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可以排查下黑屏死機原因。
1、散熱不良
顯示器、電源和CPU在工作中發熱量非常大,因此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況非常重要,如果顯示器過熱將會導致色彩、圖象失真甚至縮短顯示器壽命。工作時間太長也會導致電源或顯示器散熱不暢而造成電腦死機。CPU的散熱是關繫到電腦運行的穩定性的重要問題,也是散熱故障發生的「重災區」。
2、移動不當
在電腦移動過程中受到很大振動常常會使機器內部器件松動,從而導致接觸不良,引起電腦死機,所以移動電腦時應當避免劇烈振動。
3、灰塵殺手
機器內灰塵過多也會引起死機故障。如軟碟機磁頭或光碟機激光頭沾染過多灰塵後,會導致讀寫錯誤,嚴重的會引起電腦死機。
4、設備不匹配
如主板主頻和CPU主頻不匹配,老主板超頻時將外頻定得太高,可能就不能保證運行的穩定性,因而導致頻繁死機。
5、軟硬體不兼容
三維軟體和一些特殊軟體,可能在有的微機上就不能正常啟動甚至安裝,其中可能就有軟硬體兼容方面的問題。
6、內存條故障
主要是內存條松動、虛焊或內存晶元本身質量所致。應根據具體情況排除內存條接觸故障,如果是內存條質量存在問題,則需更換內存才能解決問題。
7、硬碟故障
主要是硬碟老化或由於使用不當造成壞道、壞扇區。這樣機器在運行時就很容易發生死機。可以用專用工具軟體來進行排障處理,如損壞嚴重則只能更換硬碟了。另外對於在不支持UDMA 66/100的主板,應注意CMOS中硬碟運行方式的設定塵肆。
8、CPU超頻
超頻提高了CPU的工作頻率則遲,同時,也可能使其性能變得不穩定。究其原因,CPU在內存中存取數據的速度本來就快於內存與硬碟交換數據的速度,超頻使這種矛盾更加突出,加劇了在內存或虛擬內存中找不到所需數據的情況,這樣就會出現「異常錯誤」。解決辦法當然也比較簡單,就是讓CPU回到正常的頻率上。
9、硬體資源沖突
是由於音效卡或顯示卡的設置沖突,引起異常錯誤。此外,其它設備的中斷、DMA或埠出現沖突的話,可能導致少數驅動程序產生異常,以致死機。解決的辦法是以「安全模式」啟動,在「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中進行適當調整。對於在驅動程序中產生異常錯誤的情況,可以修改注冊表。選擇「運行」,鍵入「REGEDIT」,進入注冊表編輯器,通過選單下的「查找」功能,找到並刪除與驅動程序前綴字元串相關的所有「主鍵」和「鍵值」,重新啟動。
10、內存容量不夠
內存容量越大越好,應不小於硬碟容量的0.5~1%,如出現這方面的問題,就應該換上容量盡可能大的內存條。
11、劣質零部件
少數不法商人在給顧客組裝兼容機時,使用質量低劣的板卡、內存,有的甚至出售冒牌主板和Remark過的CPU、內存,這樣的機器在運行時很不穩定,發生死機在所難免。因此,用戶購機時應該警惕,並可以用一些較新的工具軟體測試電腦,長時間連續考機(如72小時),以及爭取盡量長的保修時間等。 由軟體原因引起的死機
12、病毒感染
病毒可以使計算機工作效率急劇下降,造成頻繁死機。這時,需用殺毒軟體如KV300、金山毒霸、瑞星等來進行全面查毒、殺毒,並做到定時升級殺毒軟體。
13、CMOS設置不當
該故障現象很普遍,如硬碟參數設置、模式設置、內存派盯轎參數設置不當從而導致計算機無法啟動。如將無ECC功能的內存設置為具有ECC功能,這樣就會因內存錯誤而造成死機。
14、系統文件的誤刪除
