可以获取首都圈地区全部地震台网数据的北京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研究所内的中美合作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为全球地震台网(GSN)重要组成部分,能实时获取全球地震数据。同时,在北京西北还建设有中德合作的延庆密集流动地震台阵。在总投资人民币26亿元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支持下,研究所建立了地震信息节点,具有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大型磁盘阵列数据存储能力。为满足流动地震观测需要,研究所拥有先进的地震深部探测设备系统和一批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设备。在青藏高原等地球科学热点地区开展了多项重大国际合作科学探测项目。

3. 2008年的汶川地震,国家是怎样快速的检测到发生地震的

我国有地震监控网络,全称是:“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部分周边国家以及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所属有关院所。技术上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主,辅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VLBI )、人卫激光测距( SLR )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INSAR )等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观测技术,对地球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的国家级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

4. 我国建设的现代化地震监测系统是什么

我国建设的现代化地震监测系统是空间、地表与地下相结合的立体观测系统。经过"九五"、"十五"的努力,在全国率先建成了以行业应用为主要目的、覆盖全系统的现代地震信息网络,同时在北京地区建成了下一代互联网实验平台——中国地震局IPV6试验网,使地震事业全面迈入信息化。

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准确探测大中城市的活断层分布,是提升我国大中城市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十五"期间,对北京、上海、天津等20个左右的城市进行了活断层探测,查明了城市活断层准确的空间位置、规模、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和工程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

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由国家、省和市(县)三级地震监测台网组成,并由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社会地震监测台站(点)对其进行补充。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几十年间,不断进行改造完善。

中国数字地震监测系统于1996年开始建设,以“台站均匀分布”为主要原则,保证对重点地区的加密观测,建成3大层次台网: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以及流动数字地震台网。1999-2001年,建设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实现实时传输。

几大地震台网稳定运行,产出大量观测资料。2007年底建成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31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6个火山地震台网以及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组成,此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地震观测迈向数字时代。此后,继续优化台网布局,扩大监测区域,加强海域观测,构建覆盖大陆及周边海域的地震监测系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现代化地震监测

5. 李小军的主要论著

共发表第一、二作者论著近一百篇。
⒈ 李小军(1987)。粘-弹-塑性模型及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廖振鹏)
⒉ 李小军、廖振鹏(1989)。土应力应变关系的粘-弹-塑模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9,3
⒊ Li Xiaojun,Liao Zhenpeng (1991). Dynamic Skeleton Curve in Soil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for Irregular Cyclic Load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7,4
⒋ 李小军(1992)。土的动力本构关系的一种简单函数表达式。岩土工程学报,14,5
⒌ 李小军、廖振鹏、杜修力(1992)。有阻尼体系动力问题的一种显式差分解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2,4
⒍ 李小军、廖振鹏(1993)。非线性结构动力方程求解的显式差分格式的特性分析。工程力学,10,2
⒎ 李小军(1993)。非线性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廖振鹏、张克绪)
⒏ 李小军、廖振鹏、张克绪(1994)。考虑阻尼拟合的动态骨架曲线函数式。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4,1
⒐ Xiao-Jun LI,Zhen-Peng LIAO,Hui-Min GUAN(1995). An Explicit Finite Element-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Visco-elastic Local Topography on the Earthquake Motion.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8,3
⒑ 李小军、赵凤新、胡聿贤(1995)。埋设管网系统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自然灾害学报,4,增刊
⒒ 李小军(1995)。生命线系统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合作导师:胡聿贤)。
⒓ 李小军(1996)。地震工程中动力方程求解的逐步积分方法。工程力学,13,2
⒔ 李小军、廖振鹏(1996)。时域局部透射边界的计算飘移失稳。力学学报,28,5
⒕ Xiaojun Li (1996). Basic Problems of the Explicit Numerical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Earthquake Response of Inhomogeneous Local Site. Proceedings of 11th World Conferenc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paper No. 313
⒖ Xiao-Jun Li,Feng-Xin ZHAO and Yu-Xian HU (1997). Study on Simulation of Spatial Correlative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Field.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0,2
⒗ 李小军 (1997)。地下隧道式结构动力分析方法研究。《二十一世纪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科学出版社
⒘ Xiaojun Li,Yuxian Hu and Fengxin Zhao (1998).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Field for Seismic Safety Analysis of Lifeline. Proceedings of Third China-Japan-US Trilateral Symposium on Lifeline Earthquake Engineering,Kunming,China
⒙ 胡聿贤主编(李小军,编委之一)(1999)。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地震出版社。
⒚ 李小军、彭青(2001)。不同类别场地地震动参数的计算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1,1
⒛ Li Xiaojun (2001). Earthquake input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water delivery system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rontiers in the New Millennium,Proceedings of the China-U.S. Millennium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Beijing,8-11 November 2000
21. X.J. Li,H.R. Thomas and Y. He (1999). An Explicit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Earthquake Response of Nuclear Waste Repository. 英国Wales 大学研究报告。
22. 时振梁等(李小军,著者之一)(2004)。核电厂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地震构造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
23. 李小军、阎秀杰、潘华(2005)。中小震近场地震动估计中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适用性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5,1
24. 中华人民中和国国家标准,GB/T 19428-2003《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中国标准出版社(李小军,编委)
25. 中华人民中和国国家标准,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国标准出版社(李小军,编委)
26. 中华人民中和国国家标准,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宣贯教材。中国标准出版社(李小军,副主编)
27.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规程,JSGC-3《中国数字强地震动台网技术规程》。地震出版出版社(李小军,主要起草人)
28. 李小军(2006)。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及相关技术问题。震灾防御技术,1,1
29. 李小军、侯春林等(2006)。考虑压缩失效时埋地管线跨地震断层的最佳交角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4,2
30. 杜修力、李小军、尹之潜(1993)。极限后负刚度模型对RC框架结构地震倒塌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0,2
31. 廖振鹏、李小军(1995)。推广的多次透射边界: 标量波情形。力学学报,27,1
32. Yaqi LI,Xiaojun LI (2004).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Lead Alloy Absorber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s with Porcelain Bushing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13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Vancouver,B.C.,Canada,August 1-6,2004
33. 李亚琦、李小军(2004),导线对电瓷型电气设备地震反应的影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4,5,127-130
34. Li Yaqi,Li Xiaojun,Liu Xihui(2005). Dynamic Behavior and Applicability of Lead Alloy Absorber.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8,1
35. 刘爱文、胡聿贤、李小军等(2005)。大口径埋地钢管在地震断层作用下破坏模式的研究。工程力学,22,3
36. 陈文彬、李小军等(2005)。安徽南部头坡断裂的活动性研究。地震地质,27,3
37. 赵海宴、李小军、刘爱文(2006)。冀宁输气管道穿越活动断裂的抗震分析与设计。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7,6
38. Qi Xing-jun,Li Xiao-jun and Zhou Guo-liang(2006). 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Seismic Traveling Wave Effect on Seismic-active Control for Long-span Rigid-continuous Bridge.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9,1
39. 亓兴军、李小军(2006)。确定桥梁半主动控制阻尼器位置的简便方法。钢结构,21,3,79-82
40. 亓兴军、李小军(2006)。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对连续梁桥半主动控制的影响研究。振动与冲击,2006,6

