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編程語言 > 堆排java

堆排java

發布時間:2024-02-09 09:11:45

java問題

只要加到比較方法之中就可以
如:比較方法如下
for(int i=0;i<100;i++)
for(int j=i;j<100;j++){
if(array[i]>array[j]){
int temp=array[i];
array[i]=array[j];
array[j]=temp;
}
}
把::
比較次數compare_count、交換次數exchange_count、探測次數probe_count)加到裡面就可以

for(int i=0,compare_count=0;i<100;i++)
for(int j=i;j<100;j++){
if(array[i]>array[j]){
compare_count++;
int temp=array[i];
array[i]=array[j];
array[j]=temp;
exchange_count++;
}
}

就可以了
各種排序方法的綜合比較

一、時間性能

按平均的時間性能來分,有三類排序方法:
時間復雜度為O(nlogn)的方法有:快速排序、堆排序和歸並排序,其中以快速排序為最好;

時間復雜度為O(n2)的有:直接插入排序、起泡排序和簡單選擇排序,其中以直接插入為最好,特別是對那些對關鍵字近似有序的記錄序列尤為如此;

時間復雜度為O(n)的排序方法只有,基數排序。

當待排記錄序列按關鍵字順序有序時,直接插入排序和起泡排序能達到O(n)的時間復雜度;而對於快速排序而言,這是最不好的情況,此時的時間性能蛻化為O(n2),因此是應該盡量避免的情況。
簡單選擇排序、堆排序和歸並排序的時間性能不隨記錄序列中關鍵字的分布而改變。
二、空間性能

指的是排序過程中所需的輔助空間大小。

1. 所有的簡單排序方法(包括:直接插入、起泡和簡單選擇)和堆排序的空間復雜度為O(1);

2. 快速排序為O(logn ),為棧所需的輔助空間;

3. 歸並排序所需輔助空間最多,其空間復雜度為O(n );

4.鏈式基數排序需附設隊列首尾指針,則空間復雜度為O(rd )。

三、排序方法的穩定性能

1. 穩定的排序方法指的是,對於兩個關鍵字相等的記錄,它們在序列中的相對位置,在排序之前和經過排序之後,沒有改變。

2. 當對多關鍵字的記錄序列進行LSD方法排序時,必須採用穩定的排序方法。

3. 對於不穩定的排序方法,只要能舉出一個實例說明即可。

4. 快速排序和堆排序是不穩定的排序方法。

四、關於「排序方法的時間復雜度的下限」

本章討論的各種排序方法,除基數排序外,其它方法都是基於「比較關鍵字」進行排序的排序方法,可以證明,這類排序法可能達到的最快的時間復雜度為O(n logn )。(基數排序不是基於「比較關鍵字」的排序方法,所以它不受這個限制)。

可以用一棵判定樹來描述這類基於「比較關鍵字」進行排序的排序方法。

例如,對三個關鍵字進行排序的判定樹如下:

描述排序的判定樹有兩個特點:

1.樹上的每一次「比較」都是必要的;

2.樹上的葉子結點包含所有可能情況。

則由上圖所示「判定樹的深度為4」可以推出「至多進行三次比較」即可完成對三個關鍵字的排序。反過來說,由此判定樹可見,考慮最壞情況,「至少要進行三次比較」才能完成對三個關鍵字的排序。

對三個關鍵字進行排序的判定樹深度是唯一的。即無論按什麼先後順序去進行比較,所得判定樹的深度都是3。

當關鍵字的個數超過3之後,不同的排序方法其判定樹的深度不同。例如,對4個關鍵字進行排序時,直接插入的判定樹的深度為6, 而折半插入的判定樹的深度為5。

可以證明,對4個關鍵字進行排序,至少需進行5次比較。因為,4個關鍵字排序的結果有4!=24種可能,即排序的判定樹上必須有24個葉子結點,其深度的最小值為6。

一般情況下,對n個關鍵字進行排序,可能得到的結果有n! 種,由於含n! 個葉子結點的二叉樹的深度不小於 , 則對n個關鍵字進行排序的比較次數至少是

。利用斯蒂林近似公式

所以,基於「比較關鍵字」進行排序的排序方法,可能達到的最快的時間復雜度為O(n logn )。

快速排序是對冒泡排序的一種改進。它的基本思想是:通過一躺排序將要排序的數據分割成獨立的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數據都比另外一不部分的所有數據都要小,然後再按次方法對這兩部分數據分別進行快速排序,整個排序過程可以遞歸進行,以此達到整個數據變成有序序列。

