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系統 > linux工作站

linux工作站

發布時間:2023-04-12 05:30:00

A. 在linux系統中 什麼是工作站也就是解釋一下工作站!

工作站,英文名稱為Workstation,是一種以個人計算機和分布式網路計算為基礎,主要面向專業應用領域,具備強肢消配大的數據運算與圖形、圖像處理能力,為滿足工程設計、動歷指畫製作、科學研究、軟體開發、金融管理、信息服務、模擬模擬等專業領域而設計開發的高性能計算。
所謂LINUX工作站,就是這種LINUX系統中配備很多專業級服務軟體,專為上述硬體服務的。
還有·UNIX工作站 pc工作站橋攔。
簡單來說,就是這種linux功能很強。

B. Linux工作站,多用戶圖形遠程登錄

VNC實激返沒際上就是遠程式控制制,其並沒有通過liux的用戶驗證。如果想像ssh一樣,多用戶登錄gui,可以試試xmanager,好像windows的遠程桌面一樣世茄,可以支持明納多個用戶

C. 什麼是工作站版的Linux

server版本的簡滑陸Linux一般會根據需要默認部署SSH/SAMBA/FTP/MPI等服務,默認讓棚安全設置也和桌面版差別很大。桌面版默認不安裝。此外,攔頃不同發行版的Linux(red hat/suse/ubuntu等)對Server版本的技術支持也不一樣,甚至有的服務會收取費用。

