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java 中多線程的實現方法有哪些,如何使用
Java多線程的創建及啟動
Java中線程的創建常見有如三種基本形式
1.繼承Thread類,重寫該類的run()方法。
復制代碼
1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2
3 private int i = 0;
4
5 @Override
6 public void run() {
7 for (i = 0; i < 100; i++) {
8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9 }
10 }
11 }
復制代碼
復制代碼
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for (int i = 0; i < 100; i++) {
5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6 if (i == 30) {
7 Thread myThread1 = new MyThread(); // 創建一個新的線程 myThread1 此線程進入新建狀態
8 Thread myThread2 = new MyThread(); // 創建一個新的線程 myThread2 此線程進入新建狀態
9 myThread1.start(); // 調用start()方法使得線程進入就緒狀態
10 myThread2.start(); // 調用start()方法使得線程進入就緒狀態
11 }
12 }
13 }
14 }
復制代碼
如上所示,繼承Thread類,通過重寫run()方法定義了一個新的線程類MyThread,其中run()方法的方法體代表了線程需要完成的任務,稱之為線程執行體。當創建此線程類對象時一個新的線程得以創建,並進入到線程新建狀態。通過調用線程對象引用的start()方法,使得該線程進入到就緒狀態,此時此線程並不一定會馬上得以執行,這取決於CPU調度時機。
2.實現Runnable介面,並重寫該介面的run()方法,該run()方法同樣是線程執行體,創建Runnable實現類的實例,並以此實例作為Thread類的target來創建Thread對象,該Thread對象才是真正的線程對象。
復制代碼
1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2 private int i = 0;
3
4 @Override
5 public void run() {
6 for (i = 0; i < 100; i++) {
7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8 }
9 }
10 }
復制代碼
復制代碼
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for (int i = 0; i < 100; i++) {
5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6 if (i == 30) {
7 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 創建一個Runnable實現類的對象
8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myRunnable); // 將myRunnable作為Thread target創建新的線程
9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myRunnable);
10 thread1.start(); // 調用start()方法使得線程進入就緒狀態
11 thread2.start();
12 }
13 }
14 }
15 }
復制代碼
相信以上兩種創建新線程的方式大家都很熟悉了,那麼Thread和Runnable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下面這個例子。
復制代碼
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for (int i = 0; i < 100; i++) {
5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6 if (i == 30) {
7 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8 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myRunnable);
9 thread.start();
10 }
11 }
12 }
13 }
14
15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16 private int i = 0;
17
18 @Override
19 public void run() {
20 System.out.println("in MyRunnable run");
21 for (i = 0; i < 100; i++) {
22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23 }
24 }
25 }
26
27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28
29 private int i = 0;
30
31 public MyThread(Runnable runnable){
32 super(runnable);
33 }
34
35 @Override
36 public void run() {
37 System.out.println("in MyThread run");
38 for (i = 0; i < 100; i++) {
39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40 }
41 }
42 }
復制代碼
同樣的,與實現Runnable介面創建線程方式相似,不同的地方在於
1 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myRunnable);
那麼這種方式可以順利創建出一個新的線程么?答案是肯定的。至於此時的線程執行體到底是MyRunnable介面中的run()方法還是MyThread類中的run()方法呢?通過輸出我們知道線程執行體是MyThread類中的run()方法。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Thread類本身也是實現了Runnable介面,而run()方法最先是在Runnable介面中定義的方法。
1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 {
2
3 public abstract void run();
4
5 }
我們看一下Thread類中對Runnable介面中run()方法的實現:
復制代碼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f (target != null) {
target.run();
}
}
復制代碼
也就是說,當執行到Thread類中的run()方法時,會首先判斷target是否存在,存在則執行target中的run()方法,也就是實現了Runnable介面並重寫了run()方法的類中的run()方法。但是上述給到的列子中,由於多態的存在,根本就沒有執行到Thread類中的run()方法,而是直接先執行了運行時類型即MyThread類中的run()方法。
3.使用Callable和Future介面創建線程。具體是創建Callable介面的實現類,並實現clall()方法。並使用FutureTask類來包裝Callable實現類的對象,且以此FutureTask對象作為Thread對象的target來創建線程。
看著好像有點復雜,直接來看一個例子就清晰了。
復制代碼
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5 Callable<Integer> myCallable = new MyCallable(); // 創建MyCallable對象
6 FutureTask<Integer> ft = new FutureTask<Integer>(myCallable); //使用FutureTask來包裝MyCallable對象
7
8 for (int i = 0; i < 100; i++) {
9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10 if (i == 30) {
11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ft); //FutureTask對象作為Thread對象的target創建新的線程
12 thread.start(); //線程進入到就緒狀態
13 }
14 }
15
16 System.out.println("主線程for循環執行完畢..");
17
18 try {
19 int sum = ft.get(); //取得新創建的新線程中的call()方法返回的結果
20 System.out.println("sum = " + sum);
2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22 e.printStackTrace();
23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24 e.printStackTrace();
25 }
26
27 }
28 }
29
30
31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Integer> {
32 private int i = 0;
33
34 // 與run()方法不同的是,call()方法具有返回值
35 @Override
36 public Integer call() {
37 int sum = 0;
38 for (; i < 100; i++) {
39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40 sum += i;
41 }
42 return sum;
43 }
44
45 }
復制代碼
首先,我們發現,在實現Callable介面中,此時不再是run()方法了,而是call()方法,此call()方法作為線程執行體,同時還具有返回值!在創建新的線程時,是通過FutureTask來包裝MyCallable對象,同時作為了Thread對象的target。那麼看下FutureTask類的定義:
1 public class FutureTask<V> implements RunnableFuture<V> {
2
3 //....
