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根本原則簡單、易用、便批量管理根據伺服器角色定位建議: ①單機服務內器:8G內存300G硬碟容
區: /boot 100-200Mswap 16G內存8G*2/ 80G/var 20G()/data 180G(存放web及db數據)
優點:數據盤系統盤利於問題維護
RAID案:視數據及性能要求般採用raid5折
②負載均衡器(LVS等)
區:/boot 100-200Mswap 內存1-2倍/
優點:簡單便做轉發數據量少
RAID案:數據量重要性高採用RAID1
③負載均衡RS server
區: /boot 100-200Mswap 內存1-2倍/
優點:簡單便機數據要求低
RAID案:數據量重要性高性能要求數據要求低採用RAID0
④資料庫伺服器mysql及oracle16/32G內存
區:/boot 100-200Mswap 16G內存1倍/ 100G/data 剩餘
⑵ 如何解決安裝linux時遇到GPT分區表的問題
可能你抄的boot分區使用的襲是GPT分區表,但是這台機器不支持使用GPT啟動」的問題
一、如果之前伺服器上安裝過Windows、VMware、Mac
OS,那麼安裝linux時,可能會遇到「您的boot分區使用的是GPT分區表,但是這台機器不支持使用GPT啟動」的問題。
二、原因:
為解決MBR只支持2TB以下硬碟的問題,微軟和英特爾開發了GPT分區模式,使可管理硬碟大小達到了18EB。GPT的分區信息在分區中,而不像MBR一樣在主引導扇區,為保護GPT不受MBR類管理軟體的危害,GPT在主引導扇區建立了一個保護分區的MBR分區表。在安裝linux的時候,MBR磁碟管理軟體把GPT看成一個未知格式的分區,導致不能正常安裝的問題。
三、解決辦法:
1、重做硬raid。
2、在磁碟中寫入數據,覆蓋GPT分區表:
dd if=/dev/zero
of=/dev/sda bs=1M count=1
⑶ Linux 分區新建,格式化、掛載
Linux系統有一個理念:「一切皆文件」,所以計算機的硬體在linux中也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於/dev目錄中。
比如,光碟機對應的文件是/dev/cdrom,CPU對應的文件是/dev/cpu。而硬碟對應的是/dev/sd*。第一塊硬碟是/dev/sda,第二塊磁碟是/dev/sdb。
IDE磁碟的設備文件採用/dev/hdx 來命名,分區則採用/dev/hdxy來命名,其中想表示磁碟(a是第一塊磁碟,b是第二塊磁碟,以此類推),與代表分區的號碼(由1開始,1,2,3,以此類推)
SCSI設備和分區採用/dev/sdx和/dev/sdxy來命名(x和y的命名規則與IED磁碟命名規則一樣)。
A、對IED介面
第一主盤:hda第一從盤:hdb 第一從盤第一分區:hdb1
B、對SCSI介面
第一主盤:sda 第一從盤:sdb 第一從盤第一分區:sdb1
但是一個磁碟通常又被分成多個分區,所以在磁碟文件的後面加上分區的序號來對應這個分區。參考下面的表格中的例子。
Linux磁碟分區與文件系統類常用命令
介紹2種分區表:
所支持的最大卷:2T (T; terabytes,1TB=1024GB)
對分區的設限:最多4個主分區或3個主分區加一個擴展分區。
MBR分區的原理:
MBR:主引導扇區
主分區表:64bytes,最多隻能分四個主分區,每個主分區的記錄(相關信息,比如分區大小,位置)在主分區表裡佔14bytes。
如 果要建多於四個的分區,就要拿出一個主分區做為擴展分區,再在擴展分區裡面進行其它的分區操作。在 建擴展分區的時候會建立一張對應的擴展分區表,它記錄了在這個擴展分區里的分區的相關信息;理論上它沒有分區數量的限制,在擴展分區內部的分區叫做邏輯分 區,如上圖中的 /dev/hda5,/dev/hda6/,/dev/hda7
格式化原理:
在 分好區後,分區裡面是空的,沒有任何東西。為了能讓OS識別,就必須要向分區里寫入相應格式的數據。
比如windows的 FAT32,NTFS,Linux的ext2,ext3,ext4
Windows/dos常用的分區工具:fdisk/partition magic/diskpart
Linux下常用的分區工具:
fdisk/sfdisk:命令行工具,各種版本和環境都能使用,包含在軟體包util-linux中
diskdruid:圖形化分區工具,只能在安裝REDHAT系統時使用。
支持最大卷:18EB,(E:exabytes,1EB=1024TB)
每個磁碟最多支持128個分區
所以如果要大於2TB的卷或分區就必須得用GPT分區表。
Linux下fdisk工具不支持GPT,得使用另一個GNU發布的強大分區工具parted。
fdisk工具用的話,會有下面的警告信息:
下面是用parted工具對/dev/sda做GPT分區的過程:
如果我們的磁碟是2T以下的,但是分區表示GPT格式,我們也可以使用parted 命令將該分區表刪除, mklabel msdos 這條命令就是用來刪除 part分區 ,將GPT分區表刪除後,再來使用 fdisk 建立MBR分區表,可以參考 https://www.xiaohuai.com/4870
mkfs - 支持ext2、ext3(日誌)、ext4、vfat、msdos、jfs、reiserfs等
用法1:mkfs -t <fstype> <partition>
用法2:mkfs.<fstype> <partition>
ps:格式化分區之後,可以使用e2label命令給分區添加卷標
e2label 分區路徑 卷標名
查看已經掛載的分區
或者
使用 mount 命令掛載
使用umount卸載分區時,可以指定掛載點,也可以指定掛載的路徑, 卸載分區umount命令格式:
umount [option] special | node
或者
PS: 處理umount的時候顯示 device busy?
