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命令都有那些啊
Arp
顯示和修改「地址解析協議」(ARP) 所使用的到乙太網的 IP 或令牌環物理地址翻譯表。該命令只有在安裝了 TCP/IP 協議之後才可用。
arp -a [inet_addr] [-N [if_addr]
arp -d inet_addr [if_addr]
arp -s inet_addr ether_addr [if_addr]
參數
-a
通過詢問 TCP/IP 顯示當前 ARP 項。如果指定了 inet_addr,則只顯示指定計算機的 IP 和物理地址。
-g
與 -a 相同。
inet_addr
以加點的十進制標記指定 IP 地址。
-N
顯示由 if_addr 指定的網路界面 ARP 項。
if_addr
指定需要修改其地址轉換表介面的 IP 地址(如果有的話)。如果不存在,將使用第一個可適用的介面。
-d
刪除由 inet_addr 指定的項。
-s
在 ARP 緩存中添加項,將 IP 地址 inet_addr 和物理地址 ether_addr 關聯。物理地址由以連字元分隔的6 個十六進制位元組給定。使用帶點的十進制標記指定 IP 地址。項是永久性的,即在超時到期後項自動從緩存刪除。
ether_addr
指定物理地址。
Finger
在運行 Finger 服務的指定系統上顯示有關用戶的信息。根據遠程系統輸出不同的變數。該命令只有在安裝了 TCP/IP 協議之後才可用。
finger [-l] [user]@computer[...]
參數
-l
以長列表格式顯示信息。
user
指定要獲得相關信息的用戶。省略用戶參數以顯示指定計算機上所有用戶的信息:
@computer
Ftp
將文件傳送到正在運行 FTP 服務的遠程計算機或從正在運行 FTP 服務的遠程計算機傳送文件(有時稱作 daemon)。Ftp可以交互使用。單擊「相關主題」列表中的「ftp 命令」以獲得可用的「ftp」子命令描述。該命令只有在安裝了 TCP/IP 協議之後才可用。Ftp 是一種服務,一旦啟動,將創建在其中可以使用ftp 命令的子環境,通過鍵入 quit 子命令可以從子環境返回到 Windows 2000 命令提示符。當 ftp 子環境運行時,它由 ftp 命令提示符代表。
ftp [-v] [-n] [-i] [-d] [-g] [-s:filename] [-a] [-w:windowsize] [computer]
參數
-v
禁止顯示遠程伺服器響應。
-n
禁止自動登錄到初始連接。
-i
多個文件傳送時關閉交互提示。
-d
啟用調試、顯示在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傳遞的所有 ftp 命令。
-g
禁用文件名組,它允許在本地文件和路徑名中使用通配符字元(* 和 ?)。(請參閱聯機「命令參考」中的 glob 命令。)
-s: filename
指定包含 ftp 命令的文本文件;當 ftp 啟動後,這些命令將自動運行。該參數中不允許有空格。使用該開關而不是重定向(> )。
-a
在捆綁數據連接時使用任何本地介面。
-w:windowsize
替代默認大小為 4096 的傳送緩沖區。
computer
指定要連接到遠程計算機的計算機名或 IP 地址。如果指定,計算機必須是行的最後一個參數。
Nbtstat
該診斷命令使用 NBT(TCP/IP 上的 NetBIOS)顯示協議統計和當前 TCP/IP 連接。該命令只有在安裝了TCP/IP 協議之後才可用。
nbtstat [-a remotename] [-A IP address] [-c] [-n] [-R] [-r] [-S] [-s] [interval]
參數
-a remotename
使用遠程計算機的名稱列出其名稱表。
-A IP address
使用遠程計算機的 IP 地址並列出名稱表。
-c
給定每個名稱的 IP 地址並列出 NetBIOS 名稱緩存的內容。
-n
列出本地 NetBIOS 名稱。「已注冊」表明該名稱已被廣播 (Bnode) 或者 WINS(其他節點類型)注冊。
-R
清除 NetBIOS 名稱緩存中的所有名稱後,重新裝入 Lmhosts 文件。
-r
列出 Windows 網路名稱解析的名稱解析統計。在配置使用 WINS 的 Windows 2000 計算機上,此選項返回要通過廣播或WINS 來解析和注冊的名稱數。
-S
顯示客戶端和伺服器會話,只通過 IP 地址列出遠程計算機。
-s
顯示客戶端和伺服器會話。嘗試將遠程計算機 IP 地址轉換成使用主機文件的名稱。
interval
重新顯示選中的統計,在每個顯示之間暫停 interval 秒。按 CTRL+C 停止重新顯示統計信息。如果省略該參數,nbtstat 列印一次當前的配置信息。
Netstat
顯示協議統計和當前的 TCP/IP 網路連接。該命令只有在安裝了 TCP/IP 協議後才可以使用。
netstat [-a] [-e] [-n] [-s] [-p protocol] [-r] [interval]
參數
-a
顯示所有連接和偵聽埠。伺服器連接通常不顯示。
-e
顯示乙太網統計。該參數可以與 -s 選項結合使用。
-n
以數字格式顯示地址和埠號(而不是嘗試查找名稱)。
-s
顯示每個協議的統計。默認情況下,顯示 TCP、UDP、ICMP 和 IP 的統計。-p 選項可以用來指定默認的子集。
-p protocol
顯示由 protocol 指定的協議的連接;protocol 可以是 tcp 或 udp。如果與 -s 選項一同使用顯示每個協議的統計,protocol 可以是 tcp、udp、icmp 或 ip。
-r
