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字通信系統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數字通信系統採用的數字信號與計算機使用的二進制信號形式一致,因此,數字通信系統可以直接與計算埋汪段機相連,從而能對信息自動進行彎譽處理和變換,很方便地建立以計算機為核心的通信網。
從技術發展和方便用戶的角度來看,數字通信標志著現代化通信的開始陵巧。至今,在話音通信、圖像通信、數據通信等許多通信領域中,信息的收集、傳輸、變換、處理都離不開數字化技術。通信數字化的熱潮已經掀起,正以燎原之勢遍及通信的所有領域,甚至各種家用音像電器也開始實現數字化。
數字通信已滲透到移動通信領域,數字行動電話就是採用數字通信技術研製出來的。
泛歐高速鐵路網採用數字通信技術,建立了一個無線移動通信系統。這樣,在火車行駛過程中,司機不僅能接收有關行車的自動控制數據,還能與車站行車值班人員互通信息,這個系統還能為旅客提供行動電話服務。
B. 通信的發展
從緩慢到高速,從笨拙到輕巧,從昂貴到便宜,通訊方式的發展不光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也極力的推進了歷史的發展。
一,原始通信
商代以前文字還沒有出現,所以通信幾乎全靠吼。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文字變得較為成熟了,飛鴿傳信,驛站,烽火……是那時最流行的方法。
比起現在雖然很簡陋,但在當時這可是一個大進步雖然年代相隔很遠,但西方人直到幾千年後才發明出郵政這種方式。
二,電力通信
電力,顧名思義就是要用一大堆用電工作的儀器。
電力發明的出現,使人類通信歷史進入了新紀元。
19世紀中以後,隨著電報、電話的發有,電磁波的發現,人類通信領域產生了根本性的巨大變革,實現了利用金屬導線來傳遞信息,甚至通過電磁波來進行無線通老爛信。 1837年,美國人塞繆樂.莫樂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電磁式電報機.他利用自己設計的電碼,可將信息轉換成一串或長或短的電脈沖傳向目的地,再轉換為原來的信息 1875年,蘇格蘭青年亞歷山大.貝爾(A.G.Bell)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話機.並於1876年申請了發明專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頓和紐約之間進行了首次長途電話實驗,並獲得了成功
1888年,德國青年物理學家海因里斯.赫茲(H.R.Hertz)用電波環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他用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這個實驗轟動了整個科學界,成為近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導致了無線電的誕生和電子技術的發展. 1904年英國電氣工程師弗萊明發明了二極體.1906年美國物理學家費森登成功地研究出無線電廣播.
1907年美國物理學家德福萊斯特發明了真空三極體,美國電氣工程師阿姆斯特朗應用電子器件發明了超外差式接收裝置.1920年美國無線電專家康拉德在匹茲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業無線電廣播電台,從此廣播事業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收音機成為人們了解時事新聞的方便途徑.1924年第一條短波通信線路在瑙恩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之間建立,1933年法國人克拉維爾建立了英法之間和第一第商用微波無線電線路,推動了無線電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磁波的發現也促使圖像傳播技術迅速發展起來.1922年16歲的美國中學生菲羅.法恩斯沃斯設計出第一幅電視傳真原理圖,1929年申請了發明專利,被裁定為發明電視機的第一人.
