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photoshop 常用 英語單詞
A
accent 加重
accurate 精確
acquire 獲得
action 操作,運算
adjust 調整
ambient light 環境光
angle 角度
anti-aliased 平滑處理
arbitrary 任意的
arrange 排列
arrow 箭頭
artistic 藝術的,美術的
--------------------------------------------------------------------------------
B
balance 平衡
bar 條,欄
base 基準
batch 批量,成批
bevel 使成斜角,斜切
bilinear 雙線性插值
bitmap 點陣圖,點陣圖
blend 混合,調和
blur 模糊
bold 加粗
border 邊界,邊框
brightness 亮度
brush 畫筆,筆形
build 建造,創立
burn 焦化,燒黑
button 按鈕
--------------------------------------------------------------------------------
C
cache 快速存儲器
calculation 計算
calibrate 校準,校驗
canvas 畫布
carve 鐫刻
cascade 層疊
chalk 粉筆,作記號
channel 通道,頻道
charcoal 炭筆畫
chrome 鉻黃,鉻合金
classic 經典的
click (單)擊(滑鼠)
clipboard 剪貼版
clone 復制
cloud 雲彩
command 命令
content 內容
continue 連續的,持續的
contour 輪廓線,周線
contract 收縮,縮小
contrast 反差,對比
coordinate 協調,協作
craquelue 裂紋
crayon 蠟筆
crop 剪裁
crystallize 水晶
curl 螺旋狀物,捲曲的
current 當前的
cursor 游標,游標
curve 曲線
custom 自定義
--------------------------------------------------------------------------------
D
darken 較黑的,使變黑
daubs 塗抹
define 定義
design 設計
destination 目標,對象
difference 區別,差異
diffuse 散亂擴散
displace 轉移
distort 扭曲
document 文檔,文件
dodge 加亮
drop shadow 投影
otone 雙色調
plicate 復制
st 灰塵,塵土
--------------------------------------------------------------------------------
E
edge 邊界
effect 效果作用
embed 嵌入
emboss 浮雕
enlarge 放大
equalize 平均化
expand 擴充,擴展
export 輸出
extrude 突出
eyedropper 吸管
--------------------------------------------------------------------------------
F
facet 刻面
feather 暈開,羽化
fill 填充
flare 張開,閃耀
flatten 變平
flip 翻轉
fragment 碎片
fresco 壁畫
--------------------------------------------------------------------------------
G
gamut 整個領域
general 普通的
glass 玻璃杯
glow 發光
gradient 漸變
grain 紋理
graphics 圖形
grayscale 灰階,灰度圖
grid 坐標格子
group 群,組
grow 成長
guide 參考,參考線
--------------------------------------------------------------------------------
H
halftone 半色調
histogram 柱狀圖
horizontal 水平
hue 色相
--------------------------------------------------------------------------------
I
icon 圖標
image 圖像
import 輸入
index 索引
Inner 內部的
input 輸入
intensity 亮度
inverse 相反
invert 反轉,反相
--------------------------------------------------------------------------------
K
keyboard 鍵盤
kilometre 千米,公里
--------------------------------------------------------------------------------
L
lens 凹凸透鏡,焦距
level 級別,色階
light 光線
location 定位
--------------------------------------------------------------------------------
M
magic 有魔法的
magic wand 魔棒
mask 遮罩,掩膜
maximum 最大值
memory 記憶,內存
merge 合並,融合
minimum 最小值
mode 模式,方式
modify 修改,改變
monitor 顯示器,監視器
monochrome 單色的
mosaic 馬塞克
motion 運動
multichannel 多通道模式
--------------------------------------------------------------------------------
N
negative 負片,負像
noise 噪音,糙點
numeric 數字化的;分數
--------------------------------------------------------------------------------
O
offset 位移,偏移
option 選項
ornament 裝飾
outline 輪廓,外形
--------------------------------------------------------------------------------
P
palette 調色板
parameter 參數,參變數
paste 粘貼
pastel 彩色粉筆,蠟筆畫
patchwork 補教,式樣
path 路徑
pattern 圖案
perspective 透視
pinch 極化,凹陷或突起
plug-ins 插件(濾鏡)
pointillize 亂點描述
polar coordinates 極坐標
poster 招貼畫
posterize 色調分離
preference 偏好設定
preview 預覽
previous 前一個
pseudo 假的
purge 消除
--------------------------------------------------------------------------------
R
radial 圓形
range 范圍,領域
relief 救濟,援救
render 渲染,粉刷,上色
reticulation 網狀物
revert 還原,復原
ripple 漣漪,波紋
rotate 旋轉
rough 粗略
ruler 標尺
--------------------------------------------------------------------------------
S
saturation 色彩飽和度
scale 縮放
scratch 暫時,臨時
screen 屏幕
seam 縫,接縫
selection 選擇,工作區
selective 精心挑選的
separation 分離,分開
sharpen 銳化
shear 扭曲變形
similar 相似的
sketch 草圖,畫稿
skew 偏斜的
smart 靈活的,精巧的
smooth 平滑的
smudge 玷污,污點
snapshot 快照
solarize 中途曝光
spatter 濺,灑落
sponge 海綿
spray 噴,噴塗
stain 著色,染色
stamp 蓋章,蓋印
status 狀態,狀況
stereo 立體聲
stroke 筆劃,打擊
swirl 漩渦,卷狀物
--------------------------------------------------------------------------------
T
texture 質地,紋理
threshold 兩階調化
tile 平鋪,窗口並聯
trace 跟蹤,鏤邊
trail 痕跡,足跡
transform 轉變,變形
transparency 透明度
twirl 捲曲,快速旋轉
--------------------------------------------------------------------------------
U
ultimate 最終的
uncommon 罕見,非凡的
units 單位,單元
--------------------------------------------------------------------------------
V
vertex 頂點,最高點
vertical 垂直的
video 視頻,電視
view 視圖,顯示方式
virus 病毒
visible 可見的,明顯的
visual 視覺的
vogue 流行,時尚
volume (磁碟)容量
vortex 漩渦
--------------------------------------------------------------------------------
W
watercolor 水彩
watermark 水印
wave 波紋,波動
welder 焊接
workstation 工作站
wrinkle 皺紋
--------------------------------------------------------------------------------
Z
zero 零
zigzag 鋸齒
zoom in 放大
zoom out 縮小
一、File<文件>
1.New<新建>
2.Open<打開>
3.Open As<打開為>
4.Open Recent<最近打開文件>
5.Close<關閉>
6.Save<存儲>
7.Save As<存儲為>
8.Save for Web<存儲為Web所用格式>
