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裝的linux系統新建swap分區的步驟如下:x0dx0a1.fdisk /dev/sdax0dx0a2.n (新建一個分區為/dev/sda6)x0dx0a3.t (修改分區的id)x0dx0a4.82 (swap的id為82)x0dx0a5.w (重寫分區表)x0dx0a6.partprobe (同步內存和分區表信息)x0dx0a7.mkswap /dev/sda6 (格式化成swap分區)x0dx0a8.swapon /dev/sda6 (打開swap分區)x0dx0a9.vim /etc/fstab (在fstab中增加一條記錄如下)x0dx0a/dev/hda6 swap swap defaults 0 0x0dx0a10.mount -a
㈡ 在linux中為什麼要用mount 進行掛載
簡單說下,比抄如你插入了一個U盤,LINUX系統需要執行掛載命令,指定這個設備的類型,以確定用什麼方式去訪問和控制。不然就像WINDOWS98不能自動識別U盤一樣,需要自己安裝USB驅動。
不掛載LINUX系統就無法訪問這個磁碟設備。掛載相當於是把這個設備注冊到系統的文件樹中,然後有了這個設備文件,系統才可以對它進行相應的通用fopen, fclose等操作。
㈢ Linux 分區新建,格式化、掛載
Linux系統有一個理念:「一切皆文件」,所以計算機的硬體在linux中也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於/dev目錄中。
比如,光碟機對應的文件是/dev/cdrom,CPU對應的文件是/dev/cpu。而硬碟對應的是/dev/sd*。第一塊硬碟是/dev/sda,第二塊磁碟是/dev/sdb。
IDE磁碟的設備文件採用/dev/hdx 來命名,分區則採用/dev/hdxy來命名,其中想表示磁碟(a是第一塊磁碟,b是第二塊磁碟,以此類推),與代表分區的號碼(由1開始,1,2,3,以此類推)
SCSI設備和分區採用/dev/sdx和/dev/sdxy來命名(x和y的命名規則與IED磁碟命名規則一樣)。
A、對IED介面
第一主盤:hda第一從盤:hdb 第一從盤第一分區:hdb1
B、對SCSI介面
第一主盤:sda 第一從盤:sdb 第一從盤第一分區:sdb1
但是一個磁碟通常又被分成多個分區,所以在磁碟文件的後面加上分區的序號來對應這個分區。參考下面的表格中的例子。
Linux磁碟分區與文件系統類常用命令
介紹2種分區表:
所支持的最大卷:2T (T; terabytes,1TB=1024GB)
對分區的設限:最多4個主分區或3個主分區加一個擴展分區。
MBR分區的原理:
MBR:主引導扇區
主分區表:64bytes,最多隻能分四個主分區,每個主分區的記錄(相關信息,比如分區大小,位置)在主分區表裡佔14bytes。
如 果要建多於四個的分區,就要拿出一個主分區做為擴展分區,再在擴展分區裡面進行其它的分區操作。在 建擴展分區的時候會建立一張對應的擴展分區表,它記錄了在這個擴展分區里的分區的相關信息;理論上它沒有分區數量的限制,在擴展分區內部的分區叫做邏輯分 區,如上圖中的 /dev/hda5,/dev/hda6/,/dev/hda7
格式化原理:
在 分好區後,分區裡面是空的,沒有任何東西。為了能讓OS識別,就必須要向分區里寫入相應格式的數據。
比如windows的 FAT32,NTFS,Linux的ext2,ext3,ext4
Windows/dos常用的分區工具:fdisk/partition magic/diskpart
Linux下常用的分區工具:
fdisk/sfdisk:命令行工具,各種版本和環境都能使用,包含在軟體包util-linux中
diskdruid:圖形化分區工具,只能在安裝REDHAT系統時使用。
支持最大卷:18EB,(E:exabytes,1EB=1024TB)
每個磁碟最多支持128個分區
所以如果要大於2TB的卷或分區就必須得用GPT分區表。
Linux下fdisk工具不支持GPT,得使用另一個GNU發布的強大分區工具parted。
fdisk工具用的話,會有下面的警告信息:
下面是用parted工具對/dev/sda做GPT分區的過程:
如果我們的磁碟是2T以下的,但是分區表示GPT格式,我們也可以使用parted 命令將該分區表刪除, mklabel msdos 這條命令就是用來刪除 part分區 ,將GPT分區表刪除後,再來使用 fdisk 建立MBR分區表,可以參考 https://www.xiaohuai.com/4870
mkfs - 支持ext2、ext3(日誌)、ext4、vfat、msdos、jfs、reiserfs等
用法1:mkfs -t <fstype> <partition>
用法2:mkfs.<fstype> <partition>
ps:格式化分區之後,可以使用e2label命令給分區添加卷標
e2label 分區路徑 卷標名
查看已經掛載的分區
或者
使用 mount 命令掛載
使用umount卸載分區時,可以指定掛載點,也可以指定掛載的路徑, 卸載分區umount命令格式:
umount [option] special | node
或者
PS: 處理umount的時候顯示 device busy?