1928年美國西屋電器公司的茲沃爾金發明了光電顯像管,並同工程師范瓦斯合作,實現了電子掃描方式的電視發送和傳輸.圖像傳真也是一項重要的通信.自從1925年美國無線電公司研製出第一部實用的傳真機以後,傳真技術不斷革新.1972年以前,該技術主要用於新聞、出版、氣象和廣播行業;1972年至1980年間,傳真技術已完成從模擬向數字、從機械掃描向電子掃描、從低速向高速的轉變,除代替電報和用於傳送氣象圖、新聞稿、照片、衛星雲圖外,還在醫療、圖書館管理、情報咨詢、金融數據、電子郵政等方面得到應用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埃克特和莫希里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為了解決資源共享問題消含歷,單一計算機很快發展成計算機聯網,實現了計算機之間的數據通信、數據共享.通信介質從普通導線、同軸電纜發展到雙拿搜絞線、光纖導線、光纜;電子計算機的輸入輸出設備也飛速發展起來,掃描儀、繪圖儀、音頻視頻設備等,使計算機如虎添翼,可以處理更多的復雜問題.20世紀80年代末多媒體技術的興起,使計算機具備了綜合處理文字、聲音、圖像、影視等各種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為信息處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有線通信
美國莫爾斯(F.B.Morse):約5km的電報(點,劃,空間→字母,數字);
美國貝爾(A.G.Bell):取得電話機專利(電信號→語音);
美國普賓:通信電纜;
1972年 日本:公共通信網的數據通信,傳真通信業務;
美國:發表貝爾數據網路,英國:圖像信息服務實驗;
現代 通信系統利用某些集中轉接設施→復雜信息網路
······
→"交換功能"→實現任意兩點之間信號的傳輸.
無線通信
1864年 英國麥克斯韋:電磁波的存在設想; 1888年 德國赫茲(H.Hertz):證實電磁波的存在;
1895年 義大利馬可尼:傳距僅數百米的無線通信;
1901年 義大利馬可尼:橫渡大西洋的無線通信;
1928年摩托羅拉公司創立,二戰時與美國陸軍部簽訂合約、協助其研發無線通信工具。1941 年,摩托羅拉研發出了第一款跨時代產品 SCR-300,至今仍是電影中美國通信大兵的經典形象。
1938年 法國里本斯:PCM方式;
1940年 美國CBS:彩色電視實驗廣播; 1951年 美國CBS:彩色電視正式廣播
直至1984年由美國著名發明家,馬丁·勞倫斯·庫帕(Martin Lawrence Cooper)發明的第一代行動電話,「大哥大」進入了消費市場,人類通信自此開始進入無線移動時代,有點手機的影子了,同時也是與全球互聯智能移動時代的過度。
最早的「手機」是早在26年前的1992年IBM發布了全球第一款智能手機Simon Personal Communicator,這是首次運用了全觸屏的智能手機,奠定了現代智能手機發展的道路。和他相差15歲的iPhone的合照:
🤤🤤🤤……
現代: 無線通信遍及全球並通向宇宙, 如GPS其精度可達數十米之內.
未來
也許未來我們的大腦上會插有晶元,每個晶元通過接觸後會自動保存,這樣避免了一些騷擾電話,自己想給誰打電話就會自動打了,一切看起來都是自動的,不需要每天攜帶手機。
個人通信(Personal communications)是人類通信的最高目標,它是用各種可能的網路技術. 用戶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與任何人進行通信的一種新的通信方式。
