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索尼Z2和Z3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1、防塵等級:Z2是IP55,Z3是IP65,防水都是一樣的。
2、CPU:都是驍龍801,專但是屬Z2是8974AB,2.2Ghz,Z3是8974AC,2.5Ghz。
3、電池續航:Z2是3200毫安,Z3為3100毫安,但是採用了省電技術,理論待機時間比Z2高。
4、攝像頭:CMOS提高,感光度提高到12800像素。
5、外觀:細節小改動,握持更為舒適,Z3屏佔比比Z2略高,顏色方面,Z3去掉了紫色,多加了一個古銅色和薄荷綠。
B. 三防旗艦+小幅升級更全面 索尼Z3+評測
【IT168 評測】國內白熱化的智能手機環境顯然給廠商帶來歲告空了更為嚴峻的壓力,在這場博弈之爭中,國際品牌面臨空前的壓力,面對小米、華為、聯想等國產品牌的正面沖擊,無論是蘋果、三星、索尼等,都不得不調整策略來迎擊國內本土品牌的崛起。索尼在諸多國際品牌中向來獨特,在國內也推出了多個價位檔的產品,其中高端的Xperia Z系列肩負起提升索尼品牌和提高市場佔有率的重要使命。
做為索尼最為高端的系列,Xperia Z系列旗艦產品以設計、工藝、三防等特性在眾多對手產品中脫穎而出,而索尼近日推出的索尼Z3+在延續原有特性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了相關特性,包括使用更強的高通驍龍810處理器,三防特性進一步升級,相機功能持續優化等,雖然和上代產品沒有明顯的產品差異,但功能的全面完善依舊讓索尼Z3+成為索尼移動目前最全面的旗艦產品。
受到國產手機硬體拼殺的持續影響,價格已經成為用戶最為敏感和關注的部分,甚至已然是影響產品購買的最核心因素。根據索尼在大中華地區的一貫定價來看,索尼Z3+很可能會定價4000元左右,而該價位段將迎來HTC One M9、LG G4、Moto X Pro等產品的同台競爭,那究竟索尼Z3+表現如何?對於已有索尼Z系列產品的用戶來說,又是否值得升級?我們不妨一看。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說明一下關於索尼Z3+的產品命名問題。為何它不是索尼Z4,而是索尼Z3+?
實際上索尼Z3+最開始是作為Xperia Z3系列的補充,名字也是很早就已確定,但由於日本市場運營的需要,所以在日本就改名字叫做索尼Z4了,但考慮到國際市場的特殊性,以及下一代產品的規劃周期,索尼在日本以外的地區還是回歸原Xperia Z3+的命名,依舊會覆蓋全球市場,部分地區會有相關改動(例如國行是雙卡版)。所以實際上Z3+和Z4完全是一致的(地區軟體有差異),不同之處在於後者僅在日版市場銷售。
談及到索尼手機,實際上最大的賣點不是配置,也並非三防,而是索尼這家企業在設計和做工上的優勢。此前索尼所推崇的「Omni Balance」(簡潔全平衡式)設計,已成為業內典範。新一代索尼Z3+在原有基礎上持續強化,進一步完善了該系列的風格。我們在肯定索尼的做法時,也對此略有遺憾,最大的原因在於Z3+相比於前代產品Z3並沒有實質性的改動。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索尼Z3+的配置,擁有5.2英寸1080p顯示屏,並實現高達700尼特的顯示亮度。此外處理器則搭載高通驍龍810平台,並內置3GB運行內存和32GB機身存儲,配備2070萬像素和510萬像素的相機組合,使用2930 mAh電池不可拆卸電池。軟體方面則是基於Android 5.0定製的系統,擁有雙卡屬性,提供黑、白、金、綠可選,其中綠色是今年的新增主打色。
如果你此前已經是索尼Z3的用戶,那我們在此也先將二者的主要區別列出,大致上有十點的提升,相信這一部分對你應該也會有所幫助。