9.Revert<恢復>
10.Place<置入>
11.Import<輸入>
<1>PDF Image
<2>Annotations<注釋>
12.Export<輸出>
13.Manage Workflow<管理工作流程>
<1>Check In<登記>
<2>Undo Check Out<還原注銷>
<3>Upload To Server<上載到伺服器>
<4>Add To Workflow<添加到工作流程>
<5>Open From Workflow<從工作流程打開>
14.Automate<自動>
<1>Batch<批處理>
<2>Create Droplet<創建快捷批處理>
<3>Conditional Mode Change<條件模式更改>
<4>Contact Sheet<聯系表>
<5>Fix Image<限制圖像>
<6>Multi
<7>Picture package<圖片包>
<8>Web Photo Gallery
15.File Info<文件簡介>
16.Print Options<列印選項>
17.Page Setup<頁面設置>
18.Print<列印>
19.Jump to<跳轉到>
20.Exit<退出>
二、Edit<編輯>
1.Undo<還原>
2.Step Forward<向前>
3.Step Backward<返回>
4.Fade<消退>
5.Cut<剪切>
6.Copy<拷貝>
7.Copy Merged<合並拷貝>
8.Paste<粘貼>
9.Paste Into<粘貼入>
10.Clear<清除>
11.Fill<填充>
12.Stroke<描邊>
13.Free Transform<自由變形>
14.Transform<變換>
<1>Again<再次>
<2>Sacle<縮放>
<3>Rotate<旋轉>
<4>Skew<斜切>
<5>Distort<扭曲>
<6>Prespective<透視>
<7>Rotate 180°<旋轉180度>
<8>Rotate 90°CW<順時針旋轉90度>
<9>Rotate 90°CCW<逆時針旋轉90度>
<10> Flip Hpeizontal<水平翻轉>
<11> Flip Vertical<垂直翻轉>
15.Define Brush<定義畫筆>
16.Define Pattern<設置圖案>
17.Define Custom Shape<定義自定形狀>
18.Purge<清除內存數據>
<1> Undo<還原>
<2> Clipboard<剪貼板>
<3> Histories<歷史紀錄>
<4> All<全部>
19.Color Settings<顏色設置>
20.Preset Manager<預置管理器>
21.Preferences<預設>
<1> General<常規>
<2> Saving Files<存儲文件>
<3> Display & Cursors<顯示與游標>
<4> Transparency & Gamut<透明區域與色域>
<5> Units & Rulers<單位與標尺>
<6> Guides & Grid<參考線與網格>
<7> Plug
<8> Memory & Image Cache<內存和圖像高速緩存>
<9> Adobe Online
<10> Workflows Options<工作流程選項>
三、Image<圖像>
1.Mode<模式>
<1> Bitmap<點陣圖>
<2> Grayscale<灰度>
<3> Duotone<雙色調>
<4> Indexed Color<索引色>
<5> RGB Color
<6> CMYK Color
<7> Lab Color
<8> Multichannel<多通道>
<9> 8 Bits/Channel<8位通道>
<10> 16 Bits/Channel<16位通道>
<11> Color Table<顏色表>
<12>Assing Profile<制定配置文件>
<13>Convert to Profile<轉換為配置文件>
2.Adjust<調整>
<1> Levels<色階>>
<2> Auto Laves<自動色階>
<3> Auto Contrast<自動對比度>
<4> Curves<曲線>>
<5> Color Balance<色彩平衡>
<6> Brightness/Contrast<亮度/對比度>
<7> Hue/Saturation<色相/飽和度>
<8> Desaturate<去色>
<9> Replace Color<替換顏色>
<10> Selective Color<可選顏色>
<11> Channel Mixer<通道混合器>
<12> Gradient Map<漸變映射>
<13> Invert<反相>
<14> Equalize<色彩均化>
<15> Threshold<閾值>
<16> Posterize<色調分離>
<17> Variations<變化>
3.Duplicate<復制>
4.Apply Image<應用圖像>
5.Calculations<計算>
6.Image Size<圖像大小>
7.Canvas Size<畫布大小>
8.Rotate Canvas<旋轉畫布>
<1> 180°<180度>
<2> 90°CW<順時針90度>
<3> 90°CCW<逆時針90度>
<4> Arbitrary<任意角度>
<5> Flip Horizontal<水平翻轉>
<6> Flip Vertical<垂直翻轉>
9.Crop<裁切>
10.Trim<修整>
11.Reverl All<顯示全部>
12.Histogram<直方圖>
13.Trap<陷印>
14.Extract<抽出>
15.Liquify<液化>
四、Layer<圖層>
1.New<新建>
<1> Layer<圖層>
<2> Background From Layer<背景圖層>
<3> Layer Set<圖層組>
<4> Layer Set From Linked<圖層組來自鏈接的>
<5> Layer via Copy<通過拷貝的圖層>
<6> Layer via Cut<通過剪切的圖層>
2.Duplicate Layer<復制圖層>
3.Delete Layer<刪除圖層>
4.Layer Properties<圖層屬性>
5.Layer style<圖層樣式>
<1> Blending Options<混合選項>
<2> Drop Shadow<投影>
<3> Inner Shadow<內陰影>
<4> Outer Glow<外發光>
<5> Inner Glow<內發光>
<6> Bevel and Emboss<斜面和浮雕>
<7> Satin<光澤>
<8> Color Overlay<顏色疊加>
<9> Gradient Overlay<漸變疊加>
<10> Pattern Overlay<圖案疊加>
<11> Stroke<描邊>
<12> Copy Layer Effects<拷貝圖層樣式>
<13> Paste Layer Effects<粘貼圖層樣式>
<14> Paste Layer Effects To Linked<將圖層樣式粘貼的鏈接的>
<15> Clear Layer Effects<清除圖層樣式>
<16> Global Light<全局光>
<17> Create Layer<創建圖層>
<18> Hide All Effects<顯示/隱藏全部效果>
<19> Scale Effects<縮放效果>
6.New Fill Layer<新填充圖層>
<1> Solid Color<純色>
<2> Gradient<漸變>
<3> Pattern<圖案>
7.New Adjustment Layer<新調整圖層>
<1>Levels<色階>
<2>Curves<曲線>
<3>Color Balance<色彩平衡>
<4>Brightness/Contrast<亮度/對比度>
<5>Hue/Saturation<色相/飽和度>
<6>Selective Color<可選顏色>
<7>Channel Mixer<通道混合器>
<8>Gradient Map<漸變映射>
<9>Invert<反相>
<10>Threshold<閾值>
<11>Posterize<色調分離>
8.Change Layer Content<更改圖層內容>
9.Layer Content Options<圖層內容選項>
10.Type<文字>
<1> Create Work Path<創建工作路徑>
<2> Convert to Shape<轉變為形狀>
<3> Horizontal<水平>
<4> Vertical<垂直>
<5> Anti-Alias None<消除鋸齒無>
<6> Anti-Alias Crisp<消除鋸齒明晰>
<7> Anti-Alias Strong<消除鋸齒強>
<8> Anti-Alias Smooth<消除鋸齒平滑>
<9> Covert To Paragraph Text<轉換為段落文字>
<10> Warp Text<文字變形>
<11>Update All Text Layers<更新所有文本圖層>
<12>Replace All Missing Fonts<替換所以缺欠文字>
11.Rasterize<柵格化>
<1>Type<文字>
<2>Shape<形狀>
<3>Fill Content<填充內容>
<4>Layer Clipping Path<圖層剪貼路徑>
<5>Layer<圖層>
<6>Linked Layers<鏈接圖層>
<7>All Layers<所以圖層>
12.New Layer Based Slice<基於圖層的切片>
13.Add Layer Mask<添加圖層蒙板>
<1> Reveal All<顯示全部>
<2> Hide All<隱藏全部>
<3> Reveal Selection<顯示選區>
<4> Hide Selection<隱藏選區>
14.Enable Layer Mask<啟用圖層蒙板>
15.Add Layer Clipping Path<添加圖層剪切路徑>
<1>Reveal All<顯示全部>
<2>Hide All<隱藏全部>
<3>Current Path<當前路徑>
16.Enable Layer Clipping Path<啟用圖層剪切路徑>
17.Group Linked<於前一圖層編組>
18.UnGroup<取消編組>
19.Arrange<排列>
<1> Bring to Front<置為頂層>
<2> Bring Forward<前移一層>
<3> Send Backward<後移一層>
<4> Send to Back<置為底層>
20.Arrange Linked<對齊鏈接圖層>
<1> Top Edges<頂邊>
<2> Vertical Center<垂直居中>
<3> Bottom Edges<底邊>
<4> Left Edges<左邊>
<5> Horizontal Center<水平居中>
<6> Right Edges<右邊>
21.Distribute Linked<分布鏈接的>
