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控车床在程序编制中.如何建立新的程序
调出程序:打开程序开关 程序画面 编辑方式 输入O....(要调出的程序号)
再按下方回向答键 就能调出你需要的程序建立新的程序:
打开程序开关 程序画面 编辑方式 输入O....(要建立的程序号0--9999) 再按EOB键
2. 数控如何编程
问题一:数控车床怎么编程? O1程序命名,大写字母O开头
N1;实际操作里面,使用N了表示一段工序哪敏
T0101;选择1号刀具,后面一个01是摩耗仔山
M03 S500;主轴正转,转速为500转
G00 Z1.0;快速靠近工件
X52.;
G71 U1.R0.3;外圆粗加工循环,单边进给量为0.3
G71 P10Q20U0.1W0.05F0.15;定义粗加工的其他参数
N10 G00 X16.;其实程序段N10,注意第一行一定要走X轴!
G01 Z0 F0.05;F为精加工的进给速度,粗加工不受影响。
X20.Z-2.; 20外圆右边倒角
Z-20.;20的外圆面
X30.Z-35.; 圆锥面
X40.;40外圆的右端面
Z-45.;40外圆面
X46.;50外圆右端面
X50.W-2.;50外圆右边倒角
Z-60.;50外圆面
N20 X52.;循环结束段N20
G00 X100.;刀具离开工件
Z100.;
M05;主轴停止,
M00;程序暂停,然后手动测量..
N2精加工程序段
T0202;选择2号刀具
M03 S1000;主轴正传1000
G00 Z1.;刀具快速靠近工件
X52.;
G70 P10 Q20;进行精加工
G00 X100.;刀具离开工件
Z100.;
M05;主轴停止
M30;程序停止 就是这样编程的明白不!
问题二:如何学习数控编程 首先我要强调一下,如果能数控编程各种语言,那么你在社会人才竞争中就非常有优势。
目前在国内制造业对数控加工高速增长的需求形势下,数控编程技术人才出现了严重短缺,数控编程技术已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需求热点。
一、学好数控编程技术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具有基本的学习资质,即学员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预备知识。
(2)有条件接受良好的培训,包括选择好的培训机构和培训教材。
(3)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二、学习数控编程技术,要求学员首先掌握一定的预备知识和技能,包括:
(1)基本的几何知识(高中以上即可)和机械制图基础。
(2)基础英语(高中以上即可)。
(3)机械加工常识。
(4)基本的三维造型技能。
三、选择培训教材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1)教材的内容应适合于实际编程应用的要求,以目前广泛采用的基于CAD/CAM软件的交互式图形编程技术为主要内容。在讲授软件操作、编程方法等实用技术的同时也应包含一定的基础知识,使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教材的结构。数控编程技术的学习是一个分阶段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的内容应按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从应用角度对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便于读者从整体上理解和记忆。
四、数控编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基本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
第1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数控加工原理、数控程序、数控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第2阶段:数控编程技术的学习李戚枝,在初步了解手工编程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基于CAD/CAM软件的交互式图形编程技术。
第3阶段:数控编程与加工练习,包括一定数量的实际产品的数控编程练习和实际加工练习。
五、学习方法与技巧
同其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样,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提高数控编程技术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几点建议:
(1)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完成一个学习目标,并及时加以应用,避免进行马拉松式的学习。
(2)对软件功能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不仅可提高记忆效率,而且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软件功能的应用。
(3)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规范的操作习惯,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一点往往比单纯学习技术更为重要。
(4)将平时所遇到的问题、失误和学习要点记录下来,这种积累的过程就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六、如何学习CAM
交互式图形编程技术的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AM编程的要点)可分三个方面:
1、是学习CAD/CAM软件应重点把握核心功能的学习,因为CAD/CAM软件的应用也符合所谓的“20/80原则”,即80%的应用仅需要使用其20%的功能。
2、是培养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习惯。对于常用的加工工艺过程应进行标准化的参数设置,并形成标准的参数模板,在各种产品的数控编程中尽可能直接使用这些标准的参数模板,以减少操作复杂度,提高可靠性。
3、是重视加工工艺的经验积累,熟悉所使用的数控机床、刀具、加工材料的特性,以便使工艺参数设置更为合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实践经验是数控编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通过实际加工获得,这是任何一本数控加工培训教材都不可能替代的。虽然本书充分强调与实践相结合,但应该说在不同的加工环境下所产生的工艺因素变化是很难用书面形式来表述完整的。
最后,如同学习其他技术一样,要做到“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既要对完成学习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心,同时又脚踏实地地对待每一个学习环节。
所以,只要你对数控编程感兴趣,本人严重支持你去学它,前途无量啊。
本文参考地址:
...>>
问题三:数控编程怎样做 20分 教你如何成为数控机床编程高手,建议初学者认真阅读。要想成为一个数控高手(金属切削类),从大学毕业进工厂起,最起码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他既要有工程师的理论水平,又要有高级技师的实际经验及动手能力。第一步: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工艺员。数控机床集钻、铣、镗、铰、攻丝等工序于一体。对工艺人员的技术素养要求很高。数控程序是用计算机语言来体现加工工艺的过程。工艺是编程的基础。不懂工艺,绝不能称会编程。其实,当我们选择了机械切削加工这一职业,也就意味着从业早期是艰辛的,枯糙的。大学里学的一点基础知识面对工厂里的需要是少得可怜的。机械加工的工程师,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经验师。因此,很多时间必须是和工人们在一起,干车床、铣床、磨床,加工中心等;随后在办公室里编工艺、估材耗、算定额。你必须熟悉各类机床的性能、车间师傅们的技能水平。这样经过2-3年的修炼,你基本可成为一个合格的工艺人员。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建议刚工作的年轻大学生们,一定要虚心向工人师傅们学习,一旦他们能把数十年的经验传授与你,你可少走很多弯路。因为这些经验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工艺的选择是综合考虑设备能力和人员技术能力的选择。没有员工的支持和信任,想成为优秀的工艺员是不可能的。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与积累,你应达到下列技术水准和要求:1、 熟悉钻、铣、镗、磨、刨床的结构、工艺特点,2、 熟悉加工材料的性能。3、 扎实的刀具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刀具的常规切削用量等。4、 熟悉本企业的工艺规范、准则及各种工艺加工能达到的一般要求,常规零件的工艺路线。合理的材料消耗及工时定额等。5、 收集一定量的刀具、机床、机械标准的资料。特别要熟悉数控机床用的刀具系统。6、 熟悉冷却液的选用及维护。7、 对相关工种要有常识性的了解。比如:铸造、电加工、热处理等。8、 有较好的夹具基础。9、 了解被加工零件的装配要求、使用要求。10、有较好的测量技术基础。第二步:精通数控编程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这一点,我觉得比较容易,编程指令也就几十个,各种系统大同小异。一般花1-2个月就能非常熟悉。自动编程软件稍复杂些,需学造型。但对于cad基础好的人来说,不是难事。另外,如果是手工编程,解析几何基础也要好!读书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最适应的。在实践中,一个好程序的标准是:1、 易懂,有条理,操作者人人都能看懂。