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系統 > 高性能linux伺服器構建實

高性能linux伺服器構建實

發布時間:2024-04-01 23:58:50

A. 高性能linux伺服器構建實戰的作品目錄

前言
第1篇Web應用篇
第1章輕量級HTTP伺服器Nginx
1.1什麼是Nginx
1.2為什麼要選擇Nginx
1.2.1Nginx與Apache的異同
1.2.2選擇Nginx的優勢所在
1.3Nginx的模塊與工作原理
1.4Nginx的安裝與配置
1.4.1下載與安裝Nginx
1.4.2Nginx配置文件的結構
1.4.3配置與調試Nginx
1.4.4Nginx的啟動、關閉和平滑重啟
1.5Nginx常用配置實例
1.5.1虛擬主機配置實例
1.5.2負載均衡配置實例
1.5.3防盜鏈配置實例
1.5.4日誌分割配置實例
1.6Nginx性能優化技巧
1.6.1編譯安裝過程優化
1.6.2利用TCMalloc優化Nginx的性能
1.6.3Nginx內核參數優化
1.7實戰Nginx與PHP(FastCGI)的安裝、配置與優化
1.7.1什麼是 FastCGI
1.7.2Nginx+FastCGI運行原理
1.7.3spawn-fcgi與PHP-FPM
1.7.4PHP與PHP-FPM的安裝及優化
1.7.5配置Nginx來支持PHP
1.7.6測試Nginx對PHP的解析功能
1.7.7優化Nginx中FastCGI參數的實例
1.8實戰Nginx與Perl、java的安裝與配置
1.8.1Perl(FastCGI)的安裝
1.8.2為Nginx添加FCGI支持
1.8.3測試Nginx +Perl(FastCGI)
1.8.4搭建Nginx+Java環境
1.9本章小結
第2章高性能HTTP加速器Varnish
2.1初識Varnish
2.1.1Varnish概述
2.1.2Varnish的結構與特點
2.1.3Varnish與Squid的對比
2.2開始安裝Varnish
2.2.1安裝前的准備
2.2.2獲取Varnish軟體
2.2.3安裝pcre
2.2.4安裝Varnish
2.3配置Varnish
2.3.1VCL使用說明
2.3.2配置一個簡單的Varnish實例
2.3.3Varnish對應多台Web伺服器的配置實例
2.4運行Varnish
2.4.1varnishd指令
2.4.2配置Varnish運行腳本
2.4.3管理Varnish運行日誌
2.5管理Varnish
2.5.1查看Varnish進程
2.5.2查看Varnish緩存效果與狀態
2.5.3通過埠管理Varnish
2.5.4管理Varnish緩存內容
2.6Varnish優化
2.6.1優化Linux內核參數
2.6.2優化系統資源
2.6.3優化Varnish參數
2.7Varnish的常見應用實例
2.7.1利用Varnish實現圖片防盜鏈
2.7.2利用Varnish實現靜態文件壓縮處理
2.8本章小結
第3章Memcached應用實戰
3.1Memcached基礎
3.1.1什麼是Memcached
3.1.2Memcached的特徵
3.1.3Memcached的安裝
3.1.4Memcached的簡單使用過程
3.2剖析Memcached的工作原理
3.2.1Memcached的工作過程
3.2.2Slab Allocation的工作機制
3.2.3Memcached的刪除機制
3.2.4Memcached的分布式演算法
3.3Memcached的管理與性能監控
3.3.1如何管理Memcached
3.3.2Memcached的監控
3.3.3Memcached變種產品介紹
3.4通過UDFs實現Memcached與MySQL的自動更新
3.4.1UDFs使用簡介
3.4.2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應用實例
3.4.3對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簡單功能進行測試