顯示路由表的內容。
interval
重新顯示所選的統計,在每次顯示之間暫停 interval 秒。按 CTRL+B 停止重新顯示統計。如果省略該參數,netstat 將列印一次當前的配置信息。
Ping
驗證與遠程計算機的連接。該命令只有在安裝了 TCP/IP 協議後才可以使用。
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參數
-t
Ping 指定的計算機直到中斷。
-a
將地址解析為計算機名。
-n count
發送 count 指定的 ECHO 數據包數。默認值為 4。
-l length
發送包含由 length 指定的數據量的 ECHO 數據包。默認為 32 位元組;最大值是 65,527。
-f
在數據包中發送「不要分段」標志。數據包就不會被路由上的網關分段。
-i ttl
將「生存時間」欄位設置為 ttl 指定的值。
-v tos
將「服務類型」欄位設置為 tos 指定的值。
-r count
在「記錄路由」欄位中記錄傳出和返回數據包的路由。count 可以指定最少 1 台,最多 9 台計算機。
-s count
指定 count 指定的躍點數的時間戳。
-j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計算機列表路由數據包。連續計算機可以被中間網關分隔(路由稀疏源)IP 允許的最大數量為9。
-k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計算機列表路由數據包。連續計算機不能被中間網關分隔(路由嚴格源)IP 允許的最大數量為9。
-w timeout
指定超時間隔,單位為毫秒。
destination-list
指定要 ping 的遠程計算機。
Rcp
在 Windows 2000 計算機和運行遠程外殼埠監控程序 rshd 的系統之間復制文件。rcp 命令是一個連接命令,從Windows 2000 計算機發出該命令時,也可以用於其他傳輸在兩台運行 rshd 的計算機之間復制文件。rshd 埠監控程序可以在 UNIX 計算機上使用,而在Windows 2000 上不能使用,所以 Windows 2000 計算機僅可以作為發出命令的系統參與。遠程計算機必須也通過運行 rshd 提供 rcp 實用程序。
rcp [-a | -b] [-h] [-r] source1 source2 ... sourceN destination
參數
-a
指定 ASCII 傳輸模式。此模式在傳出文件上將回車/換行符轉換為回車符,在傳入文件中將換行符轉換為回車/換行符。該模式為默認的傳輸模式。
-b
指定二進制圖像傳輸模式。沒有執行回車/換行符轉換。
-h
傳輸 Windows 2000 計算機上標記為隱藏屬性的源文件。如果沒有該選項,在 rcp 命令行上指定隱藏文件的效果與文件不存在一樣。
-r
將源的所有子目錄內容遞歸復制到目標。source 和 destination 都必須是目錄,雖然即使源不是目錄,使用-r 也能夠工作。但將沒有遞歸。
source 和 destination
格式必須為 [computer[.user]:]filename。如果忽略了 [computer[.user]:] 部分,計算機將假定為本地計算機。如果省略了 [.user] 部分,將使用當前登錄的 Windows 2000 用戶名。如果使用了完全合格的計算機名,其中包含句點(.) 分隔符,則必須包含 [.user]。否則,計算機名的最後部分將解釋為用戶名。如果指定了多個源文件,則destination 必須是目錄。
如果文件名不是以 UNIX 的正斜杠 (/) 或 Windows 2000 系統的反斜杠 (\) 打頭,則假定相對於當前的工作目錄。在Windows 2000 中,這是發出命令的目錄。在遠程系統中,這是遠程用戶的登錄目錄。句點 (.) 表示當前的目錄。在遠程路徑中使用轉義字元(\、" 或 '),以便在遠程計算機中使用通配符。
Rexec
在運行 REXEC 服務的遠程計算機上運行命令。rexec 命令在執行指定命令前,驗證遠程計算機上的用戶名,只有安裝了TCP/IP 協議後才可以使用該命令。
rexec computer [-l username] [-n] command
參數
computer
指定要運行 command 的遠程計算機。
-l username
指定遠程計算機上的用戶名。
-n
將 rexec 的輸入重定向到 NULL。
command
指定要運行的命令。
Route
控制網路路由表。該命令只有在安裝了 TCP/IP 協議後才可以使用。
route [-f] [-p] [command [destination] [mask subnetmask] [gateway] [metric costmetric]
參數
-f
清除所有網關入口的路由表。如果該參數與某個命令組合使用,路由表將在運行命令前清除。
-p
該參數與 add 命令一起使用時,將使路由在系統引導程序之間持久存在。默認情況下,系統重新啟動時不保留路由。與 print 命令一起使用時,顯示已注冊的持久路由列表。忽略其他所有總是影響相應持久路由的命令。
command
指定下列的一個命令。
命令 目的
print 列印路由
add 添加路由
delete 刪除路由
change 更改現存路由
destination
指定發送 command 的計算機。
mask subnetmask
指定與該路由條目關聯的子網掩碼。如果沒有指定,將使用 255.255.255.255。
gateway
指定網關。