2、 一个程序段中指令越少越好,以简单、实用、可靠为目的。从编程角度对指令的理解,我以为指令也就G00和G01,其他都为辅助指令,是方便编程才设置的。3、 方便调整。零件加工精度需做微调时最好不用改程序。比如,刀具磨损了,要调整,只要改刀具偏置表中的长度、半径即可。4、 方便操作。程序编制要根据机床的操作特点来编,有利于观察、检查、测量、安全等。例如,同一种零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在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分别加工,程序肯定不一样。在机械加工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有实践经验的同行,想必都会同意这句话吧!第三步: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这需要1-2年的学习,操作是讲究手感的,初学者、特别是大学生们,心里明白要怎么干,可手就是不听使唤。在这过程中要学:系统的操作方式、夹具的安装、零件基准的找正、对刀、设置零点偏置、设置刀具长度补偿、半径补偿,刀具与刀柄的装、卸,刀具的刃磨、零件的测量(能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卡、百分表、千分表、内径杠杆表)等。最能体现操作水平的是:卧式加工中心和大型龙门(动粱、顶梁)加工中心。操作的练习需要悟性!有时真有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意境!在数控车间你就静下心来好好练吧!一般来说,从首件零件的加工到加工......>>
问题四:数控编程的步骤是?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工艺方案分析
?确定加工对象是否适合于数控加工(形状较复杂,精度一致要求高)
?毛坯的选择(对同一批量的毛坯余量和质量应有一定的要求)。
?工序的划分(尽可能采用一次装夹、集中工序的加工方法)。
二.工序详细设计
?工件的定位与夹紧。
?工序划分(先大刀后小刀,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尽量“少换刀”)。
?刀具选择。
?切削参数。
?工艺文件编制工序卡(即程序单),走刀路线示意图。程序单包括:程序名称,刀具型号,加工部位与尺寸,装夹示意图
三.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用UG设置编出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G,S,M)与程序格式。
?后处理程序,填写程序单。
问题五:数控机床怎么编程序 首先,要树立一个观念:想学好数控,必须对数控感兴趣。
其次,再谈如何学数控:
针对性的学习,学哪个系统,就去记哪个系统的G、M代码,这很重要。
记熟了这些代码,并知道什么时候采用什么代码,就可以试着编写些简单的零件程序,增加熟练程度。
方便的东西懂得了多了,可以试着加工一些简单的零件,这样一来,理论实际相结合,很轻松的就学好数控了。
可以参考下面的模式:
G代码 组别 解释 ; G00 01 定位 (快速移动) ; G01 直线切削 ; . G02 顺时针切圆弧 (CW,顺时钟) ; G03 逆时针切圆弧 (CCW,逆时钟) ; G04 00 暂停 (Dwell) ; G09 停于精确的位置 ; G20 06 英制输入 ; G21 公制输入 ; G22 04 内部行程限位 有效 ; G23 内部行程限位 无效 ; G27 00 检查参考点返回 ; G28 参考点返回 ; G29 从参考点返回 ; G30 回到第二参考点 ;G32 01 切螺纹 G40 07 取消刀尖半径偏置 ;G41 刀尖半径偏置 (左侧) ;G42 刀尖半径偏置 (右侧) ;G50 00 修改工件坐标;设置主轴最大的 RPM ;G52 设置局部坐标系 ;G53 选择机床坐标系 ;G70 00 精加工循环 ;G71 内外径粗切循环 ;G72 台阶粗切循环 ;G73 成形重复循环 ;G74 Z 向步进钻削 ;G75 X 向切槽;G76 切螺纹循环 ;G80 10 取消固定循环 ;G83 钻孔循环 ;G84 攻丝循环 ;G85 正面镗孔循环 ;G87 侧面钻孔循环 ;G88 侧面攻丝循环 ;G89 侧面镗孔循环 ;G90 01 (内外直径)切削循环 ;G92 切螺纹循环 ;G94 (台阶) 切削循环 ;G96 12 恒线速度控制 ;G97 恒线速度控制取消 ;G98 05 每分钟进给率;G99 每转进给率 代码解释G00 定位1. 格式 G00 X_ Z_ 这个命令把刀具从当前位置移动到命令指定的位置 (在绝对坐标方式下), 或者移动到某个距离处 (在增量坐标方式下)。 2. 非直线切削形式的定位 我们的定义是:采用独立的快速移动速率来决定每一个轴的位置。刀具路径不是直线,根据到达的顺序,机器轴依次停止在命令指定的位置。 3. 直线定位 刀具路径类似直线切削(G01) 那样,以最短的时间(不超过每一个轴快速移动速率)定位于要求的位置。 4. 举例 N10 G0 X100 Z65G01 直线插补1. 格式 G01 X(U)_ Z(W)_ F_ ;直线插补以直线方式和命令给定的移动速率从当前位置移动到命令位置。X, Z: 要求移动到的位置的绝对坐标值。U,W: 要求移动到的位置的增量坐标值。 2. 举例① 绝对坐标程序 G01 X50. Z75. F0.2 ;X100.; ② 增量坐标程序G01 U0.0 W-75. F0.2 ;U50. 圆弧插补 (G02, G03)1. 格式 G02(G03) X(U)__Z(W)__I__K__F__ ;G02(G03) X(U)__Z(W)__R__F__ ;G02 C 顺时钟 (CW)G03 C 逆时钟 (CCW)X, Z C在坐标系里的终点U, W C 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I, K C 从起点到中心点的矢量 (半径值)R C 圆弧范围 (最大180 度)。2. 举例① 绝对坐标系程序G02 X100. Z90. I50. K0. F0.2或G02 X......>>
问题六:数控机床怎样进行编程序 数控编程方法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又称数控机床编程)是指编程者(程序员或数控机床操作者)根据零件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编制出可在数控机床上运行以完成规定加工任务的一系列指令的过程。具体来说,数控机床编程是由分析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开始到程序检验合格为止的全部过程。
数控机床编程步骤
1.分析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
分析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计划,以及确认与生产组织有关的问题,此步骤的内容包括:
确定该零件应安排在哪类或哪台机床上进行加工。 采用何种装夹具或何种装卡位方法。 确定采用何种刀具或采用多少把刀进行加工。 确定加工路线,即选择对刀点、程序起点(又称加工起点,加工起点常与对刀点重合)、走刀路线 、程序终点(程序终点常与程序起点重合)。 确定切削深度和宽度、进给速度、主轴转速等切削参数。 确定加工过程中是否需要提供冷却液、是否需要换刀、何时换刀等。 2.数值计算
根据零件图样几何尺寸,计算零件轮廓数据,或根据零件图样和走刀路线,计算刀具中心(或刀尖)运行轨迹数据。数值计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数控机床编程所需要的所有相关位置坐标数据。
3.编写加工程序单
常用数控机床编程指令
一组有规定次序的代码符号,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单元存贮、传递和操作。
坐标字:用来设定机床各坐标的位移量由坐标地址符及数字组成,一般以X、Y、Z、U、V、W等字母开头,后面紧跟“-”或“-”及一串数字。
准备功能字(简称G功能):
指定机床的运动方式,为数控系统的插补运算作准备由准备功能地址符“G”和两位数字所组成,G功能的代号已标准化,见表2-3;一些多功能机床,已有数字大于100的指令,见表2-4。常用G指令:坐标定位与插补;坐标平面选择;固定循环加工;刀具补偿;绝对坐标及增量坐标等。
辅助功能字:用于机床加工操作时的工艺性指令,以地址符M为首,其后跟二位数字,常用M指令:主轴的转向与启停;冷却液的开与停;程序停止等。
进给功能字:指定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速度进给功能字以地址符“F”为首,后跟一串字代码,单位:mm/min(对数控车床还可为mm/r)三位数代码法:F后跟三位数字,第一位为进给速度的整数位数加“3”,后二位是进给速度的前二位有效数字。如1728mm/min指定为F717。二位数代码法:F后跟二位数字,规定了与00~99相对应的速度表,除00与99外,数字代码由01向98递增时,速度按等比关系上升,公比为1.12。一位数代码法:对速度档较少的机床F后跟一位数字,即0 ~9来对应十种预定的速度。直接指定法:在F后按照预定的单位直接写上要求的进给速度。
主轴速度功能字:指定主轴旋转速度以地址符S为首,后跟一串数字。单位:r/min,它与进给功能字的指定方法一样。
刀具功能字:用以选择替换的刀具以地址符T为首,其后一般跟二位数字,该数代表刀具的编号。
模态指令和非模态指令 G指令和M指令均有模态和非模态指令之分模态指令:也称续效指令,一经程序段中指定,便一直有效,直到出现同组另一指令或被其他指令取消时才失效。见表2-3、表2-6 N001 G91 G01 X10 Y10 Z-2 F150 M03 S1500; N002 X15; N003 G02 X20 Y20 I20 J0; N004 G90 G00 X0 Y0 Z100 M02; 非模态指令:非续效指令,仅在出现的程序段中有效,下一段程序需要时必须重写(如G04)。
在完成上述两个步骤之后,即可根据已确定的加工方案(......>>
问题七:数控编程怎么编整圆 G02\G03 X Y I J
编整圆的时候用I J
