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加密遇見的較少。密碼一般都支持md5,sha1等。
就是你選通過md5,sha1等演算法加密你的密碼,
然後把密文寫在你的配置文件里。
具體格應該看你的應用程序的說明。
㈡ Linux如何設置輸入密碼 linux如何創建一個普通用戶以及設置密碼!
1、用root登錄,然後執行useradd –d userhome –g GID username。
2、比如:useradd –d /home/test –g 600 test test。
3、密碼設置執行passwd test。
4、輸入要為該新用戶設置的密碼。
5、輸入確認密碼。
㈢ Linux系統的幾種加密
啟動流程:
BIOS ——》 MBR(主引導記錄,找到系統在哪個分區) ——》 boot loader(grub) ——》kernel(內核)——》進入啟動級別init
硬碟的最小讀取單位是一個扇區,一個扇區大小是512位元組
查看操作系統的版本:cat /etc/redhat-release
查看內核版本:uname -r
查看內核信息:uname -a
系統的啟動級別:
init 0:關機
init 1:單用戶模式,只能root用戶登錄的模式,可以直接跳過密碼
init 2:多用戶模式,但是沒有NFS(network filesystem),即無網路模式
init 3:完全多用戶模式,也是命令行模式
init 4:安全模式,一般開發者調試使用
init 5:圖形模式
init 6:重啟
更改系統啟動級別:
vim /etc/inittab:在最後一行的 id 修改,如下圖
通過單用戶模式跳過用戶密碼登錄:
通過grub界面進入內核,操作參數,改變啟動級別,進入單用戶模式
在系統讀秒時,按任意鍵進入grub界面,然後按 e 進入kernel
選擇kernel,按 e 進入
進入之後,按 空格 進入啟動級別設置
輸入啟動級別為 1 ,再按 enter 返回內核,再按 b 進入單用戶模式
grub加密:
首先設置grub密碼:
grub-md5-crypt
passwd:123456
這里會得到一串加密字元串
然後編輯grub的配置文件:
vim /etc/grub.conf
grub的配置文件內容:
default=0:代表默認使用第一個內核
timeout=5:代表進入系統時的讀秒時間,這里是5秒
hiddenmenu:隱藏它下面的內容
password --md5:添加得到的grub密碼的加密字元串
title:內核信息
將加密的字元串添加好之後,再通過grub進入kernel時就需要輸入密碼
如果grub被加密了,可以進入BIOS,通過外接光碟進入救援安裝模式,然後進入到系統中,
再 vi /mnt/sysimage/etc/grub.conf,編輯配置文件,刪除grub加密,就可以再用單用戶模式跳過用戶密碼登陸
轉自 嘉為教育-rhce認證_rhce培訓_linux培訓_linux認證_linux考證
㈣ 如何在Linux系統上加密
打開虛擬機,進入安裝好的Linux系統,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目錄,這里我創建的是test
在創版建的目錄中新建一個文件,名權字為test.txt
在文件中輸入「北京歡迎你」,然後保存
執行openssl加密命令
openssl enc -des-ede3-cbc -in test.txt -out JMtest.txt -k 12345678
查看生成的文件JMtest.txt,發現是亂碼,說明已經加密成功
然後執行openssl的解密命令
openssl enc -des-ede3-cbc -in JMtest.txt -out test_after.txt -d -k 12345678
查看生成的文件test_after.txit,可以清楚的看到「北京歡迎你」,說明解密成功
㈤ linux系統中存放加密用戶密碼信息的是哪個文件
用戶可以在終端通過cat命令查看:cat /etc/shadow
NIX/Linux的密碼文件原來採用/etc/passwd,共有7個欄位。用戶的密碼加密後放在每一行的第二個欄位里,這個 /etc/passwd文件在一般情況下是所有用戶可讀,只有root用戶可寫的,這樣不良用戶就可能讀取加密後的密碼字串來取得密碼。
因為這個安全原因,設置一個/etc/shadow文件專門用於保存密碼且它的許可權一般是root可讀,沒有其他許可權。加密後的密碼文件就不能被普通用戶讀取。做法是把/etc/passwd對應的密碼欄位用*號表示,在/etc/shadow里對應的一行,有用戶名和真正的密碼加密字串,其他的欄位一般留空。
(5)linux用戶加密擴展閱讀:
在Linux中普通文件和目錄文件保存在稱為塊物理設備的磁碟或者磁帶上。一套Linux系統支持若干物理盤,每個物理盤可定義一個或者多個文件系統。(類比於微機磁碟分區)。每個文件系統由邏輯塊的序列組成,一個邏輯盤空間一般劃分為幾個用途各不相同的部分,即引導塊、超級塊、inode區以及數據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