名為 Networks 的網路資料庫文件和名為 Hosts 的計算機名資料庫文件中均引用全部 destination 或 gateway 使用的符號名稱。如果命令是 print 或 delete,目標和網關還可以使用通配符,也可以省略網關參數。
metric costmetric
指派整數躍點數(從 1 到 9999)在計算最快速、最可靠和(或)最便宜的路由時使用。
Rsh
在運行 RSH 服務的遠程計算機上運行命令。該命令只有在安裝了 TCP/IP 協議後才可以使用。
rsh computer [-l username] [-n] command
參數
computer
指定運行 command 的遠程計算機。
-l username
指定遠程計算機上使用的用戶名。如果省略,則使用登錄的用戶名。
-n
將 rsh 的輸入重定向到 NULL。
command
指定要運行的命令。
Tftp
將文件傳輸到正在運行 TFTP 服務的遠程計算機或從正在運行 TFTP 服務的遠程計算機傳輸文件。該命令只有在安裝了TCP/IP 協議後才可以使用。
tftp [-i] computer [get | put] source [destination]
參數
-i
指定二進制圖像傳送模式(也稱為「八位位元組」)。在二進制圖像模式中,文件一個位元組接一個位元組地逐字移動。在傳送二進制文件時使用該模式。
如果省略了 -i,文件將以 ASCII 模式傳送。這是默認的傳送模式。此模式將 EOL 字元轉換為 UNIX 的回車符和個人計算機的回車符/換行符。在傳送文本文件時應使用此模式。如果文件傳送成功,將顯示數據傳輸率。
computer
指定本地或遠程計算機。
put
將本地計算機上的文件 destination 傳送到遠程計算機上的文件 source。
get
將遠程計算機上的文件 destination 傳送到本地計算機上的文件 source。
如果將本地計算機上的文件 file-two 傳送到遠程計算機上的文件 file-one,請指定 put。如果將遠程計算機上的文件file-two 傳送到遠程計算機上的文件 file-one,請指定 get。
因為 tftp 協議不支持用戶身份驗證,所以用戶必須登錄,並且文件在遠程計算機上必須可以寫入。
source
指定要傳送的文件。如果本地文件指定為 -,則遠程文件在 stdout 上列印出來(如果獲取),或從 stdin(如果放置)讀取。
destination
指定將文件傳送到的位置。如果省略了 destination,將假定與 source 同名。
Tracert
該診斷實用程序將包含不同生存時間 (TTL) 值的 Internet 控制消息協議 (ICMP) 回顯數據包發送到目標,以決定到達目標採用的路由。要在轉發數據包上的TTL 之前至少遞減 1,必需路徑上的每個路由器,所以 TTL 是有效的躍點計數。數據包上的 TTL 到達 0 時,路由器應該將「ICMP 已超時」的消息發送回源系統。Tracert 先發送 TTL 為 1 的回顯數據包,並在隨後的每次發送過程將 TTL 遞增 1,直到目標響應或 TTL 達到最大值,從而確定路由。路由通過檢查中級路由器發送回的「ICMP 已超時」的消息來確定路由。不過,有些路由器悄悄地下傳包含過期 TTL 值的數據包,而 tracert 看不到。
tracert [-d] [-h maximum_hops] [-j computer-list] [-w timeout]target_name
參數
/d
指定不將地址解析為計算機名。
-h maximum_hops
指定搜索目標的最大躍點數。
-j computer-list
指定沿 computer-list 的稀疏源路由。
-w timeout
每次應答等待 timeout 指定的微秒數。
target_name
目標計算機的名稱。 NET命令的基本用法
Net
以下綜合了WINDOWS 98,WINDOWS WORKSTATION和WINDOWS SERVER 三個操作系統關於NET命令的解釋,希望可以更全面一些。
先說一些:
(1)NET命令是一個命令行命令。
(2)管理網路環境、服務、用戶、登陸。。。。等本地信息
(3)WIN 98,WIN WORKSTATION和WIN NT都內置了NET命令。
(4)但WIN 98的NET命令和WORKSTATION、NT的NET命令不同。
(5)WORKSTATION和SERVER中的NET命令基本相同。
(6)獲得HELP
(1)在NT下可以用圖形的方式,開始-》幫助-》索引-》輸入NET
(2)在COMMAND下可以用字元方式,NET /?或NET或NET HELP得到一些方法 相應的方法的幫助NETCOMMAND /HELP或NET HELP COMMAND 或NET COMMAND /? 另對於錯誤NET HELPMSG MESSAGE#是4位數
(7)強制參數 所有net命令接受選項/yes和/no(可縮寫為/y和/n)。[簡單的說就是預先給系統的 提問一個答案]
(8)有一些命令是馬上產生作用並永久保存的,使用的時候要慎重
(9)對於NET命令的功能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圖形工具的解決方案
(10)命令的組成 命令 參數 選項 | 參數 選項 | 參數 選項 |。。。。。。 羅里羅嗦說了一大堆,其實就是6和7有用,呵呵。另有兩件事:
(1)在NT的NET命令中有一些參數是只有在SERVER環境中才能使用的
(2)在WIN98的NET命令中有一些參數不能在DOS-WIN中使用,只能在DOS環境中使用
下面對NET命令的不同參數的基本用法做一些初步的介紹:
一、NET VIEW
作 用:顯示域列表、計算機列表或指定計算機的共享資源列表。
命令格式:net view [\\computername | /domain[:domainname]
