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数据 > 2015年百度在大数据统计

2015年百度在大数据统计

发布时间:2022-12-25 15:41:09

1. 百度移动统计的产品简介

自2012年4月份上线以来,网络移动统计一直秉承着网络“简单可依赖”的精神,为开发者提供专业、免费、高效的移动统计分析服务,每天处理会话请求超过10亿次。独创的“六大分析”,支持iOS和Android两大平台,全面帮助移动开发者实现数据化、精细化运营。网络移动统计快速迭代,已经孵化出“统计分析、开发工具、营销推广等多种服务类型,从开发到运营到推广,为开发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网络移动统计愿与全体开发者一同,引领大数据时代精细化运营的潮流。

2. 大数据思维下的统计新变革

大数据思维下的统计新变革
日前,谷歌宣布其云计算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地预测了巴西世界杯8强。据了解,谷歌云计算平台使用了英国体育数据提供商Opta Sports的数据,评估了全球每个职业足球联盟过去多个赛季的情况,以及巴西世界杯小组赛期间的统计数据。于是乎,大数据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对于其应用价值的讨论更加热烈。
然而,我们发现,即使以谷歌强大的技术实力,也不得不从英国体育数据提供商Opta Sports那里获取数据。也就是说,数据的采集并不是谷歌的优势,大数据产业走向商用和规模化发展,更多的要依赖Opta Sports这样的数据采集者。从这个角度看,作为最具权威性和采集能力的统计部门,无疑将是大数据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反过来看,从大数据发展的趋势看统计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必然全面应用大数据思维。我们注意到,从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2012年年底提出“统计部门要拥抱大数据时代”,到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在厦门建立首个大数据基地,可以断言,统计行业的大数据变革已经到来。
2013年11月,国家统计局与网络、阿里巴巴等11家企业签订了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举目的在于共同推进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不断增强政府统计的科学性和及时性。马建堂在协议签订时表示:“现在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将大数据利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们也要适应这一大势,将大数据视为国家战略资源,主动拥抱大数据时代,积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数据与统计是一对共生词,而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前提条件也是有效的梳理与归类,这恰恰是统计的内容。马建堂说,大数据为政府统计提供了总体性、非结构化、丰富真实的原始资料,可以极大地缩短数据采集时间,减少报表填报任务,减轻调查对象负担,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一场统计方式和方法的变革正在酝酿。企业既是大数据的主要生产者,也是经验丰富的使用者,还是大数据的直接受益者,有数据的资源、有应用的技术、有市场的机制。而国家统计局作为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具有统计制度和标准制定,统计数据搜集、发布、分析等方面的优势。
统计数据是各级领导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支撑。随着企业一套表建设的基本完成,各行各业的数据被采集上来,这只是第一步,用好这些数据是关键。企业一套表只是一个业务系统,更重要的是在这套系统上帮助统计部门搭建一套数据资源体系,通过这套体系来对数据进行规划、整理和加工,建设监测评价中心、辅助决策中心,这也是统计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一些地方统计局已经开始做统计方面的规划和使用。例如原来的统计工作主要是查询,现在希望除了查询、检索、展示之外还具备监测、评价的功能。监测评价需要标准,在政府部门这个标准就是政策。监测是对企业、家庭等对象进行调查,数据上传之后经过计算、加工等与初定的指标相比较,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报警。辅助决策则更需要智能化,当发现监测评价出的结果与初定指标存在较大差异时,就要追本溯源,为领导提供准确的问题分析报告,列出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为领导提供辅助决策,为其做出下一个阶段的判断和调整提供帮助。例如,自去年以来,浙江温州市统计局建立了GDP联席会议制度,按季度召集30多个部门进行分析论证部门数据与GDP数据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充分运用电力、银行、交通、财政、外贸等部门数据,以及对GDP数据的影响,使GDP数据更加科学可靠。今年进一步扩大了GDP联席会议职能,把涉及部门的经济、社会、民生等监测评价数据进行综合审查分析,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与此同时,统计行业的大数据变革,也将为大数据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从企业一套表到电子终端采集数据,中国统计的技术和制度改革近两年不断深入,而与大数据概念的交汇与融合也将助推中国官方数据更加真实全面。统计部门在人口、农业、投资、交通等领域,大力研究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既极大提升了统计信息化水平,也为进一步推进大数据的统计应用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 怎么用百度大数据

网络大数据是以借口的形式呈现,是要收费的哦

4. 百度发展史

网络发展史:

为推动中国数百万中小网站的发展,网络借助超大流量的平台优势,联合所有优质的各类网站,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联盟,使各类企业的搜索推广、品牌营销的价值、覆盖面均大面积提升。与此同时,各网站也在联盟大家庭的互助下,获得最大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网络在业界率先实现移动化转型,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通过开放地连接传统行业的3600行,网络从“连接人和信息”延伸到“连接人和服务”,让网民直接通过网络移动产品获得服务。

目前,网络正通过持续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技术创新,推动金融、医疗、教育、汽车、生活服务等实体经济的各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为推动经济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国内的一家知名企业,网络也一直秉承“弥合信息鸿沟,共享知识社会”的责任理念,坚持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

成立来,网络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投入巨大资源,为盲人、少儿、老年人群体打造专门的搜索产品, 解决了特殊群体上网难问题,极大地弥补了社会信息鸿沟问题。

此外,在加速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净化网络环境、搜索引擎教育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等方面,网络也一直走在行业领先的地位。

2011年初,网络还捐赠成立网络基金会,围绕知识教育、环境保护、灾难救助等议题,更加系统规范地管理和践行公益事业。

网络从不满足于自身取得的成绩,也从未停止发展的步伐,自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截至2015年,网络的市值已达 800亿美元。

