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南省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健全公共財政職能,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保護繳款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政府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收入、社會保障基金、債務收入、住房公積金以外,本省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執收單位)在履行公共管理職能、行使國有資源(資產)所有權或者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時,通過徵收、收取、罰沒或者募集、受贈等方式依法取得的資金。
政府非稅收入是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包括:
(一)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政府性基金;
(三)罰沒收入;
(四)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
(五)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
(六)國有資本經營收入;
(七)彩票公益啟衡金;
(八)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
(九)應當納入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其他資金。
納入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具體項目目錄,由省財政部門向社會公布。第四條政府非稅收入應當納入財政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應當遵循依法、公開、高效和便民的原則。悶祥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工作的領導,完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體系和監督機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是政府非稅收入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監察、審計、價格等部門和人民銀行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政府非稅收入監督管理工作。悄罩做第二章執收管理第六條政府非稅收入項目的設立、變更、取消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行政事業性收費按照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政府性基金按照國務院或者財政部的規定執行;
(三)罰沒收入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執行;
(四)國有資源、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按照法律、法規、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的規定執行;
(五)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按照擁有國有資本產權的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國資部門的規定執行;
(六)彩票公益金按照法律、法規、國務院和財政部的規定執行;
(七)其他政府非稅收入按照法律、法規、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的規定執行。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設立政府非稅收入項目。第七條政府非稅收入由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設立項目的有關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執收單位執收;沒有規定執收單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執收。
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設立項目的有關規范性文件對委託執收政府非稅收入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不得委託執收。受委託單位在委託范圍內執收政府非稅收入,不得轉委託。
禁止委託個人執收政府非稅收入。第八條執收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向社會公布由本單位負責執收的政府非稅收入依據、項目、標准、范圍、對象、期限和程序;
(二)使用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印(監)制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執收政府非稅收入;
(三)按照規定及時、足額收繳政府非稅收入款項;
(四)記錄、匯總、核對政府非稅收入收繳情況,並定期報送同級財政部門;
(五)向社會公布本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監察、審計、價格等部門的舉報電話或者電子郵箱;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執收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其他職責。第九條政府非稅收入實行執收單位開票、商業銀行代收、財政部門監管的收繳分離制度,但法律、法規、規章和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規定可以當場收取的款項除外。
按照規定可以當場執收的政府非稅收入,執收單位應當在同級財政部門規定的時間內,將所收款項全額繳入財政部門指定的銀行賬戶。
財政部門和執收單位應當採取措施降低政府非稅收入執收成本,改進執收方式,提高執收效率,方便繳款人繳款。第十條執收單位不得擅自改變政府非稅收入項目的范圍、標准、對象和期限;不得以隱匿、轉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等方式處置政府非稅收入款項;不得開設政府非稅收入過渡性賬戶;不得將所收政府非稅收入存入財政部門規定以外的銀行賬戶。
㈡ 財政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屬於什麼法律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是財政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財政國庫制度管理改革方案有關問題的通知》發布的部門規章。
法律分析
非稅收入管理是包括非稅收入取得、非稅收入預算、非稅收入使用、非稅收入監督在內的一個完整系統。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對「做大財政收入察老蛋糕」增強各級政府財力和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完善公共財政體制、有效遏制腐敗追求良治和深化改革建立公平社會分配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財政收入增長很快,2004年.全國財政收入在2003年突破2萬億的基礎上,再上新台階,達到26355.88億元。而政府非稅收入增長也很快,2004年,全國政府非稅收入規模大約為10523億元,相當於同期財政收入的39.8%。但是由於政府非稅收入是我國在構建公共財政體制過程中,在州鬧不斷強化預算外資金管理和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體制改革和探索中總結出來的,概念的確立在時間上比較晚,在現實的管理中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所以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法律依據
財政部關於印發《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的通知
