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信息 > 清樂網站製作需要多少人

清樂網站製作需要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4-12-25 19:46:04

❶ 請問誰知道陳後主(注意不是南唐後主)的詩詞在那個網站有看的.

全在這了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陳詩【卷四】

陳後主叔寶

〈叔寶。字元秀。天嘉三年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立為皇太子。十四年正月即位。在位七年。滅於隋。仁壽四年卒於洛陽。年五十二。有集三十九卷。〉

【樂府】

【採桑】

春樓髻梳罷。南陌競相隨。去後花叢散。風來香處移。廣袖承朝日。長鬟礙聚枝。柯新攀易斷。葉嫩摘前萎。采蘩鉤手弱。微汗雜妝垂。不應歸獨早。堪為使君知。(○《樂府詩集》二十八。《詩紀》九十八。)

【日出東南隅行】

重輪上瑞暉。西北照南威。南威年二八。開牖敞重闈。當壚送客去。上宛逐春歸。鬢下珠勝月。窗前雲帶衣。紅裙結未解。綠綺自難徽。(○《樂府詩集》二十八。《詩紀》九十八。)

【三婦艷詞十一首】

大婦避秋風。中婦夜床空。小婦初兩髻。含嬌新臉紅。得意非霰日。可憐那可同。(○《樂府詩集》三十五。《詩紀》九十八。)

大婦西北樓。中婦南陌頭。小婦初妝點。回眉對月鉤。可憐還自覺。人看反更羞。(○同上)

大婦主縑機。中婦裁春衣。小婦新妝冶。拂匣動琴徽。長夜理清曲。餘嬌且未歸。(○同上)

大婦妒蛾眉。中婦逐春時。小婦最年少。相望卷羅幃。羅幃夜寒卷。相望人來遲。(○同上)

大婦上高樓。中婦盪蓮舟。小婦獨無事。撥帳掩嬌羞。丈夫應自解。更深難道留。(○同上)

大婦初調箏。中婦飲歌聲。小婦春妝罷。弄月當宵楹。季子時將意。相看不用爭。(○同上)

大婦愛恆偏。中婦意常堅。小婦獨嬌笑。新來華燭前。新來誠可惑。為許得新憐。(○同上)

大婦酌金杯。中婦照妝台。小婦偏妖冶。下砌折新梅。眾中何假問。人今最後來。(○同上)

大婦怨空閨。中婦夜偷啼。小婦獨含笑。正柱作烏棲。河低帳未掩。夜夜畫眉齊。(○同上)

大婦正當壚。中婦裁羅襦。小婦獨無事。淇上待吳姝。鳥歸花復落。欲去卻踟躕。(○同上)

大婦年十五。中婦當春戶。小婦正橫陳。含嬌情未吐。所愁曉漏促。不恨燈銷炷。(○同上)

【飛來雙白鶴】

朔吹已蕭瑟。愁雲屢合開。玄冬辛苦地。白鶴從風催。音響已清切。毛羽復殘摧。飛來進□□。但為失雙回。儻逢□噲德。當共銜珠來。(○《樂府詩集》三十九。《詩紀》九十八。)

【采蓮曲】

相催暗中起。妝前日已光。隨宜巧注口。薄落點花黃。風住疑衫密。船小畏裾長。波文散動楫。茭花拂度航。抵荷亂翠影。采袖新蓮香。歸時會被喚。且試入蘭房。(○《樂府詩集》五十。《詩紀》九十八。)

【昭君】〖怨文苑雲。一作明君詞。〗

圖形漢宮里。遙聘單於庭。狼山聚雲暗。龍沙飛雪輕。笳吟度隴咽。笛轉出關鳴。啼妝寒葉下。愁眉塞月生。只餘馬上曲。猶作別時聲。(○文苑英華二百四。《樂府詩集》五十九。《詩紀》九十八。)

【朱鷺】

參差蒲未齊。沈漾若浮綠。朱鷺戲蘋藻。徘徊流澗曲。澗曲多岩樹。逶迤復斷續。振振雖以明。湯湯今又矚。(○《樂府詩集》十六。《詩紀》九十八。)

