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讓伺服器的的文件只能讀不能拷貝
用流媒體服務來唄,就像視頻網源站上那種,可以嵌入網頁也可以直接調用播放器,
非常容易配置,日誌也詳細。
我工作中管理了一台流媒體伺服器,對這個還比較熟悉,就windows server 2003的流媒體服務,安裝好服務以後就會有個windows media service,打開以後這種點播的節目就新建發布點,選點播,然後指定文件位置,非常容易配置。
有一些前提條件,
比如文件格式,流媒體比較適合用wmv格式的,所以要先轉換,
還有碼流,如果是內部網路,速度較快的,可以考慮大碼流,如果速度不好就不行,視情況而定把。。
最後,當然這是個相對安全的辦法,沒有絕對的安全
這種流媒體服務應該說只對網路負載壓力大點,不過你這種要求應該不會有很多人同時點這個服務,所以只要是千兆網卡,問題就不大,至於服務之間的沖突就不用擔心了,微軟自己的服務,沒什麼問題。對系統性能要求也不高
B. 騰訊雲點播 ,java如何獲取視頻點播的視頻訪問url
參考網頁鏈接
C. java文章發布與視頻點播
應該是沒有的!起碼,現在還沒有。
加入視頻點播的那都不是「簡單的」系統,
又要開源,國外不知道,國內很肯定沒有。
D. 多媒體技術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1)啟蒙發展階段
多媒體技術的一些概念和方法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1965年,泰德納爾遜(Ted Nelson)在計算機上處理文本文件時提出了一種把文本中遇到的相關文本組織在一起的方法,並為這種方法杜撰了一個詞,稱為「hypertext」(超文本)。與傳統的方式不同,超文本以非線性方式組織文本,使計算機能夠響應人的思維以及能夠方便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萬維網上的多媒體信息正是採用了超文本思想與技術,才組成了全球范圍的超媒體空間。
1967年,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組織體系結構機器組。
1968年,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elbart)在SRI演示了NLS系統。
1969年,納爾遜(Nelson)和馮丹(Van
Dam)在布朗大學開發出超文本編輯器。
197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體系結構機器組向DARPA提出多種媒體(Multiple
Media)的建議。
多媒體技術實現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1984年美國蘋果公司在研製Macintosh計算機時,為了增加圖形處理功能,改善人機交互界面,創造性地使用了位映射、窗口、圖符等技術,這一系列改進所帶來的圖形用戶界面深受用戶的歡迎。同時,滑鼠作為交互設備的引入,配合圖形用戶界面使用,大大方便了用戶的操作。蘋果公司在1987年又引入了「超級卡」,使Macintosh機成為易用、易學習、能處理多媒體信息的機器,一直受到計算機用戶的贊譽。
1985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它是一個多用戶的圖形操作環境。
1985年,美國Commodore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體計算機Amiga系統。Amiga機採用Motorola
M68000微處理器作為CPU,並配置Commodore公司研製的三個專用晶元:圖形處理晶元Agnus8370、音響處理晶元Pzula8364和視頻處理晶元Denise8362。Amiga機具有自己專用的操作系統,它能夠處理多任務,並具有下拉菜單、多窗口、圖符等功能。
1985年,尼葛洛龐帝和維斯納(Wiesner)成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
1986年,荷蘭飛利浦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聯合研製並推出CD-I(Compact Disc
Interactive,互動式緊湊光碟系統),同時公布了該系統所採用的CD-ROM光碟的數據格式。這項技術對大容量存儲設備光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並得到國際標准化組織的認可成為國際標准。大容量光碟的出現為存儲表示聲音、文字、圖形、音頻等高質量的數字化媒體提供了有效手段。