如今,网络已经发展成一家国际性企业,在日本、巴西、埃及中东地区、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建立分公司, 未来,网络将覆盖全球50%以上的国家,为全球提供服务。

多年来,网络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率领网络人所形成的“简单可依赖”的核心文化,深深地植根于网络。这是一个充满朝气、求实坦诚的公司,以技术改变生活,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己任,正朝着更为远大的目标而迈进。

2019年1月17日,公司明确愿景为:成为最懂用户,并能帮助人们成长的全球顶级高科技公司。

2019年1月17日下午,网络与中央电视台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网络和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达成独家互动合作。


(4)2015年百度在大数据统计扩展阅读:

网络公司的财报数据:

2015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网络营收为18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其中移动营收占比持续上升达到56%;2015年全年网络总营收为663.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3%,业绩超出华尔街预期。网络股价盘后大涨11.24%,收盘报176美元。

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移除去哪儿影响,网络第四季度营收为182.12亿人民币(约合26.2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移动营收占比65%。

2016年度总营收为705.49亿人民币(约合10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9%。网络2016年第四季度业绩符合华尔街预期。

2017年四季度,网络营收为236亿元人民币(约合36.2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移动营收占比持续上升至76%。2017年全年网络总营收为848亿元人民币(约合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0%。

2017年四季度业绩与全年业绩均超出华尔街预期。移除网络移动游戏与网络外卖影响,网络预计在2018年第一季度,网络的净收入总额将会介于198.6亿元人民币(约合30.5亿美元)到209.7亿元人民币(约合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9%至36%。这一指标同样超出华尔街预期。

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本季度网络营收272亿元人民币(约合39.6亿美元),同比增长22%,超出华尔街预期;净利润21亿元(约合3.03亿美元)。2018年度总营收为1,023亿人民币(约合148.8亿美元)。

5. 百度的发展历史

发展简史:

从创立之初,网络便将“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作为自己的使命,成立以来,公司秉承“用户至上”的理念,不断坚持技术创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互联网搜索产品及服务。

其中包括:以网络搜索为主的功能性搜索;以贴吧为主的社区搜索,针对各区域、行业所需的垂直搜索;以及门户频道、IM等,全面覆盖了中文网络世界所有的搜索需求。

根据第三方权威数据,在中国,网络PC端和移动端市场份额总量达73.5%,覆盖了中国97.5%的网民,拥有6亿用户,日均响应搜索60亿次。

在面对用户的搜索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网络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基于搜索的营销推广服务,并成为最受企业青睐的互联网营销推广平台。目前,中国已有数十万家企业使用了网络的搜索推广服务,不断提升着企业自身的品牌及运营效率。

为推动中国数百万中小网站的发展,网络借助超大流量的平台优势,联合所有优质的各类网站,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联盟,使各类企业的搜索推广、品牌营销的价值、覆盖面均大面积提升。与此同时,各网站也在联盟大家庭的互助下,获得最大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网络在业界率先实现移动化转型,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通过开放地连接传统行业的3600行,网络从“连接人和信息”延伸到“连接人和服务”,让网民直接通过网络移动产品获得服务。

目前,网络正通过持续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技术创新,推动金融、医疗、教育、汽车、生活服务等实体经济的各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为推动经济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一家以技术为信仰的高科技公司,网络将技术创新作为立身之本,着力于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在搜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网络认为,互联网发展正迎来第三幕——人工智能,这也是网络重要的技术战略方向。

网络建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网络研究院,广揽海内外顶尖技术英才,致力于人工智能等相关前沿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着眼于从根本上提升网络的信息服务水平。

目前,网络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已全面应用于网络产品,让数亿网民从中受益;同时,网络还将语音、图像、机器翻译等难度高、投入大的领先技术向业界开放,以降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门槛,进一步释放创业创新活力。

作为国内的一家知名企业,网络也一直秉承“弥合信息鸿沟,共享知识社会”的责任理念,坚持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

成立来,网络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投入巨大资源,为盲人、少儿、老年人群体打造专门的搜索产品, 解决了特殊群体上网难问题,极大地弥补了社会信息鸿沟问题。

此外,在加速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净化网络环境、搜索引擎教育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等方面,网络也一直走在行业领先的地位。2011年初,网络还捐赠成立网络基金会,围绕知识教育、环境保护、灾难救助等议题,更加系统规范地管理和践行公益事业。

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在2016年MIT Technology Review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的全球最聪明50家公司中,网络的排名超越其他科技公司高踞第二。

而“亚洲最受尊敬企业”、“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中国互联网力量之星”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的获得,也无一不向外界展示着网络成立数年来的成就。

网络从不满足于自身取得的成绩,也从未停止发展的步伐,自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截至2015年,网络的市值已达 800亿美元。

如今,网络已经发展成一家国际性企业,在日本、巴西、埃及中东地区、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建立分公司, 未来,网络将覆盖全球50%以上的国家,为全球提供服务。

多年来,网络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率领网络人所形成的“简单可依赖”的核心文化,深深地植根于网络。这是一个充满朝气、求实坦诚的公司,以技术改变生活,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己任,正朝着更为远大的目标而迈进。

(5)2015年百度在大数据统计扩展阅读:

网络大事记:

1、2000年

李彦宏创建网络,梦想启航。

推出独立搜索门户.com,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2001年

推出独立搜索引擎,直接服务用户,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2002年

实施“闪电计划”,中文搜索体验超越google。

4、2003年

网络超越Google,成为中国网民首选的搜索引擎。

网络发布图片搜索、新闻搜索。

网络贴吧上线,后成为全球最大中文社区。

5、2004年

成为亿万中国网民首选的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市场居于明显领先地位。

中国手机用户达2.7亿,推出网络WAP搜索,手机上也能使用网络。

6、2005年

开放首页一周救助海啸受难人民。

推出 “网络知道”。

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创造了中国概念股的美国神话,首日股价涨幅达354%。

7、2006年

网络上线,成为全球最大中文网络全书。

8、2007年

《INTERNET GUIDE 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网络的用户到达率达到80.79%。

网络首页从“网络搜索”改为“网络一下”。

9、2008年

网络入选FT《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网络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填补中国互联网企业该领域空白。

上海研发中心成立,启动创新“阿拉丁”模式。

10、2009年

推出 “框计算”技术理念
正式迁入新办公和研发大楼“网络大厦”,开启崭新梦想。

11、2010年

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网络视察。

网络十周年,李彦宏发布未来十年三大愿景。

网络凤巢成功切换,Q1业绩大幅增长。

网络输入法正式上线 10年搜索技术积累作强力后盾。

网络成为互联网首个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创立爱奇艺。

12、2011年

网络网页搜索市场份额达83.6%再创历史新高。

3.06亿美元战略投资去哪儿。

网络知道合作开放平台上线。

网络领跑云计算 获发改委专项最高支持。

13、2012年

成立LBS事业部,向移动业务转型。

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网络调研。

14、2013年

收购糯米。

建立IDL(深度学习研究院)。

19.1亿美元收购91无线。

15、2014年

网络糯米整合完成,布局O2O。

发布网络钱包,打通移动生态闭环。

网络发布大数据引擎,首次对外开放大数据能力。

网络建立美国研发中心,任命吴恩达为首席科学家。

网络发布葡语搜索,技术创新受最高领导人认可。

网络地图市场持续保持第一,市场份额差距拉大。

网络Q3移动营收占比突破36%,移动流量首超PC。

网络云计算(阳泉)中心正式启用。

2014移动应用分发市场,网络前三季市场份额居首。

网络投资Uber,开启中美互联网合作新模式。

16、2015年

网络十五周年,李彦宏发表演讲:始终相信技术的力量。

李彦宏两会建议设立“中国大脑”计划。

网络糯米发布“会员+”战略,3年追投200亿颠覆产业格局。

网络启动"航母计划" 将对投资者开放优质资产。

让搜索“秘书化”,度秘亮相网络世界大会。

网络成为中国市场Windows 10搜索引擎。

网络宣布与携程达成换股协议。

网络中信联合发起百信银行,开创“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网络联合安联高瓴发起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金融”布局再下一城。

网络地图领跑行业,超70%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乌镇互联网大会:国家领导人点赞无人车。

携手国金证券,网络拿下互联网金融“三板斧”。

17、2016年

网络机器翻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成最普惠科研项目。

网络发布智慧汽车战略。

网络宣布业务架构重组,成立“网络搜索公司”。

网络地图宣布国际化战略,年底覆盖150个国家。

网络入选全球50大创新公司,人工智能专利超1500项。

网络大脑AI平台正式发布。

网络成立“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网络创建独立风投公司,新成立的网络风投将专注于人工智能,以及AR、VR等下一代科技创新项目,集中投资于早期项目,第一期基金规模将达2亿美金。

网络推出医疗大脑,正式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健康行业。

网络成立网络资本(Bai Capital),一期基金规模200亿元人民币。

18、2017年

网络与河北省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将雄安打造为AI-City智能城市新标杆。

网络与华为、小米分别达成战略合作。在“软硬结合”的AI思维下,网络将持续发展更多合作伙伴。

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公布,网络主导建设自动驾驶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2017网络世界大会召开,网络宣布2018年将量产无人车,同时网络首款标杆性人工智能硬件产品raven H面世。

网络发布了集搜索和信息流双引擎于一体的手机网络10.0,引领新移动时代的新交互体验。

网络硅谷第二个研发中心正式运营,网络西雅图研发中心也同时成立,这标志着网络在北美核心技术圈的布局初步完成。

网络举办全球首个AI开发者大会,首次发布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整体战略、技术和解决方案。会上陆奇表示,网络将“All in AI”。

李彦宏乘坐无人车辆开上五环,收到无人车历史上第一张罚单。四个月后,北京自动驾驶新规出台。

成立不足9个月的网络信息流业务日活跃用户破亿。在搜索+信息流”双引擎强力推动下,信息流迅速成为国内又一个超级应用。

网络与中国农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通过AI Fintech联合创新,双方将共推银行业进入智能金融新时代。

网络发布新使命: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

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见证下,网络与德国博世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车联网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网络推出Apollo(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向汽车行业及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这是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技术的第一次系统级开放。

网络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超过2000项,国外专利申请数百项。专利布局帮助网络抢占技术制高点。

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网络牵头筹建的中国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揭牌。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2017年十大突破技术,网络凭借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登上榜单,包揽人工智能所有奖项。

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加盟网络,出任网络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网络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参加《最强大脑》,对战三位人类选手二胜一平未尝败绩。

参考资料:

网络-网络(网络公司)

6. 百度里面的知道大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你看你在使用网络搜索,地址跳转的时候后面都带有参数,这些参数记录的就是访问者的各项参数信息,比如搜索词,访问次数,相关搜索之类。。然后网络有一套相关算法可以计算吧,就像网络排名那样