3.4.4使用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經驗與技巧
3.5本章小結
第2篇數據備份恢復篇
第4章開源網路備份軟體bacula
4.1bacula總體概述
4.1.1bacula是什麼
4.1.2bacula適合哪些用戶
4.1.3bacula的功能特點
4.1.4bacula的工作原理
4.2安裝bacula
4.2.1bacula的幾種網路備份拓撲
4.2.2編譯與安裝bacula
4.2.3初始化MySQL資料庫
4.3配置一個bacula備份系統
4.3.1配置bacula的Console端
4.3.2配置bacula的Director端
4.3.3配置bacula的SD
4.3.4配置bacula的FD端
4.4啟動與關閉bacula
4.4.1啟動bacula的Director daemon與Storage daemon
4.4.2在客戶端FD啟動File daemon
4.5實戰bacula備份恢復過程
4.5.1實例演示bacula的完全備份功能
4.5.2實例演示bacula的增量備份功能
4.5.3實例演示bacula的差異備份功能
4.5.4實例演示bacula的完全恢復功能
4.5.5實例演示bacula的不完全恢復功能
4.6本章小結
第5章數據鏡像備份工具rsync與unison
5.1rsync簡介
5.1.1什麼是rsync
5.1.2rsync的功能特性
5.1.3下載與安裝rsync軟體
5.2利用rsync搭建數據鏡像備份系統
5.2.1rsync的應用模式
5.2.2企業案例:搭建遠程容災備份系統
5.3通過rsync+inotify實現數據的實時備份
5.3.1rsync的優點與不足
5.3.2初識inotify
5.3.3安裝inotify工具inotify-tools
5.3.4inotify相關參數
5.3.5inotifywait相關參數
5.3.6企業應用案例:利用rsync+inotify搭建實時同步系統
5.4unison簡介
5.5安裝unison
5.6配置雙機ssh信任
5.6.1在兩台機器上創建 RSA密鑰
5.6.2添加密鑰到授權密鑰文件中
5.7unison的使用
5.7.1本地使用unison
5.7.2遠程使用unison
5.7.3unison參數說明
5.7.4通過配置文件來使用unison
5.8本章小結
第6章ext3文件系統反刪除利器ext3grep
6.1「rm–rf」帶來的困惑
6.2ext3grep的安裝與使用
6.2.1ext3grep的恢復原理
6.2.2ext3grep的安裝過程
6.3通過ext3grep恢復誤刪除的文件與目錄
6.3.1數據恢復准則
6.3.2實戰ext3grep恢復文件
6.4通過ext3grep恢復誤刪除的MySQL表
6.4.1MySQL存儲引擎介紹
6.4.2模擬MySQL表被誤刪除的環境
6.4.3通過ext3grep分析數據、恢復數據
6.5本章小結
第3篇網路存儲應用篇
第7章IP網路存儲iSCSI
7.1存儲的概念與術語
7.1.1SCSI介紹
7.1.2FC介紹
7.1.3DAS介紹
7.1.4NAS介紹
7.1.5SAN介紹
7.2iSCSI的概念
7.3FC SAN與IP SAN
7.4iSCSI的組成
7.4.1iSCSI Initiator
7.4.2iSCSI Target
7.5iSCSI的工作原理
7.6搭建基於IP SAN的iSCSI存儲系統
7.6.1安裝iSCSI Target軟體
7.6.2配置一個簡單的iSCSI Target
7.6.3在Windows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6.4在Linux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7iSCSI 在安全方面的相關設定
7.7.1Initiator主機以IP認證方式獲取iSCSI Target資源
7.7.2Initiator主機以密碼認證方式獲取iSCSI Target資源
7.8iSCSI性能優化方案
7.8.1iSCSI性能瓶頸
7.8.2iSCSI性能優化
7.9本章小結
第8章分布式存儲系統MFS