①採用與網路無關的唯一的個人通信號碼(PTN)來識別用戶。用戶可以不受地理區域限制,跨過多個網路與通信對方建立連接和計費。個人通信號碼通用於有線系統和無線系統。
②提供個人通信的網是由採用各種技術手段的多個網(包括陸地、海上、空間網)綜合而成的一個容量極大的無縫的網。因此,不論用戶在哪裡,都能找到對方或被對方找到。
③固定用戶或移動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用有線或無線方式進網,獲得通信服務。
④有提供多種業務的能力,網路能夠按照用戶個人的意願和要求來提供各種服務。
⑤移動終端超小型,便於攜帶^耗能低,充電後可使用幾個星期。
這就是人類通信所謂的終極目標。
-The End -
文:呂文浩 吳宇傑
圖:網路
C. 通信系統各發展階段的特點,求救了,謝謝!
第一代模擬系統對應的接入技術是頻分多址技術FDMA,它僅能提供9.6kbit/s通信帶寬。
第二代窄帶數字系統的接入技術主要有時分多址技術TDMA和碼分多址技術CDMA兩種,它可以提供9.6~28.8kbit/s的傳輸速率。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縮寫,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能夠提供從9.6kbit/s直至2Mbit/s的接入速率。
【第一代】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是模擬移動通信系統,在20世紀初開始了商業運營試驗。它對移動通信的最大貢獻是使用蜂窩結構,頻帶可重復利用,實現大區域覆蓋;支持移動終端的漫遊和越區切換,實現移動環境下不間斷通信。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出現和發展,最重要的特點是體現在移動性上,這是其他任何通信方式和系統不可替代的,從而結束了過去無線通信發展過程中時常被其他通信手段替代而處於輔助地位的歷史。
【第二代】
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是目前廣泛使用的數字移動通信系統GSM及窄帶CDMA(也叫cdmaone IS95CDMA),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是其最基本的技術特徵,提供了更高的頻譜效率更先進的漫遊。它對移動通信發展的重大貢獻是使用SIM卡,輕小手機和大量用戶的網路支撐能力。使用SIM卡作為移動通信用戶個人身份和通信記錄的載體,為移動通信管理、運營和服務帶來極大便利。
【第三代】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是正在全力投入開發的系統,其最基本的特徵應當是智能信號處理技術,實現基於話音業務為主的多媒體數據通信,更高的頻譜效率、更高的服務質量及低成本。實現全球無線覆蓋,真正實現「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與任何人」都能便利的通信。
【第四代】
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是多功能集成的寬頻移動通信系統,是寬(廣)帶接入IP系統,現在處在概念階段,可提供的最大帶寬為100Mbps。第四代移動通信將以寬頻、接入網際網路、具有多種綜合功能的系統形態出現,很可能到2010年就會出現相關的實驗系統和手機模型。
發展趨勢:
(1)網路覆蓋的無縫化,即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實現網路的接入。
(2)寬頻化是未來通信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窄帶的、低速的網路會逐漸被寬頻網路所取代。
(3)融合趨勢明顯加快,包括:技術融合、網路融合、業務融合。
(4)數據速率越來越高,頻譜帶寬越來越寬,頻段越來越高,覆蓋距離越來越短。
(5)終端智能化越來越高,為各種新業務的提供創造了條件和實現手段。
(6)從兩個方向相向發展——
①移動網增加數據業務:1xEV-DO、HSDPA等技術的出現使移動網的數據速率逐漸增加,在原來的移動網上疊加,覆蓋可以連續;另外,WiMAX的出現加速了新的3G增強型技術的發展;
②固定數據業務增加移動性:WLAN等技術的出現使數據速率提高,固網的覆蓋范圍逐漸擴大,移動性逐漸增加;移動通信、寬頻業務和WiFi的成功,促成802.16/WiMAX等多種寬頻無線接入技術的誕生。
http://iask.sina.com.cn/b/4635405.html
世界移動通信發展史
移動通信可以說從無線電通信發明之日就產生了。1897年,M.G.馬可尼所完成的無線通信試驗就是在固定站與一艘拖船之間進行的,距離為18海里。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始於上個世紀20年代,大致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從上個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為早期發展階段。在這期間,首先在短波幾個頻段上開發出專用移動通信系統,其代表是美國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車載無線電系統。該系統工作頻率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認為這個階段是現代移動通信的起步階段,特點是專用系統開發,工作頻率較低。