问题八: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是什么啊??? 手工编程是指从零件图纸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编写程序单、直到程序校核等各步骤的数控编程工作均由人工完成的全过程。手工编程适合于编写进行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的加工程序,以及程序坐标计算较为简单、程序段不多、程序编制易于实现的场合。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适应性较强。手工编程方法是编制加工程序的基础,也是机床现场加工调试的主要方法,对机床操作人员来讲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自动编程是指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支持下,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快速运算和存储的功能。其特点是采用简单、习惯的语言对加工对象的几何形状、加工工艺、切削参数及辅助信息等内容按规则进行描述,再由计算机自动地进行数值计算、刀具中心运动轨迹计算、后置处理,产生出零件加工程序单,并且对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对于形状复杂,具有非圆曲线轮廓、三维曲面等零件编写加工程序,采用自动编程方法效率高,可靠性好。在编程过程中,程序编制人可及时检查程序是否正确,需要时可及时修改。由于使用计算机代替编程人员完成了繁琐的数值计算工作,并省去了书写程序单等工作量,因而可提高编程效率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解决了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许多复杂零件的编程难题。
问题九:数控编程的步骤,具体的步骤是怎样的? 1、分析零件图 首先要分析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精度、批量、毛坯形状和热处理要求等,以便确定该零件是否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或适合在哪种数控机床上加工,同时要明确浇灌能够的内容和要求。
2、工艺处理 在分析零件图的基础上进行工艺分析,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法(如采用的工夹具、装夹定位方法等)、加工线路(如对刀点、进给路线)及切削用量(如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背吃刀量等)等工艺参数。
3、数值计算 耕根据零件图的几何尺寸、确定的工艺路线及设定的坐标系,计算零件粗、精加工运动的轨迹,得到刀珐数据。对于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如由直线和圆弧组成的零件)的轮廓加工,要计算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圆弧的圆心、两几何元素的交点或切点的坐标值,如果数控装置无刀具补偿功能,还要计算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坐标。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如由非圆曲线、曲面组成的零件),需要用直线段或圆弧段逼近,根据加工精度的要求计算出节点坐标值,这种数值计算要用计算机来完成。
4、编写加工程序单 根据加工路线、切削用量、刀具号码、刀具补偿量、机床辅助动作及刀具运动轨迹,按照数控系统使用的指令代码和程序段的格式编写零件加工的程序单,并校核上述两个步骤的内容,纠正其中的错误。
5、制作控制介质 把编制好的程序单上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作为数控装置的输入信息。通过程序的手工输入或通信传输送入数控系统。
6、程序校验与首件试切 编写的程序和制备好的控制介质,必须经过校验和试刀才能正式使用。效验的方法是直接将控制介质上的内容输入到数控系统中让机床空转,一检验机床的运动轨迹是否正确。在有CRT图形显示的数控机床上,用模拟刀具与工件切削过程的方法进行检验更为方便,但这些方法只能检验运动是否正确,不能检验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还需要进行零件的首件试切。当发现有加工误差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加以修正,直至达到零件图纸的要求。
问题十:数控车床怎样编程? 其实不管是什么系统,它们的编程都是差不多的。下面有格式,只要学会他编程就会了。 G代码 组别 解释 ; G00 01 定位 (快速移动) ; G01 直线切削 ; . G02 顺时针切圆弧 (CW,顺时钟) ; G03 逆时针切圆弧 (CCW,逆时钟) ; G04 00 暂停 (Dwell) ; G09 停于精确的位置 ; G20 06 英制输入 ; G21 公制输入 ; G22 04 内部行程限位 有效 ; G23 内部行程限位 无效 ; G27 00 检查参考点返回 ; G28 参考点返回 ; G29 从参考点返回 ; G30 回到第二参考点 ;G32 01 切螺纹 G40 07 取消刀尖半径偏置 ;G41 刀尖半径偏置 (左侧) ;G42 刀尖半径偏置 (右侧) ;G50 00 修改工件坐标;设置主轴最大的 RPM ;G52 设置局部坐标系 ;G53 选择机床坐标系 ;G70 00 精加工循环 ;G71 内外径粗切循环 ;G72 台阶粗切循环 ;G73 成形重复循环 ;G74 Z 向步进钻削 ;G75 X 向切槽;G76 切螺纹循环 ;G80 10 取消固定循环 ;G83 钻孔循环 ;G84 攻丝循环 ;G85 正面镗孔循环 ;G87 侧面钻孔循环 ;G88 侧面攻丝循环 ;G89 侧面镗孔循环 ;G90 01 (内外直径)切削循环 ;G92 切螺纹循环 ;G94 (台阶) 切削循环 ;G96 12 恒线速度控制 ;
G97 恒线速度控制取消 ;G98 05 每分钟进给率;G99 每转进给率
代码解释
G00 定位
1. 格式 G00 X_ Z_ 这个命令把刀具从当前位置移动到命令指定的位置 (在绝对坐标方式下), 或者移动到某个距离处 (在增量坐标方式下)。 2. 非直线切削形式的定位 我们的定义是:采用独立的快速移动速率来决定每一个轴的位置。刀具路径不是直线,根据到达的顺序,机器轴依次停止在命令指定的位置。 3. 直线定位 刀具路径类似直线切削(G01) 那样,以最短的时间(不超过每一个轴快速移动速率)定位于要求的位置。 4. 举例 N10 G0 X100 Z65
G01 直线插补
1. 格式 G01 X(U)_ Z(W)_ F_ ;直线插补以直线方式和命令给定的移动速率从当前位置移动到命令位置。X, Z: 要求移动到的位置的绝对坐标值。U,W: 要求移动到的位置的增量坐标值。
2. 举例① 绝对坐标程序 G01 X50. Z75. F0.2 ;X100.; ② 增量坐标程序G01 U0.0 W-75. F0.2 ;U50.
圆弧插补 (G02, G03)
1. 格式 G02(G03) X(U)__Z(W)__I__K__F__ ;G02(G03) X(U)__Z(W)__R__F__ ;
G02 C 顺时钟 (CW)G03 C 逆时钟 (CCW)X, Z C在坐标系里的终点U, W C 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I, K C 从起点到中心点的矢量 (半径值)R C 圆弧范围 (最大180 度)。2. 举例① 绝对坐标系程序G02 X100. Z90. I50. K0. F0.2或G02 X100. Z90. R50. F02;② 增量坐标系程序G02 U20. W-30. I50. K0. F0.2;或G02 U20. W-30. R50. F0.2;
......>>
3. 数控车床程序编程
其实说起来宏就是用公式来加工零件的,比如说椭圆,如果没有宏的话,我们要逐点算出曲线上的点,然后慢慢来用直线逼近,如果是个光洁度要求很高的工件的话,那么需要计算很多的点,可是应用了宏后,我们把椭圆公式输入到系统中然后我们给出Z坐标并且每次加10um那么宏就会自动算出X坐标并且进行切削,实际上宏在程序中主要起到的是运算作用..宏一般分为A类宏和B类宏.A类宏是以G65 Hxx P#xx Q#xx R#xx的格式输入的,而B类宏程序则是
以直接的公式和语言输入的和C语言很相似在0i系统中应用比较广.由于现在B类宏程序的大量使
用很多书都进行了介绍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但在一些老系统中,比如法兰克OTD系统中由于它的MDI键盘上没有公式符号,连最简单的等于号都没有,为此如果应用B类宏程序的话就只能在计算机上编好再通过RSN-32接口传输的数控系统中,可是如果我们没有PC机和RSN-32电缆的话怎么办呢,那么只有通过A类宏程序来进行宏程序编制了,下面我介绍一下A类宏的引用;
A类宏是用G65 Hxx P#xx Q#xx R#xx或G65 Hxx P#xx Qxx Rxx格式输入的xx的意思就是数值,是以um级的量输入的,比如你输入100那就是0.1MM~~~~~.#xx就是变量号,关于变量号是什么意思再不知道的的话我也就没治了,不过还是教一下吧,变量号就是把数值代入到一个固定的地址中,固定的地址就是变量,一般OTD系统中有#0~~~#100~#149~~~#500~#531关闭电源时变量#100~#149被初始化成“空”,而变量#500~#531保持数据.我们如果说#100=30那么现在#100地址内的数据就是30了,就是这么简单.好现在我来说一下H代码,大家可以看到A类宏的标准格式中#xx和xx都是数值,而G65表示使用A类宏,那么这个H就是要表示各个数值和变量号内的数值或者各个变量号内的数值与其他变量号内的数值之间要进行一个什么运算,可以说你了解了H代码A类宏程序你基本就可以应用了,好,现在说一下H代码的各个含义:
以下都以#100和#101和#102,及数值10和20做为例子,应用的时候别把他们当格式就行,
基本指令:
H01赋值;格式:G65H01P#101Q#102:把#102内的数值赋予到#101中
G65H01P#101Q#10:把10赋予到#101中
H02加指令;格式G65 H02 P#101 Q#102 R#103,把#102的数值加上#103的数值赋予#101
G65 H02 P#101 Q#102 R10
G65 H02 P#101 Q10 R#103
G65 H02 P#101 Q10 R20
上面4个都是加指令的格式都是把Q后面的数值或变量号内的数值加上R后面的数
值或变量号内的数值然后等于到P后面的变量号中.
