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数据如何变得如此之大
今年真是大数据的交叉年:作为一个概念、作为一个术语、同时还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大数据已异军突起,突破科技界的局限,成为主流。首先,关于大数据,这里必须强调几点:大数据是今年在瑞士达沃斯9374.html">世界经济论坛上的一个特色主题,报告题为《大数据,大影响》。今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
里克斯莫兰,“一日生活”摄影系列的创作者,有了一个新的项目作品,被称为“人类面对大数据”。纽约时报也采用这一名称,其文章标题是《大数据时代》和《数据大校园》。宣布大数据时代已经明确到来的标志是上个月斯科特•亚当斯的讽刺漫画《呆伯特》的问世。一个专栏导读说:“到处都是它,它什么都知道。它的名字叫大数据。”
大数据的故事就像是一个米姆决策。其有两方面的重要成分。首先是这个词汇本身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但却朗朗上口,依稀令人回味。第二是这一词汇背后则蕴藏着具有巨大的技术发展潜力,同一些技术陷阱。
大数据是一个速记的标签,通常是指运用人工智能,如机器学习,在大量数据中捕获标准数据库。新的数据来源包括网页浏览数据、社会网络通信、传感器数据和监测数据。
结合海量的数据和软件算法打开了新的商业机会的大门。例如,谷歌和Facebook这样的大数据公司。去年,来自IBM的沃森(人工智能程序)击败了人类,在电视智力竞答节目“Jeopardy!”中获胜,便是大数据计算的一个胜利。从理论上讲,大数据可以提高从商业到医药领域中的决策,允许根据数据和分析,而不是直觉和经验来做出决定。
“这个词本身是模糊的,但它正在变得越来越真实。”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乔恩•克莱因伯格说。“大数据是一个过程,一个口号,它有可能改变一切。”
长期以来,数据量的持续上涨一直是一个挑战。从19世纪后期,普查员就苦于不知如何将快速增长的美国人口进行计数和分类。1890年,当人口达到6300万的时候,人口普查迎来了一个创新突破。赫尔曼霍尔瑞斯发明穿孔卡片数据工具被证明是机器可读的,这些卡片于是成为了IBM公司的技术基石。
因此,大数据这一术语是对现实状况的一种修辞,当涉及到数据的时候,“大”是一个快速移动的目标。2008年,据一些计算机科学家和业内高管介绍,“大数据”开始在科技界获得的重视。Wired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提出了中肯的机会及将会影响现代的海量数据。
Wired宣布,这种新的计算方式,开启了PB时代。这是一本很好的杂志,但“PB字节”的标签太技术而无法成为主流,不可避免地,PB字节数据将让位给更大的字节:艾字节:zettabytes和yottabytes。
起初,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冷笑道,大数据只是一个营销术语。但良好的营销加上有效的沟通,在任何领域都是有价值的技能。例如,数学家约翰•麦卡锡在1955年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时,他申请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时的巧妙的措辞便是一种绝妙而理想的营销。
在2008年年底,一批全国领先的计算机科学的研究人员开始接受大数据,计算机界联合会、计算研究协会与政府的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合作,这代表了学术界和企业的研究人员接受大数据的概念。计算机协会出版了一份有影响力的白皮书《大数据计算:开创商业、科学和社会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其作者是三位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兰道尔•布赖恩特(RandalE.Bryant)、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兰迪•卡兹(RandyH.Katz)、华盛顿大学的爱德华•拉佐斯加(EdwardD.Lazowska)。
上述专家的代言给了大数据以智力可信度。IBM技术研究员兼新兴互联网技术副总裁罗德A.史密斯说,他十分喜欢这个术语,因为它引导人们的思维从机械数据处理走向数据量的精确措施处理。“实际上,大数据真正在于其新用途和新见解,而不在于其那么多的数据本身。”史密斯先生说。
IBM通过其大数据营销,尤其是与客户产生共鸣。在2008年,史密斯先生的研究小组发布了一个网站,解释大数据主题,该网站的知名度速度被大大扩展。在2011年,该公司推出了Twitter帐号,包括#IBMbigdata。IBM公司有一个大数据的newsletter,并在1月份发表可以分电子书《了解大数据》。
自1976年成立以来,SAS软件研究所这家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持有的软件公司,已通过数据库进行筛选开发软件,寻找价值并掘金。总部设在北卡罗来纳州Cary,N.C.的SAS,已在该领域有过许多营销术语,包括“数据挖掘”、“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
起初,SAS的首席营销官吉姆•戴维斯,将大数据视为另一个行业阶段性的概念炒作。
“我最初曾嘲笑过这个术语。”戴维斯先生回忆说,他指出他们公司的大企业客户,如银行和保险公司,已挖掘了几十年的大量数据了。
但大数据试图寻找挖掘所有网络数据以及外部数据库。SAS公司的技术已经利用网络时代的数据资产,改变了其市场。去年,公司开始采用大数据和“大数据分析,与此同时采用的还有他们已使用了多年的“高性能分析”。五月公司任命保罗肯特为公司的大数据副总裁。“我们不得不跟随着潮流。”戴维斯先生说。
大数据的支持者说其带来的回报远远大于风险。尽管如此,智能技术保证观察、记录,并作出有关人类行的为前所未有的推论应该可以促使一些新的想法的产生,无论是创造这些技术的人,还是使用它们的人。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B. 求《2020年大数据调查报告白皮书全套》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2020年大数据调查报告白皮书全套》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iooVKp_OivVxF-7GhTVuYQ
C. 大数据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现在本科院校大数据专业都增加了,可想而知,前景如何。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剖析
同样,这个专业也是属于顺应时代发展,抢占市场先机的“投机”行为,作为新兴的、交叉的专业,不可能有成熟的概念、培养方案,各高校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培养方案也是五花八门,但无论怎样变都是统计学、数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大杂烩”,核心是统计学+计算机。
看一看相关介绍就知道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通过掌握计算机理论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地培养学生掌握大数据应用中的各种典型问题的解决办法,将领域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创新,从事大数据研究和开发应用。 也是很笼统很空虚,为什么?因为新啊,前无古人啊,没有经验可遵循啊。
再看一下主要课程:数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应用统计(统计学)、大数据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实践等课程。
