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空管運行一體化的主要國家有哪些
歐美發達國家
自國際民航組織上世紀80年代初提出並推動全球實施通信、導航、監視和空中交通管理(CNS/ATM)系統以來,日趨成熟的通信、導航和監視技術為空中交通管理的現代化提供了先決條件。為促進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互用性,實行全球無縫的空中交通服務,最終實現美國和歐洲等航空發達國家倡導的自由飛行(freeflight),國際民航組織航行委員會於1998年成立了空中交通管理運行概念專家組(ATMCP)。隨著近年來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空中交通服務的市場化、新技術應用成本的降低及航空企業要求壓縮空管投資運行成本的呼聲越來越高,空管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已勢不可擋,國際航空界意識到,有必要將此運行概念擴展到全球范圍,在全球范圍建立一種全新的一體化、互用(interoperable)和無縫隙(seamless)的空管運行模式。最終,專家組在原有概念並徵求了各地區反饋意見的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該運行概念。運行概念是指,通過所有方面協調提供的設施和無縫隙的服務,對空中交通和空域實施安全、經濟和高效的動態和一體化管理。運行概念集成了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7項主要功能:空域組織與管理、機場運行、需求與容量平衡、空中交通同步、空域用戶運行、空管服務提供方面的管理、沖突管理。其特點是,以系統安全管理為根本,以提供服務為中心,承認空中交通管理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運作過程,范圍至少是從門到門(gatetogate)的全過程,同時強調高效率地利用系統范圍信息管理(SWIM)理念支持的各類共享信息實施協同決策(CDM)。構成概念的基本要素是:門到門的運行、四維飛行航跡管理、飛行航跡的最小偏離、建立全面安全管理程序、空管夥伴間的戰略和戰術協作及將某些管製程序和責任從地面轉移到空中,提高航空器的自主飛行能力。
Ⅱ 我國航空運輸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
在此我想從三個方面就中國民用航空事業的發展做一個簡要的介紹。首先,中國民航發展現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航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民航事業取得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特別是在九五和十五期間發展還是比較迅速的,在十五期間的發展可以用8個方面概括:
1、航空運輸保持了較為快速的增長。在去年全行業航空運輸總生產量達到261億噸公里,十五期間年增長是15.3%,比九五期間加快了3.9個百分點,旅客運輸1.83億人次,年增長13.1%,比九五增加9.9個百分點,貨運總數307萬噸,年增長13.8%,與九五基本持平。十五期間通用航空生產累積33.7萬小時,年均增長11.7%,比九五期間加快了7.4個百分點。
2、安全質量穩步提高。十五期間運輸飛行百萬小時重大事故率0.29%,比九五期間降低了0.39%,通用飛行萬小時事故率是0.06%,比九五降低了0.12%。2005年航班正常率為82%,比2000年的時候提高了4.6個百分點。
3、經濟效益可以說基本良好。在十五期間全行業利潤總額100億左右,比九五增長156%,在這期間還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包括非典和美國9.11以後受到一些影響。05年正班客座率達到70.5%,載運率76%,比03年增長10.3%和7.7%。
4、基礎建設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十五期間,完成機場建設項目73個,2005年末運輸機場142個,比2000年增加21個,空管系統運行保障能力明顯增長。2005年保障飛行245萬架次,比2000年增加140萬架次,航油供應290萬噸,儲油能力達到160萬立方米,03年230萬噸,增加了38萬立方米。航線網路不斷擴大,從這個表中大家可以看到,到去年年底中國民航已經通航33個國家75個城市,國際航線達到233條,在國內通航132個城市,一共1024條,包括兩個特別行政區,運輸機隊規模不斷擴大,2000年我們國家航空運輸機隊527架,到05年達到863架,中國運輸機隊已經到了900多架。機隊基本構成62%是波音飛機,另外空客以及其他公司的飛機佔到38%。
5、科技教育取得較大的進展,科研體系初步形成。科研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0項,特別是中國民航業信息化八大工程建設進展比較順利,計算機離港系統基本覆蓋全國的機場,特別是在加入世貿之後,計算機服務系統怎樣履行中國方面的承諾,同時進一步改善整個計算機服務系統,下一步發展和建設當中進一步加強。在去年年底統計數字,05年民航院校在校生規模達到2.7萬人,專業技術人員增加比較快,技術水平明顯提高。
