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裝linux時,選擇自動分區,為什麼swap區是第5個分區(使用整個硬碟時),第1個區是/分區,沒有2、3、4區
1、2、3、4是主分區或擴展分區,5及其以後是邏輯分區。建議不要使用自動分區薯派。至少應褲廳把/胡手隱boot另外分出來(使用主分區),100M以上。
B. linux 5分獎勵
一樣舉弊敬,就是把文卜和件目錄 改為 你系統目錄就可以 你以前是正慎不是先cd CDROM/MEDIA/Red什麼的
進入光碟 然後用 RPM 命令安裝
你現在就是把 cd 後面的 目錄改為你文件所在的目錄就可以了 後面的步驟都一樣
C. Linux有什麼文件類型
Linux有以下文件類型:
1、普通文件(regular file):就是一般存取的文件,由ls -al顯示出來的屬性中,第一個屬性為 [-],例如 [-rwxrwxrwx]。另外,依照文件的內容,又大致可以分為:
2、純文本文件(ASCII):這是Unix系統中最多的一種文件類型,之所以稱為純文本文件,是因為內容可以直接讀到的數據,例如數字、字母等等。設 置文件幾乎都屬於這種文件類型。舉例來說,使用命令「cat ~/.bashrc」就可以看到該文件的內容(cat是將文件內容讀出來)。
3、二進制文件(binary):系統其實僅認識且可以執行二進制文件(binary file)。Linux中的可執行文件(腳本,文本方式的批處理文件不算)就是這種格式的。舉例來說,命令cat就是一個二進制文件。
4、數據格式的文件(data):有些程序在運行過程中,會讀取某些特定格式的文件,那些特定格式的文件可以稱為數據文件(data file)。舉例來說,Linux在用戶登入時,都會將登錄數據記錄在 /var/log/wtmp文件內,該文件是一個數據文件,它能通過last命令讀出來。但使用cat時,會讀出亂碼。因為它是屬於一種特殊格式的文件。
目錄文件(directory):就是目錄,第一個屬性為 [d],例如 [drwxrwxrwx]。
連接文件(link):類似Windows下面的快捷方式。第一個屬性為 [l],例如 [lrwxrwxrwx]。
設備與設備文件(device):與系統外設及存儲等相關的一些文件,通常都集中在 /dev目錄。通常又分為兩種:
塊設備文件:就是存儲數據以供系統存取的介面設備,簡單而言就是硬碟。例如一號硬碟的代碼是 /dev/hda1等文件。第一個屬性為 [b]。
字元設備文件:即串列埠的介面設備,例如鍵盤、滑鼠等等。第一個屬性為 [c]。
套接字(sockets):這類文件通常用在網路數據連接。可以啟動一個程序來監聽客戶端的要求,客戶端就可以通過套接字來進行數據通信。第一個屬性為 [s],最常在 /var/run目錄中看到這種文件類型。
管道(FIFO,pipe):FIFO也是一種特殊的文件類型,它主要的目的是,解決多個程序同時存取一個文件所造成的錯誤。FIFO是first-in-first-out(先進先出)的縮寫。第一個屬性為 [p]。
D. linux分區怎麼理解,該如何分,初學者應該用那種版本
深入理解硬碟的Linux分區
在學習Linux的過程中,安裝Linux是每一個初學者的第一個門檻。在這個過程中間,最大的困惑莫過於給硬碟進行分區。雖然,現在各種發行版本的Linux已經提供了友好的圖形交互界面,但是很多的人還是感覺無從下手。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不清楚Linux的分區規定,以及它下面最有效的分區工具—Fdisk的使用方法。下面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來講解這個困擾大家的問題。
Linux的分區規定