8.1MFS概論
8.2MFS 文件系統
8.2.1MFS文件系統結構
8.2.2MFS的編譯與安裝實例
8.3編譯與使用MFS的經驗總結
8.3.1安裝選項說明
8.3.2管理伺服器
8.3.3元數據日誌伺服器
8.3.4數據存儲伺服器
8.3.5客戶端掛載
8.4管理與使用MFS
8.4.1在客戶端掛載文件系統
8.4.2MFS常用操作
8.4.3為垃圾箱設定隔離時間
8.4.4快照
8.4.5MFS的其他命令
8.5維護MFS
8.5.1啟動MFS集群
8.5.2停止MFS集群
8.5.3MFS 數據存儲伺服器的維護
8.5.4MFS元數據的備份
8.5.5MFS 管理伺服器的恢復
8.5.6從備份恢復MFS 管理伺服器
8.6通過冗餘實現失敗防護的解決方案
8.7本章小結
第4篇運維監控與性能優化篇
第9章運維監控利器Nagios
9.1Nagios綜述
9.1.1什麼是Nagios
9.1.2Nagios的結構與特點
9.2Nagios的安裝與配置
9.2.1安裝Nagios
9.2.2配置Nagios
9.3Nagios的運行和維護
9.3.1驗證Nagios配置文件的正確性
9.3.2啟動與停止Nagios
9.3.3Nagios故障報警
9.4Nagios性能分析圖表的實現
9.4.1Nagios性能分析圖表的作用
9.4.2PNP的概念與安裝環境
9.4.3安裝PNP
9.4.4配置PNP
9.4.5修改Nagios配置文件
9.4.6測試PNP功能
9.5利用插件擴展Nagios的監控功能
9.5.1利用NRPE外部構件監控遠程主機
9.5.2利用飛信實現Nagios簡訊報警功能
9.6本章小結
第10章基於Linux伺服器的性能分析與優化
10.1系統性能分析的目的
10.1.1找到系統性能的瓶頸
10.1.2提供性能優化方案
10.1.3使系統硬體和軟體資源的使用達到平衡
10.2分析系統性能涉及的人員
10.2.1Linux系統管理人員
10.2.2系統架構設計人員
10.2.3軟體開發人員
10.3影響Linux性能的各種因素
10.3.1系統硬體資源
10.3.2操作系統相關資源
10.3.3應用程序軟體資源
10.4系統性能分析標准和優化原則
10.5幾種典型應用對系統資源使用的特點
10.5.1以靜態內容為主的Web應用
10.5.2以動態內容為主的Web應用
10.5.3資料庫應用
10.5.4軟體下載應用
10.5.5流媒體服務應用
10.6Linux下常見的性能分析工具
10.6.1vmstat命令
10.6.2sar命令
10.6.3iostat命令
10.6.4free命令
10.6.5uptime命令
10.6.6netstat命令
10.6.7top命令
10.7基於Web應用的性能分析及優化案例
10.7.1基於動態內容為主的網站優化案例
10.7.2基於動態、靜態內容結合的網站優化案例
10.8本章小結
第5篇集群高級應用篇
第11章構建高可用的LVS負載均衡集群
11.1LVS集群的組成與特點
11.1.1LVS集群的組成
11.1.2LVS集群的特點
11.1.3LVS集群系統的優缺點
11.2高可用 LVS負載均衡集群體系結構
11.3高可用性軟體Heartbeat與Keepalived
11.3.1開源HA軟體Heartbeat的介紹
11.3.2安裝heartbeat
11.3.3開源HA軟體Keepalived的介紹
11.3.4安裝Keepalived
11.4安裝LVS軟體
11.4.1配置與檢查安裝環境
11.4.2在Director Server上安裝IPVS管理軟體
11.5搭建高可用 LVS集群
11.5.1通過heartbeat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5.2通過Keepalived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系統
11.5.3通過piranha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6測試高可用LVS負載均衡集群系統
11.6.1高可用性功能測試
11.6.2負載均衡測試
