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根據網路安全法規定屬於網路安全服務機構的有
國內網路信息安全監管機構有國家網信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八條規定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擾含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慧鍵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三條網路緩碧笑關鍵設備和網路安全專用產品應當按照相關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由具備資格的機構安全認證合格或者安全檢測符合要求後,方可銷售或者提供。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公布網路關鍵設備和網路安全專用產品目錄,並推動安全認證和安全檢測結果互認,避免重復認證、檢測。
② 全球互聯網的管理與服務機構是哪些職責是什麼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簡稱CNNIC)是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於1997年6月3日組建的管理和服務機構,行使國家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職責。作為中國信息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者、運行者和管理者,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以「為我國互聯網路用戶提供服務,促進我國互聯網路健康、有序發展」為宗旨,負責管理維護中國互聯網地址系統,引領中國互聯網地址行業發展,權威發布中國互聯網統計信息,代表中國參與國際互聯網社群。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 - 職責
1.互聯網地址資源注冊管理
經信息產業部批准,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是我國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和域名根伺服器運行機構。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負責運行和管理國家頂級域名.CN、中文域名系統及通用網址系統,以專業技術為全球用戶提供不間斷的域名注冊、域名解析和Whois查詢服務。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是亞太互聯網路信息中心(APNIC)的國家級IP地址注冊機構成員(NIR)。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為召集單位的IP地址分配聯盟,負責為我國的網路服務提供商(ISP)和網路用戶提供IP地址和AS號碼的分配管理服務。
2.互聯網調查與相關信息服務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負責開展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等多項公益性互聯網路統計調查工作。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的統計調查,其權威性和客觀性已被國內外廣泛認可,得到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等)的採納和贊譽,部分指標已經納入我國政府年度統計報告。
3.目錄資料庫服務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負責建立並維護全國最高層次的網路目錄資料庫,提供對域名、IP地址、自治系統號等方面信息的查詢服務。
4.互聯網定址技術研發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基於自身網路服務的管理和研發經驗,積極跟蹤國際互聯網技術的最新發展,承擔相關研發工作和國家有關科研項目。
5.國際交流與政策調研
作為中國國家互聯網路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與相關國際組織,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互聯網路信息中心進行業務協調與合作。
6. 承擔中國互聯網協會政策與資源工作委員會秘書處的工作。
③ 我國有哪些網路連入internet,我國互聯網管理機構是什麼
好像只有四大主幹網 吧 先給你說一下
中國的Internet四大主幹網
Internet一詞來源於英文Interconnect networks即「互連各個網路」,簡稱「互聯網路」,又叫「網際網路」。中國與Internet發生聯系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正式加入Internet是1994年,由中國國家計算機和網路設施NCFC,代表中國正式向InterNIC的注冊服務中心注冊。注冊標志著中國從此在Internet建立了代表中國的域名CN,有了自己正式的行政代表與技術代表,意味著中國用戶從此能全功能地訪問Internet資源,並且能直接使用Internet的主幹網NSFnet。
在NCFC的基礎上,我國很快建成了國家承認的對內具有互連網路服務功能、對外具有獨立國際信息出口(連接國際Internet信息線路)的中國四大主幹網:
1.中國科技網———
CSTNET隨著國內網路事業的飛速發展,NCFC中的一部分(主要是中科院網路系統的一部分)與其它一些網路一起演化為中國科技網———CSTNET。CSRNET現有多條國際出口信道連接Internet。中國科技網為非盈利、公益性網路,主要為科技界、科技管理部門、政府部門和高新技術企業服務。目前,中國科技網已接入農業、林業、醫學、地震、氣象、電子、航空航天、環境保護以及中國科學院分布在京地區和全國各地45個城市共1000多家蘆臘尺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上網用戶達四十萬人。中國科技網的服務主要包括網路通信、域名注冊、信息資源和超級計算等項目。
2.中國教育與科研網———