由於Windows 9x啟動需要有Command.com、Io.sys、Msdos.sys等文件,如果這些文件遭破壞或被誤刪除,即使在CMOS中各種硬體設置正確無誤也無濟於事。解決方法:使用同版本操作系統的啟動盤啟動計算機,然後鍵入「SYS C:」,重新傳送系統文件即可。
15、初始化文件遭破壞
由於Windows 9x啟動需要讀取System.ini、Win.ini和注冊表文件,如果存在Config.sys 、Autoexec.bat文件,這兩個文件也會被讀取。只要這些文件中存在錯誤信息都可能出現死機,特別是System.ini、Win.ini、User.dat、System.dat這四個文件尤為重要。
16、動態鏈接庫文件(DLL)丟失
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還有一類文件也相當重要,這就是擴展名為DLL的動態鏈接庫文件,這些文件從性質上來講是屬於共享類文件,也就是說,一個DLL文件可能會有多個軟體在運行時需要調用它。如果在刪除一個應用軟體的時候,該軟體的反安裝程序會記錄它曾經安裝過的文件並准備將其逐一刪去,這時候就容易出現被刪掉的動態鏈接庫文件同時還會被其它軟體用到的情形,如果丟失的鏈接庫文件是比較重要的核心鏈接文件的話,那麼系統就會死機,甚至崩潰。可用工具軟體如「超級兔仔」對無用的DLL文件進行刪除,這樣會避免誤刪除。
17、硬碟剩餘空間太少或碎片太多
如果硬碟的剩餘空間太少,由於一些應用程序運行需要大量的內存、這樣就需要虛擬內存,而虛擬內存則是由硬碟提供的,因此硬碟要有足夠的剩餘空間以滿足虛擬內存的需求。同時用戶還要養成定期整理硬碟、清除硬碟中垃圾文件的良好習慣。
18、BIOS升級失敗
應備份BIOS以防不測,但如果系統需要對BIOS進行升級的話,那麼在升級之前最好確定所使用BIOS版本是否與PC相符合。如果BIOS升級不正確或者在升級的過程中出現意外斷電,那麼系統可能無法啟動。所以在升級BIOS前千萬要搞清楚BIOS的型號。如果所使用的BIOS升級工具可以對當前BIOS進行備份,那麼請把以前的BIOS在磁碟中拷貝一份。同時看系統是否支持BIOS恢復並且還要懂得如何恢復。
19、軟體升級不當
大多數人可能認為軟體升級是不會有問題的,事實上,在升級過程中都會對其中共享的一些組件也進行升級,但是其它程序可能不支持升級後的組件從而導致各種問題。
20、濫用測試版軟體
最好少用軟體的測試版,因為測試軟體通常帶有一些BUG或者在某方面不夠穩定,使用後會出現數據丟失的程序錯誤、死機或者是系統無法啟動。
21、非法卸載軟體
不要把軟體安裝所在的目錄直接刪掉,如果直接刪掉的話,注冊表以及Windows目錄中會有很多垃圾存在,久而久之,系統也會變不穩定而引起死機。
22、使用盜版軟體
因為這些軟體可能隱藏著病毒,一旦執行,會自動修改系統,使系統在運行中出現死機。
23、啟動的程序太多
這使系統資源消耗殆盡,使個別程序需要的數據在內存或虛擬內存中找不到,也會出現異常錯誤。
24、非法操作
用非法格式或參數非法打開或釋放有關程序,也會導致電腦死機。請注意要牢記正確格式和相關參數,不隨意打開和釋放不熟悉的程序。
25、非正常關閉計算機
不要直接使用機箱中的電源按鈕,否則會造成系統文件損壞或丟失,引起自動啟動或者運行中死機。對於Windows xp等系統來說,這點非常重要,嚴重的話,會引起系統崩潰。
26、內存中沖突
有時候運行各種軟體都正常,但是卻忽然間莫名其妙地死機,重新啟動後運行這些應用程序又十分正常,這是一種假死機現象。出現的原因多是Windows的內存資源沖突。大家知道,應用軟體是在內存中運行的,而關閉應用軟體後即可釋放內存空間。但是有些應用軟體由於設計的原因,即使在關閉後也無法徹底釋放內存的,當下一軟體需要使用這一塊內存地址時,就會出現沖突。
B. 電腦無法啟動怎麼辦
