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管理 > 縣委一號文件是什麼

縣委一號文件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25 00:00:42

❶ 什麼是中央一號文件

就是中共中央在今年發的第一個文件,編號是「中發【2008】1號」

中央2008年1號文件就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❷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具有什麼重要意義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有利於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邁上新台階,農村生活設施便利化初步實現,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有利於健全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

三、有利於保持鄉村獨特風貌。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兼中央農辦秘書局局長吳宏耀強調,鄉村建設不能搞大拆大建,要保持鄉村獨特的風貌,“編制村莊規劃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展開,注重實用性,不能都推倒重來,搞大拆大建。村莊要保持鄉村獨特的風貌,要留住村莊的鄉情味和煙火氣,防止千村一面。同時,要嚴格規范村莊的撤並,不得違背農民意願,強迫農民上樓。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一定要尊重農民的意願。”

❸ 縣委農村1號文件起草依據

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省委一號文件。
中央一號文件下發後,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亂神安排部署,縣委農辦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省委一號文凳蠢件精神,起草了縣委一號文件。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是新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出台時機特殊,意棗陪陪義重大。

❹ 1號文件是什麼意思

一號文件就嘩瞎源是新年的第一份簽署的正式文件。
由於是第一份文件將會顯得特別,具有指導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曾在1982年至1986年連續五年發布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
2004年至2021年連續十八年發布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三農」問題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重中之神明重」的地位。
2023年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亂態。
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中央一號文件各有側重,准確把握保護農民物質利益、尊重農民民主權利、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改革主線,加速了城鄉協調發展的歷史進程,共同奏響了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村社會發展的氣勢磅礴的主旋律。
是我國城鄉社會走向和諧發展、致力於共同繁榮的時代最強音。

❺ 一號文件是關於哪些方面的意見對農村發展有什麼影響

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大江村的農民在地里播種花生

人民網北記者李棟)近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發布,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做出總體部署,為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做好「三農」工作規范了方向。

「中一號文件提出的'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建設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等內容,將成為我們重點耕耘的方向。」中化集團農業事業部黨委書記,總裁覃衡德表示,未來將充分運用現代農業科技,提升自身農業的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對人民網記者表示,中央一號文件對「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逐步做出了整體部署。全國的政策藍圖落地,納入到每個地方。很重要的是,要從各地的發展基礎,發展條件出發,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有針對性有側重點的推進。」

葉比較慶說,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的起點,基礎條件也是不一樣的,未來面臨的艱巨巨性,復雜性和困難也不同。此文件特別突出,對兩個現代化要一體設計,一並進行,體現了新時期推進「三農」工作的新特點。

❻ 中央一號文件是什麼

「中央一號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開始發布《第一號文件》。現在已成為中共中央重視農村問題的專有名詞。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連續五年發布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2004年至2017年又連續十四年發布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三農」問題在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一是強調糧食主產區農民增收和貧困地區農民增收這兩個重點和難點。

二是從農業內部、農村內部和農村外部這三個層次,提出促進農民擴大就業和增加收入的有關政策。

三是從為農民增收創造必要外部條件的角度,提出了開拓農產品市場、增加對農業和農村投入,以及深化農村改革的政策措施。

四是強調了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政策。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其中,「家庭農場」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確定,進一步解放思想,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確定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8年中央一號文2月初公布,提出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文件確定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文件從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推進鄉村綠色發展、繁榮興盛農村文化、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等方面進行安排部署。

❼ 中央一號文件是什麼

中央一號文件是中央每年發布的第一份文件,通常在年初發布。

1949年10月1日,中央開始發布《第一號文件》,現在已成為中央重視農村問題的專有名詞。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連攔塵續五年發布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困做號文件,對農村和農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

2004年至2022年又連續十九年發布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三農」問題在中國社會現代化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23年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汪衡衡意見》發布。

發布背景

「三農」問題在中國的開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央連續五年發布以農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這五個「一號文件」,在中國農村發展史上成為專有名詞—「五個一號文件」。時隔18年,中央於2003年12月30日簽署《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回歸農業。

2005年1月30日,《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即第七個一號文件公布。2006年2月21日,公布了以「建設社會新農村」為主題的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於這個文件,社會反響強烈,這個文件給農民鬆了綁、指了路、開了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央一號文件

❽ 什麼是一號文件中央一號文件是什麼意思

概念「中央一號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該文件在國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綱領性和指導性的地位。一號文件中提到的問題是中央全年需要重點解決,也是當前國家亟需解決的問題,更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難度。比如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也是個農業弱國,農民在全國人口總數中佔有絕大的比例,農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全國處於最低階層。而農村的發展問題千頭萬緒、錯綜復雜,因此「三農」問題就是目前我國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連續五年發布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2004年至2011年又連續八年發布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三農」問題在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❾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什麼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強化統籌謀劃和頂層設計。

