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片機程序燒寫,使用原理
PC機 寫好的程序,通過編譯器 轉換成二進制文件,然後通過燒錄器寫入到單片機的程序寄存器中(ROM,相當於電腦的硬碟;燒錄器和單片機之間的通信,是通過特定的協議 類似於 ISP I2C UART 等,比如STC 51單片機就是通過UART 將二進制文件寫入到ROM 中的)。程序運行時候 要將程序中的變數搬到 RAM中 (類似電腦內存)。單片機中的計算單元,主要是程序指針SP 根據ROM 中的指令存取 RAM 中的參數,通過CPU 進行加減乘除 等運算,其結果就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單片機是由許多晶體管組成但是有多少我沒有查證過。如果細分的話 單片機內部還是有很多獨立的模塊,比如 定時器/計數器 I2C ISP PWM 等,越高級的單片機內部的模塊越多,也就越復雜。最後一問,不知樓主是否是問單片機怎麼生產出來的? 我也不清楚,希望對樓主能有一點點幫助。
『貳』 什麼叫做燒寫程序燒寫程序說的什麼意思
1、燒寫程序是將寫好的程序編譯好形成HEX或BIN文件後,將這個程序寫進單片機晶元的過程就叫裂斗燒寫,是沿用最早的單片機只能一次性寫入,因此就叫做燒寫,後來有核源茄了紫外線可擦除的EEPROM。
2、現在有了可隨時擦除的FLASHROM,但依然沿用叫燒寫,可以特指PC向MCU寫入程序。避改察免和單片機工作時串口的上傳和下次數據相混淆。
『叄』 IC燒錄的原理是什麼
其實:不是所有的IC都可以燒錄,只有存儲器才可以燒錄。但現在很多單片機已經集成程序存儲器,故單片機也可以燒錄。
存儲器內部是有很多很多的MOS管組成,MOS管的柵極的電壓充了電是很難釋放的(最高保存10年以上),也就是MOS管的柵極的電壓是記憶功能的。
燒錄時,程序是以二進制(0低電平和1高電平)的形式,對晶元的內部相應MOS管柵極進行充電或放電,形成數據保存。例如:一竄00000001數據送人存儲器,MOS柵極進行充放電保存,前面0000000七個對對應的MOS管放電以低電平形式保存,最後一個1,是以給MOS管柵極進行充電形式保存。這樣就八個MOS管就保存00000001的這竄數據。
讀取時,MOS管柵極放電輸出為O,充電輸出為1,將一連串的數據讀取輸出。
單片機工作時首先是讀取程序存儲器的數據,然後是完全按照程序數據來工作的;當給單片機內存儲器燒錄不同的程序,單片機工作就不相同。
『肆』 51單片機程序燒寫的原理是什麼
stc的單片機裡面有個boot程序,是固化到rom中的,用戶改不了。
這個boot程序就是用來做串口通訊和編程FLASH ROM的。
所以可以直接燒寫。但是需要個最小的系統,電源+晶振電路時必須的。
『伍』 單片機的燒寫原理是什麼
有三種方式:
1.把單片機當做一個ROM晶元,早期的單片機都是如此。將單片機放在通用編程上編程時,就像給28C256這樣的ROM中寫程序的過程一樣。只是不同的單片機使用的埠,編程用的時序不一樣。
2.像AT89S52或AVR單片機一樣,在單片機上有SPI介面,這時用專用的下載線將程序燒寫到單片機中。這時不同的是,單片機的CPU除了執行單片機本身的指令之外,還能執行對ROM進行操作的特殊指令,如ROM擦除、燒寫和校驗指令。在編程ROM時,下載線先通過傳輸這些指令給CPU執行(擦除ROM、讀入數據、燒寫ROM、和校驗ROM),這樣完成對單片機的ROM的燒寫。此外,現在普遍使用的JTAG模擬器也是這樣,單片機的CPU能執行JTAG的特殊指令,完成對ROM的燒寫操作。
3.引導程序,即單片機中已經存在了一個燒寫程序。啟動單片機時首先運行這程序,程序判斷埠狀態,如果符合「要燒寫ROM」的狀態存在,就從某個埠(串口、SPI等等)讀取數據,然後寫入到單片機的ROM中。如果沒有「要燒寫ROM」的狀態,就轉到用戶的程序開始執行。像AVR單片機的bootloader方式、STC的串口下載方式,還有其他單片機的串口編程等等都是這樣。