若系統完全不能啟動,見不到電源指示燈亮,也聽不到冷卻風扇的聲音。
這時,首先查看各連線有沒接好,有沒電源線松動的,如果沒有則基本可以認定是電源部分故障。
檢查:電源線和插座是否有電、主板電源插頭是否連好,UPS是否正常供電,再確認電源是否有故障,最簡單的就是替換法,但一般用戶家中不可能備有電源等備件,這時可以衫叢嘗試使用下面的方法(注意:要慎重):
先把硬碟,CPU風扇,或者CDROM連好,然後把ATX主板電源插頭用一根導線連接兩個插腳(把插頭的一側突起對著自己,上隱消層插腳從左數第4個和下層插腳從右數第3個,方向一定要正確),然後把ATX電源的開關打開,如灶塌知果電源風扇轉動,說明電源正常,否則電源損壞。
如果電源沒問題直接短接主板上電源開關的跳線,如果正常,說明機箱面板的電源開關損壞。
C. win10重置系統後,e D F盤的東西還在嗎,不想都刪掉,但是現在電腦卡,重置是不是都沒了呀
1、都在,Win10系統重置只悔散影響系統分區系統寬孝文件,不影響除系統分區(通常C盤)外慎前稿的其他分區。
2、對於C盤來說,Win10系統重置也隻影響系統文件,用戶文件不會影響(就像已用了很多年的windows還原一樣,很可靠的)。
2、Win10系統怎麼恢復出廠設置_網路經驗:
http://jingyan..com/article/363872eccbe02a6e4ba16f86.html
D. win10系統怎麼徹底關閉edge,win10系統怎麼只用ie瀏覽器
工具:win10系統電腦一台
步驟:
1、打開win10系統電腦,啟動「控制面板」,接著點擊「程序」,然後再點擊「卸載程序」,就進入了「程序和功能」。窗口的左邊欄有一個名為「啟用或關閉 Windows 功能」的按鈕,點擊。
4、重啟電腦後生效。
E. win10系統cpui38100沒核顯是怎麼回事
win10系統cpui38100沒核顯是因為Intel 酷睿i3 8100是集成顯卡,不是核芯顯卡。
顯卡類型:英特爾 集成顯卡 630
顯卡基本頻率:350MHz
顯卡最大動態頻率:1.1GHz
適用類型:台式機
CPU系列:酷睿i3 8代蔽兄系列
製作工藝:14納米
核心代號:Coffee Lake
插槽類型:LGA 1151
封裝大小:37.5×37.5mm
CPU主頻:3.6GHz
核心數量:四核心
線程數量:四差返線程
(5)win10ecc擴展閱讀:
核芯顯卡還擁有獨立的能源管控單元,因此和處理核心一樣支持睿頻加速技術,可以獨立加速或降頻,並共享三級高速緩存,這不僅大大縮短了圖形處理的響應時間、大幅度提升渲染性能,而且完全的32+32的設計模式帶給更低的功耗。
核芯顯卡可以帶來充足的圖形處理能力,相較前一代產品其性能的進步十分明顯。核芯顯卡可支持DX11、SM4.0、OpenGL2.0、以及全高清Full HD MPEG2/H.264/VC-1格式解碼等技術,即將加入的性能動態調節更可大幅提升核芯顯卡的處理能虛並飢力,令其完全滿足於普通用戶的需求。
參考資料來源:中關村在線——Intel 酷睿i3 8100
F. i5 3570k裝win10可以嗎
I5 3570K 可直接超頻,整個平台都要上個檔次,e3 1230v2不能超頻,主板都比較好配,價格也ok. 還要看你具體用途了。如果是壓縮,要處理多線程純前的任務,視頻轉碼或者多媒體處理,渲染,E3強些,如果只是玩游戲,略弱。E3硬解碼功能缺失 Sandy和Lvy平台的一大特點是有超塊的硬解碼功能(硬解的時候自動使用集顯完成)V2應為沒有集顯所以只能軟解。i5看似帶個核顯似乎浪費,其實可以用一個程序(名字忘記了,ivb推出後這個程序還有新功能:混合交火),這個程序可以讓你游戲時用獨顯,空閑時(看片時。。。)