假設要排序的數組是A[1]……A[N],首先任意選取一個數據(通常選用第一個數據)作為關鍵數據,然後將所有比它的數都放到它前面,所有比它大的數都放到它後面,這個過程稱為一躺快速排序。一躺快速排序的演算法是:

1)、設置兩個變數I、J,排序開始的時候I:=1,J:=N;

2)以第一個數組元素作為關鍵數據,賦值給X,即X:=A[1];

3)、從J開始向前搜索,即由後開始向前搜索(J:=J-1),找到第一個小於X的值,兩者交換;

4)、從I開始向後搜索,即由前開始向後搜索(I:=I+1),找到第一個大於X的值,兩者交換;

5)、重復第3、4步,直到I=J;

例如:待排序的數組A的值分別是:(初始關鍵數據X:=49)

A[1] A[2] A[3] A[4] A[5] A[6] A[7]:

49 38 65 97 76 13 27

進行第一次交換後: 27 38 65 97 76 13 49

( 按照演算法的第三步從後面開始找

進行第二次交換後: 27 38 49 97 76 13 65

( 按照演算法的第四步從前面開始找>X的值,65>49,兩者交換,此時I:=3 )

進行第三次交換後: 27 38 13 97 76 49 65

( 按照演算法的第五步將又一次執行演算法的第三步從後開始找

進行第四次交換後: 27 38 13 49 76 97 65

( 按照演算法的第四步從前面開始找大於X的值,97>49,兩者交換,此時J:=4 )

此時再執行第三不的時候就發現I=J,從而結束一躺快速排序,那麼經過一躺快速排序之後的結果是:27 38 13 49 76 97 65,即所以大於49的數全部在49的後面,所以小於49的數全部在49的前面。

快速排序就是遞歸調用此過程——在以49為中點分割這個數據序列,分別對前面一部分和後面一部分進行類似的快速排序,從而完成全部數據序列的快速排序,最後把此數據序列變成一個有序的序列,根據這種思想對於上述數組A的快速排序的全過程如圖6所示:

初始狀態 {49 38 65 97 76 13 27}

進行一次快速排序之後劃分為 {27 38 13} 49 {76 97 65}

分別對前後兩部分進行快速排序 {13} 27 {38}

結束 結束 {49 65} 76 {97}

49 {65} 結束

結束

圖6 快速排序全過程

1)、設有N(假設N=10)個數,存放在S數組中;
2)、在S[1。。N]中任取一個元素作為比較基準,例如取T=S[1],起目的就是在定出T應在排序結果中的位置K,這個K的位置在:S[1。。K-1]<=S[K]<=S[K+1..N],即在S[K]以前的數都小於S[K],在S[K]以後的數都大於S[K];

3)、利用分治思想(即大化小的策略)可進一步對S[1。。K-1]和S[K+1。。N]兩組數據再進行快速排序直到分組對象只有一個數據為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如具體數據如下,那麼第一躺快速排序的過程是:

數組下標:

45 36 18 53 72 30 48 93 15 36

5) 36 36 18 15 30 45 48 93 72 534) 36 36 18 15 45 30 48 93 72 533) 36 36 18 15 72 30 48 93 45 532) 36 36 18 45 72 30 48 93 15 53

program kuaisu(input,output);
const n=10;
var
s:array[1..10] of integer;
k,l,m:integer;

procere qsort(lx,rx:integer);
var
I,j,t:integer;
Begin
I:lx;j:rx;t:s[I];
Repeat
While (s[j]>t) and (j>I) do
Begin
k:=k+1;
j:=j-1
end;
if I<j then
begin
s[I]:=s[j];I:=I+1;l:=l+1;
while (s[I]<t) and (I<j) do
begin
k:=k+1;
I:=I+1
End;
If I<j then
begin
S[j]:=s[I];j:=j-1;l:=l+1;
End;
End;
Until I=j;
S[I]:=t;I:=I+1;j:=j-1;l:=l+1;
If lx<j then qsort(lx,j);
If I<rx then qsort(I,rx)
End;{過程qsort結束}

Begin
Writeln('input 10 integer num:');
For m:=1 to n do read(s[m]);
K:=0;l:=0;
Qsort(l,n);
Writeln('排序後結果是:');
For m:=1 to n do write(s[m]:4)
End.