【巫山高】

巫山巫峽深。峭壁聳春林。風岩朝蕊落。霧嶺晚猨吟。雲來足薦枕。雨過非感琴。仙姬將夜月。度影自浮沈。(○《樂府詩集》十七。《詩紀》九十八。)

【有所思】〖選詩拾遺作望遠。〗三首

盪子好蘭期。留人獨自思。落花同淚臉。初月似愁眉。階前看草蔓。窗中對網絲。不言千里別。(樂府作望。《詩紀》雲。一作望。)復是三春時。(○《樂府詩集》十七。《詩紀》九十八。)

杳杳與人期。遙遙有所思。山川千里間。風月兩邊時。相對春那劇。相望景偏遲。當由分別久。夢來還自疑。(○同上)

佳人在北燕。相望渭橋邊。團團落日樹。耿耿曙河天。愁多明月下。淚盡雁行前。別心不可寄。惟餘琴上弦。(○文苑英華二百二。《樂府詩集》十七。)

【雉子斑】

四野秋原暗。十步啄方前。雊聲風處遠。翅影雲間連。箭射妖姬笑。裘值盛明然。已足南皮賞。復會北宮篇。(○《樂府詩集》十八。《詩紀》九十八。)

【臨高台】

晚景登高台。回望春光來。霧濃山後暗。日落雲傍開。煙里看鴻小。風來望葉回。臨窗已響吹。極眺且傾杯。(○《樂府詩集》十八。《詩紀》九十八。)

【隴頭】

隴頭征戍客。寒多不識春。驚風起嘶馬。苦霧雜飛塵。投錢積石水。斂轡交河津。四面夕冰合。萬里望佳人。(○《樂府詩集》二十一。《詩紀》九十八。)

【隴頭水二首】

塞外飛蓬征。隴頭流水鳴。漢處揚沙暗。波中燥葉輕。地風冰易厚。寒深溜轉清。登山一回顧。幽咽動邊情。(○《樂府詩集》二十一。《詩紀》九十八。)

高隴多悲風。寒聲起夜叢。禽飛暗識路。鳥轉逐征蓬。落葉時驚沬。移沙屢擁空。回頭不見望。流水玉門東。(○同上)

【折楊柳二首】

楊柳動春情。倡園妾屢驚。入樓含粉色。依風雜管聲。武昌識新種。官渡有殘生。還將出塞曲。仍共胡笳鳴。(○《樂府詩集》二十二。《詩紀》九十八。)

長條黃復綠。垂絲密且繁。花落幽人徑。步隱將軍屯。谷暗宵鉦響。風高夜笛喧。聊持暫攀折。空足憶中園。(○同上)

【關山月二首】

秋月上中天。迥照關城前。暈缺隨來減。光滿應珠圓。帶樹還添桂。銜峰乍似弦。復教征戍客。長怨久連翩。(○《樂府詩集》二十三。《詩紀》九十八。)

戍邊歲月久。恆悲望舒耀。城遙接暈高。澗風連影搖。寒光帶岫徙。冷色含山峭。看時使人憶。為似嬌娥照。(○同上)

【洛陽道五首】

喧嘩照邑里。遨遊出洛京。霜枝嫩柳發。水塹薄苔生。停鞭回去影。駐軸敞前甍。台上經相識。城下屢逢迎。踟躕還借問。只重未知名。(○《樂府詩集》二十三。《詩紀》九十八。)

日光朝杲杲。照耀東京道。霧帶城樓開。啼侵曙色早。佳麗嬌南陌。香氣含風好。自憐釵上纓。不嘆河邊草。(○同上)

建都開洛汭。中地乃城陽。縱橫肆八達。左右辟康妝。銅溝飛柳絮。金谷落花光。忘情伊水側。稅駕河橋傍。(○同上)

百尺瞰金埒。九衢通玉堂。柳化塵里暗。槐色露中光。游俠幽並客。當壚京兆妝。向夕風煙晚。金羈滿洛陽。(○同上)

青槐夾馳道。御水映銅溝。遠望凌霄闕。遙看井干樓。黃金彈俠少。朱輪盛徹侯。桃花雜渡馬。紛披聚陌頭。(○《樂府詩集》二十三。《詩紀》九十八。○逯案。樂府此篇次唐人鄭渥詩後。與前四篇不為一組。)

