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teraterm 中查看java
第一個ttl宏
基礎命令
邏輯
字元串的操作
批處理和VBA的配合
在熟悉了這些內容之後,還需要深入一點了解ttl,那麼可以參閱安裝文件夾下的teraterm.chm幫助文件,所有的內容都可以從那上面獲取。在以後的宏編寫過程中,這個幫助文件也可以作為非常有用的參考文檔。
第一個ttl宏
打開記事本,輸入以下文字,保存後將文件後綴改成ttl,並將文件名改成firstTtl。
connect "/c=1 /baud=38400"
sendln ""
wait "pSH+>"
messagebox "Hello World! I caught the string!" "First ttl"
closett
如果安裝了TeraTerm,則圖標會變成默認的TeraTerm宏樣式。雙擊這個文件執行,在我的電腦上會順利彈出一個如下圖所示的對話框,點擊「確定」後整個程序關閉。
這個只有5行的腳本其實執行了很多事情:打開串口,配置串口,發送字元,等待出現想要的字元,彈出對話框,斷開串口關閉程序窗口等。這5行看起來也比較簡單,但是作為第一個腳本,還是逐行來進行以下分析。
connect "/c=1 /baud=38400"
開始的connect是關鍵字,是用來進行連接的。Connect後面是它接受的參數,用一對雙引號包起來,當然你也可以使用一對單引號。記住,在TeraTerm腳本裡面,單引號和雙引號是沒有區別的。/c=1的意思很簡單,表示COM1,如果要連接的是COM30,那寫成/c=30就行。空一格之後還有一個/baud=38400的參數,看得出來是指定波特率的。如果連接對象的波特率是9600,那麼就寫成/baud=9600。
很多時候,連接對象的波特率是固定的,每次都要寫波特率顯得有些麻煩,那麼可以在TeraTerm的配置文件里寫入默認波特率,這樣每次寫腳本時只要寫上connect 「/c=1」就可以,波特率會自動使用默認值。配置文件是安裝文件夾下的TERATERM.INI。可以打開查找到BaudRate=9600這一行,將後面的數值改成自己需要的保存即可。
sendln ""
這一句的意思非常容易明白,就是發送。精確一點,是模擬了發送之後回車換行的過程。發送的內容用雙引號或者單引號包起來。這句發送的內容為空,表示只進行了一個回車換行。同理,你一定能猜到,存在一個send的命令,作用是發送內容,但是後面不跟回車換行。沒錯,而且可以提前告訴你:send #13本質上等同於sendln ""。
wait "pSH+>"
這一句的意思也非常淺顯,等待。命令是wait,後面的參數是等待的字元串pSH+>。Wait後面可以帶很多參數,最多可以達到10個,中間用空格隔開。這10個參數之間的關系是或,比如wait 「hello」「ciao」「bonjour」,只要發現列印字元里出現任意一個滿足,則認為等待到了。關於等待的不同用法,有很多內容,下面會有專門章節講述。
messagebox "Hello World! I caught the string!" "First ttl"
這一句的意思是彈出一個對話框,顯示一串字元,並且設定了對話框的標題為"First ttl"。在使用時,兩個參數都不能省略。
Closett
這一句的意思是斷開當前窗口的連接,然後關閉程序。如果不加這一句,那麼宏執行完後,窗口和連接就會保持在最後執行的狀態下。
這個腳本是一個典型的串口操作過程,連接,發送,等待,顯示,斷開。熟悉了這個腳本以後,應該有一個整體概念了,知道TeraTerm腳本如何運作。下一章開始詳細介紹常用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