统计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是核心点,加一点数学、数据科学课程。
D. 大数据行业现状及前景
当前,我国正在加速从数据大国向着数据强国迈进。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数据存储公司希捷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5年,随着中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持续推进,其产生的数据将超过美国。我国产生的数据量将从2019年的约9.4ZB增至2025年的48.6ZB,数据交易迎来战略机遇期。1zettabyte大约是1万亿gigabyte,这是当今常用的测量方法。与此同时,美国2019年的数据量约为8.6ZB。到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30.6ZB。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E. 《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yzbozSv4oW6S2pcwUTeGMQ
F. 大数据未来将是怎样的发展趋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易华录(300212)、美亚柏科(300188)、海量数据(603138)、同有科技(300302)、海康威视(002415)、依米康(300249)、常山北明(000158)、思特奇(300608)、科创信息(300730)、神州泰岳(300002)、蓝色光标(300058)等
本文核心数据:大数据产业链、产业规模、应用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大数据产业覆盖范围广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大数据产业是以数据及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价值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数据技术、数据产品、数据服务等形式,使数据与信息价值在各行业经济活动中得到充分释放的赋能型产业。不同机构对大数据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数据产业链庞大
大数据产业链覆盖范围广,上游是基础支撑层,主要包括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等硬件供应,此外,相关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建设也属于产业链上游;
大数据产业中游立足海量数据资源,围绕各类应用和市场需求,提供辅助性的服务,包括数据交易、数据资产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分析、数据安全,以及基于数据的IT运维等;
大数据产业下游则是大数据应用市场,随着我国大数据研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政务、工业、金融、交通、电信和空间地理等行业。
大数据产业上游基础设施具体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基础运营商及其他设备,相关代表企业华为、中兴通讯、艾默生、三大运营商等。
中游大数据领域可以细分为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大数据交易与大数据安全等子行业,相关代表企业包括宝信软件、数据港、久其软件、拓尔思、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与华云数据等。
在下游应用市场,我国大数据应用范围正在快速向各行各业延伸,除发展较早的政务大数据、交通大数据外,在工业、金融、健康医疗等众多领域大数据应用均初见成效。
产业发展历程:十年来大数据产业高速增长,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我国大数据产业布局相对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四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础。自2014年起,“大数据”首次被写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此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逐渐建立起来,相关政策与标准体系不断被完善,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解决方案已经发展成熟,信息社会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产业政策背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鼓励大数据产业发展
2014年,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数据流通与交易、利用大数据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概念深入人心。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数据产业发展。
当前,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中心作为各个行业信息系统运行的物理载体,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数据中心作为大数据产业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快速发展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大数据产业的进步。在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大数据标准体系的完善成为发展重点。
产业发展现状
1、行业整体情况:大数据产业规模维持高速增长 主要应用于金融和政府领域
——大数据产业规模:2021年超过800亿元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行业取得快速发展,赛迪CCID统计,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19.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6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0%,大数据市场规模包含了大数据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收入。
——大数据市场结构:产业整体以大数据服务为主,应用领域以金融和政府领域为主
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的大数据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需求开始不断提升,大数据硬件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主导地位,
CCID统计,2021年我国大数据市场结构中,大数据硬件、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0.5%、25.7%和33.8%。近几年大数据硬件的占比在逐渐下降,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占比在逐步提高。未来我国大数据软件和服务市场相比硬件市场将呈现更好的发展态势。