4
5 }
1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Future<V> extends Runnable, Future<V> {
2
3 void run();
4
5 }
於是,我們發現FutureTask類實際上是同時實現了Runnable和Future介面,由此才使得其具有Future和Runnable雙重特性。通過Runnable特性,可以作為Thread對象的target,而Future特性,使得其可以取得新創建線程中的call()方法的返回值。
執行下此程序,我們發現sum = 4950永遠都是最後輸出的。而「主線程for循環執行完畢..」則很可能是在子線程循環中間輸出。由CPU的線程調度機制,我們知道,「主線程for循環執行完畢..」的輸出時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那麼為什麼sum =4950會永遠最後輸出呢?
原因在於通過ft.get()方法獲取子線程call()方法的返回值時,當子線程此方法還未執行完畢,ft.get()方法會一直阻塞,直到call()方法執行完畢才能取到返回值。
上述主要講解了三種常見的線程創建方式,對於線程的啟動而言,都是調用線程對象的start()方法,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能對同一線程對象兩次調用start()方法。
你好,本題已解答,如果滿意
請點右下角「採納答案」。
㈡ java 子線程如何返回結果給主線程
可以的 你的主線程來和子線程 synchronized 一個自boolean變數(flag)
當子線程到達一定條件是將其設置成false;
而主線程run()做這樣的設置 while(flag){}
這樣主線程就會結束了~~
其實有直接關閉線程的方法 但是不建議這么做~~
防止出現死鎖.
㈢ java中線程的run()方法
兩種方法的區別
1) start:
用
start方法來啟動線程,真正實現了多線程運行,這時無需等待run方法體代碼執行完畢而直接繼續執行下面的代碼。通過調用Thread類的
start()方法來啟動一個線程,這時此線程處於就緒(可運行)狀態,並沒有運行,一旦得到cpu時間片,就開始執行run()方法,這里方法
run()稱為線程體,它包含了要執行的這個線程的內容,Run方法運行結束,此線程隨即終止。
2) run:
run()
方法只是類的一個普通方法而已,如果直接調用Run方法,程序中依然只有主線程這一個線程,其程序執行路徑還是只有一條,還是要順序執行,還是要等待
run方法體執行完畢後才可繼續執行下面的代碼,這樣就沒有達到寫線程的目的。總結:調用start方法方可啟動線程,而run方法只是thread的一
個普通方法調用,還是在主線程里執行。這兩個方法應該都比較熟悉,把需要並行處理的代碼放在run()方法中,start()方法啟動線程將自動調用
run()方法,這是由jvm的內存機制規定的。並且run()方法必須是public訪問許可權,返回值類型為void.。
兩種方式的比較 :
實際中往往採用實現Runable介面,一方面因為java只支持單繼承,繼承了Thread類就無法再繼續繼承其它類,而且Runable介面只有一個run方法;另一方面通過結果可以看出實現Runable介面才是真正的多線程……
㈣ java中runnable和callable的區別
1、意義區別:
Runnable介面中的run()方法的返回值是void,它做的事情只是純粹地去執行run()方法中的代碼而已;
Callable介面中的call()方法是有返回值的,是一個泛型,和Future、FutureTask配合可以用來獲取非同步執行的結果。
2、使用方法區別:
定義runnable介面的實現類,並重寫該介面的run()方法,該run()方法的方法體同樣是該線程的線程執行體。
創建 Runnable實現類的實例,並依此實例作為Thread的target來創建Thread對象,該Thread對象才是真正的線程對象。
舉例說明:
package org.thread.demo;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MyThread(String name) {
super();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ln("線程開始:"+this.name+",i="+i);
}
㈤ 如何在java中獲取線程非同步執行之後的結果
java中提供了Future<V>介面和實現了Future介面的FutureTask<V> 類來將線程執行之後的結果返回(通過get()方法)。
1.Future<V>介面
Runnable介面執行任務是不返回任何值的,Runnable的run()方法的執行結果是void,而Future介面的call方法是有返回結果的,這是Runnable跟Future的區別之一,它們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實現了Runnable介面的任務執行是調用ExecutorService的execute(Runnable task)方法,而實現了Future介面的任務是調用ExecutorService的submit(Future task)方法。調用Future的get()方法就能直接得到任務的返回值,該方法會一直阻塞直到任務的結果出來為止,我們可以調用Future的isDone()方法來判斷該任務的結果是否准備就緒。