關於互動式音頻技術的研究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自1983年開始,位於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研究中心,組織了包括計算機、廣播電視和信號處理三個方面的40餘名專家,研製互動式數字視頻系統。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用標准光碟來存儲和檢索靜態圖像、運動圖像和聲音等數據。經過4年的研究,於1987年3月在國際第二屆CD-ROM年會上展示了這項稱為互動式數字視頻(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DVI)的技術。這便是多媒體技術的雛形。DVI與CD-I之間的實質性差別在於:前者的編、解碼器是置於計算機中、由計算機控制完成計算的,這就把彩色電視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融合在一起;而後者的設計目的只是用來播放記錄在光碟上的按照CD-I壓縮編碼方式編碼的電視信號(類似於後來的VCD播放器)。這便是在DVI技術出現之後,人們就立即失去了對CD-I的興趣的原因。
盡管還沒有考證出「多媒體」這個名詞是由誰和什麼時候開始第一次運用的,但是,1985年10月IEEE計算機雜志首次出版了完備的「多媒體通信」的專集,是文獻中可以找到的最早的出處。
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巨大的反響,它清楚地展現出信息處理與傳輸(即通信)技術的革命性的發展方向。國際上在同一年內成立了交互聲像工業協會,該組織1991年更名為交互多媒體協會(Interactive
Multimedia Association,IMA)時,已經有15個國家的200多個公司加入了。
交互聲像工業協會後來把互動式數字視頻系統(DVI)賣給了GE公司。1987年,Intel公司又從GE公司把這項技術買到手,並經過改進,於1989年初把DVI技術開發成為一種可普及商品。隨後又和IBM公司合作,在Comdex/Fall』89展示會上推出ActionMedia750多媒體開發平台。該平台硬體系統由音頻板、視頻板和多功能板等專用插板組成,其硬體是基於DOS系統的音頻/視頻支撐系統(Audio
Video Support System,AVSS)。1991年,Intel和IBM又合作推出了改進型的Action
Media II。該系統中的硬體部分採用更高程度的集成,集中在採集板和用戶板兩個專用插件上,軟體採用基於Windows的音頻視頻內核(Audio Video Kernel,AVK)。Action Media
II在擴展性、可移植性、視頻處理能力等方面均有極大改善。
(2)標准化階段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媒體技術逐漸成熟。多媒體技術從以研究開發為重心轉移到以應用為重心。
1989年,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向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提議建立萬維網。
1990年,100人的蘋果公司多媒體實驗室建立。
由於多媒體技術是一種綜合性技術,涉及到計算機、電子、通信、影視等多個行業技術協作,其產品的應用目標既涉及研究人員也面向普及消費者,涉及各個用戶層次。因此,標准化問題是多媒體技術實用化的關鍵。在標准化階段,研究部門和開發部門首先各自提出自己的方案,然後經分析、測試、比較、綜合,總結出最優、最便於應用推廣的標准,指導多媒體產品的研製。
1990年10月,在微軟公司會同多家廠商召開的多媒體開發工作者會議上提出了MPC1.0標准。1993年由IBM、Intel等數十家軟硬體公司組成的多媒體個人計算機市場協會(The Multimedia
PC Marketing Council, MPMC)發布了多媒體個人機的性能標准MPC2.0。1995年6月,MPMC又宣布了新的多媒體個人機技術規范MPC3.0。
1992年,實現網路上的第一個M-Bone音頻廣播。
1993年,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超級美國計算應用國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NCSA)開發出第一個萬維網瀏覽器Mosaic。
1994年,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和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en)開發出萬維網瀏覽器Netscape。