第二階段從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間內,公用移動通信業務開始問世。1946年,根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計劃,貝爾系統在聖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公用汽車電話網,稱為"城市系統"。當時使用三個頻道,間隔為120kHz,通信方式為單工,隨後,西德(1950年)、法國(1956年)、英國(1959年)等國相繼研製了公用行動電話系統。美國貝爾實驗室完成了人工交換系統的接續問題。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專用移動網向公用移動網過 渡,接續方式為人工,網的容量較小。
第三階段從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間,美國推出了改進型行動電話系統(1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頻段,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實現了無線頻道自動選擇並能夠自動接續到公用電話網。德國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術水平的B網。可以說,這一階段是移動通信系統改進與完善的階段,其特點是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頻段,實現了自動選頻與自動接續。
第四階段從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這是移動通信蓬勃發展時期。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先進行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華盛頓也開始啟用。之後,服務區域在美國逐漸擴大。到1985年3月已擴展到47個地區,約10萬移動用戶。其它工業化國家也相繼開發出蜂窩式公用移動通信網。日本於1979年推出800MHz汽車電話系統(HAMTS),在東京、大膠、神戶等地投入商用。西德於1984年完成C網,頻段為450MHz。英國在1985年開發出全地址通信系統(TACS),首先在倫敦投入使用,以後覆蓋了全國,頻段為900MHz。法國開發出450系統。加拿大推出450MHz行動電話系統MTS。瑞典等北歐四國於1980年開發出NMT-450移動通信網,並投入使用,頻段為450MHz。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蜂窩狀移動通信網成為實用系統,並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移動通信大發展的原因,除了用戶要求迅猛增加這一主要推動力之外,還有幾方面技術進展所提供的條件。首先,微電子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長足發展,這使得通信設備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種輕便電台被不斷地推出。其次,提出並形成了移動通信新體制。隨著用戶數量增加,大區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飽和,這就必須探索新體制。在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貝爾試驗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窩網的概念。蜂窩網,即所謂小區制,由於實現了頻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可以說,蜂窩概念真正解決了公用移動通信系統要求容量大與頻率資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進展是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而出現的微處理器技術日趨成熟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從而為大型通信網的管理與控制提供了技術手段。
第五階段從80年代中期開始。這是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發展和成熟時期。
以AMPS和TACS為代表的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網是模擬系統。模擬蜂窩網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例如,頻譜利用率低,移動設備復雜,費用較貴,業務種類受限制以及通話易被竊聽等,最主要的問題是其容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用戶需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開發新一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數字無線傳輸的頻譜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統容量。另外,數字網能提供語音、數據多種業務服務,並與ISDN等兼容。實際上,早在70年代末期,當模擬蜂窩系統還處於開發階段時,一些發達國家就著手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歐洲首先推出了泛歐數字移動通信網(GSM)的體系。隨後,美國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數字移動通信體制。泛歐網GSM已於1991年7月開始投入商用,1995年覆蓋歐洲主要城市、機場和公路。從此,數字蜂窩移動通信進入一個大發展時期,並成為陸地公用移動通信的主要系統。