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作,要逐步實現標准統一、制度並軌。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統籌縣域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基本農田、生態保護、城鎮開發、村落分布等空間布局,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實現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

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要做強縣域,提升縣域的承載力。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小城鎮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揮小城鎮連接城市、服務鄉村作用。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孝擾悶設,有條件的地區按照小城市標准建設縣城。積極推進擴權強鎮,規劃建設一批重點鎮。

加快縣域發展

加快縣李咐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提升縣域就業吸納能力是關鍵。不用遠離家鄉,家門口就能就業,賺錢、顧家兩不誤,農民自然而然願意留、留得住。

對此,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壯大縣域經濟巧彎,承接適宜產業轉移,培育支柱產業;開展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推動在縣域就業的農民工就地市民化,增加適應進城農民剛性需求的住房供給。鼓勵地方建設返鄉入鄉創業園和孵化實訓基地。

❿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鄉村振興什麼是重點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重點內容具體如下:

1、深入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完善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糧、棉、油、糖、肉等供給安全。「十四五」時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產水平。

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穩定種糧農民補貼,讓種糧有合理收益。堅持並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

2、2021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糧食播種面積保持穩定、產量達到1.3萬億斤以上,生豬產業平穩發展,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增長繼續快於城鎮居民,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

3、力爭2021年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啟動實施,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到202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應保障更加有力,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基本形成,鄉村建設行動取得明顯成效。

4、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保護生豬基礎產能,健全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長效機制,積極發展牛羊產業,繼續實施奶業振興行動,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推進漁港建設和管理改革。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發展。

5、提高農機裝備自主研製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研發製造,加大購置補貼力度,開展農機作業補貼。

6、支持種業龍頭企業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加快建設南繁矽谷,加強制種基地和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研究重大品種研發與推廣後補助政策,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發展。

7、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推動農村千兆光網、第五代移動通信(5G)、移動物聯網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農業農村遙感衛星等天基設施。發展智慧農業,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8、把農業現代化示範區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圍繞提高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建立指標體系,加強資源整合、政策集成,以縣(市、區)為單位開展創建,到2025年創建500個左右示範區,形成梯次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格局。

9、加強宅基地管理,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規范開展房地一體宅基地日常登記頒證工作。

10、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實施最優惠的存款准備金率,加大對機構法人在縣域、業務在縣域的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推動農村金融機構回歸本源。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服務鄉村振興的內設機構。明確地方政府監管和風險處置責任,穩妥規范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試點。保持農村信用合作社等縣域農村金融機構法人地位和數量總體穩定,做好監督管理、風險化解、深化改革工作。

完善涉農金融機構治理結構和內控機制,強化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支持市縣構建域內共享的涉農信用信息資料庫,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比較完善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

大力開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保單質押貸款、農機具和大棚設施抵押貸款業務。鼓勵開發專屬金融產品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增加首貸、信用貸。加大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的中長期信貸支持。加強對農業信貸擔保放大倍數的量化考核,提高農業信貸擔保規模。

11、實施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和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加強育種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支持種業龍頭企業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加快建設南繁矽谷,加強制種基地和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研究重大品種研發與推廣後補助政策,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發展。

12、全面促進農村消費。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推動城鄉生產與消費有效對接。促進農村居民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加快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推進田頭小型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產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國家骨乾冷鏈物流基地建設。

閱讀全文

與縣委一號文件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騰訊新聞怎麼切換版本 瀏覽:269
app安裝失敗用不了 瀏覽:326
桌面文件滑鼠點開會變大變小 瀏覽:536
手機誤刪系統文件開不了機 瀏覽:883
微信兔子甩耳朵 瀏覽:998
android藍牙傳文件在哪裡 瀏覽:354
蘋果6s軟解是真的嗎 瀏覽:310
c語言代碼量大 瀏覽:874
最新網路衛星導航如何使用 瀏覽:425
以下哪些文件屬於圖像文件 瀏覽:774
zycommentjs 瀏覽:414
確認全血細胞減少看哪些數據 瀏覽:265
文件有哪些要求 瀏覽:484
cad打開時會出現兩個文件 瀏覽:65
什麼是轉基因網站 瀏覽:48
手柄設備有問題代碼43 瀏覽:921
怎麼他么怎麼又網路了 瀏覽:649
java會出現內存泄露么 瀏覽:617
蘋果4s鎖屏後怎麼還顯示歌曲 瀏覽:207
鴻蒙系統文件管理哪些可以刪除 瀏覽:55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