1、機身尺寸由索尼Z3的146x72x7.3mm,152g提升至6.9mm,144g,其他尺寸不變。
2、金屬邊框的處理工藝略有改動,機身四角的硬酯塑料材質提升。乎瞎
3、使用一體式卡托設計,內含MicroSD卡(TF卡)和NanoSIM微型卡友棗槽。
4、取消吸附式充電磁口,將原有的USB介面改為裸露式防水設計。
5、屏幕亮度提升20%,擁有約700尼特的超高顯示亮度。
6、處理器升級為高通驍龍810平台,機身存儲的初始容量為32GB(運行內存依舊是3GB)。
7、前置相機升級至510萬像素,具備25mm廣角特性,主相機軟體進一步優化(夜景提升)。
8、相機軟體增加AR面罩,可支持人物合成拍照,新增多重拍照效果。
9、新增LDAC藍牙傳輸技術,耳機新增通話屬性,能實現最高990kbps的音頻傳輸。
10、電池由Z3的3100毫安略縮為2930毫安,新增綠色,暫無紫色可選。
對於此前並未入手索尼Z3的用戶來說,索尼Z3+依舊擁有很不錯的亮點,可以說是索尼新式設計下最全面的產品,即便相比於其它國際品牌的產品來說也絲毫不遜,這部分可以先來看看我們的產品外觀點評。
外觀方面,考慮到大家對於索尼「一個外觀用4代」的既有印象,同時也為了將筆者這兩天使用過程中感受到的全面的介紹給大家,今天的外觀評測將著重說一說索尼Z3+這些「不太大」的變化。
▲
索尼Z3+機身更加輕薄
索尼Z3+拿到手,最直觀的感受便是,相對前代更加的輕薄了,機身厚度減少到了6.9mm,而機身重量也來到了144g。但由於仍舊採用玻璃面板與金屬邊框的設計,質感並沒有降低。
▲
索尼Z3+採用新的揚聲器開口設計
機身正面最大的變化,莫過於雙前置揚聲器的回歸,同時也重新採用索尼Z2上面的揚聲器開口設計,也終於取消了Z3上面飽受詬病的「硬幣口」。不同於Z2的是,索尼這次選擇了將玻璃面板切割出缺口,保留了完整的金屬邊框,整體更加簡潔美觀。
相比於正面揚聲器位置的移動,該機背部的變化確實是小到可以忽略。仔細觀察才會發現,之前Z系列一直沿用的獨立鏡頭保護片已經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體化的防刮玻璃背板。關於這個設計,筆者還是很贊的,畢竟,樹脂材質的鏡片與鍍鉻環形裝飾太容易殘留污漬了,而且樹脂材料也比較容易被磨花,影響成像清晰度。而一體式防刮玻璃的設計,則很容易的解決了以上問題。
▲
索尼Z3+取消了獨立的鏡頭保護罩
盤點完機身正反面的細節變化,該說說這中間的金屬邊框了。索尼Z3+對於前代Z3金屬邊框的改動可謂是大刀闊斧,看上去無關痛癢,但都是實實在在的改進與優化。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磁吸式充電介面不見了,並且將裸露的MicroUSB介面放置到了機身底部,同時仍然支持高達IP65/68級別的防水防塵功能。關於這兩點,筆者認為還是利大於弊的,雖然沒有了磁力充電介面,使得每次充電都需要插拔數據線,但是裸露的MicroUSB介面令該操作相比於之前也簡單了很多。而這主要歸功於索尼三防技術的提升。
▲
索尼Z3+邊框更加美觀
至於磁吸介面取消帶來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完整的側面邊框帶來的觀感與手感的大大提升,最重要的就是原本容易變彎的邊框整體剛性得到加強。
▲
索尼Z3+合二為一的卡槽
除此之外,機身左右兩側的卡槽合二為一也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同時防塵膠塞打開的方向也從橫向變為縱向。對於這一點變化,直接的影響就是邊框開口的減少,使得金屬邊框的剛性進一步提升,邊框也看上去更加簡單純粹。而防塵膠塞開口方向的變化也改善了Z3上面飽受詬病的寬大接縫。
▲
索尼Z3+裸露的MicroUSB介面