11.6.3故障切換測試
11.7本章小結
第12章RHCS集群
12.1RHCS集群概述
12.2RHCS集群的組成與結構
12.2.1RHCS集群的組成
12.2.2RHCS集群結構
12.3RHCS集群的運行原理及功能
12.3.1分布式集群管理器(CMAN)
12.3.2鎖管理(DLM)
12.3.3配置文件管理(CCS)
12.3.4柵設備(Fence)
12.3.5高可用性服務管理器
12.3.6集群配置和管理工具
12.3.7Redhat GFS
12.4安裝RHCS
12.4.1安裝前准備工作
12.4.2配置共享存儲和RHCS管理端Luci
12.4.3在集群節點上安裝RHCS軟體包
12.4.4在集群節點上安裝和配置iSCSI客戶端
12.5配置RHCS高可用集群
12.5.1創建一個cluster
12.5.2創建Failover Domain
12.5.3創建Resources
12.5.4創建Service
12.5.5配置存儲集群GFS
12.5.6配置表決磁碟
12.5.7配置Fence設備
12.6管理和維護RHCS集群
12.6.1啟動RHCS集群
12.6.2關閉RHCS集群
12.6.3管理應用服務
12.6.4監控RHCS集群狀態
12.6.5管理和維護GFS2文件系統
12.7RHCS集群功能測試
12.7.1高可用集群測試
12.7.2存儲集群測試
12.8本章小結
第13章Oracle RAC集群
13.1Oracle集群體系結構
13.2Oracle ClusterWare體系結構與進程介紹
13.2.1Oracle ClusterWare 簡介
13.2.2Oracle ClusterWare 進程介紹
13.3RAC資料庫體系結構與進程
13.3.1RAC 簡介
13.3.2Oracle RAC的特點
13.3.3RAC進程管理
13.3.4RAC資料庫存儲規劃
13.4安裝Oracle RAC資料庫
13.4.1安裝前的系統配置需求
13.4.2設置資料庫安裝資源
13.4.3配置主機解析文件
13.4.4檢查所需軟體包
13.4.5配置系統內核參數
13.4.6設置 Shell對Oracle用戶的限制
13.4.7配置hangcheck-timer內核模塊
13.4.8配置系統安全設置
13.4.9創建Oracle用戶和組
13.4.10設置Oracle用戶環境變數
13.4.11配置節點間SSH信任
13.4.12配置共享存儲系統
13.4.13安裝Oracle Clusterware
13.4.14安裝Oracle資料庫
13.4.15配置Oracle Net
13.4.16創建RAC資料庫
13.5Oracle CRS的管理與維護
13.5.1查看集群狀態
13.5.2啟動與關閉集群服務資源
13.5.3啟動與關閉CRS
13.5.4管理voting disk
13.5.5管理OCR
13.5.6快速卸載CRS
13.6ASM基本操作維護
13.6.1ASM的特點
13.6.2ASM的體系結構與後台進程
13.6.3管理ASM實例
13.7利用srvctl管理RAC資料庫
13.7.1查看實例狀態(srvctl status)
13.7.2查看RAC資料庫配置信息(srvctl config)
13.7.3啟動
13.7.4增加
13.8測試RAC資料庫集群的功能
13.8.1負載均衡測試
13.8.2透明應用失敗切換測試
13.9本章小結
第14章構建MySQL+heartbeat+DRBD+LVS集群應用系統
14.1MySQL高可用集群概述
14.2heartbeat + DRBD高可用性方案的實現原理
14.3部署MySQL高可用高擴展集群
14.3.1配置之前的准備
14.3.2DRBD的部署
14.3.3DRBD的配置
14.3.4DRBD的維護和管理
14.3.5DRBD的性能優化
14.3.6MySQL的部署
14.3.7heartbeat的部署
14.4搭建Slave集群
14.4.1為什麼要搭建Slave集群
14.4.2利用LVS+Keepalived搭建高可用MySQL Slave集群
14.4.3高可用Slave集群的一些注意點
14.5部署MySQL集群要考慮的問題
14.6本章小結