H03减指令;格式G65 H03 P#101 Q#102 R#103,把#102的数值减去#103的数值赋予#101
G65 H03 P#101 Q#102 R10
G65 H03 P#101 Q10 R#103
G65 H03 P#101 Q20 R10
上面4个都是减指令的格式都是把Q后面的数值或变量号内的数值减去R后面的数
值或变量号内的数值然后等于到P后面的变量号中.
H04乘指令;格式G65 H04 P#101 Q#102 R#103,把#102的数值乘上#103的数值赋予#101
G65 H04 P#101 Q#102 R10
G65 H04 P#101 Q10 R#103
G65 H04 P#101 Q20 R10
上面4个都是乘指令的格式都是把Q后面的数值或变量号内的数值乘上R后面的数
值或变量号内的数值然后等于到P后面的变量号中.
H05除指令;格式G65 H05P#101 Q#102 R#103,把#102的数值除以#103的数值赋予#101
G65 H05 P#101 Q#102 R10
G65 H05 P#101 Q10 R#103
G65 H05 P#101 Q20 R10
上面4个都是除指令格式都是把Q后面的数值或变量号内的数值除以R后面的数
值或变量号内的数值然后等于到P后面的变量号中.(余数不存,除数如果为0的话会出现112报警)
三角函数指令:
H31 SIN正玄函数指令:格式G65 H31 P#101 Q#102 R#103;含义Q后面的#102是三角形的斜边R后面的#103内存的是角度.结果是#101=#102*SIN#103,也就是说可以直接用这个求出三角形的另
一条边长.和以前的指令一样Q和R后面也可以直接写数值.
H32 COS余玄函数指令:格式G65 H32 #101 Q#102 R#103;含义Q后面的#102是三角形的斜边
R后面的#103内存的是角度.结果是#101=#102*COS#103,也就是说可以直接用这个求出三角形的
另一条边长.和以前的指令一样Q和R后面也可以直接写数值.
H33和H34本来应该是TAN 和ATAN的可是经过我使用得数并不准确,希望有知道的人能够告诉我是为什么?
开平方根指令:
H21;格式G65 H21 P#101 Q#102 ;意思是把#102内的数值开了平方根然后存到#101中(这个指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车椭圆的时候没有开平方跟的指令是没可能用宏做到的.
无条件转移指令:
H80;格式:G65 H80 P10 ;直接跳到第10程序段
有条件转移指令:
H81 H82 H83 H84 H85 H86 ,分别是等于就转的H81;不等于就转的H82;小于就转的H83;大于就转的H84;小于等于就转的H85;大于等于就转的H86;
格式:G65 H8x P10 Q#101 R#102;将#101内的数值和#102内的数值相比较,按上面的H8x的码带入H8x中去,如果条件符合就跳到第10程序段,如果不符合就继续执行下面的程序段.
用 户 宏 程 序
能完成某一功能的一系列指令像子程序那样存入存储器,用一个总指令来它们,使用时只需给出这个总指令就能执行其功能。
l 所存入的这一系列指令——用户宏程序
l 调用宏程序的指令————宏指令
l 特点:使用变量
一. 变量的表示和使用
(一) 变量表示
#I(I=1,2,3,…)或#[<式子>]
例:#5,#109,#501,#[#1+#2-12]
(二) 变量的使用
1. 地址字后面指定变量号或公式
格式:<地址字>#I
<地址字>-#I
<地址字>[<式子>]
例:F#103,设#103=15则为F15
Z-#110,设#110=250则为Z-250
X[#24+#18*COS[#1]]
2. 变量号可用变量代替
例:#[#30],设#30=3则为#3
3. 变量不能使用地址O,N,I
例:下述方法下允许
O#1;
I#26.00×100.0;
N#3Z200.0;
4. 变量号所对应的变量,对每个地址来说,都有具体数值范围
例:#30=1100时,则M#30是不允许的
5. #0为空变量,没有定义变量值的变量也是空变量
6. 变量值定义:
程序定义时可省略小数点,例:#123=149
MDI键盘输一. 变量的种类
1. 局部变量#1~#33
一个在宏程序中局部使用的变量
例:A宏程序B宏程序
……
#10=20X#10不表示X20
……
断电后清空,调用宏程序时代入变量值
2. 公共变量#100~#149,#500~#531
各用户宏程序内公用的变量
例:上例中#10改用#100时,B宏程序中的
X#100表示X20
#100~#149断电后清空
#500~#531保持型变量(断电后不丢失)
3. 系统变量
固定用途的变量,其值取决于系统的状态
例:#2001值为1号刀补X轴补偿值
#5221值为X轴G54工件原点偏置值
入时必须输入小数点,小数点省略时单位为μm
一. 运算指令
运算式的右边可以是常数、变量、函数、式子
式中#j,#k也可为常量
式子右边为变量号、运算式
1. 定义
#I=#j
2. 算术运算
#I=#j+#k
#I=#j-#k
#I=#j*#k
#I=#j/#k
3. 逻辑运算
#I=#JOK#k
#I=#JXOK#k
#I=#JAND#k
4. 函数
#I=SIN[#j] 正弦
#I=COS[#j] 余弦
#I=TAN[#j] 正切
#I=ATAN[#j] 反正切
#I=SQRT[#j]平方根
#I=ABS[#j]绝对值
#I=ROUND[#j]四舍五入化整
#I=FIX[#j]下取整
#I=FUP[#j]上取整
#I=BIN[#j]BCD→BIN(二进制)
#I=BCN[#j]BIN→BCD
1. 说明
1) 角度单位为度
例:90度30分为90.5度
2) ATAN函数后的两个边长要用“1”隔开
例:#1=ATAN[1]/[-1]时,#1为了35.0
3) ROUND用于语句中的地址,按各地址的最小设定单位进行四舍五入
例:设#1=1.2345,#2=2.3456,设定单位1μm
G91X-#1;X-1.235
X-#2F300;X-2.346
X[#1+#2];X3.580
未返回原处,应改为
X[ROUND[#1]+ROUND[#2]];
4) 取整后的绝对值比原值大为上取整,反之为下取整
例:设#1=1.2,#2=-1.2时
若#3=FUP[#1]时,则#3=2.0
若#3=FIX[#1]时,则#3=1.0
若#3=FUP[#2]时,则#3=-2.0
若#3=FIX[#2]时,则#3=-1.0
5) 指令函数时,可只写开头2个字母
例:ROUND→RO
FIX→FI
6) 优先级
函数→乘除(*,1,AND)→加减(+,-,OR,XOR)
例:#1=#2+#3*SIN[#4];
7) 括号为中括号,最多5重,园括号用于注释语句
例:#1=SIN[[[#2+#3]*#4+#5]*#6];(3重)
一. 转移与循环指令
1.无条件的转移
格式:GOTO1;
GOTO#10;
2.条件转移
格式:IF[<条件式>]GOTOn
条件式:
#jEQ#k 表示=
#jNE#k 表示≠
#jGT#k 表示>
#jLT#k 表示<
#jGE#k 表示≥
#jLE#k 表示≤
例:IF[#1GT10]GOTO100;
…
N100G00691X10;
例:求1到10之和
O9500;
#1=0
#2=1
N1IF[#2GT10]GOTO2
#1=#1+#2;
#2=#2+1;
GOTO1
N2M301.循环
格式:WHILE[<条件式>]DOm;(m=1,2,3)
…
…
…
ENDm
说明:1.条件满足时,执行DOm到ENDm,则从DOm的程序段
不满足时,执行DOm到ENDm的程序段
2.省略WHILE语句只有DOm…ENDm,则从DOm到ENDm之间形成死循环
3.嵌套
4.EQNE时,空和“0”不同
其他条件下,空和“0”相同
例:求1到10之和
O0001;
#1=0;
#2=1;
WHILE[#2LE10]DO1;
#1=#1+#2;
#2=#2+#1;
END1;
M30;
请采纳。
4. 数控编程怎样做
教你如何成为数控机床编程高手,建议初学者认真阅读。
要想成为一个数控高手(金属切削类),从大学毕业进工厂起,最起码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他既要有工程师的理论水平,又要有高级技师的实际经验及动手能力。
第一步: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工艺员。数控机床集钻、铣、镗、铰、攻丝等工序于一体。对工艺人员的技术素养要求很高。数控程序是用计算机语言来体现加工工艺的过程。工艺是编程的基础。不懂工艺,绝不能称会编程。
其实,当我们选择了机械切削加工这一职业,也就意味着从业早期是艰辛的,枯糙的。大学里学的一点基础知识面对工厂里的需要是少得可怜的。机械加工的工程师,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经验师。因此,很多时间必须是和工人们在一起,干车床、铣床、磨床,加工中心等;随后在办公室里编工艺、估材耗、算定额。你必须熟悉各类机床的性能、车间师傅们的技能水平。这样经过2-3年的修炼,你基本可成为一个合格的工艺人员。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建议刚工作的年轻大学生们,一定要虚心向工人师傅们学习,一旦他们能把数十年的经验传授与你,你可少走很多弯路。因为这些经验书本上
是学不到的,工艺的选择是综合考虑设备能力和人员技术能力的选择。没有员工的支持和信任,想成为优秀的工艺员是不可能的。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与积累,你应达到下列技术凯春水准和要求:
1、 熟悉钻、铣、镗、磨、刨床的结构、工艺特点,
2、 熟悉加工材料的性能。
3、 扎实的刀具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刀具的常规切削用量等。
4、 熟悉本企业的工艺规范、准则及各种工艺加工能达到的一般要求,常规零件的工艺路线。合理的材料消耗及工时定额等。
5、 收集一定量的刀具、机床、机械标准的资料。特别要熟悉数控机床用的刀具系统。
6、 熟悉冷却液的选用及维护。
7、 对相关工种要有常识性的了解。比如:铸造、电加工、热处理等。
8、 有较好的夹具基础。
9、 了解被加工零件的装配要求、使用要求。
10、有较好的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步耐闹:精通数控编程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这一点,我觉得比较容易,编程指令也就几十个,各种系统大同小异。一般花1-2个月就能非常熟悉。自动编程软件稍复杂些,需学造型。但对于cad基础好的人来说,不是难事。另外,如果是手工编程,解析几何基础也要好!读书人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最适应的。在昌孙罩实践中,一个好程序的标准是:
1、 易懂,有条理,操作者人人都能看懂。
2、 一个程序段中指令越少越好,以简单、实用、可靠为目的。从编程角度对指令的理解,我以为指令也就G00和G01,其他都为辅助指令,是方便编程才设置的。
3、 方便调整。零件加工精度需做微调时最好不用改程序。比如,刀具磨损了,要调整,只要改刀具偏置表中的长度、半径即可。
4、 方便操作。程序编制要根据机床的操作特点来编,有利于观察、检查、测量、安全等。例如,同一种零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在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分别加工,程序肯定不一样。在机械加工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有实践经验的同行,想必都会同意这句话吧!