6、管理體制平緩轉型。十五期間實現行業體制改革,基本建設適應社會主義經濟要求的新型管理體制,經濟性管理政策進一步放鬆,我們現在和國際方面,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進行一些交流,在經濟監管和安全監管方面逐步在進一步強化我們的安全監管,包括安全、技術、標准方面的管理進一步加強,確保公眾的安全和航空運輸企業與機場規范有序的運行。在經濟監管方面隨著市場化進一步推進,在經濟監管方面逐步採取放鬆的態勢。
7、國際地位提升。運輸總周轉量在民航國際締約國中的地位由9位提高到第2位,大型航空公司和機場地位有所提高,我國以高票當選國航組織第一類理事國,航空大國地位不斷確定。
8、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我國與98個國家簽訂民航協定,與美國等國家簽署擴大航權方面的協定,在利用外資方面共利用外資7.47億美元,作為民航業是比較小的行業,外資利用力度下一步要加強,基礎設施方麵包括飛機方面。
中國民航業未來發展的展望。十五期間我國民航業發展進入難得的機遇,具有很多有利條件。十五期間社會、政治環境基本穩定,城鄉消費水平快速增長,城鎮化步伐加快,對外貿易和旅遊業持續快速增長,對我國航空運輸提出更高的要求,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振興,中部崛起和東中西互動,全方位發展戰略實施,交通運輸發揮更大的作用。祖國統一大業,兩岸三通不斷推進,北京、奧運、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重大活動的舉辦,對航空運輸產生旺盛的需求。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也將會促進中國通用航空的快速發展和結構的優化。
民航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定因素增多,國際恐怖主義威脅依然存在,石油價格居高不下。貿易保護主義有新的表現,對航空運輸發展產生消極的影響。十五期間我國民航業還面臨著專業技術人才短缺,空域資源緊張,基礎設施滯後,管理水平不高等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和矛盾,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切實加以解決。從初步情況來看和分析,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從十五期間來看是短缺的,機務人員可能需要0.5萬人,機隊人員需要1.5萬人,現在採取相應的措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
十五期間中國民航將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轉變增長方式,將確保航空安全為前提,深化改革開放為動力,科技促進民航事業又快又好的發展,提高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的能力。實現實施新一代航空民用系統的建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求,為實現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的歷史性跨越打下堅實的基礎。
十一五期間我國民航業的發展方向有這么幾年,持續快速的發展,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保持航空運輸較快增長和可持續發展,通過發展解決存在的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以科教興業和人才強業,提高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的保障能力,改善發展環境,積極推進通用航空發展,作為發達國家通用航空可以說是量還是比較大的,美國的飛行人員方面需要有很大的儲備,通用航空方面的飛行員美國達到60萬人,對航空運輸有很大的支撐和後備,我們在這方面下一步採取相應的措施,在通用航空進一步發展,為運輸航空做基礎,為整個社會的需求進一步滿足社會的需求和提供更多的服務,在結構方面做了相應的調整。
2、確保安全發展,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民用航空的全過程,堅持安全第一。安全的問題可以說是全球民用航空業永恆的主題,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保證航空安全空防安全和地面的安全,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以較高的安全水平保持航空運輸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3、全面協調發展。優化民用航空結構,統籌國際與國內、干線與支線,以及旅客運輸與貨郵運輸的發展,統籌航空運輸與通用航空的發展,統籌民航事業的發展,統籌航空公司、機場和空管、協調發展。統籌科技教育與生產建設的發展。
4、轉變增長方式,主要依靠航空資源投入、擴大規模轉變為更加註重提高航空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加航空運輸的供給,通過轉換機制和改進管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進一步轉變我國民航業的發展增長方式。