从应用领域来看,大数据分析产品及服务已经从最早的为电信领域客户提供经营分析、为银行领域客户提供风控管理等辅助性经营决策,发展到目前的为金融、电信、政府、互联网、工业、健康医疗、电力等多个行业领域客户提供预测性分析、自主与持续性分析等,以实现企业决策与行动最优化。大数据分析产品及服务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由于各下游领域业务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其对大数据分析产品及服务的具体需求存在一定差异。
CCID统计,2021年我国大数据分析市场下游行业中,金融、政府、电信和互联网位居应用领域前四名,市场占比分别为19.1%、16.5%、15.2%和13.9%,合计超过60%;其他重点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健康医疗、交通运输、工业、电力等。
2、细分市场一:金融大数据
——金融大数据需求: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大数据需求提升
从金融领域需求来看,近年来,中国金融领域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整体行业规模扩大;保险业和证券业的收入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提升。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智能金融等为代表的金融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正蓬勃兴起,我国金融业开始步入一个与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相对应的数字化新时代,金融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行业转型发展的焦点。2019年,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构建起金融科技“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明确了金融科技发展方向和任务、路径和边界。2022年1月,人民银行再次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从战略、组织、管理、目标、路径以及考评等方面将金融数字化打造成金融机构的“第二发展曲线”。随着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加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需求将不断提升。
——金融大数据应用场景
过去几年,金融大数据带来了重大的技术创新,为行业提供了便捷、个性化和安全的解决方案。目前,中国金融大数据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股票洞察、欺诈检测和预防、风险分析与金融服务领域。
3、细分市场二:政府大数据
——政府大数据需求: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不断提升
从政府领域需求来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展现出了巨大潜能。截至2021年12月,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9.2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9.2%,占网民整体的89.2%。“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1年,我国各省市积极探索、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发展,努力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截至2021年11月,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相继出台数字政府建设的有关规划,为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府大数据应用场景
中国政府大数据主要应用于信息共享、政务数据管理、城市网络管理与社会管理几大领域。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好政府的数据资产,完善政府决策流程,将是未来数年大数据在公共管理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数据将对政府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舆情监测、交通安防、医疗服务等将是公共管理领域重点应用领域。
4、细分市场三:互联网大数据
——互联网大数据需求:互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资本力量的助推和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下,2021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态势平稳向好。企业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平台服务和数据业务实现快速发展,信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多省份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15500亿元,同比增长21.2%。
2022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170亿元,同比增长0.1%。
注:2021年及以前年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指获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在中国大陆境内经营全国或区域性增值电信业务、上年度互联网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2022年,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口径由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收入500万元以上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
——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场景
在互联网行业,除了社交、B2C业务之外,像在线音视频业务、广告监测、精准营销等等,也是未来潜在应用场景。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中国大数据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
根据企查猫数据,截止2022年9月23日,全国大数据产业中“存续”及“在业”的企业多集中分布在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的大数据企业最多。
2、企业竞争:技术领域创新和经验是关键,融合应用领域行业龙头更能获得青睐
根据大数据产业联盟调研和发布的2022大数据企业投资价值百强榜单来看,榜单共选取了10个细分领域,涉及大数据基础软件、数据治理与分析、数据安全、商业智能、营销大数据5个通用领域,以及政府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5个融合应用领域。
大数据基础软件、数据治理与分析、数据安全、数据可视化等,是所有细分行业应用场景的基础支撑,体现了大数据技术价值和作用。在这些细分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企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有较长时间技术积累的厂商是投资机构的关注重点。