B. 求《高性能Linux伺服器構建實戰》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高性能Linux伺服器構建實戰》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簡介:《高性能Linux伺服器構建實戰:系統安全、故障排查、自動化運維與集群架構》是Linux運維領域暢銷的、公認的經典著作《高性能Linux伺服器構建實戰:運維監控、性能調優與集群應用》的姊妹篇,它從安全運維、運維故障排查、自動化運維、集群架構四個維度講解了構建大規模和高性能Linux伺服器集群所需要的技術、工具、方法和技巧,二者一脈相承,互為補充,內容涵蓋了運維工程師構建高性能伺服器需要掌握的各種知識。本書在內容上繼承了其姊妹篇中被讀者認可的諸多優點:實用(以實際生產環境為背景)、實戰(包含大量案例)、易懂,同時也改進了讀者反饋的不足之處。

C. 如何最快搭建LINUX伺服器集群

1.2.並行技術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建造四節點的小集群系統的例子,它是構建在Linux操作系統上,通過MPICH軟體包實現的,希望這個小例子能讓大家對集群系統的構建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
2.使用MPICH構建一個四節點的集群系統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建造四節點的小集群系統的例子,它是構建在Linux操作系統上,通過MPICH軟體包實現的,希望這個小例子能讓大家對集群系統的構建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
2.1 所需設備
1).4台採用Pentium II處理器的PC機,每台配
置64M內存,2GB以上的硬碟,和EIDE介面的光碟驅動器。
2).5塊100M快速乙太網卡,如SMC 9332 EtherPower 10/100(其中四塊卡用於連接集群中的結點,另外一塊用於將集群中的其中的一個節點與其它網路連接。)
3).5根足夠連接集群系統中每個節點的,使用5類非屏蔽雙絞線製作的RJ45纜線
4).1個快速乙太網(100BASE-Tx)的集線器或交換機
5).1張Linux安裝盤
2.2 構建說明
對計算機硬體不熟的人,實施以下這些構建步驟會感到吃力。如果是這樣,請找一些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1. 准備好要使用的採用Pentium II處理器的PC機。確信所有的PC機都還沒有接上電源,打開PC機的機箱,在准備與網路上的其它設備連接的PC機上安裝上兩塊快速乙太網卡,在其它的 PC機上安裝上一塊快速乙太網卡。當然別忘了要加上附加的內存。確定完成後蓋上機箱,接上電源。
2. 使用4根RJ45線纜將四台PC機連到快速乙太網的集線器或交換機上。使用剩下的1根RJ45線將額外的乙太網卡(用於與其它網路相連的那塊,這樣機構就可以用上集群)連接到機構的區域網上(假定你的機構區域網也是快速乙太網),然後打開電源。
3. 使用LINUX安裝盤在每一台PC機上安裝。請確信在LINUX系統中安裝了C編譯器和C的LIB庫。當你配置TCP/IP時,建議你為四台PC分別指定為192.168.1.1、192.168.1.2、192.168.1.3、192.168.1.4。第一台PC為你的伺服器節點(擁有兩塊網卡的那台)。在這個伺服器節點上的那塊與機構區域網相連的網卡,你應該為其指定一個與機構區域網吻合的IP地址。
4.當所有PC都裝好Linux系統後,編輯每台機器的/etc/hosts文件,讓其包含以下幾行:
192.168.1.1 node1 server
192.168.1.2 node2
192.168.1.3 node3
192.168.1.4 node4