7. 以大数据时代为题写一篇年终总结

进入2012年,大数据(big 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
大数据时代来临
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它已经上过《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的专栏封面,进入美国白宫官网的新闻,现身在国内一些互联网主题的讲座沙龙中,甚至被嗅觉灵敏的国金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等写进了投资推荐报告。
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变大,它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虽然很多企业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数据爆炸性增长带来问题的隐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数据对企业的重要性。
正如《纽约时报》2012年2月的一篇专栏中所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大数据时代,什么最贵?
十年前,葛大爷曾说过,“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深以为然。只是,十年后的今天,大数据时代也带来了身价不断翻番的各种数据。由于急速拓展的网络带宽以及各种穿戴设备所带来的大量数据,数据的增长从未停歇,甚至呈井喷式增长。[7]
一分钟内,微博推特上新发的数据量超过10万;社交网络“脸谱”的浏览量超过600万……
这些庞大数字,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致富手段也许就摆在面前,它的价值堪比石油和黄金。
事实上,当你仍然在把微博等社交平台当作抒情或者发议论的工具时,华尔街的敛财高手们却正在挖掘这些互联网的“数据财富”,先人一步用其预判市场走势,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收益。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这些数据都能干啥。具体有六大价值:
●1、华尔街根据民众情绪抛售股票;
●2、对冲基金依据购物网站的顾客评论,分析企业产品销售状况;
●3、银行根据求职网站的岗位数量,推断就业率;
●4、投资机构搜集并分析上市企业声明,从中寻找破产的蛛丝马迹;
●5、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依据网民搜索,分析全球范围内流感等病疫的传播状况;
●6、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依据选民的微博,实时分析选民对总统竞选人的喜好。[1]
可视化

“数据是新的石油。”亚马逊前任首席科学家Andreas Weigend说。Instagram以10亿美元出售之时,成立于1881年的世界最大影像产品及服务商柯达正申请破产。
大数据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其获取、储存、搜索、共享、分析,乃至可视化地呈现,都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1] 。
“当时时变幻的、海量的数据出现在眼前,是怎样一幅壮观的景象?在后台注视着这一切,会不会有接近上帝俯视人间星火的感觉?”
这个问题我曾请教过刘建国,中国著名的搜索引擎专家。刘曾主持开发过国内第一个大规模中英文搜索引擎系统“天网”。
要知道,刘建国曾任至网络的首席技术官,在这样一家每天需应对网民各种搜索请求1.7亿次(2013年约为8.77亿次)的网站中,如果只是在后台静静端坐,可能片刻都不能安心吧。网络果然在提供搜索服务之外,逐渐增添了网络指数,后又建立了基于网民搜索数据的重要产品“贴吧”及网络统计产品等。
刘建国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似乎陷入了回忆,嘴角的笑容含着诡秘。
倒是有公司已经在大数据中有接近上帝俯视的感觉,美国洛杉矶就有企业宣称,他们将全球夜景的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在过滤掉波动之后,做出了投资房地产和消费的研究报告。
在数据可视化呈现方面,我最新接收到的故事是,一位在美国思科物流部门工作的朋友,很聪明的印度裔小伙子,被Facebook高价挖角,进入其数据研究小组。他后来惊讶地发现,里面全是来自物流企业、供应链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专家,“Facebook想知道,能不能用物流的角度和流程的方式,分析用户的路径和行为。”

8. 什么是百度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2])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
说起大数据,就要说到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BI),又称商业智慧或商务智能,指用现代数据仓库技术、线上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展现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实现商业价值。

商业智能作为一个工具,是用来处理企业中现有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知识、分析和结论,辅助业务或者决策者做出正确且明智的决定。是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提高决策质量的技术,包含了从数据仓库到分析型系统等。


商务智能的产生发展
商业智能的概念经由Howard Dresner(1989年)的通俗化而被人们广泛了解。当时将商业智能定义为一类由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查询报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的、以帮助企业决策为目的技术及其应用。

商务智能是20世纪90年代末首先在国外企业界出现的一个术语,其代表为提高企业运营性能而采用的一系列方法、技术和软件。它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整个企业,不仅为企业提供信息获取能力,而且通过对信息的开发,将其转变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有人称之为混沌世界中的智能。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他们对BI的需求,把BI作为一种帮助企业达到经营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这里所谈的数据包括来自企业业务系统的订单、库存、交易账目、客户和供应商资料及来自企业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的数据,以及来自企业所处的其他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数据。而商业智能能够辅助的业务经营决策既可以是作业层的,也可以是管理层和策略层的决策。

为了将数据转化为知识,需要利用数据仓库、线上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商业智能不是什么新技术,它只是ETL、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数据展现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把商业智能看成是一种解决方案应该比较恰当。商业智能的关键是从许多来自不同的企业运作系统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并进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然后经过抽取(Extraction)、转换(Transformation)和装载(Load),即ETL过程,合并到一个企业级的数据仓库里,从而得到企业数据的一个全局视图,在此基础上利用合适的查询和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OLAP工具等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时信息变为辅助决策的知识),最后将知识呈现给管理者,为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支持。

企业导入BI的优点
1.随机查询动态报表

2.掌握指标管理

3.随时线上分析处理

4.视觉化之企业仪表版

5.协助预测规划

导入BI的目的
1.促进企业决策流程(Facilitate the Busin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BIS增进企业的资讯整合与资讯分析的能力,汇总公司内、外部的资料,整合成有效的决策资讯,让企业经理人大幅增进决策效率与改善决策品质。

2.降低整体营运成本(Power the Bottom Line):BIS改善企业的资讯取得能力,大幅降低IT人员撰写程式、Poweruser制作报表的时间与人力成本,而弹性的模组设计介面,完全不需撰写程式的特色也让日后的维护成本大幅降低。