政府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发展相对成熟,落地实践案例多和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受市场关注程度较高。工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等市场仍处于待爆发阶段,在各自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的企业容易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
注:2022年大数据企业投资价值百强榜是从企业估值/市值、营收状况、创新投入、产品竞争力、细分市场潜力、领导层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比,同时结合行业专家打分,评选出2022年度大数据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100家企业。
产业发展前景:大数据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对生产制造、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均产生重要影响。伴随国家快速推动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智慧城市等发展建设,未来大数据行业对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创新驱动、融合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应用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拓宽,大数据市场也将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预计2027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2930.9亿元,未来六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2.6%。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G. 在未来大数据发展前景如何
近几年我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规模和渗透率均在持续增长,使得我国公有专云市场进入了一个新属的发展阶段。除此之外,在5G商用以及AI等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437.4亿元,较2017年增长65.2%。
根据2019年New Vantage Partners大数据和AI高管调查,来自接受调查的组织(例如美国运通,福特汽车,通用电气,通用汽车和强生)的高管中,几乎有72%认为他们没有成功建立了数据文化。1只有31%的人表示他们的业务是数据驱动的,而53%的人表示他们尚未开始将数据视为业务资产。超过一半(52%)的受访者承认,他们在数据和分析方面没有成功竞争。
随着可供组织使用的数据量不断增加,企业对投资数据科学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
H. 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时代有哪些趋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易华录(300212)、美亚柏科(300188)、海量数据(603138)、同有科技(300302)、海康威视(002415)、依米康(300249)、常山北明(000158)、思特奇(300608)、科创信息(300730)、神州泰岳(300002)、蓝色光标(300058)等
本文核心数据:大数据产业链、产业规模、应用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大数据产业覆盖范围广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大数据产业是以数据及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价值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数据技术、数据产品、数据服务等形式,使数据与信息价值在各行业经济活动中得到充分释放的赋能型产业。不同机构对大数据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数据产业链庞大
大数据产业链覆盖范围广,上游是基础支撑层,主要包括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等硬件供应,此外,相关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建设也属于产业链上游;
大数据产业中游立足海量数据资源,围绕各类应用和市场需求,提供辅助性的服务,包括数据交易、数据资产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分析、数据安全,以及基于数据的IT运维等;
大数据产业下游则是大数据应用市场,随着我国大数据研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政务、工业、金融、交通、电信和空间地理等行业。
大数据产业上游基础设施具体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基础运营商及其他设备,相关代表企业华为、中兴通讯、艾默生、三大运营商等。
中游大数据领域可以细分为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大数据交易与大数据安全等子行业,相关代表企业包括宝信软件、数据港、久其软件、拓尔思、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与华云数据等。
在下游应用市场,我国大数据应用范围正在快速向各行各业延伸,除发展较早的政务大数据、交通大数据外,在工业、金融、健康医疗等众多领域大数据应用均初见成效。
产业发展历程:十年来大数据产业高速增长,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我国大数据产业布局相对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四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础。自2014年起,“大数据”首次被写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此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逐渐建立起来,相关政策与标准体系不断被完善,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解决方案已经发展成熟,信息社会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产业政策背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鼓励大数据产业发展
2014年,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数据流通与交易、利用大数据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概念深入人心。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数据产业发展。