1.設備管理
在Linux中,每一個硬體設備都映射到一個系統的文件,對於硬碟、光碟機等IDE或SCSI設備也不例外。
Linux把各種IDE設備分配了一個由hd前綴組成的文件;而對於各種SCSI設備,則分配了一個由sd前綴組成的文件。例如,第一個IDE設備,Linux就定義為hda;第二個IDE設備就定義為hdb;下面以此類推。而SCSI設備就應該是sda、sdb、sdc等。
2.分區數量
要進行分區就必須針對每一個硬體設備進行操作,這就有可能是一塊IDE硬碟或是一塊SCSI硬碟。對於每一個硬碟(IDE或SCSI)設備,Linux分配了一個1到16的序列號碼,這就代表了這塊硬碟上面的分區號碼。例如,第一個IDE硬碟的第一個分區,在Linux下面映射的就是hda1,第二個分區就稱作是hda2。對於SCSI硬碟則是sda1、sdb1等。
3.各分區的作用
在Linux中規定,每一個硬碟設備最多能有4個主分區(其中包含擴展分區)構成,任何一個擴展分區都要佔用一個主分區號碼,也就是在一個硬碟中,主分區和擴展分區一共最多是4個。對於早期的DOS和Windows(Windows 2000以前的版本),系統只承認一個主分區,可以通過在擴展分區上增加邏輯盤符(邏輯分區)的方法,進一步地細化分區。
主分區的作用就是計算機用來進行啟動操作系統的,因此每一個操作系統的啟動,或者稱作是引導程序,都應該存放在主分區上。這就是主分區和擴展分區及邏輯分區的最大區別。我們在指定安裝引導Linux的bootloader的時候,都要指定在主分區上,就是最好的例證。
Linux規定了主分區(或者擴展分區)佔用1至16號碼中的前4個號碼。以第一個IDE硬碟為例說明,主分區(或者擴展分區)佔用了hda1、hda2、hda3、hda4,而邏輯分區佔用了hda5到hda16等12個號碼。因此,Linux下面每一個硬碟總共最多有16個分區。
對於邏輯分區,Linux規定它們必須建立在擴展分區上(在DOS和Windows系統上也是如此規定),而不是主分區上。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擴展分區能夠提供更加靈活的分區模式,但不能用來作為操作系統的引導。
除去上面這些各種分區的差別,我們就可以簡單地把它們一視同仁了。
5.分區指標
對於每一個Linux分區來講,分區的大小和分區的類型是最主要的指標。容量的大小讀者很容易理解,但是分區的類型就不是那麼容易接受了。分區的類型規定了這個分區上面的文件系統的格式。Linux支持多種的文件系統格式,其中包含了我們熟悉的FAT32、FAT16、NTFS、HP-UX,以及各種Linux特有的Linux Native和Linux Swap分區類型。在Linux系統中,可以通過分區類型號碼來區別這些不同類型的分區。各種類型號碼在介紹Fdisk的使用方式的時候將會介紹。
Fdisk使用詳解
下面通過介紹Fdisk的使用方法,來鞏固上面所學到的各種關於Linux分區的知識。
Fdisk是各種Linux發行版本中最常用的分區工具,是被定義為Expert級別的分區工具,它讓初學者有點望而卻步。
1.Fdisk參數說明
運行Fdisk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如圖1所示的歡迎界面,用戶通過在這個界面中輸入命令參數來操作Fdisk。
圖1 Fdisk歡迎界面
用戶通過提示鍵入「m」,可以顯示Fdisk命令各個參數的說明。
讀者可以看到Fdisk有很多參數,可是經常使用的就是幾個,如果讀者熟練掌握這幾個參數就可以流暢地運用Fdisk,對Linux的硬碟進行分區。我們先簡單介紹各個參數的意義,然後詳細說明幾個重點參數,見表1。
表1 Fdisk參數說明
用戶在Linux中進行分區的時候,最常用的參數分別是d、l、m、n、p、q、t、w等。
