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攝像頭中ONVIF/RTSP是什麼意思
分析如下:
攝像頭上面的兩個標記「ONVIF/RTSP」就是攝像頭符合「網路視頻標專准規范」和「實時流屬傳輸協議」的標准生產出來的,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
(1)網路工程師rstp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ONVIF規范描述了網路視頻的模型、介面、數據類型以及數據交互的模式。並復用了一些現有的標准,如WS系列標准等。ONVIF規范的目標是實現一個網路視頻框架協議,使不同廠商所生產的網路視頻產品(包括攝錄前端、錄像設備等)完全互通。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FC2326,實時流傳輸協議,是TCP/IP協議體系中的一個應用層協議,由哥倫比亞大學、網景和RealNetworks公司提交的IETF RFC標准。該協議定義了一對多應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過IP網路傳送多媒體數據。
資料來源:網路:onvif
② RSTP是可以雙向的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FC2326,實時流傳輸協議,是TCP/IP協議體系中的一個應用層協議,由哥倫比亞大學、網景和RealNetworks公司提交的IETF RFC標准。該協議定義了一對多應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過IP網路傳送多媒體數據。RTSP在體系結構上位於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UDP完成數據傳輸。HTTP與RTSP相比,HTTP請求由客戶機發出,伺服器作出響應;使用RTSP時,客戶機和伺服器都可以發出請求,即RTSP可以是雙向的。RTSP是用來控制聲音或影像的多媒體串流協議,並允許同時多個串流需求控制,傳輸時所用的網路通訊協定並不在其定義的范圍內,伺服器端可以自行選擇使用TCP或UDP來傳送串流內容,它的語法和運作跟HTTP 1.1類似,但並不特別強調時間同步,所以比較能容忍網路延遲。而前面提到的允許同時多個串流需求控制(Multicast),除了可以降低伺服器端的網路用量,更進而支持多方視訊會議(Video Conference)。因為與HTTP1.1的運作方式相似,所以代理伺服器〈Proxy〉的快取功能〈Cache〉也同樣適用於RTSP,並因RTSP具有重新導向功能,可視實際負載情況來轉換提供服務的伺服器,以避免過大的負載集中於同一伺服器而造成延遲。
希望能幫助您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③ RSTP協議的原理
RSTP (Rapid STP),傳統的STP協議收斂的時間分為兩部分
1. 選角色時間
2. 選角色之後的等待時間(時長為2倍的Forwarding Delay time)
2倍 Forwarding Delay time的由來:
1. 第一個Forwarding Delay Time,在網路拓撲變化時,各個橋需要重新選舉Root Port和 Backup Port。如果在各橋沒有選出新的Root Port和Backup Port時,將新的Root Port設置為Forwarding,這樣就導致整個網路有瞬間的環路。
2. 第二個Forwarding Dealy Time,在網路拓撲變化後,各個橋都選舉出了對應的 RootPort和Backup Port,並且進行了MAC地址的調整(flush某些埠上的mac地址),此時如果直接放通新的RootPort,會導致一瞬間的未知名單播泛洪,對整個網路造成沖擊。所以需要保持learning狀態15s,待MAC收斂後,再Forwarding RootPort。
STP的收斂主要是靠定時器維持,而RSTP不同。RSTP採用Proposal/Agree機制來實現快速的收斂。
Proposal/Agree機制:
原網路topo中,AP處於DISABLE狀態,EP為Forward,但僅連接用戶,不會造成環路。DP處於FORWARDING狀態,RP亦處於FORWARDING狀態。
新網路中,由於新的鏈路UP起來,網路的TOPO發生了變化。剛UP起來,雙方STP狀態均為BLOCK。假設最上方交換機為 「根橋」 ,由於新的RP(此時還沒成為RP)距離根橋的路徑更短,根橋從DP向下發交換機發送一封BPDU報文, 建議 其將自己設置為 「指定交換機」 ,將直連埠設置為RP。下方交換機收到建議後,將直連埠設置為RP,BLOCK自己的DP,並FORWARDING新RP,通過新RP向上方交換機發送一封Agree報文,上方交換機收到後,設置DP為FORWARDING。這樣,從拓撲變化的交換機開始,一級一級向葉子節點收斂。
④ STP/RSTP/MSTP之間的區別
STP/RSTP/MSTP的區別:
1、STP:不能快速遷移。即使是在點對點鏈路或邊緣埠,也必須等待2倍的forward
delay的時間延遲,網路才能收斂。
2、RSTP:IEEE
Std
802.1w定義,可以快速收斂,卻存在以下缺陷:
區域網內所有網橋共享一棵生成樹,不能按vlan阻塞冗餘鏈路。
3、MSTP可以彌補這樣缺陷,它允許不同vlan的流量沿各自的路徑分發,從而為冗餘鏈路提供了更好的負載分擔機制。
⑤ 什麼是http協議、igmp、rstp