<1> Top Edges<頂邊>
<2> Vertical Center<垂直居中>
<3> Bottom Edges<底邊>
<4> Left Edges<左邊>
<5> Horizontal Center<水平居中>
<6> Right Edges<右邊>
22.Lock All Linked Layers<鎖定所有鏈接圖層>
23.Merge Linked<合並鏈接圖層>
24.Merge Visible<合並可見圖層>
25.Flatten Image<合並圖層>
26.Matting<修邊>
<1> Define<去邊>
<2> Remove Black Matte<移去黑色雜邊>
<3> Remove White Matte<移去白色雜邊>
五、Selection<選擇>
1.All<全部>
2.Deselect<取消選擇>
3.Reselect<重新選擇>
4.Inverse<反選>
5.Color Range<色彩范圍>
6.Feather<羽化>
7.Modify<修改>
<1> Border<擴邊>
<2> Smooth<平滑>
<3> Expand<擴展>
<4> Contract<收縮>
8.Grow<擴大選區>
9.Similar<選區相似>
10.Transform Selection<變換選區>
11.Load Selection<載入選區>
12.Save Selection<存儲選區>
六、Filter<濾鏡>
1.Last Filter<上次濾鏡操作>
2.Artistic<藝術效果>
<1> Colored Pencil<彩色鉛筆>
<2> Cutout<剪貼畫>
<3> Dry Brush<干筆畫>
<4> Film Grain<膠片顆粒>
<5> Fresco<壁畫>
<6> Neon Glow<霓虹燈光>
<7> Paint Daubs<塗抹棒>
<8> Palette Knife<調色刀>
<9> Plastic Wrap<塑料包裝>
<10> Poster Edges<海報邊緣>
<11> Rough Pastels<粗糙彩筆>
<12> Smudge Stick<繪畫塗抹>
<13> Sponge<海綿>
<14> Underpainting<底紋效果>
<15> Watercolor<水彩>
3.Blur<模糊>
<1> Blur<模糊>
<2> Blur More<進一步模糊>
<3> Gaussian Blur<高斯模糊>
<4> Motion Blur<動態模糊>
<5> Radial Blur<徑向模糊>
<6> Smart Blur<特殊模糊>
4.Brush Strokes<畫筆描邊>
<1> Accented Edges<強化邊緣>
<2> Angled Stroke<成角的線條>
<3> Crosshatch<陰影線>
<4> Dark Strokes<深色線條>
<5> Ink Outlines<油墨概況>
<6> Spatter<噴筆>
<7> Sprayed Strokes<噴色線條>
<8> Sumi
5.Distort<扭曲>
<1> Diffuse Glow<擴散亮光>
<2> Displace<置換>
<3> Glass<玻璃>
<4> Ocean Ripple<海洋波紋>
<5> Pinch<擠壓>
<6> Polar Coordinates<極坐標>
<7> Ripple<波紋>
<8> Shear<切變>
<9> Spherize<球面化>
<10> Twirl<旋轉扭曲>
<11> Wave<波浪>
<12> Zigzag<水波>
6.Noise<雜色>
<1> Add Noise<加入雜色>
<2> Despeckle<去斑>
<3> Dust & Scratches<蒙塵與劃痕>
<4> Median<中間值>
7.Pixelate<像素化>
<1> Color Halftone<彩色半調>
<2> Crystallize<晶格化>
<3> Facet<彩塊化>
<4> Fragment<碎片>
<5> Mezzotint<銅版雕刻>
<6> Mosaic<馬賽克>
<7> Pointillize<點狀化>
8.Render<渲染>
<1> 3D Transform<3D 變換>
<2> Clouds<雲彩>
<3> Difference Clouds<分層雲彩>
<4> Lens Flare<鏡頭光暈>
<5> Lighting Effects<光照效果>
<6> Texture Fill<紋理填充>
9.Sharpen<銳化>
<1> Sharpen<銳化>
<2> Sharpen Edges<銳化邊緣>
<3> Sharpen More<進一步銳化>
<4> Unsharp Mask
10.Sketch<素描>
<1> Bas Relief<基底凸現>
<2> Chalk & Charcoal<粉筆和炭筆>
<3> Charcoal
<3> Chrome<鉻黃>
<4> Conte Crayon<彩色粉筆>
<5> Graphic Pen<繪圖筆>
<6> Halftone Pattern<半色調圖案>
<7> Note Paper<便條紙>
<8> Photo<副本>
<9> Plaster<塑料效果>
<10> Reticulation<網狀>
<11> Stamp<圖章>
<12> Torn Edges<撕邊>
<13> Water Paper<水彩紙>
11.Stylize<風格化>
<1> Diffuse<擴散>
<2> Emboss<浮雕>
<3> Extrude<突出>
<4> Find Edges<查找邊緣>
<5> Glowing Edges<照亮邊緣>
<6> Solarize<曝光過度>
<7> Tiles<拼貼>
<8> Trace Contour<等高線>
<9> Wind<風>
12.Texture<<紋理>
<1> Craquelure<龜裂縫>
<2> Grain<顆粒>
<3> Mosained Tiles<馬賽克拼貼>
<4> Patchwork<拼綴圖>
<5> Stained Glass<染色玻璃>
<6> Texturixer<紋理化>
13.Video<視頻>
<1> De
<2> NTSC Colors
14.Other<其它>
<1> Custom<自定義>
<2> High Pass<高反差保留>
<3> Maximum<最大值>
<4> Minimum<最小值>
<5> Offset<位移>
15.Digimarc
<1>Embed Watermark<嵌入水印>
<2>Read Watermark<讀取水印>
七、View<視圖>
1.New View<新視圖>
2.Proof Setup<校樣設置>
<1>Custom<自定>
<2>Working CMYK<處理CMYK>
<3>Working Cyan Plate<處理青版>
<4>Working Magenta Plate<處理洋紅版>
<5>Working Yellow Plate<處理黃版>
<6>Working Black Plate<處理黑版>
<7>Working CMY Plate<處理CMY版>
<8>Macintosh RGB
<9>Windows RGB
<10>Monitor RGB<顯示器RGB>
<11>Simulate Paper White<模擬紙白>
<12>Simulate Ink Black<模擬墨黑>
3.Proof Color<校樣顏色>
4.Gamut Wiring<色域警告>
5.Zoom In<放大>
6.Zoom Out<縮小>
7.Fit on Screen<滿畫布顯示>
8.Actual Pixels<實際象素>
9.Print Size<列印尺寸>
10.Show Extras<顯示額外的>
11.Show<顯示>
<1> Selection Edges<選區邊緣>
<2> Target Path<目標路徑>
<3> Grid<網格>
<4> Guides<參考線>
<5> Slices<切片>
<6> Notes<注釋>
<7> All<全部>
<8> None<無>
<9>Show Extras Options<顯示額外選項>
12.Show Rulers<顯示標尺>
13.Snap<對齊>
14.Snap To<對齊到>
<1> Guides<參考線>
<2> Grid<網格>
Ⅱ 油藏描述技術及發展趨勢
鍾廣見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廣州510760)
作者簡介:鍾廣見(1965—),男,教授級高工,主要從事石油地質、海洋地質調查研究工作
摘要油藏描述主要對油藏各種特徵進行三維空間的定量描述和預測,以綜合分析地質、物探、測井、分析化驗、地層測試等各項資料為基礎,採用油藏描述的地質技術、油藏描述的地震技術、油藏描述的測井技術和油藏描述的計算機技術揭示地下油藏的規律。油藏描述軟體主要有Petrel、Discovery、RMS、EarthVision、SMT等,其中Petrel應用比較廣泛。四維地震技術、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的應用及儲集層物性動態變化空間分布規律研究技術是油藏描述技術發展趨勢。
關鍵詞油藏描述四維地震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
1油藏描述的概念及特點
1.1油藏描述的定義
油藏描述,簡稱RDS技術服務,就是對油藏各種特徵進行三維空間的定量描述和表徵。油藏描述亦稱為儲集層描述,源自英文Reservoir Description一詞。早在1979以至預測[1]年,斯侖貝謝公司就已針對油藏描述這一課題設計出了一些軟體,隨後把三維地震處理、聲阻抗以及垂直地震剖面(VSP)等引用於測井研究,並結合高解析度地層傾角、岩性密度測井、能譜測井等最新技術,進行實際應用,對油藏進行綜合分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
現代油藏描述是應用地質、物探、測井、測試等多學科相關信息,以石油地質學、構造地質學、沉積學為理論基礎,以儲層地質學、層序地層學、地震岩性學、油藏地球化學為方法,以資料庫為支柱,以計算機為手段,對油藏進行四維定量化研究並進行可視化描述、表徵及預測的技術。在不同的勘探開發階段,利用不同的信息,採用不同的技術方法和手段,描述不同的具體對象[3]。
1.2油藏描述的特點
藉助一體化綜合油藏描述軟體能把地震解釋、構造建模、岩相建模、油藏屬性建模、裂縫建模和油藏數值模擬顯示及虛擬現實於一體,為地質、地球物理、岩石物理、油藏工程工作提供一個共享的信息平台。軟體不僅可以提高研究人員對油藏內部細節的認識,精確描述透視油藏屬性的空間分布,計算其儲量和誤差、比較各風險開發模型、設計井位和鑽井軌跡、無縫集成油井生產數據和油藏數模結果、發現剩餘油藏和隱蔽油藏、降低開發成本。