當然,索尼Z3+也並非已經做得盡善盡美了,筆者在體驗過程中發現,金屬邊框會有割手的感覺出現,考慮到筆者皮糙肉厚可能感覺上還好,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感覺有可能被放大。當然,筆者也理解這背後廠商的考量——讓邊框高出屏幕,避免屏幕與桌面等物體直接接觸,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效果還可以更好。
整體來說,索尼Z3+的外觀除了新增的澗湖綠配色之外,並沒有什麼能突然抓住你眼球的,畢竟我們對它已經足夠熟悉;但是,它絕對是耐看的,廠商的用心只有用戶親身體會後才能發現。它確實是一個外觀用了四代,但同時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外觀確實在一點一點趨於完美。
系統方面,國內用戶對於索尼的傳統UI以及功能體驗一直不太感冒,而一直以來,索尼在這兩方面做的也確實是差強人意。而自從來到Android 5.0+時代後,各大品牌手機的系統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系統易用性與UI的觀賞性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那麼,對於索尼Z3+來說,作為索尼第一款直接內置新版系統的旗艦機型,其系統表現究竟如何呢?一起來看一下。
前面提到,索尼Z3+搭載了索尼最新的基於Android 5.0.2的系統,整機的UI還是能看到很多原生Android 5.0系統的影子,比如鎖屏界面、下拉菜單以及設置菜單等等。
當然,這並不是該系統統一的風格,該系統依然保留了Xperia桌面管理器,同時採用更大的系統圖標。當安裝很多第三方應用時,菜單欄會變得很擁擠,個人建議可以創建文件夾解決這一問題。另外,讓人糾結的是,該系統圖標的風格既有Android 5.0扁平化的傾向,也有之前索尼系統遺留下的擬物化風格,可能這就是索尼的Android 5.0風格吧。
說完系統UI界面,再說一說一些常用的功能及設置。對於索尼手機來說,音樂是其主打功能之一,這款索尼Z3+也內置了最新的Walkman音樂程序。此外,索尼Z3+還能根據音樂類型「自動優化」音效,並支持LDAC藍牙音頻技術,這二者的加入令該機的音樂功能變得更加全面。由於筆者在音頻方面並非專業,音質方面就不過多評論,只能說聽感還不錯,應對日常足矣。
眾所周知,這次國行發布的是國際版Z3+的雙卡版本,因而筆者特地針對該機的雙卡功能進行了測試。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該機兼容移動聯通2G/3G/4G網路,並無主副卡之分。並且該機內置了數據網路切換選項,經筆者實測,同時插入聯通及移動卡之後,可以一鍵切換不同運營商網路。這一點對於雙卡用戶來說,省去了拆卸卡的麻煩,值得稱贊。
總的來說,索尼Z3+的系統相對Android 4.4時代還是有很多的進步,包括T9拼音撥號以及一鍵關閉多任務後台等功能都添加了進來,值得肯定;只是UI方面,筆者覺得索尼還有優化的空間,作為國際品牌,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也要符合大眾的審美。
拍照作為索尼Z系列機型的主打功能,一直也是用戶對於索尼旗艦機型最期待的功能之一。在開始今天的拍照功能評測之前,先一起來看一下這款索尼Z3+在成像配備方面相對於前代做了哪些提升。
索尼Z3+在成像方面的提升主要來自於前置攝像頭。Z3+ 的前置攝像頭像素提升至500萬,採用了 1/5 型 Exmor R 感光元件,擁有 25mm 廣角( 三星S6 為 23mm,iPhone 6/6 Plus 為 30mm )。而後置攝像頭方面,該機與前代Z3硬體方面並沒有明顯升級,依然採用之前Z3上使用的IMX220感光元件,另外,12800的高感光度也得以保留。