D. Linux 安裝經驗之安裝無盤工作站

當年Novell下的無盤DOS工作站很是流行 後來又流行過Win 無盤工作站 只是由於問題多多 後來微軟自己停止了對無盤Windows的支持 隨著Linux的日益流行 使用Linux的人越來越多 其實Linux 對遠程引導的支持非常好 Linnx內核自身又支持網路文件系統 因此非常適合做無盤工作站 本文將以一個實例向大家詳細介紹無盤Linux工作站的安裝辦法 這個網路是一個小的區域網 有 台伺服器和 台 Linux 無盤工作站 彼此之間用雙絞線通過HUB連接 伺服器的IP地址定為 名字是server 台無盤工作站的地址由伺服器動態分配 地址范圍從 到 名字分別是c c c c 伺服器和無盤工作站使用的都是NE 兼容網卡 無盤工作站使用的網卡上都安 裝了BOOTROM 啟動晶元 伺服器操作系統安裝的是 RedHat Linux 安裝時選用定製安裝 並安裝了全部軟體 Linux的遠程引導有兩種方式 一是利用Bootp協議 有一個專門的項目EtherBoot 提供支持() 這種方式引導 Linux 的速度是最快的 但這種方式有一個最大的問題 就是在市場上找不到支持這種遠程引導協議的 BOOTROM 啟動 晶元(除非自己刻錄) 因為市場上幾乎所有的 BOOTROM 啟動晶元都是遵循NOVELL遠程引導 協議的 於是有人提出另外一種方式 就是伺服器端用 NetWare 伺服器 客戶端就可以用現 有的BOOTROM 啟動晶元了 說到這里大家一定胡塗了 作Linux無盤工作站豈不是還一台 NetWare 伺服器?不是的 因為神通廣大的 Linux 可以模擬 NetWare 伺服器 就象Samba 可以把 Linux 模擬成 NT 一樣 mars_nwe 可以把 Linux 模擬成 NetWare 不僅能提供 NetWare 文件和列印服務 還能提供遠程引導支持(知道Linux的厲害了吧) 本文講述的 Linux 無盤工作站就是用這種方式作遠程引導的 准備啟動盤 由於在 Linux 下沒有製作符合 NetWare 遠程引導協議啟動映象的工具 所以只能用早期的Win 提供的工具(遺憾) 找一台裝有 Win 的機器啟動後按 F 進入純DOS方式 格式化一張啟動盤 format a: /s 然後將RedHat Linux安裝光碟上 dosutils 目錄下的 loadlin exe復制到啟動盤 在啟動盤上作一個 autoexec bat 文件 代碼只有一行 loadlin exe bzImage root=/dev/nfsroot從 Windows 安裝光碟的 Win 目錄下的cab文件中解出 rplboot sys 文件放在啟動 盤上 命令如下 extract exe /a /l a: win cab rplboot sys一張用來做啟動映象的啟動盤就作好了 保存好啟動盤 以後作啟動映象時會用到它 編譯內核 用於無盤工作站的Linux內核與用於從本地硬碟引導的Linux內核是不同的 無盤工作站的內核必須支持NFS作為根文件系統 即遠程根文件系統 所以必須編譯無盤工作站專用的內核 筆者使用的內核代碼版本是 將內核源代碼解壓到/usr/src下 cd /usr/src/linux 進入內核子目錄 執行命令make menuconfig 進行內核編譯配置 下列項目必須按要求設置 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 該項目下面的選項必須根據無盤工作站的CPU類型設置 而不是根據伺服器的CPU類型設置Loadable mole support 該項目下面的所有選項都禁止 即不支持模塊功能Plug and Play support設置為有效Block devices該項目下面的Loopback device supportNeork block device support都設置為有效Neorking option該項目下面的kernel level autoconfigurationDHCP support (NEW)都設置為有效Neork device support 該項目下面的選項必須根據無盤工作站使用的網卡進行設置 本例中使用的是NE 兼容網卡 選項Ethernet ( or Mbit)Other ISA cardsNE /NE support (NEW)都設置為有效Filesystems 該項目下面的Neork File Systems子項目下面的NFS filesystem supportRoot file system on NFS (NEW)都設置為有效以上設置完成後 退出內核編譯設置程序 會出現一個對話框 Do you wish to save your new kernel configuration?然後執行make dep && make bzImage進行內核編譯 這個過程得花一點時間 特別是如果計算機的速度不快的話 花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編譯內核如果沒有錯誤 會得到內核映象文件/usr/src/linux/arch/i /boot/bzImage 將啟動軟盤插入計算機 執行下面的命令 mount t vfat /dev/fd /mnt/floopy cp /usr/src/linux/arch/i /boot/bzImage /mnt/floppy umount /dev/fd 好了 啟動盤上的文件都准備齊全了 等會兒用它到Win 環境下製作啟動映象 伺服器設置 伺服器端需要運行nfsd dhcpd mars_new等幾個服務進程 這些軟體在ReHat Linux 發行套件里都有 如果在安裝 Linux 的時候選擇全部安裝 這些軟體都會隨著安裝操作 系統而裝好了 下面對這些軟體進行設置 注意 下面的操作要以 root 身份進行 NFS 守護進程nfsd首先要建立幾個供無盤工作站使用的目錄 並通過nfsd 導出 命令如下:mkdir /tftpboot然後編輯文件 /etc/hosts 加入下面的內容 server server domain c c domain c c domain c c domain c c domain第一台工作站的工作目錄設置方法如下:mkdir /tftpboot/ cd /tftpboot/ c p a /bin cp a /dev mknod dev/nd b chmod dev/nd cp a /etc cp a /home cp a /lib rm rf lib/molescp a /root cp a / *** in cp a /var mkdir procmkdir usrmkdir tmpchmod tmptouch fastbootchattr +i fastbootcd etc編輯文件 sysconfig/neork scripts/ifcfg eth 保留其中的DEVICE=eth ONBOOT=yes其餘的行全部刪除 然後增加一行BOOTPROTO=dhcp編輯文件 rc d/rc sysinit 在文件最後加上兩行mount t nfs server:/usr /usr/usr/X R /bin/xfs編輯文件 fstab保留其中的none/procprocdefaults 其餘的行全部刪除 然後增加一行server:/tftpboot/ /nfs defaults 其它工作站的工作目錄設置方法就簡單多了cd /tftpbootcp a cp a cp a 編輯文件 /etc/exports 加入以下內容/usr (ro no_root_squash)/tftpboot/ (rw no_root_squash)/tftpboot/ (rw no_root_squash)/tftpboot/ (rw no_root_squash)/tftpboot/ (rw no_root_squash)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伺服器 dpchd檢查一下文件/etc/dhcpd leases是否存在 若不存在就用命令touch /etc/dhcpd leases 創建一個 然後編輯文件 /etc/nf 加入以下內容subnet netmask {range ;} NetWare 模擬器 marsw_nwe編輯文件 /etc/nf 找到下面的行# x eth 將該行開頭的 # 去掉 再找到 x * 在該行開頭加上 # 製作啟動映象進入Win 將Win (早期的版本 可以用伺服器安裝方式安裝)安裝光碟的admin ettools etsetup plimage exe 復制到硬碟 將啟動軟盤插入軟碟機 然後在純MSDOS方式下執行 rplimage a: 就會得到啟動映象 net$dos sys 再將啟動映象 net$dos sys 復制到啟動盤上(如果啟動盤空間不夠 可以先刪除啟動盤上的一些文件以留出空間) 啟動 Linux 伺服器 以 root 用戶登錄 將啟動軟盤插入軟碟機 執行下面的命令 mount t vfat /dev/fd /mnt/floppycp /mnt/floppy/net$dos sys /var/mars_nwesyslogin umount /dev/fd 然後執行 setup 移動光棒至 System services 選項回車 出現 Services 設置畫面 將dhcpd nfs mars nwe 都設為有效 退出 setup 程序 執行以下的命令以啟動上述服務進程:/etc/rc d/rc d/*mars nwe restart/etc/rc d/rc d/*dhcpd restart/etc/rc d/rc d/*nfs restart下一次再啟動伺服器時 上述服務進程會自動 lishixin/Article/program/Oracle/201311/17626

E. linux里找不到option

linux里找不到option,1.找到工作站使用的Linux系統型號,包括內核版本。在各個Linux發行版官網上下載相應的鏡像。刻錄成光碟。
2.從光碟機啟動,進入liveCD模式,先拷貝重要的文件,備份分區表。如果你要備份分區,一定不要使用GHOST,這個只在Windows系列系統能正常工作。
3.接著重新從光碟機啟動,在選擇界面里唯臘,選擇recovery 模式,這里不同版本寫法不同,大意就是修復。具體,你使用Linux工作站,對英文應該熟悉,根據界面的提示,轎派一步步進行修復。一般都可以修復,一次修復不成功,可以多指帆滑嘗試幾次。
4.如果修補不成,需要重新安裝系統。