1995年,與平台無關的應用開發語言Java面世。
多媒體技術的關鍵技術是關於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和解壓解碼演算法。
靜態圖像的一個標準是國際電信聯盟的T.81。靜態圖像的主要標准稱為JPEG標准(ISO/IEC
10918),它是專家組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建立的適用於單色、彩色及多灰度連續色調靜態圖像的國際標准。該標准於1991年通過,成為ISO/IEC
10918標准,全稱為「多灰度靜態圖像的數字壓縮編碼」。
視頻/運動圖像的主要標準是國際標准化組織下屬的一個專家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制定的五個標准MPEG-1(ISO/IEC
11172)、MPEG-2(ISO/IEC13818)、MPEG-4(ISO/IEC
14496)、MPEG-7(ISO/IEC15938)和MPEG-21標准(ISO/IEC
18034)。與MPEG-1、MPEG-4等效的國際電信聯盟(ITU)標准,在運動圖像方面有用於視頻會議的H.261、用於可視電話的H.263。
另外,ISO對多媒體技術的核心設備——光碟存儲系統的規格和數據格式發布了統一的標准,特別是對流行的CD-ROM和以CD-ROM為基礎的各種音頻、視頻光碟的各種性能有統一規定。
(3)蓬勃發展
多媒體各種標準的制定和應用極大地推動了多媒體產業的發展。很多多媒體標准和實現方法(如JPEG、MPEG等)已做到晶元級,並作為成熟的商品投入市場。與此同時,涉及到多媒體領域的各種軟體系統及工具也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這些既解決了多媒體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難題,又對多媒體的普及和應用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並促使多媒體成為一個產業而迅猛發展。其代表之一是進一步發展多媒體晶元和處理器。1997年1月,Intel公司推出了具有MMX技術的奔騰處理器,使它成為多媒體計算機的一個標准。奔騰處理器在體系結構上有三個主要的特點:
① 增加了新的指令,使計算機硬體本身就具有多媒體的處理功能(新添57個多媒體指令集),能更有效地處理視頻、音頻和圖形數據。
② 單條指令多數據處理,減少了視頻、音頻、圖形和動畫處理中常有的耗時的多循環。
③ 更大的片內高速緩存,減少了處理器不得不訪問片外低速存儲器的次數。奔騰處理器使多媒體的運行速度成倍增加,並已開始取代一些普通的功能板卡。
除具有MMX技術的奔騰處理器外,還有AGP規格、MPEG-2、AC-97、PC-98、2D/3D繪圖加速器、Java Code等新技術,也為多媒體大家族增添了風采。
多媒體技術蓬勃發展的另一代表是AC97(Audio Codec
97)杜比數字環繞音響的推出。在視覺進入3D立體視覺空間的境界後,對聽覺也提出了環繞及立體音效的要求。電影製片商在講究大場景前,更會要求有逼真和臨場感十足的聲音效果。加上個人計算機游戲的刺激,將音效的需求不斷提升。AC97在這些需求的推動下,由聲霸卡的創始者Creative公司及Analog
Device、NS、Yamaha和Intel主導生產。AC97硬體解決方案由Controller(聲音產生器)及Codec
IC(編碼/解碼器)兩片晶元構成。
隨著網路電腦及新一代消費性電子產品(如電視機頂盒、DVD、可視電話、視頻會議等)的崛起,強調應用於影像及通訊處理上最佳的數字信號處理器,經過另一番的結構包裝,可由軟體驅動的方式進入消費性的多媒體處理器市場。
1996年,Chromatic
Research公司推出整合了MPEG-1、MPEG-2、視頻、音頻、2D、3D以及電視輸出等七合一功能的Mpact處理器,一舉成名,引起市場高度重視,現已推出Mpact2第二代產品,應用於DVD、計算機輔助製造、個人數字助手和行動電話等新一代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
與此同時,MPEG壓縮標准也得到推廣應用,已開始把活動影視圖像的MPEG壓縮標准推廣應用於數字衛星廣播、高清晰電視、數字錄像機以及網路環境下的視頻點播(VOD)和DVD等各方面。
虛擬現實技術正向各個應用領域延伸。1994年,美國幾所大學公開發表了視聽實驗的示範成果。
現在,多媒體技術及應用正在向更深層次發展:下一代用戶界面、基於內容的多媒體信息檢索、保證服務質量的多媒體全光通信網、基於高速互聯網的新一代分布式多媒體信息系統等多媒體技術和它的應用正在迅速發展,新的技術、新的應用、新的系統不斷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