參數介紹:
(1)鍵入不帶參數的net view顯示當前域的計算機列表。
(2)\\computername 指定要查看其共享資源的計算機。
(3)/domain[:domainname]指定要查看其可用計算機的域。
簡單事例:
(1)net view \\YFANG查看YFANG的共享資源列表。
(2)net view /domain:LOVE查看LOVE域中的機器列表。
二、NET USER
作 用:添加或更改用戶帳號或顯示用戶帳號信息。該命令也可以寫為 net users。
命令格式:net user [username [password | *] [options] [/domain]
參數介紹:
(1)鍵入不帶參數的net user查看計算機上的用戶帳號列表。
(2)username添加、刪除、更改或查看用戶帳號名。
(3)password為用戶帳號分配或更改密碼。
(4)*提示輸入密碼。
(5)/domain在計算機主域的主域控制器中執行操作。
簡單事例:
(1)net user yfang查看用戶YFANG的信息
三、NET USE
作 用:連接計算機或斷開計算機與共享資源的連接,或顯示計算機的連接信息。
命令格式:net use [devicename | *] [\\computername\sharename[\volume] [password | *] [/user:[domainname\]username] [/delete] | [/persistent:{yes | no]}
參數介紹:
鍵入不帶參數的net use列出網路連接。
devicename指定要連接到的資源名稱或要斷開的設備名稱。
\\computername\sharename伺服器及共享資源的名稱。
password訪問共享資源的密碼。
*提示鍵入密碼。
/user指定進行連接的另外一個用戶。
domainname指定另一個域。
username指定登錄的用戶名。
/home將用戶連接到其宿主目錄。
/delete取消指定網路連接。
/persistent控制永久網路連接的使用。
簡單事例:
(1)net use e: \\YFANG\TEMP將\\YFANG\TEMP目錄建立為E盤
(2)net use e: \\YFANG\TEMP /delete斷開連接
四、NET TIME
作 用:使計算機的時鍾與另一台計算機或域的時間同步。
命令格式:net time [\\computername | /domain[:name] [/set]
參數介紹:
(1)\\computername要檢查或同步的伺服器名。
(2)/domain[:name]指定要與其時間同步的域。
(3)/set使本計算機時鍾與指定計算機或域的時鍾同步。
下面的這4個參數是相關的,所以一起介紹
五、Net Start
作 用:啟動服務,或顯示已啟動服務的列表。
命令格式:net start service
六、Net Pause
作 用:暫停正在運行的服務。
命令格式:net pause service
七、Net Continue
作 用:重新激活掛起的服務。
命令格式:net continue service
八、NET STOP
作 用:停止 Windows NT 網路服務。
命令格式:net stop service
參數介紹:我們來看看這些服務都是什麼
(1)alerter(警報)
(2)client service for netware(Netware 客戶端服務)
(3)clipbook server(剪貼簿伺服器)
(4)computer browser(計算機瀏覽器)
(5)directory replicator(目錄復制器)
(6)ftp publishing service (ftp )(ftp 發行服務)
(7)lpdsvc
(8)net logon(網路登錄)
(9)network dde(網路 dde)
(10)network dde dsdm(網路 dde dsdm)
(11)network monitor agent(網路監控代理)
(12)nt lm security support provider(NT LM 安全性支持提供)
(13)ole(對象鏈接與嵌入)
(14)remote access connection manager(遠程訪問連接管理器)
(15)remote access isnsap service(遠程訪問 isnsap 服務)
(16)remote access server(遠程訪問伺服器)
(17)remote procere call (rpc) locator(遠程過程調用定位器)
(18)remote procere call (rpc) service(遠程過程調用服務)
(19)schele(調度)
(20)server(伺服器)
(21)simple tcp/ip services(簡單 TCP/IP 服務)
(22)snmp
(23)spooler(後台列印程序)
(24)tcp/ip netbios helper(TCP/IP NETBIOS 輔助工具)
(25)ups
(26)workstation(工作站)
(27)messenger(信使)
(28)dhcp client
(29)eventlog 以下這些SERVICE只能在NT SERVER上使用
(1)file server for macintosh
(2)gateway service for netware
(3)microsoft dhcp server
(4)print server for macintosh
(5)remoteboot
(6)windows internet name service
九、Net Statistics