通過一躺排序將45放到應該放的位置K,這里K=6,那麼再對S[1。。5]和S[6。。10]分別進行快速排序。程序代碼如下:<49,兩者交換,此時J:=6>

㈡ 為什麼java底層使用快速排序而不使用堆排序

一般情況下,快速排序效率要高於堆排序。因為堆排序的常數較大(不過也是1~2之間吧)。
快速排序的平均時間復雜度是O(1.39nlogn)。一般來說,除非有需要絕對保證不能出現O(n^2)的要求,不使用堆排。
堆排序需要有效的隨機存取。

㈢ Java的排序演算法有哪些

java的排序大的分類可以分為兩種:內排序和外排序。在排序過程中,全部記錄存放在內存,則稱為內排序,如果排序過程中需要使用外存,則稱為外排序。下面講的排序都是屬於內排序。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二分法插入排序、希爾排序。
2.選擇排序:簡單選擇排序、堆排序。
3.交換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4.歸並排序
5.基數排序

㈣ java十大演算法

演算法一:快速排序演算法
快速排序是由東尼·霍爾所發展的一種排序演算法。在平均狀況下,排序 n 個項目要Ο(n log n)次比較。在最壞狀況下則需要Ο(n2)次比較,但這種狀況並不常見。事實上,快速排序通常明顯比其他Ο(n log n) 演算法更快,因為它的內部循環(inner loop)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構上很有效率地被實現出來。

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策略來把一個串列(list)分為兩個子串列(sub-lists)。

演算法步驟:

1 從數列中挑出一個元素,稱為 "基準"(pivot),

2 重新排序數列,所有元素比基準值小的擺放在基準前面,所有元素比基準值大的擺在基準的後面(相同的數可以到任一邊)。在這個分區退出之後,該基準就處於數列的中間位置。這個稱為分區(partition)操作。

3 遞歸地(recursive)把小於基準值元素的子數列和大於基準值元素的子數列排序。

遞歸的最底部情形,是數列的大小是零或一,也就是永遠都已經被排序好了。雖然一直遞歸下去,但是這個演算法總會退出,因為在每次的迭代(iteration)中,它至少會把一個元素擺到它最後的位置去。

演算法二:堆排序演算法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這種數據結構所設計的一種排序演算法。堆積是一個近似完全二叉樹的結構,並同時滿足堆積的性質:即子結點的鍵值或索引總是小於(或者大於)它的父節點。

堆排序的平均時間復雜度為Ο(nlogn) 。

演算法步驟:

創建一個堆H[0..n-1]

把堆首(最大值)和堆尾互換

3. 把堆的尺寸縮小1,並調用shift_down(0),目的是把新的數組頂端數據調整到相應位置

4. 重復步驟2,直到堆的尺寸為1

演算法三:歸並排序
歸並排序(Merge sort,台灣譯作:合並排序)是建立在歸並操作上的一種有效的排序演算法。該演算法是採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應用。

演算法步驟:

1. 申請空間,使其大小為兩個已經排序序列之和,該空間用來存放合並後的序列

2. 設定兩個指針,最初位置分別為兩個已經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3. 比較兩個指針所指向的元素,選擇相對小的元素放入到合並空間,並移動指針到下一位置

4. 重復步驟3直到某一指針達到序列尾

5. 將另一序列剩下的所有元素

㈤ queue java 是怎麼實現的

java中queue的使用
Queue介面與List、Set同一級別,都是繼承了Collection介面。LinkedList實現了Queue接 口。Queue介面窄化了對LinkedList的方法的訪問許可權(即在方法中的參數類型如果是Queue時,就完全只能訪問Queue介面所定義的方法 了,而不能直接訪問 LinkedList的非Queue的方法),以使得只有恰當的方法才可以使用。BlockingQueue 繼承了Queue介面。