CERNETCERNET是由政府資助的全國范圍的教育與學術網路。1994年由國家教委主持、北大清華等十幾所重點大學籌建,到1995年底投入使用。目前已有800多所大學和中學的區域網連入中國教育與科技網。中國教育與科技網的最終目標是要把全國所有的大學、中學和小學通過網路連接起來。
3.金橋網———
CHINAGBN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簡稱金橋網,是面向企業的網路基礎設施,是中國可商業運營的公用互聯網。CHINAGBN實行天地一網,即天上衛星網和地面光纖網互聯互通,互為備用,可覆蓋全國各省市和自治區。目前有數百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接入金橋網,上網撥號用戶達幾十萬。金橋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20多個大城市建立了骨幹網節點,並在各城陪高市建設一定規模的區域網,可為用戶提供高速、便捷的服務。中國金橋信息網目前有十二條國際出口信道同國際互聯網路相連。金橋網還提供多種增值服務如:國際、國內的漫遊服務、IP電話服務等。金橋工程的發展目標是覆蓋全國30個省級行政建制、500多個大城市,連接國內數萬個企業,同時對社會提供開放的Internet接入服務。
4.中國公眾互聯網———
CHINANETCHINANET是郵電部門主建及經營管理的中國公用Internet主幹網,1995年4月開通,並向社會提供服務。到1998年,CHINANET已經發展成一個採用先進網路技術局塌,覆蓋國內所有省份和幾百個城市、擁有數百萬用戶的大規模商業網路。CHINANET主要以電話撥號為主,省、市及大部分縣一級地域鋪設了電話撥號用戶接入設備。
隨著入網用戶的迅速增加,CHINANET骨幹網節點和省網內部通信線路的帶寬也在快速增加,從而有效地改善了國內用戶使用CHINANET訪問國外的In-ternet和國外用戶訪問中國的Internet的業務質量。
CHINANET建立了靈活的訪問方式和遍布全國各城市的訪問站點,用戶可以方便地訪問國際Inter-net,享用Internet上的豐富資源和各種服務,也可以利用CHINANET平台和網上的用戶群組建其他系統的應用網路。
我國四大主幹網發展速度驚人,據2002年1月統計,我國接入國際Internet的出口帶寬總量已達7597.5Mbps,連接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等。我國上網計算機數約1254萬台,上網用戶人數約3370萬人。信息網路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國教育科研以及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對促進社會進步、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等方面都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④ 互聯網監管部門有哪些
法律分析:國家網信部門、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八條 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斗扒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緩銷野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擾喊府有關部門的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⑤ 負責全球IP地址和域名管理的機構是什麼
是ICANN。
ICANN(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成立於1998年10月,是一個集合了全球網路界商業、技術及學術各領域專家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
負責在全球范圍內對互聯網唯一標識符系統及其安全穩定的運營進行協調,包括互聯網協議(IP)地址的空間分配、協議標識符的指派、通用頂級域名(gTLD)以及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ccTLD)局殲沒系統的管理、以及根伺服器系統的管理。
這些服務最初是在美國政府合同下由互聯網號碼分配當局(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以及其它一些組織提供。現在,ICANN行使IANA的職能。
機構職能:
ICANN負責協調管理DNS各技術要素以確保普遍可解析改森性,使所有的互聯網用戶都能夠找到有效的地址。它是通過監督互聯網運作當中獨特的技術標識符的分配以及頂級域名(桐納如「.com」「.info」等)的授權來做到這一點。
至於其它互聯網用戶所關心的問題,如金融交易規則、互聯網內容控制、自發的商業電子郵件(垃圾郵件),以及數據保護等,則不在ICANN技術協調任務的范圍之內。
ICANN 是為承擔域名系統管理,IP地址分配,協議參數配置,以及主伺服器系統管理等職能而設立的非盈利機構。現由IANA 和其他實體與美國政府約定進行管理。
⑥ 7、目前我國有哪些網路服務的機構
主要分為兩大類,地類是網路服務基礎供應商,包括電信聯通等等,第二大類在網路基礎上提供各種增值服務的,包括各種各樣的網站建設,以及與網站或網路軟體相關的各種公司
⑦ Internet的最高管理機構是
B
Internet 的標准特點,是自發而非政府幹預的,稱為RFC (Request For Comments--請求評價)。實際上沒有任何組織、企業或政府能夠擁有Internet,但是它也帥一些獨爛搭立的管理機構管理的,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特定的職責。
1、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盡管NSF並不是一個官方的Internet組織,並且也不能參與Internet的管理,介對Internet的過去和未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創建於是950年。
2、Internet協會
Internet協會(Internet Society--ISOC)創建於1992年,是一個最權威的「Internet全球協調與使用的國際化組織」。
由Internet專業人員和專家組成
重要任務是與其他組織合作,共同完成Internet標准與協議的制定。
3、Internet體系結構委員會