這是因為有程序正在訪問這個設備,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訪問該設備的程序退出以後再umount。可能有時候用戶搞不清除究竟是什麼程序在訪問設備,如果用戶不急著umount,則可以用:
CODE:
選項 –l 並不是馬上umount,而是在該目錄空閑後再umount。還可以先用命令ps aux 來查看佔用設備的程序PID,然後用命令kill來殺死佔用設備的進程,這樣就umount的非常放心了。
linux系統在啟動時,會從/etc/fstab文件自動掛載分區。
如下是一個fstab文件的示例。
fstab中,每條配置信息都分為固定的6個部分
[1]: 分區路徑,或者UUID
[2]: fs_file - 該欄位描述希望的文件系統載入的目錄點,對於swap設備,該欄位為none;對於載入目錄名包含空格的情況,用40來表示空格。
[3]: fs_type - 定義了該設備上的文件系統,一般常見的文件類型為ext4 (Linux設備的常用文件類型)、vfat(Windows系統的fat32格式)、NTFS、isoArray600等。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可以使用auto。
[4]: fs_options - 指定載入該設備的文件系統是需要使用的特定參數選項,多個參數是由逗號分隔開來。
對於大多數系統使用"defaults"就可以滿足需要。不多說。
[5]: fs_mp - 該選項被"mp"命令使用來檢查一個文件系統應該以多快頻率進行轉儲,若不需要轉儲就設
置該欄位為0
[6]: fs_pass - 該欄位被fsck命令用來決定在啟動時需要被掃描的文件系統的順序,根文件系統"/"對應該字
段的值應該為1,其他文件系統應該為2。若該文件系統無需在啟動時掃描則設置該欄位為0
參考
㈣ Linux系統中的swap分區 怎麼弄了,電腦啟動的時候會被掛載嗎
swap這個是交換分區 ,相當於win下的的虛擬內存。會自己掛載的,lz的問題沒遇到過。幫頂下等高手來解答吧
㈤ 如何為已安裝的linux操作系統設置swap分區
每個系統都需要單獨做swap分區,方法如下:
這是使用文件製作的swap分區,若果是使用物理分區來製作的話,得小心。
第一步: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count=200 bs=1024k
count 為幾個塊
bs 每個塊多少個位元組
第二步:
mkswap swapfile (你剛剛生成的文件)
第三步:
swapon swapfile
用free命令看看就知道了,或cat /proc/swaps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dev/hda6 partition 497972 91584 -1
/root/swapfile file 10232 0 -2
/root/swapfile 就是你生成的文件
第四步:
在/etc/fstab 中加入
/root/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每次重啟後swap分區自己mount上了。
如果你想去掉就用swapoff swapfile
對於分區格式的swap,你可以分出一個分區來,用mkswap 分區, swapon 分區, 在fstab中把/root/swapfile 換成你的分區就可以了。
㈥ linux swap交換空間不足怎麼辦
1、使用分區: 在安裝OS時劃分出專門的交換分區,空間大小要事先規劃好,啟動系統時自動進行mount。 這種方法只能在安裝OS時設定,一旦設定好不容易改變,除非重裝系統。 2、使用swapfile:(或者是整個空閑分區) 新建臨時swapfile或者是空閑分區,在需要時設定為交換空間,最多可以增加8個swapfile。 交換空間的大小,與CPU密切相關,在i386系中,最多可以使用2GB的空間。 在系統啟動後根據需要在2G的總容量下進行增減。 這種方法比較靈活,也比較方便,缺點是啟動系統後需要手工設置。 以下是運用swapfile增加交換空間的步驟: 涉及到的命令: free ---查看內存狀態命令,可以顯示memory,swap,buffer cache等的大小及使用狀況; dd ---讀取,轉換並輸出數據命令; mkswap ---設置交換區 swapon ---啟用交換區,相當於mount swapoff ---關閉交換區,相當於umount 步驟: 1、創建swapfile: root許可權下,創建swapfile,假設當前目錄為"/",執行如下命令: #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500000 則在根目錄下創建了一個swapfile,名稱為「swapfile」,大小為500M,也可以把文件輸出到自己想要的任何目錄中, 個人覺得還是直接放在根目錄下比較好,一目瞭然,不容易誤破壞,放在其他目錄下則不然了; 命令中選項解釋: ---of:輸出的交換文件的路徑及名稱; ---bs:塊大小,單位byte,一般為1k即1024個byte; ---count:總塊數即空間總大小,單位為塊即k; ---if:讀取的源空閑空間,為什麼是zero,不清楚,先固定這么寫吧; 2、將swapfile設置為swap空間 # mkswap swapfile 3、啟用交換空間,這個操作有點類似於mount操作(個人理解): # swapon swapfile 至此增加交換空間的操作結束了,可以使用free命令查看swap空間大小是否發生變化; 4、如果不再使用空間可以選擇關閉交換空間,這個操作有點類似於umount操作(個人理解):: # swapoff swapfile 使用這種方法在每次系統啟動時都需要手動設置、開啟swapfile,比較麻煩,解決方法: 在 /etc/rc.d/rc.local 文件的末行下追加加以下內容:(編輯這個文件當然是用vi了~) /sbin/swapon /swapfile 保存後退出,這樣在系統啟動後,swap空間就會自動載入了; 總結:在安裝OS時一定要規劃後swap大小,通常為內存的2倍,但是要考慮到以後增加內存的可能,所以可以考慮設的稍大一些,想在虛擬機裡面安裝oracle10g,發現默認的swap交換空間不滿足最低要求,因為我分配的物理內存是1G,那麼就按照要求需要2G的swap交換空間,默認只有1G的交換空間。 添加swap交換空間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確保系統中有足夠的空間來用做swap交換空間,我使用的是KVM,准備在一個獨立的文件系統中添加一個swap交換文件,在/opt/image中添加2G的swap交換文件 第二步:添加交換文件並設置其大小為2G,使用如下命令 [root@sense image]# dd if=/dev/zero of=/opt/image/swap bs=1024 count=2048000 過段時間就返回如下結果: 2048000+0 records in 2048000+0 records out 2097152000 bytes (2.1 GB) copied, 272.867 seconds, 7.7 MB/s 第三步:創建(設置)交換空間,使用命令mkswap [root@sense image]# mkswap /opt/image/swap 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 size = 2097147 kB 第四步:檢查現有的交換空間大小,使用命令free [root@sense image]#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011 989 21 0 1 875 -/+ buffers/cache: 112 898 Swap: 1027 0 1027 或者檢查meminfo文件 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 第五步:啟動新增加的2G的交換空間,使用命令swapon [root@sense image]# swapon /opt/image/swap 第六步:確認新增加的2G交換空間已經生效,使用命令free [[root@sense image]#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011 995 15 0 4 877 -/+ buffers/cache: 113 897 Swap: 3027 0 3027 或者檢查meminfo文件 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 第七步:修改/etc/fstab文件,使得新加的2G交換空間在系統重新啟動後自動生效 在文件最後加入: /opt/image/swap swap swap defaults 0 0 我的操作 [root@weblogic Server]#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785856 1753452 32404 0 38592 1036312 -/+ buffers/cache: 678548 1107308 Swap: 2064376 116 2064260 創建交換空間文件,1000M [root@weblogic /]#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1000000 1000000+0 records in 1000000+0 records out 1024000000 bytes (1.0 GB) copied, 28.5423 seconds, 35.9 MB/s [root@weblogic /]# mkswap swapfile 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 size = 1023995 kB [root@weblogic /]# swapon swapfile 打開 [root@weblogic /]#swapoff swapfile 關閉 刪除 swapoff swapfile rm -rf swapfile
㈦ linux硬碟掉線掛載信息還在
磁碟掛載與卸載
磁碟分區完之後需要格式化,格式化之後需要掛載磁碟。
格式化後的磁碟恰是是一個塊設備文件,類型為b。
在掛載某個分區前需要先建立一個掛載點,這個掛載點是以目錄的形式出現的。一旦把某個分區掛載到了這個掛載點(目錄)下,那麼再往這個目錄寫數據時,則會寫到該分區中。需要注意!