3.协同组织目标与行动(Achieve a Fully Coordinated Organization):BIS加强企业的资讯传播能力,消除资讯需求者与IT人员之间的认知差距,并可让更多人获得更有意义的资讯。全面改善企业之体质,使组织内的每个人目标一致、齐心协力。

商业智能领域的技术应用
商业智能的技术体系主要有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联机分析处理(OLAP)以及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三部分组成。

数据仓库是商业智能的基础,许多基本报表可以由此生成,但它更大的用处是作为进一步分析的数据源。所谓数据仓库(DW)就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是最常听到的例子,数据仓库能供给它们所需要的、整齐一致的数据。

在线分析处理(OLAP)技术则帮助分析人员、管理人员从多种角度把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的、并真实反映数据维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访问,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类软件技术。

数据挖掘(DM)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基于AI、机器学习、统计学等技术,高度自动化地分析企业原有的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预测客户的行为,帮助企业的决策者调整市场策略,减少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

商业智能的应用范围
1.采购管理

2.财务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

4.客户服务

5.配销管理

6.生产管理

7.销售管理

8.行销管理

商业智能实施步骤

商业智能系统处理流程[1]
商业智能(BI)作为一个概念,描述与业务紧密结合,并且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特性展示和数据处理的过程。

为了让数据“活”起来,往往需要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报表设计与展示、联机在线分析(OLAP)等技术。数据或者数据源包含的种类繁多,例如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在外围数据文件中的,在业务流中实时产生存储在内存中的等等。而商业智能最终能够辅助的业务经营决策,既可以是操作层的,也可以是战术层和战略层的决策。

这些分析有财务管理、点击流分析(Clickstream)、供应链管理、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客户分析等。商业智能关注的是,从各种渠道(软件,系统,人,等等)发掘可执行的战略信息。商业智能用的工具有抽取(Extraction)、转换(Transformation)和加载(Load)软件(搜集数据,建立标准的数据结构,然后把这些数据存在另外的数据库中)、数据挖掘和在线分析(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允许用户容易地从多个角度选取和察看数据)等 。



商业智能系统的功能
商业智能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

数据仓库:高效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方式。提供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存储,容量大,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支持元数据管理,支持多种结构,例如中心式数据仓库,分布式数据仓库等。存储介质能够支持近线式和二级存储器。能够很好的支持现阶段容灾和备份方案。

数据ETL:数据ETL支持多平台、多数据存储格式(多数据源,多格式数据文件,多维数据库等)的数据组织,要求能自动化根据描述或者规则进行数据查找和理解。减少海量、复杂数据与全局决策数据之间的差距。帮助形成支撑决策要求的参考内容。

数据统计输出(报表):报表能快速的完成数据统计的设计和展示,其中包括了统计数据表样式和统计图展示,可以很好的输出给其他应用程序或者Html形式表现和保存。对于自定义设计部分要提供简单易用的设计方案,支持灵活的数据填报和针对非技术人员设计的解决方案。能自动化完成输出内容的发布。

分析功能:可以通过业务规则形成分析内容,并且展示样式丰富,具有一定的交互要求,例如预警或者趋势分析等。要支持多维度的联机在线分析(OLAP分析),实现维度变化、旋转、数据切片和数据钻取等。帮助决策做出正确的判断。

典型的商业智能系统
典型的商业智能系统有:

客户分析系统、菜篮分析系统、反洗钱系统、反诈骗系统、客户联络分析系统、市场细分系统、信用计分系统、产品收益系统、库存运作系统以及与商业风险相关的应用系统等。

[编辑]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厂商
提供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的著名IT厂商包括微软、IBM、Oracle、Microstrategy、Business Objects、Cognos、SAS等