[java] view plai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ion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
public class TestFutur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Future result1 = executor.submit(new Callable()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10; i++) {
sum += i;
}
return sum;
}
});
Future result2 = executor.submit(new Callable()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int sum = 0;
for (int i = 10; i < 100; i++) {
sum += i;
}
return sum;
}
});
executor.shutdown();
System.out.println(result1.get() + result2.get());
}
}
2.FutureTask類
FutureTask實現了Future介面,將一個Callable實例作為參數傳給它,就能創建一個FutureTask實例,然後用ExecutorService的submit方法來執行這個實例。最後同樣是用get方法獲取線程執行後的結果。
[plain] view plai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ion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Task;
public class TestFutureTask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Callable task = new Callabl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結果";
}
};
FutureTask ft = new FutureTask(task);
executor.submit(ft);
System.out.println(ft.get());
executor.shutdown();
}
}empty
㈥ java多線程問題 跳過run方法裡面的if執行
多線程
35. 並行和並發有什麼區別?
並行是指兩個或者多個事件在同一時刻發生;而並發是指兩個或多個事件在同一時間間隔發生。
並行是在不同實體上的多個事件,並發是在同一實體上的多個事件。
在一台處理器上「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在多台處理器上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如hadoop分布式集群。
所以並發編程的目標是充分的利用處理器的每一個核,以達到最高的處理性能。
36. 線程和進程的區別?
簡而言之,進程是程序運行和資源分配的基本單位,一個程序至少有一個進程,一個進程至少有一個線程。進程在執行過程中擁有獨立的握脊內存單元,而多個線程共享內存資源,減少切換次數,從而效率更高。線程是進程的一個實體,是cpu調度和分派的基本單位,是比程序更小的能獨立運行的基本單位。同一進程中的多個線程之間可以並發執行。
37. 守護線程是什麼?
守護線程(即daemon thread),是個服務線程,准確地來說就是服務其他的線程。
38. 創建線程有哪幾種方式?
①. 繼承Thread類創建線程類
定義Thread類的子類,並重寫該類的run方法,該run方法的方法體就代表了線程要完成的任務。因此把run方法稱為執行體。
創建Thread子類的實例,即創建了線程對象。
調用線程對象的start方法來啟動該線程。
②. 通過Runnable介面創建線程類
定義runnable介面的實現類,並重寫該介面的run方法,該run方法的方法體同樣是該線程的線程執行體。
創建 Runnable實現類的實例,並依此實例作為Thread的target來創建Thread對象,該Thread對象才是真正的線程對象。
調用線程對象的start方法來啟動該線程。
③. 通過Callable和Future創建線程
創建Callable介面的實現類,並實現call方法,該call方法將作為線程執行體,並且有返回值。
創建Callable實現類的實例,使用FutureTask類來包裝Callable對象,該FutureTask對象封裝了該Callable對象的call方法的返回值。
使用FutureTask對象作為Thread對象的target創建並啟動新線程。
調用FutureTask對象的get方法來獲得子線程執行結束後的返回值。
39. 說一下 runnable 和 callable 有什麼區別?
有點深的問題了,也看出一個Java程序員學習知識的廣度。
Runnable介面中的run方法的返回值是void,它做的事情只是純粹地去執行run方法中的代碼而已;
Callable介面中的call方法是有返回值的,是一個泛型,和Future、FutureTask配合可以用來獲取非同步執行的結果。
40. 線程有哪些狀態?
