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数据 > 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议

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21 09:49:20

『壹』 数据交易合规研究者齐爱民:鼓励金融教育等探索行业交易规则

数据交易问路之专家访谈

数据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效率、合规与安全,需要系统研究数据交易方式与交易场景,推动数据产品标准化,创新 探索 新型交易模式。我国大数据交易产业仍然处于初级 探索 阶段,虽然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但大数据交易发展存在诸多障碍。

那么,国内数据交易市场现状如何?数据交易存在哪些问题?数据交易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路径?齐爱民曾经带领团队到杭州、贵阳、武汉等多地数据交易场所调研,是重庆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重庆大学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与大数据法治战略研究院院长,就上述问题接受南都专访。

以政府主导大数据交易平台模式为主

南都:齐教授曾经带领团队到多地数据交易场所调研,据您观察目前国内数据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如何?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齐爱民: 目前,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发展规划。2021年期间,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相继成立,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批设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就整体而言,我国在数据确权、数据定价、交易模式、制度建设等方面尚处于 探索 阶段。

在交易类型上,我国以政府主导的大数据交易平台模式为主,还包括互联网企业生态体系内的数据交易和第三方数据公司推动的数据交易。对于大数据交易平台中的数据交易,目前交易主体以央企、国企以及研究机构为主,商业机构因合规风险等考量尚未大范围参与到大数据交易平台之中。在交易内容上,各交易平台有所不同,有的交易平台提供API数据服务,有的交易平台提供经过加工后的数据产品,还有的交易平台提供原始的数据集。

南都:调研主要发现数据交易存在哪些问题?经过几年发展是否得到改进?对此有什么建议?

齐爱民: 我们2016年前后对北京、上海、杭州、贵阳、武汉等地的大数据交易平台进行调研,发现7个问题包括:各类数据主体缺乏共享理念;数据交易平台定位不明;数据交易缺乏统一标准;数据法律属性与归属存争议;交易规则理论亟待创新;缺乏跨学科人才和培养基地建设不足;政府数据分类不明,存在交易风险。

经过这几年发展,我国在数据要素市场顶层规划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上有了较大进步,但数据流通的基础法律制度构建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几乎陷入业务停滞状态,国内同类大数据交易所也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我认为,应当吸取前几年大数据交易平台实践 探索 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鼓励各地开展大数据交易试点工程和规则制定,另一方面也应当从法律层面解决数据的权属、数据价值评估、数据交易的边界等基础性问题。

南都:目前市场上数据交易平台主要包括政府类数据交易场所、数据服务商等,各有什么优势?随着数据应用更精细化,您认为哪些数据更符合市场需求?

齐爱民: 目前国内知名的大数据交易平台,如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主要是由政府支持建设,这类数据交易场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够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扩大参与主体的范围,激发数据交易主体的积极性和交易市场的活力,可以促进数据资源整合、规范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数据流动性,在数据来源、运营规范化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数据服务商以服务客户的特定数据分析需求为目标,通过将合法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提供给客户来盈利,其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和多样化,如帮助客户进行消费者身份验证和欺诈检测,为客户提供营销效果分析等。我认为,一些数字化程度较高的领域,如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数据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较大影响,也更符合数据交易市场需求。

南都:高质量数据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头部互联网平台及金融机构等主体手里,我们需要如何培育多样化数据供需市场及交易场景?

齐爱民: 我认为需要确立一些基本的法律制度,如数据的法律性质,数据交易的边界等,一方面让高质量数据的控制者敢于并积极释放数据,另一方面也让数据需求方放心使用数据。数据交易市场培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不应过分仰赖大数据交易平台这一当前的主流模式,还应鼓励金融、教育等数字化程度较高的领域开展行业内的数据交易规则 探索 ,从而形成多样化的数据交易市场。

南都:我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被作为网络空间治理和数据保护的三驾马车,目前数据交易仍然面临哪些新难题?需要如何完善交易模式与法律制度的构建?

