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系統 > linux內核說明圖

linux內核說明圖

發布時間:2023-08-14 22:45:42

linux內核所需的根文件系統必須包括哪些目錄,以圖示說明

dev,etc,lib,mnt,proc,sys,tmp,var 這幾個文件夾屬於必備文件夾,
根文件系統必須包括

㈡ 什麼是Linux系統架構

內核、shell、文件系統和應用程序。內核、shell和文件系統一起形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統結構,它們使得用戶可以運行程序、管理文件並使用系統。部分層次結構如下圖所示。

  1. linux內核說明

    內核是操作系統的核心,具有很多最基本功能,它負責管理系統的進程、內存、設備驅動程序、文件和網路系統,決定著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

Linux 內核由如下幾部分組成:內存管理、進程管理、設備驅動程序、文件系統和網路管

理等。這些組成其實是需要詳細說明的

2 . linux shell

shell是系統的用戶界面,提供了用戶與內核進行交互操作的一種介面。它接收用戶輸入的 命令並把它送入內核去執行,是一個命令解釋器。另外,shell編程語言具有普通編程語言的很多特點,用這種編程語言編寫的shell程序與其他應用程序具有同樣的效果。
目前主要有下列版本的shell。
a.Bourne Shell:是貝爾實驗室開發的。
b.BASH:是GNU的Bourne Again Shell,是GNU操作系統上默認的shell,大部分linux的發行套件使用的都是這種shell。
c.Korn Shell:是對Bourne SHell的發展,在大部分內容上與Bourne Shell兼容。

d.C Shell:是SUN公司Shell的BSD版本。

3 . linux 文件系統

文件系統是文件存放在磁碟等存儲設備上的組織方法。Linux系統能支持多種目前流行的文件系統,如EXT2、 EXT3、 FAT、 FAT32、 VFAT和ISO9660。

4. linux 應用

標準的Linux系統一般都有一套都有稱為應用程序的程序集,它包括文本編輯器、編程語言、X Window、辦公套件、Internet工具資料庫等。

㈢ Linux內核由哪幾個子系統組成

內核分為進程管理系統、內存管理系統、I/O管理系統和文件管理系統等四個子系統.
希賽教育的Linux交流群里看到的

㈣ Linux內核有多大,不同Linux版本內核有什麼差別呢

根據版本的不同,內核大小也不同,新版本為幾百M。

1、發行版的不同,主要是對於版本的選擇,穩定性的測試,還有錯誤修正補丁都會讓每個發行版有自己特殊的內核。

2、官方內核的不同,這個區別很好說,官方的開發是基於 git 版本控制的,去看兩個 git 版本就知道了。一般是硬體支持,還有新的功能演算法,還有驅動增減,錯誤修補什麼的。

Linux的內核版本編號有點像如下的樣子:

2.6.32-642.el6.x86_64

主版本.次版本。發布版本-修改版本。

雖然編號就是如上的方式來編寫,不過依據Linux內核的發展歷程,內核版本的定義有點不太相同。

奇數、偶數版本分類:

在2.6x版本以前,托瓦斯將內核的發展方向分為兩類,並根據這兩類內核的發展分別給予不同的內核編號,那就是:

主、次版本為奇數:開發中版本。

如2.5.xx,這種內核版本主要用於測試與發展新功能,所以通常這種版本僅有內核開發工程師會使用。如果有新增的內核程序代碼,會加到這種版本當中,等到很多工程師測試沒問題後,才加入下一版本的穩定內核中;

主、次版本為偶數:穩定版本。

如2.6.xx,等到內核功能發展成熟後會加到這類版本中,主要用在一般家庭計算機以及企業版本中,重點在於提供一個用戶相對穩定的Linux操作環境平台。

至於發布版本則是在主、次版本架構不變的情況下,新增的功能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新發布的內核版本。而由於Linux 的內核是使用CPL的授權,因此大家都能夠進行內核程序代碼的修改。

因此,如果有針對一個版本的內核修改過的部分程序代碼,那麼這個被修改過的新內核版本就可以加上所謂的修改版本。

Linux內核版本與Linux發行版本。

Linux內核版本與發行版本的版本並不相同,因為所謂的Linux版本指的應該是內核版本,而目前最新的內核版本應該是4.7.2(2016/08)才對,並不會有7.x的版本出現。

(4)linux內核說明圖擴展閱讀:

Linux內核的任務:

1、從技術層面講,內核是硬體與軟體之間的一個中間層。作用是將應用層序的請求傳遞給硬體,並充當底層驅動程序,對系統中的各種設備和組件進行定址。

2、從應用程序的層面講,應用程序與硬體沒有聯系,只與內核有聯系,內核是應用程序知道的層次中的最底層。在實際工作中內核抽象了相關細節。

3、內核是一個資源管理程序。負責將可用的共享資源(CPU時間、磁碟空間、網路連接等)分配得到各個系統進程。

4、內核就像一個庫,提供了一組面向系統的命令。系統調用對於應用程序來說,就像調用普通函數一樣。

㈤ 什麼是linux kernel有什麼作用

Linux內核(英語:Linux kernel)是一種開源的類Unix操作系統宏內核。

工作於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及智能手錶的Android操作系統同樣通過Linux內核提供的服務完成自身功能。

