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強制復制文件並覆蓋的方法
1、這么就用不會提示了:# cp -rf
2、 原因:
# vi ~/.bashrc
如果你看到如下內容,以下命令都會用別名執行了,就是說自動加了 -i 參數:
alias rm='rm -i'
alias cp='cp -i'
alias mv='mv -i'
為了讓復制和移動大量文件去覆蓋目標時,不會產生一個個的提示,命令應該這樣寫
# cp -rf /data/xxx* /home/xxx
注意 cp 命令前加了 ,意思是不讓它用~/.bashrc里的別名運行,即 -i 參數
3、補充cp該命令的各選項含義如下
- a 該選項通常在拷貝目錄時使用。它保留鏈接、文件屬性,並遞歸地拷貝目錄,其作用等於dpR選項的組合。
- d 拷貝時保留鏈接。
- f 刪除已經存在的目標文件而不提示。
- i 和f選項相反,在覆蓋目標文件之前將給出提示要求用戶確認。回答y時目標文件將被覆蓋,是互動式拷貝。
- p 此時cp除復制源文件的內容外,還將把其修改時間和訪問許可權也復制到新文件中。
- r 若給出的源文件是一目錄文件,此時cp將遞歸復制該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和文件。此時目標文件必須為一個目錄名。
- l 不作拷貝,只是鏈接文件。
4、需要說明的是,為防止用戶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用cp命令破壞另一個文件,如用戶指定的目標文件名是一個已存在的文件名,用cp命令拷貝文件後,這個文件就會被新拷貝的源文件覆蓋,因此,建議用戶在使用cp命令拷貝文件時,最好使用i選項。
⑵ linux 使用scp命令從一台機器復制文件到另一台linux機器上去
scp是 secure 的縮寫, scp是 linux 系統下基於ssh登陸進行安全的遠程文件拷貝命令。 linux 的scp命令可以在linux 伺服器 之間復制文件和目錄.
scp命令基本格式:
scp [-1246BCpqrv] [-c cipher] [-F ssh_config] [-i identity_file]
[-l limit] [-o ssh_option] [-P port] [-S program]
[[user@]host1:]file1 [...] [[user@]host2:]file2
scp命令的參數說明:
-1
強制scp命令使用協議ssh1
-2
強制scp命令使用協議ssh2
-4
強制scp命令只使用IPv4定址
-6
強制scp命令只使用IPv6定址
-B
使用批處理模式(傳輸過程中不詢問傳輸口令或短語)
-C
允許壓縮。(將-C標志傳遞給ssh,從而打開壓縮功能)
-p 保留原文件的修改時間,訪問時間和訪問許可權。
-q
不顯示傳輸進度條。
-r
遞歸復制整個目錄。
-v 詳細方式顯示輸出。scp和ssh(1)會顯示出整個過程的調試信息。這些信息用於調試連接,驗證和配置問題。
-c cipher
以cipher將數據傳輸進行加密,這個選項將直接傳遞給ssh。
-F ssh_config
指定一個替代的ssh配置文件,此參數直接傳遞給ssh。
-i identity_file
從指定文件中讀取傳輸時使用的密鑰文件,此參數直接傳遞給ssh。
-l limit
限定用戶所能使用的帶寬,以Kbit/s為單位。
-o ssh_option
如果習慣於使用ssh_config(5)中的參數傳遞方式,
-P port 注意是大寫的P, port是指定數據傳輸用到的埠號
-S program
指定加密傳輸時所使用的程序。此程序必須能夠理解ssh(1)的選項
scp命令的實際應用
本地復制遠程文件:(把遠程的文件復制到本地)
scp [email protected]:/val/test/test.tar.gz /val/test/test.tar.gz
遠程復制本地文件:(把本地的文件復制到遠程主機上)
scp /val/test.tar.gz [email protected]:/val/test.tar.gz
本地復制遠程目錄:(把遠程的目錄復制到本地)
scp -r [email protected]:/val/test/ /val/test/
遠程復制本地目錄:(把本地的目錄復制到遠程主機上)