齐爱民: 我国近些年在网络空间立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为数据交易确立一些基础边界,但数据交易仍面临权属不明、定价模式不成熟等问题,阻碍了数据的自由流通和开发利用。我国《民法典》第127条肯定数据的合法性,为数据交易的专门立法提供了民事基本法支撑。

我认为,首先要在民法层面确立数据的法律性质。其次,通过部门规章等方式建立数据资产评估制度,推动形成多元化的数据定价模式。最后,对大数据交易平台等数据服务提供者设立准入门槛和备案登记制度,采取政府和平台协同监管模式,加强对平台内交易主体和交易活动的合规审查,尤其是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和国家数据主权的风险评估和防范。

南都:数据权属是数据立法绕不开的问题,深圳出台国内首部综合性数据立法,提出数据权益概念,《上海市数据条例》提出授权运营等,2022年1月25日天津发布数据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目前,对于数据确权、数据交易在立法层面有哪些经验?地方数据立法应往何处?

齐爱民: 数据确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数据不同于传统的有形商品,具有非竞争性,直接采取确权的方式可能并不利于数据的流通。目前,我国法律层面尚未确立数据的权利归属,但对数据交易活动的开展以及边界作出了一些原则性规定。例如,《网络安全法》第42条允许将匿名化后的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为数据交易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数据安全法》第33条规定数据交易中介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数据提供方说明数据来源,审核交易双方的身份,并留存审核、交易记录。《民法典》《刑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了禁止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法律底线。

在促进数据交易方面,深圳、上海、天津等地进行地方立法 探索 ,其内容更多是鼓励市场主体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开展数据交易创新实践。我认为,对于一个刚刚建立还尚未成熟的市场,应当给予市场主体更多自由 探索 空间。在各地相继建设大数据交易平台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数据交易实践制定具体的交易规则,如《天津市数据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在规则的适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数据交易制度,待相关经验成熟后再上升为国家立法。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字政府研究中心

策划:王海军 统筹:邹莹 凌慧珊 研究员:袁炯贤 设计:刘寅杉

『贰』 主张大数据的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对交易数据存储方面是怎么规划的

交易数据第三方托管

『叁』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属于传销吗

不属于

交易所提供的只是交易的平台,至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商业交易的数据,全是卖家通过各种渠道自行搜集、统计、分析之后提供的。

交易所执行会员制度,不论是卖家还是买家都需要先“入会”才能获得交易资格。入会先提交申请,审核过关的才能进驻交易所。另外,该所尚不接受个人用户参与交易。

数据值多少钱,由交易所与数据卖家协商制定。数据内容和交易价格在平台网站上挂出。买家看中了,在平台上拍下就算交易成功。

进入平台交易前,数据都要经过脱敏,抹去和隐私相关的信息。另外,数据交易的行业公约和大数据立法这两个话题,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卖家当然也可以选择私下交易,但是在交易所这种大平台上交易肯定更省时省力。交易所已纳入百余位交易商会员,其中50家企业来自贵阳本地,另有70多家来自省外。

数据买家需遵守交易所制定的保护条例,不得私自转售、泄露“数据产品”,以确保数据不被滥用。

平台搭建起来后,数据交易更加方便,利用数据掘金的公司也会活跃起来,每个人的生活会因此改变。打个比方,贵阳市民出行的数据经脱敏进入平台,有商家瞅准商机,买了这些数据做出一款APP,每天提前分析出贵阳每个堵点,每个人出行就更方便了。

拓展资料: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是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家以大数据命名的交易所,是一个面向全国提供数据交易服务的创新型交易场所。

它旨在促进数据流通,规范数据交易行为,维护数据交易市场秩序,保护数据交易各方合法权益,向社会提供完整的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数据资产管理和融资等综合配套服务。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全程参与了贵阳大数据产业顶层设计、产业规划和产业推动,当前正在参与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大数据交易标准、大数据技术标准、大数据安全标准等国家大数据战略顶层设计,同时在全国布局三十个交易中心。

截至2015年底,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交易金额已突破6000万元人民币,会员数量超过300家,接入的数据源公司超过100家,数据总量超过10PB,已发生实际交易的会员超过70家。