2.用Fdisk進行分區
在Linux分區過程,一般是先通過p參數來顯示出硬碟分區表信息,然後根據信息確定將來的分區。如圖2所示。
圖2 顯示已有分區的
圖2顯示了分區的大小和分區的類型。如果想完全改變硬碟的分區格式,就可以通過d參數一個個刪除存在的硬碟分區。例如d1,d2。
刪除完畢,就可以通過n參數來增加新的分區。當按下「n」後,我們就可以看到圖3所示的新增分區。
圖3 新增分區
這里要選擇新建的分區類型,是主分區還是擴展分區;然後選擇p或是e。它們的區別在上文中已經說明。然後就是設置分區的大小。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如果硬碟上有擴展分區,就只能增加邏輯分區,不能增加擴展分區了,如圖4所示。
圖4 新增邏輯分區
在增加分區的時候,其類型都是默認的Linux Native,如果需要把其中的某些分區改變為其它類型,例如Linux Swap或FAT32等,可以通過命令t來改變,如圖5。
圖5 轉換分區類型
當按下「t」改變分區類型的時候,系統會提示要改變哪個分區,並且改變為什麼類型(如果想知道系統所支持的分區類型,鍵入l)。圖5表示把分區5的類型改變為82號Linux的Swap類型。
Linux所支持的分區類型號碼和其對應的分區類型,可以參考表2(這些信息可以用l命令得到)。
表2 分區類型對應表
改變完了分區類型,就可以按下「w」,保存並且退出。如果不想保存,那麼可以選擇「q」直接退出。
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學習,相信對於初學者來說,分區已經不再是Linux進階中的絆腳石了。
原貼在http://d2.xihai.com/bin/x.cgi?f=viewpost&bbsid=linuxbbs_linuxbbsme&postuid=31
有圖
另外建議初學者用紅旗4.1桌面版或者共創linux(好裝),有點基礎後再學別的~
一個LINUX學習高手寫給初學者的話
現在好多的人開始接觸電腦的時候,見到的應該是Windows98說實話,98 已經是一個很人性化,封裝的很好的一個系統了一個對電腦一竅不通的人都能很快的使用它。這樣很多人對
"電腦"的印象和那些和我一樣一開始接觸的是DOS人是絕然不同的。在DOS時代,如果你對電腦的基礎知識不懂的話是玩不動它的,不像現在好多人CPU是什麼都不知道,卻能夠 是Flash
高手,傾倒MM無數。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你要學Linux,你有一段回頭路要走,為什麼,看下去
我們先看看MS 操作系統的發展,他有兩套內核MSDOS--->DOS+Win3.2-->Win9X \
--->WinXP WindowsNT3.1---NT4.0-->Win2000 /
他的發展是從DOS這個純字元界面的系統發展到一個由字元界面的內核加上一個圖像界面的應用程序(Win3.2)再到結合把兩個合為一體的Win95,到現在再並上一開始就是圖形界面的NT成為
WindowsXP,他未來的野心就是並上internet成為 .net現在我們來看Linux,Linux只是個內核!這點很重要,你必須理解這一點。
只有一個內核是不能構成一個操作系統的。現在的linux操作系統如redhat,藍點,紅旗等,都是用這么一個內核,加上其它的用程序(包括X)構成的。任何一個叫做操作系統的東西都是這樣子構成的:內核+用戶界面+一般應用程序。
