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系統 > linux擴展硬碟分區

linux擴展硬碟分區

發布時間:2023-02-06 13:49:57

linux系統分區

Linux默認可分為3個分區,分別是boot分區、swap分區和根分區。

boot分區

在linux中,boot是存儲內核及在引導過程中使用文件的分區,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在boot中包括了系統Kernel的配置文件、啟動管理程序GRUB的目錄、啟動時的模塊供應的主要來源Initrd文件和vmlinuz文件。

/boot分區就是操作系統的內核及在引導過程中使用的文件,一般是幾年前的版本要求劃分的一個區,大小為100MB左右,但現在的新版本都不需要對這個分區進行單獨劃分,也就是說你完全可以不分/boot。

安裝Linux只要求兩個基本分區,即根分區及交換分區,如果你的磁碟空間足夠大,可以多劃分空間給根分區,你也可以把常用的目錄新建到桌面,如下載的軟體包,放到桌面不影響你進入Linux系統的速度,當然這要求你有足夠大的根分區。

swap分區

SWAP就是LINUX下的虛擬內存分區,它的作用是在物理內存使用完之後,將磁碟空間(也就是SWAP分區)虛擬成內存來使用

它和Windows系統的交換文件作用類似,但是它是一段連續的磁碟空間,並且對用戶不可見。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個SWAP分區能夠作為"虛擬"的內存,但它的速度比物理內存可是慢多了,因此如果需要更快的速度的話,並不能寄厚望於SWAP,最好的辦法仍然是加大物理內存。SWAP分區只是臨時的解決辦法.

根分區

linux根分區是系統分區的意思,系統內所有的東西都存放在根分區中,也被稱為root分區;Linux是一個樹形文件系統,根分區就是它的root節點,任何的目錄文件都會掛在根節點以下,並且linux只有一個根,不管對硬碟分多少個區,都要將這些分區掛載到根目錄底下才可以使用。

所謂根分區,說白了就是系統分區,是root分區,所有的東西都放在這裡面。

Linux是一個樹形文件系統,根分區就是它的root節點,任何的目錄文件都會掛在根節點以下。Linux只有一個根。你可以給你的硬碟進行分區,但是,分區設備一定掛載到linux根目錄下的指定位置,如/usr,/var,/home等。如果要對分區進行操作的話,只能到分區所掛載的目錄中進行操作。所以,不管對硬碟分多少個區,都要將這些分區掛載到根目錄底下才可以使用。

Ⅱ linux怎麼創建擴展分區

比如給sdb硬碟擴展分區:(前提硬碟小於2T)
fdisk /dev/sdb
n
p
1(如果已經有了sdb1 就可以寫個2)
回車
+(你要的分區大小)比如+10G
w(保存退出)

Ⅲ Linux系統如何擴展分區容量

如果其中的數據不要了,可以直接用fdisk將相鄰兩個分區合並一下。
如果希望使用類似於Windows Partition Magic的圖形化工具,建議使用gParted,這個工具也是非常強大的,可以進行Linux分區調整的方法,它比較適合個人計算機中的硬碟分區調整,同時也可避免數據丟失。

gParted有圖形界面,很容易上手。網上教程有很多。即使自己摸索,應該也可以搞定的。

Ⅳ linux如何擴展主分區

這里以Red hat AS4 為例。當磁碟分區發現不夠用時,能想道的第一個做法就是增加分區大小。但是一般Linux如果沒有採用邏輯卷管理,則動態增加分區大小很困難,一個能想道的辦法就是,備份分區文件系統數據,刪除分區,然後再重新創建分區,恢復備份的文件系統,這個做法比較玄,可能刪除分區後導致系統無法啟動。
第二個做法就是,創建一個新的邏輯分區(當然必須有未使用的磁碟空間能分配),將文件系統從老分區拷貝到新分區,然後修改fstab,使用新分區/文件系統替換老的分區/文件系統
第三種做法是,創建一個新的邏輯分區,將新的邏輯分區格式化ext3(或其他類型)的文件系統,mount到磁碟空間不夠的文件系統,就跟原來的分區/文件系統一樣的使用。
這里採用的是第三種方式:

sdb為第二個SCSI硬碟。

[root@hdp0 hadoop]# /sbin/fdisk /dev/sdb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8942.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
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
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
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
(e.g., DOS FDISK, OS/2 FDISK)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b: 73.5 GB, 73557090304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42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 1 130 1044193+ 83 Linux
/dev/sdb2 131 391 2096482+ 82 Linux swap
/dev/sdb3 392 521 1044225 83 Linux
/dev/sdb4 522 8942 67641682+ 5 Extended
/dev/sdb5 522 586 522081 83 Linux
/dev/sdb6 587 651 522081 83 Linux
/dev/sdb7 652 1173 4192933+ 83 Linux