闡明油氣藏的精細構造面貌,沉積體系與沉積相的類型與分布規律、儲集體的空間展布,描述儲集體參數分布規律及演化特徵、儲集體非均質性、油氣藏的流體性質和分布規律,建立油氣藏地質模型,計算油氣儲量值和進行油氣藏綜合評價,研究開發過程中油氣藏基本參數的演化特徵和規律,並為油氣藏數值模擬提供基本數據和地質體模型[4]。
油藏描述具有一大特點,兩個層次,三條支柱和四項任務。「一大特點」是指油藏描述是以綜合為本,即綜合運用了地質、物探、測井、分析化驗、地層測試等各項資料;「兩個層次」是指油藏描述按描述的階段不同,可以分為油藏描述和油藏管理;而「三條支柱」是指油藏描述是以地質理論、物探技術和油藏工程技術為基礎的,在這三條支柱中,地質理論是最重要的;最後,油藏描述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四項任務」:即研究油藏的構造格架、地層格架、岩性分布和油氣分布。總而言之,油藏描述的本質是「精細」與「綜合」[5-8]。
2油藏描述方法及技術
構造圈閉、儲層展布及流體性質是研究油藏的三大要素,油藏描述研究即研究油藏三大要素的四維變化特徵,簡單的可以歸結為:①油氣田地質構造和儲層幾何形態的研究;②關鍵井的研究及解釋模型的確定;③油田參數轉換關系的確定、滲透率估算及測井項目不全井的評價;④單井測試評價;⑤多井處理、單井動態模擬研究及三維油藏模型的建立。因此,對油藏的描述包括靜態和動態兩部分。
油藏描述在油氣勘探與開發中具有特定地質任務,即使闡明油氣藏的精細構造面貌,沉積體系與沉積相的類型與分布規律、儲集體的空間展布,描述儲集體參數分布規律及演化特徵、儲集體非均質性、油氣藏的流體性質和分布規律,建立油氣藏地質模型,計算油氣儲量值和進行油氣藏綜合評價,研究開發過程中油氣藏基本參數的演化特徵和規律,並為油氣藏數值模擬提供基本數據和地質體模型。
提高儲層描述和預測的精度,需解決好儲層空間分布問題,而其關鍵和難點在於做好地震地質聯合反演[9-12]。
油藏定量表徵的手段主要是運用儲層反演,即通過測井地震等信息通過地質統計方法(多點地質統計)[13-21]、反演方法得到表徵儲層的波阻抗數據體,人機交互解釋儲層的空間分布規律,得到解釋成果:儲層頂面構造圖、砂體展布圖等。存在的問題是反演儲層厚度精度依賴於地震解析度,反演過程中缺少地質沉積知識等信息的控制。儲層三維模擬方法預測儲層,充分利用測井垂向高解析度,並引入沉積相控的概念,即儲層分布與沉積相的匹配關系,利用地震屬性體作為三維模擬的協約束條件加以控制[22-52]。
油藏描述要正確揭示地下油藏的規律,必須利用多種手段和多種信息,並以多學科的理論為指導,才能做好油藏的綜合研究和描述,達到預期的目的。故油藏描述的方法和技術涉及的內容很廣,概括起來說,可分為油藏描述的地質技術、油藏描述的地震技術、油藏描述的測井技術和油藏描述的計算機技術等四個方面。上述四個方面技術的目的是相同的,即對油藏進行整體或局部、宏觀或微觀、靜態或動態的研究,去揭示復雜油藏的地質問題。由於各個技術屬於不同的學科,故各自應用的原理、方法、手段和信息各不相同,所以,它們揭示油藏問題的側面也是不同的。綜合應用上述四種技術,就可以使研究人員從多個側面來認識油藏,研究油藏,必將有利於正確揭示地下復雜油氣藏的地質規律,深化對油氣藏的認識。
2.1地質綜合分析
地質綜合分析要求進行地層對比、構造特徵研究、儲層特徵研究、儲層四性關系分析、數據分析、斷層封堵性分析(圖1、2)。
圖1 地質綜合分析模式圖Fig.1 Model map of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analysis
圖2 地層對比分析Fig.2 Correlation analysis map of Strata
2.2地震儲層反演
在儲層特徵研究基礎上進行反演、儲層反演技術是精細油藏描述技術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圖3)。
圖3 井約束反演Fig.3 Inversion constrained by well
2.3地震解釋技術
地震構造描述的主要任務是要確定圈閉構造特徵和構造發育史,提供油藏的空間幾何形態、斷裂展布和組合關系、圈閉類型等油藏的格架信息(圖4)。
三維地震是油藏構造模型研究的最有力技術手段,具有其他方法不可取代的優勢,主要有以下一些先進的解釋技術。
2.3.1相干體技術
濾波-振幅包絡-一階導數-相干體,這種技術的特殊之處在於突出了不連續性,比地震水平切片的地質解釋更直觀。尤其是斷層解釋更客觀、更細致。此外,對河道砂體及裂縫的預測也有獨特的作用。目前相干體技術已成為三維處理的質量控制手段,確定偏移速度場、偏移演算法、比較處理流程的合理性及三維連片效果的工具(圖5)。
2.3.2斷層自動追蹤
利用螞蟻追蹤功能自動追蹤斷層(圖6)。
2.3.3三維可視化技術
三維可視化技術是用於顯示描述和理解地下和地面諸多現象特徵的一種工具。它被廣泛地應用到地質和地球物理學及工程地質等領域,它既是描繪和了解模型物的一種手段,也是數據體的一種表徵形式。作為地震資料解釋手段的三維可視化技術主要包括:①構造可視化、②地層可視化、③振幅可視化、④信息的綜合可視化。
圖4 構造特徵研究Fig.4 Study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圖5 相干體分析Fig.5 Analysis of coherent body
2.4三維構造模型建立
利用測井數據、鑽井數據和各種屬性層面趨勢圖採用序貫高斯模擬演算法進行確定性和隨機性屬性等資料建立油藏屬性模型,使用3D相模型或3D地震屬性約束屬性建模,多種方法交錯使用,建立三維物性模型(圖7)。
利用序貫指示模擬、基於目標體的建模、截斷高斯模擬、神經網路模擬、適應性河流相模擬、分級相帶多種方法建立沉積相模型。分析各時期相帶空間分布,分析沉積演化歷史。作為油藏屬性建模的相控條件如孔隙度建模、應用各種趨勢及多參數約束建模。
圖6 自動構造解釋模塊功能示意圖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automated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mole function
圖7 三維構造模型建立功能示意圖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3-Dstructure model
2.5儲層橫向預測與目標優選技術
儲層預測研究是在地震構造描述和沉積相等的研究基礎上,對儲層進行厚度展布、物性參數定量分布研究和預測。儲層預測技術包括地震屬性分析、微地震相分析技術、地震資料反演技術、油氣檢測技術等[22-52]。
2.5.1地震資料屬性分析技術
地震屬性是對地震波幾何學、運動學、動力學或統計學特徵的具體測量。目前用於儲層預測中主要是地震波動力學信息,且對地震反射波振幅、相位、頻率和吸收系數等參數的研究和應用最多。這些都與地層的岩性、物性、厚度及其含油氣性有關系,通過地震處理手段分別從地震反射信號中提取地震反射波動力學信息,並結合井下資料進行綜合解釋,即可不同程度地達到儲層橫向預測的目的。
2.5.2微地震相分析技術
微地震相分析技術是對某一目的層所對應的反射波同相軸的物理參數(振幅、頻率、極性)和幾何特徵進行分析,並與已知井下目的層岩性與儲層物性相結合,以建立反射波特徵與目的層岩性及其儲層空間展布特徵之間的關系,進而指導對研究區內目的層岩性及其儲集體空間分布的預測。
2.5.3地震反演技術
地震反演是根據地表地震觀測資料,用已知地質和鑽井、測井資料為約束條件,藉助各種數學方法對地下岩層物理參數求解的過程。波阻抗和速度反演是地震反演的核心,在儲層預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且有較好的預測效果。
2.5.4目標優選
地震屬性的聚類分析進行儲層預測、通過地震體透視功能優選目標、提取目標體的包絡,產生目標體、對優選出的目標體進行重采樣、基於模型中的有利目標設計靶點及井軌。
2.6油藏描述的主要軟體
油藏描述軟體系統主要由Petrel、Discovery、RMS、EarthVision、SMT等油藏描述軟體及計算機工作站或微機組成。
Petrel—綜合利用了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岩石物理學和油藏工程學等學科來實現全三維環境下的地震解釋、地質解釋、建模和油藏工程研究等工作,實現油藏的優化管理。綜合了地震資料解釋、測井分析、地質綜合研究、地質建模、數值模擬的一體化平台,適用於各種油藏類型。利用多資料綜合分析,可以精確描述油氣藏及其孔滲飽等屬性參數的空間分布,計算其儲量、定量估算風險性、優選模型、設計井位和鑽井軌跡、無縫集成生產數據和數值模擬器,發現剩餘油藏和隱蔽油藏,從而降低開發成本,提高效益。Petrel應用了各種先進技術:強大的構造建模技術、高精度的三維網格化技術、確定性和隨機性沉積相模型建立技術、科學的岩石物理建模技術、先進的三維計算機可視化和虛擬現實技術。提高了對油藏內部細節的認識,精確描述透視油藏屬性的空間分布,計算其儲量和誤差、比較各風險開發模型、設計井位和鑽井軌跡、無縫集成油井生產數據和油藏數模結果、發現剩餘油藏和隱蔽油藏,從而極大地降低開發成本。
Discovery—微機一體化油藏描述軟體,是美國Landmark公司在Windows環境下開發的產品,無論地質情況簡單還是復雜,Discovery能提供一整套有效的工具,把地質研究、地震解釋、測井分析、開發生產動態管理集成到一個完整的解釋系統中,形成微機一體化油藏描述平台。具有以下特性:
新的地層柱管理,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取所需要的地層名稱建立適用於本工區需要的地層柱;批量修改WellBase圖層,增加了OpenWorks常用的井符號;多次完井數據輸入,進行地層名稱與其他生產數據匹配時可以參考興趣區域,曲線數據也可以用GXDB進行資料庫管理。生產數據分析功能,可以進行產量預測,並且可以生成以下三種圖件:生產油、氣、水隨時間變化圖、生產油、氣、水與累計產量變化圖、P/Z與累計產氣量變化圖,並將生產曲線落到平面圖上。
可以製作測井曲線圖層,用戶自定義顯示井段、模版等;增強的繪圖工具;增強的數字化功能:可以讓用戶使用數字化桌,在GeoAtlas的圖層中直接進行斷層、等值線、數據點等線條的數字化;在GeoAtlas增加了一個井信息工具,可以通過移動滑鼠來觀察在WellBase、Prizm、Zonem anager、GMA等中存儲的井信息;新增了一個圖層檢查修改功能,它允許用戶通過網路修改編輯在伺服器上較大的圖層;增強隱閉圖層,在以前版本中也可隱閉圖層,但是一張圖上有多個隱閉圖層會使系統運行速度降低,在新版本中有多張隱閉圖層也不會使系統運行速度下降;在IsoMap中的一些新功能,如Zmap格式數據輸入直接生成AOI圖層;強制數據點等值線;可以用數據點進行圖層運算等。
根據井曲線進行井間顏色(或岩性)充填的功能;新增了井位索引圖和曲線上浮的功能;新增用戶自定義的光柵文件或第三方軟體提供商提供的光柵文件的輸入輸出介面;增強智能選擇工具,可對層位、斷層、注釋等任意選擇;其他的功能增強:如在井間的界線上添加斷層名和地層名、注釋可任意旋轉、在投影剖面上劃彎曲的虛線等。