隊列是一種數據結構.它有兩個基本操作:在隊列尾部加人一個元素,和從隊列頭部移除一個元素就是說,隊列以一種先進先出的方式管理數據,如果你試圖向一個 已經滿了的阻塞隊列中添加一個元素或者是從一個空的阻塞隊列中移除一個元索,將導致線程阻塞.在多線程進行合作時,阻塞隊列是很有用的工具。工作者線程可 以定期地把中間結果存到阻塞隊列中而其他工作者線線程把中間結果取出並在將來修改它們。隊列會自動平衡負載。如果第一個線程集運行得比第二個慢,則第二個 線程集在等待結果時就會阻塞。如果第一個線程集運行得快,那麼它將等待第二個線程集趕上來。下表顯示了jdk1.5中的阻塞隊列的操作:

add 增加一個元索 如果隊列已滿,則拋出一個IIIegaISlabEepeplian異常
remove 移除並返回隊列頭部的元素 如果隊列為空,則拋出一個NoSuchElementException異常
element 返回隊列頭部的元素 如果隊列為空,則拋出一個NoSuchElementException異常
offer 添加一個元素並返回true 如果隊列已滿,則返回false
poll 移除並返問隊列頭部的元素 如果隊列為空,則返回null
peek 返回隊列頭部的元素 如果隊列為空,則返回null
put 添加一個元素 如果隊列滿,則阻塞
take 移除並返回隊列頭部的元素 如果隊列為空,則阻塞

remove、element、offer 、poll、peek 其實是屬於Queue介面。

阻塞隊列的操作可以根據它們的響應方式分為以下三類:aad、removee和element操作在你試圖為一個已滿的隊列增加元素或從空隊列取得元素時 拋出異常。當然,在多線程程序中,隊列在任何時間都可能變成滿的或空的,所以你可能想使用offer、poll、peek方法。這些方法在無法完成任務時 只是給出一個出錯示而不會拋出異常。

注意:poll和peek方法出錯進返回null。因此,向隊列中插入null值是不合法的。

還有帶超時的offer和poll方法變種,例如,下面的調用:
boolean success = q.offer(x,100,TimeUnit.MILLISECONDS);
嘗試在100毫秒內向隊列尾部插入一個元素。如果成功,立即返回true;否則,當到達超時進,返回false。同樣地,調用:
Object head = q.poll(100, TimeUnit.MILLISECONDS);
如果在100毫秒內成功地移除了隊列頭元素,則立即返回頭元素;否則在到達超時時,返回null。

最後,我們有阻塞操作put和take。put方法在隊列滿時阻塞,take方法在隊列空時阻塞。

java.ulil.concurrent包提供了阻塞隊列的4個變種。默認情況下,LinkedBlockingQueue的容量是沒有上限的(說的不準確,在不指定時容量為Integer.MAX_VALUE,不要然的話在put時怎麼會受阻呢),但是也可以選擇指定其最大容量,它是基於鏈表的隊列,此隊列按 FIFO(先進先出)排序元素。

ArrayBlockingQueue在構造時需要指定容量, 並可以選擇是否需要公平性,如果公平參數被設置true,等待時間最長的線程會優先得到處理(其實就是通過將ReentrantLock設置為true來 達到這種公平性的:即等待時間最長的線程會先操作)。通常,公平性會使你在性能上付出代價,只有在的確非常需要的時候再使用它。它是基於數組的阻塞循環隊 列,此隊列按 FIFO(先進先出)原則對元素進行排序。

PriorityBlockingQueue是一個帶優先順序的 隊列,而不是先進先出隊列。元素按優先順序順序被移除,該隊列也沒有上限(看了一下源碼,PriorityBlockingQueue是對 PriorityQueue的再次包裝,是基於堆數據結構的,而PriorityQueue是沒有容量限制的,與ArrayList一樣,所以在優先阻塞 隊列上put時是不會受阻的。雖然此隊列邏輯上是無界的,但是由於資源被耗盡,所以試圖執行添加操作可能會導致 OutOfMemoryError),但是如果隊列為空,那麼取元素的操作take就會阻塞,所以它的檢索操作take是受阻的。另外,往入該隊列中的元 素要具有比較能力。