在掛載該分區前,掛載點(目錄)下必須是個空目錄。其實目錄不為空並不影響所掛載分區的使用。但是一旦掛載上了,那麼該目錄下以前的東西就看不到了。只有卸載掉該分區後才能看到。
命令:mount
單一文件系統不應該被重復掛載在不同的掛載點中
單一目錄不應該重復掛載多個文件系統
作為掛載點的目錄理論上應該都是空目錄
語法: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1.-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統的類型,通常不必指定。
2.-o
options 主要用來描述設備或檔案的掛接方式。
3.device
要掛接(mount)的設備。
4.dir設備在系統上的掛接點(mount
point)。
選項:
-a:依照配置文件/etc/fstab
的數據將所有未掛載的磁碟都掛載上來
-l:單純輸入mount會顯示目前掛在信息,加上-l
可增列LABEL名稱
-t:可加上文件系統種類來指定欲掛載的類型
-n:在默認情況下,系統會將實際掛載的情況實時寫人/etc/mtab中,以利其他系統運行,但在某些情況下欲避免問題,會刻意不寫入,此時就要加-n選項。
-L:系統除了可以利用設備文件名之外,還可以利用文件系統的卷標名稱來進行掛載
-o:後面可以接一些掛載時額外加上的參數:
常用的選項有:-a、-t、-o.
如果不加任何選項,直接運行mount命令,會顯示如下信息:
[root@qiangzi ~]# mount
/dev/sda3 on / type ext4 (rw)
proc on /proc type proc (rw)
sysfs on /sys type sysfs (rw)
devpts on /dev/pts type devpts
(rw,gid=5,mode=620)
tmpfs on /dev/shm type tmpfs (rw)
/dev/sda1 on /boot type ext4 (rw)
none on /proc/sys/fs/binfmt_misc type
binfmt_misc (rw)
mount命令可以查看當前系統已經掛載的所有分區,以及分區文件系統的類型,掛載點和一些選項等信息。所以如果想知道某個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直接用該命令查看即可。
例:
建一個空目錄,然後在目錄里建一個空白文檔。
[root@qiangzi ~]# mkdir /newdir
[root@qiangzi ~]# touch
/newdir/newfile.txt
[root@qiangzi ~]# ls
/newdir/newfile.txt
/newdir/newfile.txt
然後把格式化的 /dev/sdb5掛載到
/newdir上。
mount: wrong fs type, bad option, bad
superblock on /dev/sdb5,
missing codepage or helper program, or
other error
In some cases useful info is found in
syslog - try
dmesg | tail or so
不能完成掛載,根據以上掛載錯誤的提示:
[root@qiangzi ~]# dmesg |tail
Adding 2097144k swap on /dev/sda2.
Priority:-1 extents:1 across:2097144k
NET: Registered protocol family 10
lo: Disabled Privacy Extensions
ip6_tables: (C) 2000-2006 Netfilter Core
Team
nf_conntrack version 0.5.0 (16100
buckets, 64400 max)
ip_tables: (C) 2000-2006 Netfilter Core
Team
eth0: link up
eth0: no IPv6 routers present
EXT4-fs (sdb5): bad block size
8192
EXT4-fs (sdb5): bad block size
8192
可以看到,我的/dev/sdb5指定的塊值8192不合法,所以只能重新格式化磁碟。
[root@qiangzi ~]# mke2fs -t ext4 -L TEST
/dev/sdb5
使用默認塊值即可。繼續掛載sdb5。
[root@qiangzi ~]# mount /dev/sdb5
/newdir/
[root@qiangzi ~]# ls /newdir/
lost+found
[root@qiangzi ~]# df -h
文件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7.8G 2.0G 5.5G 27% /
tmpfs 504M 0 504M 0% /dev/shm
/dev/sda1 97M 26M 67M 29% boot
/dev/sdb5 989M 18M 921M 2% /newdir
把/dev/sdb5掛載到/newdir後,原來在/neddir下的newfile.txt被覆蓋了,通過df
-h可以看到剛才掛載的分區,我們也可以使用LABEL的方式掛載分區:
[root@qiangzi ~]# umount /newdir/
[root@qiangzi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7.8G 2.0G 5.5G 27% /
tmpfs 504M 0 504M 0% /dev/shm
/dev/sda1 97M 26M 67M 29% /boot