当前,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中心作为各个行业信息系统运行的物理载体,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数据中心作为大数据产业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快速发展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大数据产业的进步。在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大数据标准体系的完善成为发展重点。
产业发展现状
1、行业整体情况:大数据产业规模维持高速增长 主要应用于金融和政府领域
——大数据产业规模:2021年超过800亿元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行业取得快速发展,赛迪CCID统计,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19.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6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0%,大数据市场规模包含了大数据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收入。
——大数据市场结构:产业整体以大数据服务为主,应用领域以金融和政府领域为主
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的大数据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需求开始不断提升,大数据硬件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主导地位,
CCID统计,2021年我国大数据市场结构中,大数据硬件、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0.5%、25.7%和33.8%。近几年大数据硬件的占比在逐渐下降,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占比在逐步提高。未来我国大数据软件和服务市场相比硬件市场将呈现更好的发展态势。
从应用领域来看,大数据分析产品及服务已经从最早的为电信领域客户提供经营分析、为银行领域客户提供风控管理等辅助性经营决策,发展到目前的为金融、电信、政府、互联网、工业、健康医疗、电力等多个行业领域客户提供预测性分析、自主与持续性分析等,以实现企业决策与行动最优化。大数据分析产品及服务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由于各下游领域业务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其对大数据分析产品及服务的具体需求存在一定差异。
CCID统计,2021年我国大数据分析市场下游行业中,金融、政府、电信和互联网位居应用领域前四名,市场占比分别为19.1%、16.5%、15.2%和13.9%,合计超过60%;其他重点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健康医疗、交通运输、工业、电力等。
2、细分市场一:金融大数据
——金融大数据需求: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大数据需求提升
从金融领域需求来看,近年来,中国金融领域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整体行业规模扩大;保险业和证券业的收入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提升。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智能金融等为代表的金融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正蓬勃兴起,我国金融业开始步入一个与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相对应的数字化新时代,金融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行业转型发展的焦点。2019年,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构建起金融科技“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明确了金融科技发展方向和任务、路径和边界。2022年1月,人民银行再次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从战略、组织、管理、目标、路径以及考评等方面将金融数字化打造成金融机构的“第二发展曲线”。随着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加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需求将不断提升。
——金融大数据应用场景
过去几年,金融大数据带来了重大的技术创新,为行业提供了便捷、个性化和安全的解决方案。目前,中国金融大数据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股票洞察、欺诈检测和预防、风险分析与金融服务领域。
3、细分市场二:政府大数据
——政府大数据需求: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不断提升
从政府领域需求来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展现出了巨大潜能。截至2021年12月,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9.2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9.2%,占网民整体的89.2%。“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1年,我国各省市积极探索、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发展,努力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截至2021年11月,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相继出台数字政府建设的有关规划,为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府大数据应用场景
中国政府大数据主要应用于信息共享、政务数据管理、城市网络管理与社会管理几大领域。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好政府的数据资产,完善政府决策流程,将是未来数年大数据在公共管理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数据将对政府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舆情监测、交通安防、医疗服务等将是公共管理领域重点应用领域。
4、细分市场三:互联网大数据
——互联网大数据需求:互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资本力量的助推和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下,2021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态势平稳向好。企业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平台服务和数据业务实现快速发展,信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多省份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15500亿元,同比增长21.2%。