最後,DelayQueue(基於PriorityQueue來實現的)是一個存放Delayed 元素的無界阻塞隊列,只有在延遲期滿時才能從中提取元素。該隊列的頭部是延遲期滿後保存時間最長的 Delayed 元素。如果延遲都還沒有期滿,則隊列沒有頭部,並且poll將返回null。當一個元素的 getDelay(TimeUnit.NANOSECONDS) 方法返回一個小於或等於零的值時,則出現期滿,poll就以移除這個元素了。此隊列不允許使用 null 元素。

㈥ 數據結構 java開發中常用的排序演算法有哪些

排序演算法有很多,所以在特定情景中使用哪一種演算法很重要。為了選擇合適的演算法,可以按照建議的順序考慮以下標准:
(1)執行時間
(2)存儲空間
(3)編程工作
對於數據量較小的情形,(1)(2)差別不大,主要考慮(3);而對於數據量大的,(1)為首要。

主要排序法有:
一、冒泡(Bubble)排序——相鄰交換
二、選擇排序——每次最小/大排在相應的位置
三、插入排序——將下一個插入已排好的序列中
四、殼(Shell)排序——縮小增量
五、歸並排序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拓撲排序

一、冒泡(Bubble)排序

----------------------------------Code 從小到大排序n個數------------------------------------
void BubbleSortArray()
{
for(int i=1;i<n;i++)
{
for(int j=0;i<n-i;j++)
{
if(a[j]>a[j+1])//比較交換相鄰元素
{
int temp;
temp=a[j]; a[j]=a[j+1]; a[j+1]=temp;
}
}
}
}
-------------------------------------------------Code------------------------------------------------
效率 O(n²),適用於排序小列表。

二、選擇排序
----------------------------------Code 從小到大排序n個數--------------------------------
void SelectSortArray()
{
int min_index;
for(int i=0;i<n-1;i++)
{
min_index=i;
for(int j=i+1;j<n;j++)//每次掃描選擇最小項
if(arr[j]<arr[min_index]) min_index=j;
if(min_index!=i)//找到最小項交換,即將這一項移到列表中的正確位置
{
int temp;
temp=arr[i]; arr[i]=arr[min_index]; arr[min_index]=temp;
}
}
}
-------------------------------------------------Code-----------------------------------------
效率O(n²),適用於排序小的列表。

三、插入排序
--------------------------------------------Code 從小到大排序n個數-------------------------------------
void InsertSortArray()
{
for(int i=1;i<n;i++)//循環從第二個數組元素開始,因為arr[0]作為最初已排序部分
{
int temp=arr[i];//temp標記為未排序第一個元素
int j=i-1;
while (j>=0 && arr[j]>temp)/*將temp與已排序元素從小到大比較,尋找temp應插入的位置*/
{
arr[j+1]=arr[j];
j--;
}
arr[j+1]=temp;
}
}
------------------------------Code--------------------------------------------------------------
最佳效率O(n);最糟效率O(n²)與冒泡、選擇相同,適用於排序小列表
若列表基本有序,則插入排序比冒泡、選擇更有效率。

四、殼(Shell)排序——縮小增量排序
-------------------------------------Code 從小到大排序n個數-------------------------------------
void ShellSortArray()
{
for(int incr=3;incr<0;incr--)//增量遞減,以增量3,2,1為例
{
for(int L=0;L<(n-1)/incr;L++)//重復分成的每個子列表
{
for(int i=L+incr;i<n;i+=incr)//對每個子列表應用插入排序
{
int temp=arr[i];
int j=i-incr;
while(j>=0&&arr[j]>temp)
{
arr[j+incr]=arr[j];
j-=incr;
}
arr[j+incr]=temp;
}
}
}
}
--------------------------------------Code-------------------------------------------
適用於排序小列表。
效率估計O(nlog2^n)~O(n^1.5),取決於增量值的最初大小。建議使用質數作為增量值,因為如果增量值是2的冪,則在下一個通道中會再次比較相同的元素。
殼(Shell)排序改進了插入排序,減少了比較的次數。是不穩定的排序,因為排序過程中元素可能會前後跳躍。