第三步: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
这需要1-2年的学习,操作是讲究手感的,初学者、特别是大学生们,心里明白要怎么干,可手就是不听使唤。在这过程中要学:系统的操作方式、夹具的安装、零件基准的找正、对刀、设置零点偏置、设置刀具长度补偿、半径补偿,刀具与刀柄的装、卸,刀具的刃磨、零件的测量(能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卡、百分表、千分表、内径杠杆
表)等。最能体现操作水平的是:卧式加工中心和大型龙门(动粱、顶梁)加工中心。
操作的练习需要悟性!有时真有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意境!
在数控车间你就静下心来好好练吧!
一般来说,从首件零件的加工到加工精度合格这一过程都是要求数控编程工艺员亲自
完成。你不能熟练操作机床,这一关是过不了的。
第四步:必须有良好的工装夹具基础和测量技术水平。
我这里把工装夹具及测量技术单列一条是因为:它对零件加工质量起到与机床精度一样重要的作用,是体现工艺人员水平的标志之一。整个工艺系统:机床精度是机床生产厂保证的,刀具及切削参数是刀具商提供的,一般问题都不大,只有工装夹具是工艺人员针对具体零件专门设计的,大凡上数控机床的零件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往往会出现难于预料的问题,我从事数控机床用户零件切削调试10来年,不要整改的夹具还真没碰上过。
调试时,首件零件加工不合格,一半以上原因是由于夹具的定位、夹压点、夹紧力不合理引起的。夹具方面的原因分析难度在于只能定性,很难定量。如对夹具设计、零件装夹没有经验的话,那困难就大了。在这方面的学习,建议向做精密坐标镗床的高级技师们请教。精准的测量水平时从事机加工的基本功之一,要能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卡、百分表、千分表、内径杠杆表、卡钳等。有时零件加工,三坐标测量仪是指望不上的。必须靠手工测量。试想,零件都量不准确,哪个领导和工人师傅会信任你?
练好测量技术可要花很长时间哟!
第五步 熟悉数控机床。精通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
所谓熟悉数控机床,应做到:
1、 熟悉数控电气元件及控制原理。能说出电箱里各个元件的名称及作用,能看懂电气原理图。能根据电气报警号,查出报警内容。
2、 了解滚珠丝杆的结构、传动原理。清楚哪些因素对机床精度的影响比较大。
3、 了解机床丝杆两端轴承的结构及对机床精度的影响。
4、 了解机床的润滑系统(轴承、主轴、各运动副、齿轮箱等),清楚各润滑点的分布。机床润滑油的牌号及每周或每月油的正常消耗量。
5、 了解机床的致冷系统:切削(水、气)冷却、主轴冷却、电箱冷却等
6、 了解机床的主传动结构,每台机床转速与扭矩之间具体数据特性。
7、 了解机床导轨副特点:是线轨还是滑轨,刚性(承载能力)如何?
8、 能排除常见操作故障(如:超极限、刀库刀号出错等)
9、 精通机床的各项精度(静态、动态)指标及检测方法。
10、熟悉刀库机构及换刀原理。
以上几条没有3年以上的时间锻炼,恐怕是很难达到要求的。而且很多企业还不具备学习的条件。建议多向设备维修部门的师傅请教。
机床的维护保养细节我就不多讲了,各企业都有各自的经验和标准。
机床维护保养重点在于“养”,平时应该注意(应做好长期记录):
1、 每天开机注意机床各轴的启动载荷变化是否正常,这点很重要,启动载荷变化不正常,就意味着运动副或传动副的阻力变化了,得赶紧停机检查。否则,时间一长,对机床的损害极大;
2、 注意润滑油的正常消耗量。过多过少,都必须检查。
3、 勤清洗电箱空调滤网和通风口滤网。电箱内部电源模块、驱动模块的集成电路板一旦粘染含有铁粉的灰尘,那机床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报警,修都修不好。就等换板子吧!
第六 培养良好的习惯,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
(这一条是我个人所见,是否合理,大家可以讨论。)
适合数控加工的高手应该是谦逊、严谨,冷静,思维缜密,做事有条理而又有主见的人。
1、一些大型零件的加工,不但加工内容多,还有空间三维坐标的转换。加工轨迹的计算非常复杂和难以确定,如果考虑问题不细致、全面,计算不精确,调试时程序修改越改越乱,出错的概率就大。“三思而后行”用在这里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2、零件调试过程是多人合作的过程,其中包括操作工、检验员、夹具设计、夹具装配人员等。出现问题时,要多征询他们的意见,多做试验,切忌武断下定论。对出错的员工不要过多责备,要有“慈悲”的心态。
3、数控机床的工作是靠指令来控制的,调试时,在“启动”按钮按下去之前,你必须十分是清楚机床运行的轨迹。要严谨、细致,千万不能让机床先动了再说。一旦程序有误或补偿参数不正确,或选错了坐标系。轻则报废零件,重则出安全事故。脾气暴糙、做事无头绪,而且屡教不改者是不适应数控机床操作的。
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原来我们公司十多位用户调试切削工艺员,都是见多识广、经验老到之辈,可没有哪一个、哪一年不撞断过刀具的。
4、调试加工时出现问题,要冷静,千万不能慌张,再出现误操作。心理素质要好。
5、零件调试多次不合格时,做分析要有条理,给出责任要有依据。某些相关部门出于各种原因,会给出各种解释,这时你要有主见,记住:做错一件事不要紧,却不能选错做事的方法。
6、一个工艺员,因受环境所限,技术能力总是有局限性的。加上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永远有提高的空间。当工厂内部的技术都已消化后,眼光要放外,紧跟国内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学习、消化。在技术方面做好老板的参谋。
以上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数控编程高手,其实说到底,应该有高级工艺师、高级技师水平的编程员。
5. mastercam难题,高手救急啊!!