財稅〔2016〕3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冊沒罩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為了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規范政府收支行為,健全公共財政職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我們制定了《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
財政部
2016年3月15日
㈢ 什麼叫非稅收入管理要做詳細的講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非稅收入管理,規范財政收入分配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及其實施條例、《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市、區非稅收入的徵收管理、資金管理、支出管理、票據管理以及監督檢查,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之外的下列財政收入: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根據法律、法規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為支持公共事業發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無償徵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政府性基金;
(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的國有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通過出租、轉讓或者其他方式取得的收益;
(四)按規定應當上繳國庫的國有資本分享的企業稅後利潤,國有股股利、紅利、股息,企業國有產權以轉讓或者其他方式取得的收益以及依法由國有資本享有的其他經營收益;
(五)國有的土地、海域、礦區、場地和其他公共資源的開發權、使用權、冠名權、廣告權、特許經營權等,通過招標、拍賣或者其他方式取得的收入;
(六)按照國家規定的彩票資金構成比例籌集的彩票公益金;
(七)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法律、法規授權實施行政處罰的組織依法查處違法案件時取得的罰沒財物和追回贓款贓物所形成的罰沒收嫌漏入;
(八)以國家機關、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的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已指定具體捐贈對象和項目的定向捐贈收入除外);
(九)主管部門通過提取管理費、收入分成、下級上解資金或者其他方式集中的所屬事業單位的收入;
(十)納入非稅收入賬戶體系的各類仔者鏈賬戶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含稅收利息收入);
(十一)其他依法設定的非稅收入。
前款規定的收入屬應納稅的,依法納稅後上繳非稅收入。
社會保障基金、住房公積金不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非稅收入管理應當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非稅收入項目的設定、收支管理和監督應當依法進行。
非稅收入按照不同的類型和特點,實行科學、有效的分類規范管理。
第五條 非稅收入實行收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按照綜合財政預算管理的要求,由政府統籌安排使用。
第六條 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對非稅收入管理工作的領導,嚴格實施法律、法規以及國家和省有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積極推進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非稅收入監督機制,切實提高非稅收入管理水平。
第七條 市財政部門主管本市非稅收入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實施本辦法,並具體負責市本級非稅收入年度預算(計劃)的編制草案和組織執行等工作。區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非稅收入管理工作。
審計、物價、監察等有關部門按照法定職權,做好非稅收入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徵收管理
第八條 向繳款義務人徵收或者收取(以下統稱徵收)非稅收入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為執收單位。
法律、法規、規章和依法設定非稅收入項目的文件已規定執收單位的念孫,由規定的執收單位徵收;法律、法規、規章和依法設定非稅收入項目的文件沒有規定執收單位的,財政部門為執收單位。
執收單位徵得同級財政部門同意後可委託其他單位代征非稅收入。委託應當簽訂委託協議書。受託單位不得再委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征非稅收入。
第九條 執收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向社會公布本單位負責徵收的非稅收入項目及其依據、范圍、標准、時限、程序,並報同級財政部門備案;
(二)編制本單位非稅收入年度預算(計劃)草案,報送同級財政部門;
(三)依法向繳款義務人足額徵收非稅收入;
(四)記錄、匯總、核對並向同級財政部門定期報送非稅收入征繳情況;
(五)政府及其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條 執收單位或者其委託單位應當嚴格依法徵收非稅收入,確保應收盡收,不得多征、少征或者擅自減征、免徵、緩征,不得隱瞞、轉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存私放、私分或者變相私分所收非稅收入款項。
任何部門、單位不得違法設定非稅收入項目、范圍、標准和徵收非稅收入。
第十一條 依法應當繳納非稅收入款項的單位或者個人為繳款義務人。
繳款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間、標准、方式、途徑繳納非稅收入款項,不得逃避繳納義務。
第十二條 繳款義務人符合緩征、減征、免徵非稅收入條件的,可以提出書面申請,由財政部門批准;國家、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批准部門應當明確申請緩征、減征、免徵非稅收入的依據、范圍、條件、時限、程序,並向社會公布。
前款規定的緩征、減征、免徵事項,只適用於本級管理的非稅收入。
第十三條 財政部門負責組織非稅收入的徵收和依照公開、公平原則確定非稅收入的代收銀行,並可在代收銀行設立用於歸集、記錄和劃解非稅收入款項的匯繳賬戶。財政部門根據雙方約定,按銀行代收非稅收入的業務量或者收繳金額向代收銀行支付手續費。
執收單位經同級財政部門批准,可開設只收不支的非稅收入匯繳專用存款賬戶,用於歸集本單位現場徵收的或者零散的非稅收入並按規定上繳財政。
第十四條 繳納非稅收入採取直接繳款或者集中匯繳方式。除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當場收款或者納入非稅收入匯繳專用存款賬戶的非稅收入採取集中匯繳方式外,均應採取直接繳款方式。
採取直接繳款方式的,繳款義務人憑執收單位或者其委託單位開具的繳款憑證,到代收銀行的營業網點或者通過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繳款途徑,將非稅收入直接繳入國庫單一賬戶、財政專戶或者財政部門設立的匯繳賬戶。
採取集中匯繳方式的,執收單位或者其委託單位向繳款義務人收款並開具財政票據或者發票後,在同級財政部門規定期限內,匯總填制繳款憑證,並將非稅收入按收款項目編碼繳入國庫單一賬戶、財政專戶或者財政部門設立的匯繳賬戶。
㈣ 安徽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非稅收入管理,健全公共財政職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非稅收入的設立、征繳、預算、票據和監督管理等活動。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收入和政府債務收入以外,本省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履行公共事務管理職能、利用國有資源或者國有資產、提供特定服務收取的各項收入,包括:
(一)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
(三)罰沒收入;
(四)國寬塵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