【長安道】

建章通未央。長樂屬明光。大道移甲第。甲第玉為堂。游盪新豐里。戲馬渭橋傍。當壚晚留客。夜夜苦紅妝。(○《樂府詩集》二十三。《詩紀》九十八。)

【梅花落二首】

春砌落芳梅。飄零上鳳台。拂妝疑粉散。逐溜似萍開。映日花光動。迎風香氣來。佳人早插髻。試立且裴徊。(○文苑英華二百八。《樂府詩集》二十四。《詩紀》九十八。)

楊柳春樓邊。車馬飛風煙。連娉烏孫伎。屬客單於氈。雁聲不見書。蠶絲欲斷弦。欲持塞上蕊。試立將軍前。(○《樂府詩集》二十四。《詩紀》九十八。)

【紫騮馬二首】

嫖姚紫塞歸。蹀躞紅塵飛。玉珂鳴廣路。金絡耀晨輝。蓋轉時移影。香動屢驚衣。禁門猶未閉。連騎恣相追。(○文苑英華二百九。《樂府詩集》二十四。《詩紀》九十八。)

蹀躞紫騮馬。照耀白銀鞍。直去黃龍外。斜趨玄菟端。垂鞬還細柳。楊塵歸上蘭。紅臉桃花色。客別重羞看。(○《樂府詩集》二十四。《詩紀》九十八。)

【雨雪曲】〖樂府無曲字。〗

長城飛雪下。邊關地籟吟。蒙蒙九天暗。霏霏千里深。樹冷月恆少。山霧日偏沈。況聽南歸雁。切思胡笳音。(○《樂府詩集》二十四。《詩紀》九十八。)

【劉生】

游俠長安中。置驛過新豐。系鍾蒲璧磬。鳴弦楊葉弓。孟公正驚客。朱家始賣僮。羞作荊卿笑。捧劍出遼東。(○《樂府詩集》二十四。《詩紀》九十八。)

【飲馬長城窟行】

征馬入他鄉。山花此夜光。離群嘶向影。因風屢動香。月色含城暗。秋聲雜塞長。何以酬天子。馬革報疆場。(○文苑英華二百九。《樂府詩集》三十八。《詩紀》九十八。)

【舞媚娘三首】

樓上多嬌艷。當窗並三五。爭弄游春陌。相邀開綉戶。轉態結紅裙。含嬌拾翠羽。留賓乍拂弦。托意時移柱。(○《樂府詩集》七十三。《詩紀》九十八。)

淇水變新台。春壚當夏開。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來。(○同上)

春日好風光。尋觀向市傍。轉身移佩響。牽袖起衣香。(○同上○樂府與上淇水篇合為一首。)

【估客樂】

三江結儔侶。萬里不辭遙。恆隨鷁首舫。屢逐雞鳴潮。(○《樂府詩集》四十八。《詩紀》九十八。)

【三洲歌】

春江聊一望。細草遍長洲。沙汀時起伏。畫舸屢淹留。(○《樂府詩集》四十八。《詩紀》九十八。)

【前有一樽酒行】

殿高絲吹滿。日落綺羅鮮。莫論朝漏促。傾卮待夕筵。(○《樂府詩集》六十五。《詩紀》九十八。)

【自君之出矣六首】

自君之出矣。霜暉當夜明。思君若風影。來去不曾停。(○《樂府詩集》六十九。《詩紀》九十八。)

自君之出矣。房空帷帳輕。思君如晝燭。懷心不見明。(○同上)

自君之出矣。不分道無情。思君若寒草。零落故心生。(○同上)

自君之出矣。塵網暗羅帷。思君如落日。無有暫還時。(○同上)

自君之出矣。綠草遍階生。思君如夜燭。垂淚著雞鳴。(○同上)

自君之出矣。愁顏難復睹。思君如櫱條。夜夜只交苦。(○同上)

【歌】

〖隋《書》曰:禎明初。後主作新歌詞。甚哀怨。令後宮美人習而歌之。其辭曰:〗

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隋書五行志。《御覽》五百九十一。《詩紀》九十八。)