TVDSS井深顯示方式,在新增的測井顯示道上可以顯示Zonemanager中的屬性;在Prizm曲線模版中新增了一個礦資道(Minerals Track),這個道用來顯示礦物之間的比例(如3&4礦物模型);新增加了一個曲線編輯菜單,這個菜單包括曲線拷貝、曲線刪除、剪切曲線最大值或最小值、給曲線改比例、曲線濾波(平滑曲線、方波化曲線、三角化曲線)以及內插曲線等。並且每項功能可以應用於一口或多口井,也應用於全井段或指定井段;在二維地震解釋中新增一個層位多Z值,這樣可以很好地進行逆斷層的層位解釋;新的時深選項。
二維地震解釋中成圖與等值線的增強;修改了工作流程,增強了易用性;在MapView、Isolmap、Quick Map中的炮點上顯示速度和深度。在二維工區中進行層位深度網格化,新的等值線管理器可以進行;易用性增強:可以生成、存貯以及恢復測線閉合差校正的流程,擴展了快捷鍵,自動二維測線排序,斷層、層位滾動,建立斷層面圖層,輸出層拉平的SEGY數據,給二維地震數據加EBCDIC數據頭,在自動追蹤時確定追蹤的振幅最大/最小范圍值。
SeisVision地震模塊中對應於WellBase中多地層柱功能,在SeisVision中也可以選擇相應的地層柱進行顯示。簡化了增加井位和分層的導向操作。增加了變面積剖面覆蓋波形顯示的方式。增加了生成深度域地震數據體的功能。在底圖上可以高亮顯示用於時深轉換的參考井。
3油藏描述技術發展趨勢
3.1四維地震技術
在油藏開采過程中,儲集層孔隙流體的溫度、壓力及組分會產生變化,影響儲集層的體積密度及地震速度,從而影響反射波的振幅及傳播時間。在油田開發過程中,隔一定時間進行一次三維地震觀測,每次觀測的測試位置、野外參數、處理參數都不相同,然後比較前後的地震記錄,就可以知道地下油、氣、水分布的變化,得到流動體系、油氣運移比較精確的空間圖像。四維地震正在成為當前和今後監測油藏動態和描述油藏的一項新技術:①監測油田注水開發過程中氣頂變化、底水推進以及油、氣、水分布范圍。②監測熱采等人工措施的作用范圍。熱蒸汽到達的部位地層溫度升高,地震波傳播速度變慢,引起地層反射系數、透射系數以及地震波的振幅和到達時間改變,根據這些標志可以監測熱蒸汽推進的前緣[54]。
3.2儲集層物性動態變化空間分布規律研究技術
通過研究儲集層沉積相與物性關系,分析儲集層在三維空間中的連續性和物性變化特徵,對各種分析化驗資料,特別是注水開發後的密閉取心資料以及開發動態資料進行研究,結合吸水剖面、產液剖面和C/O 比等測試資料,從儲集層基本特徵、注入水與地層流體的物理化學作用、地層溫壓變化、油水滲流機理及影響因素等方面,可研究注水開發後儲集層結構的變化規律和油水分布特徵[2]。
3.3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的應用
多學科交叉是未來石油工業發展的方向,也是解決石油勘探開發中各種技術問題的必由之路。作為一項成功的工業技術,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運用於油藏描述也促進了油藏描述的完善和發展[38]。層序地層學的核心在於確定等時地層格架以及時間地層框架內沉積地層的分布類型。在一個基準面旋迴變化過程中形成的岩石單元是一個成因地層時間單元,通過基準面旋迴的識別和等時對比,分析不同級次的陸相地層內部結構特徵,建立高解析度的地層框架,根據低級次旋迴特徵進行局部地層精細對比,可以為精細油藏描述提供基礎[53~56]。隨著鑽井、地震、測井技術的發展,運用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將地質、測井、地震進行一體化處理解釋來解決油藏問題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55]。
參考文獻
[1]王 志章,石佔中等.現代油藏描述技術[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
[2]申本科,胡永樂,田昌炳.油藏描述技術發展與展望[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3,30(4):78~81
[3]張一偉.陸相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
[4]徐守余.油藏描述方法原理[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5
[5]魏忠元,張勇剛.現代油藏描述技術的特點及發展動向[J].特種油氣藏.2004,11(5):5~7
[6]張先進,向立飛,馮濤等.油藏描述技術發展、特點及展望[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6(3):130~132
[7]劉素芹,張加友,鞠秀葉等.油藏描述技術在胡慶油田應用的探討[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2(28):197~199
[8]李中冉,牛彥山.測井約束儲層反演在低滲透油藏描述中的運用[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04,12:89~91
[9]肖陽,朱敏等.測井約束反演技術在油藏描述中的應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36(5):633~639
[10]陳建陽,於興河,張志傑等.儲層地質建模在油藏描述中的應用[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5,24(3):17~19
[11]裘懌楠,陳子琪.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6
[12]付德奎,馮振雨,曲金明等.剩餘油分布研究現狀及展望[J].斷塊油氣田.2007,14(2)39~42
[13]吳勝和,李文克.多點地質統計學理論、應用與展望[J].古地理學報.2005,2,137~144
[14]馮國慶,陳軍,李允等.利用相控參數場方法模擬儲層參數場分布[J].石油學報.2002,23(4):61~64
[15]馮國慶,李允.應用序貫指示模擬方法模擬沉積微相[J].西南石油學院學報,2001,23(2):124
[16]黃尚軍,祝楊,宋志強.油藏數值模擬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J].油氣地質與採收率.2002,9(4):69~72
[17]李軍,郝天珧.油氣儲層隨機模擬方法綜述[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6,21(2):458~464
[18]李少華,張昌民,張柏橋,等.布爾方法儲層模擬的改進及應用[J].石油學報.2003,24(3):78~81
[19]冉建斌,李建雄,劉亞村.基於三維地震資料的油藏描述技術和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1):102~112
[20]賈愛林,郭建林,何東博.精細油藏描述技術與發展方向[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7,34(6):691~695
[21]姜香雲,王志章,吳勝和.儲層三維建模及在油藏描述中的應用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6,21(3):902~908
[22]黃維德.油氣預測與油藏描述[M].南京:江蘇科學出版社.2004
[23]胡向陽,熊琦華.儲層建模方法研究進展[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5(1):107~112
[24]李順明.Zarzaitine油田海底扇沉積微相建模[J].斷塊油氣田.2007,14(3):31~33
[25]李少華,張昌民,張尚鋒等.沉積微相控制下的儲層物性參數建模[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3,25(1):1~3
[26]劉振峰,郝天珧.沉積模型和儲層隨機建模[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3,18(3):519~523
[27]呂曉光,王德發,姜洪福.儲層地質模型及隨機建模技術[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0,19(1):10~15
[28]呂曉光,潘懋,王家華,等.指示主成分模擬建立分流河道砂體相模型及意義[J].石油學報,2003,24(1):53~57
[29]穆龍新.油藏描述的階段性及特點[J].石油學報.2000,21(5):103~108
[30]穆龍新,裘懌楠.不同開發階段的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
[31]潘舉玲,黃尚軍,祝楊等.油藏數值模擬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J].油氣地質與採收率.2002,9(4):69~71
[32]裘懌楠,賈愛林.儲層地質模型10年[J].石油學報,2000.21(4):101~104
[33]史小平,付潔,韓戰江.開發時期油藏描述的發展趨勢[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2,29:177~181
[34]王鄭庫,歐成華,張晶晶等.儲層建模技術在油藏描述中的應用—以黑油山油田西區為例[J].天然氣技術.2007,1(2):36~39
[35]王繼賢.油藏描述軟體系統及其應用[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3
[36]王家華,張團峰.油氣儲層隨機建模[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1~157
[37]吳勝和等編著.儲層建模[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94~101
[38]張永華,楊道慶,孫耀華.高精度層序地層學在隱蔽油藏預測中的應用[J].石油物探.2007,46(4):378~383
[39]周路.早期油藏描述技術與應用[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5