(五)國有資本收益;
(六)彩票公益金收入;
(七)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
(八)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
(九)其他非稅收入。第四條非稅收入應當納入財政預算,分級分類管理,實行收繳分離、收支兩條線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非稅收入管理應當遵循依法、規范、公開、高效和便民的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非稅收入管理工作的領導,完善非稅收入管理和監督體系,保障非稅收入資金安全、規范、有效利用。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主管非稅收入管理工作,其所屬的非稅收入管理機構負責非慎陵禪稅收入管理的具體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價格、審計等部門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非稅收入管理、監督相關工作。第二章設立管理第七條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設立,應當依據法律、行政法規、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和國務院、省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部門的規定執行。第八條政府性基金項目的設立,應當依據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執行。第九條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應當依據法律、法規或者按照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的規定設立。第十條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收益,應當依據法律、法規或者由擁有國有資產、國有資本產權的人民政府及其財政部門按照國有資產、國有資本收益管理規定設立。第十一條罰沒收入依據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設立。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價格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非稅收入項目目錄及其依據、范圍、對象、標准、期限和執收單位。
執收單位應當向社會公示由本單位負責收取的非稅收入項目及其依據、范圍、對象、標准和期限。第十三條取消、停徵非稅收入項目以及調整徵收對象、范圍、標准和期限,應當按照設立非稅收入的許可權和程序辦理。第十四條省人民政府財政、價格部門應當定期對本省設立的非稅收入項目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和本省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合理調整非稅收入管理政策;適時取消、停止執行本省設立的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非稅收入項目。第三章征繳管理第十五條非稅收入由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設立項目的有關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執收單位執收;沒有規定執收單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執收。
執收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委託其他單位收取的,應當報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備案;受委託單位在委託范圍內執收非稅收入,不得轉委託。
接受委託的單位應當具備財政部門規定的執收條件;禁止委託個人執收非稅收入。汪罩第十六條執收單位應當依照規定的范圍、對象、標准、期限徵收非稅收入,不得多征、提前徵收或者擅自減征、免徵、緩征。
繳款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間、數額繳納非稅收入。
對違法設定非稅收入項目、擴大執收范圍、提高執收標准以及違法使用票據執收非稅收入的,繳款義務人有權拒絕繳納。第十七條減征、免徵、緩征非稅收入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國務院、省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部門的規定,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辦理。
繳款義務人確因特殊情況需要減繳、免繳、緩繳非稅收入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經執收單位和非稅收入管理機構審核後按照法定批准許可權和期限辦理。第十八條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確定,有代理收付款項業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均可作為非稅收入的代理機構。
代理機構按照前款規定確定後,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向社會公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財政專戶管理規定,在代理機構設立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用於記錄、歸集、結算非稅收入,匯繳結算賬戶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
代理機構應當按照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簽訂的代理協議辦理非稅收入收納、清算、匯劃等業務。
㈤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1.適用范圍
具體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收益;彩票公益金收入;特許經營收入;中央銀行收入;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中收入;腔並鋒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其他非稅收入。
2.調整規定
調整徵收對象、范圍、標准和期限,蔽游應當按照管理許可權或者法定程序辦理。
3.部門職責
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執收部門不得多征、提前徵收、減征、免徵、緩征。
4.處罰依據
《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列》
《違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伍晌管理規定行政處分暫行規定》
法律依據:《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政府非稅收入(以下簡稱非稅收入)管理,規范政府收支行為,健全公共財政職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非稅收入設立、徵收、票據、資金和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辦法。
㈥ 非稅收入管理條例屬於行政法規嗎拜託各位了 3Q
非稅收入管理條例 看它的念圓制發單位畝皮。 國務院或國迅高差家部委辦局的就是行政法規。 湖南有此條例,屬於地方性法規。
㈦ 非稅收入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政策包含總則(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國家權力、政府信譽、國有資源(資產)所有者權益等取得的各項收入)、設立和徵收管理、票據管理、資金管理、監督管理、附則孝陸,共六章內容。
法律依據:《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政府非稅收入(以下簡稱非稅收入)管巧搭頃理,規范政府收支行為,健全公共財政職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枝芹規定,制定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