【歌】

〖南史曰:後主每引賓客。對貴妃等游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選宮女有容色者。令習而歌之。其曲有玉樹後庭、臨春樂等。其略雲。〗

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南史張麗華傳。)

【玉樹後庭花】〖以下七言。〗

〖隋書樂志曰:陳後主於清樂中造黃驪留及玉樹後庭花、金釵兩鬢垂等曲。與幸臣等制其歌詞。綺艷相高。極於輕盪。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樂府詩集》七十四。《詩紀》九十八。)

【烏棲曲三首】

陌頭新花歷亂生。葉里啼鳥送春情。長安游俠無數伴。白馬驪珂路中滿。(○《樂府詩集》四十八。《詩紀》九十八。)

金鞍向暝欲相連。玉面俱要來帳前。含態眼語懸相解。翠帶羅裙入為解。(○同上)

合歡襦薰百和香。床中被織兩鴛鴦。烏啼漢沒天應曙。只持懷抱送郎去。(○同上)

【東飛伯勞歌】

池側鴛鴦春日鶯。綠珠絳樹相逢迎。誰家佳麗過淇上。翠釵綺袖波中漾。雕軒綉戶花恆發。珠簾玉砌移明月。年時二七猶未笄。轉顧流盻鬟髩低。風飛蕊落將何故。可惜可憐空擲度。(○文苑英華二百三。《樂府詩集》六十八。《詩紀》九十八。)

【長相思二首】〖以下雜言。〗

長相思。久相憶。關山征戍何時極。望風雲。絕音息。上林書不歸。回紋徒自織。羞將別後面。還似初相識。(○《樂府詩集》六十九。《詩紀》九十八。)

長相思。怨成悲。蝶縈草。樹連絲。庭花飄散飛入帷。帷中看隻影。對鏡斂雙眉。兩見同見月。兩別共春時。(○同上)

【古曲】

桂鉤影。桂枝開。紫綺袖。逐風回。日明珠。色偏亮。葉盡衫。香更來。(○《樂府詩集》七十七。《詩紀》九十八。)

【獨酌謠四首】

齊人淳於髡。善為十酒。偶效之。作獨酌謠。

獨酌謠。獨酌且獨謠。一酌豈陶暑。二酌斷風飆。三酌意不暢。四酌情無聊。五酌盂易覆。六酌歡欲調。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九酌忘物我。十酌忽凌霄。凌霄異羽翼。任致得飄飄。寧學世人醉。揚波去我遙。爾非浮丘伯。安見王子喬。(○《樂府詩集》八十七。《詩紀》九十八。)

獨酌謠。獨酌起中宵。中宵照春月。初花發春朝。春花春月正徘徊。一尊一弦當夜開。聊奏孫登曲。仍斟畢卓杯。羅綺徒紛亂。金翠轉遲回。中心本如水。凝志更同灰。逍遙自可樂。世語世情哉。(○同上)

獨酌謠。獨酌酒難消。獨酌三兩碗。弄曲兩三調。調弦忽未畢。忽值出房朝。更似游春苑。還如逢麗譙。衣香逐嬌去。眼語送杯嬌。餘樽盡復益。自得是逍遙。(○同上)

獨酌謠。獨酌一尊酒。尊酒傾未酌。明月正當牖。是牖非圓瓮。吾樂非擊缶。自任物外歡。更齊椿菌久。卷舒乃一卷。忘情且十斗。寧復語綺羅。因情即山藪。(○同上)

【詩】

【同江僕射游攝山棲霞寺詩】

時宰磻溪心。非關狎竹林。鷲岳青松繞。雞峰白日沈。天迥浮雲細。山空明月深。摧殘枯樹影。

零落古藤陰。霜村夜烏去。風路寒猿吟。自悲堪出俗。詎是欲抽簪。(○廣弘明集三十。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詩紀》九十八。)

【同平南弟元日思歸詩】

至德掩羲黃。成功邁禹湯。儀刑元四海。來庭盛萬方。鳴玉觀升降。擊石乃鏗鏘。三春氣色早。九疑煙霧長。浮雲斷更續。輕花落復香。北宮瞻遠岫。南服阻遙江。爾言想伊洛。我思屬瀟湘。(○古今歲時雜詠一。《詩紀》九十八。)