[40]鄭麗輝,邢玉忠,趙秋忙.相控隨機建模在油藏精細描述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007,29(6):21~23
[41]Strebelle S.Conditional simulation of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using multiple point statistics[J].Mathematical Geology,2002,34(1):1~22
[42]Strebelle S,Journel AG.Reservoir modeling using multiple point statistics[C].2001
[43]JefCaers Stochastic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Using Multiple point statistics[A].In:Proceeding soft the IAMG 99,Fif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 Geology[C].LipparsSG,et al,1999.467~472
[44]JefCaers.Geostatistical history matching under training image based geological model constraints[A].2002
[45]Deutsch,Journel.GSLIB:Geostatistical Software Library and User's Guide,2nded[M].New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8.104~109
[46]ALLMENDGER RW.Inverse and forword modeling of trishear fault-propagation fold.Tectonics.1998,21:1026~1031
[47]Haldorsen H H,Damsleth E.Stochastic Modelling.JPT.1990,(4):404~4121
[48]Geehan GW et al.Geological prediction of shale continuity in Prudhoe Bay Field,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Orlando:Academic Press,1986,435~444
[49]Matheron G,Beucher H,De Fouguet Cet al.Conditional Simulation of the geometry of flurideltaic resole.Texas:SPE Annual Conference,1987,591~599
[50]Journel A G,Posa D.Characteristic behavior and order relations for indicator variograms.Math Geology,1990,22(8):685~718
[51]Joumel A G,Isaaks E.Conditional indicator simulation:application to a Saskatchewan uranium deposit.Math Geology.1984,16(7):655~718
[52]Jornel A G,Alabert F G.Focusing on spatial connectivity of extreme-valued atributes:stochastic indicator modes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SPE1823.1988,34~145
[53]Emanuel A S,Alameda G K,Behrens R A et al.Reservoir performanc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fractal geostatistics.SPE.1989,(8):311~318
[54]霍進,四維地震技術在稠油開采中的應用[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1,28(3):80~82
[55]胡詠,於興河,達江.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在油藏描述中的運用[J].中國西部油氣地質.2005,l(2):198~202
[56]車樹立,基準面原理在古地理分析中的應用[J].石油勘探與開發,1999,26(3):39~41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In Reservoir Description
Zhong Guangjian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Reservoir descript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descript and predict the 3-dismention characteristic of reservoir.This technology is based on analyzing geological data,geophysical data,well data,test data,including geological technology,seismic technology,logging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Petrel,Discovery,RMS,Earth Vision and SMT are the main softwares,Petrel is the most popular soft ware of them Dseismic technology,the applic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the study of reservoir dynamic variation are the tendency of reservoir descrip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Reservoir description;4D seismic;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Ⅲ Win11系統用什麼軟體可以讀取氣相色譜圖org文件
必須要安裝保存相應色譜文件的色譜工作站軟體來打開!
色譜圖是指被分離組分的檢測信號隨時間分布的圖象。色譜圖形狀隨色譜方法和檢測記錄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迎頭色譜和頂替色譜的色譜圖為一系列台階;在洗脫法色譜中,若採用微分型檢測器時,分離組分的檢測信號隨時間變化的圖形為近似於高斯分布的一組色譜峰群,色譜圖的縱坐標為檢測器的響應信號,橫坐標為時間、體積或距離。
Ⅳ 地理信息系統知識點
什麼是地理信息系統篇一: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
(一)數據與信息
數據是一種未經加工的原始資料,是通過數字化或記錄下來可以被鑒別的符號。數字、文字、符號、圖像都是數據。
信息(Information)是用文字、數字、符號、語言、圖像等介質來表示事件、事物、現象等的內容、數量或特徵,從而向人們(或系統)提供關於現實世界新的事實和知識,作為生產、建設、經營、管理、分析和決策的依據。信息具有客觀性、適用性、可傳輸性和共享性等特徵。信息來源於數據(Data)。
數據是客觀對象的表示,而信息則是數據內涵的意義,是數據的內容和解釋。例如,從實地或社會調查數據中可獲取到各種專門信息;從測量數據中可以抽取出地面目標或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等信息;從遙感圖像數據中可以提取出各種地物的圖形大小和專題信息。
(二)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是指表徵地理圈或地理環境固有要素或物質的數量、質量、分布特徵、聯系和規律的數字、文字、圖象和圖形的總和。地理信息是有關地理實體的性質、特徵和運動狀態的表徵和一切有用的知識,它是對表達地理特徵與地理現象之間關系的地理數據的解釋。而地理數據則是各種地理特徵和現象間關系的符號化表示,包括空間位置、屬性特徵(簡稱屬性)及時域特徵三部分。空間位置數據描述地物所在位置。這種位置既可以根據大地參照系定義,如大地經緯度坐標,也可以定義為地物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如空間上的相鄰、包含等;屬性數據有時又稱非空間數據,是屬於一定地物、描述其特徵的定性或定量指標。時域特徵是指地理數據採集或地理現象發生的時刻/時段。時間數據對環境模擬分析非常重要,正受到地理信息系統學界越來越多的重視。空間位置、屬性及時間是地理空間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
地理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性,還具有以下獨特特性:
(1)空間分布性。地理信息具有空間定位的特點,先定位後定性,並在區域上表現出分布式特點,其屬性表現為多層次,因此地理資料庫的分布或更新也應是分布式。
(2)數據量大。地理信息既有空間特徵,又有屬性特徵,另外地理信息還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具有時間特徵,因此其數據量很大。尤其是隨著全球對地觀測計劃不斷發展,我們每天都可以獲得上萬億兆的關於地球資源、環境特徵的數據。這必然對數據處理與分析帶來很大壓力。
(3)信息載體的多樣性。地理信息的第一載體是地理實體的物質和能量本身,除此之外,還有描述地理實體的文字、數字、地圖和影像等符號信息載體以及紙質、磁帶、光碟等物理介質載體。對於地圖來說,它不僅是信息的載體,也是信息的傳播媒介。
(三)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或「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地理信息系統處理、管理的對象是多種地理空間實體數據及其關系,包括空間定位數據、圖形數據、遙感圖像數據、屬性數據等,用於分析和處理在一定地理區域內分布的各種現象和過程,解決復雜的規劃、決策和管理問題。