編輯每台機器的/etc/hosts.equiv文件,使其包含以下幾行:
node1
node2
node3
node4
$p#
以下的這些配置是為了讓其能使用MPICH』s p4策略去執行分布式的並行處理應用。
1. 在伺服器節點
,建一個/mirror目錄,並將其配置成為NFS伺服器,並在/etc/exports文件中增加一行:
/mirror node1(rw) node2(rw) node3(rw) node4(rw)
2. 在其他節點上,也建一個/mirror目錄,關在/etc/fstab文件中增加一行:
server:/mirror /mirror nfs rw,bg,soft 0 0
3. /mirror這個目錄從伺服器上輸出,裝載在各個客戶端,以便在各個節點間進行軟體任務的分發。
4. 在伺服器節點上,安裝MPICH。MPICH的文檔可在
5.任何一個集群用戶(你必須在每一個節點新建一個相同的用戶),必須在/mirror目錄下建一個屬於它的子目錄,如 /mirror/username,用來存放MPI程序和共享數據文件。這種情況,用戶僅僅需要在伺服器節點上編譯MPI程序,然後將編譯後的程序拷貝到在/mirror目錄下屬於它的的子目錄中,然後從他在/mirror目錄下屬於它的的子目錄下使用p4 MPI策略運行MPI程序。
2.3 MPICH安裝指南
1.如果你有gunzip,就d下載mpich.tar.gz,要不然就下載mpich.tar.Z。你可以到http://www.mcs.anl.gov/mpi/mpich/downloa下載,也可以使用匿名FTP到ftp.mcs.anl.gov的pub/mpi目錄拿。(如果你覺得這個東西太大,你可以到pub/mpi/mpisplit中取分隔成塊的幾個小包,然後用cat命令將它們合並)
2.解壓:gunzip ;c mpich.tar.gz tar xovf-(或zcat mpich.tar.Ztar xovf-)
3.進入mpich目錄
4.執行:./configure為MPICH選擇一套適合你的實際軟硬體環境的參數組,如果你對這些默認選擇的參數不滿意,可以自己進行配置(具體參見MPICH的配置文檔)。最好選擇一個指定的目錄來安裝和配置MPICH,例如: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pich-1.2.0
5.執行:make >&make.log 這會花一段較長的時間,不同的硬體環境花的時間也就不同,可能從10分鍾到1個小時,甚至更多。
6.(可選)在工作站網路,或是一台單獨的工作站,編輯mpich/util/machines/machines.xxx(xxx是MPICH對你機器體系結構取的名稱,你能很容易的認出來)以反映你工作站的當地主機名。你完全可以跳過這一步。在集群中,這一步不需要。
7.(可選)編譯、運行一個簡單的測試程序:
cd examples/basic
make cpi
ln ;s ../../bin/mpirun mpirun
./mpirun ;np 4 cpi
此時,你就在你的系統上運行了一個MPI程序。
8.(可選)構建MPICH其餘的環境,為ch_p4策略使
用安全的服務會使得任何啟動速度加快,你可以執行以下命令構建:
make serv_p4
(serv_p4是一個較新的P4安全服務的版本,它包含在MPICH 1.2.0版中),nupshot程序是upshot程序的一個更快版本,但他需要tk 3.6版的源代碼。如果你有這個包,你就用以下命令可以構建它:
make nupshot
9.(可選)如果你想將MPICH安裝到一個公用的地方讓其它人使用它,你可以執行:
make install 或 bin/mpiinstall
你可以使用-prefix選項指定MPICH安裝目錄。安裝後將生成include、lib、bin、sbin、www和man目錄以及一個小小的示例目錄,
到此你可以通告所有的用戶如何編譯、執行一個MPI程序。