F. Linux工作站每天關機是否合適

在不用的時候建議關閉。只要按激仿尺正常流程關機,硬體就不會損壞的,硬體的驅動程序都有在退出時處理的代碼,所有不用擔心關機會關出問題來。重啟後相當於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重初始狀態開始運行,應該會減小出現問題的可能明高性。休眠後再恢復,如果程序處理的不大爛好的話,倒是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G. 運用RedHat的Kickstart升級Linux系統方法

本文簡要地介紹了使用 Red Hat Linux的 Kickstart 及網路安裝功能方便快捷地升級己有 Linux 系統,文中的例子是從 Red Hat 7.2 遠程升級到 Red Hat 9.0。

自從 5.2 版開始, Red Hat Linux 便 增加了一個稱為 Kickstart 的功能,其主要是為了減少安裝過程中需要jiao互式 (interactive)的系統參數輸入,提高安裝效率。將其運用於自動安裝 Linux,特別是需要在短時間迅速安裝至成百台 Linux 工作站這種特殊場合尤為適用,Stanford University 的 Menlo Park 已經有精彩的文章介紹。

1.升級前系統檢查

在開始升級系統之前,有一些容易忽視的問題容易中斷 Kickstart 過程,這些問題一般是系統配置達不到安裝最低要求,所以最好能在自動升級之前有實驗條件先進行充分的測試再實施。 Red Hat Linux 系統發展至今,已經不是低得386都可以跑得很流暢的了(Red Hat 9 已經不能在 586 以下的機器上運行),所以在升級之前有必要對系統進行充分的檢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存儲空間是否足夠。Red Hat 9 最少需要32MB的內存和472MB的硬碟,內存一般是不會成問題的,但是我未能在一個500MB硬碟上裝好系統,當然現在大家的硬碟一般還是比較大,都可以進行完全安裝了。Linux 的系統文件主要集中於 /usr 下,/ 下面也有一部分,一般不安裝 X 系統和大型軟體的情況下,/usr 使用1GB空間、/ 使用500MB空間都可以工作得很好了。我的系統從 7.2 升級到 9.0 系統,/usr 和 / 的使用情況大約較升級前增加了30% 的樣子,所以如果大家的 /usr 和/使用率不是太高的話,磁碟空間 的限制一般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jiao換分區空間是否足夠。Red Hat 9 與 7.2 的一個不易發現的區別便在此,7.2 系統是可以使用少於兩倍物理內存容量的jiao換分區,兩倍或者多於兩倍物理內存的jiao換分區只是建議大小;而 Red Hat 9 則必須使用兩倍或者多於兩倍物理內存大小的jiao換分區,所以如果你的Linux系統只有少於兩倍的jiao換分區,那就只有再劃分一個jiao換分區或者增加一個jiao換文件,或者撥下你的內存讓系統jiao換分區大於兩倍物理內存,我建議使用加一個jiao換分區的辦法,增加jiao換文件還無法在 Kickstart 中實現,至於撥下內存,遠程升級就根本沒有辦法撥下內存了。

其他雜項,系統在自動升級過程中會檢測一系列的硬體,如果選擇圖形界面安裝,但是沒有滑鼠,系統則會提示使用文本方式安裝;或者只有 32MB內存則系統也不能進行圖形界面安裝,這些都可以在自動安裝配置文件里進行修改以避免其發生,但是記下系統的所有硬體配置製成一個清單會對製作自動配置文件有較大的幫助。

2.如何啟動安裝程序

首先從 Red Hat Linux 的.啟動安裝程序開始。從 Red Hat Linux 的官方安裝裝手冊上我們可以看到主要的幾種啟動方式:CDROM、軟碟機及從 dos 環境運行光碟上的 dosutilsautoboot.bat 文件三種方式,對於我們來說這還是不夠的,我們的 Linux 工作站是沒有軟碟機和光碟機的,當然更加不會有 dos。通過分析各發行版第一張光碟的 /images目錄下的 boot*.img 文件我們發現,這些啟動鏡像文件其實只有兩個主要的文件:vmlinuz 內核和 initrd.img,initrd.img是一個壓縮的最小文件系統。將這兩個文件提取到己有的 Linux 系統 /boot 目錄下,在系統的 bootloader(一般是 LILO 或者 GRUB)配置文件中加入相應的配置行即可啟動安裝程序。以 Red Hat 7.2 和 GRUB 為例(使用 Red Hat 8.0 的網路啟動鏡像文件):