看到前置攝像頭的這些升級後,筆者特意請同事試了一下(筆者長相不太對得起觀眾)。可以看到,首先是25mm的廣角對於自拍黨來說確實變得很實用,離的很近也能夠容納更多內容;同時,像素的提升也令自拍的質量有了保障。而多種特效的加入,也令拍照變得妙趣橫生。
▲自拍樣張
看完該機前置攝像頭的表現,再來看一下索尼Z3+的主攝像頭表現如何。雖然硬體上,主攝像頭並未做任何提升,但筆者認為對於一款旗艦來說,仍然有必要把它完整的表現帶給大家。首先,來看一下這款索尼Z3+的拍照界面。
▲索尼Z3+拍照界面
▲索尼Z3+拍照模式選擇
可以看到,雖然沒有曝光時間控制以及測光對焦分離功能,索尼Z3+的拍照設置選項仍然稱得上很豐富,包括對焦方式、測光方式、ISO控制以及場景選擇等都是一應俱全。那麼是不是實用呢?一起來看一下樣張,便可知曉。
▲拍照樣張,點擊查看大圖(快門:1/500s,ISO:50)
▲拍照樣張,點擊查看大圖(快門:1/250s,ISO:50)
▲拍照樣張,點擊查看大圖(快門:1/250s,ISO:50)
不難看出,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索尼Z3+的成像表現足夠令人滿意,包括白平衡的控制以及色彩的寬容度,尤其是成像的銳度以及亮度,都有相當高的水準。而這主要得益於2070萬的高像素以及F2.0超大光圈的配備。此外,索尼Z3+夜間的拍照表現也基本能滿足用戶「所見即所得」的使用要求。這一點,在下面這組樣張中體現的還是比較明顯。
▲全黑環境下閃光燈開啟
,點擊查看大圖(快門:1/32s,ISO:640)
▲拍照樣張,點擊查看大圖(快門:1/32s,ISO:100)
▲拍照樣張,點擊查看大圖(快門:0.77s,ISO:250)
在此說明一下,所有樣張均在自動模式下拍攝。考慮到索尼之前的旗艦機型在拍照時,自動模式成像不如手動模式優秀,筆者在拍照過程中特意針對自動與手動模式分別進行了測試,想藉此來查看索尼Z3+對於自動模式的優化如何。結果證明,筆者多慮了。除非在光線比較復雜的情況下,否則用戶完全可以依靠自動模式來完成拍照。這也是索尼Z3+相對於前代機型所做的重要優化之一。
如果說索尼Z3+在拍照方面還有哪些不足,那麼毫無疑問是光學防抖與相位對焦功能的缺失。在其他品牌旗艦紛紛標配光學防抖的同時,索尼連續兩代旗艦都沒能使用該功能也著實令人費解。而相位對焦功能的缺失,令索尼Z3+在對焦速度以及準度上,與iPhone 6 Plus等機型仍有明顯差距。
總的來說,硬體上雖有不足,索尼Z3+在拍照方面仍有所提升,尤其是自動模式下的成像表現,補上了該機易用性不足的短板,令該機能夠勝任生活中幾乎所有場景的拍攝,「丟掉卡片機」也不再只是一句玩笑話。
關於高通驍龍810處理器其實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這是目前最新的的移動處理晶元,幾乎95%的高端旗艦手機都使用了該晶元,包括HTC One M9、LG G4、努比亞Z9、小米Note頂配版等等,並且後續還會有更多產品加入,所以在處理器性能方面我們無需去擔心,終端廠商在對晶元的選擇上遠比我們更具視角。
簡單的通過幾句話來回顧下高通驍龍810晶元的特性,擁有4個高性能的Cortex-A57(主頻2.0GHz)和4個低功耗的Cortex-A53(主頻1.5GHz),八個核心可通過全局任務調度功能進入活躍運行狀態,也就是俗稱的「八核全開」。圖形方面依舊是高通的強項,集成全新的Adreno 430,支持OpenGL ES 3.1/AEP特性。
此外擁有雙通道32位的LPDDR4,帶寬為24.88GB/s,支持H.265/HEVC格式硬體解碼,可實現最高4K解析度、30fps幀率的支持。網路方面依舊整合基帶支持LTE Cat.9 300Mbps,但已經使用新的RF360射頻方案,並且還支持802.11n/ac WiFi以及Quick Charge 2.0快速充電技術。