scp -r /val/ [email protected]:/val/
註:復制的是目錄的話就要加-r參數
當同時有多個伺服器的文件要復制到本地目錄:
scp [email protected]:/var/cp1.tar.gz [email protected]:/var/cp2.tar.gz /var/tmp/
注意:最後面的一個必需是目錄,前面的必須是文件,才能成功批量復制,復制中會提示多次輸入密碼。
⑶ Linux下數據備份命令scp、rsync和後台運行
scp和rsync 均可實現文件的復制,但相比較,scp佔用系統資源較小,rsync速度較快。當小文件眾多時,rsync會導致硬碟I/O非常高,而scp基本不影響系統正常使用。可根據需要這倆選其一實現文件復制。
scp 是secure 的縮寫,scp是Linux系統下基於ssh登錄進行安全的遠程文件拷貝命令。
可以實現本地文件復制到遠程伺服器,也可以將遠程文件復制到本地。
rsync 是remote sync的縮寫。使用rsync備份數據時,不會直接覆蓋以前的數據(如果數據已經存在),而是先判斷已存在的數據和新數據的差異(默認規則是文件大小或修改時間有差異),只有數據不相同時才會把不相同的部分覆蓋。在僅作增量數據的時比scp靈活。
一般CentOS默認安裝rsync,若使用 rsync -v 提示找不到命令,可使用 yum install -y rsync 安裝。
單個冒號和雙冒號的區別 :使用rsync在遠程傳輸數據前,是需要進行登陸認證的,這個過程可使用ssh協議也可以使用rsync協議完成。單冒號(:)使用的是ssh協議;雙冒號(::)使用的是rsync協議。
默認情況下,rsync只確保源文件的所有內容(明確排除的文件除外)都復制到目標目錄。它不會使兩個目錄保持不同,並且不會刪除文件。如果要使目標目錄成為源目錄的鏡像副本,則使用--delete選項。可刪除只存在目標目錄,不存在於源目錄的文件。
增量備份算是一個經常使用的場景了。兩台伺服器之間進行文件定期備份,無需所有文件都一遍,僅復制有變動的文件。
具體做法是,第一次同步是全量備份,所有文件在基準目錄裡面同步一份。以後每一次同步都是增量備份,只同步源目錄與基準目錄之間有變動的部分,將這部分保存在一個新的目標目錄。這個新的目標目錄之中,也是包含所有文件,但實際上,只有那些變動過的文件是存在於該目錄,其他沒有變動的文件都是指向基準目錄文件的硬鏈接。
--link-dest 參數用來指定同步時的基準目錄。
上面命令中, --link-dest 參數指定基準目錄 /compare/path ,然後源目錄 /source/path 跟基準目錄進行比較,找出變動的文件,將它們拷貝到目標目錄 /target/path 。那些沒變動的文件則會生成硬鏈接。這個命令的第一次備份時是全量備份,後面就都是增量備份了。
一般伺服器之間復制文件都比較大,為防止誤操作,最好在後台運行。但因為需要和遠程伺服器之間的ssh通訊多是需要密碼的,所以不能直接使用nohup 放置於後台。無論是scp還是rsync都可操作如下:
後台和前台任務的切換
scp不支持斷點續傳,掛起scp進程可能導致數據缺失。傾向於使用rsync。
如果有其他任務需要使用nohup後台運行,但執行時卻忘記了使用nohup,也可參照此方法進行設置。
參考:1. Linux之scp命令及後台運行scp
⑷ linux scp命令 相同文件
我看了下scp的man手冊頁,發現沒有參數支持跳過相同文件,sorry
你用scp應該是在不同機子上復制,不過你可以通過scp先拷貝到目標主機另外
一個目錄,然後通過/bin/cp命令拷貝到到最終的目標目錄,因為cp在系統中
使用了別名,所以你要使用/bin/cp而不是cp,原因是別名中含了-i參數,遇到
相同文件總是會提示,如果使用/bin/cp就不會了提示了。然後可使用-u參數,遇到
相同的時,源文件比目標文件新才會更新,你為了相同文件不提示直接跳過,只要保
證目標目錄所有文件最新就可以了。例如
現在時間是2013-03-25 14:04
目標目錄所有文件時間更新:
find dstdir -exec touch -t 201303251404 {} \;
/bin/cp -avpu srcdir/* dstdir
當然,如果已經把文件拷貝到相同伺服器了,還可以使用shell腳本,更可靠,不過腳本相對復雜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