6. 中国地震网最新信息

2014年4月23日23点53分哪里地震了

7.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的承担课题

“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中心先后承担了地震预报科技攻关、“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等重大科学工程,建立了包括全球卫星定位(GPS)、重力、流动水准等现代测量技术的西部地区地壳运动与形变综合观测系统,使中国西部地区地震监测预报研究有了长足进步。承担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地震联合基金、“973”科学项目、南北地震带加密观测等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研究课题等近50项,在国家各类科技刊物发表论文逾300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基层科技优秀成果奖10余项,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每年提交的《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连续13年在中国地震局直属单位评比中保持前三名的先进水平。对中国西部地区5次中强地震做出了较好的预测预报,受到中国地震局的嘉奖表彰。
成功组织开展了198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1990年青海共和6.9级地震、1990年古浪6.2级地震、2000年滇西地震危险区应急观测、2001年昆仑山西口8.1级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等9次大震应急监测与科学考察,监测队员置生命于度外,置安危于不顾,坚守岗位,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出色完成了既定任务。在2001年昆仑山西口8.1级地震科考结束后的局系统评比中,涌现出4个先进集体(作业小组),5名先进个人,有一人获“科考勇士”光荣称号。

8. 鹤壁YRY-4型钻孔应变仪

河南省鹤壁市防震技术研究所

概述

钻孔应变仪可用于应变固体潮、应变地震波、缓慢地震方面的观测研究及地震应变前兆探测。其优良的长周期性能可同时记录地球自由振荡的球型及环型分量。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鹤壁市防震技术研究所池顺良教授研制的YRY–4 型压压容式钻孔应变仪是优秀的井下张量式仪器,可同时测量体积应变和形状应变(4 分量仪器)。该仪器具有灵敏度高、超宽频带、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的特点,此外,YRY型钻孔应变仪已领先于国际同类型多分量仪器,独家实现了 4 分量同平面配置,从 4 个同平面米字型布置的径向测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中,可获得完整的平面应变三分量(体应变、剪应变、主应力方向),并有一个冗余分量可作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检验,这一性能对获取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判断有重要作用。用于地震应变前兆观测时,对判断异常事件,防止误判、漏判能起到重要作用。对地震分析预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项技术已取得国家专利。该仪器在自检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步,S1 +S3 与S2 +S4的相关系数超过 0.99,基本达到理想要求,为世界领先水平。

本仪器使用非膨胀水泥耦合方式,解决了关键的探头与钻孔无缝耦合问题,安装数天后,仪器即可达到稳定观测的要求。美国地球物理学家Agnew博士在给池顺良的信中称赞道:“您的仪器在高频端比我们PFO台上工作的任何仪器都好得多。”YRY-4 型分量钻孔应变仪良好的高频性能,配合适当采样率的数据采集器,能记录到清晰的应变地震波。