用核顯,降低功耗。 E3是散片,售後是個問題,只能店保,雖然很少出問題,但不能保證。個人喜歡i5,e3 1230v2 8線程對大部分游戲沒有用,ecc內存功能看似美好可惜大部分主板根本不支持,完全沒用。E3無智能響應。E3功耗低,相比的話一年也不過能為你剩下20元而已。I5 過幾年了你覺得垃圾了,WIN 9 WIN 10出來了,給他超下頻,他就又跑起來了。這個年代CPU都是過剩的,玩個簡單游戲根本毛都看不出區別。家用不常玩游戲那就更沒意義。"i5的價錢i7的性能"這句話裡面很多貓膩的,自己掂量吧!!!! 選擇I5沒錯的,什麼E3,你看見這里的商家都推薦這個,商家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E3賺得多,見這么簡單,現在買東西你首先看的就是售後,真的,別的什麼參數你又不專業,看做宏清不出什麼,主流就成,服務才是王道! 最近追E3-1230,槍E3-1230的人那叫一個多啊,都被捧成神了,我也來說說對E3-1230的看法。同檔次的裝機方案,我更傾向i5 2320/2500K/3570K。 首先比較兩個U的規格吧。E3-1230的主頻是3.2G,比i7 2600主頻低0.2G,E3-1230 V2換到IVB架構,比E3-1230提升100MHZ主頻到3.3G,也比i7 3770低0.2G。線程數和緩存都和對應的i7一樣,四核八線程,8MB的三級緩存。還有個區別是E3-1230 V2可以四核心睿頻加2倍頻也就是3.5G。 有些人要說,那ECC呢?E3-1230還多ECC呢。那好,我就先從ECC說起。ECC是內存錯誤校驗,雖然你CPU支持了ECC,但並不代表你就能用ECC了。你需要支持ECC晶元組,或者說主板,和支持ECC的內存,並且還要在BIOS里開啟ECC功能才可以使用。支持ECC的晶元組只有C200晶元組,還有7系對應的C210晶元組,H61?Z68?Z77?B75?因為沒有視頻輸出而改叫P75的B75?不好意思,這些都不支持,所以用E3-1230配這些民用晶元組還想著ECC的你們可以洗洗睡了。 至於支持ECC的內存,雖然也不是很難買到,但多一個顆粒好歹也是貴一點錢啊,而且既然你的晶元組都不支持了,你還買ECC內存干什麼。認為ECC內存傻快?那是你自己傻。先去腦補度娘網路ECC吧,我不浪費口水了。 大家追的ECC到底有什麼用?絕迅我想那些盲目追的人未必都清楚吧。簡單的說,內存在經過長時間讀寫後出錯率會增大,ECC給每次讀寫加一位校驗碼,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小出錯率。有多大作用呢,內存作為一個處於中間的通道,上有CPU緩存下有存儲系統,它們都是帶ECC的。所以,對於一般民用PC連續開機時間通常不會超過24小時來說,內存ECC幾乎沒有用,那是給伺服器好幾個月不關機不重啟才有用的。花錢買用不到的功能,你覺得值嗎? 然後說質保。E3-1230現在都是散片的多吧,盒裝的也是深包,忽悠你的,所以所謂的質保就是店保了。電腦硬體大家經常都不注重保修,為了圖便宜水貨隨便買,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一是因為它實在是太難壞了,尤其是CPU,反正也不指望用個十年八年的,壞掉之前早淘汰了,二是因為無論是店保還是正規的全國聯保,接保修任務的人總會百般阻撓你,所以大家也就對質保失去信心了,壞了再買個新的唄,反正硬體這東西也就幾百塊錢千來塊錢的,又不是出不起。真正的地雷硬體我們都知道避開不去踩,沒地雷的壞了那隻能怪自己RP差。所以質保這東西吧,兩個字,浮雲。 追E3-1230的人還看重它以下三個很重要方面:一個是四核八線程,YY啊。