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linux 添加完硬碟後,如何掛載和分區,以及其
掛載好新硬碟後輸入fdisk -l命令看當前磁碟信息
如果想每次系統重啟都能自動掛載該分區可修改/etc/fstab文件,在最後加一段 /dev/sdb1 /tmp ext3 defaults 1 2
㈡ linux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區別
主分區,也稱為主磁碟分區,和擴展分區、邏輯分區一樣,是一種分區類型。主分區中不能再劃分其他類型的分區,因此每個主分區都相當於一個邏輯磁碟(在這一點上主分區和邏輯分區很相似,但主分區是直接在硬碟上劃分的,邏輯分區則必須建立於擴展分區中)
擴展分區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分成若干邏輯分區。所有的邏輯分區都是擴展分區的一部分。
硬碟的容量=主分區的容量+擴展分區的容量;
擴展分區的容量=各個邏輯分區的容量之和。
任何一個操作系統都將硬碟劃分為三種分:主分區,擴展分區,邏輯分區。一個硬碟最多有4個主分區,如果有擴展分區,那麼擴展分區也算是一個主分區,只可以將一個主分區變成擴展分區,在擴展分區上,可以以鏈表方式建立邏輯分區。
㈢ linux硬碟分區
你好,/和/home如果單獨分了的話,他們是各自的分區,相互之間的大小沒有任何關系專。屬/home在/下面只是將/home的分區掛載在那個地方,在整個文件系統中,通過/home這個路徑就能訪問到那個分區。
在windows下每個分區都分配盤符C:、D:這些,通過盤符來訪問不同分區。而在linux下,所有的分區都要掛載到根文件系統上才能訪問到。
你加一塊新硬碟,可以用linux下的分區工具直接分區,並選擇掛載點,比如分區1,你可以指定掛載點「/documents」,然後通過/documents這個路徑,就可以訪問到該分區。掛載點名字可以隨便寫,但是一般不建議用中文名。
㈣ linux系統中sda1和sdb1又是什麼意思
linux裡面是可以顯示U盤的。linux系統一般對USB設備自動識別。
你可以先用fdisk -l命令查看U盤的盤符。 一般為/dev/sdb1.如果你的第一塊硬碟的第一個分區為linux系統分區的話。
㈤ Linux 下fdisk -l命令後,下面是表示只有一個分區吧能講解下嗎,初學者
是的,/dev/xvda1 * 1 2611 20970496 83 Linux,
xvda代表第一個硬碟,如果有第二個硬碟就是xvdb
xvda1代表第一個硬碟的第專一個分區屬,如有第二個分區則為xvda2。
㈥ linux怎麼給硬碟分區 筆記
首先我們要對硬碟分區的基本概念進行一些初步的了解,硬碟的分區主要分為基本分區(primary partion)和擴充分區(extension
partion)兩種,基本分區和擴充分區的數目之和不能大於四個。且基本分區可以馬上被使用但不能再分區。擴充分區必須再進行分區後才能使用,也就是說它必須還要進行二次分區。那麼由擴充分區再分下去的是什麼呢?它就是邏輯分區(logical
partion),況且邏輯分區沒有數量上限制。
在學習linux安裝時進行linux安裝分區時的筆記,暫時記錄下來,以供自己查閱,虛擬機共 12GB.
