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熟识三菱PLC编程基本指令
学习三菱PLC编程基本指令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理解每条指令的用途。入门阶段,重点在于熟悉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符号的区别,以及编程元件的分类。
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符号在表示触点时,虽然符号有所区别,但都包含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和线圈,且通过标注如KM、KA、KT等符号区分不同的器件。然而,梯形图的最大优点在于同一标记的触点可以在不同梯级中反复出现,使得程序结构更为灵活。
编程元件分为八大类,其中X为输入继电器、Y为输出继电器、M为辅助继电器、S为状态继电器、T为定时器、C为计数器、D为数据寄存器和指针(P、I、N)。了解这些元件是学习三菱PLC编程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着重介绍三菱PLC编程基本指令的学习。基本指令包括取(LD)、取反(LDI)、输出(OUT)。
取(LD)指令用于选取触点,取反(LDI)指令用于选取常闭触点。这些指令通常用于电路的第一个触点或电路块中的第一个触点。比如,取指令的正确表示为“LDX000”,而取反指令则为“LDI T0”。这些指令可以应用于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状态继电器等。
输出(OUT)指令用于驱动线圈,其作用是将线圈驱动至接通状态,以控制外部负载。输出指令只能在梯形图的最后一位出现,且同一驱动线圈只能出现一次。例如,“OUT Y000”表示驱动输出继电器Y000。
触点的串联指令包括与(AND)和与非(ANI)。与指令用于常开触点的串联,与非指令用于常闭触点的串联。这些指令可以重复使用,不受限制。在串联电路中,可以根据触点的开闭类型选择合适的指令。
触点的并联指令包括或(OR)和或反(ORI)。并联指令用于单个触点与上一支路的并联,无论电路中有多少支路,只要触点为常开或常闭,即可使用相应的指令。
串联电路块的并联指令ORB用于多支路并联的情况,而并联电路块与块之间的串联指令ANB用于连接不同电路块。这两组指令在编程时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构建更复杂的电路。
最后,三菱PLC编程中还包含堆栈指令,如MPS、MRD、MPP和END。这些指令用于在程序中处理数据堆栈,进行数据的入栈、读取、出栈和结束程序。堆栈指令同样有其特定的使用规则和作用范围。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指令和操作,学习三菱PLC编程将变得相对简单。关键在于实践和熟悉每条指令的逻辑和应用,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编程逻辑和技巧。
❷ 三菱plc元件有哪些
三菱PLC编程元件指是PLC内的一种类似于传统继电器的编程元件(有的书上称为软继电器),除输入输出有点特殊外,都是用PLC内部的存储单元的状态来表示的。
(一)输入输出继电器
输入端子是PLC从外部开关接受信号的窗口。在PLC内部,与PLC输入端子相连的输入继电器是一种光电隔离的电子继电器,有无数的电子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可在PLC内随意使用。这种输入继电器不能用程序驱动。
输出端子是PLC向外部负载发送信号的窗口。输出继电器的外部输出用触点(继电器触点,晶闸管、晶体管等输出元件)在PLC内与该输出端子相连,有无数的电子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可在PLC内随意使用。PLC外部输出用触点,按照输出用软元件的响应滞后时间动作。
(二)、定时器
PLC中定时器T相当于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时间继电器,它可提供无限对常开延时触点、常闭延时触点供编程使用。
(三)辅助继电器
辅助继电器PLC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继电器,一般的辅助继电器相当于传统继电控制系统中的中间继电器,辅助继电器又分为三类:
1、特殊辅助继电器
PLC内有256个特殊辅助继电器,这些特殊辅助继电器各自具有特定的功能。
2、通用辅助继电器
通用辅助继电器按十进制地址编号(在FX型PLC中除了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外,其他所有器件都采用的是十进制地址编号)。
3、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
PLC在运行时若发生停电,输出继电器和通用辅助继电器全部成为断开状态。上电后除了PLC运行时被外部输入信号接通以外,其它仍断开。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可保持断电前的状态,它是由PLC内装锂电池支持的。
(四)、状态器
状态器(S)是构成状态转移图的重要器件,它与步进顺控指令配合使用。
(五)、计数器
计数器元件号按十进制编号,计数器的计数次数由编程时设定的系数K决定。
(六)、数据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元件,用于存放各种数据。
不同厂家、不同系列的PLC,其编程元件的功能和编号(地址)也不相同,因此在编写PLC程序时,必须熟悉所选用PLC的每条指令所涉及的编程元件的功能和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