『陸』 單片機燒錄原理
單片機燒錄原理是單片機中已經存在了一個燒寫程序。啟動單片機時首先運行這程序,程序判斷埠狀態,如果符合「要燒寫ROM」的狀態存在,就從某個埠(串口、SPI等等)讀取數據,然後寫入到單片機的ROM中。如果沒有「要燒寫ROM」的狀態,就轉到用戶的程序開始執行。
(6)程序燒寫原理擴展閱讀:
晶元燒寫時,需要保證燒寫和標記的同步,即實際操作中應做到燒寫一片,標記一片。任何不能明確判斷晶元適用機種和校驗和的晶元,一律需重新燒寫並標識。在燒寫過程中,若發現程序與作業指導書或對照表不符,應該及時報警,決不允許私自切換程序及更改燒寫規范。
對於無故損壞燒寫規范、在燒寫規范中亂塗亂畫者查實責任人,並對責任人及組長進行處罰。燒寫晶元人員必須按照正式燒寫規范執行,進行程序燒寫。
『柒』 什麼是程序燒錄啊急求
程序燒錄即程序刻錄,把想要的數據通過刻錄機等工具刻制到光碟、燒版錄卡(GBA)等介質中。權
由於刻錄機中使用的激光頭是可寫的,當它刻錄光碟時,必須達到一定的功率才能夠將CD-RW或CD-R上的材料熔化,進行刻錄。如果使用時間一長,刻錄光碟機上的溫度非常高,並有可能導致刻錄出錯甚至損壞光碟機。
(7)程序燒寫原理擴展閱讀
刻錄工作原理
在刻錄CD-R碟片時,通過大功率激光照射CD-R碟片的染料層,在染料層上形成一個個平面(Land)和凹坑(Pit),光碟機在讀取這些平面和凹坑的時候就能夠將其轉換為0和1。由於這種變化是一次性的,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所以CD-R碟片只能寫入一次,不能重復寫入。
而CD-RW的刻錄原理與CD-R大致相同,只不過碟片上鍍的是一層200~500埃(1埃=10-8cm)厚的薄膜,這種薄膜的材質多為銀、銦、硒或碲的結晶層,這種結晶層能夠呈現出結晶和非結晶兩種狀態,等同於CD-R的平面和凹坑。
通過激光束的照射,可以在這兩種狀態之間相互轉換,所以CD-RW碟片可以重復寫入。
『捌』 單片機的燒寫原理
單片機的燒寫原理:
單片機燒枝碧寫,又稱為單片機程序下載、燒錄等,本質上是單片機和PC機按照晶元廠家規定的編程協議,通過晶元廠家規定的介面,把已編譯好的程序傳輸到單片機,單片機把數據存儲到自身存儲器中的過程。
理解這個原理需要知道幾個知識點:
單片機內部是有程序的,是出廠時固化在硬體中,用戶無法修改的(這也會被哪輪認為它內部沒有程序),這些程序可以調用各種通信介面、內部存儲器等;
可以下載的通信介面:JTAG,SPI,UART,usb等;(還有很多可以擴展485、乙太網等)
編程協議:一般大廠都李搭信會公開的,在晶元的專用技術手冊中會有;
存儲器:有很多種,掩膜,EPROM,EEROM,flash等壽命不一樣,掩膜只能一次,而且要工廠做,flash擦寫次數10000+;
可以這樣比喻性的理解:單片機就是電腦的主板,我們寫的程序就是操作系統,主板裡面裝入引導操作系統的基本程序,下載程序就是給電腦裝系統!
『玖』 stm32通過串口燒寫程序的原理是什麼
用UART1串口,然後看抄晶元簡介把boot0和boot1配置好,下載個官方的ISP下載軟體,就ok了。
首先下載一個軟體
Flash
Loader
Demo
然後就是把boot0置1
,boot1置0.
這樣就是串口下載模式。
選擇好波特率和埠。貌似默認的就行。建議改成com1.其實com0也是沒關系的。
最關鍵的是
stm32單片機的USART只能用usart1。其他幾個USART是都不行的。切記。設計電路的時候就要注意這一點。
然後可以打開,簡單的按下一步。後面選擇domn
to
device.使用默認設置。然後把hex文件放進去就OK。
其實很簡單的。
最後一步,還是要還原BOOT設置。
boot0置0,boot1置0.一定要還原設置。不然程序是不會運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