一個計算機系統是一個硬體和軟體的共生體,它們互相依賴,不可分割。計算機的硬體,含有外圍設備、處理器、內存、硬碟和其他的電子設備組成計算機的發動機。但是沒有軟體來操作和控制它,自身是不能工作的。

完成這個控制工作的軟體就稱為操作系統,在Linux的術語中被稱為「內核」,也可以稱為「核心」。Linux內核的主要模塊(或組件)分以下幾個部分:存儲管理、CPU和進程管理、文件系統、設備管理和驅動、網路通信,以及系統的初始化(引導)、系統調用等。

整個Linux操作系統家族基於該內核部署在傳統計算機平台(如個人計算機和伺服器,以Linux發行版的形式)和各種嵌入式平台,如路由器、無線接入點、專用小交換機、機頂盒、FTA接收器、智能電視、數字視頻錄像機、網路附加存儲(NAS)等。

工作於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及智能手錶的Android操作系統同樣通過Linux內核提供的服務完成自身功能。盡管於桌面電腦的佔用率較低,基於Linux的操作系統統治了幾乎從移動設備到主機的其他全部領域。截至2017年11月,世界前500台最強的超級計算機全部使用Linux。

(5)linux內核說明圖擴展閱讀:

編程語言

Linux是用C語言中的GCC版(這種C語言有對標准C進行擴展)寫的,還有幾個用匯編語言(用的是GCC的"AT&T風格")寫的目標架構短段。因為要支持擴展的C語言,GCC在很長的時間里是唯一一個能正確編譯Linux的編譯器。

有許多其他的語言用在一些方面上,主要集中在內核構建過程中(這里指從源代碼創建可引導鏡像)。包括Perl、Python和多種腳本語言。有一些驅動可能是用C++、Fortran或其他語言寫的,但是這樣是強烈不建議的。

編譯器兼容性

GCC是Linux內核源代碼的預設編譯器。在2004年,Intel主張通過修改內核,以便Intel C++編譯器能正確編譯內核。在2009年,有通過修改內核2.6.22版而成功編譯的報告(並帶來平均8-9%性能增長)。

自從2010年,已經開始進行使用Clang建造Linux內核的努力,Clang是一個可作為替代的C語言編譯器;截止2014年4月12日,官方內核幾乎可以完全用Clang編譯。致力於這個目標的計劃叫做「LLVMLinux」,得名於Clang所基於的LLVM編譯器下部構造。

LLVMLinux不意圖復制Linux內核或LLVM,因此它是由最終提交給上游計劃的補丁構成的一個元計劃。使Linux內核可以用Clang編譯最大的好處是比GCC有更快的編譯速度,內核開發者可以得益於由此而來的更快的工作流程

㈥ linux內核主要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一個完整的Linux內核一般由5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內存管理、進程管理、進程間通信、虛擬文件系統和網路介面。

1、內存管理
內存管理主要完成的是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整個系統的物理內存,同時快速響應內核各個子系統對內存分配的請求。

Linux內存管理支持虛擬內存,而多餘出的這部分內存就是通過磁碟申請得到的,平時系統只把當前運行的程序塊保留在內存中,其他程序塊則保留在磁碟中。在內存緊缺時,內存管理負責在磁碟和內存間交換程序塊。

2、進程管理
進程管理主要控制系統進程對CPU的訪問。當需要某個進程運行時,由進程調度器根據基於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啟動新的進程。:Linux支持多任務運行,那麼如何在一個單CPU上支持多任務呢?這個工作就是由進程調度管理來實現的。

在系統運行時,每個進程都會分得一定的時間片,然後進程調度器根據時間片的不同,選擇每個進程依次運行,例如當某個進程的時間片用完後,調度器會選擇一個新的進程繼續運行。

由於切換的時間和頻率都非常的快,由此用戶感覺是多個程序在同時運行,而實際上,CPU在同一時間內只有一個進程在運行,這一切都是進程調度管理的結果。

3、進程間通信
進程間通信主要用於控制不同進程之間在用戶空間的同步、數據共享和交換。由於不用的用戶進程擁有不同的進程空間,因此進程間的通信要藉助於內核的中轉來實現。

一般情況下,當一個進程等待硬體操作完成時,會被掛起。當硬體操作完成,進程被恢復執行,而協調這個過程的就是進程間的通信機制。

4、虛擬文件系統
Linux內核中的虛擬文件系統用一個通用的文件模型表示了各種不同的文件系統,這個文件模型屏蔽了很多具體文件系統的差異,使Linux內核支持很多不同的文件系統。

