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檢查和解決java虛擬機內存溢出的問題
一,jvm內存區域
1, 程序計數器
一塊很小的內存空間,作用是當前線程所執行的位元組碼的行號指示器。
2, java棧
與程序計數器一樣,java棧(虛擬機棧)也是線程私有的,其生命周期與線程相同。通常存放基本數據類型,對象引用(一個指向對象起始地址的引用指針或一個代表對象的句柄),reeturnAddress類型(指向一條位元組碼指令的地址)
棧區域有兩種異常類型:如果線程請求的棧深度大於虛擬機所允許的深度,將拋StrackOverflowError異常;如果虛擬機棧可以動態擴展(大部分虛擬機都可動態擴展),當擴展時無法申請到足夠的內存時會拋出OutOfMemoryError異常。
3, 本地方法棧
與虛擬機棧作用很相似,區別是虛擬機棧為虛擬機執行java方法服務,而本地方法棧則是為虛擬機用到的Native方法服務。和虛擬機棧一樣可能拋出StackOverflowError和OutOfMemoryError異常。
4, java堆
java
Heap是jvm所管理的內存中最大的區域。JavaHeap是被所有線程共享的一塊內存區域,在虛擬機啟動時創建。主要存放對象實例。JavaHeap
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區域,其可細分為新生代和老年代。如果在堆中沒有內存完成實例分配,並且也無法再擴展時,會拋出OutOfMemoryError
異常。
5, 方法區
與javaHeap一樣是各個線程共享的內存區域,用於存放已被虛擬機載入的類信息、常量、靜態變數、及時編譯器編譯後的代碼等數據。當方法區無法滿足內
存分配的需求時,將拋出OutOfMemoryError異常。方法同時包含常聽說的運行時常量池,用於存放編譯期生成的各種字面量和符號引用。
6, 直接內存
直接內存並不是虛擬機運行時數據區的一部分,也不是java虛擬機規范中定義的內存區域,是jvm外部的內存區域,這部分區域也可能導致OutOfMemoryError異常。
二,jvm參數
-Xss(StackSpace)棧空間
-Xms ,-Xmx(heap memory
space)堆空間:Heap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區域,他是jvm用來存儲對象實例的區域,Heap在32位的系統中最大為2G,其大小通過-Xms和
-Xmx來控制,-Xms為jvm啟動時申請的最小Heap內存,默認為物理內存的1/64,但小於1G,-Xmx為jvm可申請的最大的Heap內存,
默認為物理內存的1/4,一般也小於1G,默認當空餘堆內存小於40%時,jvm會最大Heap的大小到-Xmx指定大小,可通過
-XX:MinHeapFreeRatio來指定這個比例,當空餘堆內存大於70%時,JVM會將Heap的大小往-Xms指定的大小調整,可通過
-XX:MaxHeapFreeRatio來指定這個比例,但通常為了避免頻繁調整HeapSize的大小,將-Xms和-Xmx的值設為相同。
-XX:PermSize -XX:MaxPermSize :方法區持久代大小: 方法區域也是全局共享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它也會被 GC ,當方法區域需要使用的內存超過其允許的大小時,會拋出 OutOfMemory 的錯誤信息。
三,常見內存溢出錯誤解決辦法
1, OutOfMemoryError異常
除了程序計數器外,虛擬機內存的其他幾個運行時區域都有發生OutOfMemoryError(OOM)異常的可能,
Java Heap 溢出
一般的異常信息:java.lang.OutOfMemoryError:Java heap spacess
java堆用於存儲對象實例,我們只要不斷的創建對象,並且保證GC Roots到對象之間有可達路徑來避免垃圾回收機制清除這些對象,就會在對象數量達到最大堆容量限制後產生內存溢出異常。
出現這種異常,一般手段是先通過內存映像分析工具(如Eclipse Memory
Analyzer)對mp出來的堆轉存快照進行分析,重點是確認內存中的對象是否是必要的,先分清是因為內存泄漏(Memory
Leak)還是內存溢出(Memory Overflow)。
如果是內存泄漏,可進一步通過工具查看泄漏對象到GC Roots的引用鏈。於是就能找到泄漏對象時通過怎樣的路徑與GC Roots相關聯並導致垃圾收集器無法自動回收。
如果不存在泄漏,那就應該檢查虛擬機的參數(-Xmx與-Xms)的設置是否適當。
2, 虛擬機棧和本地方法棧溢出