鋪墊了這么多處理器信息,我們首先承認高通驍龍810強悍的處理能力,但是關於這顆處理器,實際上最大的問題來源於發熱問題,雖然高通已在多個場合澄清驍龍810的溫度情況,並表示其表現屬正常水準。但網路上關於高通驍龍810的溫度表現有太多非議,不少友商的產品溫度表現都在45度以上,著實讓人擔心。那索尼Z3+是否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對此我們也進行了測試。
我們從用戶最常見的四個生活角度進行測試,分別是日常使用(通話、信息、郵件)、簡單操作(網路聊天,音樂播放)、相機拍照(拍照,視頻錄制)和大型游戲(軟體測試,跑分)這幾個主要場景進行測試。
▲索尼Z3+日常基礎使用下的機身溫度(均溫35度,最高38.5度)
▲索尼Z3+簡單場景操作下的機身溫度(均溫35度,最高39.8度)
▲索尼Z3+使用特效拍照下的機身溫度(最低區域28.6度,最高48.8度)
▲索尼Z3+大型游戲/跑分下的機身溫度(最低區域27.9度,最高45.8度)
從我們的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到,在日常使用中,包括通話、郵件、備忘錄等幾個基礎功能上,索尼Z3+的溫度表現在25度到30度之間,屬於正常的溫度值,此時基本感受不到溫度;在簡單操作方面,例如微信聊天、微博瀏覽、音樂播放等操作時,手機溫度在30到32度之間,和日常使用幾乎保持一致。
在相機拍照方面,索尼Z3+則表現出不同的溫度情況,如果在隨手拍時,溫度並未出現明顯上升。但如果拍照時間在10分鍾左右,或者是開啟特效相機,以及長時間錄制視頻的情況下,索尼Z3+的溫度攀升至42度左右,最高溫度甚至可以達到49度,此時手機能感受到較高的熱度,屬於溫度測試中表現最高的一部分。至於在大型游戲和軟體跑分測試時,平均為溫度36度,和其它驍龍810晶元的手機差別不大。
所以綜合來看,索尼Z3+的發熱情況和其它使用該晶元的產品保持類似的結果,即普通的日常應用場景下,溫度的控制都還算合理,基本都保持在30度左右。但是在涉及到使用特效拍照和大型游戲場景時,也確實很容易出現較高的溫度。而這依舊是高通驍龍810晶元無法避及的問題,甚至已然是它的短板之一,並將會影響到全系使用該晶元的產品,至於該怎麼解決,或許高通公司比我們更為之迫切。
根據索尼在大中華地區的市場定價來看,索尼Z3+的售價將在4000元左右,而這個價位其實也是各大國際品牌旗艦的集中價格區,索尼Z3+將面臨HTC One M9、LG G4、Moto X Pro、三星S6、iPhone 6等產品的正面沖擊,那它是否有相關價格優勢,我們不妨簡單來分析下。
從表格中不難看到,在幾大國際品牌中,索尼Z3+的價格雖然不是最便宜,但憑借三防機身、6.9mm超薄、2070萬像素、四色機身等還是獲得了不少亮點。當然索尼Z3+最核心的優勢顯然是機身做工和設計,而這也是索尼品牌一貫的長處。
"2015上半年旗艦機型大盤點(排名不分先後,以價格為序)
產品名稱
產品主要特徵
電商最低價
HTC One M9
全金屬機身,雙鏡頭拍照
3568元【查看】
索尼Z3+
IP68三防,2070萬像素
3999元【預估】
LG G4
曲面機身,負液晶顯示屏
3999元【查看】
Moto X Pro
6寸大屏,原生Android系統
4299元【查看】
三星S6
金屬玻璃外觀,14nm最強處理器
4588元【查看】
iPhone 6
4.7寸屏,指紋技術,iOS8系統
4746元【查看】
整體來看,做為索尼移動醞釀了半年的產品來說,索尼Z3+在延續原有系列產品特點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了細節表現,無論是軟體優化還是硬體提升,都可以說是索尼Z系列目前最為精緻和全面的產品。但我們也必須坦誠其不足,Z系列多代產品對外觀的延續顯然已無法滿足用戶的審美要求,如何在外觀與功能上再次創新,顯然是索尼移動需要反思之處。