二個是它TDP比同代i7要低,95W->80W,77W->69W,省電啊。最後還有最重要的,便宜啊,i5的價格就可以買i7的性能。 YY嗎?四核八線程看多了也就那麼回事吧。實際上能用到八線程的機會少之又少,某些213游戲還會因為超線程導致性能低下呢,除非你有每天對著任務管理器八個窗口發呆的癖好。 省電嗎?好吧就算省15W,算你一天8個小時開機時間,再算你8小時CPU全部滿載,恭喜你一天省了0.12度電,也就是6分錢,再恭喜你一年下來總共省了20塊錢,夠吃一餐飯了。 便宜嗎?1400大元的價格哦親,對於一顆CPU來說,不算便宜了吧。相比i7來說,確實挺便宜的。等一下,有沒有想過你值得花這1400塊錢嗎?還是回到第一個問題,我想真正能用得著八線程的人並不多吧,當然某些不把錢當一回事的人可以當我沒說。 我並不是說E3-1230一無是處,對於某些人來說它還是有值得買的理由的。比如你要做個小型伺服器,需要ECC,比如你經常做視頻轉碼或者多媒體處理,這是能用到八線程並且有實質性能提升的,那你可以果斷買E3-1230。但如果是沖著ECC,沖著八線程好看,沖著這樣可以省錢省電,甚至以為這樣就是玩另類的,我個人感覺是比較2,並不會顯得你多懂,只能說被工包販子們忽悠了。 有人鼓吹1230性價比高, 但不合理. 原因是, 這里所指的性能大多是小白們用不著卻又以為自己用得著的性能, 比如超線程, 低功耗, ecc內存等等, 所以算下來的性價比高, 不過是虛高. 而如果只算普通用戶用得著的性能, 那麼這個U的性價比其實很普通, 跟i5-2320差不多, 再考慮到1230隻有散片, 保修成疑, 1230就不值得這般吹捧. 若不是CHH站長的吹捧, 1230也不會被炒得這么熱, 畢竟是伺服器的CPU, 一般人裝機不會想到用這玩意. 但自從CHH站長極力推薦1230後, 在各大DIY論壇上都會有菜鳥發帖問"1230這U怎麼樣, CHH都說性價比高, i5的價錢i7的性能". 這種帖子在CHH站長推薦1230前, 我是從沒見過. 1230被廣大小白知曉並購買, 菊花輪絕對功不可沒. 事實上, 他也對此引以為豪, 在他的一篇測評文中, 就專門提到自己的推薦對於1230銷量的影響作用. 其實既然都知道自己說的話這么有影響力, 他更應該對自己的言辭負責, 然而他竟自以為是地高調宣布1230+m5g+msata ssd為"標配", 簡直是一套秀下限的腦殘配置, 言辭也是狂妄自大, 無奈一眾小白都是群聲附和, 少數人的質疑都被淹沒.
G. win10的64位和32位有什麼區別
一
設計初衷不同:64位操作系統的設計初衷是:滿足機械設計和分析、三維動畫、視頻編輯和創作,以及科學計算和高性能計算應用程序等領域中需要大量內存和浮點性能的客戶需求。換句簡明的話說就是:它們是高科技人員使用本行業特殊軟體的運行平台。而32位操作系統是為普通用戶設計的。
二
定址能力不同:64位處理器的優勢還體現在系統對內存的控制上。由於地址使用的是特殊的整數,因此一個ALU(算術邏輯運算器)和寄存器可以處理更大的整數,也就是更大的地址。比如,Windows
Vista
x64
Edition支持多達128
GB的內存和多達16
TB的虛擬內存,而32位CPU和操作系統最大隻可支持4G內存。
三
要求配置不同:64位操作系統只能安裝在64位電腦上(CPU必須是64位的)。同時需要安裝64位常用軟體以發揮64位(x64)的最佳性能。32位操作系統則可以安裝在32位(32位CPU)或64位(64位CPU)電腦上。當然,32位操作系統安裝在64位電腦上,其硬體恰似「大馬拉小車」:64位效能就會大打折扣。
四