【立春日泛舟玄圃各賦一字六韻成篇】〖座有張式、陸瓊、顧野王、謝伸、褚玠、王縘、傅縡、陸瑜,姚察等九人上。〗

春光反禁苑。暖源桃。霄煙近漠漠。暗浪遠滔滔。石苔侵綠蘚。岸草發青袍。回歌逐轉楫。浮水隨度刀。遙看柳色嫩。回望鳥飛高。自得欣為樂。忘意若臨濠。(○古今歲時雜詠三。《詩紀》九十八。)

獻歲立春光風具美泛舟玄圃各賦六韻詩(座有張式、陸瓊、顧野王、殷謀、陸琢、岑之敬等六人上。)

寒輕條已翠。春初未轉禽。野雪明岩曲。山花照迥林。苔色隨水溜。樹影帶風沈。沙長見水落。歌遙覺浦深。餘輝斜四戶。流風颺八音。既此留連席。道欣放曠)心。(○古今歲時雜詠三。《詩紀》九十八。)

【上巳宴麗暉殿各賦一字十韻詩】

芳景滿辟窗。暄光生遠阜。更以登臨趣。還勝祓禊酒。日照源上桃。風搖城外柳。斷雲仍合霧。輕霞時映牖。遠樹帶山高。嬌鶯含響偶。一峰遙落日。數花飛映綬。度鳥或遛檐。飄絲屢薄藪。言志遞為樂。置觴方薦壽。文學且迾筵。羅綺令陳後。干戈幸勿用。寧須勞馬首。(○古今歲時雜詠十六。《詩紀》九十八。)

【上巳玄圃宣猷堂禊飲同共八韻詩】

綺殿三春晚。玉燭四時平。藤交近浦暗。花照遠林明。百戲階庭滿。八音弦調清。鶯喧雜管韻。鍾響帶風生。山高雲氣積。水急溜杯輕。簪纓今盛此。俊乂本多名。帶才盡壯思。文采發雕英。樂是西園日。歡茲南館情。(○古今歲時雜詠十六。《詩紀》九十八。)

【春色禊辰盡當曲宴各賦十韻詩】

餘春尚芳菲。中園飛桃李。是時乃季月。茲日葉上巳。既有游伊洛。可以祓溱洧。得性足為娛。高堂聊復擬。高堂亦有趣。圖繢此芳軌。棲遁稱式驂。善政日馴雉。蘭桂觀往轍。簪裾躡前趾。啼禽靜或喧。花落低還起。水霧遙混雜。山雲遠相似。坐客聽一言。隨吾祛俗鄙。(○古今歲時雜詠十六。《詩紀》九十八。)

【祓禊泛舟春日玄圃各賦七韻詩】

園林多趣賞。祓禊樂還尋。春池已渺漫。高枝自嵸森。日里絲光動。水中花色沉。安流淺易榜。峭壁迥難臨。野鶯添管響。深岫接鐃音。山遠風煙麗。苔輕激浪侵。置酒來英雅。嘉賢良所欽。(○古今歲時雜詠十六。《詩紀》九十八。)

【上巳玄圃宣猷嘉辰禊酌各賦六韻以次成篇詩】〖座有張式、陸瓊、顧野王、陸琢、岑之敬等五人上。〗

園開簪帶合。亭迥春芳過。鶯度游絲斷。風駛落花多。峰幽來鳴囀。洲橫擁浪波。歌聲初出牖。舞影乍侵柯。面玉同釵玉。衣羅異草蘿。既悅弦筒暢。復歡文酒和。(○古今歲時雜詠十六。《詩紀》九十八。)

【七夕宴宣猷堂各賦一韻詠五物自足為十並牛女一首五韻物次第用得帳屏】風案唾壺履〖座有陸瓊、傅緯、陸瑜、姚察等四人。〗

錦作明玳床。黼垂光粉壁。帶日芙蓉照。因吹芳芬拆。(歲時雜詠拆作折。帳)

織成如繢采。琉璃畏風擊。秦宮得絕超。漢座殊斑敵。(屏風)