作 用:顯示本地工作站或伺服器服務的統計記錄。
命令格式:net statistics [workstation | server]
參數介紹:
(1)鍵入不帶參數的net statistics列出其統計信息可用的運行服務。
(2)workstation顯示本地工作站服務的統計信息。
(3)server顯示本地伺服器服務的統計信息。
簡單事例:
(1)net statistics server | more顯示伺服器服務的統計信息
十、Net Share
作 用:創建、刪除或顯示共享資源。
命令格式:net share sharename=drive:path [/users:number | /unlimited] [/remark:"text"]
參數介紹:
(1)鍵入不帶參數的net share顯示本地計算機上所有共享資源的信息。
(2)sharename是共享資源的網路名稱。
(3)drive:path指定共享目錄的絕對路徑。
(4)/users:number設置可同時訪問共享資源的最大用戶數。
(5)/unlimited不限制同時訪問共享資源的用戶數。
(6)/remark:"text "添加關於資源的注釋,注釋文字用引號引住。
簡單事例:
(1)net share mylove=c:\temp /remark:"my first share"以mylove為共享名共享C:\temp
(2)net share mylove /delete停止共享mylove目錄
十一、Net Session
作 用:列出或斷開本地計算機和與之連接的客戶端的會話,也可以寫為net sessions或net sess。
命令格式:net session [\\computername] [/delete]
參數介紹:
(1)鍵入不帶參數的net session顯示所有與本地計算機的會話的信息。
(2)\\computername標識要列出或斷開會話的計算機。
(3)/delete結束與\\computername計算機會話並關閉本次會話期間計算機的所有.
簡單事例:
(1)net session \\YFANG要顯示計算機名為YFANG的客戶端會話信息列表。
十二、Net Send
作 用:向網路的其他用戶、計算機或通信名發送消息。
命令格式:net send {name | * | /domain[:name] | /users} message
參數介紹:
(1)name要接收發送消息的用戶名、計算機名或通信名。
(2)*將消息發送到組中所有名稱。
(3)/domain[:name]將消息發送到計算機域中的所有名稱。
(4)/users將消息發送到與伺服器連接的所有用戶。
(5)message作為消息發送的文本。
簡單事例:
(1)net send /users server will shutdown in 5 minutes.給所有連接到伺服器的用戶發送消息
十三、Net Print
作 用:顯示或控制列印作業及列印隊列。
命令格式:net print [\\computername ] job# [/hold | /release | /delete]
參數介紹:
(1)computername共享列印機隊列的計算機名。
(2)sharename列印隊列名稱。
(3)job#在列印機隊列中分配給列印作業的標識號。
(4)/hold使用 job# 時,在列印機隊列中使列印作業等待。
(5)/release釋放保留的列印作業。
(6)/delete從列印機隊列中刪除列印作業。
簡單事例:
(1)net print \\YFANG\SEEME列出\\YFANG計算機上SEEME列印機隊列的目錄
十四、Net Name
作 用:添加或刪除消息名(有時也稱別名),或顯示計算機接收消息的名稱列表。
命令格式:net name [name [/add | /delete]
參數介紹:
(1)鍵入不帶參數的net name列出當前使用的名稱。
(2)name指定接收消息的名稱。
(3)/add將名稱添加到計算機中。
(4)/delete從計算機中刪除名稱。
十五、Net Localgroup
作 用:添加、顯示或更改本地組。
命令格式:net localgroup groupname {/add [/comment:"text "] | /delete} [/domain]
參數介紹:
(1)鍵入不帶參數的net localgroup顯示伺服器名稱和計算機的本地組名稱。
(2)groupname要添加、擴充或刪除的本地組名稱。
(3)/comment: "text "為新建或現有組添加註釋。
(4)/domain在當前域的主域控制器中執行操作,否則僅在本地計算機上執行操作?
(5)name [ ...]列出要添加到本地組或從本地組中刪除的一個或多個用戶名或組名。
(6)/add將全局組名或用戶名添加到本地組中。
(7)/delete從本地組中刪除組名或用戶名。
簡單事例:
(1)net localgroup love /add將名為love的本地組添加到本地用戶帳號資料庫
(2)net localgroup love顯示love本地組中的用戶
十六、Net Group
作 用:在 Windows NT Server 域中添加、顯示或更改全局組。
命令格式:net group groupname {/add [/comment:"text "] | /delete} [/domain]
參數介紹:
(1)鍵入不帶參數的net group顯示伺服器名稱及伺服器的組名稱。
(2)groupname要添加、擴展或刪除的組。
(3)/comment:"text "為新建組或現有組添加註釋。
(4)/domain在當前域的主域控制器中執行該操作,否則在本地計算機上執行操作? ?