如果線程請求的棧深度大於虛擬機所允許的最大深度,將拋出StackOverflowError異常。
如果虛擬機在擴展棧時無法申請到足夠的內存空間,則拋出OutOfMemoryError異常
這里需要注意當棧的大小越大可分配的線程數就越少。
3, 運行時常量池溢出
異常信息:java.lang.OutOfMemoryError:PermGen space
如果要向運行時常量池中添加內容,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使用String.intern()這個Native方法。該方法的作用是:如果池中已經包含一個等於
此String的字元串,則返回代表池中這個字元串的String對象;否則,將此String對象包含的字元串添加到常量池中,並且返回此String
對象的引用。由於常量池分配在方法區內,我們可以通過-XX:PermSize和-XX:MaxPermSize限制方法區的大小,從而間接限制其中常量
池的容量。
4, 方法區溢出
方法區用於存放Class的相關信息,如類名、訪問修飾符、常量池、欄位描述、方法描述等。
異常信息:java.lang.OutOfMemoryError:PermGen space
方法區溢出也是一種常見的內存溢出異常,一個類如果要被垃圾收集器回收,判定條件是很苛刻的。在經常動態生成大量Class的應用中,要特別注意這點。
『貳』 java怎麼檢查程序內存溢出
java程序大家都知道,內存溢出是經常見的錯誤,下面從基本的開始分析!
內存溢出是由於沒被引用的對象(垃圾)過多造成JVM沒有及時回收,造成的內存溢出。如果出現這種現象可行代碼排查:
一)是否App中的類中和引用變數過多使用了Static修飾 如public staitc Student s;在類中的屬性中使用 static修飾的最好只用基本類型或字元串。如public static int i = 0; //public static String str;
二)是否App中使用了大量的遞歸或無限遞歸(遞歸中用到了大量的建新的對象)
三)是否App中使用了大量循環或死循環(循環中用到了大量的新建的對象)
四)檢查App中是否使用了向資料庫查詢所有記錄的方法。即一次性全部查詢的方法,如果數據量超過10萬多條了,就可能會造成內存溢出。所以在查詢時應採用「分頁查詢」。
五)檢查是否有數組,List,Map中存放的是對象的引用而不是對象,因為這些引用會讓對應的對象不能被釋放。會大量存儲在內存中。
六)檢查是否使用了「非字面量字元串進行+」的操作。因為String類的內容是不可變的,每次運行"+"就會產生新的對象,如果過多會造成新String對象過多,從而導致JVM沒有及時回收而出現內存溢出。
如String s1 = "My name";
String s2 = "is";
String s3 = "xuwei";
String str = s1 + s2 + s3 +.........;這是會容易造成內存溢出的
但是String str = "My name" + " is " + " xuwei" + " nice " + " to " + " meet you"; //但是這種就不會造成內存溢出。因為這是」字面量字元串「,在運行"+"時就會在編譯期間運行好。不會按照JVM來執行的。
在使用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時,如果是字面量字元串進行"+"時,應選用String性能更好;如果是String類進行"+"時,在不考慮線程安全時,應選用StringBuilder性能更好。
知道原因了,解決起來就非常簡單了。
『叄』 java 數據溢出處理
int 類型在 Java 中是「有符號」的。所謂「有符號」就是有正負。在計算機中用二回進製表示所有的信息,這個符答號的區別就看首位。
首位如果是 0,就是正的,1 就是負的。正與負的區別也因此就在於取反加一。這不僅在 Java,在任何語言中都是這樣的。
所謂數值溢出就會出現這個現象。Java 中的 int 總共就 32 位,正數上限的情況首位也只能是 0,其他位都可以是 1(就是 2^31-1 的情況)。但是如果正數過大了,例如 2^31,計算機不得不把首位變成 1,並且很快就忘了這是溢出情況,把它按照正常的方式輸出了,於是就成了負的。其實也不能怪它,它沒有辦法自動處理超過溢出的情況,因為 32 位是固定的,它不能因為溢出而臨時擴展到 33 位之類的。
以上是負數的情況。溢出變成 0 的話道理也一樣。你想如果一個數大到最後 32 位都是 0 了,那計算機只能把它認作 0。這種情況有很多,例如 2^32 就是一共 33 位,首位 1,後面 32 位都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