『肆』 现在的大数据交易中心是干嘛的

主要是 数据交易,这类企业一般没得分析能力。

『伍』 贵阳的大数据交易所是干什么

卖数据的,比如电商数据、票房数据等。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是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面向全国提供数据交易服务,旨在促进数据流通,规范数据交易行为,维护数据交易市场秩序,保护数据交易各方合法权益,向社会提供完善的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数据资产管理和融资等综合配套服务。

交易的数据是基于底层数据,通过数据的清洗、分析、建模、可视化后的结果。

企业文化:

理念:贡献中国数据智慧 释放全球数据价值。

使命:大数据,中国在行动,引领全球产业发展。

愿景: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交易所。

主要业务线:

1、INSIDE数据合作。

2、企业、行业、政府数据供需交易平台。

3、政府大数据开发合资公司建设。

4、招商局大数据平台共建。

5、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合作。

6、大数据项目合作交易所平台可呈现的数据三种形式,数据报告,终端,API接口。

贵交所为国务院亲自批准的国内首家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涵盖了国内40 多个产业链、8000 多个行业及40000 多个细分市场,基于对1500 万家企业的详细信息、2000 多项特征指标和10000 多个数据模型的深度挖掘、清洗、整理和重构。

『陆』 全球大数据产业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

全球大数据产业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
纵观国内外,大数据已经形成产业规模,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呈现纵深发展。面向大数据的云计算技术、大数据计算框架等不断推出,新型大数据挖掘方法和算法大量出现,大数据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传统产业开始利用大数据实现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工业物联网、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大数据的应用普及。新兴行业、传统行业围绕数据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了传统行业数据平台、互联网数据平台及行业资讯类数据平台。以数据应用为基础的新一代数据服务企业,在促进主体行业发展的同时,同样促进了行业内中小企业的发展。
1
大数据发展的产业环境分析
美国政策层面发力推动大数据应用发展。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公开数据计划,在健康、能源、气候、教育、金融、公共安全等领域开放数据和信息,促进创新的突破,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美国致力于扩大联邦数据公开范围和受用对象的范围,尤其扩大高价值数据资产,探讨如何进一步扩展收集和分析工业竞争和创新相关的数据。
为了进一步挖掘联邦政府数据的应用潜力,促进创新与社会进步,2016年1月美商务部发起了一项旨在使政府数据更加容易使用的数据易用性计划(CDUP)。5月,白宫发布《联邦大数据研发战略计划》,为未来的大数据研发列出7条战略计划,旨在建立大数据创新生态系统,加强数据分析能力,从大量、多样、实时的数据库中提取有效信息,服务于科学研究、经济增长与国家安全。2016年,美国应用大数据预测选举也引起世界关注,大数据应用开始为广大公众所关注,数据的真实性及数据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英国以数据共享为根本积极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建哈璀(Hartree)大数据中心,投资1.13亿英镑。新建艾伦图灵研究所,投资4200万英镑,开展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投资1.5亿英镑建立第一个国家级老年痴呆症研究所。建立应对重大疾病新的数学研究中心。英国成立大数据战略委员会,发布《开放数据战略白皮书》,统一政府数字平台,开通政府部门开放数据通道,设立数据开放共享奖励基金,2018年还将出台“数据保护通则”的专门法规,旨在开发利用数据资源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增长。
瑞典启动国家重点科研计划(NFP)大数据专项(Big Data, NFP75)。2017年正式启动,计划投入资金2.5亿瑞士法郎,从2017年至2020年为期4年。该专项主要分为三个板快:大数据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基础性研究、大数据基础设施构架、数据库和计算中心;大数据相关社会及法律问题:大数据涉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预测(如对贸易、商务模式、人员交通及物流的影响)、个人隐私及空间的保护及相关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及对策等;大数据应用:对大数据在交通、健康、灾害及社会风险控制、能源转型领域的应用展开基础性研究。瑞士国家重点科研计划由瑞士联邦政府推出,目的是对关系瑞士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展开基础性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我国各地政府积极为大数据发展营造环境。2014年、2015年“大数据”首次写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在2015年3月5日举行的两会中,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当前,《国家大数据战略及行动纲要(2015-2025)》征求意见稿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支持了大量大数据研究项目;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广东省、贵州省等制定了大数据发展规划,多地开始建数据产业基地,天津拟打造国家数据聚集区,与北京、河北联合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重庆计划将大数据培育成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两江云计算产业园,陕西西咸新区、湖北武汉光谷、贵州贵安新区等地提出要设国家级大数据基地。
上海成立数据交易中心。2016年4月1日,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挂牌成立,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上海市商务委联合批复成立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承担着促进商业数据流通、跨区域的机构合作和数据互联、公共数据与商业数据融合应用等工作职能。交易中心以国内领先的“技术+规则”双重架构,创新结合IKVLTP 六要素技术,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标识技术和二次加密数据配送技术,结合面向应用场景的交易规则,将在全面保障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前提下推动数据聚合流动。
上海将围绕“资源、技术、产业、应用、安全”融合联动这一条主线,聚焦“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两个方面,创新“交易机构+创新基地+产业基金+发展联盟+研究中心”五位一体大数据产业链生态发展布局,力争打造国家数据科学中心、亚太数据交换中心和全球“数据经济”中心,形成集数据贸易、应用服务、先进产业为一体的大数据战略高地。
2
大数据产业的行业需求预测
企业需求
传统企业的大数据转型。随着互联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改变了用户消费习惯的同时,众多传统企业面临了一系列必须面对的问题,其中一条核心主线就是基于已有数据的使用以及对于用户数据的采集。对于有效利用数据,很多传统企业开展了试探性的使用和分析,并逐步结合互联网平台,使数据形成闭环。地产、制造、金融企业已经在逐步建立互联网销售平台,其实平台的本身并不是去加大产品销售量,而是通过平台对传统营业网点、销售渠道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建立可供判断或分析的数据之用。