五、歸並排序
----------------------------------------------Code 從小到大排序---------------------------------------
void MergeSort(int low,int high)
{
if(low>=high) return;//每個子列表中剩下一個元素時停止
else int mid=(low+high)/2;/*將列表劃分成相等的兩個子列表,若有奇數個元素,則在左邊子列表大於右側子列表*/
MergeSort(low,mid);//子列表進一步劃分
MergeSort(mid+1,high);
int [] B=new int [high-low+1];//新建一個數組,用於存放歸並的元素
for(int i=low,j=mid+1,k=low;i<=mid && j<=high;k++)/*兩個子列表進行排序歸並,直到兩個子列表中的一個結束*/
{
if (arr[i]<=arr[j];)
{
B[k]=arr[i];
I++;
}
else
{ B[k]=arr[j]; j++; }
}
for( ;j<=high;j++,k++)//如果第二個子列表中仍然有元素,則追加到新列表
B[k]=arr[j];
for( ;i<=mid;i++,k++)//如果在第一個子列表中仍然有元素,則追加到新列表中
B[k]=arr[i];
for(int z=0;z<high-low+1;z++)//將排序的數組B的 所有元素復制到原始數組arr中
arr[z]=B[z];
}
-----------------------------------------------------Code---------------------------------------------------
效率O(nlogn),歸並的最佳、平均和最糟用例效率之間沒有差異。
適用於排序大列表,基於分治法。

六、快速排序
------------------------------------Code--------------------------------------------
/*快速排序的演算法思想:選定一個樞紐元素,對待排序序列進行分割,分割之後的序列一個部分小於樞紐元素,一個部分大於樞紐元素,再對這兩個分割好的子序列進行上述的過程。*/ void swap(int a,int b){int t;t =a ;a =b ;b =t ;}
int Partition(int [] arr,int low,int high)
{
int pivot=arr[low];//採用子序列的第一個元素作為樞紐元素
while (low < high)
{
//從後往前栽後半部分中尋找第一個小於樞紐元素的元素
while (low < high && arr[high] >= pivot)
{
--high;
}
//將這個比樞紐元素小的元素交換到前半部分
swap(arr[low], arr[high]);
//從前往後在前半部分中尋找第一個大於樞紐元素的元素
while (low <high &&arr [low ]<=pivot )
{
++low ;
}
swap (arr [low ],arr [high ]);//將這個樞紐元素大的元素交換到後半部分
}
return low ;//返回樞紐元素所在的位置
}
void QuickSort(int [] a,int low,int high)
{
if (low <high )
{
int n=Partition (a ,low ,high );
QuickSort (a ,low ,n );
QuickSort (a ,n +1,high );
}
}
----------------------------------------Code-------------------------------------
平均效率O(nlogn),適用於排序大列表。
此演算法的總時間取決於樞紐值的位置;選擇第一個元素作為樞紐,可能導致O(n²)的最糟用例效率。若數基本有序,效率反而最差。選項中間值作為樞紐,效率是O(nlogn)。
基於分治法。

七、堆排序
最大堆:後者任一非終端節點的關鍵字均大於或等於它的左、右孩子的關鍵字,此時位於堆頂的節點的關鍵字是整個序列中最大的。
思想:
(1)令i=l,並令temp= kl ;
(2)計算i的左孩子j=2i+1;
(3)若j<=n-1,則轉(4),否則轉(6);
(4)比較kj和kj+1,若kj+1>kj,則令j=j+1,否則j不變;
(5)比較temp和kj,若kj>temp,則令ki等於kj,並令i=j,j=2i+1,並轉(3),否則轉(6)
(6)令ki等於temp,結束。
-----------------------------------------Code---------------------------
void HeapSort(SeqIAst R)

{ //對R[1..n]進行堆排序,不妨用R[0]做暫存單元 int I; BuildHeap(R); //將R[1-n]建成初始堆for(i=n;i>1;i--) //對當前無序區R[1..i]進行堆排序,共做n-1趟。{ R[0]=R[1]; R[1]=R[i]; R[i]=R[0]; //將堆頂和堆中最後一個記錄交換 Heapify(R,1,i-1); //將R[1..i-1]重新調整為堆,僅有R[1]可能違反堆性質 } } ---------------------------------------Code--------------------------------------

堆排序的時間,主要由建立初始堆和反復重建堆這兩部分的時間開銷構成,它們均是通過調用Heapify實現的。

堆排序的最壞時間復雜度為O(nlgn)。堆排序的平均性能較接近於最壞性能。 由於建初始堆所需的比較次數較多,所以堆排序不適宜於記錄數較少的文件。 堆排序是就地排序,輔助空間為O(1), 它是不穩定的排序方法。