9. BAT三巨头开始挖掘大数据

BAT三巨头开始挖掘大数据
阿里巴巴CTO即阿里云负责人王坚博士说过一句话:云计算和大数据,你们都理解错了。
实际上,对于大数据究竟是什么业界并无共识。大数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信息革命带来的除了信息的更高效地生产、流通和消费外,还带来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引爆点”到来之后,人们发现原有的零散的对数据的利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数据产生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人类达成共识开始系统性地对数据进行挖掘。这是大数据的初心。数据积累的同时,数据挖掘需要的计算理论、实时的数据收集和流通通道、数据挖掘过程需要使用的软硬件环境都在成熟。
概念、模式、理论很重要,但在最具实干精神的互联网领域,行动才是最好的答案。国内互联网三巨头BAT坐拥数据金矿,已陆续踏上了大数据掘金之路。
BAT都是大矿主,但矿山性质不同
数据如同蕴藏能量的煤矿。煤炭按照性质有焦煤、无烟煤、肥煤、贫煤等分类,而露天煤矿、深山煤矿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样。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
网络拥有两种类型的大数据:用户搜索表征的需求数据;爬虫和阿拉丁获取的公共web数据。
阿里巴巴拥有交易数据和信用数据。这两种数据更容易变现,挖掘出商业价值。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通过投资等方式掌握了部分社交数据、移动数据。如微博和高德。
腾讯拥有用户关系数据和基于此产生的社交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分析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从里面挖掘出政治、社会、文化、商业、健康等领域的信息,甚至预测未来。
下面,就将三家公司的情况一一扫描与分析。
一、网络:含着数据出生且拥有挖掘技术,研究和实用结合
搜索巨头网络围绕数据而生。它对网页数据的爬取、网页内容的组织和解析,通过语义分析对搜索需求的精准理解进而从海量数据中找准结果,以及精准的搜索引擎关键字广告,实质上就是一个数据的获取、组织、分析和挖掘的过程。
除了网页外,网络还通过阿拉丁计划吸收第三方数据,通过业务手段与药监局等部门合作拿到封闭的数据。但是,尽管网络拥有核心技术和数据矿山,却还没有发挥出最大潜力。网络指数、网络统计等产品算是对数据挖掘的一些初级应用,与Google相比,网络在社交数据、实时数据的收集和由数据流通到数据挖掘转换上有很大潜力,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2月底在北京出差时,写了一篇《搜索引擎的大数据时代》发在虎嗅。创造了零回复的记录。尽管如此,仍然没有打消我对搜索引擎在大数据时代深层次变革的思考。 搜索引擎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有:更多的暗网数据;更多的WEB化但是没有结构化的数据;更多的WEB化、结构化但是封闭的数据。这几个挑战使得数据正在远离传统搜索引擎。不过,搜索引擎在大数据上毕竟具备技术沉淀以及优势。
接下来,网络会向企业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数据服务。前期网络与宝洁、平安等公司合作,为其提供消费者行为分析和挖掘服务,通过数据结论指导企业推出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大数据的C2B模式。与此类似的还有Netflix的《纸牌屋》美剧,该剧的男主角凯文·史派西和导演大卫·芬奇都是通过对网络数据挖掘之后,根据受欢迎情况选中的。
网络还会利用大数据完成移动互联网进化。核心攻关技术便是深度学习。基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将改善多媒体搜索效果和智能搜索,如语音搜索、视觉搜索和自然语言搜索。这将催生移动互联网的革命性产品的出现。尽管网络已经出发,其在大数据上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数据收集方面,网络需要聚合更多高价值的交易、社交和实时数据。例如加强自己贴吧知道的社交能力、尽快让地图服务与O2O结合进而掌握交易数据,以及推进移动App、穿戴式设备等数据收集系统。
在数据处理技术上,网络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加强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在多媒体和中文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已经有一些进展;云存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完善。但深度学习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网络等探索者还有很多待解问题,如:无监督式学习、立体图像识别。
在数据变现方面,网络需将数据挖掘能力、数据内容聚合和提取等形成标准化的服务和产品,进而开拓大数据领域的企业和开发者市场。而不仅仅是颇为个性化、定制化地为大型企业提供解决。
网络的优势体现在海量的数据、沉淀十多年的用户行为数据、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领域的前沿研究。在技术人才方面网络是聚集国内最多大数据相关领域顶尖人才的公司。听说网络前段时间花五千万挖了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领域的十来位大牛,包括一些学者和教授。例如Facebook科学家徐伟。
在挖人上,舍得花钱不够,还得用心。对于真正的大牛来说,钱只是一个影响因素。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公司的资源能否帮助自己的研究至关重要。徐伟在回国前就曾问过其他从硅谷回国工程师的意见,得到答案是积极的,最终促成他作出决定。
总体来看,网络拥有大数据也具备大数据挖掘的能力,并且正在进行积极地准备和探索。在加强面向未来的研究和人才布局的同时,也注重实用性的技术产出。
二、腾讯:数据为产品所用,自产自销
微创新提出者金错刀有个关于腾讯的故事。 1999年腾讯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天使投资人刘晓松决定向其注资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发现,“当时虽然他们的公司还很小,但已经有用户运营的理念,后台对于用户的每一个动作都有记录和分析。”而另一个投资人却因为马化腾在公司很小时就花钱在数据上表示不满。此后腾讯的产品生产及运营、腾讯游戏的崛起都离不开对数据的重视。