D. 如何搭建一台linux開發伺服器

在開發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多人同時工作、協著的情況,在嵌入式開發項目中更為平常,這樣可以加快項目周期,為產品上市佔得時間先機。目前,使用Linux作為開發產品的操作系統情況越來越多,使用越來越廣泛。為了交叉編譯,為了最接近開發目標,我們一般都會自己搭建一台Linux開發伺服器。Linux開發伺服器一些常用的功能必須支持,比如Samba、nfs、tftp、httpd等。
首先我們需要選擇合適的Linux操作系統作為伺服器的系統,推薦使用Fedora8、Fedora10等,筆者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覺得比較穩定吧!如何安裝該操作系統就不多說了。 裝好系統後,需要增加Linux OS用戶,可以使用命令#adser XXX;增加XXX用戶,#passwd XXX給其設置登錄密碼。當然使用圖形化創建用戶也很直觀、方便。在這個環節值得注意的一定要設置好該用戶的home目錄,一般都會設置到該用戶的工作目錄,各個用戶的工作目錄需要私有化、獨立開來,這樣方便些、安全些。 多用戶的賬戶有了,我們應該來打通網路功能了,Fedora有bug,在圖形化配置GATEWAY什麼的會不成功,請安裝如下方法修改: # cd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 vi ifcfg-eth0 修改配置文件如下: # Marvell Technology Group Ltd. 88E8001 Gigabit Ethernet Controller DEVICE=eth0 HWADDR=00:16:e6:db:c2:96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這個應該是「static」,而不是「dhcp」或「none」; USERCTL=yes PEERDNS=yes IPV6INIT=no NM_CONTROLLED=yes//這個應該是「yes」,如不修改,鏈接仍是disconnected; TYPE=Ethernet NETMASK=***.***.***.*** IPADDR=***.***.***.*** DNS1=***.***.***.*** DNS2=***.***.***.*** GATEWAY=***.***.***.*** step 3: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接下來就需要調試一下Samba功能了,這樣在windows下編輯Linux下的代碼將非常的便利。命令行下操作方法如下: Vim /etc/samba/smbusers # Unix_name = SMB_name1 SMB_name2 … root = administrator admin nobody = guest pcguest smbguest dssun = dssun hmchen = hmchen 增加Samba用戶; Vim /etc/samba/smb.conf [dssun] comment = * path = /opt/STM/STLinux-2.3/devkit/dtvkit/dssun writeable = yes ; browseable = yes valid users = bluo, dssun, hmchen, hqian, sbxiang, tsfu, yrli 設置工作路徑,可讀寫性、有效訪問的用戶等。 在圖形化下也有配置菜單,這個就很簡單了,不再敘述。 有了Samba就方便很多了!編譯編輯都很不錯了!接下來要著手你的開發平台軟體,這個對於不同平台的SDK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根據自己的SDK來處理。 有了SDK後,我們編譯通過後,一般都會進行調試,如何方便的調試呢?一般都會想到使用nfs調試。 以Fedora為例,一般默認安裝的沒有包括tftp功能,可以使用yum來安裝,方便! #yum install tftp; #yum install tftp-server 還需要更改一下tftp的配置,如下: vim /etc/xinetd.d/tftp 修改server_args = -s /tftpboot -c,這里的-c一定要加上,否則只能下載不能上傳!!! service tftp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 dgram protocol = udp wait = yes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ftpd server_args = -s /tftpboot -c per_source = 11 cps = 100 2 flags = IPv4 } # mkdir /tftpboot # chmod 777 -R /tftpboot/ # service xinetd restart 記得要關閉防火牆、seLinux.不disabled seLinux,Samba有可能只能讀不能寫,切記。

E. linux系統下怎麼搭建網站伺服器

具體方法如下:

1、使用putty或類似的SSH工具登錄伺服器(本地安裝跳過);

F. linux 文件伺服器怎麼搭建

在前面一個章節學習的FTP文件傳輸服務確確實實讓咱們在主機之間傳輸文件變得非常方便,但FTP協議的本質是傳輸文件,並不是共享文件,要想讓客戶端能夠直接在服務端上面修改文件內容還是比較麻煩的事情。於是在1987年時,由微軟和英特爾公司共同制訂了SMB伺服器通信協議(Server MessagesBlock),這項技術的誕生是為了解決區域網內的文件或列印機等資源的共享服務問題,讓多個主機之間共享文件變成越來越簡單。

後來到了1991年,當年還在讀大學的學生Tridgwell為了解決Linux與Windows系統之間的文件共享問題,便基於了這項SMB技術協議開發出了SMBserver這一款服務程序,SMBserver服務程序是一款基於SMB協議並由服務端和客戶端組成的開源文件共享軟體,通過非常簡單的配置就能夠實現Linux系統與Windows系統之間的文件共享工作。當時還在上學的Tridgwell想要把這款SMBServer軟體注冊成為商標,但卻被商標局以SMB是沒有意義的字元而拒絕了他的申請,經過Tridgwell不斷的翻看詞典,突然看到一個拉丁舞蹈的名字——SAMBA,如圖12-1所示,這個熱情洋溢的舞蹈名字中又恰好包含了SMB(SAMBA),於是這便是Samba服務程序名字的由來,現在已經成為了Linux系統與Windows系統之間共享文件的最佳選擇。

Samba服務程序的配置方法跟咱們以前學習過的服務很相似,首先咱們需要先通過yum軟體倉庫來安裝samba服務程序,這款軟體也恰巧是軟體包的名字,很好記吧~:

[root@linuxprobe~]#yuminstallsamba
Loadedplugins:langpacks,proct-id,subscription-manager
………………省略部分輸出信息………………
Installing:
sambax86_644.1.1-31.el7rhel527k
TransactionSummary
================================================================================
Install1Package
Totaldownloadsize:527k
Installedsize:1.5M
Isthisok[y/d/N]:y
Downloadingpackages:
Runningtransactioncheck
Runningtransactiontest
Transactiontestsucceeded
Runningtransaction
Installing:samba-4.1.1-31.el7.x86_641/1
Verifying:samba-4.1.1-31.el7.x86_641/1
Installed:
samba.x86_640:4.1.1-31.el7
Complete!


安裝後打開Samba服務程序的主配置後發現竟然有320行呢!有沒有被嚇到?但仔細一看發現其實大多都是以#(井號)開頭的注釋信息行,既然您手中已經擁有了劉遄老師的經驗之書,就肯定不會讓您去「死啃」這些東東的~:

[root@linuxprobe ~]# cat /etc/samba/smb.conf
# This is the main Samba configuration file.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 options listed here, refer to the smb.conf(5) manual page. Samba has a huge
# number of configurable options, most of which are not shown in this example.
#
# The Official Samba 3.2.x HOWTO and Reference Guide contains step-by-step
# guides for installing, configuring, and using Samba:
# http://www.samba.org/samba/docs/Samba-HOWTO-Collection.pdf
#
# The Samba-3 by Example guide has working examples for smb.conf. This guide is
# generated daily: http://www.samba.org/samba/docs/Samba-Guide.pdf
#
# In this file, lines starting with a semicolon (;) or a hash (#) are
# comments and are ignored. This file uses hashes to denote commentary and
# semicolons for parts of the file you may wish to configure.
#
# Note: Run the "testparm" command after modifying this file to check for basic
# syntax errors.
#linuxprobe.com
………………省略部分輸出信息………………

由於這次配置文件中的注釋信息行實在太多,不便於分析裡面的重要參數,因此咱們可以先將配置文件改個名字,然後使用cat命令讀入主配置文件內容後通過grep命令-v參數(反向選擇)分別去掉所有以#(井號)和;(分號)開頭的注釋信息行,對於剩餘的空白行可以再用^$來表示並反選過濾,最後將過濾後的可用參數信息通過重定向符覆蓋寫入到原始文件名稱中即可。samba服務程序過濾後的參數並不復雜,為了更方便同學們查閱參數功能,劉遄老師在重要參數行後面都寫上了注釋說明:

[root@linuxprobe~]#mv/etc/samba/smb.conf/etc/samba/smb.conf.bak
[root@linuxprobe~]#cat/etc/samba/smb.conf.bak|grep-v"#"|grep-v";"|grep-v"^$">/etc/samba/smb.conf
[root@linuxprobe~]#cat/etc/samba/smb.conf
閱讀全文

與高性能linux伺服器構建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iphone6plus切圖 瀏覽:822
iphone6沒有提示更新 瀏覽:41
cc網路圖教程 瀏覽:650
u盤無法剪切文件到電腦里 瀏覽:497
中海達靜態數據大概多少內存 瀏覽:599
蘋果6s手機文件管理器 瀏覽:107
qq頭像非主流女生捂臉 瀏覽:736
java判斷string編碼 瀏覽:941
excel工資簿如何匹配相同數據 瀏覽:159
視頻課程學習有哪些app 瀏覽:375
鐵模編程怎麼學 瀏覽:298
數學網路研修研究問題有哪些 瀏覽:677
stl文件怎麼列印 瀏覽:427
json格式變數寫法 瀏覽:68
廣州寄文件去吉林多少錢 瀏覽:254
蘋果APP文件夾創建 瀏覽:903
黃米是什麼app 瀏覽:417
word如何插入一個新文件夾 瀏覽:357
word文件夾前面有個符號 瀏覽:350
把word轉換成語音 瀏覽:22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