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系統 > linux下bond

linux下bond

發布時間:2023-04-24 22:06:19

linux 網卡bond的七種模式

網卡bond是通過多張網卡綁定為一個邏輯網卡,實現本地網卡的冗餘,帶寬擴容和負載均衡,在生產場景中是一種常用的技術。Kernels 2.4.12及以後的版本均供bonding模塊,以前的版本可以通過patch實現。可以通過以下命令確定內核是否支持 bonding:

鏈路負載均衡,增加帶寬,支持容錯,一條鏈路故障會自動切換正常鏈路。交換機需要配置聚合口,思科叫port channel。

這個是主備模式,只有一塊網卡是active,另一塊是備用的standby,所有流量都在active鏈路上處理,交換機配置的是捆綁的話將不能清租橡工作,因為交換機往兩塊網卡發包,有一半包是丟棄的。

表示XOR Hash負載分擔,和交換機的聚合強制不協商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需要交換機配置port channel)

表示所有包從所有網路介面發出,這個不均衡,只有冗餘機制,但過於浪費資源。此模式適用於金融行業,因為他們需要高可靠性的網路,不允許出現任何問題。需要和交換機的聚合強制不協商方式配合。

表示支持802.3ad協議,和交換機的聚合LACP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標准要求所有設備在聚合操作時,要在同樣的速率和雙工模式,而且,和除了balance-rr模式外的其它bonding負載均衡模式一樣,任何連接都不能使用多於一個介面的帶寬。

是根據每個slave的負載情況選擇slave進行發送,接收時使用當前輪到的slave。該模式要求slave介面的網路設備驅動有某種ethtool支持;而且ARP監控不可用。

在5的tlb基礎上增加了rlb(接收負載均衡receive load balance).不需要任何switch(交換機)的支持。接收負載均衡是通過ARP協商實現的.

mode5和mode6不需要交換機端的設置,網卡能自動聚合。mode4需要支持802.3ad。mode0,mode2和mode3理論上需要靜態聚合方式。
但實測中mode0可以通過mac地址欺騙的方式在交換機不設置的情況下不太均衡地進行接收。

1、首先要看linux是否支持bonding,大部分發行版都支持

如輸出以上信息,則說明支持bonding,如果沒有,說明內核不支持bonding,需要重新編譯內核
2、答旁網卡配置文件
兩個物理網口分別是:eth0,eth1 綁定後的虛擬口是:bond0

開機自動載入模塊到內核

每100毫秒 (即0.1秒) 監測一次路連接狀態,如果有一條線路不通就轉入另一條線路; Linux的多網卡綁定功能使用的是內核中的"bonding"模塊
如果修改為其它模式,只需要在BONDING_OPTS中指定mode=Number即可。USERCTL=no --是否允許非root用戶控制該設備
查看bond0狀態:可以看到調用的是哪幾個物理網卡

三、擴展
上邊是兩個網卡(eth0、eth1)綁定成一個bond0,如果我們要設置多個bond口,比如物理網口eth0和eth1組成bond0,eth2和型罩eth3組成bond1,那麼網口設置文件的設置方法和上面
是一樣的,只是/etc/modprobe.d/dist.conf文件就不能疊加了。正確的設置方法有兩種:
1、第一種

這樣所有的綁定只能使用一個mode了。
2、第二種

這種方式不同的bond口可以設定為不同的mode,注意開機自動啟動/etc/rc.d/rc.local文件的設置

http://lixin15.blog.51cto.com/3845983/1769338

http://linuxnote.blog.51cto.com/9876511/1680315

㈡ linux中查看bond狀態時,cat /proc/net/bonding/bond0 結果各欄位的意思

查看建立的bond信息,大致信息如下:

cat /proc/net/bonding/eth1

Ethernet Channel Bonding Driver: v3.4.0 (October 7, 2008)

Bonding Mode: 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

Primary Slave: eth2

Currently Active Slave: eth2

MII Status: up

MII Polling Interval (ms): 100

Up Delay (ms): 0

Down Delay (ms): 0

Slave Interface: eth2

MII Status: up

Link Failure Count: 0

Permanent HW addr: 00:0c:29:db:30:5a

Slave Interface: eth3

MII Status: up

Link Failure Count: 0

Permanent HW addr: 00:0c:29:db:30:64

若建立的bond沒有起來,使用

nmcli dev disconnect eth1

nmcli dev connect eth1

service restart network

(2)linux下bond擴展閱讀:

Linux得到了來自全世界軟體愛好者、組織、公司的支持。它除了在伺服器方面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以外,在個人電腦、嵌入式系統上都神睜磨有著長足的進步。使用者不僅可以直觀地獲取該操作系統的實現機制,而且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來修改完善Linux,使其最大化地適應用戶的需要。

Linux不僅系統性能穩定,而且是開源軟體。其核心防火牆組件性能高效、配置簡單,保證了系統的安全。在很多企業網路中,為了追求速度和安全早談,Linux不僅僅是被網路運維人員當作伺服器使用,Linux既可以當作伺服器,又可以當作網路防火牆是Linux的 一游斗大亮點。

㈢ linux重啟bond丟失

linux重啟bond丟失
linux重啟bond丟失正衫謹IP

可以嘗試重新塌孫配置bond,重啟網路服務:

1. 首先,編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文件,添加如下內舉基容:

DEVICE=bond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IPADDR=192.168.1.100
NETMASK=255.255.255.0
TYPE=Ethernet
BONDING_OPTS=\"mode=1 miimon=100\"

2. 編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文件,添加如下內容: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MASTER=bond0
SLAVE=yes
USERCTL=no

3. 編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文件,添加如下內容:

DEVICE=eth1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MASTER=bond0
SLAVE=yes
USERCTL=no

4. 重啟網路服務: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㈣ linuxbond只顯示一塊網卡

linux言敘
關注
Linux系統bond配置 原創
2020-02-23 15:19:24
5點贊

linux言敘

碼齡7年

關注
1、bond簡介
bond是多吵大塊物理網卡虛擬為一塊網卡,使多塊網卡看起來像一塊友裂網卡。

2、bond優點
linux系統下配置bond,通過網卡綁定可增加伺服器可靠性,同時可增加網路帶寬,提供穩定升告豎的網路服務。

3、bond模式
(1)mode=1:在主備模式下,只有主網卡工作,備份網卡不工作,只有當一個網路介面失效時(例如交換機掉電等),為了不會出現網路中斷,系統會按照配置指定的網卡順序啟動工作,保證機器仍能對外服務,起到了失效保護功能。
(2)mode=0:在負載均衡模式下,兩塊網卡都工作,提供兩倍帶寬。

㈤ Linux創建刪除bond口

查看文件,找出所有綁定梁蔽網卡

獲取bond口slave的所有網卡

更改slave網卡配置文件,文件路徑為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網卡名
更改網卡為:TYPE=Ethernet,BOOTPROTO=none,ONBOOT=yes

重啟網卡服務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刪除bond模塊配置文件

創建bond口網卡配置文件
文帆渣唯件位置為: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
(*指代bond卡號,為數字1-n)
文件裡面輸入:TYPE=Bond,BOOTPROTO=none,ONBOOT=yes,USERCTL=no,DEVICE=bond*

更改被slave的網卡配置文件內容態培為:TYPE=Ethernet,BOOTPROTO=none,ONBOOT=yes,USERCTL=no,MASTER=bond,SLAVE=yes,DEVICE=網卡名
(這里假設被slave的網卡是eno2)

打開bond模塊配置文件位置為:
vi /etc/modprobe.d/bonding.conf
在文件末尾追加:
alias bond* bonding options bond mode=6 miimon=100
啟動bond配置,載入bond驅動
modprobe bonding
重啟bond卡
ifdown bond&&ifup bond
重啟網卡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㈥ linux綁定bond的七種模式

目前網卡綁定mode共有七種(0~6)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種:

mode=0: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設定。

mode=1:自動備援模式,其中一條線若斷線,其他線路將會自動備援。

mode=6: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不必」Switch」支援及設定。

Linux網口綁定:

通過網口綁定(bond)技術,可以很容易實現網口冗餘,負載均衡,從而達到高可用高可靠的目的。前提約定:

2個物理網口分別是:eth0,eth1

綁定後的虛擬口是:bond0

伺服器IP是:10.10.10.1

第一步,配置設定文件:

[root@woo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DEVICE=bond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IPADDR=10.10.10.1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0.0 