已羅七俎滿。兼逢百品易。張陳答贈言。梁室齊眉席。(案)

蘊仙此還異。掌漏翻非役。侍臣乃執捧。良賓乃投擲。(唾壺)

賢舍觀穴踵。瓜田睹躡跡。矩步今有儀。用此前嘉客。(履○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詩紀》九十八。)

【七夕宴重詠牛女各為五韻詩】〖座有劉<目丸>、安遠侯方華、張式、陸瓊、顧野王、褚玠、謝伸、周燮、傅緯、陸瑜、柳庄、王瑳等十三人上。〗

明月照高台。仙駕忽徘徊。雷徙聞車度。霞上見妝開。房移看動馬。斗轉望斟杯。靨色隨星去。髻影雜雲來。更覺今宵短。只遽日輪催。(○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詩紀》九十八。)

【同管記陸琛七夕五韻詩】

亭亭秋月明。團團夕露輕。鳳駕今時度。霓騎此宵迎。疏上采霞動。粉外白雲生。故嬌隔分別。新歡起舊情。含笑不終夜。香風空自停。(○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詩紀》九十八。)

【同管記陸瑜七夕四韻詩】〖陸瑜、王瓊等二人上和。〗

河漢言清淺。相望恨煙宵。雲生劍氣沒。槎還客宿遙。月上仍為鏡。星連可作橋。唯當有今夕。一夜不迢迢。(○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詩紀》九十八。)

【七夕宴樂修殿各賦六韻座有】〖張式、陸瓊、褚玠、王瓊、傅緯、陸瑜、姚察七人上。〗

秋初芰荷殿。寶帳芙蓉開。玉笛隨弦上。金鈿逐照回。釵光搖玳瑁。柱色輕玫瑰。笑靨人前斂。衣香動處來。非同七襄駕。詎隔一春梅。神仙定不及。寧用流霞杯。(○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詩紀》九十八。)

【七夕宴玄圃各賦五韻詩座】〖有顧野王、陸琢、姚察等四人上。〗

殿深炎氣少。日落夜風清。月小看針暗。雲開見縷明。絲調聽魚出。吹響間蟬聲。度更銀燭盡。陶暑玉卮盈。星津雖可望。詎得似人情。(○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詩紀》九十八。)

【五言同管記陸瑜九日觀馬射詩】

晴朝麗早霜。秋景照堂皇。干慘風威切。荷雕池望荒。樓高看雁下。葉散覺山涼。歇霧含空翠。新花濕露黃。飛禽接旆影。度日轉鈹光。連翻北幽綺。馳射西園傍。勒移碼瑙色。鞭起珊瑚揚。已同過隙遠。更異良弓藏。且觀千里汗。仍瞻百步楊。非為從逸賞。方追塞外羌。(○古今歲時雜詠三十三。《詩紀》九十八。)

【五言畫堂良夜履長在節歌管賦詩迾筵命酒十韻成篇】

〖得沓、合、答、雜、納、颯、匝、欱、拉、合。〗

季冬初陽始。寒氣尚蕭颯。原葉或委低。岫雲時吐欱。雕樹乍疏回。遠峰自重沓。雲興四山霾。風動萬籟答。肅肅凝霜下。峨峨層冰合。復殿可以娛。於茲多延納。迢迢百尺觀。杳杳三休合。前後訓導屏。左右文衛匝。進退簪纓移。縱橫壯思雜。幸矣天地泰。當無范雎拉。(○古今歲時雜詠三十三。《詩紀》九十八。)

【初伏七夕已覺微涼既引應徐且命燕趙清風朗月以望七襄之駕置酒陳樂】各賦四韻之篇〖座有張式、陸瓊、顧野王、傅緯、陸玠等五人上。〗

廣席多才俊。重合引珠妍。管弦檐外響。羅綺樹中鮮。舉針還向月。上儛復依筵。度河將□殿。相看並是仙。(○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詩紀》九十八。)

【晚宴文思殿詩】

晚日落餘暉。宵園翠蓋飛。荷影侵池浪。雲色入山扉。螢光息復起。暗鳥去翻歸。樂極未言醉。杯深猶恨稀。(○《初學記》十四。《詩紀》九十八。)