堆排序與直接插入排序的區別:
直接選擇排序中,為了從R[1..n]中選出關鍵字最小的記錄,必須進行n-1次比較,然後在R[2..n]中選出關鍵字最小的記錄,又需要做n-2次比較。事實上,後面的n-2次比較中,有許多比較可能在前面的n-1次比較中已經做過,但由於前一趟排序時未保留這些比較結果,所以後一趟排序時又重復執行了這些比較操作。
堆排序可通過樹形結構保存部分比較結果,可減少比較次數。

八、拓撲排序
例 :學生選修課排課先後順序
拓撲排序:把有向圖中各頂點按照它們相互之間的優先關系排列成一個線性序列的過程。
方法:
在有向圖中選一個沒有前驅的頂點且輸出
從圖中刪除該頂點和所有以它為尾的弧
重復上述兩步,直至全部頂點均已輸出(拓撲排序成功),或者當圖中不存在無前驅的頂點(圖中有迴路)為止。
---------------------------------------Code--------------------------------------
void TopologicalSort()/*輸出拓撲排序函數。若G無迴路,則輸出G的頂點的一個拓撲序列並返回OK,否則返回ERROR*/
{
int indegree[M];
int i,k,j;
char n;
int count=0;
Stack thestack;
FindInDegree(G,indegree);//對各頂點求入度indegree[0....num]
InitStack(thestack);//初始化棧
for(i=0;i<G.num;i++)
Console.WriteLine("結點"+G.vertices[i].data+"的入度為"+indegree[i]);
for(i=0;i<G.num;i++)
{
if(indegree[i]==0)
Push(thestack.vertices[i]);
}
Console.Write("拓撲排序輸出順序為:");
while(thestack.Peek()!=null)
{
Pop(thestack.Peek());
j=locatevex(G,n);
if (j==-2)
{
Console.WriteLine("發生錯誤,程序結束。");
exit();
}
Console.Write(G.vertices[j].data);
count++;
for(p=G.vertices[j].firstarc;p!=NULL;p=p.nextarc)
{
k=p.adjvex;
if (!(--indegree[k]))
Push(G.vertices[k]);
}
}
if (count<G.num)
Cosole.WriteLine("該圖有環,出現錯誤,無法排序。");
else
Console.WriteLine("排序成功。");
}
----------------------------------------Code--------------------------------------
演算法的時間復雜度O(n+e)。

㈦ java 編寫一個程序,輸入3個整數,然後程序將對這三個整數按照從大到小進行排列

輸入三個數你可以這樣
Scanner in=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in.nextInt();
Scanner in=new Scanner(System.in);
int b=in.nextInt();
Scanner in=new Scanner(System.in);
int c=in.nextInt();
然後對三個數進行比較。
int tmp=0;
if(a<b){
tmp=a;

a=b;

b=tmp;

}
if(a<c){
tmp=a;

a=c;

c=tmp;
}
if(b<c){
tmp=b;

b=c;

c=tmp;
}
System.out.println(a+" "+b+" "+c);
這就可以了,自己想想動回動腦子才能靈活運用答,如果只是給你代碼,你只會復制粘貼。

閱讀全文

與堆排java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給數據轉成圖形 瀏覽:490
文件管理軟體百度 瀏覽:208
ehcache配置文件集群 瀏覽:440
動脈瘤資料庫有哪些 瀏覽:861
本地的文件怎麼傳到linux 瀏覽:699
數控車床編程為什麼是直徑坐標 瀏覽:820
root寫入文件錯誤linux 瀏覽:646
編程語言公司有哪些 瀏覽:444
有哪些app可以做搬運工 瀏覽:315
網站的關鍵詞怎麼設置 瀏覽:466
蘋果如何用es文件瀏覽器 瀏覽:768
公司網路如何分段管理 瀏覽:439
js有沒有全局變數 瀏覽:347
ps文件去污漬 瀏覽:289
轎車導航下載導航文件要多少錢 瀏覽:755
華為隱藏設置密碼 瀏覽:847
qt版本選擇 瀏覽:478
word中表格頁邊距 瀏覽:440
android內存分析工具 瀏覽:140
兒童編程有哪些課程 瀏覽:96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