現在我就拿MS的系統和linux的系統的互相對應來讓大家更多的認識Linux如果你裝過DOS,那你一定知道安裝完成之後整個硬碟是這樣根目錄下有io.sys msdos.sys command.com config.sys autoexec.bat共5個文件,以及C:\dos這個目錄,很簡單。其中io.sys和msdos.sys就是系統的內核,command.com是用戶界面(shell),config.sys和autoexec.bat是配置文件,C:\DOS目錄下面的是一般應用程序系統啟動時首先裝入io.sys,再根據配置文件的設置裝入msdos.sys和command.com,然後就出現提示符,現在你就能輸入命令了。如 c:\aaa.txt d:\aaa.txt 來拷貝文件。也你能夠使用C:\dos目錄下的一些應用程序來完成工作,如用edit編輯文件,用Qbasic寫basic程序。
接下去你安裝了一個叫做Foxpro2.6的程序,這個程序可以讓你做一些資料庫方面的工作,然後你在安裝了一個叫做windows3.2中文版的程序,這個程序可厲害了,你現在不用在命令行下打命令了,可以用滑鼠來操作了,打開文件管理器,打開C 再打開另一個窗口D,用滑鼠一拉就能完成 c:\aaa.txt d:\aaa.txt這個命令,你只是動了幾次食指和現在在windows98下沒么兩樣。
OK ,goto linux安裝好linux之後根目錄下有boot,bin,sbin,etc,usr/bin,等幾個目錄
boot下有vmlinuz這個文件,這個就是內核,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厲害的黑客linus帶頭寫的那個東東。
bin下有sh,這個就是shell(==command.com,用戶界面)因為UNIX系統是沒有內部命令這個說法的,准確地說/bin+/sbin == Command.com而/etc == config.sys + msdos.sys剩下/usr/bin == c:\dos
當然。因為Linux比Dos龐大得多,所以,reahat和紅旗或者有不同的安排方法,各種目錄下的東西並不規則。linux的啟動同樣是裝載vmlinuxz,然後裝載sh(或者其他的shell,如bash),出來提示符。現在你同樣能輸入命令了。如cp /aaa.txt /tmp/aaa.txt。同樣可以用vi編輯文件,用gcc編譯程序
接下去你安裝了一個叫做MySQL的程序,這個程序可以讓你做一些資料庫方面的工作,然後你再安裝了一個叫做kde4.0的程序,這個程序可厲害了,你現在不用在命令行下打命令了,可以用滑鼠來操作了,打開文件管理器,打開/ 再打開另一個窗口/tmp,用滑鼠一拉就能完成cp /aaa.txt /tmp/aaa.txt這個命令,你只是動了幾次食指和現在在windows98下沒什麼兩樣
看到這里希望你明白我為什麼說你在走回頭路,因為目前的Linux操作系統==MS的Win3.2但MS系統已經走過了9X,現在是XP了,整整落後了兩代。當然,這是從用戶界面上來說的,但也恰恰是很多人裝個Linux之後就是在X的kde上搞東搞西,而其它的什麼都搞不起來,為什麼搞不起來因為你沒搞過DOS,你根本就不知道系統還可以有這樣的搞法。你一開始接觸的就是98,電腦給你的感覺就是用滑鼠來操作的東西,你認為同樣是操作系統,Linux也應該是這樣的東西。你根本就沒有想過你一直以為你在玩的是Linux,但實際上你玩的只不過是一個運行在Linux系統上的程序而已。因此很多人裝完搞了幾天說,靠,Linux不過如此。這話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Linux嘛,你都還沒見到是什麼樣子,你有什麼資格說它怎樣呢?但kde嘛,就真的確實不過如此,你用過98吧,現在你去用用3.2看看,你有什麼