通過上述的分析和定義可提出GIS的如下基本概念:
1、GIS的物理外殼是計算機化的技術系統,它又由若干個相互關聯的子系統構成,如數據採集子系統、數據管理子系統、數據處理和分析子系統、圖像處理子系統、數據產品輸出子系統等,這些子系統的優劣、結構直接影響著GIS的硬體平台、功能、效率、數據處
理的方式和產品輸出的類型。
2、GIS的操作對象是空間數據,即點、線、面、體這類有三維要素的地理實體。空間數據的最根本特點是每一個數據都按統一的地理坐標進行編碼,實現對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這是GIS區別於其它類型信息系統的根本標志,也是其技術難點之所在。
3、GIS的技術優勢在於它的數據綜合、模擬與分析評價能力,可以得到常規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統難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實現地理空間過程演化的模擬和預測。
4、GIS與測繪學和地理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地測量、工程測量、礦山測量、地籍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和遙感技術為GIS中的空間實體提供各種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數;電子速測儀、GPS全球定位技術、解析或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等現代測繪技術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動地獲取空間目標的數字信息產品,為GIS提供豐富和更為實時的信息源,並促使GIS向更高層次發展。地理學是GIS的理論依託。有的學者斷言,「地理信息系統和信息地理學是地理科學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說GIS的興起和發展是地理科學信息革命的一把鑰匙,那麼,信息地理學的興起和發展將是打開地理科學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門,必將為地理科學的發展和提高開辟一個嶄新的天地」。GIS被譽為地學的第三代語言——用數字形式來描述空間實體。
GIS按研究的范圍大小可分為全球性的、區域性的和局部性的;按研究內容的不同可分為綜合性的與專題性的。同級的各種專業應用系統集中起來,可以構成相應地域同級的區域綜合系統。在規劃、建立應用系統時應統一規劃這兩種系統的發展,以減小重復很費,提高數據共享程度和實用性。
什麼是地理信息系統篇二:地理信息系統名詞解釋大全(整理版本)
地理信息系統作為信息技術的一種,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的支持下,以地理空間資料庫(GeospatialDatabase)為基礎,以具有空間內涵的地理數據為處理對象,運用系統工程和信息科學的理論,採集、存儲、顯示、處理、分析、輸出地理信息的計算機系統,為規劃、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來源和技術支持。簡單地說,GIS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來管理和應用地球表面的空間信息,它是由計算機硬體、軟體、地理數據和人員組成的有機體,採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適時提供多種空間的和動態的地理信息,為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服務的計算機技術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屬於空間型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是指表徵地理圈或地理環境固有要素或物質的數量、質量、分布特徵、聯系和規律等的數字、文字、圖像和圖形等的總稱;它屬於空間信息,具有空間定位特徵、多維結構特徵和動態變化特徵。
地理信息科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相比,它更加側重於將地理信息視作為一門科學,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實現,主要研究在應用計算機技術對地理信息進行處理、存儲、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過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地理信息科學在對於地理信息技術研究的同時,還指出了支撐地理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
地理數據是以地球表面空間位置為參照,描述自然、社會和人文景觀的數據,主要包括數字、文字、圖形、圖像和表格等。
地理信息流即地理信息從現實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數字世界(GIS),最後到應用領域。
數據是通過數字化或記錄下來可以被鑒別的符號,是客觀對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達,只有當數據對實體行為產生影響時才成為信息。
信息系統是具有數據採集、管理、分析和表達數據能力的系統,它能夠為單一的或有組織的決策過程提供有用的信息。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和用戶四大要素。
四叉樹數據結構是將空間區域按照四個象限進行遞歸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的數值單調為止。凡數值(特徵碼或類型值)呈單調的單元,不論單元大小,均作為最後的存儲單元。這樣,對同一種空間要素,其區域網格的大小,隨該要素分布特徵而不同。
不規則三角網模型簡稱TIN,它根據區域有限個點集將區域劃分為相連的三角面網路,區域中任意點落在三角面的頂點、邊上或三角形內。如果點不在頂點上,該點的高程值通常通過線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邊上用邊的兩個頂點的高程,在三角形內則用三個頂點的高程)。
拓撲關系拓撲關系是指網結構元素結點、弧段、面域之間的空間關系,主要表現為拓撲鄰接、拓撲關聯、拓撲包含。根據拓撲關系,不需要利用坐標或距離,可以確定一種地理實體相對於另一種地理實體的位置關系,拓撲數據也有利於空間要素的查詢。
拓撲結構為在點、線和多邊形之間建立關聯,以及徹底解決鄰域和島狀信息處理問題而必須建立的數據結構。這種結構應包括以下內容:唯一標識,多邊形標識,外包多邊形指針,鄰接多邊形指針,邊界鏈接,范圍(最大和最小x、y坐標值)。
遊程編碼是逐行將相鄰同值的網格合並,並記錄合並後網格的值及合並網格的長度,其目的是壓縮柵格數據量,消除數據間的冗餘。
空間數據結構是指適合於計算機系統存儲、管理和處理的地學圖形的邏輯結構,是地理實體的空間排列方式和相互關系的抽象描述。
矢量數據結構是利用歐幾里得幾何學中的點、線、面及其組合體來表示地理實體空間分布的一種數據組織方式。這種數據組織方式能最好地逼近地理實體的空間分布特徵,數據精度高,數據存儲的冗餘度低,便於進行地理實體的網路分析,但對於多層空間數據的疊合分析比較困難。
柵格數據結構基於柵格模型的數據結構簡稱為柵格數據結構,指將空間分割成有規則的網格,在各個網格上給出相應的屬性值來表示地理實體的一種數據組織形式。
空間索引是指依據空間對象的位置和形狀或空間對象之間的某種空間關系按一定的順序排列的一種數據結構,其中包含空間對象的概要信息。作為一種輔助性的空間數據結構,空間索引介於空間操作演算法和空間對象之間,它通過篩選作用,大量與特定空間操作無關的空間對象被排除,從而提高空間操作的速度和效率。
空間數據編碼是指將數據分類的結果,用一種易於被計算機和人識別的符號系統表示出來的過程。編碼的目的是用來提供空間數據的地理分類和特徵描述,同時為了便於地理要素的輸入、存儲、管理,以及系統之間數據交換和共享的需要。
Delaunay三角網即由狄洛尼三角形組成的三角網,它是在地形擬合方面表現最出色的三角網,因此常被用於TIN的生成。狄洛尼三角形有三個最鄰近的點連接而成,這三個相鄰點對應的Voronoi多邊形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此頂點同時也是狄洛尼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
Voronoi多邊形即泰森多邊形,它採用了一種極端的邊界內插方法,只用最近的單個點進行區域插值。泰森多邊形按數據點位置將區域分割成子區域,每個子區域包含一個數據點,各子區域到其內數據點的距離小於任何到其它數據點的距離,並用其內數據點進行賦值。
柵格數據壓縮編碼有鍵碼、遊程長度編碼、塊碼和四叉樹編碼等。其目的,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數據量記錄盡可能多的信息,其類型又有信息無損編碼和信息有損編碼之分。
邊界代數演算法邊界代數多邊形填充演算法是一種基於積分思想的矢量格式向柵格格式轉換演算法,它適合於記錄拓撲關系的多邊形矢量數據轉換為柵格結構。它不是逐點判斷與邊界的關系完成轉換,而是根據邊界的拓撲信息,通過簡單的加減代數運算將邊界位置信息動態地賦給各柵格點,實現了矢量格式到柵格格式的高速轉換,而不需要考慮邊界與搜索軌跡之間的關系,因此演算法簡單、可靠性好,各邊界弧段只被搜索一次,避免了重復計算。
DIME文件美國人口普查局在1980年的人口普查中提出了雙重獨立地圖編碼文件。它含有調查獲得的地理統計數據代碼及大城市地區的界線的坐標值,提供了關於城市街道,住址范圍以及與人口普查局的列表統計數據相關的地理統計代碼的綱要圖。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TIGER取代了DIME文件。
空間數據內插即通過已知點或分區的數據,推求任意點或分區數據的方法。空間數據壓縮即從所取得的數據集合S中抽出一個子集A,這個自己作為一個新的信息源,在規定的精度范圍內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盡可能大的壓縮比。