Internet體系結構委員會(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AB)創建於1992年6月,是ISOC的技術咨詢機構。
IAB監督Internet協議體系結構和發展,提供創建Internet標準的步驟,管理Internet標准化(草案)RFC文檔系列,管理各種已分配的Internet地址號碼。
IAB下屬兩個機構:
Internet工程任務組——IEIF
Internet工程指導委員會——IRTF
4、Internet工程任務組和Internet工程迅蠢指導委員會
Internet工程任務組的任務是為Internet工作和發展提供技術及其他支持。它的任務之一是簡化現在的標准並開發一些新的標准。並向Internet工程指導小組推薦標准。
IETF主要工作領域:應用程序、Internet服務、網路管理、運行要求、路由、安全性、傳輸、用戶服務與服務應用程序。
工作組的目標是創建信息文檔、創建協議細則,解決Internet與工程和標准制訂有關的各種問題等。
5、Internet研究部(Internet Research Force--IRTF)
IRTF是ISOC的執行機構。它致力於與Internet有關的長期項目的研究,主要在Internet協議、體系結構、應用程序及相關技術領域開展工作。
6、Internet網路信息中心(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InterNIC)
Internet網路住處中心負責Internet域名注冊和域名資料庫的管理。
7、Internet賦號管理局(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
Internet賦號管理局的工作是按照IP協議,組織監督IP地址的分配,確保每一個域都是惟一的。
8、WWW聯盟
WWW聯盟是獨立於其他Internet組織而存在的,是一個國際性的工業聯盟。它和其他組織一個致力於與WEB有關的協議的制定。
它由以下這些組織聯合組成: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實驗室
歐洲國家信息與自動化學院
日本的Keio university shonan fujisawa
9、RFC文檔、Internet草案與Internet協議標准
1969 年ARPANET 時就開始發布RFC,至今已超過3000個。
1983年成立IAB(Internet Activities Board)
1989年在IAB 下又成立了IRTF 和 IETF,IETF的各畝歷陪工作組負責組織提出相應的RFC 建議。
一個國際標準的形成:
CD (Committee Draft) - DIS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 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⑧ 計算機網路管理組織有哪些
1、網路中的數據流量控制
在計算機網路中,數據流量控制是網路管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因為受到通信介質帶寬的限制,計算機網路傳輸數據的容量是有限的,當網路中傳輸的數據量超過通信介質帶寬時,網路就會發生阻塞,嚴重時會導致網路系統癱瘓,影響網路的性能。
2、網路路由選擇策略
由於路由選擇策略決定著數據分組在網路系統中的傳輸路徑,直接關繫到數據分組的傳輸質量和網路通信質量。
因此,網路中的路由選擇策略不僅應該具有正確、穩定、公平、最佳和簡單的特點,還應該能夠適應網路的規模、拓撲結構和數據流量的變化,自動調整路由選擇策略,確保數據分組的傳輸能夠高效、有序地進行。因此,網路管理必須要有一套管理和提供路由的機制。
3、網路的安全防護
隨著網路的快速普及以及網路的開放性、共享性和互聯范圍的擴大,網路上的文件、數據和各種軟體、硬體資源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如系統安全漏洞、應用程序錯誤、搭線竊聽、數據泄露與盜用、網路攻擊及自然災害等,這些威脅對網路管理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影響網路用戶的正常使用。因此,在網路管理中必須引入安全機制,其目的就是保護網路用戶信息不受侵犯。
4、網路的故障診斷
由於網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故障,而准確及時地確定故障的位置,了解故障產生的原因是排除故障的關鍵。對網路系統實施有效的故障診斷是及時發現系統隱患,保證系統正常運行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5、網路的費用管理
費用管理是度量各個終端用戶和應用程序對網路資源的使用情況,並核收相關費用。費用管理可以控制與監測網路操作的費用和代價,維持網路的正常發展。同時,費用管理可以使網路管理者根據情況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所需的資源,促使用戶合理地使用網路資源。
6、網路病毒防範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計算機病毒也日益猖獗。調查顯示,當前計算機病毒疫情嚴峻,病毒感染范圍廣、受害用戶數量大、病毒重復感染次數高,病毒的破壞力強,每個月都有數以萬計的網路主機受到病毒的攻擊,造成大面積的網路和計算機終端的癱瘓。
7、網路黑客防範
網路黑客指的是竊取網路中主機的機密數據、蓄意破壞和攻擊內部網路軟硬體設施的非法入侵者。黑客的破壞力也是非常強大。
因此網路管理員在網路管理中必須採取相應的技術手段來防範黑客的入侵,可採取防火牆技術、對機密數據加密的方法以及使用入侵檢測工具來對付網路黑客的入侵行為。
8、網路管理員的管理和培訓
網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網路管理員的基本工作是保證網路平穩、高效地運行,保證網路出現故障後能夠及時恢復。對於網路系統來說,加強網路管理員的管理和培訓,提高網路管理的技術和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9、內部管理制度
在安全的網路也經不住網路內部管理人員的蓄意攻擊和破壞。所以,對網路的內部管理,尤其是對網路管理人員的教育和管理是很有必要的。為了確保網路安全、可靠地運行,必須制定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和獎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