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nux weblogic安裝和卸載
一、安裝jdk
二、安裝weblogic
fmw_12.2.3.0.0_wls.jar 安裝(jdk要求在1.8版本及其以上)
將weblogic
jar包放到指定文件夾下(我放在home/vlog/weblogic下)
運行命令:tar-d64 -jar fmw_12.2.3.0.0_wls.jar
如果檢查的安裝條件沒有問題就會跳出圖形化安裝界面。
然後按照安裝界面一步一步來就行了
自動啟動配置導向要勾選,如果不勾選,請參考以下鏈接:
https://blog.csdn.net/magi1201/article/details/38171367
本文參考:
https://blog.csdn.net/magi1201/article/details/38170783
三、 卸載weblogic
打開oui文件夾
cd /home/weblogic/Oracle/Middleware/oui/bin
運行腳本:
./deinstall.sh -silent
就可以卸載了。然後將Oracle文件夾刪除。
卸載完成。
四、設置生產模式啟動weblogic無需輸入密碼
在當前domain的servers/AdminServer文件夾下創建一個文件夾security,在security下創建一個文件boot.properties.在boot.properties文件里輸入
username=用戶名
password=密碼
以上步驟僅作為參考,如有問題請自行解決,本人嘗試有效
2. linux怎麼啟動biee服務
1.系統准備
機器名統一修改規范化(注意一定不能使用默認的localhost);
user和group名稱和id所有機器一致。
注意按OBIEE要求的安裝一些軟體和修改系統配置,
nofile nproc參數在/etc/security/limits.conf中修改,修改後系統需要重啟。
2.RCU安裝
由於有現成的資料庫,但語言使用了中文字元集,不是系統要求的utf8,目前看來還沒有有問題。
3.安裝第一個節點,使用企業安裝擴展
4.在第2個安裝使用企業安裝擴展第一個節點。
這個安裝時候碰到了一個麻煩,由於使用機器名配置repository資料庫連接,沒想到第2個節點也需要連接,hosts文件沒配,managed server起不來。
這次安裝就cancel過了,發現有問題,重新裝一遍,
linux環境比較省心,刪除inventory所在文件夾、biee安裝文件夾、/etc/oraInst.loc和repository用戶,重裝即可。
後來發現實際不用,失敗的時候,選中config那個框繼續就可以了,手工啟動manage server就可以了。
5.啟動順序(參考sample VM)
主節點;
啟動node manager
啟動weblogic
啟動manager server
啟動opmn
從節點
啟動node manager
啟動manager server
啟動opmn
注意默認從節點是沒有biee進程啟動的,需要在em/Business Intelligence/coreapplication/Capacity Management/Scalability增加,第一天沒有增加,計劃完成遷移後增加。
3. linux怎麼安裝weblogic
在Linux環境中安裝建議使用普通用戶安裝,weblogic也會自動提示使用普通用戶安裝。1、Linux新建普通用戶weblogic:
2、創建用戶組:groupadd weblogic
3、創建用戶添加用戶組weblogci指定家錄:
useradd -g weblogic -m -d /home/lip weblogic
設置密碼 passwd xxxxx
4、指定用戶目錄 chown -R weblogic:weblogic /home
5、執行ll 可查看目錄屬組
6、普通用戶配置jdk環境變數
7、在普通用戶家目錄下會有一個.bash_profile文件 修改該文件即可
8、普通用戶下配置環境變數
9、JDK環境變數設置:
export JAVA_HOME=/jdk安裝路徑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修改後生效:source /etc/profile
4. 兩台linux伺服器如何實現weblogic跨伺服器session共享
Session共享有多種解決方法,常用的有四種:客戶端Cookie保存、伺服器間Session同步、使用集群管理、把Session持久化到資料庫。
1.客戶端Cookie保存
以cookie加密的方式保存在客戶端,每次session信息被寫在客戶端,然後經瀏覽器再次提交到伺服器,即使兩次請求在集群中的兩台伺服器上完成,也可以到達session共享。
優點是減輕伺服器端的壓力;