這個文件系統可以分為邏輯文件系統和設備驅動程序:邏輯文件系統指Linux所支持的文件系統,例如ext2、ext3和fat等;設備驅動程序指為每一種硬體控制器所編寫的設備驅動程序模塊。

5、網路介面
網路介面提供了對各種網路標準的實現和各種網路硬體的支持。網路介面一般分為網路協議和網路驅動程序。網路協議部分負責實現每一種可能的網路傳輸協議。

網路設備驅動程序則主要負責與硬體設備進行通信,每一種可能的網路硬體設備都有相應的設備驅動程序。

(6)linux內核說明圖擴展閱讀

Linux 操作系統的誕生、發展和成長過程始終依賴著五個重要支柱:UNIX操作系統、MINIX操作系統、GNU計劃、POSIX標准和Internet 網路。

1981 年IBM公司推出微型計算機IBM PC。

1991年,GNU計劃已經開發出了許多工具軟體,最受期盼的GNU C編譯器已經出現,GNU的操作系統核心HURD一直處於實驗階段,沒有任何可用性,實質上也沒能開發出完整的GNU操作系統,但是GNU奠定了Linux用戶基礎和開發環境。

1991年初,林納斯·托瓦茲開始在一台386sx兼容微機上學習minix操作系統。1991年4月,林納斯·托瓦茲開始醞釀並著手編制自己的操作系統。

1991 年4 月13 日在comp.os.minix 上發布說自己已經成功地將bash 移植到了minix 上,而且已經愛不釋手、不能離開這個shell軟體了。

1993年,大約有100餘名程序員參與了Linux內核代碼編寫/修改工作,其中核心組由5人組成,此時Linux 0.99的代碼大約有十萬行,用戶大約有10萬左右。

1994年3月,Linux1.0發布,代碼量17萬行,當時是按照完全自由免費的協議發布,隨後正式採用GPL協議。

1995年1月,Bob Young創辦了RedHat(小紅帽),以GNU/Linux為核心,集成了400多個源代碼開放的程序模塊,搞出了一種冠以品牌的Linux,即RedHat Linux,稱為Linux"發行版",在市場上出售。這在經營模式上是一種創舉。

2001年1月,Linux 2.4發布,它進一步地提升了SMP系統的擴展性,同時它也集成了很多用於支持桌面系統的特性:USB,PC卡(PCMCIA)的支持,內置的即插即用,等等功能。

2003年12月,Linux 2.6版內核發布,相對於2.4版內核2.6在對系統的支持都有很大的變化。

2004年的第1月,SuSE嫁到了Novell,SCO繼續頂著罵名四處強行「化緣」, Asianux, MandrakeSoft也在五年中首次宣布季度贏利。3月,SGI宣布成功實現了Linux操作系統支持256個Itanium 2處理器。

㈦ Linux系統一般由哪4個部分組成

linux系統由硬體系統、系統核心、用戶環境、應用程序組成。Linux全稱GNU/Linux,是一種回免費使用和自由答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

其內核由林納斯·本納第克特·托瓦茲於1991年10月5日首次發布,它主要受到Minix和Unix思想的啟發,是一個基於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

(7)linux內核說明圖擴展閱讀:

優點

1、Linux由眾多微內核組成,其源代碼完全開源;

2、Linux繼承了Unix的特性,具有非常強大的網路功能,其支持所有的網際網路協議,包括TCP/IPv4、TCP/IPv6和鏈路層拓撲程序等,且可以利用Unix的網路特性開發出新的協議棧。

3、Linux系統工具鏈完整,簡單操作就可以配置出合適的開發環境,可以簡化開發過程,減少開發中模擬工具的障礙,使系統具有較強的移植性;

閱讀全文

與linux內核說明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開機時白屏黑蘋果 瀏覽:559
有什麼網站可以買國外的葯 瀏覽:832
如何把數據相同的空白格區分 瀏覽:664
綿陽微信企業網站多少錢 瀏覽:802
為什麼設計網路協議時要進行分層設計 瀏覽:29
電腦4核8線對編程員怎麼樣 瀏覽:809
前端代碼優化面試 瀏覽:667
大數據與晶元哪個更有前途 瀏覽:132
可以用來修臉的拍照app有哪些 瀏覽:193
thinkphp連接多資料庫 瀏覽:288
藍牙發送不了文件不支持此內容 瀏覽:209
js判斷手機系統版本號 瀏覽:770
使用地鐵app乘車怎麼出站 瀏覽:510
針對土壤侵蝕評價的需要什麼數據 瀏覽:455
word文件怎麼壓小 瀏覽:429
郵政管理投訴網站是什麼 瀏覽:960
java定義變數boolean 瀏覽:765
招標文件內容含糊不清 瀏覽:629
如何批量替換多個文件名稱 瀏覽:97
蘋果電子郵箱 瀏覽:16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