【宴光璧殿詠遙山燈詩】

照耀浮輝明。颻遙落燼輕。枝多含樹影。煙上帶佩生。雜桂還如月。依柳更疑星。園中鶴采麗。池上鳧飛驚。(○古今歲時雜詠七。《詩紀》九十八。)

【三善殿夕望山燈詩】

重岫多風煙。華燈此岫邊。涸浦如珠露。凋樹似花鈿。依樓雜度月。帶石影開蓮。既有常滿照。羞與曉星連。(○古今歲時雜詠七。《詩紀》九十八。)

【入隋侍宴應詔詩】

〖南史曰:後主從隋文帝東巡。登芒山。賦詩。〗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東封書。(○南史陳後主本紀。《初學記》十四。文苑英華百六十九。《御覽》百三十四。《詩紀》九十八。)

【幸玄武湖餞吳光太守任惠詩】

寒雲輕重色。秋水去來波。待我戎衣定。然送大風歌。(○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詩紀》九十八。)

【宴詹事陸繕省詩】

禁闥九重中。宴賞三春日。雲收山樹隱。葉長宮槐密。水綠已浮苔。花舒正含實。(○《初學記》十四。《詩紀》九十八。)

【聽箏詩】〖雜言〗

文窗玳瑁影嬋娟。香帷翡翠出神仙。促柱點唇鶯欲語。調弦系爪雁相連。秦聲本自楊家解。吳歈那知謝傅憐。秪愁芳夜促。蘭膏無那煎。(○《詩紀》九十八。)

附(《詩紀》雲。按小說家所載後主煬帝諸詩。辭多不類。其為後人依託無疑。今別附於此。以備省覽雲爾。)

【戲贈沈後】

〖平陳錄曰:沈後者。望蔡侯君理女也。以張貴妃權寵。動經半年不得御。陳主嘗御沈後處。暫入即還。謂後曰:何不見留。贈詩雲雲。後答雲雲。○亦見朝野僉載。〗

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平陳錄。《詩紀》九十八。)

沈後

【答後主附】

誰言不相憶。見罷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為留。(○同上)

【出處】: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陳詩

❷ 古箏是我國的出名的樂器嗎

是的!
古箏起源

��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民族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轉.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瓮而就症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 箏乃「真秦之聲也」,故而歷來就有「秦箏」之名,但是若從行文來看,又有值得我們推敲的地方,那就是「擊瓮、叩缶」與「鄭衛桑間」對舉,而「彈箏、搏髀」又與「韶於、武象」對舉,因此接下去就有「今棄叩缶,擊瓮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這兒的對舉顯然不是為了文采,而所對舉的乃是「樂」於「舞」的形式和內容,所謂「鄭衛之音」,就是「桑間濮上」,乃是鄭過和衛國的民間音樂,就由此可見「叩缶、擊瓮」乃是秦國當時的民間音樂,就是「韶虞」就是「韶簫」,也就是孔子聽了後贊之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 據說此樂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樂;這音樂顯然不是民間音樂,而是宮廷音樂。由此可見,至遲於贏政當政之時,秦國已用「韶簫」替代了箏,箏當時屬於宮廷所用的樂器了,它理當比缶、瓮高雅一些。至於「搏髀」,於之想對舉的乃是「武象」。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樂舞,是周人歌頌武王伐紂的。由此可見,「搏髀」當是秦國的宮廷樂舞。李斯所舉之例,證明秦國宮廷所用的歌、舞、樂都是別國的,為反駁政治上不用客卿張本。其那文已經提及,李斯進呈《諫逐客書》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箏在秦國的流行當是在此之前。箏的產生就相對完善也就理當比李斯書《諫逐客書》要早一些。

�� 關於箏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一說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說也正好說明這些說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為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箏?若將瑟破為二而修補成箏,恐怕遠比製作箏、瑟要難吧?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說。說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系起來了。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製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箏因音色發音「箏(錚)箏然」,而得名也未嘗不可。從後文來看,起初的箏與瑟並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箏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說顯得難以使人全信。