缺點是受到cookie的大小限制,可能佔用一定帶寬,因為每次請求會在頭部附帶一定大小的cookie信息,另外這種方式在用戶禁止使用cookie的情況下無效。
傳統網站一般通過將一部分數據存儲在cookie中,來規避分布式環境下session的操作。這樣做的弊端很多,一方面cookie的安全性一直廣為垢病,另一方面cookie存儲數據的大小是有限制的。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很多情況下還得兼顧移動端的session需求,使得採用cookie來進行session同步的方式的弊端更為凸顯,分布式session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2.伺服器間Session同步
定時同步各個伺服器的session信息,此方法可能有一定延時,用戶體驗也不是很好。
使用主-從伺服器的架構,當用戶在主伺服器上登錄後,通過腳本或者守護進程的方式,將session信息傳遞到各個從伺服器中,也可以手工把session文件存放的目錄改為nfs網路文件系統,從而實現文件的跨機器共享(使用nfs或windows文件共享都可以,或者專用的共享存儲設備)。
這樣,用戶訪問其它的從伺服器時,就可以讀到session信息。
缺點:比如速度慢、不穩定等,另外,如果session信息傳遞是主->從單向的,會有一些風險,比如主伺服器down了,其它伺服器無法獲得session信息。
3.把Session持久化到資料庫
這種共享session的方式即將session信息存入資料庫中,其它應用可以從資料庫中查出session信息。目前採用這種方案時所使用的資料庫一般為mysql。
利用資料庫共享session的方案有一定的實用性,但也有如下缺點:
首先session的並發讀寫在資料庫中完成,對mysql的性能要求比較高;
其次,我們需要額外地實現session淘汰邏輯代碼,即定時從資料庫表中更新和刪除session信息,增加了工作量。
對於系統可靠性要求較高的用戶,可以將session持久化到DB中,這樣可以保證宕機時會話不易丟失,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系統的整體吞吐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4.使用集群管理Session
將session統一存儲在緩存集群上,如memcache,這樣可以保證較高的讀、寫性能,這一點對於並發量大的系統來說非常重要;並且從安全性考慮,session畢竟是有有效期的,使用緩存存儲,也便於利用緩存的失效機制。
使用緩存的缺點是,一旦緩存重啟,裡面保存的會話也就丟失了,需要用戶重新建立會話,可以使用緩存集群來保證緩存的穩定性。
如圖(基於緩存的分布式session架構)所示,前端用戶請求經過隨機分發之後,可能會命中後端任意的Web Server,將session以sessionid作為key,保存到後端的緩存集群中,使得不管請求如何分配,即便是某個Web Server宕機,也不會影響其他Web Server獲得 session,這樣既實現了集群間的session同步,又提高了 Web Server的容錯性。
Tomcat作為Web Server時,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工具memcached-session- manager9(一個Tomcat session共享解決方案), 實現基於memcache的分布式session。
5. linux下如何修改weblogic控制台密碼
1、首復先,我們使用原weblogic用戶名、密碼制登錄控制台。
2、登錄進去以後,選擇右邊「域結構」中的「安全領域」菜單,點擊進入。
3、這里就進入了「安全領域」選項,點擊「myrealm「進入。
4、在myrealm面板中,選擇第二個頁簽「用戶和組」,下面即可顯示目前已經存在的用戶,如本weblogic域為weblogic用戶,選擇點擊進入設置界面。
5、設置密碼界面有「常規」、「密碼」和「組」三個頁簽,這里點擊第二個頁簽設置新密碼、及確認新密碼即可,兩個密碼要一樣。其他兩個頁簽不要改動。
6、點保存後,上面的消息會提示「設置更新成功」,表示此時密碼已經修改了。
7、密碼修改後立即生效,不需要重啟應用服務,此時如果使用舊密碼登錄,則會提示「身份驗證被拒絕」,使用新密碼即可登錄成功。
6. 在LINUX AS5上,想讓weblogic隨 操作系統的啟動自動啟動,求解決辦法和腳本
在/etc/rc.local裡面加上weblogic啟動的命令如:
nohup /bea/weblogic/user_project/domains/base_domain/bin/startWebLogic.sh >>/bea/admin.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