5、實施科教興業,深入實施科教興業和人才強業的戰略,加強教育培訓和科技創新,在十一五期間要重點解決民航的人才瓶頸問題。重點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創新的能力,為民航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人才保證和科技的支撐。
6、深化改革開放,民航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航空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和改善,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以改革和開放促進我國民航業的發展。以上是民航發展基本的取向。
民航9個方面的目標:1、航空運輸要快速發展。2、通用航空總量進一步提高,特別是結構要趨於優化。3、基礎事實建設得到加強,保障能力顯著增強。4、體制和法制要基本完善,民航2002年改革以來,包括行政監管體制和政企分開有一個基本的雛形,不是說機場放了,航空公司脫鉤了,我們有一個政府機構就完了,整個航運運行機制和行政監管體制要進一步優化調整。游戲規則,行業運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監管以及法律監管體系,進一步建設和完善。5、基本建成現代化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前幾年全球因為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和指揮的問題造成空難事情是比較多,在這方面特別是中國民航業如何進一步盡快建成現代化的空中現代化交通管理系統,在「十一五」期間要加快建設。6、信息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7、飛行、空管和維修等專業技術人力資源不足的矛盾得到緩解。8、新的航空運輸系統建設展開。9、到2010年末,中國民用航空業在國家交通運輸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基本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從未來五年的發展預測來看,總周轉量到2010年達到500億噸公里,增長速度14%,旅客運輸量達到2.7億人次,增長速度14.4%,貨郵周轉量達到570萬噸增長速度,13%。
到2020年做預測,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翻兩一番,年均增長7.2%,對航空運輸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大,中國民用航空運輸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後十年,也就是從2010年到2020年,仍將保持11%左右的年增長速度。
在「十一五」期間,我們要這樣幾個方面加強建設,首先要加強機場建設,「十一五」期間以及2020年機場布局和建設的指導思想是貫徹國家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樂器和發展紅色旅遊戰略,遵循市場配置資源的基本規律,按照東部提升,中部加強,西部加密的方針,進一步加強民用機場基礎設施建設。
在建設當中未來五年要堅持改造、擴建和新建機場相結合,擴充大型機場,完善中型機場,增加小型機場。航班運行的機場總數從05年年末142個增加到2010年年末190個,機場布局規劃同國家發改委正在抓緊研究當中。民航機隊的發展,機隊結構要得到明顯的改善,適當提高大座機飛機的比重,適應主幹線客流量增長的要求。2大力支持發展貨運和支線航空,根據需要配置貨機和支線飛機,在飛機增加方面,包括引進的手續方面要進一步簡化,特別是在貨運發展方面,中國民航總局也採取一些相應的政策,從04年發布關於發展我國貨運航空政策措施,在去年年末中國民航總局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支線航空運輸發展政策措施,下一步關於國家的政策措施,國家綜合部門會同航空部門正在抓緊研究。
2、加快完善法規和標准體系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第一,飛行標准試行審定,空中標准、航空保安等法規和標准建設,從民航法規體系來看,從安全監管方面和國際方面基本接軌,在經濟監管方面的法規有待進一步加強、補充和完善。第二,進一步加大政府安全監管的力度,從目前來看,監管體制特別是監管的框架已經形成了,民航總局及其派出機構各省及城市的監督管理辦公室,最近國家非常重視這方面的監管的力度,從機構規格編制有一些支持。三是大力家加強安全審計工作,安全審計工作會同國家民航總局和相關的機構對航空業內機構包括機場和航空公司進行了安全審計,安全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在安全審計方面民航總局也加大力度。
3、進一步加強宏觀的建設。首先提高管制的能力,二是提高保障水平,三是增強氣象服務,四是要推進新技術的應用。特別是氣象服務方面,中國民航總局准備在這方面進一步投入和改善,特別是在整個預報系統方面,使公眾盡快得到信息,飛機不好的時候,不要到機場,涌到機場,是信息沒有和旅客及時溝通。
