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理解java虛擬機棧
堆是堆(heap),棧是棧(stack),堆棧是棧。
棧中分配的是基本類型和自定義對象的引用。
堆中分配的是對象,也就是new出來的東西。 被所有線程共享。
方法區/靜態區 存放的是類信息和static變數、常量。 被所有線程共享。
也可以這么理解:堆是用來存放對象的,棧是用來運行程序的。
堆:java的垃圾回收器會自動的回收這些不用的數據。缺點是由於要動態的分配內存,存儲效率會比較的慢。
棧:棧的優勢是存取效率比較快,僅次於寄存器,棧數據可以共享。但缺點是棧中的數據大小和生存期的固定的,缺乏靈活性。
一般每個方法的調用都會獨立有一個棧來保存對象的引用變數,在方法返回後,棧會清空,當在一段代碼塊定義一個變數時,Java就在棧中為這個變數分配內存空間,當超過變數的作用域後,Java會自動釋放掉為該變數所分配的內存空間,該內存空間可以立即被另作他用。
以32位地址操作系統為例,一個進程可擁有的虛擬內存地址范圍為0-2^32。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留給kernel使用(kernel virtual memory),剩下的是進程本身使用, 即圖中的process virtual memory。
一個程序本質上都是由bss段、data段、text段三個組成的
bss段(Block Started by Symbol segment)通常是指用來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變數的一塊內存區域,一般在初始化時bss 段部分將會清零。bss段屬於靜態內存分配,即程序一開始就將其清零了。
在C語言之類的程序編譯完成之後,已初始化的全局變數保存在.data 段中,未初始化的全局變數保存在.bss 段中。
text和data段都在可執行文件中(在嵌入式系統里一般是固化在鏡像文件中),由系統從可執行文件中載入;而bss段不在可執行文件中,由系統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