首先分區
第一分區:/boot 固定大小,100M,強制為主分區,引導程序。
第二分區:/ 根目錄 4000M
第三分區:/usr 4500M,相當於windows C盤下Program Files,裝軟體用的。
第四分區:/var 1500M,日誌存放的地方,用戶登陸,讀取磁碟log。
第五分區:選擇文件系統類型 swap,1200M。內存置換空間,虛擬內存。
第六分區:/www 500M,放網站的。隨便加的。
其中SWAP分區在真實內存的1~1.5之間為宜,物理內存越大,可設置相對小一些;
對習慣於使用dos或windows的用戶來說,有幾個分區就有幾個驅動器,並且每個分區都會獲得一個字母標識符,然後就可以選用這個字母來指定在這個分區上的文件和目錄,它們的文件結構都是獨立的,非常好理解。但對這些初上手
red hat linux的用戶,可就有點惱人了。因為對red hat
linux用戶來說無論有幾個分區,分給哪一目錄使用,它歸根結底就只有一個根目錄,一個獨立且唯一的文件結構。red hat
linux中每個分區都是用來組成整個文件系統的一部分,因為它採用了一種叫「載入」的處理方法,它的整個文件系統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錄,且將一個分區和一個目錄聯系起來。這時要載入的一個分區將使它的存儲空間在一個目錄下獲得。
對windows用戶來說,操作系統必須裝在同一分區里,它是商業軟體! 所以你沒有選擇的餘地!對red hat linux來說,你有了較大的選擇餘地,你可以把系統文件分幾個區來裝(必須要說明載入點),也可以就裝在同一個分區中(載入點是「/」)。
下面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來講解這個困擾大家的問題。
Linux 的分區規定
1. 設備管理
在 Linux 中,每一個硬體設備都映射到一個系統的文件,對於硬碟、光碟機等 IDE 或 SCSI 設備也不例外。Linux 把各種 IDE 設備分配了一個由 hd 前綴組成的文件;而對於各種 SCSI 設備,則分配了一個由 sd 前綴組成的文件。
對於ide硬碟,驅動器標識符為「hdx~」,其中「hd」表明分區所在設備的類型,這里是指ide硬碟了。「x」為盤號(a為基本盤,b為基本從屬盤,c為輔助主盤,d為輔助從屬盤),「~」代表分區,前四個分區用數字1到4表示,它們是主分區或擴展分區,從5開始就是邏輯分區。例,hda3表示為第一個ide硬碟上的第三個主分區或擴展分區,hdb2表示為第二個ide硬碟上的第二個主分區或擴展分區。對於scsi硬碟則標識為「sdx~」,scsi硬碟是用「sd」來表示分區所在設備的類型的,其餘則和ide硬碟的表示方法一樣,不在多說。
例如,第一個 IDE 設備,Linux 就定義為 hda;第二個 IDE 設備就定義為 hdb;下面以此類推。而 SCSI 設備就應該是 sda、sdb、sdc 等。
2. 分區數量
要進行分區就必須針對每一個硬體設備進行操作,這就有可能是一塊IDE硬碟或是一塊SCSI硬碟。對於每一個硬碟(IDE 或 SCSI)設備,Linux 分配了一個 1 到 16 的序列號碼,這就代表了這塊硬碟上面的分區號碼。
例如,第一個 IDE 硬碟的第一個分區,在 Linux 下面映射的就是 hda1,第二個分區就稱作是 hda2。對於 SCSI 硬碟則是 sda1、sdb1 等。
3. 各分區的作用
在 Linux 中規定,每一個硬碟設備最多能有 4個主分區(其中包含擴展分區)構成,任何一個擴展分區都要佔用一個主分區號碼,也就是在一個硬碟中,主分區和擴展分區一共最多是 4 個。
對於早期的 DOS 和 Windows(Windows 2000 以前的版本),系統只承認一個主分區,可以通過在擴展分區上增加邏輯盤符(邏輯分區)的方法,進一步地細化分區。
主分區的作用就是計算機用來進行啟動操作系統的,因此每一個操作系統的啟動,或者稱作是引導程序,都應該存放在主分區上。
這就是主分區和擴展分區及邏輯分區的最大區別。
我們在指定安裝引導 Linux 的 bootloader 的時候,都要指定在主分區上,就是最好的例證。
Linux 規定了主分區(或者擴展分區)佔用 1 至 16 號碼中的前 4 個號碼。以第一個 IDE 硬碟為例說明,主分區(或者擴展分區)佔用了 hda1、hda2、hda3、hda4,而邏輯分區佔用了 hda5 到 hda16 等 12 個號碼。
因此,Linux 下面每一個硬碟總共最多有 16 個分區。
對於邏輯分區,Linux 規定它們必須建立在擴展分區上(在 DOS 和 Windows 系統上也是如此規定),而不是主分區上。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擴展分區能夠提供更加靈活的分區模式,但不能用來作為 操作系統 的引導。 除去上面這些各種分區的差別,我們就可以簡單地把它們一視同仁了。
4. 分區指標
對於每一個 Linux 分區來講,分區的大小和分區的類型是最主要的指標。容量的大小讀者很容易理解,但是分區的類型就不是那麼容易接受了。分區的類型規定了這個分區上面的文件系統的格式。