[root@qiangzi ~]# mount LABEL=TEST
/newdir
[root@qiangzi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7.8G 2.0G 5.5G 27% /
tmpfs 504M 0 504M 0% /dev/shm
/dev/sda1 97M 26M 67M 29% /boot
/dev/sdb5 989M 18M 921M 2% /newdir
日常運維工作中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台伺服器上新裝了兩塊磁碟,磁碟a(在伺服器上顯示為sdc)和磁碟b(在伺服器上顯示為sdd)。又一次把這兩塊磁碟都拔掉了,然後再重新插上,重啟機器,結果磁碟編號調換了。a變成了sdd,b變化才能了sdc(這是應為把磁碟差錯了卡槽)。
通過上面的學習,掛載磁碟是通過/dev/hdb1這樣的分區名字來掛載的,如果先前加入到了/etc/fstab中,結果系統啟動後則會掛載錯分區。
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這就要用到UUID,可以通過blkid命令獲取各分區的UUID:
blkid命令
獲取文件系統類型、UUID
在Linux下可以使用blkid命令對查詢設備上所採用文件系統類型進行查詢。blkid主要用來對系統的塊設備(包括交換分區)所使用的文件系統類型、LABEL、UUID等信息進行查詢。
[root@qiangzi ~]# blkid
/dev/sda1:
UUID="37d8fe31-1cd8-4179-9aaa-1ee58284891d" TYPE="ext4"
/dev/sda2:
UUID="1ac357d6-a735-468f-ba6c-1eabad6aa0f2" TYPE="swap"
/dev/sda3:
UUID="51a8587e-7445-4ea8-85ef-bad6a1336748" TYPE="ext4"
/dev/sdb5: LABEL="TES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TYPE="ext4"
這樣可以獲得全部磁碟分區的UUID,如果格式化的時候指定了LABLE則該命令也會顯示LABEL值,甚至連文件系統類型也會顯示。當然這個命令後面也可以指定哪個分區:
[root@qiangzi ~]# blkid /dev/sdb5
/dev/sdb5: LABEL="TES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TYPE="ext4"
獲得UUID之後的使用方法:
[root@qiangzi ~]# umount /newdir
[root@qiangzi ~]# moun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newdir
[root@qiangzi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7.8G 2.0G 5.5G 27% /
tmpfs 504M 0 504M 0% /dev/shm
/dev/sda1 97M 26M 67M 29% /boot
/dev/sdb5 989M 18M 921M 2% /newdir
也可以把下面這行寫到/etc/fstab中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newdir ext4 defa ults
00
如果想讓某個分區開機後就自動掛載,有兩個辦法可以實現:在/etc/fstab中添加一行。如上例中那行;把掛載命令寫到/etc/re.d/rc.local文件中去,我會經常把想要開機啟動的命令加到這個文件中。系統啟動後會執行這個文件中的命令,所以只要想開機後運行什麼命令統統寫入到這個文件下面,直接放到最後面即可,把掛載的命令放在文件最後一行:
[root@qiangzi ~]# cat
/etc/rc.d/rc.local
#!/bin/sh
#
#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after*
all the other init scripts.
# You can put your own initialization
stuff in here if you don't
# want to do the full Sys V style init
stuff.
touch /var/lock/subsys/local
[root@qiangzi ~]# vi
/etc/rc.d/rc.local
#!/bin/sh
#
#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after*
all the other init scripts.
# You can put your own initialization
stuff in here if you don't
# want to do the full Sys V style init
stuff.
touch /var/lock/subsys/local
moun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newdir
~
按esc退出,輸入:wq,保存退出即可
以上兩種方法任選其一。
建議掛載磁碟分區的時候盡量使用UUID或者LABEL這兩種方法。
命令:umount
選項:-l,(非常有用,遇到不能卸載的情況用-l)
在上面的例子中,多次用到這個命令。
umount後面可以跟掛載點,也可以跟分區名(/dev/hdb1).