[root@woo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root@woo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飢行

DEVICE=eth1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第二步,修改modprobe相關設定文件,並載入bonding模塊:

1.在這里,我們直接創建一個載入bonding的襲肢毀專屬設定文件/etc/modprobe.d/bonding.conf  

[root@woo ~]# vi /etc/modprobe.d/bonding.conf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0 miimon=200 

2.載入模塊(重啟系統後就不用手動再載入了)  

[root@woo ~]# modprobe bonding 

3.確認模塊是否載入成功:  

[root@woo ~]# lsmod | grep bonding  

bonding 100065 0  

第三步,重啟一下網路,然後確認一下狀拍備況:

[root@db01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Shutting down interface bond0:  [  OK  ]  

Shutting down loopback interface:  [  OK  ]  

Bringing up loopback interface:  [  OK  ]  

Bringing up interface bond0:  [  OK  ] 

[root@db01 ~]#  cat /proc/net/bonding/bond0  

Ethernet Channel Bonding Driver: v3.4.0-1 (October 7, 2008) 

Bonding Mode: 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  

Primary Slave: None  

Currently Active Slave: eth0  

MII Status: up  

MII Polling Interval (ms): 100  

Up Delay (ms): 0  

Down Delay (ms): 0 

Slave Interface: eth0  

MII Status: up  

Speed: 1000 Mbps  

Duplex: full  

Link Failure Count: 0  

Permanent HW addr: 40:f2:e9:db:c9:c2 

Slave Interface: eth1  

MII Status: up  

Speed: 1000 Mbps  

Duplex: full  

Link Failure Count: 0  

Permanent HW addr: 40:f2:e9:db:c9:c3  

[root@db01 ~]#  ifconfig | grep HWaddr  

bond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40:F2:E9:DB:C9:C2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40:F2:E9:DB:C9:C2    

eth1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40:F2:E9:DB:C9:C2    

從上面的確認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到3個重要信息:

1.現在的bonding模式是active-backup

2.現在Active狀態的網口是eth0

3.bond0,eth1的物理地址和處於active狀態下的eth0的物理地址相同,這樣是為了避免上位交換機發生混亂。

任意拔掉一根網線,然後再訪問你的伺服器,看網路是否還是通的。

第四步,系統啟動自動綁定、增加默認網關:

[root@woo ~]# vi /etc/rc.d/rc.local  

#追加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route add default gw 10.10.10.1 

㈦ Linux網卡bond

網卡綁定mode共有七種(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早弊 常用的有三種:

mode=0: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設定。

mode=1:自動備援模式,其中一條線若斷線,其他線路將會自動備援。陸隱

mode=6:平衡負載模式,早睜廳有自動備援,不必」Switch」支援及設定。

添加MASTER、SLAVE配置項
eth0:

eth1:

bond0(不存在,需要自己創建):

ip a可以看到eth0\eth1上的master為bond0

㈧ linuxbond默認模式

根據您所提供的枝舉信息,Linuxbond的默認模式為學習猛握碧模皮者式,這種模式下可以提供實時的在線視頻課程和教學資源。

㈨ 理解Linux下網卡的bonding

發現工作中可能會用到Linux下網卡綁定相關的知識。找了些文章看,然後一通混剪,各家所長為我所用。

網卡bond,即網卡綁定,也稱作網卡捆綁。網卡綁定有多種稱謂:Port Trunking, Channel Bonding, Link Aggregation, NIC teaming等等,其實說的是一回事。就是將兩個或者更多的物理網卡綁定成一個虛擬網卡。通過綁定可以達到鏈路冗餘、帶寬倍增、負載均衡等目的。是生產場景中提高性能和可靠性的一種常用技術。
Linux內置了網卡綁定的驅動程序,可以將多個物理網卡仔枝分別捆綁成多個不同的邏輯網卡(例如把eth0、eth1捆綁成bond0,把eth2、eth3捆綁成bond1)。對於每一個bond介面來說,可以分別定義不同的綁定模式和鏈路監視選項。

對應於不同的負載均衡和容錯特性需求,Linux網卡bond的模式共有bond0-bond6共7種。

表示負載分擔round-robin,並且是輪詢的方式,比如第一個包走eth0,第二個包走eth1,直到數據包發送完畢。

表示主備模式,即同一時間時只有1塊網卡在工作。

表示使用MAC地址的XOR Hash負載分擔,網路上特定的通信雙方會始終經由某一個網卡的鏈路通信,和交換機的聚合強制不協商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 [1] ,需要交換機配置port channel)