2022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170亿元,同比增长0.1%。
注:2021年及以前年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指获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在中国大陆境内经营全国或区域性增值电信业务、上年度互联网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2022年,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口径由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收入500万元以上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
——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场景
在互联网行业,除了社交、B2C业务之外,像在线音视频业务、广告监测、精准营销等等,也是未来潜在应用场景。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中国大数据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
根据企查猫数据,截止2022年9月23日,全国大数据产业中“存续”及“在业”的企业多集中分布在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的大数据企业最多。
2、企业竞争:技术领域创新和经验是关键,融合应用领域行业龙头更能获得青睐
根据大数据产业联盟调研和发布的2022大数据企业投资价值百强榜单来看,榜单共选取了10个细分领域,涉及大数据基础软件、数据治理与分析、数据安全、商业智能、营销大数据5个通用领域,以及政府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5个融合应用领域。
大数据基础软件、数据治理与分析、数据安全、数据可视化等,是所有细分行业应用场景的基础支撑,体现了大数据技术价值和作用。在这些细分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企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有较长时间技术积累的厂商是投资机构的关注重点。
政府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发展相对成熟,落地实践案例多和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受市场关注程度较高。工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等市场仍处于待爆发阶段,在各自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的企业容易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
注:2022年大数据企业投资价值百强榜是从企业估值/市值、营收状况、创新投入、产品竞争力、细分市场潜力、领导层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比,同时结合行业专家打分,评选出2022年度大数据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100家企业。
产业发展前景:大数据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对生产制造、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均产生重要影响。伴随国家快速推动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智慧城市等发展建设,未来大数据行业对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创新驱动、融合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应用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拓宽,大数据市场也将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预计2027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2930.9亿元,未来六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2.6%。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I. 大数据如何应对成长的“烦恼”
大数据如何应对成长的“烦恼”
今天,已经几乎没有人会再怀疑大数据的价值,人们更加关心的是如何真正将大数据推向应用,真正发挥其价值。但是,尽管业界不乏探索,但客观来看大数据的整体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换句话说,对于大数据理念的认可并不代表就能利用好大数据。尤其是在中国,尽管大数据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但数据资源的开放程度较低、数据资产的保护等现实问题都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驱动大数据快速走向普遍应用?近日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独到的解答。
有效的应用模式还未找到
当前,大数据还未形成普遍应用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传统领域的企业,还未找到有效的应用模式。
理念的应用快于数据的应用
数据就是资产。这一轮大数据浪潮,使得大数据理念迅速普及。尽管很多数据尚没有找到合适的用途,但很多公司已经将其作为资产,对其数据进行规划、存储,或自行开发,或积极寻找买家,或寻找合作者。
电信运营商最有可能成为典型的数据资产运营者。电信运营商掌握丰富的用户身份数据、语音数据、视频数据、流量数据和位置数据,数据的海量性、多元性和实时性使其具有经营大数据的先天优势。目前主要的电信运营商都已积极探索开发其内部的大数据资源,但从目前的应用发展看,电信运营商的大数据仍主要用于支持内部的客户流失分析、营销分析和网络优化分析等,对外的应用模式尚未成型。
大数据应用呈散发状
目前,大数据应用并没有形成燎原之势,主要集中于互联网的市场营销场景。尽管金融、电信、零售、制造、医疗、交通、物流、IT 等行业对大数据应用表现出极大热情,但目前在媒体和各种论坛上所公开的大数据应用案例仍然非常零散,这表明大家虽然都很关注大数据,但推进实际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唯一众多企业都推出或者采纳大数据应用的领域是基于互联网的市场营销,在这一领域应用了大数据的公司不仅包括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众多专业性的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线下企业也在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积极开发这一领域的价值。
从数据源看,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现有的应用仍然以机构内部数据为主。以机构内部数据为主的主要原因是数据的开放和交易尚未形成市场的主流形态。以国内主要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例,尽管目前推出了很多大数据应用,但这些应用基本上都局限于内部。由于法律和数据交易机制的不健全,这些交易平台在对外开放和交易数据上仍然持谨慎态度。Gartner 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在全球,以内部数据为主仍然是大数据应用的主要特征,各行业应用最多的仍然是企业内部的交易数据(应用比例普遍超过50%,多数行业应用比例超过80%)和日志数据。