1.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聯網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網路協議。 HTTP是超文本傳輸協議,是客戶端瀏覽器或其他程序與Web伺服器之間的應用層通信協議。在Internet上的Web伺服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客戶機需要通過HTTP協議傳輸所要訪問的超文本信息。HTTP包含命令和傳輸信息,不僅可用於Web訪問,也可以用於其他網際網路/內聯網應用系統之間的通信,從而實現各類應用資源超媒體訪問的集成。\ 參考鏈接: http://ke..com/view/9472.htm 2.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Internet 組管理協議(IGMP)是網際網路協議家族中的一個組播協議,用於 IP 主機向任一個直接相鄰的路由器報告他們的組成員情況。】、 參考鏈接: http://ke..com/view/32761.htm?fr=ala0_1 3.快速生成樹協議(rapid spaning tree protocol):802.1w由802.1d發展而成,這種協議在網路結構發生變化時,能更快的收斂網路。它比802.1d多了兩種埠類型:預備埠類型(alternate port)和備份埠類型。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樹協議的英文縮寫。該協議可應用於環路網路,通過一定的演算法實現路徑冗餘,同時將環路網路修剪成無環路的樹型網路,從而避免報文在環路網路中的增生和無限循環。 參考鏈接: http://ke..com/view/123854.htm?fr=ala0_1
⑥ STP/RSTP/MSTP之間的區別
STP/RSTP/MSTP區別為:遷移不同、負載分擔不同、欄位利用不同。
一、遷移不同
1、STP:STP不能快速遷移,即使是在點對點鏈路或邊緣埠,也必須等待時間延遲,網路才能收斂。
2、RSTP:RSTP可以快速遷移,卻不能按vlan阻塞冗餘鏈路。
3、MRSTP:MRSTP允許不同vlan的流量沿各自的路徑分發,實現快速遷移不阻塞。
二、負載分擔不同
1、STP:STP都採用了一棵STP tree,負載分擔不可實現。
2、RSTP:RSTP都採用了一棵STP tree,負載分擔不可實現。
3、MRSTP:MRSTP採用了每個VLAN一棵生成樹,可以將多個VLAN的生成樹映射為一個實例,實現負載分擔。
三、欄位利用不同
1、STP:STP對BPDU中type欄位的利用,只使用了其中的兩個位。
2、RSTP:RSTP對BPDU中type欄位的利用,使用了所有的八個位。
3、MRSTP:MRSTP對BPDU中type欄位的利用,使用了所有的八個位。
⑦ rstp是什麼
rstp是一種網路連接格式,與http、ftp相似,rstp一般用於在線播放的文件。
這種文件格式一般的下載軟體不支持,例如:網際快車、訊雷。
你如果要下載這種格式的文件,可以裝一個影音傳送帶進行下載。這個下載工具支持這種文件格式。
⑧ rstp定義了幾種埠狀態
RSTP定義了5種埠角色:根埠(Root Port)、指定埠(Designated Port)、替代埠(Alternate Port)、備份埠(Backup Port)和禁用埠(Disabled Port)。
1、根埠(Root Port)
這是STP中就有的一種埠角色。當交換機轉發包到根網橋時,"根埠"可以提供最小的路徑開銷(Path Cost)。
2、指定埠(Designated Port)
該類埠連接到指定的交換機,在從該交換機上轉發來自LAN中的包到"根網橋"時,該埠可以提供最小的路徑開銷。通過指定交換機與LAN連接的埠稱之為"指定埠"。與STP一樣,每個網段內必須有一個指定埠。"根網橋"上的埠都是"指定埠",但非根網橋中也可以有指定埠,這與STP中的"指定埠"是一樣的。
3、替代埠(Alternate Port)
這是RSTP特有的一種埠角色。該類埠為當前"根埠"到"根網橋"提供一條替代路徑。
4、備份埠(Backup Port)
這是RSTP特有的一種埠角色。該類埠為"指定埠"到達生成樹葉提供一條備份路徑。"備份埠"僅當兩個埠在一個由一個點對點鏈路組成的環路上連接時,或者當交換機有兩個或多個到達共享LAN網段的連接時可以存在。
5、禁用埠(Disabled Port)
這也是STP中就有的一種埠角色。該類埠在生成樹操作中沒有擔當任何角色,不參與RSTP運算。
rstp簡介
快速生成樹協議(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RSTP) 用於在區域網中消除數據鏈路層物理環路,其核心是快速生成樹演算法。RSTP由IEEE 802.1D-1998標準定義的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樹協議)改進而來,最早在IEEE 802.1W-2001中提出,並且在IEEE 802.1D-2004標准中替代了原來的STP協議。
RSTP完全向下兼容STP協議,除了和傳統的STP協議一樣具有避免迴路、動態管理冗餘鏈路的功能外,RSTP極大的縮短了拓撲收斂時間,在理想的網路拓撲規模下,所有交換設備均支持RSTP協議且配置得當時,拓撲發生變化(鏈路UP/DOWN)後恢復穩定的時間可以控制在秒級,而傳統的拓撲穩定且能正常工作所需時間為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