運算速度不同:關於32位和64位系統的差別,那真是說來話長,這里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CPU的架構技術,通常我們可以看到在計算機硬體上會有X86和X64的標識,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CPU硬體架構,x86代表32位操作系統
x64代表64位操作系統。那麼這個32位和64位中的「位」又是什麼意思呢?相對於32位技術而言,64位技術的這個位數指的是CPU
GPRs(General-Purpose
Registers,通用寄存器)的數據寬度為64位,64位指令集就是運行64位數據的指令,也就是說處理器一次可以運行64bit數據。舉個通俗易懂但不是特別准確的例子:32位的吞吐量是1M,而64位吞吐量是2M。即理論上64位系統性能比32位的提高1倍
第五點
軟體普及不同:目前,64位常用軟體比32位常用軟體,要少得多的多。道理很簡單:使用64位操作系統的用戶相對較少。因此,軟體開發商必須考慮「投入產出比」,將有限資金投入到更多使用群體的軟體之中。這也是為什麼64位軟體價格相對昂貴的重要原因。
H. win10支持ecc內存嗎
win10支持ecc內存。
ECC內存,即應搜孝用了能夠實現錯誤檢查和糾正技術(ECC)的內存條。一般多應用在伺服器及圖形工作站上,這將使整個電腦系統在工作時更趨於安全穩定。ECC是「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的簡寫,中文名稱是「錯誤檢查和糾正者亂」。
在內存中ECC能夠容許錯誤,並可以將錯誤更正,使系統得以持續正常的操作,不致因錯誤而中斷,且ECC具有自動更正的能力,可以將Parity無法檢查出來的錯誤位查出並將錯誤修正。一些廠商推出的入門級低端伺服器使用的多是普通PC用的SDRAM,不帶ECC功能,在選購時應該注意首漏檔這個指標。
I. Win10系統怎麼恢復出廠設置
點選「開始」按鈕。
最後耐心等待配置完成,即可完成恢復出廠設置
J. win10一直發出滴滴聲是怎麼回事
嘀嘀...」連續的短音 一般情況下常見於主機的電源有問題。不過有時候電源輸出電壓偏低時,主機並不報 警,但是會出現硬碟丟失,光碟機的讀盤性能差,經常死機的情況。當出現這些情況時,最好檢查一下各路電壓的輸出,是否偏低,當+5V和+12V低於10%時,就會不定期的出現上述的問題。因為電源有電壓輸出,經常會誤以為主板的問題或硬碟問題,而浪費好多時間。造成輸出電壓偏低的原因是輸出部分的濾波電容失容或漏液造成的,直流成份降低時,電源中的高頻交流成份加大,會干擾主板的正常工作,造成系統不穩定,容易出現死機或藍屏現象。 「嘀...嘀...」的連續有間隔的長音。 是內存報警的聲音,一般是內存松動,內存的金手指與內存插槽接觸不良,內存的金手指氧化,內存的某個晶元有故障等原因。 1短:系統正常啟動。恭喜,你的機器沒有任何問題。 2短:常規錯誤,請進入CMOS Setup,重新設置不正確的選項。 1長1短:RAM或主板出錯。換一條內存試試,若還是不行,只好更換主板。 1長2短:顯示器或顯示卡錯誤。 1長3短:鍵盤控制器錯誤。檢查主板。 1長9短:主板Flash RAM或EPROM錯誤,BIOS損壞。換塊Flash RAM試試。 不斷地響(長聲):內存條未插緊或損壞。重插內存條,若還是不行,只有更換一條內存。 重復短響:電源有問題。 無聲音無顯示:電源有問題。 下面是AMI BIOS的報警音代碼: 1短:內存刷新失敗。更換內存條。 2短:內存ECC較驗錯誤。在CMOS Setup中將內存關於ECC校驗的選項設為Disabled就可以解決,不過最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更換一條內存。 