更好的吸纳客户的潜在需求,更快的适应市场变化,从而带动新一轮研发的生成或变革。而此类企业的成长点,市场化性质,及企业性质将区别于传统企业,而走上新业态、新模式的道路。包括车联网、互联网金融、汽车电商、房产电商,都已经出现了苗头。对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传统企业转型是区别于其他领域的却又独树一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台企业的大数据战略。对于相对IT投入较少,IT基础较为薄弱的领域,比如零售、餐饮、服装、农业、出版等行业,企业不会去自建云计算及大数据平台,更多的则是会依靠专业化的数据服务企业或是数据服务平台来满足数据分析的需求。行业数据服务平台架构的初衷,主要是用云服务方式解决上述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及运维需求。
目前上海类似的行业数据平台不少,建筑业的筑想网、医药业的安捷力等都是在行业垂直领域专业度很高的企业,而且较之通用、普适性的平台,此类平台的发展更具有和行业发展的共存性和相通性,是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互联网企业大数据规模化发展。互联网传媒是推动企业接触大数据服务中一个相对快速的行业,传媒由传统的单向被动模式转变成为双向互动模式,在吸引了用户群体的同时也通过定义用户肖像,来推动精准营销。精准营销使企业享受了新媒体带来的最实惠的成果,也为企业带来了一份较之传统传媒更加具体的数据分析报告。
同样在互联网领域,无论是社交平台、团购还是移动应用,在其互联网平台构建的过程中,收集、汇总、分析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甄别不同年龄段、性别、爱好的用户群,来精准定位推送不同的消息,而在这些精准定位的背后,则是每天几十甚至几百TB的数据增长量和分析量,可以说,有了互联网才推进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热点关联领域需求
金融大数据。中国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存在产业链分布广、市场空间巨大的特点,但与此同时,又表现出产业集中度非常低的现状。因此,未来必将经历大量的并购整合,最终出现几家庞大的IT服务机构。传统金融服务领域的人才资源、市场能力、技术及研发方面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产业环境、配套资源都非常成熟。
在金融信息服务产业链中,已经拥有了证券、期货、金融期货、科技技术等交易所以及钢铁、有色金属等各类生产物资交易所,拥有像安硕信息、万得资讯、金仕达、银联、普兰金融、春雨供应链等一大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还有一批以经尔纬为代表的掌握大数据技术及具有资源整合能力的公司。金融领域的数据库建设比较完善且都为结构化的数据,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的介入,大数据将显示出大有可为的趋势,对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成果的需求也将越加旺盛。
交通大数据。一是智能交通,在交通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实现交付跟踪,工作流程监督,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如果车辆使用了该应用,就可以监测到相关数据。智慧城市首席信息官可以使用从物联网信息库中获取运输和交通过程的信息。这将大大改善交通运输,建立服务型的支付方式,而不是简单的付款程序,如时间收费制度。
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是根据交通数据来建立对公民有益的基础政策。智能交通也产生了很多新的商业创新。二是自动驾驶,目前GOOGLE借助大数据及车载技术和传感器,以及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地图数据、GPS和无线通信数据等,实现了无人驾驶,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大数据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被看好。
新媒体大数据。大数据引领的新媒体已经颠覆了国外数个传统媒体,比如停刊的美国《新闻周刊》以及德国出现战后最大的纸媒倒闭潮等。以眼球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媒体展示型广告已快速向以数据为基础的网络媒体精准型广告进行转变。百视通和东方明珠的整合已经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千亿级别的传媒上市公司。在电信、广电及互联网领域海量数据处理具有丰富的研发及应用经验,所用技术涵盖了分布式计算、海量数据处理、流计算、机器学习及神经网络等,重点关注于互联网广告投放技术、效果监测、目标受众行为分析及精准细分、广告智能匹配等。未来几年,新媒体大数据将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追捧。
制造业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研究推动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研发面向不同行业、不同环节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选择典型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开展工业企业大数据应用项目试点,积极推动制造业网络化和智能化。最近几年,从国家到地方政府,日益重视大数据在制造业特别是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例如《中国制造202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数据在制造业应该发挥的潜力巨大,释放空间和余地很大。
3
大数据投资前景预判
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价值潜力巨大
智能化领域及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例如日本提出建成超智能社会,实现ICT技术在全社会的深度融合应用。日本第五期科技计划提出建设SOCIETY 5.0(超智能社会),基于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ICT技术,研究开发先进机器人、超级计算机、传感器、高速通信等技术,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高度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统,运用大数据促使社会生活各领域实现高度智能化,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日本超智能社会的提出,受到诸多大数据公司和风投的关注。类似,我国各地正在大力推进的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与新兴技术交叉应用的环节,大数据将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大数据与智慧交通、绿色环保、民生安全等领域的融合,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带动下,大数据应用商机无限。
支撑分享经济智能平台被看好
分享经济在短时间内崛起并成为全球现象,规模和影响力都呈现出指数增长。2014年12月,普华永道发布了预测报告指出全球分享经济的规模将从2015年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3350亿美元。在全球经济努力复苏的背景下,分享经济模式的新颖性和巨大发展潜力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支持,甚至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将构建支撑分享经济的智能平台,而这些平台将日益彰显其经济价值,从而能够灵活、便利、及时、安全、经济地连接不同需求的陌生人,从而在分享经济的新模式中,大数据起到了核心作用,占领核心的地位,其价值不言而喻。

