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知识 > 西门子模块化编程怎么做

西门子模块化编程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3-03-20 11:58:18

① cocis西门子模块怎么编程

你可以直接给他外部连接一个单片机,通过单片机利用PLC进行编程。

② 西门子的S7-200的PLC输入,输出扩展模块怎么编程呀

比如:0.0-0.7 1.0-1.3 就同有输入里了,那么加一块扩展,接下就是 2.0-2.7这样来的输出也是一样,就是说,如果主机上的输入点有多就到是多少,扩展模块要从新别外算的。

③ plc编程的怎样实现模块化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一、PLC 的由来

在60 年代,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是由继电器控制装置构成的。当时汽车的每一次改型都直接导致继电器控制装置的重新设计和安装。随着生产的发展,汽车型号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这样,继电器控制装置就需要经常地重新设计和安装,十分费时,费工,费料,甚至阻碍了更新周期的缩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9 年公开招标,要求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并提出了十项招标指标,即:

1.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

2.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

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

7. 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为交流115V 2A 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

9.在扩展时原系统只要很小变更;

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 研制出第一台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这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以其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很快地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到1971 年,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食品饮料冶金造纸等工业。

这一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出现,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1971 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PLC。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它们的第一台PLC。我国从1974 年开始研制,于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

二、PLC 的定义

PLC 问世以来,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为了使其生产和发展标准化,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ory Association) 经过四年的调查工作,于1984 年首先将其正式命名为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并给PC 作了如下定义

“PC 是一个数字式的电子装置,它使用了可编程序的记忆体储存指令。用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与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类似的输入/输出模块,以控制各种机械或工作程序。一部数字电子计算机若是从事执行PC 之功能着,亦被视为PC,但不包括鼓式或类似的机械式顺序控制器。”

以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又先后颁布了PLC 标准的草案第一稿,第二稿,并在1987 年2 月通过了对它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总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台计算机,它是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它具有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并且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但可编程控制器产品并不针对某一具体工业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其硬件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配置,其软件需根据控制要求进行设计编制。

三、PLC 的特点

1. PLC 的主要特点

(1)高可靠性

1)所有的I/O 接口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PLC 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

2)各输入端均采用R-C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10~20ms。

3)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

4)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

5)对采用的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

6)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CPU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

7)大型PLC 还可以采用由双CPU 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CPU 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

(2)丰富的I/O 接口模块

PLC针对不同的工业现场信号,如:

• 交流或直流;

• 开关量或模拟量;

• 电压或电流;

• 脉冲或电位;

• 强电或弱电等。

有相应的I/O 模块与工业现场的器件或设备,如:

• 按钮

• 行程开关

• 接近开关

• 传感器及变送器

• 电磁线圈

• 控制阀

直接连接另外为了提高操作性能,它还有多种人-机对话的接口模块;为了组成工业局部网络,它还有多种通讯联网的接口模块,等等。

(3)采用模块化结构

为了适应各种工业控制需要除了单元式的小型PLC 以外绝大多数PLC 均

采用模块化结构PLC 的各个部件包括CPU 电源I/O 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由

机架及电缆将各模块连接起来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行组合

(4)编程简单易学

PLC的编程大多采用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梯形图形式对使用者来说

不需要具备计算机的专门知识因此很容易被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理解和掌握

(5)安装简单维修方便

PLC不需要专门的机房可以在各种工业环境下直接运行使用时只需将现

场的各种设备与PLC 相应的I/O 端相连接即可投入运行各种模块上均有运行和

故障指示装置便于用户了解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

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因此一旦某模块发生故障用户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

方法使系统迅速恢复运行

2.PLC 的功能

(1) 逻辑控制

(2) 定时控制

(3) 计数控制

(4) 步进(顺序)控制

(5) PID 控制

(6) 数据控制

PLC 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七) 通信和联网

(八) 其它

PLC还有许多特殊功能模块,适用于各种特殊控制的要求,如:定位控制模块,CRT 模块。

四、PLC 的发展阶段

虽然PLC 问世时间不长,但是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PLC 也迅速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早期的PLC(60 年代末—70 年代中期)

