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用新型專利電子申請收到第一次補正通知書該如何處理
在專利的初步審查中,對於專利申請文件存在可以通過補正克服的缺陷的專利版申請權,審查員會進行全面審查,並發出補正通知書。
補正通知書中會指明專利申請存在的缺陷,說明理由,同時指定答復期限。經申請人補正後,申請文件仍然存在缺陷的,審查員一般還會再次發出補正通知書。
專利申請文件的補正是指專利申請的初步審查程序中,申請人通過提交更正後的文件的方式克服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其他有關文件存在的格式方面的缺陷。
補正包括申請文件的補正和其他文件的補正,申請文件的補正是指以提交更正後的文件的方式克服專利申請文件在格式方面的缺陷。兩者的區別是:對申請文件的缺陷未依法補正的,其申請視為撤回或者駁回該申請,對其他文件未依法補正的,視為該文件未提交,但不直接導致申請被視為撤回或者駁回。
專利補正流程(電子申請):
打開CPC客戶端;
點擊「答復補正」,也可以通過「主動提交」來補正,但是需要自己新建申請信息,所以建議通過「答復補正」進行補正;
輸入「申請號」或「通知書」,找到案件信息,進行補正;
填寫「補正書」;
提交相關附件,主要指:修改後的原文替換頁、修改對照頁等等,具體視補正通知書的要求。
2. 專利申請應該如何做補正
如何辦理專利申請補正
(一)填寫專利申請補正書的專利號必須一致,這是粗前授權前唯一標識申請的手段。如果該申請辦理過著錄項目變更手續的,應按照專利局批准變更後的內容填寫。
(二)填寫專利申請補正書的發明名稱一般來說是原申請時的名稱,但如果是須不正的剛好是發明名稱,則只需要寫將發明名稱由什麼改為什麼。
(三)填寫專利申請補正內容時:要刪除的內容和改正的內容可以分在兩條補正內容中寫明,這樣比較清晰,也容易表達。如果你有申請文件的復印件,那麼在上面標出修改對照內容,掃描成圖片作為附件發送。
(四)專利申請補正申請文件的復印件:如是電子補正則可以不提交這個文件了。
(五)表格放不下的時候,直接在表格裡面填寫,然後用附件的形式寫,寫明第幾頁第幾行,修改前後的內容即搜凳凱可,而且修改前的內容,不一定世喚要全部抄上去,不需要修改的內容用省略號表示即可
(六)附圖的修改:修改前什麼問題,修改後消除了什麼問題,寫上就好,然後提交替換頁的時候,在修改前的圖上標示修改的地方,方便讓人一眼就看見。
3. 商標變更補正通知書的 補正迴文 是什麼東西
商標局收到商標注冊申請件後,形式審查主要分三個部分:申請書件的審查(文件是否齊全、填寫是否規范、簽字/印章是否缺少)、對商標圖樣規格、清晰程序及必要的說明的審查、分類審查(對填報的商品/服務項目的審查)。
對於申請手續基本齊備或者申請文件基本符合規定,但是需要補正的,商標局發出《補正通知書》,限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2個月內,按照指定內容補正並交回商標局。在規定期限內補正並交回商標局的,保留申請日期;期滿未補正的,視為放棄申請,商標局書面通知申請人(發出《商標注冊申請無效通知書》),申請日期不予保留。
申請手續基本齊備或者申請文件基本符合規定但需要補正的包括以下情況:
(一)所填報的商品/服務項目名稱不規范、不具體;
(二歲神)所填報的商品/服務名稱不屬於同一類別;
(三)商標圖樣不清晰;
(四)需要對商標圖樣中的文字做出說明;
對《商標注冊申請補正通知書》的答復,是申請人及代理人應當注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會影響申請的審查進程,甚至可能導致申請無效。因此答復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一)補正內容用列印機列印在《商標注冊申請補正通知書》上的相應位置。
(二)需要刪除商品或者服務項目缺宏的,應標注「同意刪除」字樣確認刪除。
(三)補正後的商品或者服務項目應限制在要求補正的原商品或者服務項目的相應范圍之內,不得另行任意改動、添加。
(四)修正後的商品或者服務項目應和修改前的商品或者服務項目分別一一對應,以利於審查工作的繼續進行。
(五)補正內容較多,補正通知書上寫不下的,可以直接添加附頁(A4紙),並在補正欄目內註明「有附頁」或者「見附頁」字樣更為穩妥。
(六)交回空白補正通知書的,商標局將視為申請人或者代理人放棄該項目。
(七)代理機構章戳應伏雀冊統一位於補正內容的右下方,章戳不得覆蓋補正內容。
4. 專利補正通知書的問題
在專利的初步審查中,對於專利申請搭滲文件存在可以通過補正克服的缺陷的專利申請,審查員會進行全面審查,並發出補正通知書。
補正通知書中會指明專利申請存在的缺陷,說明理由,同時指定答復期限。經申請人補正知明脊後,申請文件仍然存在缺陷的,審查員一般還會再次發出補正通知書。
專利申請文件的補正是指專利申請的初步審查程序中,申請人通過提交更正後的文件的方式克服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其他有關文件存在的格式方面的缺陷。
補正包括申請文件的補正和其他文件的補正,申請文件的補正是指以提交更正後的文件的方式克服專利申請文件在格式方面的缺陷。兩者的區別是:對申請文件的缺陷未依法補正的,其申請視為撤回或者駁回該申請,對其他文件未依法補正的,視為該文件未提交,但不直接導致申請被視為撤回或者駁回。
專利補正流程(電子申請):