『柒』 多省“十四五”规划建议出台 产业链现代化、数字经济等成关键词

近日,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中部省份陆续公布了各省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十四五”规划建议)。
在产业规划层面,中部省份各有侧重,但都强调要增强供应链产业链韧性、打造产业链长板、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江西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进铸链强链引链补链。完善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多元化可供体系,着力补齐智能传感器、工业软件、稀土功能材料、集成电路硅片等关键领域基础部件短板。
安徽提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推行产业集群群长制、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产业联盟盟长制,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培育形成1个万亿级产业、10个左右千亿以上重大产业、100个左右“群主”企业“链长”企业、1000个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
壮大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也都写进了中部各省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
江西提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集聚壮大数字产业。用好世界VR产业大会平台,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和示范应用,努力建设世界级VR中心。
安徽提出,打造数字科技创新先行区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国软件名园、中国软件名城。做大做强“中国声谷”。加快江淮大数据中心、安徽(淮南)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强化区域协作也在中部各省“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做大做强省会城市的同时,各省均强调要加快城市群建设和发展,培育区域经济动力源。
湖南提出,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两副”指的是建设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提出,完善提升“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格局,具体包括: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打造沪昆、京九高铁经济发展主轴;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高质量发展等。湖北提出,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具体包括:充分发挥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由点轴式向扇面式发展,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南北“两翼”等。