與其它現代技術的發展一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也呈現加快趨勢,當數字蜂窩網剛剛進入實用階段,正方興末艾之時,關於未來移動通信的討論已如火如菜地展開。各種方案紛紛出台,其中最熱門的是所謂個人移動通信網。關於這種系統的概念和結構,各家解釋並末一致。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未來移動通信系統將提供全球性優質服務,真正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務這一移動通信的最高目標。
http://www.elenchina.com/bbs.do?method=view&id=1395&code=communicate
D. 通信的發展歷史
1、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電報、電話的發有,電磁波的發現,人類通信領域產生了根本性的巨大變革,實現了利用金屬導線來傳遞信息,甚至通過電磁波來進行無線通信,使神話中的「順風耳」、「千里眼」變成了現實。
從此,人類的信息傳遞可以脫離常規的視聽覺方式,用電信號作為新的載體,同此帶來了一系列鐵技術革新,開始了人類通信的新時代。
2、1837年,美國人塞繆樂.莫樂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電磁式電報機。他利用自己設計的電碼,可將信息轉換成一串或長或短的電脈沖傳向目的地,再轉換為原來的信息。
1844年5月24日,莫樂斯在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進行了「用莫爾斯電碼」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從而實現了長途電報通信。
3、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J.c.Maxwel)建立了一套電磁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說明了電磁波與光具有相同的性質,兩者都是以光速傳播的。
4、1875年,蘇格蘭青年亞歷山大.貝爾(A.G.Bell)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話機。並於1876年申請了發明專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頓和紐約之間進行了首次長途電話實驗,並獲得了成功,後來就成立了著名的貝爾電話公司。
5、1888年,德國青年物理學家海因里斯.赫茲(H.R.Hertz)用電波環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他用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這個實驗轟動了整個科學界,成為近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導致了無線電的誕生和電子技術的發展。
(4)通信系統的發展及應用擴展閱讀
1、互聯移動跨時空:移動通信能力飛速發展,全國實現聯網
移動通信能力飛速發展。在1988年到1997年的十年間,我國經歷了移動通信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間移動交換機容量從不到3萬戶猛增到2585.7萬戶,10年間增長861倍。
我國選用900MHz頻段的TACS系統主要引進了摩托羅拉(A網)和愛立信(B網)的交換機、基站、控制系統等設備,1995年底,A網覆蓋的21個省市和B網覆蓋的15個省市實現自動漫遊,形成真正的全國聯網。
1994年,由電子部聯合鐵道部、電力部及廣電部組建成立中國聯通。1998年,中國電信從當時的郵電部脫離組建。1999年,網通成立。
2、布局重組謀生態:「動感地帶」推向全國,電信業重組拉開帷幕
2001年,中國移動廣東分公司在廣州和深圳兩地召開品牌推介會,「動感地帶」作為新品牌進行試驗推行。2003年,中國移動正式將「動感地帶」品牌推向全國,它成為中國移動通信史上第一個客戶品牌。
2006年8月,紐約證券交易所收市,中國移動段價以33.42美元收盤,總市值達到1325.8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電信運營公司。2007年,中國移動成功收購Paktel。
2004年1月,村通工程面向全國推行。截至2007年,六家基礎電信企業共為3759個無電話行政村新開通電話,全國行政村通電話比重達99.5%,29個省區市實現了所有行政村通電話。2007年5月,政府繼續在全國啟動自然村的村通工程,形成了行政村和自然村兩方面工程並進的局面。
2007年3月,中國移動正式啟動超過200億元的TD—SCDMA網路建設招標,多家中外企業組成的四大陣營競爭激烈。
2008年5月,電信業重組拉開帷幕。隨後,工信部等聯合發布《關於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通告稱,鼓勵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並,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並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並入中國移動。這次改革重組完成後發放3G牌照。