4、加強信息化建設。一是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二是研究啟動行業綜合性、公共信息網路平台建設,使旅客火主、運輸和通用航空運輸人、機場等用戶方便獲取各自所需的信息。三是推動電子商務和電子客票應用的發展,電子客票推進水平比較快,甚至有的達到70%,推進速度比較快,有些方面的工作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5、完善航空市場體系。一是健全和完善市場准入和退出制度,最近成立航空公司比較多,作為一個市場准入制度來講,有一定保有量,另外有一定的競爭淘汰率,將來既要有一個良好的嚴格的規范的市場准入制度,透視我們還要建立規范的嚴格的市場退出機制。二是進一步完善價格機制,價格改革總體趨向由市場進行調節,將來有一個過渡期。四是放鬆航空流量和航空運輸地面服務市場准入。航空燃油服務大部分機場用中國航空燃油集團公司負責提供保障服務,有一些機場用航油公司和外國的石油公司以及中國石油石化共同組建的合資公司為機場航空公司提供服務,隨著下一步市場競爭的放開,特別是放鬆准入以後,相應的一些運營主體進入到航空燃油服務隊伍裡面來,另外航空地面的服務市場准入規則也正在抓緊制定,使航空公司選擇地面服務代理商方面更加靈活,更加有選擇,使服務能夠有所改善。
6、加快科技和教育培訓。一是大力加強民航專業人才的教育和培訓,特別是民航的人力資源的平靜2問題,在「十一五」期間進一步得到緩解,比如飛行員從多方面渠道解決緊缺的問題,民航的院校,培訓的機構加大培訓的力度,同時我們也利用其他境外的資源,比如說航空公司送到國外的飛行機構進行培訓,最近採取了吸收外籍飛行員加入到中國民航隊伍中來,幾個方面緩解人才方面的壓力。二是構建民航科技創新體系,加快信息化建設。
7、積極開展對新的航空運輸系統的研究。一是應對市場對我國民用航空系統更高的要求,加強這方面的研究速度,最近新航行系統列入國家863計劃,抓緊這方面的研究。前一段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組織美國七部門研究美國下一代航空運輸系統,解決未來發展問題,中國民航業也在抓緊研究這個問題,到2020年,根據我們的預測,我們的發展和運輸的量可能回答道美國現在的水平,中國民航業整個系統,包括監管機構,包括我們的航空營運,包括我們現在運營機制和現在的基礎設施,能不能滿足和支撐發展需求,我們能盡快在這方面著手進行研究。二是在空管和航空氣象系統率先啟動新的民用航空運輸系統的建設。空中交通管制運行方面首先要率先在這方面加快新一代民用航空系統的建設,從「十一五」開始,現在研究工作在十五末期已經開展了,特別是民航總局和美國聯邦航空局以及美國相應航空企業合作研究課題,在中國怎樣率先啟動空中交通管理和航空氣象系統的建設。
8、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一是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提升管理和技術水平。二是積極推動雙邊和區域航空開放。三是積極採用國際標准,實現和國際接軌。四是加大利用外資的力度,鼓勵外商參股國內民航企業改組改造。航空公司通過境外上市IPO吸收一些外資,機場方面有一些合作的項目,總體來講項目不是特別多,都停留在一般的合資合作和利用國外政府貸款方面下一步還要進一步拓寬渠道,包括把基礎設施逐步推向資本市場,把航空運輸企業進一步重組,吸收國外戰略合作夥伴,參與民航企業改組和改造。
從現在起到2020年,是我國實現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歷史性跨越關鍵時期,也是建設新一代航空運輸系統的重要起步時期。我們民航的發展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採用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改造和優化,提升現有民用航空體系,使我國航空運輸不僅在質量上有較大的增長,在質量上有較大的提高,一定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緊緊抓住發展機遇,立足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突破瓶頸制約,如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制約,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由民航大國向強國堅實邁進,真正做到由大到強的發展。
Ⅲ 空管是干什麼的
空管是利用通信、導航技術和監控手段對飛機飛行活動進行監視和控制,保證飛行安全和有秩序飛行的職業,需要有更強的職業感。
空中交通管制是利用通信、導航技術和監控手段對飛機飛行活動進行監視和控制,保證飛行安全和有秩序飛行。在飛行航線的空域劃分不同的管理空域,包括航路、飛行情報管理區、進近管理區、塔台管理區、等待空域管理區等,並按管理區不同使用不同的雷達設備。
中國的空域結構由以下幾個層次構成:飛行情報區、高空管制區、中低空管制區。
原理:
1、利用通信、導航技術和監控等專業手段對飛機飛行活動進行監視、控制與指揮,從而保證飛機飛行安全和與使飛機按照一定線路秩序飛行。
2、在飛行航線的空域劃分為不同的管理空域,包括航路、飛行情報管理區、進近管理區、塔台管理區、等待空域管理區等,並按管理區的范圍與情況選擇使用不同的雷達設備對飛機進行管制。
3、在管理空域內進行間隔劃分,飛機間的水平和垂直方向間隔構成空中交通管理的基礎。
4、由導航設備、雷達系統、二次雷達、通信設備、地面控制中心組成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完成監視、識別、引導覆蓋區域內的飛機,保證其正常安全的飛行。
空管能幹什麼?_空乘專業招生網 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