可以看出sdb1,2,3為主分區,sdb4為擴展分區。後面的sdb5,6,7則為邏輯分區。柱面編號(Start,End)是連續的,sdb7隻用道了1173,而從擴展分區看最大到8942,也就是說,還有7769個柱面是空閑的,一個柱面大小為8225280,約為8M大小。還剩7769*8225280bytes,約62G未使用。

新增加一個邏輯分區(註:若涉及到主分區和擴展分區,實際情況可能比這個復雜,這里4個主分區(包括擴展分區)都分過了,所以只能分邏輯分區)
Command (m for help): n
First cylinder (1174-8942, default 1174):
Using default value 1174
增加大小為10G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174-8942, default 8942): +10240M

增加後看一下,多了一個邏輯分區/dev/sdb8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b: 73.5 GB, 73557090304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42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 1 130 1044193+ 83 Linux
/dev/sdb2 131 391 2096482+ 82 Linux swap
/dev/sdb3 392 521 1044225 83 Linux
/dev/sdb4 522 8942 67641682+ 5 Extended
/dev/sdb5 522 586 522081 83 Linux
/dev/sdb6 587 651 522081 83 Linux
/dev/sdb7 652 1173 4192933+ 83 Linux
/dev/sdb8 1174 2419 10008463+ 83 Linux

可以看到,增加了一個sdb8的分區,柱面號從1174到2419.

寫入分區表,執行分區操作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WARNING: Re-reading the partition table failed with error 16: 設備或資源忙.
The kernel still uses the old table.
The new table will be used at the next reboot.
Syncing disks.
分區完後,是看不到文件系統的

[root@hdp0 hadoop]# df -m
Filesystem 1M-塊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sdb1 1004 582 372 62% /
none 1014 0 1014 0% /dev/shm
/dev/sdb3 1004 807 147 85% /home
/dev/sdb5 494 11 458 3% /opt
/dev/sdb7 4031 3272 554 86% /usr
/dev/sdb6 494 87 382 19% /var
重啟機器
reboot
格式化文件系統
[root@hdp0 hadoop]#/sbin/mkfs.ext3 /dev/sdb8
mount文件系統,/home/develop 為/home下一目錄

[root@hdp0 hadoop]#mount /dev/sdb8 /home/develop
查看文件系統,可以看到新建立的分區/文件系統已經掛載上,能夠使用了。
[root@hdp0 hadoop]# df -m
Filesystem 1M-塊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sdb1 1004 582 372 62% /
none 1014 0 1014 0% /dev/shm
/dev/sdb3 1004 807 147 85% /home
/dev/sdb5 494 11 458 3% /opt
/dev/sdb7 4031 3272 554 86% /usr
/dev/sdb6 494 87 382 19% /var
/dev/sdb8 9621 54 9079 1% /home/develop

Ⅳ Linux 磁碟分區詳解

Linux 系統中所有的硬體設備都是用文件的形式來表示和使用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想使用某個硬體設備首先你就需要將其掛載到某個目錄下面,通過對這個目錄的操作來操作設備;如果不掛載,通過Linux系統中的圖形界面系統可以查看找到硬體設備,但命令行方式無法找到。

並不是根目錄下任何一個目錄都可以作為掛載點,由於掛載操作會使得原有目錄中文件被隱藏,因此根目錄以及系統原有目錄都不要作為掛載點,會造成系統異常甚至崩潰,掛載點最好是新建的空目錄

磁碟也是一樣的,磁碟的文件是存放在 /dev 目錄下,磁碟設備文件的命名規則為:

常見的主設備號有:sd,hd;它們是代表的不同的磁碟類型: sd 代表的 IDE 硬碟, hd 代表的是 SCSI 硬碟

次設備號就是同一類型設備的次序,用 [a-z] 來表示, /dev/sda 表示第一塊 IDE 類型的磁碟, /dev/sdb 表示第二塊 IDE 類型的磁碟

磁碟分區編號,每一塊磁碟都會被劃分為多個磁碟分區(這個下面會介紹),每一個分區都會有一個編號,比如: /dev/sda1 表示這是該磁碟的第一個分區,以此類推

在 Linux 中,每一個硬碟設備都只能劃分四個主分區;若是劃分了一個擴展分區那最多可以劃分三個主分區;可以表示為:

主分區加擴展分區最多隻有四個;可以全部劃分為主分區,也可以之劃分一個主分區;但是擴展分區最多隻有一個;擴展分區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還有進一步劃分為邏輯分區才能使用;一個擴展分區可以劃分為多個邏輯分區;

主分區的分區編號是:1,2,3,4;從擴展分區劃分出來的邏輯分區的編號是從 5 開始,以次累加

這跟系統啟動有關系;當你啟動電腦時,首先就會載入 BIOS 信息,這裡麵包含了 Cpu 和其他硬體設備的信息;找到它計算機就知道怎麼啟動了

接下來,它會去找 MBR(Master Boot Record) ,也就是主引導記錄;為了方便 BIOS 的查找,所以就會把它放在磁碟上第0磁軌上的第一個扇區中,磁碟中每個扇區有 512 位元組;雖然只有這么大一點,但是要存三部分信息:

磁碟分區表總共只有 64 位元組,而每個分區信息占 16 個位元組,所以就只能有四個主分區了

這應該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了,一開始只有四個分區,後來發現四個分區不夠用,就引入了擴展分區,而擴展分區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它必須再劃分為邏輯分區,邏輯分區的數量可以是任意多個。

對用戶而言,主分區和邏輯分區使用起來沒有任何的區別,同時還能夠達到無限分區的目的

我想很多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再了解了之後才發現磁碟分區還是有很多的好處的。具體例子:

現在給你一個倉庫,你打算存放快遞,一開始你一股腦的把所有的快遞直接放進去,等到別人來取快遞的時候你就發愁了,幾十甚至上百個快遞得找到啥時候啊

所以你打算開始分區管理,因為你代理了中通,圓通,百世等好幾個快遞,所以你打算按照不同的快遞分為三個貨架;

過一段時間發現同一種快遞如果量大的時候還是會混亂;因此你又想了個辦法就是按照日期給快遞編號,然後按照不同的日期將貨架分為多層,每一層存放某一天的快遞,同時你又找了個表記錄了每個分區快遞存放的位置,這大大增加了存取的效率

磁碟分區的目的,

Linux 常見目錄:

一般要是新手,可以只建立兩個分區:

這種分區方式比較簡單,如果只是測試可以用這種;要是想當成一個常用的系統,就需要更細一點劃分了,常用的分區方案如下(假如有磁碟有100G):

Ⅵ linux分區滿了,如何進行擴容

有兩種方法實現對linux分區的擴容。第一種方式是軟鏈接(符號鏈接)。舉個例子來說明下軟鏈接,假如你的/b目錄滿了,不能存儲文件。這時你把/a目錄鏈接到/b目錄,你在訪問/b目錄時實際是訪問/a目錄裡面的空間。

假設新增的磁碟為xvdb1,首先對磁碟分區,具體方法參考網上教程分區完成後製作文件系統(順序不可亂)。完成後先將原先目錄已滿的/b從原掛載點卸載,例如:umount
/dev/xvda1
/b。卸載掉掛載在/b目錄下的分區xvda1。重新將新增的分區掛載到/b:mount
/dev/xvdb1
/b。將/etc/fstab內加入新掛載的分區和掛載點,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重啟後分區會丟失。至此,原來已滿的/b被重新掛載到了新的硬碟分區,然後將原來備份的文件拷貝回來就可以了。

Ⅶ Linux 已有四個主分區,怎麼新增擴展分區

linux下一塊硬碟最多有四個主分區,所以需要刪除一個分區,才能新增擴展分區。
fdisk
命令:
如fdisk
/dev/sda
刪除分區:command(m
for
help):
d
刪除一個分區,刪除請備份數據
新增分區:command(m
for
help):
n
p---檢查是否生效
w---保存
q---離開