[root@client mnt]# mount -o loop -o ro

/mnt/nfs/psyche/cd1/images/bootnet.img bootnet

[root@client mnt]# cd bootnet/

[root@client bootnet]# ls

boot.msg initrd.img options.msgrescue.msgsplash.lsssysLinux.png

general.msgldLinux.sysparam.msgsnake.msgsysLinux.cfgvmlinuz

[root@client bootnet]# cp vmlinuz /boot/vmlinuz8

[root@client bootnet]# cp initrd.img /boot/initrd8

[root@client bootnet]# vi /boot/grub/menu.lst

添加如下三行:

title Upgrade to Psyche via NFS

kernel /boot/vmlinuz8 ro

initrd /boot/initrd8

注意:以上是沒有 /boot 分區的配置,有 /boot 分區則不需要前面的 /boot,見 GRUB 配置文件中 NOTICE 部分。

重新啟動後即可選擇網路升級,和用 bootnet 軟盤引導系統的效果是一樣的。在這里我們將使用 Red Hat 9 的另外一個啟動文件,這也是最近才在 Red Hat 發行版中出現的 boot.iso。將 Red Hat 9 發行版第一張光碟的 ISO 鏡像文件裝載後,我們發現其下的 images 目錄中較 7 系列發行版多了一個 boot.iso 文件(8.0 第一張光碟根目錄下也有類似目錄),將其裝載後發現其中包含一個比較大的內核和 initrd 文件,該initrd 包含了安裝系統時常見硬體的驅動,我使用該文件啟動時能自動識別出 PM133 主板的顯卡及比較少見的adaptec ANA-6911TX 網卡(starfire.o),所以強烈推薦使用 boot.iso 自動升級,可以省卻驅動的麻煩。值得一提的是 Red Hat 9 現在已經不在 boot.img 中自帶網卡驅動了,而 Red Hat 8 在 bootnet.img 中帶了一些常見網卡的驅動的(intel 55X系列、tulip、8139等),解壓一下 bootnet.img 中的 initrd.img 文件就可以在lib目錄中看到這些驅動模塊文件了。

3.從哪裡安裝

升級系統當然需要新系統的發行版源文件,發行版形式可以多樣化,即可以是光碟,也可以是光碟鏡像文件(ISO格式),同時也可以是光碟文件的拷貝集。在 Red Hat 9 中,可供選擇的安裝模式有本地 CDROM、本地硬碟、NFS 鏡像、FTP、HTTP。從光碟安裝具有最好的兼容性和易操作性,適合個人安裝,大批量和遠程升級則不適用;本地硬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速度快,而且也不需要頻繁更換光碟,但是也不適合大批量安裝,每台工作站均保存一份發行版鏡像拷貝實在是很浪費存儲空間,而且要命的是我的那台機器已經沒有空間可以放下這么巨大的文件了;NFS 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方式,通過 NFS 方式安裝系統只需要將 ISO 格式的光碟鏡像文件共享即可,不像 FTP 和 HTTP 方式需要考慮目錄樹結構,而且 NFS 方式可以選擇圖形界面安裝(FTP 和 HTTP 方式僅能使用文本界面),速度相對 FTP 和 HTTP 方式更快,所以網路安裝建議使用 NFS 方式。建立 NFS安裝鏡像伺服器的辦法很簡單,僅需通過 NFS 將發行版光碟鏡像文件共享即可。

[root@server root]$ cat /etc/exports /data/shrike 192.168.0.42/31(ro)

[root@server shrike]# ls

ks.cfgshrike-i386-disc1.isoshrike-i386-disc2.isoshrike-i386-disc3.iso

4.製作 Kickstart

接下來自然就是製作 Kickstart 文件了,Kickstart 技術從最早推出至今已經更新了許多次,配置的語法也是不盡相同,後來的版本也沒有做到完全兼容舊有版本語法,不能說這也是一個遺憾,在此我強烈建議使用 Red Hat 9 官方文檔來進行 Kickstart 的配置,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配置文件主要內容如下:

1)ks.cfg 文件位置。很明顯安裝程序需要讀取到 ks 配置文件才能進行自動安裝,ks 配置文件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讀入:啟動軟盤、啟動光碟、硬碟、網路。

軟盤讀取 ks 配置文件相對較簡單,將 ks.cfg 置於軟盤根目錄下即可,啟動後輸入 Linux ks=floppy 即可開始 ks 安裝。

光碟讀取 ks 配置文件需要在製作啟動光碟時加入 ks.cfg 配置文件至根目錄下,啟動後輸入 Linux ks=cdrom:/ks.cfg 即可開始 ks 安裝。

硬碟讀取 ks 配置文件一般是從光碟機引導後,再讀硬碟中的 ks 配置文件(此時可能沒有軟碟機和網路支持),啟動後輸入 Linux ks=hd:fd0:/ks.cfg,限制條件是該硬碟分區必須是 VFAT 或者 EXT2。