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时的PLC 多少有点继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它在硬件上以准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在I/O 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装置中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在软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式—梯形图。因此,早期的PLC 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指使,能重复使用等。其中PLC 特有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一直沿用至今。

2.中期的PLC(70 年代中期—80 年代中后期)

在70 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 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这样,使PLC 得功能大大增强。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量,使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使PLC 得应用范围得以扩大。

3.近期的PLC(80 年代中后期至今)

进入80 年代中、后期,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 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当次普遍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 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纷纷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这样使得PLC 软、硬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五、PLC 的分类

1.小型PLC

小型PLC 的I/O 点数一般在128 点以下,其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整个硬件融为一体除了开关量I/O 以外,还可以连接模拟量I/O 以及其他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它能执行包括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联网以及各种应用指令。

2.中型PLC

中型PLC 采用模块化结构,其I/O点数一般在256~1024 点之间。I/O的处理方式除了采用一般PLC 通用的扫描处理方式外,还能采用直接处理方式,即在扫描用户程序的过程中,直接读输入,刷新输出。它能联接各种特殊功能模块,通讯联网功能更强,指令系统更丰富,内存容量更大,扫描速度更快。

3.大型PLC

一般I/O点数在1024点以上的称为大型PLC。大型PLC的软、硬件功能极强。具有极强的自诊断功能。通讯联网功能强,有各种通讯联网的模块,可以构成三级通讯网,实现工厂生产管理自动化。大型PLC 还可以采用三CPU构成表决式系统,使机器的可靠性更高。

六、PLC 的基本结构

PLC 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如图所示:

1.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 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 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 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 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 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 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 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 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 还采用双CPU 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 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 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2.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1) PLC 常用的存储器类型

1)RAM (Random Assess Memory)

这是一种读/写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其存取速度最快由锂电池支持。

2)EPROM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这是一种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在断电情况下存储器内的所有内容保持不变。(在紫外线连续照射下可擦除存储器内容)

3)EEPROM(Electrical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这是一种电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使用编程器就能很容易地对其所存储的内容进行修改。

(2) PLC 存储空间的分配

虽然各种PLC的CPU的最大寻址空间各不相同,但是根据PLC的工作原理其存储空间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区域:

系统程序存储区

系统RAM 存储区(包括I/O 映象区和系统软设备等)

用户程序存储区

1)系统程序存储区

在系统程序存储区中存放着相当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系统程序。包括监控程序、管理程序、命令解释程序、功能子程序、系统诊断子程序等。由制造厂商将其固化在EPROM 中,用户不能直接存取。它和硬件一起决定了该PLC 的性能。

2)系统RAM 存储区

系统RAM 存储区包括I/O 映象区以及各类软设备,如:

逻辑线圈

数据寄存器

计时器

计数器

变址寄存器

累加器

等存储器

A.I/O 映象区 由于PLC 投入运行后,只是在输入采样阶段才依次读入各输入状态和数据,在输出刷新阶段才将输出的状态和数据送至相应的外设。因此,它需要一定数量的存储单元(RAM)以存放I/O 的状态和数据,这些单元称作I/O 映象区。

一个开关量I/O 占用存储单元中的一个位(bit),一个模拟量I/O 占用存储单元中的一个字(16 个bit)。因此整个I/O 映象区可看作两个部分组成:

开关量I/O 映象区

模拟量I/O 映象区

B.系统软设备存储区

除了I/O 映象区区以外,系统RAM 存储区还包括PLC 内部各类软设备(逻辑线圈、计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和累加器等)的存储区。该存储区又分为具有失电保持的存储区域和无失电保持的存储区域,前者在PLC 断电时,由内部的锂电池供电,数据不会遗失;后者当PLC 断电时,数据被清零。

1) 逻辑线圈

与开关输出一样,每个逻辑线圈占用系统RAM 存储区中的一个位,但不能直接驱动外设,只供用户在编程中使用,其作用类似于电器控制线路中的继电器。另外,不同的PLC 还提供数量不等的特殊逻辑线圈,具有不同的功能。

