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對象持久化,什麼對象序列化,如何實現java的對象序列化
持久化的對象,是已經存儲到資料庫或保存到本地硬碟中的對象,我們稱之為持久化對象。
為了保存在內存中的各種對象的狀態(也就是實例變數,不是方法),並且可以把保存的對象狀態再讀出來。雖然你可以用你自己的各種各樣的方法來保存object states,但是Java給你提供一種應該比你自己好的保存對象狀態的機制,那就是序列化。
簡單說就是對象序列化是將對象狀態轉換為可保持或傳輸的格式的過程。
什麼情況下需要序列化 :
a)當你想把的內存中的對象狀態保存到一個文件中或者資料庫中時候;
b)當你想用套接字在網路上傳送對象的時候;
c)當你想通過RMI傳輸對象的時候;
對象要實現序列化,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實現Serializable介面就可以了。
public class Test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對序列化的更多了解,可以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f5df10100nw8n.html
❷ 詳解Java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Java中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是用於對象的持久化和數據交換的兩個關鍵過程。以下是關於這兩個過程的詳解:
一、序列化
- 定義:序列化是指將對象的狀態信息轉換為可以存儲或傳輸的形式的過程。在Java中,這通常意味著將對象轉換為位元組流。
- 實現方式:一個對象要實現序列化,需要實現Serializable介面。這個介面是一個標記介面,不包含任何方法,但它告訴Java編譯器該對象可以被序列化。
- 控制序列化:默認情況下,對象的所有屬性都會被序列化。但是,可以通過transient關鍵字標記某些屬性,使它們在序列化過程中被忽略。
- 版本控制:為了處理類版本變化帶來的序列化兼容性問題,可以通過定義serialVersionUID欄位來實現序列化版本控制。這個欄位是一個唯一標識符,用於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過程中驗證版本一致性。
二、反序列化
- 定義:反序列化是指將存儲或傳輸的對象狀態信息恢復為對象的過程。在Java中,這通常意味著將位元組流轉換為對象。
- 實現方式:反序列化過程通常由Java的序列化機制自動處理,只要提供的位元組流是之前通過序列化得到的,並且目標類的定義與序列化時一致。
- 恢復對象狀態:反序列化過程中,Java會根據位元組流中的信息恢復對象的所有屬性。
三、高級控制
- Externalizable介面:除了Serializable介面外,Java還提供了Externalizable介面,允許開發者更精細地控制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過程。實現Externalizable介面的對象需要自定義writeExternal和readExternal方法,以指定哪些屬性應該被序列化或反序列化。
四、應用場景
- 對象持久化:將對象的狀態保存到磁碟或其他持久化存儲介質中,以便在程序重新啟動時恢復對象狀態。
- 遠程方法調用:在分布式系統中,通過序列化傳輸對象狀態,實現遠程方法調用和數據交換。
- 深拷貝:通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實現對象的深拷貝,即復制對象及其所有引用對象的狀態。
五、推薦學習資源
- 源碼閱讀:閱讀如MyBatis等框架的源碼,可以深入了解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實際應用和實現細節。例如,《通用源碼閱讀指導書》一書以MyBatis源碼為實例,詳細講解了源碼閱讀方法,對於提升編程技能和理解序列化原理非常有幫助。
❸ java編程的序列化有哪些用處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機制在Java編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它允許對象在程序不運行的情況下持久化存在,並在程序再次運行時恢復對象。這一過程在Java中通過實現Serializable介面或使用Externalizable介面實現。
實現對象序列化的一種方式是通過繼承Serializable介面。當我們定義一個對象類時,只需實現Serializable介面,該類的所有屬性(包括private屬性和引用的對象)都可以被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然而,使用transient關鍵字阻止序列化某些屬性是簡單方便的,但它會導致在反序列化時無法獲取該屬性的值。另外,如果類中有一個引用類型的屬性,比如Person類,那麼Person類也必須繼承Serializable介面,否則程序將報錯。在序列化過程中,還應注意serialVersionUID的存在,它確保了項目迭代升級的兼容性。
另一種實現序列化的方式是通過繼承Externalizable介面。這種方式允許開發者自定義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過程,實現對屬性的控制。雖然transient關鍵字在Externalizable介面中無效,但可以指定序列化哪些屬性。同時,Externalizable對象必須有默認構造函數且必需是public的,否則在反序列化時會拋出異常。
serialVersionUID的作用在於確保反序列化時使用的版本與序列化時一致,以避免在版本迭代中出現兼容性問題。默認情況下,編譯器會自動生成serialVersionUID。靜態變數不會被序列化,這意味著它們的值不會被寫入文件流中,因此在反序列化後仍然保持不變。
序列化也可用於實現深拷貝,即將一個對象完全復制到另一個對象中,包括所有屬性和引用的對象。這種技術在對象管理中非常有用,特別是在需要在多個地方使用相同對象的場景中。
除了JDK自帶的序列化方式,還有其他常見的序列化協議,如protobuf、JSON等,它們在序列化數據大小、序列化耗時、跨平台、語言支持以及團隊技術積累等方面各有優劣。選擇哪種序列化方式應根據具體需求考慮。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技術在Java編程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包括持久化對象、實現深拷貝、傳輸對象數據等。通過合理利用這些技術,可以提高程序的健壯性和靈活性。掌握序列化相關知識對於Java開發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