Linux 支持多種的文件系統格式,其中包含了我們熟悉的FAT32、FAT16、NTFS、HP-UX,以及各種 Linux 特有的 Linux Native和 Linux Swap分區類型。
在 Linux 系統中,可以通過分區類型號碼來區別這些不同類型的分區。各種類型號碼在介紹Fdisk的使用方式的時候將會介紹。
5 常用分區
/boot分區,它包含了操作系統的內核和在啟動系統過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這個
分區是有必要的,因為目前大多數的pc機要受到bios的限制,況且如果有了一個單獨的/boot啟動分區,即使主要的根分區出現了問題,計算機依然能夠
啟動。這個分區的大小約在50mb—100mb之間。但是如果想用lilo啟動red hat
linux系統的話,含有/boot的分區必須完全在柱面1023以下。又由於8gb後的數據lilo不能讀取,所以red hat
linux要安裝在8gb的區域以內。
/usr分區,是red hat linux系統存放軟體的地方,如有可能應將最大空間分給它。
/home分區,是用戶的home目錄所在地,這個分區的大小取決於有多少用戶。如
果是多用戶共同使用一台電腦的話,這個分區是完全有必要的,況且根用戶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戶使用計算機,如對用戶或者用戶組實行硬碟限量使用,限制普
通用戶訪問哪些文件等。其實單用戶也有建立這個分區的必要,因為沒這個分區的話,那麼你只能以根用戶的身份登陸系統,這樣做是危險的,因為根用戶對系統有
絕對的使用權,可一旦你對系統進行了誤操作,麻煩也就來了。
/var/log分區,是系統日誌記錄分區,如果設立了這一單獨的分區,這樣即使系統的日誌文件出現了問題,它們也不會影響到操作系統的主分區。
/tmp分區,用來存放臨時文件。這對於多用戶系統或者網路伺服器來說是有必要的。
這樣即使程序運行時生成大量的臨時文件,或者用戶對系統進行了錯誤的操作,文件系統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為文件系統的這一部分仍然還承受著讀寫操
作,所以它通常會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發生問題。
/bin分區,存放標准系統實用程序。
/dev分區,存放設備文件。
/opt分區,存放可選的安裝的軟體。
/sbin分區,存放標准系統管理文件。
上面介紹了幾個常用的分區,一般來說我們需要一個swap分區,一個/boot分區,一個/usr分區,一個/home 分區,一個/var/log分區。當然這沒有什麼規定,完全是依照你個人來定的。但記住至少要有兩個分區,一個swap分區,一個/分區。
Fdisk 使用詳解
下面通過介紹 Fdisk 的使用方法,來鞏固上面所學到的各種關於 Linux 分區的知識。
Fdisk 是各種 Linux 發行版本中最常用的分區工具,是被定義為 Expert 級別的分區工具,它讓初學者有點望而卻步。
1. Fdisk 參數說明
運行Fdisk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歡迎界面,用戶通過在這個界面中輸入命令參數來操作Fdisk。用戶通過提示鍵入 「m」,可以顯示
Fdisk 命令各個參數的說明。 讀者可以看到 Fdisk 有很多參數,可是經常使用的就是幾個,如果讀者熟練掌握這幾個參數就可以流暢地運用
Fdisk,對 Linux 的硬碟進行分區。我們先簡單介紹各個參數的意義,然後詳細說明幾個重點參數。
用戶在 Linux 中進行分區的時候,最常用的參數分別是 d、l、m、n、p、q、t、w 等。
2.用 Fdisk 進行分區
在 Linux 分區過程,一般是先通過 p 參數來顯示出硬碟分區表信息,然後根據信息確定將來的分區。如果想完全改變硬碟的分區格式,就可以通過 d 參數一個個刪除存在的硬碟分區。
例如
d1,d2。 刪除完畢,就可以通過 n 參數來增加新的分區。當按下 「n」
後,我們就可以看到新增的分區。這里要選擇新建的分區類型,是主分區還是擴展分區;然後選擇 p 或是
e。它們的區別在上文中已經說明。然後就是設置分區的大小。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如果硬碟上有擴展分區,就只能增加邏輯分區,不能增加擴展分區了,在增加分區的時候,其類型都是默認的
Linux Native,如果需要把其中的某些分區改變為其它類型,例如 Linux Swap 或 FAT32 等,可以通過命令 t 來改變,
當按下 「t」 改變分區類型的時候,系統會提示要改變哪個分區,並且改變為什麼類型(如果想知道系統所支持的分區類型,鍵入 l)。Linux
所支持的分區類型號碼和其對應的分區類型,可以參考表 2(這些信息可以用 l 命令得到)。改變完了分區類型,就可以按下
「w」,保存並且退出。如果不想保存,那麼可以選擇 「q」 直接退出。
fdisk 是一款強大的磁碟操作工具,來自util-linux軟體包,我們在這里只說他如何查看磁碟分區表及分區結構;參數 -l ,通過-l 參數,能獲得機器中所有磁碟的個數,也能列出所有磁碟分區情況;
[root@localhost beinan]# fdisk -l