从四分量数据中,可以计算出地面任意方向的潮汐因子,进而得到反映仪器所在地

地球物理仪器汇编及专论

断层构造、地质特点的潮汐响应玫瑰图,经过多次验证,有限元断层地块模型应变方位响应与台站实测方位响应一致。该仪器有望在地质构造研究、城市断层探测、地块活动微动态、地震烈度区划等研究领域发挥作用;也可为GPS等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数据改进潮汐位移修正,提供参考。

地球物理仪器汇编及专论

YRY型钻孔应变仪经过多年的实际运行与不断改进,大幅度扩展了一次量程,在大多数情况下仪器可数年无须调零,并实现了遥控自动标定、遥控自动调零、数字输出及网络通讯功能,方便了仪器的运行管理。

主要技术指标

1.分辨力:优于5×10–11

2.漂移:小于10–9/日

3.通频带:0~20H(z注:新型号的超宽频带为0~5000Hz,可记录地声,即地层微破裂发出的高频极微震)

4.灵敏度:优于5×10–11应变

5.一次量程:大于2×10–4应变

6.总量程:大于1×10–3应变

7.标定器标定方法:电压标定(自动),标定重复性:≤0.5%

8.输出:数字输出(五位半)

9.供电:交流220V±20%或12V直流

使用领域及实例

YRY钻孔应变仪1978年在国家科委立项,1984年通过国家鉴定,199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YRY–4型钻孔应变仪探头与地面数采设备、遥测设备组合,可用于有人或无人值守台站工作,获得单台或区域性数字化地应变数据,是地球科学研究和地震监测预报研究的重要观测手段。1984年通过鉴定后,在长达18年的台站观测和试用中逐步完善,在北京、上海、杭州、鹤壁等地安装了十多台仪器。在泰安基准地震台安装的YRY–2型钻孔应变仪,1991年后连续多年获得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评比全国第一名。佘山台的YRY–4型应变仪获2009年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评比全国第一名。YRY型钻孔应变仪在台址条件好的台站,M2波相对观测精度可达到0.001的国际最高水平。

2004年YRY–4型钻孔应变仪共40台进入”十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钻孔应变仪”项目。该项目采用YRY–4四分量钻孔应变仪为观测设备。设备包括四分量应变探头、水位气压辅助观测探头、EP-ⅢIP数据采集控制机箱、全隔离供电电源、信号输出隔离光纤等部分。仪器系统应变分辨率5×10–11,应变探头频响为DC-20Hz,数采采样率为每分钟一次。

国家数字地震网络工程确定采用YRY–4四分量钻孔应变仪为观测设备后,2005年10月前,在中国地震局通过了对仪器的灵敏度、分辨力、线性度、通频带、量程、标定重复性、功耗等指标的测试,获得生产许可证。

由于软地层传递剪切应变的能力远高于体积应变,因此,YRY–4型钻孔应变仪既可在岩孔中安装,也可在软地层中安装。由地壳应力研究所在河北文安台开展的土层应力实验也采用了YRY–4仪器,2008年9月开始工作至今,也取得了良好的观测结果。

“十五”期间布设的40台应变仪在日趋活跃的地震活动中迅速得到检验并取得了大量宝贵、真实的科学数据。在距离汶川震中150km的姑咱台取得了可信的前兆异常数据。强震归根结底是地层应变积累的结果。根据以往积累的观测资料,布设钻孔应变密集观测网能为强震科学预测的实现提供重要的观测数据支持。

稳定性和可靠性

YRY型钻孔应变仪工作稳定可靠,在泰安台曾连续多年获观测资料评比全国第一名,工作时间长达十多年。在雷雨季节,前兆类仪器历来受雷击破坏十分严重,大大影响前兆数据的质量,而在“十五”应变网络项目中,YRY型应变仪已经过几年的雷雨季节考验,在按照仪器规范安装的台站上,无一受雷击影响,运行完好。

YRY型钻孔应变仪设计独特、科学,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工业化生产。供货时间为半年到一年,生产安装能力为年产200台。

生产及供货单位

YRY型钻孔应变仪由河南省鹤壁市防震技术研究所和上海金坤地震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所有产品均按国家标准提供售后服务和质量保证。

阅读全文

与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规程02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诺基亚526能装win10 浏览:860
苹果6plus外屏玻璃更换 浏览:108
草图大师沙盒工具 浏览:258
压缩完的文件夹为什么显示0字节 浏览:34
解压码文件名什么意思 浏览:30
100apple与101apple 浏览:401
dnf86版本死灵对堆力量还是智力 浏览:955
微信在安卓手机的文件夹是哪个 浏览:500
qq号记录在手机哪个文件 浏览:652
扬州有哪些网络科技公司 浏览:372
上海哪个专科学校学编程好 浏览:549
一个压缩包如何有多个文件夹 浏览:909
思科最新配置文件 浏览:777
微信发送qq文件 浏览:428
手机种树app哪个好 浏览:787
文明6创意工坊在哪个文件 浏览:480
hit在编程中什么意思 浏览:379
win10怎么打开E盘 浏览:774
图表数据标记内置在哪里 浏览:939
红色文件夹 浏览:9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