(5)username[ ...]列表顯示要添加到組或從組中刪除的一個或多個用戶。
(6)/add添加組或在組中添加用戶名。
(7)/delete刪除組或從組中刪除用戶名。
簡單事例:
(1)net group love yfang1 yfang2 /add將現有用戶帳號yfang1和yfang2添加到本地計算機的love組
『貳』 如何將伺服器中文件夾或磁碟映射到多台個人電腦實現共享
映射網路驅動器時,每次重啟電腦需要映射,讓人不厭其煩,後來想到製作一個批處理文件,並設置開機啟動,這樣就解決了這一問題。
批處理文件命令:
Java代碼
@echooff
netuseZ:\IPshareFile"password"/user:"ftpname"
開機啟動設置:
win+R跳出運行對話框;然後輸入regedit調出注冊表編輯器-依次展開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在右面新建一個字元串值數據設置為該批處理文件的路徑!關閉就OK!!
詳情如下:
1. 利用批處理文件來自動映射
① 首先製作自動映射網路驅動器批處理文件;
② 利用Net Use命令,其基本格式如下:
NET USE
[devicename | *] [\computernamesharename[volume] [password | *]]
[/USER:[domainname]username]
[/USER:[dotted domain name]username]
[/USER:[username@dotted domain name]
[/SMARTCARD]
[/SAVECRED]
[[/DELETE] | [/PERSISTENT:{YES | NO}]]
其中,devicename是映射的盤符,自己定義,比如Z:、Y:等,如果為*,則每次創建都選擇一個盤符;computername為所要映射的計算機名稱,用其IP地址也可以;sharename為共享的文件夾;password為連接所需密碼;username是連接該計算機的用戶名;SAVECRED是否保存用戶名和密碼;PERSISTENT是否永久連接,YES或NO,示例如下:
@echo off
net use z: \Serversharefile "" /user:"guest" /persistent:no
即映射\Serversharefile到Z:盤,用戶名為Guest,密碼為空
③ 製作步驟如下:
首先定義一個txt文件,然後修改其擴展名為bat,比如NetMapping.bat;接著編輯這個批處理文件,寫入如下命令:
@echo off
net use z: \Serversharefile "" /user:"guest" /persistent:no
根據需要修改要連接的計算機名稱,共享文件名,登陸用戶名和密碼,還有定義的盤符。
再接著有幾種執行方式,最簡單的方式是將這個批處理文件放在「啟動」項里,用戶每次注銷或重啟計算機都會自動映射網路驅動器,但是如果Z:映射的已經存在,則不再創建。
『叄』 如何查看linux pagesize的大小
使用getconf命令即可查看pagesize的大小 ,命令如下:
getcon PAGESIZE
執行結果如下圖所示:
擴展:getconf命令詳解
用途:將系統配置變數值寫入標准輸出。
語法:getconf[-vspecification] [SystemwideConfiguration|PathConfigurationPathName] [DeviceVariableDeviceName]
getconf-a
參數:
-a規格 顯示了指定規格及版本,其配置變數等待確定。如果該標志未被指定,返回值將響應一個實現預設值 XBS5 的相應的編輯環境。
-v 將全部系統配置變數值寫入標准輸出。
參數
PathName 為PathConfiguration參數指定路徑名。
SystemwideConfiguration 指定一個系統配置變數。
PathConfiguration 指定一個系統路徑配置變數。
DeviceName 指定一個設備路徑名。
DeviceVariable 指定一個設備變數。
當列入下列的表格中的第一列符號被用作system_var操作數時,getconf將產生與用第二列的值調用confstr時相同的值:
『肆』 Redhat linux常用的命令有哪些
<1>ls:列目錄。
用法:ls或ls
dirName,參數:-a顯示所有文件,-l詳悉列出文件。
<2>mkdir:建目錄。
用法:mkdir
dirName,參數:-p建多級目錄,如:mkdir
a/b/c/d/e/f
-p
<3>mount:掛載分區或鏡像文件(.iso,.img)文件。
用法:
a.磁碟分區:mount
deviceName
mountPoint
-o
options,其中deviceName是磁碟分區的設備名,比如/dev/hda1,/dev/cdrom,/dev/fd0,mountPoint是掛載點,它是一個目錄,options是參數,如果分區是linux分區,一般不用-o
options,如果是windows分區那options可以是iocharset=cp936,這樣windows分區里的中文文件名就能顯示出來了。用例:比如/dev/hda5是linux分區,我要把它掛到目錄a上(如沒目錄a那就先mkdir
a),mount
/dev/hda5
a,這樣目錄a里的東西就是分區hda5里的東西了,比如hda1是windows分區,要把它掛到b上,mount
/dev/hda1
b
-o
iocharset=cp936。
b.鏡像文件:mount
fileName
mountPoint
-o
loop,fileName是鏡像文件名(*.iso,*.img),其它的不用說了,跟上面一樣。用例:如我有一個a.iso光碟鏡像文件,mount
a.iso
a
-o
loop,這樣進入目錄a你就能瀏覽a.iso的內容了,*.img文件的用法一樣。
<4>find:查找文件。
用法:find
inDir
-name
filename,inDir是你要在哪個目錄找,filename是你要找的文件名(可以用通配符),用通配符時filename做好用單引號引起來,否則有時會出錯,用例:find
.
