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管理 > 循環生成網卡配置文件

循環生成網卡配置文件

發布時間:2023-09-05 11:25:28

linux網路配置

網卡的配置:

  1. 網卡配置文件

  2. 對於網卡信息的配置通常包括:配置IP地址、子網掩碼和網關。網卡信息保存在網卡配置文件中。網卡配置文件位於/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錄下。一塊網卡對應一個網卡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命名規則:

  3. ifcfg-網卡類型以及網卡的序列號

  4. 由於乙太網卡類型是eth,網卡的序列號從0開始,所以第一塊網卡的配置文件名稱為ifcfg-eth0,第二塊網卡為ifcfg-eth1,以此類推。

  5. 網卡配置文件中常用配置文件名的還以如下:

  6. DEVICE=eth0,定義該網卡的識別名稱。

  7. BOOTPROTO=dhcp,啟動該網卡的識別名稱。

  8. static/none:代表固定的IP地址;bootp/dhcp:通過BOOTP或DHCP協議取得IP地址。

  9. HWADDR=00:02:B3:0B:64:22,該網卡的MAC地址。 www.2cto.com

  10. ONBOOT=yes,啟動network服務時,是否啟用該網卡。當RedHat系統啟動network服務時,network服務一次讀取保存於/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錄下所有網卡的配置文件。如果網卡配置文件的ONBOOT設置為yes,則network服務就會調用ifup命令啟動該網卡;如果網卡的配置文件的ONBOOT參數為no,network會跳過啟動這個網卡的工作。

  11. TYPE=Ethernet,網卡的類型。

  12. USERCTL=no,是否允許普通用戶啟動或者停止該網卡。

  13. IPV6INIT=no,是否在該網卡上啟動IPV6的功能。

  14. PEERDNS=yes,是否允許網卡在啟動時向DHCP伺服器查詢DNS信息,並自動覆蓋/etc/resolv.conf配置文件。

  15. 以下配置項用於指定該網卡的靜態IP地址,此時BOOTPROTO必須為static或者none。

  16. IPADDR=192.168.1.55,靜態方式指定網卡的IP地址。

  17. NETMASK=255.255.255.0,定義該網卡的子網掩碼。

  18. MTU=1500,設置網卡的MAC幀最大傳輸單位大小。

  19. GATEWAY=192.168.1.1,設置網路的默認網關。

  20. DNS1=192.168.128.5,指定主要的DNS伺服器地址。

  21. DNS2=192.168.128.6,指定備用的DNS伺服器地址。

  22. 2.配置網卡信息

  23. 配置網卡信息可以直接修改網卡配置文件中的相關內容,但是這種方法對用戶的要求比較高。在RedHat Enterprise Linux5中常用於設置IP地址的三個命令,分別是:system-config-network、setup和ifconfig。其中ifconfig設置IP地址的方法將在常用命令部分中介紹。

  24. (1)system-config-network命令 www.2cto.com

  25. 在命令提示行下輸入system-config-network命令將會啟動可視化網路配置界面(對於新手這個方式比較簡單)

  26. (2)setup設置網卡信息

  27. 在命令行下輸入setup命令後將會進入系統設置界面,然後選擇網卡設置進入網卡設置界面(很多系統都可以使用setup命令設置,運用比較廣)

  28. (3)ifconfig網卡常用命令

  29. ifconfig命令的功能比較強大,可以用來查看和設置網卡信息。

  30. a.查看網卡信息

  31. 命令語法:ifconfig [參數]

  32. 參數說明:

  33. 無參數:顯示當前活動的網卡

  34. - a:顯示系統中所有網卡的配置信息

  35. 網卡設備名稱:顯示指定網卡的配置信息

  36. eg:查看eth0網卡信息:#ifconfig eth0

  37. b.設置IP地址

  38. 命令語法:ifconfig 網卡設備名 IP地址 netmask 子網掩碼

  39. (註:ifconfig命令設置的IP地址即時生效,但是重啟機器後,IP地址又回復到原IP地址,所以ifconfig命令只能用於設置臨時的IP地址)

  40. eg:ifconfig eth0 192.168.168.156 netmask 255.255.255.0

  41. c.修改MAC地址

  42. 命令語法:ifconfig 網卡設備名 hw ether MAC地址

  43. (註:修改網卡的MAC地址前要禁用網卡,修改後要啟用網卡)

  44. eg:ifconfig eth0 hw ether 00:0C:29:03:F3:76

  45. 幾個常用的命令: www.2cto.com

  46. 1.ifdown禁用網卡

  47. 語法:ifdown 網卡設備名

  48. 2.ifup啟用網卡

  49. 語法:ifup 網卡設備名

  50. 3.綁定IP和MAC地址

  51. 實現方法:創建/etc/ethers文件,文件內容「ip地址 mac地址」,然後執行「arp -f」命令,是配置生效。

  52. eg:將IP地址193.168.168.154與MAC地址00:0C:29:03:F3:75綁定。

  53. #echo "193.168.168.154 00:0C:29:03:F3:75">>/etc/ethers

  54. #arp -f

㈡ 如何對suse linux 11進行雙網卡綁定的配置,求高手

1、使用yast工具配置第一塊網卡,此時在/etc/sysconfig/network下將生成一個配置文件(例如:ifcfg-eth-xx:xx:xx:xx:xx:xx)

2、cp /etc/sysconfig/network/ifcfg-eth-xx:xx:xx:xx:xx:xx /etc/sysconfig/network/ifcfg-bond0

3、編輯ifcfg-bond0文件:

加入如下幾行:

BONDING_SLAVE_0='eth0'

BONDING_SLAVE_1='eth1'

BONDING_MASTER=yes

BONDING_MODULE_OPTS=

修改後的ifcfg-bond0文件如下:

BOOTPROTO='static'

BROADCAST='192.168.23.255'

IPADDR='192.168.23.6'

MTU=''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23.0'

REMOTE_IPADDR=''

STARTMODE='onboot'

UNIQUE='WMHV.+EMLITqy0YF'

BONDING_MASTER=yes

BONDING_SLAVE_0='eth0'

BONDING_SLAVE_1='eth1'

BONDING_MODULE_OPTS='miimon=100 mode=1 use_carrier=0' --註:mode=1為網卡主備用,mode=0為負荷分擔。

4、刪除/etc/sysconfig/network下的已經綁定的網卡的配置文件(如:ifcfg-eth-xx:xx:xx:xx:xx:xx)

5、使用rcnetwork restart重起服務

6、使用ifconfig -a 命令查看bond0上是否已經有IP,而eth0和eth1上則沒有IP地址。

最簡便的方法:

a、不配置任何網卡,這樣在/etc/sysconfig/network目錄下就沒有類似ifcfg-eth-xx:xx:xx:xx:xx:xx的文件,也就不用再刪除了。

b、在 /etc/sysconfig/network目錄下,新建文件ifcfg-bond0,內容如下:

BOOTPROTO='static'

BROADCAST='192.168.23.255'

IPADDR='192.168.23.6'

MTU=''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23.0'

REMOTE_IPADDR=''

STARTMODE='onboot'

UNIQUE='WMHV.+EMLITqy0YF'

BONDING_MASTER=yes

BONDING_SLAVE_0='eth0'

BONDING_SLAVE_1='eth1'

c、使用rcnetwork restart 命令重啟服務。

d、使用ifconfig -a 查看幫定結果就OK了。

如果還有另外兩塊網卡幫定,就把ifcfg-bind0復製成ifcfg-bond0,把IP信息和網路埠信息改一下,然後重啟服務,就OK了,非常簡單。

㈢ 桌面老自動生成一個網路檢測之類的xml文件

.XML結尾的一般是配置文件,你電腦桌面上肯定有個應用軟體,你打開它後,就會產生相應的配置文件。如果你不希望在桌面看到,你可以把該軟體或程序移到D盤或其他盤的某個文件夾下。

㈣ Linux創建刪除bond口

查看文件,找出所有綁定梁蔽網卡

獲取bond口slave的所有網卡

更改slave網卡配置文件,文件路徑為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網卡名
更改網卡為:TYPE=Ethernet,BOOTPROTO=none,ONBOOT=yes

重啟網卡服務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刪除bond模塊配置文件

創建bond口網卡配置文件
文帆渣唯件位置為: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
(*指代bond卡號,為數字1-n)
文件裡面輸入:TYPE=Bond,BOOTPROTO=none,ONBOOT=yes,USERCTL=no,DEVICE=bond*

更改被slave的網卡配置文件內容態培為:TYPE=Ethernet,BOOTPROTO=none,ONBOOT=yes,USERCTL=no,MASTER=bond,SLAVE=yes,DEVICE=網卡名
(這里假設被slave的網卡是eno2)

打開bond模塊配置文件位置為:
vi /etc/modprobe.d/bonding.conf
在文件末尾追加:
alias bond* bonding options bond mode=6 miimon=100
啟動bond配置,載入bond驅動
modprobe bonding
重啟bond卡
ifdown bond&&ifup bond
重啟網卡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㈤ Linux網卡配置文件常用配置方法

安裝完一套Linux發行版後,使用ifconfig命令會看到本機所有的網路介面,但此時往往還不能使用,還需要給這些網卡配置下才行。

比如在CentOS或者Fedora系統中,乙太網卡的配置文件一般位於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錄下,如果你有網卡eth0但是沒有ifcfg-eth0文件灶顫,那麼就新建一個ifcfg-eth0,對於eth1也是如此。有時候Linux系統的IP地址都是公司規劃好的,因此需要給網卡激辯兄配置靜態IP地址,那麼此時ifcfg-eth0配置文件的內容如下:

DEVICE=網卡名稱,比如eth0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表示配置的是靜態IP

IPADDR=配置明襲規劃好的IP地址

NETMASK=配置規劃好的網路掩碼

GATEWAY=配置規劃好的網關

HWADDR=配置此台設備的MAC地址

㈥ 如何在linux系統下配置無線網卡

1、無線網路的機制有很多種,在這里我們介紹的是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wi-fi。先去確認你所在的區域有無wi-fi覆蓋,並且得到相應的wi-fi登錄密碼

2、USB無線網卡,打開Linux終端,登錄root用戶,用【lsusb】命令檢查是否檢測到網卡

閱讀全文

與循環生成網卡配置文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extjs復制對象 瀏覽:84
lumion7燈光教程 瀏覽:300
如何設計word背景 瀏覽:669
wcf怎麼接受post資料庫 瀏覽:243
會計借貸賬目表怎麼看數據 瀏覽:728
java強制下線 瀏覽:376
iphone6拆機更換電池教程視頻 瀏覽:294
msvcr110dll程序入口點 瀏覽:455
電腦桌面文件夾懸浮設置 瀏覽:50
窗體文件名是啥 瀏覽:59
新浪微博總是網路異常 瀏覽:571
185熱血終極版本合擊 瀏覽:532
2個不一樣的文件怎麼內容一樣了 瀏覽:224
wps壓縮pdf文件 瀏覽:695
腦電設備數據如何讀取 瀏覽:685
java在線查看pdf 瀏覽:564
成人學什麼編程 瀏覽:123
安卓病毒特性 瀏覽:186
咸魚app為什麼登錄不了 瀏覽:857
windows判斷文件夾是否存在 瀏覽:73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