線程通常都有五種狀態,創建、就緒、運行、阻塞和死亡。
創建狀態。在生成線程對象,並沒有調用該對象的start方法,這是線程處於創建狀態。
就緒狀態。當調用了線程對象的start方法之後,該線段侍滲程就進入了就緒狀態,但是此時線程調度程序還沒有把該線程設置為當前線程,此時處於就緒狀態。在談冊線程運行之後,從等待或者睡眠中回來之後,也會處於就緒狀態。
運行狀態。線程調度程序將處於就緒狀態的線程設置為當前線程,此時線程就進入了運行狀態,開始運行run函數當中的代碼。
阻塞狀態。線程正在運行的時候,被暫停,通常是為了等待某個時間的發生(比如說某項資源就緒)之後再繼續運行。sleep,suspend,wait等方法都可以導致線程阻塞。
死亡狀態。如果一個線程的run方法執行結束或者調用stop方法後,該線程就會死亡。對於已經死亡的線程,無法再使用start方法令其進入就緒
41. sleep 和 wait 有什麼區別?
sleep:方法是線程類(Thread)的靜態方法,讓調用線程進入睡眠狀態,讓出執行機會給其他線程,等到休眠時間結束後,線程進入就緒狀態和其他線程一起競爭cpu的執行時間。因為sleep 是static靜態的方法,他不能改變對象的機鎖,當一個synchronized塊中調用了sleep 方法,線程雖然進入休眠,但是對象的機鎖沒有被釋放,其他線程依然無法訪問這個對象。
wait:wait是Object類的方法,當一個線程執行到wait方法時,它就進入到一個和該對象相關的等待池,同時釋放對象的機鎖,使得其他線程能夠訪問,可以通過notify,notifyAll方法來喚醒等待的線程
42. notify和 notifyAll有什麼區別?
如果線程調用了對象的 wait方法,那麼線程便會處於該對象的等待池中,等待池中的線程不會去競爭該對象的鎖。
當有線程調用了對象的 notifyAll方法(喚醒所有 wait 線程)或 notify方法(只隨機喚醒一個 wait 線程),被喚醒的的線程便會進入該對象的鎖池中,鎖池中的線程會去競爭該對象鎖。也就是說,調用了notify後只要一個線程會由等待池進入鎖池,而notifyAll會將該對象等待池內的所有線程移動到鎖池中,等待鎖競爭。
優先順序高的線程競爭到對象鎖的概率大,假若某線程沒有競爭到該對象鎖,它還會留在鎖池中,唯有線程再次調用 wait方法,它才會重新回到等待池中。而競爭到對象鎖的線程則繼續往下執行,直到執行完了 synchronized 代碼塊,它會釋放掉該對象鎖,這時鎖池中的線程會繼續競爭該對象鎖。
43. 線程的 run和 start有什麼區別?
每個線程都是通過某個特定Thread對象所對應的方法run來完成其操作的,方法run稱為線程體。通過調用Thread類的start方法來啟動一個線程。
start方法來啟動一個線程,真正實現了多線程運行。這時無需等待run方法體代碼執行完畢,可以直接繼續執行下面的代碼;這時此線程是處於就緒狀態, 並沒有運行。然後通過此Thread類調用方法run來完成其運行狀態, 這里方法run稱為線程體,它包含了要執行的這個線程的內容, Run方法運行結束, 此線程終止。然後CPU再調度其它線程。
run方法是在本線程里的,只是線程里的一個函數,而不是多線程的。 如果直接調用run,其實就相當於是調用了一個普通函數而已,直接待用run方法必須等待run方法執行完畢才能執行下面的代碼,所以執行路徑還是只有一條,根本就沒有線程的特徵,所以在多線程執行時要使用start方法而不是run方法。
44. 創建線程池有哪幾種方式?
①.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創建一個固定長度的線程池,每當提交一個任務就創建一個線程,直到達到線程池的最大數量,這時線程規模將不再變化,當線程發生未預期的錯誤而結束時,線程池會補充一個新的線程。
②. newCachedThreadPool
創建一個可緩存的線程池,如果線程池的規模超過了處理需求,將自動回收空閑線程,而當需求增加時,則可以自動添加新線程,線程池的規模不存在任何限制。
③.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這是一個單線程的Executor,它創建單個工作線程來執行任務,如果這個線程異常結束,會創建一個新的來替代它;它的特點是能確保依照任務在隊列中的順序來串列執行。
④. newScheledThreadPool(int corePoolSize)
創建了一個固定長度的線程池,而且以延遲或定時的方式來執行任務,類似於Timer。
45. 線程池都有哪些狀態?
線程池有5種狀態:Running、ShutDown、Stop、Tidying、Terminated
㈦ java future函數的作用
在並發編程時,一般使用runnable,然後扔給線程池完事,這種情況下不需要線程的結果。
所以run的返回值是void類型。
如果是一個多線程協作程序,比如菲波拉切數列,1,1,2,3,5,8...使用多線程來計算。
但後者需要前者的結果,就需要用callable介面了。
callable用法和runnable一樣,信襪只不過調用的是call方法,該方法有一個泛型返回值類型,你可以任意指定。
線程是帆坦薯屬於非同步計算模型,所以你不可能直接從別的線程中得到函數返回值。
這時候,Future就出場了。Futrue可以監視目標線程調用call的情況,當你調用Future的get()方法以獲得結果時,當前線態者程就開始阻塞,直接call方法結束返回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