索尼Z3+預計將在6月中旬發售,落實到實際購買層面上,買還是不買?如果你此前已是索尼用戶,手持索尼Z2、Z3,那微升級的Z3+大可不必著急更換。但如果你打算入手一款全新的國際品牌旗艦機,那索尼Z3+也誠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C. 如何評價索尼 Xperia Z3 Compact 手機
依稀還記得老師曾經說過:「被稱為大師的電影導演們雖然一般不會再拍出什麼更出彩的電影,但至少能做到安全,這個安全就是電影的起承轉合都很到位,不會出現太明顯的缺點。」
我當時就在想:哦,原來擁有起承轉合才能被稱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自2013年初,號稱「匯索尼精粹」的XperiaZ面世以來,雙面玻璃面板、鍾表式電源按鍵、三防特性、簡潔不浮誇的外形設計等元素讓我對Z系列一直保持著由衷的喜愛。起初,我覺得黑色的鏡面最能折射出一種無法言喻的神秘美,所以Z和Z1都選購了黑色版本。可自從以小巧且多彩為賣點的Z1 Compact上市後,心中對色彩的渴望便噴薄而出,彷彿壓抑很久的猛獸得以釋放。每一代推出的新顏色,那就是我的不二選擇。摩登黃Z1 Compact、琥珀金Z3、珊瑚綠Z3 Compact,每一款的顏色都時尚靚麗,且辨識度非常高。
今年四月,索尼在日本低調發布了新旗艦Z4,於六月面向大陸市場將該機的名字改成了Z3+,並加入了移動/聯通雙4G雙卡雙待功能,推出了黛麗黑,香檳金,皎月白,澗湖綠四個顏色版本。
起初看到「澗湖綠」這個顏色命名還是有些許疑惑,因為通過網路上的圖片來看,似乎更偏向藍色。直到拿到真機,依然覺得這是個極具爭議的顏色,由於光線和角度的不同,都能給你不一樣的視覺感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用來形容算是再貼切不過了,所以到底是「青」出於藍,還是「清」出於藍
確實是一個很難定下的答案。
但是「澗湖綠」作為一個Z系列前所未有的顏色,選擇它必定是毫無疑問的,首先新的配色能給我以不同的感官刺激,這清新的藍施以濃郁的墨,更有種夏天的意味在裡面。其次,只有新的顏色才更能讓別人知道我換了新款嘛!在此,也請各位原諒我的虛榮與膚淺。
Xperia Z3+傳承了索尼自Xperia Z以來的Omni Balance全平衡設計,每一代都在上一代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追求更為極致的完美。雖然這種傳承讓不少人已經有了審美疲勞,漸漸地缺少了關注點。但作為一個系列的產品堅持使用下來的用戶,看著科技在不斷發展,產品在逐步完善,一不小心就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點點地在成長。也許我這樣的比喻多少會有些矯情,但如果你真正喜愛過一個品牌,在匆匆歲月里留下過自己追逐的腳步,相信一定能夠體會這一種無法言說的心境,像是敏指微微的興奮,夾雜著隱隱的感動,和歲月濃稠地調和在一起,五味雜陳。
嗯,誰說只有擁有起承轉合才能被稱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首先,來看看Z3+相對於Z3有了哪些改變和改進:
雙面鋼化玻璃、圓潤的金屬邊框、鍾表式電源鍵和吊繩孔這些經典的設計元素一個不落下,而機身有了進一步的瘦身,厚度在保持6.9mm,重量也僅有144g,為握持感和單手操作都加分不少。最重要的是如此纖薄的機身,攝像頭依然可以做到完全平整,想想那些盲目追求超薄卻讓攝像頭如火癤子一般凸起的手機,不僅讓我對索尼的設計功底表示欽佩。
另外Z3+取消了以往設置在機身左側的磁性吸附式充電介面,且機身上方的3.5mm耳機孔以及下方的USB介面均為裸露式設計,但依然做到IP65/IP68防水防塵,在此,讓我向索尼再行一次注目禮!要知道不少Xperia的用戶都有在經意或不經意中花樣秀防水的愛好!