但是不可以跟LABEL和UUID。
[root@qiangzi ~]# umount /dev/sdb5
[root@qiangzi ~]# moun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newdir
[root@qiangzi ~]# umount /newdir
[root@qiangzi ~]# moun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newdir
[root@qiangzi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7.8G 2.0G 5.5G 27% /
tmpfs 504M 0 504M 0% /dev/shm
/dev/sda1 97M 26M 67M 29% /boot
linux 卸載磁碟後掛載目錄還存在
方舟生存進化游戲下載
精選推薦
廣告
linux mount 硬碟掛載和卸載
68閱讀·0評論·0點贊
2016年11月3日
Linux下mount掛載後,原目錄下的內容消失
2.6W閱讀·0評論·2點贊
2014年5月5日
Linux實操篇-Linux 磁碟分區、掛載
233閱讀·0評論·0點贊
2022年9月3日
新硬碟掛載目錄後文件消失解決辦法
3.1W閱讀·6評論·9點贊
2014年7月29日
linux怎麼卸載home文件系統,Linux磁碟和文件系統管理(3)_磁碟掛載 卸載
499閱讀·0評論·0點贊
2021年5月14日
ubuntu掛載與卸載
2183閱讀·0評論·0點贊
2022年3月20日
三國新模式,由你帶兵攻城作戰!
精選推薦
廣告
【轉載】Linux新硬碟掛載某目錄後原目錄的文件消失
702閱讀·1評論·3點贊
2022年6月28日
linux各種掛載點作用,Linux 掛載點目錄及其作用
1636閱讀·0評論·0點贊
2021年5月16日
【Linux實驗】系統分區掛載與卸載配置實驗
455閱讀·0評論·2點贊
2022年5月15日
解決mount掛載問題:wrong fs type, bad option, bad superblock on
2.8W閱讀·0評論·4點贊
2019年6月19日
Linux如何創建掛載點
1.0W閱讀·0評論·1點贊
2020年4月8日
Linux 掛載分區到文件夾後,文件夾原來數據哪去了
736閱讀·0評論·0點贊
2015年2月3日
ubuntu掛載與卸載硬碟
1567閱讀·0評論·1點贊
2021年4月1日
linux掛載前後數據會改變么,linux掛載點變化
321閱讀·0評論·0點贊
2021年5月15日
Linux基礎知識-掛載一個磁碟再卸載掉
96閱讀·0評論·0點贊
2020年2月29日
linux取消目錄掛載,Linux取消掛載,刪除用戶及其目錄
261閱讀·0評論·0點贊
2021年5月12日
解決辦法之Linux新硬碟掛載某目錄後原目錄的文件消失
8089閱讀·0評論·9點贊
2021年3月13日
Linux文件系統的的掛載與卸載(mount、umount)
2771閱讀·0評論·1點贊
2019年2月10日
Linux 實用指令(7)--Linux 磁碟分區、掛載
90閱讀·0評論·0點贊
2019年9月26日
Linux使用mount把目錄掛載到新磁碟後 原目錄的內容消失 解決辦法
1173閱讀·2評論·0點贊
2022年2月26日
去首頁
看看更多熱門內容
㈧ linux安裝時為什麼要分/、swap、/boot區
樓主對swap分區的理解是對的,但是對/boot分區的理解不是很恰當
/boot分區是
Linux的內核及引導系統程序所需要的文件目錄,比如initrd.img等文件都位於這個目錄中,grub系統引導管理器也位於這個目錄。(注意:是內核,和引導程序的所在分區)
/
分區是linux的根分區,用來掛載各個目錄,比如用戶目錄/home,系統應用程序目錄/usr(相當於windows的Program
Files目錄)等.
㈨ linux交換分區的掛載點是什麼
linux的交換分區是沒有掛載點的
1、交換分區和windows的虛擬內存類似
2、交換分區可以在內存不足的時候當成系統內存來使用。
3、安裝linux系統的時候,交換分區不存在掛載點。後續系統裝好後新建交換分區,可以使用mount -a
㈩ linux磁碟重新掛載
還有一個偏門方法:
使用 aufs 或者 unionfs 綁定一個新的分區。這樣新的文件就自動被轉到新分區上建立。舊文件還在原來的分區上。
但玩這個需要一定的技術。如果樓主有閑心,可以試試。
我建議轉換分區的時候。直接用 mv 把 /usr 的老文件轉移到新的分區上。轉移的時候可以先把新的 usr 分區掛載到一個臨時的目錄上,比如 /mnt/temp 。
注意這么操作之前先修改好 /etc/fstab 。之後到純文本狀態下(如果可以用 LiveCD )進行移動,之後立即重啟。不然系統可能會找不到重要的文件而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