『捌』 如何实现大数据交易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以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型经济形态正在蓬勃发展。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数据自由流通,而数据交易就是实现数据有序流通的关键一环。

近日,发源地大数据对我国大数据交易产业进行了深度研究,指明了未来发展路径。

2011年至2014年这四年间,我国大数据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大数据的市场规模增速稳定,每年均保持在20%以上。

2015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已达到98.9亿元,同比增长30.7%。

2016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增速迎来高潮,达到45%,市场规模继续扩大,超过160亿元。

预计2017年至2020年,大数据的市场增速稳定。

我国主要的大数据交易平台分布在西南、华中和华北地区,均属于国内第一批崛起的大数据交易平台。

从当前的发展来看,中西部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是国内最早规划并实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地区。

东部地区则依托经济优势,聚集效应开始显现。就目前而言,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以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集团枢纽的沿海大数据走廊格局,是东部地区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的最大特点。

1.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进入井喷期。

数据交易平台是数据交易行为的重要载体,可以促进数据资源整合、规范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数据流动性,成为当前各地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主要举措之一。从全国范围来看,2015年前成立并投入运营的有北京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长江大数据交易所、东湖大数据交易平台、西咸新区大数据交易所和河北大数据交易中心。2016年新建设的有哈尔滨数据交易中心、江苏大数据交易中心、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以及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据有关数据预测,到2016年年底全国类似的交易平台数量可能达到15到20个[1]。

2.大数据交易变现能力有所提升。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鼓励下,数据交易从概念逐步落地,部分省市和相关企业在数据定价、交易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数据交易类型的日益丰富、交易环境的不断优化、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数据变现能力显著提高。据《2016年中国大数据产业白皮书》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大数据相关交易的市场规模为33.85亿元,预计到2016年国内大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62.12

亿元,2020年将达到545亿元。

3.大数据交易仍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大数据交易仍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据交易主要以单纯的原始数据“粗加工”交易为主,数据预处理、数据模型、数据金融衍生品等的内容的交易尚未大规模展开。二是数据供需不对称使得数据交易难以满足社会有效需求,数据成交率和成交额不高。三是数据开放进程缓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据交易整体规模,影响数据变现能力。四是数据交易过程中缺乏全国统一的规范体系和必要的法律保障,无法有效破解数据定价、数据确权等难题。

『玖』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于深圳上线,该数据交易中心具有什么作用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于深圳上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由中宣部牵头,中央有关部门配合,全国宣传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及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国家级项目“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已投入试运行,并由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运营。国家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中宣部牵头、六部委联合签署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

阅读全文

与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更改桌面文件图标 浏览:418
word2010如何去掉背景 浏览:632
adp文件如何打开 浏览:531
ug编程怎么导出零件 浏览:586
asp在线文件管理系统 浏览:468
tks文件如何分解 浏览:132
java7tmd32位 浏览:49
网络公司关键词 浏览:925
vivo手机的便签文件夹是哪个 浏览:672
win10升级助手未激活 浏览:530
浏览器保存密码在哪个文件 浏览:691
sitemap代码 浏览:108
数据库的使用过程 浏览:761
excel怎么用高级筛选数据 浏览:438
js中怎么设置css样式 浏览:724
商业网站模板下载 浏览:548
c怎么调用数据库 浏览:438
vue封装js方法 浏览:705
电脑文件夹蓝色的 浏览:713
tp无线网设置管理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浏览:38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