打開CPC客戶端;
點擊「答復補正」,也可以通過「主動提交」來補正,但是需要自己新建申請信息,所以建議通過「答復補正」進行補正;
輸入「申請號」或「通知書」,找到案件信息,進行補正;槐信
填寫「補正書」;
提交相關附件,主要指:修改後的原文替換頁、修改對照頁等等,具體視補正通知書的要求。
5. 如何答復專利補正通知書或審查意見通知書
泓翎科技回答:
我們都知道,專利提交申請以後,有個審查階段。根據專利的具體情況,審查員會發出授權通知書、補正通知書或者審查意見通知書。針對這些通知書,我們如何答復,是能否獲得授權的重要因素。分享幾個答復要點。
1、在答復期限內答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答復期限內答復。如果超過了期限,會被視為自動放棄。
針對審查意見通知書指出的問題,需要分類逐條答復。答復可以表示同意審查員的意見,按照審鄭知查意見辦理補正或者對申請進行修改;不同意審查員意見的,應陳述意見及理由。
2、形式缺陷和實質性問題形式缺陷補正處理,實質性問題需要陳喊含消述意見。
形式缺陷是指文本撰寫存在一些格式問題,一般可以通過補正消除缺陷;明顯實質性缺陷一般難以通過補正或者修改消除,多數情況下只能就是否存在或屬於明顯實質性缺陷進行申辯老握和陳述意見。
3、答復和修改不得超出范圍對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補正或者修改均不得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對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圖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圍。
修改文件應當按照規定格式提交替換頁。如果超過了這些范圍,答復或者補正是不能被承認的。特別是,如果需要補充其他材料,原則上也是不能被接收的。所以,原始撰寫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十分重要。
4、使用正確的答復文本根據通知書類型,需要選擇合適的答復文本,如補正通知書需要提交補正書、審查意見則提交意見陳述書。
在實際操作中,如果出現錯誤的提交格式文本,也是不被審查員所認可的。如果多次補正還不能克服問題,就可能出現專利被駁回的情況。
望採納~
6. 形式審查補正待答復是什麼意思
審查的過程。形式審查補正待答復是指在提交文件(如申請、報告等)後,相關部門對文件進行審查時發現其中存在一些不符合規定或不完整的問題,需要申請人對這些問題進鄭棚行補正後重新提交文件局指,等待相關部門再次進行審查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稱為「形式審查補正待答復」。在此過程中,申請人需要及時對相關問題進行補正,並提交完整的文件,否則可能會導致文件無法通過審查,從而影響到後續的審批流程桐叢配。
7. 請問補正通知書是什麼意思
就申請商標時遞交的某些資料需要補充或進行不涉及實質內容的修改。
在商標申請文件提交後,會進入初步審查,在此過程中會對商標申請材料進行初步審查。收到《補正通知書》,一般情況是商標局發現商標申請資料需要缺失或者不正確。
需要補正的情況
申請手續基本齊備或者申請文件基本符合規定但需要補正的包括以下情況:
(一)所填報的商品/服務項目名稱不規范、不具體。
(二)所填報的商品/服務名稱不屬於同一類別。
(三)商標圖樣不清差燃晰。
(四)需要對商標圖樣中的文字作出說明。
對首碼於申請手續基本齊備或者申請文件基本符合規定,但是需要補正的,商標局發出《補正通知書》,限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按照指定內容補正並交回商標局。
在規定期限內補正並交回商標局的,保留申請日期;期滿未補正的,視為者慶哪放棄申請,商標局書面通知申請人(發出《商標注冊申請無效通知書》),申請日期不予保留。
8. 申請專利,現在收到第N次專利補正通知書,要求有補正文件應當包括:補正書,修改後的替代文件和有修訂格式
不明白編輯在一起是什麼意思,
你說你已經收到N次補正通知書,按照你以前的方回法操作即可答。
簡單說下順序:
1、登陸cpc;
2、在主頁面點擊答復補正後進入補正頁面;
3、點擊普通申請、輸入申請號、輸入通知書名稱、點擊未答復、點擊搜索,如果你屬於合法的電子申請用戶將有搜索結果;
4、在中間文件下面通過增加和補正兩個按鈕導入你需要上傳的文件;文件編輯完畢以後,點全部保存後關閉,自動會生成在一個文件下目錄下;
5、回到主頁面,在中間文件下找到剛才的補正,簽名後發送。
9. 審查意見通知書與補正通知書有什麼區別
審查意見通知書是發明實質審查過程中,國家知識產權局針對申請人所提交發明的「新穎性、實用性、創造性」下發的審查意見。外觀沒有實質審查,但也會下發審查意見,如外觀設計侵犯了奧運知識產權或有其他不合社會公理道德的內容,但比較罕見。
補正是針對形式審查中不符合形式規范而下發的。
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的答復期限是4個月,以後族雹昌每次是2個月。補正通知書答肆做復期限根據補正文件的種類不一定,一兆扒般為2個月,也有1個月的,由審查員在通知書中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