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禁止套娃是什麼意思
網上沖浪最怕什麼?套娃。還一個套一個的套娃。當代套娃三連:俄羅斯一票否決了烏克蘭提出的取消俄羅斯一票否決權的提案。一網民因造謠自己因為造謠被公安拘留15天而被拘留15天。美國譴責中國譴責美國干涉中國內政是中國干涉美國內政。環環相扣,你還能繞出來嗎?還有好萊塢套娃。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表示,在2021年《阿凡達2》上映之前,《阿凡達1》會再度重映,使票房反超《復仇者聯盟4》登頂歷史票房榜第一。於是有人提議,《復聯4》也能再次重映,奪回第一,然後《阿凡達》再再重映,《復聯4》再再重映,《阿凡達》再再再重映……好煩啊,套娃這個梗到底有完沒完有完沒完有完沒完?有限套娃:遞歸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起點,套娃,本來是一種俄羅斯特產的玩具,由多個圖案一樣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地組成,最多可以套十幾個。你通常見到的套娃,大的小的,紅的藍的,其實是同一個俄羅斯姑娘,叫「瑪特羅什卡(матрёшка)」,這也是套娃的通稱。「mater」,在拉丁語中是母親的意思,舊時俄羅斯大戶人家的母親,通常是一個健壯能幹、略有肥胖、生了許多孩子的俄羅斯婦女,所以套娃一般只有女性,套娃胖嘟嘟的肚子里藏著許多小木娃娃,象徵著人丁興旺。然而在中文互聯網海域,套娃和母親沒啥關系,任何一層套著一層,具有嵌套模式的行為、語言、圖形,都可以稱為「套娃」。中文博大精深,用幾個多義詞就能陷入套娃困境。東北作家太宰治曾講過一句話:校服上除了校徽別別別的,讓你們別別別的別別別的你非別別的!一位乘客懊惱地表示:差點沒上上上上海的車。還有你聽過許多遍的大佬互「杠」的故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在一個句子或者對話中,語言中相同結構的重復或者相套,就能形成一個「套娃」,講專業點就是「語言的遞歸性」。遞歸性是語言的根本特質之一,它賦予語言無限的創造性,「如果一種語法沒有遞歸機制,它就會復雜得難以想像。如果它確實有某種遞歸機制,就能產生無限多的句子。」你能講出自己從未聽過的話,表達非常復雜的思想,都要感謝語言的遞歸性。一個標准套娃是相同結構的遞歸,最簡單的:——我都知道了。——我知道你知道了。(一層嵌套)——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了。(二層嵌套)遞歸性不止是相同結構的重復,理論上來說,還能反復套不同的結構,從而構成復雜句子:——我吃了一個橘子。——我吃了一個媽媽給的橘子。(一層嵌套)——我吃了一個媽媽給的在張阿姨家買的橘子。(兩層嵌套)如果你願意,還可以一直這樣「遞歸」下去,這在英語裡面非常常見,譬如從句概念。不過嚴格說來,這就不算套娃了,因為每一層嵌套的「圖案」(結構)不同。除了語言,別的東西也能遞歸。數學太難,咱就不說了,先說著名的尼古拉斯·凱奇「我演我自己」事件。《不能承受的天才之重》是一部好萊塢電影,講述了過氣演員尼古拉斯·凱奇陷入職業危機的同時,陰差陽錯地與中央情報局和一個販毒集團頭目糾纏不清的故事。這樣一個「虛構」的角色,要由誰來扮演呢?不出意外地,影星尼古拉斯·凱奇最終扮演了尼古拉斯·凱奇,據說他當時已成為「爛片之王」,債務纏身,需要用一部真正的影片來證明自己——而這正是影片的開頭。微博也能遞歸。前陣子在微博上吃了一個瓜,一個小姑娘愛上一個小和尚(?),隔三差五地投稿吐露自己的少女心事,博主每次發出來都附上上一次的投稿鏈接,長此以往,形成了一個套娃連載。網友哭著點評:我都點了十分鍾了,點進去還有點進去還有點進去還有怎麼點也點不完!求求你放過小和尚和我們吧!遞歸有時就像個無底洞,套了一層又一層,一不小心就出不來了。其實直到現在,咱也不知道這個微博到底有多少層,如果你感興趣,就自己去數,就當追了一篇又長又矯情的晉江連載吧。無限套娃:死鎖有形世界的套娃是有限的,只要你足夠耐心,一層一層剝開它的殼,總能見底。但從理論上來講,如果套娃足夠大,可以有無數層嵌套,剝開一層還有一層,剝開一層還有一層,這時的「套娃「現象,就是指通過某種方式與技巧產生「無盡」的效果,本質是無限循環。很多人第一次接觸無限循環,是從小聽故事的時候:「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里有兩個和尚,一個老和尚、一個小和尚。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老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里有兩個和尚,一個老和尚、一個小和尚。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老和尚說……」從理論上來說,這個故事可以無限講述下去,因為它從結尾的地方開始,在開始的地方完成,從而構成一個首尾相連的循環鏈,鏈條的無限延伸就是遞歸機制的無限生成。在很久以前,人類的本質還是「復讀機」,不管你說啥,都能接下去,都能接下去,都能接下去。直到有一天,兩個復讀機相遇了:兩個復讀機不斷地跟對方講話,對方又重復同樣的話(因為大家都是復讀機),就像一個計算機不斷地模擬兩面鏡子里的世界,於是「人類的本質」討論有了新的進展——套娃。日常生活中的無限套娃隨處可見:-——只有會員才可以在我們店消費。-——那好吧,怎樣成為會員。——你好消費就可以成為我們的會員。——你好只有穿匡威才能買匡威。——可是我沒有匡威。——那就去買一雙。——這就是我來這的原因。——那你得穿著匡威來。——我他媽要怎麼在沒有匡威的情況下買一雙匡威!——穿著匡威來。這是一條完全閉合的循環鏈條,要想A,先得B,要想B,先得A,一旦建立起來,人們就會陷入無限循環的陷阱中,很難在這個框架內打破它。你很清楚,這個玩意兒從邏輯上來講是有毒的,所以問題出在哪裡?以上套娃,又稱邏輯死循環,跟一種循環論證有關,先預設一個前提條件A成立,然後用A得出條件B,然後再去用B的結論去證明A成立。舉個不成熟的小例子,如何證明聖經是真的呢?先假設聖經是真的,由於聖經記載聖經內容是真的,所以得出結論,聖經真的是真的。循環論證其實是論證謬誤的一種,在循環論證中,論證的前提中就包含了要論證的結論為真,然後再用得出的結論去反證前提,就像一個首尾相連的套娃,永遠在重復陳述同一個假設,事實上,什麼真的都證明不了。下一次,如果有人跟你玩循環套娃,你就回他一句:我不會相信你講的每一個字,除非你跟我證明你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