網路讀取 ks 配置文件則用得非常多了,通常用到的是 NFS 方式和 HTTP 方式,格式分別是 ks=nfs:server:/path 和 ks=http://< server> /< path> 。需要注意的是網路方式讀取 ks.cfg 文件時,區域網能自動分配 IP,因為在內核未取得 ks.cfg 配置文件之前,系統是不知道如何配置 IP 地址的,這時就要先通過 DHCP 獲得一個 IP 地址,通過網路讀取 ks.cfg 配置文件。在具備網路條件的環境下,我強烈推薦使用網路方式提供 ks.cfg 配置文件,使用 DHCP 配合 ks 的參數置空功能可以為大量的工作站配置不同的 Kickstart 配置文件,自動安裝功能各異的系統。我是使用 NFS 方式讀取 ks.cfg 文件。

[root@server shrike]# ls

ks.cfgshrike-i386-disc1.isoshrike-i386-disc2.isoshrike-i386-disc3.iso

在待升級系統 GRUB 配置文件中加入 ks 配置語句:

kernel /boot/vmlinuz9 ro ks=nfs:192.168.0.19:/data/shrike/ks.cfg

2)經過測試,升級系統所需要的 ks 配置參數相對較少,具體配置參數就不再累述了, UNIX 的風格就是 KISS。以我的配置為例:

reboot

upgrade

lang en_US

keyboard us

mouse none

text

skipx

network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 --ip=192.168.0.42

--netmask=255.255.255.0--gateway=192.168.0.253

--nameserver=192.168.0.4 --hostname=huter.xtu.e.cn

nfs --server=192.168.0.19 --dir=/data/shrike

zerombr yes

bootloader --location=mbr

%post

chkconfig --level 345 sshd on

檢查一切配置無誤就可以開始遠程升級系統了!

H. linux操作系統與windows操作系統相比,linux操作系統有哪些優點

linux操作系統與windows操作系統相比,linux操作系統有哪些優點

第一就是開源了,這點對於搞軟體開發的很給力 第二就是免費得 並且版本多 選擇性大 第三就是體積小 佔用內存小 第四就是安全(超級用戶的許可權很大) 第五就是穩定性 一般大型的伺服器 工作站都是用linux或unix 等等
更多關於Linux的系統,請關注《Linux就該這么學》這本書

簡述Linux操作系統與Windows操作系統相比具有哪些優點?(至少4點)

Linux速度比較快,安全性比windows好
但是有很多軟體只能在windows里運行
與Linux兼容的軟體正在開發中.
Linux適用在網路方面.
Linux以它的高效性和靈活性著稱。它能夠在 PC計算機上實現全部的 Unix特性,具有多任務、多用戶的能力。 Linux是在 GNU公共許可許可權下免費獲得的,是一個符合 POSIX標準的操作系統。 Linux操作系統軟體包不僅包括完整的 Linux操作系統,而且還包括了文本編輯器、高級語言編譯器等應用軟體。它還包括帶有多個窗口管理器的 X-Windows圖形用戶界面,如同我們使用 Windows NT一樣,允許我們使用窗口、圖標和菜單對系統進行操作

Linux操作系統和windows操作系統相比有什麼優點

開源,自由,透明,簡單!