3短:系統基本內存(第1個64kB)檢查失敗。換內存。 4短:系統時鍾出錯。 5短:中央處理器(CPU)錯誤。 6短:鍵盤控制器錯誤。 7短:系統實模式錯誤,不能切換到保護模式。 8短:顯示內存錯誤。顯示內存有問題,更換顯卡試試。 9短:ROM BIOS檢驗和錯誤。 1長3短:內存錯誤。內存損壞,更換即可。 1長8短:顯示測試錯誤。顯示器數據線沒插好或顯示卡沒插牢。 Phoenix的BIOS自檢響鈴及其意義 1短 系統啟動正常 1短1短1短 系統加電初始化失敗 1短1短2短 主板錯誤 1短1短3短 CMOS或電池失效 1短1短4短 ROM BIOS校驗錯誤 1短2短1短 系統時鍾錯誤 1短2短2短 DMA初始化失敗 1短2短3短 DMA頁寄存器錯誤 1短3短1短 RAM刷新錯誤 1短3短2短 基本內存錯誤 1短4短1短 基本內存地址線錯誤 1短4短2短 基本內存校驗錯誤 1短4短3短 EISA時序器錯誤 1短4短4短 EISA NMI口錯誤 2短1短1短 前64K基本內存錯誤 3短1短1短 DMA寄存器錯誤 3短1短2短 主DMA寄存器錯誤 3短1短3短 主中斷處理寄存器錯誤 3短1短4短 從中斷處理寄存器錯誤 3短2短4短 鍵盤控制器錯誤 3短1短3短 主中斷處理寄存器錯誤 3短4短2短 顯示錯誤 3短4短3短 時鍾錯誤 4短2短2短 關機錯誤 4短2短3短 A20門錯誤 4短2短4短 保護模式中斷錯誤 4短3短1短 內存錯誤 4短3短3短 時鍾2錯誤 4短3短4短 時鍾錯誤 4短4短1短 串列口錯誤 4短4短2短 並行口錯誤 4短4短3短 數字協處理器錯誤 在維修電腦的時候,我們會經常遇到開機時,BIOS的錯誤提示聲音,如果我們熟悉這些聲音的緣由,那我們排除電腦故障時就非常方便,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 1、「嘀嘀...」連續的短音 一般情況下常見於主機的電源有問題。不過有時候電源輸出電壓偏低時,主機並不報警,但是會出現硬碟丟失,光碟機的讀盤性能差,經常死機的情況。當出現這些情況時,最好檢查一下各路電壓的輸出,是否偏低,當+5V和+12V低於10%時,就會不定期的出現上述的問題。因為電源有電壓輸出,經常會誤以為主板的問題或硬碟問題,而浪費好多時間。造成輸出電壓偏低的原因是輸出部分的濾波電容失容或漏液造成的,直流成份降低時,電源中的高頻交流成份加大,會干擾主板的正常工作,造成系統不穩定,容易出現死機或藍屏現象。 不過這種情況在INTEL和技嘉的某類主板上,如果系統出現「嘀嘀...」連續短鳴聲,並不是電源故障,而是內存故障報警,這一點需要注意。 2.「嗚啦嗚啦」的救護車聲,伴隨著開機長響不停 這種情況是CPU過熱的系統報警聲,大多是因為在為主機內部除塵,打掃CPU散熱器或者是因為更換了新的CPU風扇,因為安裝不到位,CPU散熱器與CPU接觸不牢,有一定的空間或其間加有雜物,導致CPU發出的熱量無法正常散出,一開機CPU就高達80-90℃。如果是PIII以下的CPU,因為CPU的溫度測試是採用靠近CPU附近的溫度探頭來採集的,顯示的溫度數值與CPU實際的溫度數值有一定的誤差,大約有10-20℃的差別。而PIV的CPU的溫度感測器是集成在CPU內部,這時系統顯示的CPU溫度比較准確。一般主機只要一開機,系統提示的CPU溫度就在50℃左右,這是正常的。 3.「嘀...嘀...」的連續有間隔的長音。 這是內存報警的聲音,一般是內存松動,內存的金手指與內存插槽接觸不良,內存的金手指氧化,內存的某個晶元有故障等原因。 4.