2)数据寄存器

与模拟量I/O 一样,每个数据寄存器占用系统RAM 存储区中的一个字(16bits)。另外,PLC 还提供数量不等的特殊数据寄存器,具有不同的功能。

3) 计时器

4) 计数器

(3)用户程序存储区

用户程序存储区存放用户编制的用户程序。不同类型的PLC,其存储容量各不相同。

3.电源

PLC 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得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得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 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

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 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七、PLC 的工作原理

最初研制生产的PLC 主要用于代替传统的由继电器接触器构成的控制装置,但这两者的运行方式是不相同的:

继电器控制装置采用硬逻辑并行运行的方式,即如果这个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或断电,该继电器所有的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在继电器控制线路的哪个位置上都会立即同时动作。

PLC 的CPU 则采用顺序逻辑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方式,即如果一个输出线圈或逻辑线圈被接通或断开,该线圈的所有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不会立即动作,必须等扫描到该触点时才会动作。

为了消除二者之间由于运行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考虑到继电器控制装置各类触点的动作时间一般在100ms 以上,而PLC 扫描用户程序的时间一般均小于100ms,因此,PLC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这样在对于I/O 响应要求不高的场合,PLC 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处理结果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1.扫描技术

当PLC 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 的CPU 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1) 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 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 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2)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 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 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 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 映象区或系统RAM 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3)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 的真正输出。

比较下二个程序的异同:

程序1

程序2

这两段程序执行的结果完全一样但在PLC中执行的过程却不一样。

程序1 只用一次扫描周期,就可完成对%M4 的刷新;

程序2 要用四次扫描周期,才能完成对%M4 的刷新。

这两个例子说明:同样的若干条梯形图,其排列次序不同,执行的结果也不同。另外,也可以看到:采用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结果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硬逻辑并行运行的结果有所区别。当然,如果扫描周期所占用的时间对整个运行来说可以忽略,那么二者之间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一般来说,PLC 的扫描周期包括自诊断、通讯等,如下图所示,即一个扫描周期等于自诊断、通讯、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等所有时间的总和。

2.PLC 的I/O 响应时间

为了增强PLC 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其可靠性,PLC的每个开关量输入端都采用光电隔离等技术。

为了能实现继电器控制线路的硬逻辑并行控制,PLC 采用了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

以上两个主要原因,使得PLC 得I/O 响应比一般微型计算机构成的工业控制系统满的多,其响应时间至少等于一个扫描周期,一般均大于一个扫描周期甚至更长。

所谓I/O 响应时间指从PLC 的某一输入信号变化开始到系统有关输出端信号的改变所需的时间。其最短的I/O 响应时间与最长的I/O 响应时间如图所示:

最短I/O 响应时间:

最长I/O 响应时间:

八、PLC 的I/O 系统

1.I/O 寻址方式

PLC的硬件结构主要分单元式和模块式两种。前者将PLC 的主要部分(包括I/O 系统和电源等)全部安装在一个机箱内。后者将PLC 的主要硬件部分分别制成模块,然后由用户根据需要将所选用的模块插入PLC 机架上的槽内,构成一个PLC 系统。

不论采取哪一种硬件结构,都必须确立用于连接工业现场的各个输入/输出点与PLC 的I/O 映象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给每一个输入/输出点以明确的地址确立这种对应关系所采用得方式称为I/O 寻址方式。

I/O寻址方式有以下三种

固定的I/O 寻址方式

这种I/O 寻址方式是由PLC 制造厂家在设计、生产PLC 时确定的,它的每一个输入/输出点都有一个明确的固定不变的地址。一般来说,单元式的PLC 采用这种I/O寻址方式。