-name
test*,在當前目錄查找以test開頭的文件。
<5>grep:在文件里查找指定的字元串。
用法:grep
string
filename,在filename(可用通配符)里查找string(最好用雙引號引起來)。參數:-r在所有子目錄里的filename里找。用例:grep
hello
*.c
-r在當前目錄下(包括子目錄)的所有.c文件里查找hello。
<5>vi:編輯器。不用說,用linux的話,這個東西一定要會用。
用法:(只能簡單說一下),vi
filename。filename就是你要編輯的文本文件。用了執行vi
filename後,你可能會發現你無法編輯文本內容,不要著急,這是因為vi還沒進入編輯狀態,按a或i就可以進入編輯狀態了,進入編輯狀態後你就可以編輯文本了。要退出編輯狀態按Esc鍵就可以了。以下操作均要在非編輯狀態下。查找文本:輸入/和你要查找的文本並回車。退出:
輸入:
和q並回車,如果你修改了文本,那麼你要用:q!回車才能退出。保存:輸入:
w回車,如果是只讀文件要用:
w!。保存退出:輸入:
wq回車,如果是只讀就:
wq!回車。取消:
按u就可以了,按一次就取消一步,可按多次取消多步。復制粘貼一行文本:把游標移到要復制的行上的任何地方,按yy(就是連按兩次y),把游標移到要粘貼地方的上一行,按p,剛才那行文本就會被插入到游標所在行的下一行,原來游標所在行後面所有行會自動下移一行。復制粘貼多行文本:跟復制一行差不多,只是yy改成先輸入要復制的行數緊接著按yy,後面的操作一樣。把游標移到指定行:輸入:和行號並回車,比如移到123行:123回車,移到結尾回車。
『伍』 怎麼修改網卡的device name-Linux系統管理
win7用注冊表修改網卡地址方法:步驟1:執行【開始】丨【運行】命令,在彈出的【運行】對話框中輸入regedit.單擊【確定】按鈕,打開注冊表編輯器。
步驟2:依次選擇HKEY_LOCAL_MACHINE | SYSTEM | CurrentControlSet|Control | Class | 4D36E970-E325-11CE-BFC1-08002BE10318 結點,依次單擊0000、0001等選項找到所要修改的網卡所在的選項。
註:打開注冊表編輯器後,執行【編 輯】丨【查找下一個】命令,在Ghost xp sp3彈出的對話 框中輸入「網路適配器」,即可找到需要修改的網卡所在選項。
步驟3:在網卡所在選項下找到DriverDesc 選項或者NDI選項,在下面找到字元串PARAMS 選項,如果沒有,則新建一個.接著在PARAMS 選項下新建一個字元串變數,並命名為Network Address,其值為要設置的MAC地址:。
步驟4:在正確輸入信息後,重新啟動計算機使設置生效,如果輸入正確,可以打開【本地連接屬性】對話框,單擊【配置】按鈕,彈出網卡屬性對話框,選擇【高級】選項卡,可在列表中看到Network Address選項,以後可以直接在這里修改網卡MAC地址。
『陸』 linux的串口編程。read()讀不出回車鍵
這有個友善的串口常式,參考下吧,用gcc編譯可以在linux下用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dlib.h>
# include <termio.h>
# include <unistd.h>
# include <fcntl.h>
# include <getopt.h>
# include <time.h>
# include <errno.h>
# include <string.h>
int CommFd, TtyFd;
static void Error(const char *Msg)
{
fprintf (stderr, "%s\n", Msg);
fprintf (stderr, "strerror() is %s\n", strerror(errno));
exit(1);
}
static void Warning(const char *Msg)
{
fprintf (stderr, "Warning: %s\n", Msg);
}
static int SerialSpeed(const char *SpeedString)
{
int SpeedNumber = atoi(SpeedString);
# define TestSpeed(Speed) if (SpeedNumber == Speed) return B##Speed
TestSpeed(1200);
TestSpeed(2400);
TestSpeed(4800);
TestSpeed(9600);
TestSpeed(19200);
TestSpeed(38400);
TestSpeed(57600);
TestSpeed(115200);
TestSpeed(230400);
Error("Bad speed");
return -1;
}
static void PrintUsage(void)
{
fprintf(stderr, "comtest - interactive program of comm port\n");
fprintf(stderr, "press [ESC] 3 times to quit\n\n");
fprintf(stderr, "Usage: comtest [-d device] [-t tty] [-s speed] [-7] [-c] [-x] [-o] [-h]\n");
fprintf(stderr, " -7 7 bit\n");
fprintf(stderr, " -x hex mode\n");
fprintf(stderr, " -o output to stdout too\n");
fprintf(stderr, " -c stdout output use color\n");
fprintf(stderr, " -h print this help\n");
exit(-1);
}
static inline void WaitFdWriteable(int Fd)
{
fd_set WriteSetFD;
FD_ZERO(&WriteSetFD);
FD_SET(Fd, &WriteSetFD);
if (select(Fd + 1, NULL, &WriteSetFD, NULL, NULL) < 0) {
Error(strerror(errno));
}
}
int sendUart(char c)
{
WaitFdWriteable(CommFd);
return write(CommFd, &c, 1);
}
char recUart()
{
char c='\0';
if (FD_ISSET(CommFd, &ReadSetFD))
{
if(read(CommFd, &c, 1) == 1) return c;