專家稱,電信重組在於打破壟斷,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移動替代固話趨勢明顯。重組後,三家運營商都擁有全業務能力,形成充分的競爭格局。
3、代際宏圖標准中:通信業增長率高,5G將帶動通信產業下一輪發展
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中,工信部明確了2018年多項重點工作。其中涉及強化信息通信市場監管方面,工信部相關文件透露,計劃開展VoLTE號碼攜帶技術試驗,研究制定號碼攜帶全國推廣方案。
工信部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7年電信業務總量達到27557億元(按照2015年不變單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6.4%,增幅同比提高42.5個百分點;電信業務收入12620億元,比上年增長6.4%,增速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2018年1-2月,電信業務總量完成6853億元,同比增長117%;電信業務收入完成2168億元,同比增長4.9%。
近年來,我國通信產業發展迅速,主要經營指標向好,5G將成為下一個發展契機。2017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指出「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標准研究、技術試驗和產業推進,力爭2020年啟動商用」。
由於5G應用前景廣泛,5G戰略制高點爭奪戰已風起雲涌。
E. 通信發展的歷史
1、形體時代通過身體、眼神、手勢及山石樹木等自然媒體相結合傳遞信息。
2、口語時代直立行走使得人類對信息傳遞方式的需求提高從而催生了語言。
3、文字書寫時代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對信息記錄有了需求,文字隨之產生。
4、印刷時代1044年,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1450年,日耳曼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術。
5、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電報機。
6、1857年,橫跨大西洋海底電報電纜完成。
7、1875年,貝爾發明史上第一支電話。
8、1895年,俄國人波波夫和義大利人馬可尼同時成功研製了無線電接收機。
9、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映第一部電影。
10、1912年,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中,無線電救了700多條人命。
11、1920年代,收音機問世。
(5)通信系統的發展及應用擴展閱讀
通信的組成:
1、信源:消息的產生地,其作用是把各種消息轉換成原始電信號,稱之為消息信號或基帶信號。
2、發送設備:將信源和信道匹配起來,即將信源產生的消息信號變換為適合在信道中搬移的場合,調制是最常見的變換方式。
3、信道:傳輸信號的物理媒質。
4、接收設備:完成發送設備的反變換,即進行解調、解碼、解碼等等。它的任務是從帶有干擾的接收信號中正確恢復出相應的原始基帶信號來。
5、信宿:傳輸信息的歸宿點,其作用是將復原的原始信號轉換成相應的信息。
F. 通信技術發展史
通信技術發展史
年·份 事件
1838年 摩爾斯發明有線電報
1864年 麥克斯韋爾提出電磁輻射方程
1876年 貝爾發明有線電話
1896年 馬克尼發明無線電報
1906年 真空管面世
1918年 調幅無線電廣播、超外差收音機問世
1925年 開始利用三路明線載波電話進行多路通信
1936年 調頻無線電廣播開播
1937年 提出脈沖編碼調制原理
1938年 電視廣播開播
1940~1945年 雷達和微波通信系統迅速發展
1G到5G的發展歷程
1G(第一代模擬移動通信技術)
盛行年代: 1980年
特點: 採用頻分復用(FDMA)模擬制式
代表: 美國的AMPS 英國的TACS
發展:
第一套行動通訊系統在美國芝加哥誕生,採用的是模擬訊號傳輸,模擬式是代表在尺棗無線傳輸採用模擬式的FM調制,將介於300Hz到3400Hz的語音轉換到高頻的載波頻率MHz上。
此外,1G只能應用在一般語音傳輸上,且語音品質低、訊號不穩定、涵蓋范圍也不夠全面。1G主要系統為AMPS,另外還有NMT及TACS,該制式在加拿大、南美、澳洲以及亞太地區廣泛採用。國內在80年代初期移動通信產業還屬於一片空白,直到1987年的廣東第六屆全運會上,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正式啟動。
2G (第二代數字移動通信技術)
盛行年代:1995年後
特點: 採用時分多址(CDMA)技術
代表: 美國的D-AMPS 歐洲的GSM 日本的PDC
發展:
2G時代由GSM脫穎而出成為最廣泛使用的移動通信制式,此時新的通訊技術成熟,逐漸揮別1G時代。從1G跨入2G是從模擬調制進入到數字調制,相較而言,2G聲音質量較佳,比1G多了數判困喊據傳輸服務,傳輸速度為每秒9.6一14.4Kbit,且第二代移動通信具備高度的保密性,系統的容量增加許多,同時從2G時代開始,手機也可以上網、發簡訊了。
3G
盛行年代: 2009年後
代表: 美國高通的CDMA2000 日本與歐洲的WCDMA 中國TD-SCDMA