开关设定的I/O 寻址方式

这种I/O 寻址方式是由用户通过对机架和模块上的开关位置的设定来确定的。

用软件来设定的I/O 寻址方式

这种I/O 寻址方式是有用户通过软件来编制I/O 地址分配表来确定的。

④ 西门子系统如何加工中心编程各代码

1 加工中心G代码代码名称-功能简述
G00------快速定位
G01------直线插补
G02------顺时针方向圆弧插补
G03------逆时针方向圆弧插补
G04------定时暂停
G05------通过中间点圆弧插补
G07------Z 样条曲线插补
G08------进给加速
G09------进给减速
G20------子程序调用
G22------半径尺寸编程方式
G220-----系统操作界面上使用
G23------直径尺寸编程方式
G230-----系统操作界面上使用
G24------子程序结束
G25------跳转加工
G26------循环加工
G30------倍率注销
G31------倍率定义
G32------等螺距螺纹切削,英制
G33------等螺距螺纹切削,公制
G53,G500-设定工件坐标系注销
G54------设定工件坐标系一
G55------设定工件坐标系二
G56------设定工件坐标系三
G57------设定工件坐标系四
G58------设定工件坐标系五
G59------设定工件坐标系六
G60------准确路径方式
G64------连续路径方式
G70------英制尺寸 寸
G71------公制尺寸 毫米
G74------回参考点(机床零点)
G75------返回编程坐标零点
G76------返回编程坐标起始点
G81------外圆固定循环
G331-----螺纹固定循环
G90------绝对尺寸
G91------相对尺寸
G92------预制坐标
G94------进给率,每分钟进给
G95------进给率,每转进给 G00-快速定位
格式:G00 X(U)__Z(W)__
说明:(1)该指令使刀具按照点位控制方式快速移动到指定位置。移动过程中不得对工件
进行加工。
(2)所有编程轴同时以参数所定义的速度移动,当某轴走完编程值便停止,而其他
轴继续运动,
(3)不运动的坐标无须编程。
(4)G00可以写成G0
例:G00 X75 Z200
G0 U-25 W-100
先是X和Z同时走25快速到A点,接着Z向再走75快速到B点。 G01-直线插补
格式:G01 X(U)__Z(W)__F__(mm/min)
说明:(1)该指令使刀具按照直线插补方式移动到指定位置。移动速度是由F指令
进给速度。所有的坐标都可以联动运行。
(2)G01也可以写成G1
例:G01 X40 Z20 F150
两轴联动从A点到B点 G02-逆圆插补
格式1:G02 X(u)____Z(w)____I____K____F_____
说明:(1)X、Z在G90时,圆弧终点坐标是相对编程零点的绝对坐标值。在G91时,
圆弧终点是相对圆弧起点的增量值。无论G90,G91时,I和K均是圆弧终点的坐标值。
I是X方向值、K是Z方向值。圆心坐标在圆弧插补时不得省略,除非用其他格式编程。
(2)G02指令编程时,可以直接编过象限圆,整圆等。
注:过象限时,会自动进行间隙补偿,如果参数区末输入间隙补偿与机床实际反向间隙
悬殊,都会在工件上产生明显的切痕。
(3)G02也可以写成G2。
例:G02 X60 Z50 I40 K0 F120 2 M代码M代码 功 能
M00 程序停止
M01 条件程序停止
M02 程序结束
M03 主轴正转
M04 主轴反转
M05 主轴停止
M06 刀具交换
M08 冷却开
M09 冷却关
M18 主轴定向解除
M19 主轴定向
M29 刚性攻丝
M30 程序结束并返回程序头
M33 主轴定向
M98 调用子程序
M99 子程序结束返回/重复执行

⑤ 西门子PLC触摸屏如何编写程序

西门子的PLC触摸屏使用西门子WINCC的编程软件对其进行程序编写。西门子plc编程软件支持新款CP243-1 (6GK7 243-1-1EX01-0XE0)。通过下列改进实现新的互联网向导:支持 BootP 和 DHCP,支持用于电子邮件服务器的登录名和密码

西门子plc编程软件可进行远程编程、诊断或数据传输。控制器功能中已集成了Profibus DP Master/Slave, ProfibusFMS和LONWorks。利用web server进行监控。储存HTML网页、图片、PDF文件等到控制器里供通用浏览器查看扩展操作系统功能。

(5)西门子模块化编程怎么做扩展阅读

在输入程序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自从1996年发布S7-200 以来经历了多个版本,现在最新的版本是 V4.0 SP9,和SP8的改进是全面支持Windows7。软件分为升级版和直接安装版,不需要授权,文件 273M。此软件全面支持梯形图、语句表与功能图方式编程。