机械CAD/CAM技术
实 验 指 导 书
单 位: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系
实验地点:机械CAD/CAM实验室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2005年10月10日
实验一 简单零件的几何造型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CAD/CAM软件的使用,熟练掌握运用AutoCAD2000软件进行简单零件的线框造型、表面造型、实体造型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以AutoCAD2000软件为基础)
1、简单零件的线框造型
线框模型描述的是三维对象的框架,由描述对象的点、线和曲线组成,没有面和体的信息。
(1)利用二维对象创建线框模型
绘图时采用二维空间绘制对象。将其移动到三维空间的合适位置上。
(2)利用直线和样条曲线创建线框模型
用户使用line命令和spline命令创建三维直线和三维样条曲线,创建时要输入三维空间点的坐标(x,y,z)。
(3)利用三维多线段创建线框模型
选择“绘图→3D多线段”或3DPOLY命令行启动三维多线段绘图命令绘制三维线框图,最后,选择“闭合”命令。
2、简单零件的表面造型
表面模型不仅包含三维对象的边界,而且包含它的表面特征,AutoCAD下的表面模型实际上是用平面网格来模拟对象的曲面,小平面的数目越多,组合起来越近似曲面。
建立表面模型的命令可以用“绘图”→“表面”子菜单或“曲面”工具栏。
(1)创建三维曲面
利用菜单“绘图→表面→三维表面”或“3D”工具栏创建系统提供的基本表面对象即:长方体表面、圆锥面、下半球面、上半球面、网格、方棱锥面、球面、圆环面和楔体表面。在选择了各选项后,系统会提示用户输入相应的参数。
(2)创建旋转曲面
主要是将对弊租象绕轴旋转来创建旋转曲面。
采用菜单“绘图→表面→旋转曲面”或命令行“REVSURE”创建旋转曲面,其中路径曲线可以是直线、多线段、样条曲线、圆弧或椭圆弧。
(3)创建平移曲面
将路径曲线沿方向矢量平移后创建平移曲面。
采用菜单“绘图→表面→兄晌平移曲面”,其中路径曲线可以是直线、多线段、样条曲线、圆弧或椭圆弧。方向矢量用来指明拉伸的方向和长度,可以是直线或非闭合的多线段。
(4)创建直纹曲面
在两个对象之间创建直纹曲面
采用菜单“绘图→表面→直纹曲面”创建,用户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对象来定义直纹曲面的边界,如直线、多线段、样条曲线、圆弧或椭圆弧等。这两个对象必须是同时闭合或打开。
(5)创建边界曲面
利用4条相连的边进行插值获得边界曲面。
采用菜单“绘图→表面→边界曲面”创建,用户可以选择直线、多线段、样条曲线、圆弧或椭圆弧等作为边线。这些边必须是首尾相连,形成闭合曲线。
3、简单零件的实体造型
实体造型的信息在三维模型中信息最完整,不仅描述三维对象的表面,而且完整的描述了三维对象的体积特征,autocad提供了基本的三维体素: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楔体、圆环体。利用基本体素之间的并、交、叉运算生成复杂的实体。
建立实体模型采用“绘图→实体”子菜单或“实体”工具栏。
(1)创建基本体素
用于创建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楔体、圆环体等基本体素。
使用菜单“绘图→实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楔体/圆环体”等相关命令,根据命令行的提示,输入相应的数据创建对应的实体形状。
(2)创建旋转实体
采用菜单“绘图→实体→旋转”创建。
旋转的对象年、必须是封闭的二维对象,可以是二维多线段、多边形、矩形、圆或椭圆。
(3)创建组合实体
用户使用“并集”、“差集”和“交集”命令创建复杂的组合实体。
“并集”用于将两个以上的实体合并成一个组合的实体,菜单为“编辑→实体编辑→并集”。
“差集”是从一些实体中减去另一些实体。菜单为“编辑→实体编辑→差集”。
“交集”是使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的公共部分创建实体。菜单为“编辑→实体编辑→交集”。
实验一 简单零件的几何造型设计
实 验 报 告
1.实验名称、实验方法与条件
2.实验设备机型、应用软件介绍
3.实验软件运行和操作
4.实验软件运行结果
实验二 简单零件的特征造型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CAD/CAM软件的使用,熟练掌握运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简单零件进行特征造型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以SolidWorks软件为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CAD、CAM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CIMS的出现,将产品需求、分析、设计租尘兆开发、制造生产、质量检测、售后服务等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的信息有效地集成起来。特征建模能表现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和工程含义。
零件模型是由各种特征生成的,零件的模型设计过程就是特征的累积过程。包括简单特征的叠加、切除、相交等。
1、基础建模造型
(1)拉伸特征
拉伸特征是SolidWorks建模中最常用的特征建模之一,它是将一个二维草图绘制的平面图形,沿与草图平面垂直的方向拉伸一段距离后所形成的特征。常用的长方体、圆柱体、棱柱体等都可以用该命令来实现造型。其基本要素为:
a 草图:用于定义拉伸特征的基本轮廓,是拉伸特征最基本的要素,通常要求草图为封闭的二维图形,并且不能存在自交叉现象。基本操作为:点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绘图】命令,便会出现绘图工具栏,根据要拉伸的实体绘制截面的轮廓形状。然后点击【智能尺寸标注】命令,对绘制的轮廓线进行尺寸约束,得到草图。点击界面右上角的【退出草图】命令。
b 拉伸方向:垂直草图方向为拉伸特征的拉伸方向,拉伸特征有正、反两个方向。
基本操作为:点击【拉伸】命令,界面的左侧将会出现拉伸属性管理器,拉伸方向可通过点击属性管理器中的【反向】命令按钮进行选择,同时在绘图区会显示相应的拉伸方向。
c 终止条件:用于定义拉伸特征在拉伸方向上的终止位置,也即三维实体在拉伸方向上的长度。在拉伸属性管理器中定义了7种不同形式的终止类型:【给定深度】、【完全贯穿】、【成型到下一面】、【成型到一面】、【成型到离指定面指定的距离】、【两侧对称】、【成型到一顶点】,根据绘图需要通过下拉对话框选择终止条件。
(2)旋转特征
在旋转特征中,草图围绕中心线旋转,从而形成了旋转特征,旋转特征类似于机械加工中的车削加工。旋转特征可用于环形零件、球体、阶梯轴等零件的加工。其基本要素为:
a 中心线:在定义旋转零件特征形状时,必须有一条中心线,用于指定旋转特征的旋转中心位置,是旋转特征的必要条件,只有草图存在中心线时,【旋转凸台/基体】按钮才能被激活。在建立旋转特征前,应使作为旋转中心的中心线保持被选中状态。
b 草图:是旋转所得的零件的剖面形状,必须位于旋转中心线的一侧,它不能与中心线在一个孤立的点上接触
基本操作为:在草图中选中旋转中心线,点击【旋转凸台/基体】命令,界面的左侧将会出现旋转属性管理器,可在其中对参数进行设置。【旋转参数】选项卡中给出了【旋转类型】、【反向】、【旋转角度】等参数。【薄壁特征】选项用于定义一个具有薄壁特征的模型,若选中该复选框,则可以建立一个薄壁模型,其中给出了【旋转类型】、【反向】、【厚度】等参数。
2、附加建模特征
附加建模是指在不改变基本特征主要形状的前提下,对已有特征进行局部修饰的特征建模方法,如倒角、筋、抽壳、镜像、圆周阵列、线性阵列等。
(1)圆角特征
将锐利的几何形体边界变为圆滑过渡的特征方法称为圆角特征,应用圆角特征可以在零件上生成一个内圆角或外圆角。
基本操作步骤为:点击【特征】工具栏中的【圆角】按钮,在特征管理器处就会出现【圆角】属性管理器,在【圆角类型】和【圆角项目】选项卡中可设置【等半径】、【变半径】、【面圆角】、【完整圆角】等圆角属性,从而生成不同的圆角过渡特征。
(2)线性阵列
如果想生成多个结构相同且呈现型规则排列的结构时,不许要重复构建,只要建立一个相同的结构,然后利用线性阵列特征及即可创建。具体实现方法为:
a 启动线性阵列命令: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线【性阵列】按钮,或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阵列/镜像】→【线性阵列】选项,将出现线性阵列特征的属性管理器。
b 设置线性阵列的属性:
设置阵列方向:先单击管理器中方向1选相中的阵列方向后的框,然后在绘图区选择已知边线作为阵列方向,观察绘图区的方向预览,如果设计方向相反,单击【反向】按钮;阵列实体间距和阵列的个数:在间距框和实例数框中分别输入间距值和阵列实例值;阵列特征选择:在绘图区或用特征管理器选择要阵列实体特征,其名称将出现在【要阵列的特征】下拉框中。选择需要跳过的阵列位置,如果想剔除某个特征阵列个体,选择【要跳过的实例】选项卡,然后在绘图区中单击这些阵列个体即可。