Ⅷ linux添加新硬碟怎麼做 要如何分區

1、1、關機狀態下將硬碟裝在電腦上,重啟電腦,後查看/dev/ 下有沒多了一塊硬碟。

2、2、用fdisk對這塊硬碟分區fdisk /dev/sdb(sdb代指新硬碟盤符,有可能是別的)

3、3、按下m顯示分區命令菜單,可以用m命令來看fdisk命令的內部命令;n命令創建一個新分區;d命令刪除一個存在的分區;p命令顯示分區列表;t命令修改分區的類型ID號;l命令顯示分區ID號的列表;a命令指定啟動分區;w命令是將對分區表的修改存檔讓它發生作用。

4、我們這里是創建新分區,所以輸入 n 然後 e 是擴展分區,p 是主分區,我們輸入 p

5、接下來的塊數什麼的,都輸入 1 ,最後選擇大小,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60801, default 60801): +500GB //我們輸入這個意思是分區大小為500G

6、最後輸入 w 保存。

Ⅸ Linux 磁碟--主分區、擴展分區與邏輯分區

主分區:也叫引導分區,最多可能創建4個,當創建四個主分區時候,就無法再創建擴展分區了,當然也就沒有邏輯分區了。主分區是獨立的,對應磁碟上的第一個分區,「一般」就是C盤。在Windows系統把所有的主分區和邏輯分區都叫做「盤」或者「驅動器」,並且把所有的可存儲介質都顯示為操作系統的「盤」。因此,從「盤」的概念上無法區分主分區和邏輯分區。並且盤符可以在操作系統中修改,這就是要加上「一般」二字的原因。

擴展分區:除了主分區外,剩餘的磁碟空間就是擴展分區了,擴展分區是一個概念,實際上是看不到的。當整個硬碟分為一個主分區的時候,就沒有了擴展分區。

邏輯分區:在擴展分區上面,可以創建多個邏輯分區。邏輯分區相當於一塊存儲截止,和操作系統還有別的邏輯分區、主分區沒有什麼關系,是「獨立的」。

m 幫助
n 新建
p 列出
w 保存
d 刪除
e邏輯分區
新建分區(最多4主分區,最多2T,)
p+e<=4(主分區+邏輯分區)
+2G/+2G/+1G/+1G
d
e

]

趙老鐵的

Ⅹ 為虛擬機下的linux擴容了硬碟的容量,怎麼分區啊

1.
fdisk
–l查看、確認新增硬碟的設備名稱
2.
fdisk
/dev/sdb進入到互動式的分區管理界專面
3.
p-----列出硬碟中屬的分區情況
4.
n-----新建分區
5.
d-----刪除分區
6.
t-----變更分區類型
7.
w和q-----退出fdisk分區工具
8.
partprobe
/dev/sdb重新探測硬碟中分區情況的變化
9.
ls
/sbin/mkfs*查看「/sbin」目錄中與mkfs相關的工具程序
10.
mkfs.ext3
/dev/sdb1=mkfs
–t
ext3
/dev/sdb1創建ext3文件系統

閱讀全文

與linux擴展硬碟分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90版本貪食之源屬性 瀏覽:348
文件許可權600 瀏覽:109
蘋果手機使用miui免費電話 瀏覽:732
qtudp發送文件 瀏覽:295
三星手機牆紙文件夾 瀏覽:478
iphone7輸錯密碼震動 瀏覽:944
季度申報數據從哪裡看 瀏覽:645
安卓的郵箱文件保存在哪裡 瀏覽:441
蘋果奧維導出文件在哪裡 瀏覽:405
qq頭像比較社會的女 瀏覽:840
手機風景修圖教程 瀏覽:173
程序員用什麼計算機語言 瀏覽:337
有票APP客服在哪裡 瀏覽:692
國資委63號文件從哪裡查 瀏覽:37
哪個app能顯示lrc字幕 瀏覽:53
jsdate轉換數字 瀏覽:198
賣票的網站取什麼名字好 瀏覽:355
羅湖免費網站製作怎麼樣 瀏覽:274
蘋果6plus測速度 瀏覽:290
u盤的文件變成快捷方式 瀏覽:97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