Disk /dev/hda: 80.0 GB, 8002636185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9729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765 6144831 7 HPFS/NTFS
/dev/hda2 766 2805 16386300 c W95 FAT32 (LBA)
/dev/hda3 2806 7751 39728745 5 Extended
/dev/hda5 2806 3825 8193118+ 83 Linux
/dev/hda6 3826 5100 10241406 83 Linux
/dev/hda7 5101 5198 78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hda8 5199 6657 11719386 83 Linux
/dev/hda9 6658 7751 8787523+ 83 Linux
在上面Blocks中,表示的是分區的大小,Blocks的單位是byte
,我們可以換算成M,比如第一個分區/dev/hda1的大小如果換算成M,應該是6144831/1024=6000M,也就是6G左右,其實沒有這么
麻煩,粗略的看一下把小數點向前移動三位,就知道大約的體積有多大了;
System 表示的文件系統,比如/dev/hda1 是NTFS格式的;/dev/hda2 表示是fat32格式的文件系統;.
在此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dev/hda3分區,這是擴展分區;他下麵包含著邏輯分區,其實這個分區相當於一個容器;從屬於她的有 hda5,hda6,hda7,hda8,hda9 ;
我們還注意到一點,怎麼沒有hda4呢?為什麼hda4沒有包含在擴展分區?一個磁碟最多有四個主分區;
hda1-4算都是主分區;hda4不可能包含在擴展分區里,另外擴展分區也算主分區;在本例中,沒有hda4這個分區,當然我們可以把其中的一個分區設
置為主分區,只是我當時分區的時候沒有這么做而已;
再仔細統計一下,我們看一看這個磁碟是不是還有空間?hda1+hda2+hda3=實際已經分區的體積,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算
hda1+hda2+hda3=6144831+16386300+39728745 = 62259876
(b),換算成M單位,小數點向前移三位,所以目前已經劃分好的分區大約佔用體積是62259.876(M),其實最精確的計算
62259876/1024=60800.67(M);而這個磁碟大小是80.0 GB
(80026361856byte),其實實際大小也就是78150.744(M);通過我們一系列的計算,我們可以得出這個硬碟目前還有使用的空間;大約還有18G未分區的空間;
我們也可以指定fdisk -l 來查看其中一個硬碟的分區情況;
[root@localhost beinan]# fdisk -l /dev/sda
Disk /dev/sda: 60.0 GB, 60011642880 bytes
64 heads, 32 sectors/track, 5723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2048 * 512 = 104857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57231 58604528 83 Linux
通過上面情況可以知道,在/dev/sda 這個磁碟中,只有一個分區;使用量差不多是百分百了;
我們還可以來查看 /dev/hda的
[root@localhost beinan]# fdisk -l /dev/hda
自己試試看?
我們也可以通過: cat /proc/partitions查看目前機器中的所有磁碟及分區情況
df 命令;
df 是來自coreutils 軟體包,系統安裝時,就自帶的;我們通過這個命令可以查看磁碟的使用情況以及文件系統被掛載的位置;
舉例:
[root@localhost beinan]# df -lh
Filesystem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hda8 11G 6.0G 4.4G 58% /
/dev/shm 236M 0 236M 0% /dev/shm
/dev/sda1 56G 22G 35G 39% /mnt/sda1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系統安裝在/dev/hda8 ;還有一個56G的磁碟分區/dev/sda1掛載在 /mnt/sda1中;
其它的參數請參考 man df
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學習,相信對於初學者來說,分區已經不再是 Linux 進階中的絆腳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