c 实现线性阵列
单击属性管理器中的【确定】按钮,可实现线性阵列。
实验二 简单零件的特征造型设计
实 验 报 告
1.实验名称、实验方法与条件
2.实验设备机型、应用软件介绍
3.实验软件运行和操作
4.实验软件运行结果
实验三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应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工艺过程的条件、方法与步骤。
2.熟悉和应用软件,编制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编写技术文档。
3.应用开目CAPP实验软件,学会派生式CAPP系统的一般操作方法,增加对CAPP的深刻认识。
二、原理概述
传统的工艺过程编制工作是一种纯粹的手工脑力劳动,不仅劳动量大、工作繁琐,而且编程质量完全取决于工艺技术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水平。不同的人对同一零件所编制的工艺过程往往大不相同,从而形成生产中工艺过程方案的多样化,给组织生产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困难和生产费用的浪费。
此外,一个工艺师经过了长期的生产实践,才能具有编制工艺过程必须具备的加工设备、刀具、夹具、技术测量等方面的广泛知识和编制出较好的符合生产实际条件的工艺过程文件,而这样的编程人员却是生产中最为短缺的。
因此,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工艺过程方法已受到国内外制造业的普遍重视。一个好的CAPP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对工艺编制人员技能水平的要求,减少工艺过程编制的时间,减少工艺编制的费用,而且编出的工艺过程一致性好,便于克服生产中工艺过程的多样性,促进工艺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CAPP的研究与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自1965年Niebel首次提出CAPP思想,到90年代中期研发出多种不同原理、不同工艺类型和对象的CAPP。
(一)检索型:(又称派生型)
技术核心:按结构和工艺的相似性将零件分成族,为每个零件族制定一个典型的工艺规程。
创建过程:输入拟设计工艺的零件信息,自动查找其所属族,调出族的典型工艺,按输入的零件信息生成一个新工艺规程,经人机对话修改而成。
软件举例:1982年上海同济大学研发的TOJI CAPP。
(二)生成型:(又称创成型)
技术核心:决策模型的决策表、决策树,和逻辑推理机。
创建过程:由决策表来描述工件各构成面的逻辑依存关系;由决策树根据现有条件选择加工方法;用逻辑推理作出决策,生成一个工艺规程。
软件举例:1987年北京航空学院研发的BH CAPP。
(三)智能型:(又称专家系统)
技术核心:用综合数据库存储零件信息;用知识库存储某领域的专业门知识――与企业条件有关的知识,如设备,工艺习惯等。 与企业条件无关的知识,即一般规律如先装夹后加工,先粗车后精车。
创建过程:用推理控制决策,依据知识库的知识推导出结论,设计出一个工艺规程。
软件举例:1982年日本东京大学的 TOM CAPP
存在问题:
1.三种类型的CAPP都需由用户提供生产条件、标准工艺,这样开发出的CAPP是定制的,不能成为商品广泛销售。
2.三种CAPP的设计思想都是希望用软件来取代工艺师去设计工艺规程,而软件所具有的知识是人赋予的,随着技术的进步软件所具有的知识会“老化”。
(四)开目CAPP简介
1.特点
(1)集成化
a.集成了工艺师需用的开目CAD功能,并自动获取零件的基本信息;可将工艺卡片中的相关信息自动传递给开目BOM,以实现工装、工时、材料等的汇总。
b.能与其他CAD、PDM、MIS、MRPⅡ系统集成,并提供相关接口,用户可进行二次开发;可与多种数据库接口,实现文件格式互换。
(2)实用化
a.工序简图的生成方便,可直接提取零件的外轮廓和加工面,并提供夹具库;
b.可嵌入多种格式的图形、图像,如*.bmp、*.jpg、*.dwg、*.igs等,并可对其进行编辑;
c.内置的“电子手册”中有《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上的机床技术参数及切削用量;工艺资源管理器中包含大量丰富、实用、符合国标的工艺资源数据库;公式管理器中包含有大量的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计算公式。
d.灵活的工艺文件输出方式:可输出所有的工艺文件或指定的某几道工序。
(3)工具化
a.开目CAPP自带绘图系统,可任意绘制各种工艺表格;
b.利用表格定义和工艺规程管理工具可任意设计各种类型的工艺;
c.利用工艺资源管理器和公式管理器可任意创建工艺资源和公式;
d.任意创建自己的零件分类规则,每一分类都可建一相应的典型工艺,供设计时参考。
(4)网络化
a.所有客户端可以使用服务器上的表格和配置文件;
b.工艺资源数据库基于网络数据库环境,工艺设计资源共享,确保数据的一致和安全。
2.开目CAPP的功能模块
模 块 功 能 模 块 功 能
工艺文件编制 绘制表格、生成工艺规程文件(过程卡和工序卡)、通用技术文件(设计任务书等),绘制工序简图; 表格定义 为各企业定制自己的工艺表格
工艺文件浏览 用于浏览开目CAPP编制的各类文件 公式管理器 管理工艺设计中用到的公式
打印中心 用于CAD、CAPP文件的拼图输出 工艺资源管理器 管理企业的工艺资源
工艺规程类型管理 为各工艺规程配置相应表格
本实验用CAPP系统,只包括编制工艺用的模块,公式管理器模块和工艺资源管理器模块。
3.系统运行环境
本实验系统可在微型计算机及其兼容机上运行,使用Windous98/2000/NT操作系统。
本实验系统由于生产环境不明确,因此机床的选择没有型号、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均没有条件列入。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以开目CAPP软件为基础)
(一)工艺规程设计步骤
1.调出需要设计工艺规程的图纸和工艺过程卡
操作步骤:启动CAPP系统→进入工艺内容编制模块→选择设计内容→选择工艺规程→调出设计用图纸。
2.编写工艺过程卡
操作步骤:调出过程卡→编辑表头区→编辑表中区→文件存储
1)编写表头区
可采用手工填写和库查询填写两种方式进行编辑。
2)编写表中区
点主菜单〈窗口〉的〈表中区〉或 进入表中区,在某列表头处双击,可收缩/展开此列。双击表头最前面的空白区,可展开所有收缩的列。
(1)手工填写:同一般电子表格的编写,由人工控制光标位置和填写内容。
(2)库查询:在系统中,可以查询四种库:
工艺数据库和工艺参数库:查找到所要填写的库内容后,双击库的内容,可以自动添入光标所在格。
特殊工程符号库和特殊字符库:进入库后,选择所需内容。
3)插入/删除行:点 可在光标所在行前插入一行;点 后确定即可删除光标所在行。按住ctrl键,用鼠标一一点中拟删除的多行,再点 后确定即可一次删除多行。
4)公式计算
开目CAPP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计算公式,可用于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计算。计算时,系统能根据某些条件(如表头区的毛坯种类、毛坯外型尺寸等)快速检索到相应的公式,并将计算的结果自动填入到工艺文件内。
方法:用鼠标单击需要计算的表格,点〈工具〉的〈公式计算〉,计算结果自动填入光标所在格。
例:在毛坯种类处填“圆钢”,在毛坯外形尺寸处填“ф20*100”,光标单击“备注”的填写区域,点〈工具〉的〈公式计算〉,系统自动查找到公式“重量(圆钢)=理论质量*长度*1e-3”,并将结果填入光标所在格。
说明:1、若表头区填写的内容不满足公式检索的条件,则无法检索到公式,会弹出相应的设置对话框,进行设置更详细的检索条件。
5)文件存储:可以存为CAPP文件,开目CAPP信息文件和典型工艺文件。
3.编写工序卡
操作步骤:工序操作→绘制工序简图→填写工序卡内容
1)工序操作:
(1)申请工序卡:在过程卡的“工序号”列填写序号(否则无法申请工序卡);或光标单击需申请工序卡的行,点主菜单〈工序操作〉的〈申请工序卡〉或 。
说明:点主菜单〈工序操作〉的〈批量申请工序卡〉可一次为所有的工序申请工序卡。
(2)进入工序卡:光标单击需进入工序卡的行,点主菜单〈工序操作〉的〈进入工序卡〉或 即可。
(3)取消工序卡:光标单击需取消工序卡的行,点主菜单〈工序操作〉的〈取消工序卡〉或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确定〉即可。图标后确定即可。
说明:工序卡被取消后,只是此工序页面被取消,而表中区的这一道工序并未删除。
(4)工序号操作
a.自动生成工序号:点主菜单〈工具〉的〈设置〉,弹出“设置”对话框,点“工序排序选项”选项卡,在其中设置工序号生成规律。
b.工序排序: 点主菜单〈工序操作〉的〈工序排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是〉即可。
(5)点 图标,切换至工序卡的“0”页,即需编制工艺的零件图。
2)绘制工序简图:
点 图标从表格填写界面切换到绘图界面。
操作步骤:从零件图提取轮廓图→从零件图提取加工面→自己绘制或完善工序简图。