�� 以上所說箏的命名,也涉及到箏的起源。既然「分瑟為箏」之說不可信,那麼出事的箏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麼箏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 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 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 以上兩條資料頗值得我們注意,應邵乃東漢末年(二世紀末,三世紀初)人,他所記的「五弦、築身」,乃是按照《禮樂記》的記載,並非親眼目睹,而他所見的「並、涼二州,箏形如瑟」,卻未提及其他地區箏形是否有異。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紀人,他在《通典》中比較詳細地說明了當時箏完全如瑟的形制,這形制也符合正統禮器的標准。當然,杜佑同時也提出了對「蒙恬造箏」這一傳說的疑問。

�� 箏究竟是否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認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箏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據年代來看,蒙恬造箏並不具備這種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驁,死與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時蒙恬不過是20多歲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箏的才華,製成後卻要它在短短數年內就流行秦國,並成為當時秦的宮廷樂器,看來不具有這種可能。更有人說,箏乃蒙恬築長城時所造。這一說法就更不具備可能性。因為蒙恬修長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國以後之事,這比李斯呈《諫逐客書》至少要晚十六年! 亦有說蒙恬所造為「筆」,古繁體「筆」與「箏」近似,因為記載失誤,於是以訛傳訛有此說。

�� 應邵《風俗通》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麼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厘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 假如真的瑟、築、箏的樣式雷同,那麼我們只能認定箏與瑟的差別除了音色有別而外,外在的差別主要在於弦數,即:瑟有二十五與五十弦之分,而唐代的箏僅為十二弦與十三弦,當時的築也發展成為十二陷與十三弦,那麼築與箏之間的區別又在何處呢?《通雅》在箏下註明「踏步箏用骨爪,是、長寸余,以代指」;而在注築時引《釋名》的說法:「築,以竹鼓之也」。如此看來,其實、差別主要在於箏是彈撥樂器而已。當然,《通雅》還在築下註明:「似箏,細項」,這「細項」便成了築與箏形態上的主要差別。原來初試的築,是要以左手握住頸部而用右手擊奏的,故而「細項」,唐代已長四尺余,顯然無法握持,這細項看來乃是保存了舊有體制而已。《通雅》在箏這一條目下還註上了「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的說明。這一注釋在於說明CHOU(手部 謅去言)與軋箏本是同一器物,其名稱的差異僅僅是一為彈奏、一為拉奏而已。

�� 當然也有人認為中國的箏乃傳自外國。日本的田邊尚雄在他的《東洋音樂史》中就提出了箏是戰國末期從西方傳入秦國的觀點。日本的另一學者林謙三則認為田邊尚雄的論據不足。

�� 從以上討論可知,無論是箏似築還是築似箏,箏的初試形態至今並未弄清楚。因此,箏的起源至盡依然還是個謎,還需要我們繼續探求。關於箏的起源的探求,顯然是無法從文獻中尋求根據的,看來必須求助於考古的新發現。

總之,箏很可能來源於一種大竹筒製作的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代。箏、築、瑟的關系,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製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

閱讀全文

與清樂網站製作需要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窩窩app怎麼樣自動關 瀏覽:228
蘋果電腦怎麼用wps生成多個文件夾 瀏覽:309
蘋果手機哪裡有賣 瀏覽:83
app登錄狀態為什麼不過期 瀏覽:160
win10創意者無法升級 瀏覽:59
如何查殺後門程序 瀏覽:498
定類數據可以用哪些描述統計方法 瀏覽:278
微信公眾號閱讀全文怎麼跳轉文件 瀏覽:935
迷你編程怎麼免費進入 瀏覽:354
蘋果應用設置密碼 瀏覽:21
windowsmac共享文件夾 瀏覽:274
數據安全性和固態硬碟哪個好 瀏覽:433
word為什麼圖片不能旋轉 瀏覽:732
qq上本機文件怎麼刪除不了怎麼辦 瀏覽:117
美食的視頻app有哪些 瀏覽:251
買酒去什麼網站 瀏覽:140
jsdivcss 瀏覽:103
js有序數字 瀏覽:694
ps可以置入什麼文件 瀏覽:794
阿里巴巴集團您正在重置密碼 瀏覽:24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