腾讯拥有社交大数据,在企鹅帝国完成数据的制造、流通、消费和挖掘。 腾讯大数据目前释放价值更多是改进产品。据腾讯Q1财报,增值服务占总收入的78.7%;电子商务业务占14.1%;网络广告收入占6.3%。从广告收入比例可以看出腾讯的大数据在精准营销领域暂时还未大量释放出价值。与其产品线对应的GMAIL、Google+的Google以及社交巨头Facebook则通过广告赚得盆满钵满。
在笔者看来,腾讯的思路主要是补齐产品,注重QZONE、微信、电商等产品的后端数据打通。例如最近腾讯微博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好友关系自动分组、低质量信息自动过滤、优质信息分类阅读等智能化功能。明显的用数据改进产品的思路。 那么如果腾讯要深入大数据挖掘缺少什么呢?笔者认为其只需马化腾“摁下启动按钮”。数据已经准备好了,就差模式,也就是找到需求或者能更深层次驱动大数据利用的产品,而不是用大数据改进自己的产品。腾讯还在观望,等其他人去试错验证出一套模式或者产品后,自己可以“站在巨人肩上”。这是腾讯的典型思维。
在人才方面,腾讯很早便开始重金挖人。尤其是2010年在Google宣布退出中国后,Google图片搜索创始人朱会灿、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颜伟鹏、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浪潮之巅》及《数学之美》作者吴军相继加入腾讯。搜搜花了很多钱,但被认定为一款无法承载腾讯重托的产品,最后这些大牛都走了。大都回Google了。
腾讯在大数据领域也缺少技术带头人。其对公关也不重视。技术大牛很少出来做报告,更不会向网络、阿里那样主动包装宣传技术大牛。其技术虽然低调,但执行力很强。据腾讯的程序员朋友说封闭开发、集体加班是常有的事情。但配套的重金激励也能跟上。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腾讯用制度保障技术产出。另外腾讯在高校合作领先一步,在2010年便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清华腾讯联合实验室。这么看腾讯的技术人才这块似乎有短板。会不会到时候马化腾按下启动按钮,发现没数据挖掘能力呢?不会,腾讯搞不定数据挖掘,到时候依然可以挖到大牛,甚至读论文来搞定这事儿。数据挖掘已较为成熟。数据挖掘实际是数据库、统计学、机器学习三个领域的融合。在学术界已经发展多年。不过自然语言识别和深度学习等方面要赶上网络,就难了。除非将网络的数据和众大牛一起倒腾过来。
总体来看,腾讯目前的大数据策略是先将产品补全,产品后台数据打通,形成稳定生态圈。本阶段先利用大数据挖掘改进自己的产品。后期有成熟的模式合适的产品,则利用自家的社交及关系数据时,开展对大数据的进一步挖掘。
三、阿里巴巴:坐拥金数据,尝试做面向未来的数据集市
阿里巴巴B2B出身,在外贸蓬勃的大环境下,依靠服务中小企业发家。淘宝、支付宝等toC的产品出生前,阿里并不依赖也不擅长技术。业界普遍认为阿里没有技术基因。直到淘宝、支付宝以及天猫三个产品后,对海量用户大并发量交易、海量货架数据的管理、安全性等方面的严苛要求,阿里完成进化,在电商技术上取得不菲的成绩。在一段时期阿里仍然浪费了手里掌握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还是“最值钱”的金数据。
数据挖掘无非是从原始数据提取价值。阿里现有的数据产品例如数据魔方、量词统计、推荐系统、排行榜以及时光倒流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BI(商业智能),没到大数据的阶段。“大数据”浪潮袭来,阿里提出“数据、金融和平台”战略。前所未有地重视起对数据的收集、挖掘和共享。马云在“退居”前动不动都对外提“数据”。有位阿里朋友甚至开玩笑说,马云英文名可以从Jack Ma改为Data Ma。阿里现CEO陆兆禧曾做过CDO,首席数据官。为了用数据来驱动阿里电商帝国,阿里还成立了横跨各大事业部的“数据委员会”。
阿里的各项投资案也显示其整合、利用和完善数据的野心:新浪微博的社交及媒体数据、高德的地图数据和线下数据以及友盟的移动应用数据,都是其数据及平台战略的一部分。数据战略正在首席人工智能官(CBO)车品觉领头下逐步落地,王坚的云为其提供基础设施、基础技术支撑。
就在马云退休之后,王坚对外透露其跟马云开玩笑说的一句话:阿里巴巴对数据的理解深度,不会超过苏宁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估计马云不一定认同他这话。马云对大数据已经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考量。马云曾经说过其对大数据的思考。大致意思是:现在从信息时代进入数据时代了。区别是信息时代更多的是精英玩的游戏。我比别人聪明,我能提取出信息出来;数据时代,别人比我聪明,将数据开放给更聪明的人处理,数据即资产,分析即服务。
计算机发展的过程是从象牙塔、到平民到草根。大数据也是这样,一开始在象牙塔阶段,少数精英公司才能玩;但到后面只要有数据就有价值。数据也有所有权,产生数据、流通数据、挖掘数据的都会获得相应的价值。而阿里擅长的便是“建立市场”,建立一个数据交易市场。届时任何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将数据和挖掘服务拿上去,交易。初期阿里会将自己珍藏的电商和信用数据逐步放到上面。 有数据的人,拿上去卖,或者让别人分析,分析即服务。没有数据的人,即可以去买,也可以去帮别人挖掘,做矿工。
阿里并不是技术驱动,而是业务驱动的。因此在技术层面我们看到,基于前面提到的阿里大数据思路,其技术重心主要在系统层面。阿里拥有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虚拟服务器)开源软件创始人章文嵩,Linux Kernal、文件系统、大牛DBA等领域的大牛。从人才布局可以看到阿里擅长的技术领域,体现在对于并发访问、电信级别的电商业务的支撑方面的得心应手。在去年双十一期间,支撑了单日过亿的订单量。铁道部奇葩网12306在日均40万时已经不行了。
总体来看,阿里更多是在搭建数据的流通、收集和分享的底层架构。自己并不擅长似乎也不会着重来做数据挖掘的活儿。而是将自己擅长的“交易”生意扩展到数据。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数据生意”。
总结一下
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现实世界正在加速数字化,每个人,每个物体、每件事情、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在向网上映射。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联网,使得数字世界正在接近一步步模拟现实世界。历史、现在和未来都会映射到网上。对大数据的挖掘正是对世界的二次发现和感知。BAT三巨头已经出发。