感覺?從穩定性來說,我不拿98比了,拿95,如果同樣的工作,95一天崩潰1次的話,那X會崩潰10次,如果是2000的話,2000一天崩潰1次,X會崩潰100次。和3.2是差不多的。但為什麼還是會聽說比如某些好萊塢的電影特技是在Linux上完成的呢?為了出席一次重要宴會,你可以去買一套名牌西裝,也可以去訂做一套,訂做的當然更加合身更加好看,但價格也更貴,工作量也更大名牌西裝==Windows系統定做西裝==Linux系統+修改系統內核+修改X代碼+修改kde代碼+專門寫的特技軟體你現在裝的那套西裝是街邊貨,也就是reahat服裝廠為了適應全世界所有人的身材批量生產的東東。明白了吧?如果你明白,那你也就明白了Linux比Window好的一個方面了,我也就不用廢話,那麼為什麼Linux往往會和黑客撤上關系呢?記得我看過一本書這么寫,"Linux是由一個叫linus的黑客及互聯網上很多的黑客共同編寫而成"。所以,一個由黑客寫成的系統怎麼會和黑客沒有關系呢?當然這個「黑客」的定義和現在很多中國人心中的"黑客"的定義是絕然不同的前者是幾乎從未入侵過其他系統,而後者是入侵過就是了。
如果你是一個美術工作者,你也是幾乎除了睡覺就在用電腦,你時時都開著photoShop在那裡搞啊搞,在美術這個行業,你也算得上是這個行業里的高手了。但你根本就不關心你所做的,電腦裡面到底是怎麼幫你完成的。電腦不過是你創作的一個工具。就像音樂是很多人喜歡聽的,但你根本不關心你所聽到的音樂,她從原來歌星嘴裡發出來到被你來欣賞,她到底是怎麼個回事。但對一HIFI發燒友而言,她關心的就只是這些。現在回到我剛剛說到了命令,對於一個黑客而言,她根本不關心aaa.txt這個文件裡面的內容,她關心的是從C:\aaa.txt到d:\aaa.txt這個過程中,電腦它到底幹了什麼?現在我問一下正在看這個帖子的人:把一個文件從一個地方拷貝到另一個地方這個事情你肯定是做過的對吧?但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有想過電腦內部它是怎樣來完成你的這個操作的呢?如果你的回答是:哎呀,我倒真的從未想過耶~~那麼,你根本沒有黑客的天分,你還是到輕松一刻混比較有前途。
尋根問底是黑客的天性,在這點上,Linux可以滿足,但windows不能,你在dos上按下 C:\aaa.txt d:\aaa.txt。復制的任務是完成了,但電腦作了什麼你知道么?你只能根據你的經驗的積累,大概的判斷系統怎麼完成,在你沒看過的源代碼之前你根本沒法確定你的判斷是否正確的。但UNIX上cp的源代碼基本上是隨手就能拿到。
TCP/ip方面,linxu可以讓你一桿子捅到內核中去,但windows你只能捅到winsockapache和系統的具體交流你可以一清二楚,但IIS和系統的交流你卻不可能知道Linux和黑客的關系是在這里,和入侵是一點關系都沒有的。很多遠程漏洞的攻擊程序是要在unix系統上編譯的這沒錯,但是那些程序本來的意義就是舉個例子讓你看好過說,你看得懂的話,改一改在Win上同樣可以編譯。
UNIX和Windows相比有太多的優點,也有太多值得你去弄的地方,只是我說不出來就像你深愛一個人的時候,你根本沒法說出你愛他什麼,她有什麼地方值得你去愛但,Windows不是垃圾,絕對不是,作為一個工具來使用,她比UNIX好上幾百倍似乎你現在都該明白為何很多遠程漏洞的攻擊程序是以unix的習慣寫的,因為能夠發現這個漏洞,說明他對系統相當的熟悉,而且是UNIX讓他對系統相當的熟悉,他不自覺地就是用了UNIX的那一套,不過,它的這些代碼卻很大的可能是用UltraEdit在windows系統下敲的。
好像跑題了,我說要給想學Linux(UNIX)的朋友的一點建議,但卻說了這樣的話,
但我覺得沒有跑題,我希望你看到這里已經能夠知道我要給你的建議是什麼了。
1.根據你目前的水平,確定Linux對你的意義有多大。
2.確定你玩的是Linux而不是X
3.把X系統卸了,剩下的空間裝上源代碼
4.不要用rpm -i的方式安裝程序,用自己編譯的方法
5.找個合用的telnet軟體,我推薦SecureCRT.