else printf("No data to receive.\n");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truct termios TtyAttr;
struct termios BackupTtyAttr;
int DeviceSpeed = B115200;
int TtySpeed = B115200;
int ByteBits = CS8;
const char *DeviceName = "/dev/ttyS0";
const char *TtyName = "/dev/tty";
int OutputHex = 0;
int OutputToStdout = 0;
int UseColor = 0;
printf("Now we start.\n");
opterr = 0;
for (;;) {
int c = getopt(argc, argv, "d:s:t:7xoch");
if (c == -1)
break;
switch(c) {
case 'd':
DeviceName = optarg;
break;
case 't':
TtyName = optarg;
break;
case 's':
if (optarg[0] == 'd') {
DeviceSpeed = SerialSpeed(optarg + 1);
} else if (optarg[0] == 't') {
TtySpeed = SerialSpeed(optarg + 1);
} else
TtySpeed = DeviceSpeed = SerialSpeed(optarg);
break;
case 'o':
OutputToStdout = 1;
break;
case '7':
ByteBits = CS7;
break;
case 'x':
OutputHex = 1;
break;
case 'c':
UseColor = 1;
break;
case '?':
case 'h':
default:
PrintUsage();
}
}
if (optind != argc)
PrintUsage();
CommFd = open(DeviceName, O_RDWR, 0);
if (CommFd < 0)
Error("Unable to open device");
if (fcntl(CommFd, F_SETFL, O_NONBLOCK) < 0)
Error("Unable set to NONBLOCK mode");
memset(&TtyAttr, 0, sizeof(struct termios));
TtyAttr.c_iflag = IGNPAR;
TtyAttr.c_cflag = DeviceSpeed | HUPCL | ByteBits | CREAD | CLOCAL;
TtyAttr.c_cc[VMIN] = 1;
if (tcsetattr(CommFd, TCSANOW, &TtyAttr) < 0)
Warning("Unable to set comm port");
TtyFd = open(TtyName, O_RDWR | O_NDELAY, 0);
if (TtyFd < 0)
Error("Unable to open tty");
TtyAttr.c_cflag = TtySpeed | HUPCL | ByteBits | CREAD | CLOCAL;
if (tcgetattr(TtyFd, &BackupTtyAttr) < 0)
Error("Unable to get tty");
if (tcsetattr(TtyFd, TCSANOW, &TtyAttr) < 0)
Error("Unable to set tty");
for (;;) {
unsigned char Char = 0;
fd_set ReadSetFD;
void OutputStdChar(FILE *File) {
char Buffer[10];
int Len = sprintf(Buffer, OutputHex ? "%.2X " : "%c", Char);
fwrite(Buffer, 1, Len, File);
}
FD_ZERO(&ReadSetFD);
FD_SET(CommFd, &ReadSetFD);
FD_SET( TtyFd, &ReadSetFD);
# define max(x,y) ( ((x) >= (y)) ? (x) : (y) )
if (select(max(CommFd, TtyFd) + 1, &ReadSetFD, NULL, NULL, NULL) < 0) {
Error(strerror(errno));
}
# undef max
if (FD_ISSET(CommFd, &ReadSetFD)) {
while (read(CommFd, &Char, 1) == 1) {
WaitFdWriteable(TtyFd);
if (write(TtyFd, &Char, 1) < 0) {
Error(strerror(errno));
}
if (OutputToStdout) {
if (UseColor)
fwrite("\x1b[01;34m", 1, 8, stdout);
OutputStdChar(stdout);
if (UseColor)
fwrite("\x1b[00m", 1, 8, stdout);
fflush(stdout);
}
}
}
if (FD_ISSET(TtyFd, &ReadSetFD)) {
while (read(TtyFd, &Char, 1) == 1) {
static int EscKeyCount = 0;
WaitFdWriteable(CommFd);
if (write(CommFd, &Char, 1) < 0) {
Error(strerror(errno));
}
if (OutputToStdout) {
if (UseColor)
fwrite("\x1b[01;31m", 1, 8, stderr);
OutputStdChar(stderr);
if (UseColor)
fwrite("\x1b[00m", 1, 8, stderr);
fflush(stderr);
}
if (Char == '\x1b') {
EscKeyCount ++;
if (EscKeyCount >= 3)
goto ExitLabel;
} else
EscKeyCount = 0;
}
}
}
ExitLabel:
if (tcsetattr(TtyFd, TCSANOW, &BackupTtyAttr) < 0)
Error("Unable to set tty");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