「嘀...,嘀嘀」一長兩短的連續鳴叫 這是顯卡報警,一般是顯卡松動,顯卡損壞,或者主板的顯卡供電部分有故障。 5.「嘟嘟」兩聲長音後沒有動靜,過一會兒會聽到「咯吱咯吱」的讀軟碟機的聲音。 如果有圖像顯示會提示系統將從軟碟機啟動,正在讀取軟盤。如果軟碟機中沒有軟盤,系統會提示沒有系統無法啟動,系統掛起。 6.在WIN系統下按「Caps Lock」和「Num Lock」與「Scroll Lock」這三個鍵時,主機的PC喇叭有「嘀」的類似按鍵音。 例如三帝的PV40ML,這種情況是主板的一種提示功能,提示用戶改變了鍵盤的輸入狀態,不是故障。但是因為有的人不明白其中緣偽,便認為是主板有問題。 7.短促「嘀」的一聲 一般情況下,這是系統自檢通過,系統正常啟動的提示音。不過,有的主板自檢通過時,沒有這種提示音,什麼聲音也沒有。還要注意,有的主板自檢的時間可能較長,會等五六秒鍾後才會聽到「嘀」的一聲,需要有點耐心。 自己檢查一下是那一種吧,多數估計是內存的錯誤! 、「嘀嘀...」連續的短音 一般情況下常見於主機的電源有問題。不過有時候電源輸出電壓偏低時,主機並不報警,但是會出現硬碟丟失,光碟機的讀盤性能差,經常死機的情況。當出現這些情況時,最好檢查一下各路電壓的輸出,是否偏低,當+5V和+12V低於10%時,就會不定期的出現上述的問題。因為電源有電壓輸出,經常會誤以為主板的問題或硬碟問題,而浪費好多時間。造成輸出電壓偏低的原因是輸出部分的濾波電容失容或漏液造成的,直流成份降低時,電源中的高頻交流成份加大,會干擾主板的正常工作,造成系統不穩定,容易出現死機或藍屏現象。 不過這種情況在INTEL和技嘉的某類主板上,如果系統出現「嘀嘀...」連續短鳴聲,並不是電源故障,而是內存故障報警,這一點需要注意。 2.「嗚啦嗚啦」的救護車聲,伴隨著開機長響不停 這種情況是CPU過熱的系統報警聲,大多是因為在為主機內部除塵,打掃CPU散熱器或者是因為更換了新的CPU風扇,因為安裝不到位,CPU散熱器與CPU接觸不牢,有一定的空間或其間加有雜物,導致CPU發出的熱量無法正常散出,一開機CPU就高達80-90℃。如果是PIII以下的CPU,因為CPU的溫度測試是採用靠近CPU附近的溫度探頭來採集的,顯示的溫度數值與CPU實際的溫度數值有一定的誤差,大約有10-20℃的差別。而PIV的CPU的溫度感測器是集成在CPU內部,這時系統顯示的CPU溫度比較准確。一般主機只要一開機,系統提示的CPU溫度就在50℃左右,這是正常的。 3.「嘀...嘀...」的連續有間隔的長音。 這是內存報警的聲音,一般是內存松動,內存的金手指與內存插槽接觸不良,內存的金手指氧化,內存的某個晶元有故障等原因。 4.「嘀...,嘀嘀」一長兩短的連續鳴叫 這是顯卡報警,一般是顯卡松動,顯卡損壞,或者主板的顯卡供電部分有故障。 5.「嘟嘟」兩聲長音後沒有動靜,過一會兒會聽到「咯吱咯吱」的讀軟碟機的聲音。 如果有圖像顯示會提示系統將從軟碟機啟動,正在讀取軟盤。如果軟碟機中沒有軟盤,系統會提示沒有系統無法啟動,系統掛起。 6.在WIN系統下按「Caps Lock」和「Num Lock」與「Scroll Lock」這三個鍵時,主機的PC喇叭有「嘀」的類似按鍵音。 例如三帝的PV40ML,這種情況是主板的一種提示功能,提示用戶改變了鍵盤的輸入狀態,不是故障。但是因為有的人不明白其中緣偽,便認為是主板有問題。 7.短促「嘀」的一聲 一般情況下,這是系統自檢通過,系統正常啟動的提示音。不過,有的主板自檢通過時,沒有這種提示音,什麼聲音也沒有。還要注意,有的主板自檢的時間可能較長,會等五六秒鍾後才會聽到「嘀」的一聲,需要有點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