6.如果你只有一台電腦,安裝Vmware.用這個方式來接觸UNIX
7.再看一下帖子,自己再一次體會我帖子中暗藏的建議
8.在學習Linux的過程中的,把被linux玩的經驗記下來
9.在玩linux的過程中,把linux怎麼被你玩的趣事記下來
ccidnet
E. linux下的文件可以分為5種不同的類型
盡管在Linux系統中一切都是文件,但是每個文件的類型不盡相同,因此Linux系統使用了不同的字元來加以區分,常見的字元如下所示。
-:普通文件。
d:目錄文件。
l:鏈接文件。
b:塊設備文件。
c:字元設備文件。
p:管道文件。
F. linux操作系統有哪五個基本的組成部分
Linux系統一般有4個主要部分:內核、shell、文件系統和應用程序。Linux內核主要由五個子系統組成:進程調度,內存管理,虛擬文件系統,網路介面,進程間通信。
操作系統 = 內核 + 系統程序
系統程序 = 編譯環境 + API
編譯環境 = 編譯程序 + 連接程序 + 裝載程序
API = 系統調用 + 語言庫函數(C、C++、Java等等)
AUI = shell + 系統服務常式(如x伺服器等)+ 應用程序(瀏覽器,字處理,編輯器等)
軟體系統 = 操作系統 + AUI
操作系統最底層的組件是內核,其上層搭建了許多系統軟體。
系統程序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編譯環境、應用程序介面和用戶介面。
編譯環境包含匯編、C 等低高級語言編譯程序,連接程序和裝載程序,這些程序負責將文本格式的程序語言轉變為機器能識別和裝載的機器代碼。
應用程序介面(API)包含內核提供的系統調用介面和語言庫,系統調用是為了能讓應用程序使用內核服務,語言庫函數則是為了方便應用程序開發,所以將一些常用的基礎功能預先編譯以供使用,比如對C語言來說常用的C庫等;
用戶介面(AUI)包括我們熟悉的shell、系統服務程序和常用的應用程序。
這是一個典型的結構,但不是一成不變。許多操作系統的發行中會有所刪減,比如應用於嵌入式設備的系統,對X伺服器就可能不做要求。但是像內核、系統調用等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Linux系統一般有4個主要部分:內核、shell、文件系統和應用程序。內核、shell和文件系統一起形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統結構,它們使得用戶可以運行程序、管理文件並使用系統。
一.Linux內核
內核是操作系統的核心,具有很多最基本功能,如虛擬內存、多任務、共享庫、需求載入、可執行程序和TCP/IP網路功能。Linux內核主要由五個子系統組成:進程調度,內存管理,虛擬文件系統,網路介面,進程間通信。
二.Linux shell
shell是系統的用戶界面,提供了用戶與內核進行交互操作的一種介面。它接收用戶輸入的命令並把它送入內核去執行,是一個命令解釋器。另外,shell編程語言具有普通編程語言的很多特點,用這種編程語言編寫的shell程序與其他應用程序具有同樣的效果。
三.Linux文件系統
文件系統是文件存放在磁碟等存儲設備上的組織方法。Linux系統能支持多種目前流行的文件系統,如EXT2、 EXT3、 FAT、 FAT32、VFAT和ISO9660。
四.Linux應用程序
標準的Linux系統一般都有一套都有稱為應用程序的程序集,它包括文本編輯器、編程語言、X
Window、辦公套件、Internet工具和資料庫等。
G. 進入linux系統怎麼linux分區方案
方法/步驟
一,Linux默認可分為3個分區,分別是boot分區、swap分區和根分區。
二,設置分區掛載的目錄
/ ----根目錄,唯一必須掛載的目錄。不要有任何的猶豫,選一個分區,掛載它!