表示所有包從所有綁定的網路介面發出,不考慮均衡流量的分擔,只有冗餘機制,但過於浪費資源。此模式適用於金融行業,因為他們需要高可靠性的網路,不允許出現任何問題。需要和交換機的聚合強制不協商方式配合。

表示支持802.3ad協議,和交換機的聚合LACP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標准要求所有設備在聚合操作時,要在同樣的速率和雙工模式。

是根據每個slave的負載情況選擇slave進行發送,接收時使用當前輪到的slave。該模式要求slave介面的網路設備驅動有某種ethtool支持;而且ARP監控不可用。

在5的tlb基礎上增加了rlb(接收負載均衡receiveload balance).不需要任何switch(交換機)的支持。接收負載均衡是通過ARP協商實現的.

模式1、模式5和咐戚汪模式6不需要交換機端的設置,網卡能自動聚合。模式4需要支持802.3ad。模式0,模式2和模式3理論上需要靜態聚合方式。 (據說實測中模式0可以通過mac地址欺騙的方式在交換機不設置的情況下不太均衡地進行接收。)

創建ifcfg-bond0文件,配置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等參數。

修改eth0、eth1、eth2的配置文件,注釋或刪除IP地址、掩碼、網關和MAC地址的配置,添加關於MASTER和SLAVE的設置

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衡仔的bonding模式,為bond0設置bonding kernel mole。
在 /etc/modprobe.conf 中添加以下內容

確認模塊是否載入成功

重啟網路(或重啟主機):

查看bond0的狀態:

另外還可以使用 ifconfig -a | grep HWaddr 查看bond0介面是否處於活動狀態,以及各網卡MAC地址情況。

從上面的確認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到3個重要信息:
1.現在的bonding模式是active-backup
2.現在Active狀態的網口是eth2
3.bond0,eth0、eth1、的物理地址和處於active狀態下的eth2的物理地址相同,這樣是為了避免上位交換機發生混亂。

可以ping一個遠程地址,然後斷開Active狀態的eth2口網線,驗證主備模式是否能正常切換,業務是否受到影響。

將網口添加到bond中:ifenslave bond eth0 eth1【bond要先up】
將bond中刪除網口:ifenslave -d bond eth0
bond中網口主備倒換:ifenslave -c bond eth1

前面只是3個網口綁定成一個bond1的情況,如果我們要設置多個bond口,比如物理網口eth0和eth1組成bond0,eth2和eth3組成bond1應該如何設置呢?
網口設置文件的設置方法和上面第1步講的方法相同,只是/etc/modprobe.d/bonding.conf的設定就不能像下面這樣簡單的疊加了:

正確的設置方法有2種:
第一種: 你可以看到,這種方式的話,多個bond口的模式就只能設成相同的了:

第二種: 這種方式,不同的bond口的mode可以設成不一樣:

按照上面這2種設置方法,現在如果是要設置3個,4個,甚至更多的bond口,可是可以的。

閱讀全文

與linux下bond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fi網路延時大怎麼處理 瀏覽:345
雲辦公的原理是把傳統文件放哪裡 瀏覽:113
不屬於群防群治隊伍數據項有哪些 瀏覽:404
java樹向上找 瀏覽:241
資料庫查詢票價 瀏覽:503
word黑色下劃線怎麼去掉 瀏覽:879
學習編程怎麼學比較好 瀏覽:351
有什麼好看的地圖網站 瀏覽:593
oppo如何設置app黑名單 瀏覽:71
移動數據用了多少在哪裡顯示 瀏覽:549
excel表改變文件名顏色的方法 瀏覽:966
linuxshell二進制文件 瀏覽:36
什麼是網路道德問題產生的 瀏覽:836
c清除文件夾 瀏覽:407
租房貸款用什麼app 瀏覽:59
虛擬機oracle安裝教程 瀏覽:745
太原編程班哪裡有 瀏覽:544
壓縮文件怎麼找 瀏覽:586
wwwjshousecomcn 瀏覽:648
U盤文件路徑在哪 瀏覽:50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