Linux操作系統 與windows操作系統有何區別

Linux和Windows的區別
和Linux 一樣,Windows系列是完全的多任務操作系統。它們支持同樣的用戶介面、網路和安全性。但是,Linux和Windows的真正區別在於,Linux 事實上是Unix的一種版本,而且來自Unix的貢獻非常巨大。是什麼使得Unix如此重要?不僅在於對多用戶機器來說,Unix是最流行的操作系統,而且在於它是免費軟體的基礎。在Inter上,大量免費軟體都是針對Unix系統編寫的。由於有眾多的Unix廠商,所以Unix也有許多實現方法。沒有一個單獨的組織負責Unix的分發。現在,存在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動Unix社團以開放系統的形式走向標准化。另一方面Windows系列是專用系統,由開發操作系統的公司控制介面和設計。在這個意義上這種公司利潤很高,因為它對程序設計和用戶介面設計建立了嚴格的標准,和那些開放系統社團完全不一樣。一些組織正在試圖完成標准化Unix程序設計介面的任務。特別要指出的是,Linux完全兼容POSIX.1標准。
安全問題對於IT管理員來說是需要長期關注的。主管們需要一套框架來對操作系統的安全性進行合理的評估,包括:基本安全、網路安全和協議,應用協議、發嘩皮培布與操作、確信度、可信計算、開放標准。在本文中,我們將按照這七個類別比較微軟Windows和Linux的安全性。最終的定性結論是:目前為止,Linux提供了相對於Windows更好的安全性能,只握蠢有一個方面例外(確信度)。
無論按照什麼標准對Windows和Linux進行評估,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每個操作系統都不止一個版本。微軟的操作系統有Windows98、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Windows 2003 Server和Windows CE,而Linux的發行版由於內核(基於2.2、2.4、2.6)的不同和軟體包的不同也有較大的差異。我們本文所使用的操作系統,都是目前的技術而不是那些"古老"的解決方案。
用戶需要記住:Linux和Windows在設計上就存在哲學性的區別。Windows操作系統傾向於將更多的亂唯功能集成到操作系統內部,並將程序與內核相結合;而Linux不同於Windows,它的內核空間與用戶空間有明顯的界限。根據設計架構的不同,兩者都可以使操作系統更加安全。
Linux和Windows安全性的基本改變
對於用戶來說,Linux和Windows的不斷更新引發了兩者之間的競爭。用戶可以有自己喜歡的系統,同時也在關注競爭的發展。微軟的主動性似乎更高一些――這是由於業界"冷嘲熱諷"的"激勵"與Linux的不斷發展。微軟將在下幾個月對Windows安全進行改觀,屆時微軟會發布Windows XP的WindowsXP Service Pack 2。這一服務包增強了Windows的安全性,關閉了原先默認開放的許多服務,也提供了新的補丁管理工具,例如:為了避免受到過多無用的信息,警告服務和信使服務都被關閉。大多數情況下,關閉這些特性對於增強系統安全性是有好處的,不過很難在安全性與軟體的功能性、靈活性之間作出折衷。
最顯著的表現是:微軟更加關注改進可用性的同時增強系統的安全性。比如:2003年許多針對微軟的漏洞攻擊程序都使用可執行文件作為電子郵件的附件(例如MyDoom)。Service Pack2包括一個附件執行服務,為Outlook/Exchange、 Windows Messenger和Inter Explorer提供了統一的環境。這樣就能降低用戶運行可執行文件時感染病毒或者蠕蟲的威脅性。另外,禁止數據頁的可執行性也會限制潛在的緩沖區溢出的威脅。不過,微軟在WindowsXP Service Pack 2中並沒有修改Windows有問題的架構以及安全傳輸的部分,而是將這部分重擔交給了用戶。
微軟的重點顯然是支持應用程序的安全性。WindowsXP Service Pack 2中增強的許多方面都是以Outlook/Exchange和Inter Explorer作為對象的。例如:Inter Explorer中有一個智能的MIME類型檢查,會對目標的內容類型進行檢查,用戶可以獲悉該內容中是否存在潛在的有害程序。不過這一軟體是不是能將病毒與同事的電子數據表區分開來呢?
WindowsXP Service Pack 2的另一個新特性是能夠卸載瀏覽器的多餘插件,這需要終端用戶檢查並判斷需要卸載哪些插件。Outlook/Exchange可以預覽電子郵件消息,因此用戶可以在打開之前就將電子郵件刪除。另一個應用安全的增強,防火牆在網路協議棧之前啟動。對於軟體開發者來說,遠方過程調用中許可權的改變,使得安全性差的代碼難以工作正常。
WindowsXP Service Pack 2也為Windows用戶提供了許多華麗的新特性,但是問題仍然存在:這些特性會不會對管理員甚至是終端用戶造成負擔?是不是在增加了Windows操作系統代碼安全性的同時讓系統變得更加復雜?
Linux 與 Windows 的不同
雖然有一些類似之處,但Windows和Linux的工作方式還是存在一些根本的區別。這些區別只有在您對兩者都很熟悉以後才能體會到,但它們卻是 Linux 思想的核心。
Linux 的應用目標是網路而不是列印
Windows最初出現的時候,這個世界還是一個紙張的世界。Windows的偉大成就之一在於您的工作成果可以方便地看到並列印出來。這樣一個開端影響了 Windows 的後期發展。
同樣,Linux 也受到了其起源的影響。Linux 的設計定位於網路操作系統。它的設計靈感來自於 Unix 操作系統,因此它的命令的設計比較簡單,或者說是比較簡潔。由於純文本可以非常好地跨網路工作,所以 Linux 配置文件和數據都以文本為基礎。
對那些熟悉圖形環境的人來說,Linux伺服器初看可能比較原始。但是Linux開發更多關注的是它的內在功能而不是表面上的東西。即使是在純文本的環境中,Linux同樣擁有非常先進的網路、腳本和安全能力。執行一些任務所需的某些表面上看起來比較奇怪的步驟是令人費解的,除非您認識到 Linux 是期望在網路上與其他 Linux系統協同執行這些任務。Linux的自動執行能力也很強,只需要設計批處理文件就可以讓系統自動完成非常詳細的任務。Linux 的這種能力來自於其基於文本的本質。
可選的 GUI
Linux有圖形組件。Linux支持高端的圖形適配器和顯示器,完全勝任圖形相關的工作。現在,許多數字效果藝術家在Linux工作站上來進行他們的設計工作,而以前這些工作需要使用IRIX系統來完成。但是,圖形環境並沒有集成到 Linux 中,而是運行於系統之上的單獨一層。這意味著您可以只運行 GUI,或者在需要時才運行 GUI。如果您的系統主要任務是提供Web應用,那麼您可以停掉圖形界面,而將其所用的內存和CPU資源用於您的服務。如果您需要在 GUI 環境下做一些工作,可以再打開它,工作完成後再將其關閉。
Linux 有圖形化的管理工具,以及日常辦公的工具,比如電子郵件、網路瀏覽器和文檔處理工具等。不過,在 Linux 中,圖形化的管理工具通常是控制台 (命令行) 工具的擴展。也就是說,用圖形化工具能完成的所有工作,用控制台命令同樣可以完成。同樣,使用圖形化工具並不妨礙您對配置文件進行手工修改。其實際意義可能並不是特別顯而易見,但是,如果在圖形化管理工具中所做的任何工作都可以以命令行的方式完成,這就表示那些工作也可以由一個腳本來實現。腳本化的命令可以成為自動執行的任務。Linux 同時支持這兩種方式,並不要求您只用文本或者只用 GUI。您可以根據您的需要選擇最好的方法。
Linux 中的配置文件是人類可讀的文本文件,這與過去的 Windows 中的 INI 文件類似,但與 Windows 的注冊表機制在思路上有本質的區別。每一個應用程序都有其自己的配置文件,而且通常不與其他的配置文件放在一起。不過,大部分的配置文件都存放於一個目錄樹 (/etc) 下的單個地方,所以看起來它們在邏輯上是在一起。文本文件的配置方式使得不通過特殊的系統工具就可以完成配置文件的備份、檢查和編輯工作。
文件名擴展
Linux不使用文件名擴展來識別文件的類型。相反,Linux根據文件的頭內容來識別其類型。為了提高人類可讀性您仍可以使用文件名擴展,但這對 Linux 系統來說沒有任何作用。不過,有一些應用程序,比如 Web 伺服器,可能使用命名約定來識別文件類型,但這只是特定的應用程序的要求而不是 Linux 系統本身的要求。
Linux通過文件訪問許可權來判斷文件是否為可執行文件。任何一個文件都可以賦予可執行許可權,這樣程序和腳本的創建者或管理員可以將它們識別為可執行文件。這樣做有利於安全。保存到系統上的可執行的文件不能自動執行,這樣就可以防止許多腳本病毒。
重新引導是最後的手段
如果您使用Windows已經很長時間了,您可能已經習慣出於各種原因(從軟體安裝到糾正服務故障)而重新引導系統。在Linux思想中您的這一習慣需要改變。Linux在本質上更遵循「牛頓運動定律」。一旦開始運行,它將保持運行狀態,直到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比如硬體的故障。實際上,Linux系統的設計使得應用程序不會導致內核的崩潰,因此不必經常重新引導(與Windows系統的設計相對而言)。所以除了Linux內核之外,其他軟體的安裝、啟動、停止和重新配置都不用重新引導系統。
如果您確實重新引導了 Linux 系統,問題很可能得不到解決,而且還會使問題更加惡化。學習並掌握 Linux 服務和運行級別是成功解決問題的關鍵。學習 Linux 最困難的就是克服重新引導系統的習慣。
另外,您可以遠程地完成Linux中的很多工作。只要有一些基本的網路服務在運行,您就可以進入到那個系統。而且,如果系統中一個特定的服務出現了問題,您可以在進行故障診斷的同時讓其他服務繼續運行。當您在一個系統上同時運行多個服務的時候,這種管理方式非常重要。
命令區分大小寫
所有的 Linux 命令和選項都區分大小寫。例如, -R 與 -r 不同,會去做不同的事情。控制台命令幾乎都是小寫的。我們將在「 第 2 部分. 控制台速成班」中對命令進行更詳細的介紹。
我應如何定位 Linux?
從管理 Windows 到管理 Linux 的轉變是很麻煩的。不過,作為一個 Windows 管理員,您有自己的優勢。您對計算的工作方式的理解依然可用。能否成為一個成功的 Linux 管理員將取決於您對兩者區別的認識以及操作習慣的調整。
Linux相對於Windows的許多變化都是有益的。空閑的GUI的開銷被歸還給服務。任務可以腳本化並可以自動執行。配置文件基於文本並且人類可讀。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必重新引導系統。實際上,您應該抑制重新引導系統的沖動。