swap ----交換分區,可能不是必須的,不過按照傳統,還是掛載它吧。它的容量 只要約等於您的物理內存就可以了,如果超過了您物理內存兩倍的容量,那絕對是一種浪費。
三, 對於Linux初次接觸的新手或電腦硬碟空間比較小分區建議,
分區如下圖:
四,設置分區掛載的目錄
/home ---這是您的家目錄,通常您自己創建的文件,都保存在這里,您最好給它分配一個分區。
/boot ---如果您的硬碟不支持LBA模式,您最好掛載它,如果掛載,將它掛載在硬碟的第一個 分區,應該比較穩妥。一般來說,掛載的分區只要100M大小就足夠了。
五,對於Linux高級用戶安裝建議:
要再加上以上掛載的目錄:
六,設置分區掛載的目錄
/var ----如果您要作一些伺服器方面的應用,可以考慮給它分配一個較大的分區。
七,對於Linux高級Server用戶安裝建議:
可再上步中加以上掛載的目錄:
H. linux內核主要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一個完整的Linux內核一般由5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內存管理、進程管理、進程間通信、虛擬文件系統和網路介面。
1、內存管理
內存管理主要完成的是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整個系統的物理內存,同時快速響應內核各個子系統對內存分配的請求。
Linux內存管理支持虛擬內存,而多餘出的這部分內存就是通過磁碟申請得到的,平時系統只把當前運行的程序塊保留在內存中,其他程序塊則保留在磁碟中。在內存緊缺時,內存管理負責在磁碟和內存間交換程序塊。
2、進程管理
進程管理主要控制系統進程對CPU的訪問。當需要某個進程運行時,由進程調度器根據基於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啟動新的進程。:Linux支持多任務運行,那麼如何在一個單CPU上支持多任務呢?這個工作就是由進程調度管理來實現的。
在系統運行時,每個進程都會分得一定的時間片,然後進程調度器根據時間片的不同,選擇每個進程依次運行,例如當某個進程的時間片用完後,調度器會選擇一個新的進程繼續運行。
由於切換的時間和頻率都非常的快,由此用戶感覺是多個程序在同時運行,而實際上,CPU在同一時間內只有一個進程在運行,這一切都是進程調度管理的結果。
3、進程間通信
進程間通信主要用於控制不同進程之間在用戶空間的同步、數據共享和交換。由於不用的用戶進程擁有不同的進程空間,因此進程間的通信要藉助於內核的中轉來實現。
一般情況下,當一個進程等待硬體操作完成時,會被掛起。當硬體操作完成,進程被恢復執行,而協調這個過程的就是進程間的通信機制。
4、虛擬文件系統
Linux內核譽衫鉛中的虛擬文件系統用一個通用的文件模型表示了各種不同的文件系統,這個文件模型屏蔽了很多具體文件系統的差異,使Linux內核支持很多不同的文件系統。
這個文件系統可以分為邏輯文件系統和設備驅動程序:邏輯文件系統指Linux所支持的文件系統,例如ext2、ext3和fat等;設備驅動程序指為每一種硬體控制器所編寫的設備驅動程序模塊。
5、網路介面
網路介面提供了對各種網路標準的實現和各種網路硬體的支持。網路介面一般分為網路協議慶好和網路驅動程序。網路協議部分負責實現每一種可能的網路傳輸協議。
網路設備驅動程序則主要負責與硬體設備進行通信,每一種可能的網路硬體設備都有相應的設備驅動程序。
(8)linux分五擴展閱讀:
Linux 操作系統的誕生、發展和成長過程始終依賴著五個重要支柱:UNIX操作系統、MINIX操作系統、GNU計劃、POSIX標准和Internet 網路。
1981 年IBM公司推出微型計算機IBM PC。
1991年,GNU計劃已經開發出了許多工具軟體,最受期盼的GNU C編譯器已經出現,GNU的操作系統核心HURD一直處於實驗階段,沒有任何可用性,實質上也沒能開發出完整的GNU操作系統,但是GNU奠定了Linux用戶基礎和開發環境。
1991年初,林納斯·托瓦茲開始在一台386sx兼容微機上學習minix操作系統。1991年4月,林納斯·托瓦茲開始醞釀並著手編制自己的操作系統。