10. 大数据分析洞察 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大数据分析洞察 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_数据分析师考试

1.利用每天数十亿次的服务定位数据,呈现出一张动态更新的春节人口大迁徙地图

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孙超,今年除夕下午才坐高铁回山东老家。与往年不同,对这个大学刚毕业的IT工程师来说,这次他知道自己的回家路线是此时全国最热门的春节迁徙线路之一。他甚至还知道,除夕当天,从北京迁出的人口是最多的,四川、山东和河南是最热门的目的地,而老家在河南和四川的人是回家最晚的,因为当天这两个省迁入的人口最多。

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知识”来自于“网络地图春节人口迁徙大数据”项目——利用网络后台每天数十亿次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的定位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来展现春节前后人口大迁徙的轨迹与特征。普通网民只需要访问“qianxi..com”这个网页,就可以看到一张迁徙地图,通过选择不同的路线、城市和时间,了解全国春运的最新动态,包括当前全国春运最热的线路,最热门的迁出迁入城市等。

春运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短期人口迁移活动之一,通讯是人们在迁徙过程中最基本需求之一,因此手机网民与迁徙人群重合度极高,迁徙人群绝大多数都是手机网民。手机上网时使用的定位服务,同时也反映出手机所在位置。网络LBS技术总监顾维灏介绍说,“我们分析的是位置的变化,比如你这会在北京使用手机,过了几个小时以后发现你在上海使用手机,这就说明你的位置在这几个小时内在变化。”网络通过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加上精准的定位,打造了一张较为全面、准确、即时的反映人口迁徙状况的“大迁徙”地图。

“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春节人口迁徙的趋势在哪里,我们甚至标注了全国300多个地级市,可以即时了解迁徙动态。”顾维灏说,通过时间维度的分析,还可以比较不同日期同一时段迁徙情况的不同。作为一次尝试,1月25日上线的网络“大迁徙”地图刚刚在2月14日停止数据更新。

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沈浩认为,网络本次推出的人口迁徙大数据,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春运迁徙的盛况,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创新。

“通过网络人口迁徙数据研究春运人口流向,可为交通部门的政策和服务提供参考,其开放后,也可以为普通百姓、企业提供生活、生产的参考,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沈浩说。

2.手机定位请求就像一个人的足迹,大数据集合了个人用户碎片行为

网络的“大迁徙”地图既让公众用另一种方式来体验春运,也给普通人创造了近距离接触大数据的机会。

“这张图显示了移动地图乃至移动互联网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顾维灏说,移动互联网之所以“移动”,在我们看来就是可以通过包括定位在内的位置服务,给普通人提供差异化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高达5亿,在这个背景下,手机网民产生的定位服务数据量已经是“大数据”的级别。去年8月,网络地图LBS开放平台就已一天接受35亿次的定位服务请求,相当于每秒4万次。

发现知识正是大数据的真正价值,仅仅存储数据而不去挖掘内在信息并没有意义。目前网络LBS开放平台聚集了超过40万的第三方开发者,为数十万款APP提供后台定位服务,已覆盖数亿部手机。“有更多的定位需求,就产生更多的数据,我们会根据时间、地点、热点和区域性,从这些大数据中挖掘出更多知识,产生更多新的产品创意。”顾维灏说,春运迁徙地图,就是在网络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基础之上,去挖掘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特有的数据和特有的知识,从而诞生的一个创新产品。

做迁徙地图前,网络还做了几个有意思的事情。如对北京海淀黄庄地铁站做了分析,通过定位密度反映出人群密度,发现地铁D出口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走。这种关于公共设施的数据,就可以分享给相关部门参考优化配置。

专家介绍说,手机定位请求就像一个人的足迹,从这个足迹里,可以看出哪些商铺是热门的,或者某类人群更喜欢什么样的商铺,这种分析结果可以用来优化线下和线上的交易,“足迹”也可以用来预测、挖掘城市的路况信息,实时发现或者是预测道路的拥堵情况,避开拥堵,走更顺畅的道路。

网络高级副总裁王劲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在创造数据,开发者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智慧化运营,开发出新一代应用。网络中的“足迹”、点击、浏览、留言直接反映消费者的性格、偏好、意愿等。大数据也可以看成是每个用户碎片行为的集合。

大数据不仅体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目前互联网交互数据占比越来越大,约为大数据总容量的85%,传统行业的数据大概只有15%。而由于社会全面数字化,数据产生的来源和类型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全球所有信息数据中90%产生于过去两年,每天新增的数据量有25PB,相当于1500个国家图书馆信息量的总和。

3.大数据的效应不仅仅是在移动互联网上,将有助于促进信息消费和社会民生

大数据的效用不仅仅是在移动互联网上,它被认为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技术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对经济发展、企业的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个人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利用大数据做一些研究报告和趋势分析,而从趋势看,未来大数据将会拓展到科研和政府管理领域。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促使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更广泛,如出现云计算、云存储;另一方面激发了信息技术挖掘数据的强烈需求,未来发展更趋向于信息的价值提升和决策智能化,例如建设智慧城市。”神州数码专家史文钊说。

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认为,大数据目前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最重要的价值,一是促进信息消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关注社会民生,带动社会管理创新。

传统制造业有了大数据,可以从“制造”向“智造”升级——从产品设计端到最终销售,都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企业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科学研发产品,并且精准营销。目前汽车行业已在借助大数据,对数亿网民与汽车相关的请求进行大数据挖掘,形成行业指数和分析报告,帮助汽车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内容创新方面,手机、电视、冰箱等传统电子和电器产品,由于有了大数据,产品变得智能化,激发了用户的新一轮消费需求。消费者的强劲需求,又直接促进了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产品形态和内容的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春运迁徙地图这个普通人亲近大数据的案例,是交通领域基于数据的一次新尝试。未来在教育、就业、公共卫生等众多关键领域,大数据的分析洞察,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分析洞察 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阅读全文

与2015年百度在大数据统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s入门必备文件 浏览:348
以前的相亲网站怎么没有了 浏览:15
苹果6耳机听歌有滋滋声 浏览:768
怎么彻底删除linux文件 浏览:379
编程中字体的颜色是什么意思 浏览:534
网站关键词多少个字符 浏览:917
汇川am系列用什么编程 浏览:41
笔记本win10我的电脑在哪里打开摄像头 浏览:827
医院单位基本工资去哪个app查询 浏览:18
css源码应该用什么文件 浏览:915
编程ts是什么意思呢 浏览:509
c盘cad占用空间的文件 浏览:89
不锈钢大小头模具如何编程 浏览:972
什么格式的配置文件比较主流 浏览:984
增加目录word 浏览:5
提取不相邻两列数据如何做图表 浏览:45
r9s支持的网络制式 浏览:633
什么是提交事务的编程 浏览:237
win10打字卡住 浏览:774
linux普通用户关机 浏览:1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