坐標變換實質是建立兩個平面點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包括幾何糾正和投影轉換,他們是空間數據處理的基本內容之一。
仿射變換是GIS數據處理中使用最多的一種幾何糾正方法。它的主要特性為:同時考慮到因地突變形而引起的實際比例尺在x和y方向上的變形,因此糾正後的坐標數據在不同方向上的長度比將發生變化。
數據精度是考察數據質量的一個方面,即對現象描述的詳細程度。精度低的數據並不一定準確度也低。
空間數據引擎是一種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實現方法,即在常規資料庫管理系統之上添加一層空間資料庫引擎,以獲得常規資料庫管理系統功能之外的空間數據存儲和管理的能力。代表性的是ESRI的SDE。
空間數據引擎在用戶和異種空間資料庫的數據之間提供了一個開放的介面,它是一種處於應用程序和資料庫管理系統之間的中間件技術。使用不同廠商GIS的客戶可以通過空間數據引擎將自身的數據提交給大型關系型DBMS,由DBMS統一管理;同樣,客戶也可以通過空間數據引擎從關系型DBMS中獲取其他類型GIS的數據,並轉化成客戶可以使用的方式。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操作和管理資料庫的軟體系統,提供可被多個應用程序和用戶調用的軟體系統,支持可被多個應用程序和用戶調用的資料庫的建立、更新、查詢和維護功能。
空間資料庫是地理信息系統在計算機物理存儲介質上存儲的`與應用相關的地理空間數據的總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結構的文件的形式組織在存儲介質之上的。
空間數據模型是關於現實世界中空間實體及其相互間聯系的概念,為描述空間數據組織和設計空間資料庫模式提供了基本的方法。一般而言,GIS空間數據模型由概念數據模型、邏輯數據模型和物理數據模型三個有機聯系的層次所組成。
分布式資料庫是一組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在物理上分布於計算機網路的不同結點上,而邏輯上屬於同一個系統。它具有分布性,同時在邏輯上互相關聯。
對象-關系管理模式/型是指在關系型資料庫中擴展,通過定義一系列操作空間對象(如點、線、面)的API函數,來直接存儲和管理非結構化的空間數據的空間資料庫管理模式。
緩沖區分析是根據分析對象的點、線、面實體,自動建立他們周圍一定距離的帶狀區,用以識別這些實體或主體對鄰近對象的輻射范圍或影響度,以便為某項分析或決策提供依據。
疊合分析是指在統一空間參照系統條件下,每次將同一地區兩個地理對象的圖層進行疊合,以產生空間區域的多重屬性特徵,或建立地理對象之間的空間對應關系。
空間分析是基於空間數據的分析技術,它以地學原理為依託,通過分析演算法,從空間數據中獲取有關地理對象的空間位置、空間分布、空間形態、空間形成、空間演變等信息。
網路分析是運籌學模型中的一個基本模型,即對地理網路和城市基礎設施網路進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籌劃一項網路工程如何安排,並使其運行效果最好。
透視圖從數字高程模型繪制透視立體圖是DEM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應用。透視立體圖能更好地反映地形的立體形態,非常直觀。與採用等高線表示地形形態
相比有其自身獨特的優點,更接近人們的直觀視覺。調整視點、視角等各個參數值,就可從不同方位、不同距離繪制形態各不相同的透視圖製作動畫。
網路是一個由點、線的二元關系構成的系統,通常用來描述某種資源或物質在空間上的運動。
變數篩選分析是通過尋找一組相互獨立的變數,使相互關聯的復雜的多變數數據得到簡化的空間統計分析方法。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關鍵變數分析法等。
變數聚類分析是將一組數據點或變數,按照其在性質上親疏遠近的程度進行分類的空間統計分析方法。兩個數據點在m為空間的相似性可以用這些點在變數空間的距離來度量。
數字地面模型簡稱DTM,是定義於二維區域上的一個有限項的向量序列,它以離散分布的平面點來模擬連續分布的地形。
數字高程模型當數字地面模型的地面屬性為海拔高程時,則該模型即為數字高程模型。簡稱DEM。
GIS應用模型是根據具體的應用目標和問題,藉助於GIS自身的技術優勢,使觀念世界中形成的概念模型,具體化為信息世界中可操作的機理和過程。
OGC即OpenGIS協會(OpenGISConsortium)其目的是使用戶可以開放地操縱異質的地理數據,促進採用新的技術和商業方式來提高地理信息處理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lity),OGC會員主要包括GIS相關的計算機硬體和軟體製造商,數據生產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門等,其技術委員會負責具體標準的制定工作。
開放式地理信息系統(OpenGIS)OpenGIS(,OGIS-開放的地理數據互操作規范)由美國OGC(開放地理信息系統協會)提出。其目標是,制定一個規范,使得應用系統開發者可以在單一的環境和單一的工作流中,使用分布於網上的任何地理數據和地理處理。它致力於消除地理信息應用之間以及地理應用與其它信息技術應用之間的藩籬,建立一個無「邊界」的、分布的、基於構件的地理數據互操作環境,與傳統的地理信息處理技術相比,基於該規范的GIS軟體將具有很好的可擴展性、可升級性、可移植性、開放性、互操作性和易用性。
數據結構是地理實體的數據組織形式及其相互關系的抽象描述。
空間數據質量是對空間數據在表達空間位置、空間關系、專題特徵以及時間等要素時,所能達到的准確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它們之間統一性的度量,一般描述為空間數據的可靠性和精度,用誤差來表示。
數字地球是把浩瀚復雜的地球數據加以數字化、網路化,變成一個地球信息模型計劃。是一種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數據、多種解析度、三維的地球表達,是對真實地球及其相關現象的統一性的數字化重現和認識。其核心思想有兩點:一是用數字化手段統一處理地球問題;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
虛擬現實也稱虛擬環境或人工現實,是一種由計算機生成的高級人機交互系統,即構成一個以視覺感受為主,也包括聽覺、觸覺、嗅覺的可感知環境,演練者通過專門的設備可在這個環境中實現觀察、觸摸、操作、檢測等試驗,有身臨其境之感。
地圖投影是建立平面上的點(用平面直角坐標或極坐標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點(用緯度和精度表示)之間的函數關系。
投影轉換是從一種地圖投影變換為另一種地圖投影。其實質是建立兩平面場之間及鄰域雙向連續點的一一對應的關系。
虛擬地理環境簡稱VGE,是基於地學分析模型、地學工程等的虛擬現實,它是地學工作者根據觀測實驗、理論假設等建立起來的表達和描述地理系統的空間分布以及過程現象的虛擬信息地理世界,一個關於地理系統的虛擬實驗室,它允許地學工作者按照個人的知識、假設和意願去設計修改地學空間關系模型、地學分析模型、地學工程模型等,並直接觀測交互後的結果,通過多次的循環反饋,最後獲取地學規律。
高斯-克呂格投影Gauss-KruegerProjection①是一種橫軸等角切橢圓柱投影。它是將一橢圓柱橫切於地球橢球體上,該橢圓柱面與橢球體表面的切線為一經線,投影中將其稱為中央經線,然後根據一定的約束條件即投影條件,將中央經線兩側規定范圍內的點投影到橢圓柱面上從而得到點的高斯投影。
②一種等角橫切橢圓柱投影。其投影帶中央子午線投影成直線且長度不變,赤道投影也為直線,並與中央子午線正交。
UTM投影全球橫軸墨卡托投影的簡稱。是美國編制世界各地軍用地圖和地球資源衛星象片所採用的橫軸墨卡托投影的一種變型投影。它規定中央經線長度比為0.9996。
電子地圖當紙地圖經過計算機圖形圖像系統光——電轉換量化為點陣數字圖像,經圖像處理和曲線矢量化,或者直接進行手扶跟蹤數字化後,生成可以為地理信息系統顯示、修改、標注、漫遊、計算、管理和列印的矢量地圖數據文件,這種與紙地圖相對應的計算機數據文件稱為矢量化電子地圖。
元數據[空間]是指描述空間數據的數據,它描述空間數據集的內容、質量、表示方式、空間參考、管理方式以及數據集的其他特徵,是空間數據交換的基礎,也是空間數據標准化與規范化的保證,在一定程度上為空間數據的質量提供了保障。
Web地理信息系統(WebGIS)是Web技術和GIS技術相結合,即利用Web技術來擴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統的一項新技術。從WWW的任一個節點,Internet用戶可以瀏覽WebGIS站點中的空間數據、製作專題圖、進行各種空間檢索和空間分析。
GIS互操作互操作是指在異構環境下的兩個或多個實體,盡管它們實現的語言、執行的環境和基於的模型不同,但仍然可以相互通信和協作,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務。這些實體包括應用程序、對象、系統運行環境等。空間數據的互操作針對異構的資料庫和平台,實現數據處理的互操作,與數據轉換相比,它是「動態」的數據共享,獨立於平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空間數據共享的發展方向。
組件式GIS是採用了面向對象技術和組件式軟體的GIS系統(包括基礎平台和應用系統)。其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塊劃分為幾個組件,每個組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個GIS組件之間,以及GIS組件與其它非GIS組件之間,都可以方便地通過可視化的軟體開發工具集成起來,形成最終的GIS基礎平台以及應用系統。
客戶機/伺服器結構即C/S結構,是一種分布式系統結構,在該體系中,客戶端通常是同最終用戶交互的應用軟體系統,而伺服器由一組協作的過程構成,為客戶端提供服務。客戶機和伺服器通常運行相同的微內核,一個客戶機/伺服器機制可以有多個客戶端,或者多個伺服器,或者兼而有之。客戶機/伺服器模式基於簡單的請求/應答協議,即客戶端向伺服器提出信息處理的請求,伺服器端接收到請求並將請求解譯後,根據請求的內容執行相應操作,並將操作結果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