發展: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3G三大標准為CDMA2000、WCDMA、TD-SCDMA,其中
WCDMA是國際使用范圍最廣的3G網路制式,滿足業務豐富、價格低廉、全球漫遊、高頻譜利用率4個基本要求。
而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准TD-SCDMA,相較其他2個標准起步較晚且產業鏈薄弱,雖是國內電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不過隨著4G時代的到來,中國移動將不再追加TD-SCDMA的新建投資,而是逐步將過去發展的TD-SCDMA用戶過渡到4G網路上。
4G
盛行年代: 2013年後
代表: TD-LTE(中國自主研發) FDD-LTE(國際上主流)
發展:
4G技術包括TD-LTE和FDD-LTE兩種制式,其中FDD-LTE國際上採用較多,從技術標准來看,靜態傳輸速率達到1Gbps,用戶在高速移動狀態下可以達到100Mbps,就可做為4G技術之一其掘野傳輸的速率更快,能使手機實現的功能變的更豐富。
中國移動4G採用了國內自主研發的TD-LTE網路制式,2016年6月,基站超過132萬個,覆蓋人口超過12億,與126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4G漫遊服務,客戶近4.3億,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路系統。
5G
盛行年代: 2020年後
發展:
目前,中國移動為5G聯創項目提供超1億元資金支持,在17個城市提供1000+個5G基站試驗環境。
截至9月底,已經有227個合作夥伴加入5G聯創,建設了14個區域開放實驗室。每個開放實驗室結合當地不同特色,進行應用孵化,比如,江蘇5G聯創開放實驗室主要聚焦車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等領域。
在5G應用示範工程方面,中國移動將於2019年上半年開始在12個城市開展9大類5G應用示範,其中,包括醫療、人工智慧、交通、教育、工業製造、能源、市政、視頻+、娛樂等。
中國聯合5G創新中心於9月29日正式落戶成都,成為中國聯通在西部的第一家創新中心。四川聯通在華西醫院和成都三院開通端到端的5G試商用網路,並進行了相關的業務測試。在商用終端環境下,測試峰值速率可以達到1.8Gbps以上,該結果能夠滿足後續5G網路商用的相關要求。
無線網路正在改變人類溝通和訪問信息的方式,隨時隨地的網路接入也在推動著電信產業的變革。在不遠的將來,無線接入將成為主要的接入方式。5G無線技術將通過一個靈活、可靠、安全的無線網路把所有應用、服務、事物聯接到一起,使人類進入萬物移動互聯的時代。
G. 通信傳輸的發展簡史
人類自存在以來,就總是要進行思想交流和消息傳遞的
遠古時代的人類用表情和動作進行信息交流,這是最原始的通信方式
後來,人類在漫長的生活中創造了語言和文字
人類還創造了許多信息傳遞方式,如古代的烽火台、金鼓、錦旗,航行用的信號燈等,這些都是解決遠距離信息傳遞的方式
進入19世紀後,人們開始試圖用電信號進行通信
表1-1中列出一些與通信相關的歷史事件:
表1-1 與通信相關的歷史事件
通信技術的發展與展望
電纜通信是最早發展起來的通信技術,它用於長途通信已有60多年的歷史,在通信中佔有突出地位
在光纖通信和移動通信發展之前,電話、傳真、電報等各用戶終端與交換機的連接全靠市話電纜
電纜還曾是長途通信和國際通信的主要手段, 大西洋、太平洋均有大容量的越洋電纜
據1982年的統計,我國公用網長途線路總長為18萬余公里,其中90%為明線
目前, 同軸電纜所佔的比例已上升到三分之一左右。電纜通信中主要採用模擬單邊帶調制和頻分多路復用(SSB/FDM)方式
國際上同軸電纜每芯最高容量可達13 200路(或6路廣播電視),我國滬—杭、京—漢—廣同軸電纜干線可通1800路載波電話。自從數字電話問世渣拿以來,各國大力發展脈沖編碼調制時分多路信號在同軸電纜中的基帶傳輸技術, 數字電話容量可達4032路
目前廣泛應用的是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 採用窄帶時分多址(TDMA)和窄帶碼分多址(CDMA)數字接入技術,已形成的國家和地區如閉搭標准有歐洲的GSM系統、 美國的IS-95系統、日本的PDC系統。我國主要採用的是歐洲的GSM系統
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實現了區域內制式的統一,覆蓋了大中小城市,為人們的信態櫻息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隨著移動通信終端的普及,移動用戶數量成倍地增長,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缺陷也逐漸顯現,如全球漫遊問題、系統容量問題、頻譜資源問題、支持寬頻業務問題等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是向未來個人通信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具有里程碑和劃時代的意義,讓我們關注其發展態勢, 迎接它的到來
目前,我國電話網的規模和技術層次均有質的變化,已初步建成了以光纜為主,微波、衛星綜合利用,固定電話、移動通信、多媒體通信多網並存,覆蓋全國城鄉,通達世界各地,大容量、 高速度、 安全可靠的電信網。
H. 光纖通信系統的發展
光纖通信是現代通信網的主要傳輸手段,它的發展歷史只有一二十年,已經歷三代:短波長多模光纖、長波長多模光纖和長波長單模光纖.採用光纖通信是通信史上的重大變革,美、日、英、法等20多個國家已宣布不再建設電纜通信線路,而致力於發展光纖通信.中國光纖通信已進入實用階段.