正因為這樣的設計,使得機身更加的簡潔。左側僅剩一個長條狀的防水蓋,防水蓋內有最高支持128G的Micro SD卡槽和支持雙Nano SIM卡的一體式卡托。相比大部分手機使用的金屬卡槽,這塊薄薄一片的塑料卡托顯得有些簡陋,且取出比較費力,但這也許正是為了保證三防和控制機身體積所做出的讓步。另外不支持SIM卡的熱插拔讓我有些意外,每一次拔取卡槽,手機必須重啟才能識別運營商信號。
右側由上至下分別為電源鍵、音量鍵和兩段簡兆式拍照鍵,三個按鍵的位置及力度反饋都比較適中,相機鍵也對搶拍起到一定的幫助。據本人測試,息屏時按下相機鍵,大約1秒後可以啟動相機進行拍照。
機身上方為左右對稱的3.5mm耳機插孔和降噪Mic,下方則是Micro-USB介面及吊繩孔。Z3+金屬邊框的表面處理工藝相比Z3也有改動,金屬質感更強,且在某些角度會攔拿租泛出微微的香檳色,磨砂的質感使得握持時更增一份踏實感。四角的橡膠色澤也變得略帶透明,就像鑲嵌了四顆還未被拋光的珍珠。
手指從玻璃劃向金屬邊緣時,可以明顯感覺到金屬邊框比雙面玻璃都略高出一些,這樣的設計使得平面放置時可以減少對玻璃的磨損,並可以在摔落時減少對玻璃的沖擊力。但在單手操作時,手掌內部可以明顯感覺到一絲絲擱手。
除了皎月白版本搭配白色面板之外,其它三款顏色版本均搭配了黑色的面板。正面上下對稱的雙揚聲器採用了類似Xperia Z2隱藏在邊框內的設計,在黑色面板上更不容易發現揚聲器的存在。另外前置攝像頭、Led提示燈、Logo也位於面板的屏幕上方。在此還不得不說說Z3+這塊屏幕,5.2英寸1080p解析度保障了足夠的細膩度,亮度提升到了700nit,色域也有大大的提升,並且還有X-reality圖像處理引擎加持,清晰、自然、鮮活、明亮這些褒獎之詞完全可以不吝嗇地送給它。
背部設計整體變化不大,依然是居中的SONY、Xperia和NFC的標識以及左上方的攝像頭和閃光燈。攝像頭的鏡頭改為使用後面板玻璃直接進行保護,做到不僅平整而且還平滑。如今大部分手機都配備雙Led閃光燈甚至是三色溫閃光燈的情況下,Z3+的單Led閃光燈無論是在夜間照明或者拍照補光的情況下都顯得單薄。
在我的記憶中,在「音質」方面,索尼一直是極具代表性的品牌。Xperia Z3+的解析力表現整體上不錯,另外醇音技術、EQ音效、自動優化的加入讓不同的用戶可根據自我愛好對音效進行調節和設定,基本上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日常聽音需求。另外Z3+還加入了LDAC藍牙高解析度音頻編碼技術,支持最高 990kbps 音頻傳輸,這絕對是無線藍牙耳機用戶的福音。外放方面,雙揚聲器使得聲音更具立體環繞的效果,但整體音量還是偏小,發聲不夠飽滿有一些乏力的感覺。
拍照方面,Z3+沿用了與Z3一樣的2070 萬像素G鏡頭。我一直覺得Xperia系列的相機素質非常不錯,成片也OK,尤其在夜間成像方面有著絕對性的優勢,而且AR效果、趣拍、有聲照片等功能的加入,也使其成為手機默認相機應用中玩法最多的品牌。但是整個使用體驗真的不是很舒服。界面之繁瑣,設置之復雜讓普通用戶一時間不知無從下手,於是便留下了糟糕的印象。
XperiaZ3+拍照界面:
XperiaZ3+樣片:
相信大家對高通驍龍 810這款處理器並不陌生,拜其所賜, Xperia Z3+持續使用相機應用一段時間後,機身後蓋NFC標識附近便能感受到明顯的發熱,尤其是使用「AR效果」後1-2分鍾系統便會出現「設備溫度過高,相機將臨時關閉以冷卻」的提示,隨後相機便會被強行關閉,待手機降溫後才可重新使用相機。如此的表現使得原本就不理想的相機使用體驗雪上加霜。好在僅是使用特效拍照和運行大型游戲場景時,易出現高溫現象,日常使用時機身溫度還是處於可接受范圍內。
最後就個人使用經驗總結了如何給Z3+降溫的三點「小妙招」:1.手動水洗進行人工降溫,防水功能此時正好派上用場;2.給手機換上一個冬天的主題,讓自己感覺沁涼冰爽;3.放下手機,看著它想著靜靜!當然這些所謂的「小妙招」只是自己閑時的調侃,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意義,所有的用戶最希望的,當然是高通或者索尼能夠盡快推出控制溫度改善發熱的方案緩解並改善這一系列的問題。
Z3+ 的前置攝像頭像素提升至500萬,採用了 1/5 型 Exmor R 感光元件,擁有 25mm 廣角,實時美妝和眼球磨光功能的加入勢必可以討好不少女性用戶。自拍效果確實比之前的Z3有著明顯的提升,但夜間成像噪點多塗抹嚴重的現象依然還是存在。
AR效果自拍
系統方面,Z3+搭載的是Android5.0.2版本,可以看出鎖屏界面、下拉菜單以及設置菜單都有原生Android的影子。原生系統的流暢與簡潔,再加上驍龍 810 八核處理器、3GB RAM的硬體助力,日常使用過程中基本沒有卡頓的現象。
雖說非常貼近原生系統,但索尼依然做了不少的改動及優化。例如下拉菜單快捷方式的順序支持自定義;多任務界面下方增加了計算器、計時器等常用的小功能;簡易屏幕的加入;支持更改或下載安裝系統主題;使用手勢對通話進行智能控制;可對屏幕操作進行實時直播的「屏幕錄制」功能等等。但是作為國行版本,其簡陋的應用商店,用戶頭像頻繁莫名的消失,來電歸屬地等功能的缺失,說明其在本土化功能的完善方面還是有待加強的。
簡易主桌面
至於索尼的圖標,有人覺得精緻簡潔,也有人覺得簡陋且方圓不一。但我個人覺得選上一些清新文藝或者自然系的壁紙,與手機整體簡潔的設計風格和給人清涼又充滿生機的澗湖綠色搭配在一起,素凈、淡雅與寧靜的日系風格搭配完畢。
續航一直是我使用XperiaZ系列以來非常放心的一個方面,Z3+續航的表現算是我意料之中的事兒。電池容量2930 mAh相比Z3的3100mAh有所減少,實際使用中差別並不算大。輕量使用可維持2天,日常使用一天也基本沒有問題。
寫到這,XperiaZ3+的改變以及個人的使用分享也基本敘述完畢。Z3+在傳承經典的同時,在軟體優化和硬體升級方面都有青出於藍的完善,這些改變是顯而易見的,也是用戶們希望看到的。雖然Z3+依然存在著許多細節方面的不足,但我依然欣賞索尼對精緻和極致的追求。
無論是什麼樣的生物或者生態,當你見證著它的成長時,你會擁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也會時刻關注它的動態,它的成長表現以及它的未來。
在這個過程中,有人選擇遠離,有人依然駐足其中;有的人失望至極,有的人欣喜若狂。
無論是遠離還是駐足,是失望還是快樂,至少,我們都堅持過。這是回憶,更是與生俱來的情感表現。
寫給和我一樣追逐過Xperia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