⑥ TIA Portal(博图)模块化编程

一、模块化编程


模块化编程是把程序分成若干个程序块,每个程序块含有一些设备和任务的逻辑指令。

二、执行


在组织块(OB1)中的指令决定控制程序的模块的执行。模块化编程功能(FC)或功能块(FB)。它们控制着不同的过轮世程任务,例如:操作模式,诊断或实际控制程序。这些块相当于主循环程序的子程序。

三、优点和缺点


在模块化编程中,在主循环程序和被调用的块之间仍没有数据的交换。但是,每个功能区被分成不同的块。这样就易于几个人同时编程,而相互之间没有冲突。另外,把程序分成若干小块,将易于对程序调试和查找故障。OB1中的程序包含有调用不同块蚂桐镇的指令。由于每次循环中不是所有的块都执行,只有需要时才调用有关的程序闷粗块,这样,CPU 将更有效地得到利用。一些用户对模块化编程不熟悉,开始时此方法看起来没有什么优点,但是,一旦理解了这个技术,编程人员将可以编写更有效和更易于 开发的程序。

⑦ 西门子数控系统怎么编程

西门子数控系统编程:
1.用半径和终点进行圆弧编程
圆弧运动通过以下几点来描述:
• 圆弧半径 CR= 和
• 在直角坐标 X,Y,Z中的终点
除了圆弧半径,您还必须用符号+/-表示运行角度是否应该大于或者小于180°。正符可以不注明。
识别符表示:
CR=+…:角度小于或者等于 180°
CR=–…:角度大于 180°
举例:
N10 G0X67.5 Y80.211
N20 G3X17.203 Y38.029 CR=34.913 F500
在这种处理方式下您不一定要给出中点。整圆(运行角度 360°)不能用CR=来编程,而是通过圆弧终点和插补参数来编程。
2.用圆弧角和圆心或者终点进行圆弧编程
圆弧运动通过以下几点来描述:
• 圆弧角 AR= 和
• 在直角坐标 X,Y,Z中的终点或者
• 地址 I,J,K上的圆弧中点
分别表示:
AR=:圆弧角,取值范围 0° 至 360°
I,J,K的意义参见前面几页。
整圆(运行角度 360°)不能用 AR=来编程,而是通过圆弧终点和插补参数来编程。
举例:
N10 G0X67.5 Y80.211
N20 G3X17.203 Y38.029 AR=140.134 F500
或者
N20 G3I–17.5 J–30.211 AR=140.134 F500
3.用极坐标进行圆弧编程
圆弧运动通过以下几点来描述:
• 极角 AP=
• 和极半径 RP=
在这种情况下,适用以下规定:
极点在圆心。
极半径和圆弧半径相符。
举例:
N10 G0X67.5 Y80.211
N20 G111X50 Y50
N30 G3RP=34.913 AP=200.052 F500
编程举例
以下程序是圆弧编程举例。必需的尺寸在右边的加工图纸中。
N10 G0 G91 X133 Y44.48 S800 M3 回到起始点
N20 G17 G1 Z-5 F1000 刀具横向进给
N30 G2X115 Y113.3 I-43 J25.52 用增量尺寸表示的圆弧终点,圆心
或者
N30 G2X115 Y113.3 I=AC(90) J=AC(70) 用绝对尺寸表示的圆弧终点,圆心
或者
N30 G2X115 Y113.3 CR=-50 圆弧终点,圆弧半径
或者
N30 G2AR=269.31 I-43 J25.52 用增量尺寸表示的圆弧角,中心点
或者
N30 G2AR=269.31 X115 Y113.3 圆弧角,圆弧终点
N40 M30 程序结束
5、螺旋线插补G2/G3TURN
编程:
G2/G3 X… Y… Z… I… J… K… TURN=
G2/G3 X… Y… Z… I… J… K… TURN=
G2/G3 AR=… I… J… K… TURN=
G2/G3 AR=… X… Y… Z… TURN=
G2/G3 AP… RP=… TURN=
指令和参数说明
G2 沿圆弧轨迹顺时针方向运行
G3 沿圆弧轨迹逆时针方向运行
X Y Z 直角坐标的终点
I J K 直角坐标的圆心
AR 圆弧角
TURN= 附加圆弧运行次数的范围从 0至 999
AP= 极角
RP= 极半径
功能
螺旋线插补可以用来加工如螺纹或油槽 (延迟线插补)。
操作顺序
在螺旋线插补时,两个运动是叠加的并且并列执行。
• 水平圆弧运动
• 垂直直线运动
圆弧运动在工作平面确定的轴上进行。
举例:工作平面 G17,针对圆弧插补的轴 X和 Y。
然后在垂直的横向进给轴上进行横向进给运动,这里是 Z轴。
运动顺序
1. 回到起始点
2. 执行用TURN= 编程的整圆
3. 回到圆弧终点,例如:作为部分旋转
4. 执行第2,3步穿过进刀深度
加工螺旋线所需的螺距 = 整圆数 + 编程的终点 -穿过的进刀深度。
编程举例
螺旋线插补
N10 G17 G0 X27.5 Y32.99 Z3 回到起始位置
N20 G1 Z-5 F50 刀具横向进给
N30 G3X20 Y5 Z-20 I=AC(20) J=AC (20) TURN=2 带以下参数的螺旋线:从起始位置执行两个整圆,然后回到终点
N40 M30 程序结束