這是因為有程序正在訪問這個設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訪問該設備的程序退出以後再umount。可能有時候用戶搞不清除究竟是什麼程序在訪問設備,如果用戶不急著umount,則可以用:
CODE:
選項 –l 並不是馬上umount,而是在該目錄空閑後再umount。還可以先用命令ps aux 來查看佔用設備的程序PID,然後用命令kill來殺死佔用設備的進程,這樣就umount的非常放心了。
linux系統在啟動時,會從/etc/fstab文件自動掛載分區。
如下是一個fstab文件的示例。
fstab中,每條配置信息都分為固定的6個部分
[1]: 分區路徑,或者UUID
[2]: fs_file - 該欄位描述希望的文件系統載入的目錄點,對於swap設備,該欄位為none;對於載入目錄名包含空格的情況,用40來表示空格。
[3]: fs_type - 定義了該設備上的文件系統,一般常見的文件類型為ext4 (Linux設備的常用文件類型)、vfat(Windows系統的fat32格式)、NTFS、isoArray600等。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可以使用auto。
[4]: fs_options - 指定載入該設備的文件系統是需要使用的特定參數選項,多個參數是由逗號分隔開來。
對於大多數系統使用"defaults"就可以滿足需要。不多說。
[5]: fs_mp - 該選項被"mp"命令使用來檢查一個文件系統應該以多快頻率進行轉儲,若不需要轉儲就設
置該欄位為0
[6]: fs_pass - 該欄位被fsck命令用來決定在啟動時需要被掃描的文件系統的順序,根文件系統"/"對應該字
段的值應該為1,其他文件系統應該為2。若該文件系統無需在啟動時掃描則設置該欄位為0
參考
⑷ 在linux下如何把磁碟分區從mbr變成gpt
在進行gpt轉mbr時,硬碟的數據會被清除,需要提前備份。
gpt的硬碟轉換成mbr,使用如下命令:
# parted /dev/sde
linux下parted命令對硬碟進行gpt和mbr轉換
在進行mbr轉gpt時,硬碟的數據會被清除,需要提前備份。
mbr的硬碟轉換成gpt,使用如下命令:
# parted /dev/sde
⑸ linux 不支持gpt怎麼辦
Linux支持來GPT分區
使用自 Parted 創建 GPT 磁碟分區 # parted /dev/sdcGNU Parted 1.7.1Using /dev/sdc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parted) mklabelNew disk label type? gpt(parted) 此時,您可以使用 GNU Parted 的 mkpart 或 mkpartfs 命令開始創建分區,或者以別的方式操作分區和文件系統。
⑹ linux怎麼分區硬碟設置為gpt分區格式
可以將 MBR 磁碟轉換為 GPT 磁碟,並且只有在磁碟為空的情況下,才可以將 GPT 磁碟轉換為 MBR 磁碟。否則數據將發生丟失!
⑺ 如何使用GPT工具對linux系統進行分區
把分區的前512位元組清0,尾部寫上55aa標記, 然後在磁碟管理中創建分區。在磁碟為空的情況下,才可以將 GPT 磁碟轉換為 MBR 磁碟。
⑻ 如何在 linux下掛載大於2t的硬碟,使用parted創建gpt分區
linux5版本的需要,6以上的不需要再parted。
大致步驟~
parted /dev/sdc
new
填寫相關參數
w
q
回到shell下面,這時用fdisk -l可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