(1)从零件图中提取轮廓图
a.点“组”中 外轮廓,作框将轴全部选中,将光标放在基准点处(轴端中心线处),按G键,切换到第一张工序卡。
b.按Alt_〈()〉将黄色图缩(放)到所需大小,再用转动键、移动键或鼠标移动到工序卡中合适位置,单击左键,图形生成。
c.按G键切换到第2、3……张工序卡(也可点工具栏右边的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工序卡),将轮廓放在工序卡的草图区,方法同上。
d.点右键菜单中的〈重选〉,光标上的黄色图消失。
(2)从零件图中提取加工面
a.用“组”中合适的选择方式,选中所需加工面(图素),点右键菜单中的〈拷贝〉,将光标放在基准点处单击左键。
b.按G键,翻到所需工序卡,选中的图素,以黄色线重叠在已有的轮廓图上,单击左键,询问尺寸是否复制,点“是”或“否”,即生成。点右键菜单中的〈重选〉界面恢复原状。如复制了尺寸,应在“尺”状态下调整尺寸位置。
(3)自己绘制或完善工序简图
a.用画、尺、主、剖四类绘图工具来修改草图;
b.从〈图库〉主菜单中选取所需图形,如从〈夹具符号库〉中调用夹具符号。
3)填写工序卡内容:
点 图标切换到表格填写界面,它的填写方法与过程卡的填写方法相同。
注意:a.每张工序卡编写完毕后,最好点〈保存〉以免文件丢失。
b.过程卡及它的所有工序卡为一个文件。
(二)技术文档编写步骤
通用技术文档指设计任务书、文件更改通知单、验证书、审查记录等表格。
通用技术文档的填写和工艺规程编制过程相同,在技术文档的编写过程中,可以绘制工艺简图,在填写工艺表格时,可以查询工艺数据库。
进入技术文档编写界面:点主菜单〈文件〉的〈新建技术文档〉或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技术文件类型后点〈确认〉。
(三)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检索
在本实验系统中,我们已经编写了许多常用零件和典型文件的工艺规程,学生在实验时,可以检索典型工艺规程,并以词为基础对工艺规程进行修改,制作符合自己需要零件的工艺规程。
检索步骤:
选择工具菜单中的〈典型工艺库〉-〈检索典型工艺〉项,屏幕上就会列出库中所有典型工艺,对其中之一进行选择,得到符合自己需要的工艺文件。
实验三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
实 验 报 告
1.实验名称、实验方法与条件
2.实验设备机型、应用软件介绍
3.实验系统软件运行和操作
4.实验系统软件运行结果(典型工艺文件)
5.分析用实验系统编制出的零件工艺过程的可行性,如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
实验四 简单零件的图形交互式数控编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CAD/CAM软件的使用,了解并掌握运用MasterCAM软件对简单零件进行自动编程,并进行刀具路径的模拟。
二、实验原理
1.数控编程的方法
手工编程也称人工编程,从分析零件图纸、制定零件工艺规程、计算刀具运动轨迹坐标值、编写加工程序单、制备控制介质直至程序校核等都是靠人工来完成的。对于形状比较简单,数值计算不复杂的零件,比较适于采用手工编程。
自动编程也称为计算机辅助零件编程,即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工作的大部分或一部分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自动编程具有编程速度快、周期短、质量高、使用方便等优点。能完成用手工编程无法编制的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而且零件越复杂,其经济效益越好。
自动编程根据编程信息的输入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主要有两种方法,即以自动编程语言为基础的自动编程方法和以计算机绘图为基础的交互式自动编程方法。目前常用的自动编程方法为交互式自动编程。
2.以计算机绘图为基础的交互式自动编程方法
图形交互编程技术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这种方法通常以软件为基础,利用CAD的图形编辑功能将零件的几何图形绘制到计算机上,形成零件的图形文件;然后调用数控编程模块,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在计算机屏幕上指定被加工的部位,再输入相应的加工工艺参数,计算机便可自动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并编制出数控加工程序,同时在屏幕上动态显示刀具的加工轨迹。
其特点是这种编程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直观性好、使用简便、便于检查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先进的CAD/CAM软件普遍采用的数控编程方法。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以MasterCAM软件为基础)
1、熟悉软件的用户界面。
2、根据以下的实验步骤,对图1所示的零件进行自动数控编程和刀具的模拟显示(单位为mm)。
(1)在主菜单中顺序选择File→Get(文档→取文件)输入要操作的文件(DIMENSIONS-MM)。如1图所示(为操作简单,将所有的孔删除,只对零件轮廓进行进行加工)。
(2)在主菜单中顺序选择Cplane→Top(构图平面俯视图)。
(3)在主菜单中顺序选择Gview→ISometricd(绘图视角→等角轴侧视图)。
(4)在主菜单中顺序选择Tolpath→Contour(刀具路径→外形铣削)。
(5)在子菜单区“Contour:Select chain 1”选择“chain”,用鼠标捕获轮廓线,进行轮廓的串联按下“Done(执行)”按钮,完成外形串联。完成外形串联后进入“外形参数”对话框和“外形铣削参数”对话框,如图2、3所示。
(6)在图2“外形参数”对话框的任意位置,按右键显示刀具的位置,在显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Get tools from manage,进入刀具管理对话框,如图3所示,从中选择要用的刀具,单击按钮“OK”,返回至“外形参数”对话框,显示已选择的图形,如图2所示。在“刀具参数”对话框中输入刀具直径和加工材料,设置其他所有参数
(7)设定外形铣削参数,在图1中单击“Concour parameters”选项。进入“铣削参数”对话框,在外形铣削中设置加工方式为2D,铣削深度为10mm。
(8)在图3铣削参数对话框中选中“Multi passes”,显示如图5所示对话框,按图内数据设置粗加工次数和切削余量。
(9)在图2铣削参数对话框中选中“Depth cuts”,显示如图6所示对话框,按图内数据设置粗精加工的余量。
(10)设定参数后,按“确定”按钮,生成如图7所示的刀具路径
(11)主菜单顺序选择NC Utils→Post →Run。
(12) 在“Specify File name to Read”对话框中,读取选择的文件。
(13)在“Specify File name to Write”对话框中选择上边读取的文件打开并保存。
(14)此时可以生成如图8 所示的NC数控加工程序。
(15)选择File→Edit→NC,选择要编辑的文件名,显示出“Programmer`s File Editor”如图8所示,选择的文件,就在编辑器中显示,可以在此编辑器中进行编辑。
(16)选择Opreation,进入“操作管理”对话框,如图9所示,可以在此对话框中进行加工参数修改设置、串联修改、刀具轨迹验证、仿真检验等操作。
(17)在主菜单中顺序选择NC Utils→Verify指令,或在“操作管理”对话框中按“开始”按钮。开始仿真切削加工,得到如图10 的仿真结果。
(17)在主菜单中顺序选择NC Utils→Verify指令,或在“操作管理”对话框中按“开始”按钮。开始仿真切削加工,得到如图10的仿真结果。
实验四 简单零件的图形交互式数控编程
实 验 报 告
1.实验名称、实验方法与条件
2.实验设备机型、应用软件介绍
3.实验软件运行和操作
4. 实验软件运行结
6. 广州数控980系统怎样新建程序
1、首先按下“编辑”按钮(所有按键的左上角都有个小的指示灯,按下功能键后,指哗举示灯就相应亮起)。
7. 数控编程车刀分两次干如何编程
1、首先对第一把刀x值,按I,输入x30。
2、其次按回车,设1,就是第一把刀,按回车。
3、最后再对第二把,同样按下回车,设置为2,也就是第二把。
8. 数控车床如何新建加工程序
1、首先在编辑方式选择程序画面,程序开关为开。才能编程。
2、在编辑方式下选择程序画面(显示两个,一个是程序号,一个是程序内容。)在程序内容那个画面,用键输入地址O,用键输入程序号,按插入键,按EOB键,(输入;”号)。通过这个操作把程序号存储起来,之后把程序中每个地址字,数据字用键输入。然后按插入键把程序存储起来。
3、注:每次只能输入一个地址和数字如(X10),一个程序段结束必须按EOB键输入;”号,程序才能换行,才专能输入第二段。
4、程序结束用M30。
9. 数控编程怎么编程呢
1、分析图纸,确定好需要加工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