Linux操作系統比Windows操作系統的好處

我列下提綱,你自己找資料做下擴充
1.開源代碼,質量有保證,安全性高,從破解xp和破解linux難度上就能看出來(辯論時這個是重點,推薦看看開源聖經《大教堂與集市》)
2.自由,可自己定製,從100多K到幾十個G的linux都存在
3.linux的網路性能好,誕生於網路也依託網路發展,適應未來的發展
4.文件系統種類多且優秀,fat和ntfs的性能實在是太差了,碎片多,速度慢
5.內存管理和調度方式優秀,有效利用一切硬體資源,即使cpu佔有100%也不會卡
6.用戶管理嚴格,安全性好,病毒運行時如果不能獲得root許可權的話,能產生的危害有限
7.linux是真正的多用戶多線程,而windows是單用戶偽多線程
8.模塊化,舉個例子,linux的桌面環境產生問題,就kill掉,在字元界面下操作,而且有幾十種桌面環境可選
windows的桌面環境是編譯進內核的,雖然這樣能提高響應速度,但是一旦卡住了就只能強行關機
linux的驅動安裝出錯不影響其他模塊,windows就藍屏了
9.linux支持世界上幾乎所有的cpu架構(大約有二十種常用的),而win僅支持x86,wince僅支持arm、ppc
10.成本低,只要自己有技術連服務費都不用花
11.負載量大,linux的伺服器常常一年都不用關機
運算速度快,很多公司都是用linux做運算單元,用員工的機器登錄到該伺服器,運算工作交給伺服器
12.發展速度快,91年0.01版,94年1.00,現在已經遍布世界每個角落了