1991 年4 月13 日在comp.os.minix 上發布說自己已經成功地將bash 移植到了minix 上,而且已經愛不釋手、不能離開這個shell軟體了。
1993年,大約有100餘名程序員參與了Linux內核代碼編寫/修改工作,其中核心組由5人組成,此時Linux 0.99的代碼大約有十萬行,用戶大約有10萬左右。
1994年3月,Linux1.0發布,代碼量17萬行,當時是按照完全自由免費的協議發布,隨後正式採用GPL協議。
1995年1月,Bob Young創辦了RedHat(小紅帽),以GNU/Linux為核心,集成了400多個源代碼開放的程序模塊,搞出了一種冠以品牌的Linux,即RedHat Linux,稱為Linux"發行版",在市場上出售。這在經營模式上是一種創舉。
2001年1月,Linux 2.4發布,它進一步地提升了SMP系統的擴展性,同時它也集成了很多用於支持桌面系統的特性:USB,PC卡(PCMCIA)的支持,內置的即插即用,等等功能。
2003年12月,Linux 2.6版內核發布,相對於2.4版內核2.6在對系統的支持都有很大的變化。
2004年的第1月,SuSE嫁到了Novell,SCO繼續頂著罵名四處強行「塌棚化緣」, Asianux, MandrakeSoft也在五年中首次宣布季度贏利。3月,SGI宣布成功實現了Linux操作系統支持256個Itanium 2處理器。
I. LINUX的五大內核是什麼
你問的應該是模塊吧 去QQ群:91624328吧!linux內核五大模塊 Linux內核的五大模塊 1.進程調度模塊 2.內存管理模塊 3.文件系統模塊 4.進程間通信模塊 5.網路介面模塊 進程調度模塊
用來負責控制進程對CPU 資源的使用。所採取的調度策略是各進程能夠公平合理地訪問CPU, 同時保證內核能及時地執行硬體操作。 內存管理模塊
用於確保所有進程能夠安全地共享機器主內存區, 同時, 內存管理模塊還支持虛擬內存管理方式, 使得Linux 支持進程使用比實際內存空間更多的內存容量。並可以利用文件系統, 對暫時不用的內存數據塊交換到外部存儲設備上去, 當需要時再交換回來。 文件系統模塊
用於支持對外部設備的驅動和存儲。虛擬文件系統模塊通過向所有的外部存儲設備提供一個通用的文件介面,隱藏了各種硬體設備的不同細節。從而提供並支持與其它操作系統兼容的多種文件系統格式。 進程間通信模塊
用於支持多種進程間的信息交換方式 網路介面模塊
提供對多種網路通信標準的訪問並支持許多網路硬體。
J. linux操作系統有哪五個基本的組成部分
Linux操作系統主要由五個基本部分組成:進程調度,內存管理,虛擬文件系統,網路介面,進程間通信。
1.進程調度(SCHED):控制進程對CPU的訪問。當需要選擇下一個進程運行時,由調度程序選擇最值得運行的進程。可運行進程實際上是僅等待CPU資源的春高進程,如果某個進程在等待其它資源,則該進程是不可運行進程。Linux使用了比較簡單的基於優先順序的進程調度演算法選擇新的進程。
2.內存管理(MM):允許多個進程安全的共享主內存區域。Linux 的內存管理支持虛擬內存,即在計算機中運行的程序,其代碼,數據,堆棧的總量可以超過實際內存的大小,操作系統只是把當前使用的程罩賀序塊保留在內存中,其餘的程序塊則保留在磁碟中。必要時,操作系統負責在磁碟和內存物森派間交換程序塊。內存管理從邏輯上分為硬體無關部分和硬體有關部分。硬體無關部分提供了進程的映射和邏輯內存的對換;硬體相關的部分為內存管理硬體提供了虛擬介面。
3.虛擬文件系統(Virtual File System,VFS):隱藏了各種硬體的具體細節,為所有的設備提供了統一的介面,VFS提供了多達數十種不同的文件系統。虛擬文件系統可以分為邏輯文件系統和設備驅動程序。邏輯文件系統指Linux所支持的文件系統,如ext2,fat等,設備驅動程序指為每一種硬體控制器所編寫的設備驅動程序模塊。
4.網路介面(NET):提供了對各種網路標準的存取和各種網路硬體的支持。網路介面可分為網路協議和網路驅動程序。網路協議部分負責實現每一種可能的網路傳輸協議。網路設備驅動程序負責與硬體設備通訊,每一種可能的硬體設備都有相應的設備驅動程序。
5.進程間通訊(IPC):支持進程間各種通信機制。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