⑧ 请问西门子PLC如何与电脑建立连接,进行编程

1首先点击电脑桌面左下角的开始,在弹出对话框里选择点击控制面板。

⑨ 西门子数控车床怎么编程

N10 G90 G54 G95 G71 用G54工件坐标系,绝对编程,没转进给,米制编程x0dx0aN20 T1D1 G23 S600 M03 1号刀,直径编程,转速600mm每分,主轴正转x0dx0aN30 G00 X50 Z5 快进到循环起点x0dx0a—CNAME= LOVE 轮源乎廓循环子程序名x0dx0aR105=9 纵向综合加工x0dx0aR106=0.25 精加工余量0.25 半径值x0dx0aR108=1 粗加工背吃刀量1 半径值x0dx0aR109=8 粗加工切入角8度x0dx0aR110=2 退刀量2 半径值x0dx0aR111=0.4 粗加工进给率 x0dx0aR112=0.2 精加做敏工进给率x0dx0aN40 LCYC95 调用轮廓循环x0dx0aN50 G00 G90 X50 沿X轴块退到循环起始点x0dx0aN60 Z5 沿Z轴快退到循环起始点x0dx0aN70 M30 主程序雹胡悉结束x0dx0aLOVE 子程序名x0dx0aN10 G01 X8 Z0 下面就是你的图精加工轮廓x0dx0aN20 X10 Z-2x0dx0aN30 Z-20 x0dx0aN40 G02 X20 Z-25 CR=5x0dx0aN50 G01 Z-35x0dx0aN60 G03 X34 Z-42 CR=7x0dx0aN70 G01 Z-52x0dx0aN80 X44 Z-62x0dx0aN90 Z-83 x0dx0aN100 M17 子程序结束x0dx0a 纯原版的,写累嗨了。 采纳 啊,不懂在问我

⑩ 新手如何学习plc编程

PLC编程入门要一个月时间。

PLC编程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使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在PLC运行时,CPU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制好并存于用户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作周期性循环扫描,如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新的扫描,在每次扫描过程中,还要完成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对输出状态的刷新等工作。

PLC的一个扫描周期必经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PLC在输入采样阶段:首先以扫描方式按顺序将所有暂存在输入锁存器中的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或输入

阅读全文

与西门子模块化编程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让word文字横向显示出来 浏览:864
文件夹中的pdf不在了 浏览:936
数据库统计软件 浏览:984
win10文件后戳怎么显示 浏览:58
配置文件概要 浏览:706
c编程考试用什么搜答案 浏览:670
计算机网络安全案例 浏览:915
微信拍视频如何加音乐 浏览:251
cmd提取文件名 浏览:180
word2010删除目录的页码 浏览:480
商品按照价格排序js 浏览:760
DCOURSE是什么文件 浏览:35
网络数据垃圾怎么办 浏览:741
复制会改变文件哪些信息 浏览:792
vs2008文件 浏览:115
删除相机数据怎么处理 浏览:466
什么是网站监控 浏览:982
亚马逊什么时候引入了大数据 浏览:877
mac外接显卡教程 浏览:231
vb二级程序计算 浏览:66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