从技术角度看,大数据仍以初级应用为主,多数应用仍然使用传统分析流程和工具,只是扩大了数据的来源、增加了数量。调研发现,与传统数据分析相比,新的大数据应用虽然开始使用非结构化数据,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只是被压缩、清洗和结构化后,放入传统的ETL和分析流程中去。另一些大数据应用通过采用云存储和云处理技术,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从而增加了数据处理的规模,但这些应用也仍然采用原有的ETL 和分析流程。缺乏应用模式上的创新,使得目前大数据应用仍停留在初级技术阶段。
从应用效果看,目前的大数据应用以延续改善现有业务和产品为主,突破性创新应用尚不多见。以最常见的互联网营销大数据应用为例,在大数据兴起之前,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一直是企业营销活动的追求方向,新兴数据源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使得企业进一步改善其营销技能,使其精准营销能力进一步增强,但这只是对企业旧有营销能力的改善。目前大家议论比较多的突破性创新如网上小贷业务,这项业务完全改变了过去金融机构贷款的流程、信用评价和控制风险的方式,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贷款的成本,扩大了贷款的范围。但目前这样的突破性创新并不多见。Gartner 的调查显示,企业投资大数据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客户服务、流程优化、精准营销和削减成本等,而新产品/新商业模式这种突破性创新的方向并不是企业的主要目的。
不一样的中国式烦恼
目前,大数据在全球的发展都还处于初期,技术、制度、观念等方面都需要改变。具体到中国而言,数据资源不丰富、技术差距大和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当前大数据发展面临的独特问题。
数据源不够丰富,数据开放程度较低
丰富的高质量数据资源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前提。近几年在互联网产业及金融、电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数据资源总量有了快速增长,已达到全球的13%,但其他行业受信息化水平制约,数据储量仍不丰富。已有数据资源还存在标准化、准确性、完整性水平低,利用价值不高的情况。同时,我国政府、企业和行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形成了众多“信息孤岛”,数据开放程度严重滞后。建立良性发展的数据资源储备与共享体系,是我国大数据发展的首要问题。
技术水平不高,技术扩散不畅
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模式也与全球类似,互联网企业具备快速将国际先进的开源大数据技术整合到自身系统中的能力,并构建了单集群上万节点的大型系统,但仍缺乏原创技术,对开源社区的贡献不足,进而对前沿技术路线的影响比较微弱。同时,由于本土开源社区等产业组织发育滞后,国内领先企业在大数据方面的技术创新也难以向社会扩散。
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大数据挖掘分析将越来越精准、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变得非常紧迫。在隐私保护方面,现有的法律体系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法律保护的个人隐私,要体现为“个人可识别信息(PII)”,但随着技术的推进,以往并非PII 的数据也可能会成为PII,使得保护范围变得模糊。二是以往建立在“目的明确、事先同意、使用限制”等原则之上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在大数据场景下变得越来越难以操作。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这成为制约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探索通过行业自律等方式弥补法律体系不完善的弊端。
多措并举走出发展误区
对于中国的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而言,首先需要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统筹谋划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培育、数据开放与数据保护、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等关键布局,引导国内各地大数据发展方向,避免一哄而上的盲目发展。
在大数据应用上,一是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应重点面向改善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等,积极推动环保、医疗、教育、交通等关键领域的大数据整合与集成应用,进一步提高政务和公共服务效率。二是市场化应用,应重点在跨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方面出台推动政策,促进互联网、电信、金融等企业与其他行业开展大数据融合与应用创新,带动全社会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化。
在技术创新上,一是要加强大数据技术研发方向的前瞻性和系统性,近期重点支持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实时大数据处理、海量数据存储管理、交互式数据可视化和应用相关的分析技术。二是要聚集产学研用力量形成合力,力争在大数据平台级软件上实现突破,以此为核心发展开源生态。三是创新科研项目支持方式,将开源和开放标准作为考核指标,通过直接补助或后补助方式激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开源技术发展,促进大数据技术扩散。
在政府数据开放上,建议推进政府和公用事业领域数据资源的普查工作,并按照相关法规制定政府和公共数据开放中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检查表,对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的风险点进行严格控制。在此基础上,按敏感性对政府和公共数据进行分类,确定开放优先级,制订分步骤的数据开放路线图。同时,政府也应积极规范和引导商业化的大数据交易活动,为数据资源的流通创造有利条件。
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国际上一些机构提出监管的重点应该“从数据收集环节,转移到数据使用环节”。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上立法理念的演变趋势,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对相关制度进行前瞻性研究。同时,为了解决当前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的紧迫需求,可依托行业组织及时总结业界的最佳实践,逐步形成行业共识,在试点成熟后上升为标准或法律法规并推动实施,为大数据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如何应对成长的“烦恼”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