Linux操作系統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區別

windows是基於nt內核的操作系統linux有幾千個發行版,都是基於linux內核linux和unix使用同樣的圖形界面,有幾十種,gnome、kde、*box、*wm。。。macos是bsd的一個變種,bsd是unix的一種macos的圖形界面是早期unix使用的,後來unix放棄它了,反而被蘋果開發對普通用戶來講,使用起來windows簡單,軟體豐富linux可定製性好,安全穩定,速度快,軟體豐富、但是不太好用,很多優秀軟體沒有名氣macos外表華麗,安全性不錯,速度一般

Linux是一個以開發者為中心的操作系統,Windows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操作系統。這是最根本的區別,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功能和設計上還有用戶體驗上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例如在windows下,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因為windows用的范圍廣,所以為用戶所用的軟體早已經有人給寫好了),而在linux下卻不一定是這樣,有些東西還得自己折騰。
其次就是寫系統用的語言不一樣,還有開源和閉源的和復雜程度的區別,這兩點也是不一樣的。

LINUX操作系統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區別?

1.linux是開源的,windows不開源
2.linux也有圖形界面的,但是圖形窗口相當於運行的軟體,與底層代碼的分界相對明顯,而windows很多都是寫到內核中的。相對來說集成性高,可讀性非常低。代碼很多都是編譯過的,又不開源,所以能玩到注冊表差不多就是極限了。
3。linux的開放性使得我們可以接觸到所有的一切,從內核編譯,腳本編寫,配置更改,載入伺服器等等,但是圖形方面的功能做得比windows還是差很多的。
4。windows是賺錢的,公司經營,僱人寫代碼。linux更多的是大家在論壇上貢獻的,免費,自由。所以windows對於滿足人們一般人的需求還是比較好的,對於要理解電腦運作還是玩linux好

電腦Windows操作系統於Linux操作系統,游戲

linux不能原生的支持windows游戲,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玩,方法主要有:
在linux下利用wine程序模擬運行windows可執行程序;
安裝虛擬機,在虛擬機中運行xp,再在xp下運行windows游戲。
有人成功在linux下運行了cs、wow和war3等大型游戲. 華夏聯盟論壇信息資源分享

I. LINUX如何查詢工作站多硬碟的硬碟序列號

#不需要安裝額外軟體,直接查詢

為什麼我的行呢?你再用下面的參數試試。

sudo hdparm -I /dev/sda | grep Serial
Serial Number: WD-ABC2E30ETS28
Transport: Serial, SATA 1.0a, SATA II Extensions, SATA Rev 2.5

J. 威聯通ubuntulinux工作站無法啟用

1. 刪除/share/CACHEDEV1_DATA/.qpkg/下的所有內容
        cd /share/CACHEDEV1_DATA/.qpkg/
        rm -rf *
2. 重散敗啟
重啟完成後,登錄,應用中心回來了。然後再重裝所需應用就可以了。威聯通有一點比較好,重裝後,所有的應用數據都是存在的。比如downlaod station,重裝後,之前現在的任務都在。這舉慎個還是比較方便的。
0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虛擬機Ubuntu剪切板無法共享的解決方案
小黃不頭禿
閱讀145
H3C升級設備/收集日誌/U盤升級
justice1213
閱讀169
怎麼使用SSH Windows鏈接虛擬機的Linux終端
小黃不頭禿
閱讀179
AnolisOS 8 安裝 EPEL源
前浪浪奔浪流
閱讀777
CentOS8網路yum源配置
Gaidev
閱讀663
2條評論
寫評論
LeiLei_c644
請問怎麼刪除呢
2樓 · 2021-08-21 23:18
javenwei:
linux的刪除命令。刪除前最好備正掘敬份一下
rm -f *
2021-08-28 20:47回復

閱讀全文

與linux工作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給網站掛黑鏈 瀏覽:282
360斷網急救箱網路異常修復不了 瀏覽:889
身份證驗證的js文件 瀏覽:994
什麼人經常換微信名字 瀏覽:707
網站源碼挖掘 瀏覽:944
荔枝fm和app哪個播放量好 瀏覽:535
樂秀音頻在哪個文件里 瀏覽:486
以數據說話什麼意思 瀏覽:319
java中對象 瀏覽:794
酷狗網路機頂盒如何設置 瀏覽:408
threejs添加文字 瀏覽:436
微信春節理財通 瀏覽:948
qq主題模塊應用教程 瀏覽:993
javaweb項目打包 瀏覽:59
qq主題是哪個文件夾里 瀏覽:642
超越狂暴升級txt書包 瀏覽:263
cad復制不能粘貼到新建文件 瀏覽:565
linux網路socket編程 瀏覽:926
戰爭雷霆客戶端在哪個文件里 瀏覽:847
如何授權點淘app讀取步數 瀏覽:67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