光纖通信的誕生和發展是電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與衛星通信、移動通信並列為20世紀90年代的技術。進入21世紀後,由於網際網路業務的迅速發展和音頻、視頻、數據、多媒體應用的增長,對大容量(超高速和超長距離)光波傳輸系統和網路有了更為迫切的需求。
光纖通信就是利用光波作為載波來傳送信息,而以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實現信息傳輸,達到通信目的的一種最新通信技術。
通信的發展過程是以不斷提高載波頻率來擴大通信容量的過程,光頻作為載頻已達通信載波的上限,因為光是一種頻率極高的電磁波 ,因此用光作為載波進行通信容量極大,是過去通信方式的千百倍,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光通信是人們早就追求的目標,也是通信發展的必然方向。
光纖通信與以往的電氣通信相比,主要區別在於有很多優點:它傳輸頻帶寬、通信容量大;傳輸損耗低、中繼距離長;線徑細、重量輕,原料為石英,節省金屬材料,有利於資源合理使用;絕緣、抗電磁干擾性能強;還具有抗腐蝕能力強、抗輻射能力強、可繞性好、無電火花、泄露小、保密性強等優點,可在特殊環境或軍事上使用。 FTTH可向用戶提供極豐富的帶寬,所以一直被認為是理想的接入方式,對於實現信息社會有重要作用,還需要大規模推廣和建設。FTTH所需要的光纖可能是現有已敷光纖的2~3倍。過去由於FTTH成本高,缺少寬頻視頻業務和寬頻內容等原因,使FTTH還未能提到日程上來,只有少量的試驗。由於光電子器件的進步,光收發模塊和光纖的價格大大降低;加上寬頻內容有所緩解,都加速了FTTH的實用化進程。
發達國家對FTTH的看法不完全相同:美國AT&T認為FTTH市場較小,在0F62003宣稱:FTTH在20-50年後才有市場。美國運行商Verizon和Sprint比較積極,要在10—12年內採用FTTH改造網路。日本NTT發展FTTH最早,已經有近200萬用戶。中國FTTH處於試點階段。 現廣泛採用的ADSL技術提供寬頻業務尚有一定優勢
與FTTH相比:①價格便宜②利用原有銅線網使工程建設簡單③對於1Mbps—500kbps影視節目的傳輸可滿足需求。FTTH大量推廣受制約。
對於不久的將來要發展的寬頻業務,如:網上教育,網上辦公,會議電視,網上游戲,遠程診療等雙向業務和HDTV高清數字電視,上下行傳輸不對稱的業務,ADSL就難以滿足。尤其是HDTV,經過壓縮,其傳輸速率尚需19.2Mbps。正在用H.264技術開發,可壓縮到5~6Mbps。通常認為對QOS有所保證的ADSL的最高傳輸速串是2Mbps,仍難以傳輸HDTV。可以認為HDTV是FTTH的主要推動力。即HDTV業務到來時,非FTTH不可。 通常有P2P點對點和PON無源光網路兩大類。
F2P方案一一優點:各用戶獨立傳輸,互不影響,體制變動靈活;可以採用廉價的低速光電子模塊;傳輸距離長。缺點:為了減少用戶直接到局的光纖和管道,需要在用戶區安置1個匯總用戶的有源節點。
PON方案——優點:無源網路維護簡單;原則上可以節省光電子器件和光纖。缺點:需要採用昂貴的高速光電子模塊;需要採用區分用戶距離不同的電子模塊,以避免各用戶上行信號互相沖突;傳輸距離受PON分比而縮短;各用戶的下行帶寬互相佔用,如果用戶帶寬得不到保證時,不單是要網路擴容,還需要更換PON和更換用戶模塊來解決。(按照市場價格,PEP比PON經濟)
PON有多種,一般有如下幾種:(1)APON:即ATM-PON,適合ATM交換網路。(2)BPON:即寬頻的PON。(3)OPON:採用通用幀處理的OFP-PON。(4)EPON:採用乙太網技術的PON,GPON是千兆乙太網的PON。(5)WDM-PON:採用波分復用來區分用戶的PON,由於用戶與波長有關,使維護不便,在FTTH中很少採用。
無線接入技術發展迅速。可用作WLAN的IEEE802.11g協議,傳輸帶寬可達54Mbps,覆蓋范圍達100米以上,已可商用。如果採用無線接入WLAN作用戶的數據傳輸,包括:上下行數據和點播電視VOD的上行數據,對於一般用戶其上行不大,IEEE802.11g是可以滿足的。而採用光纖的FTTH主要是解決HDTV寬頻視頻的下行傳輸,當然在需要時也可包含一些下行數據。這就形成「光纖到家庭+無線接入」(FTTH+無線接入)的家庭網路。這種家庭網路,如果採用PON,就特別簡單,因為此PON無上行信號,就不需要測距的電子模塊,成本大大降低,維護簡單。如果,所屬PON的用戶群體,被無線城域網WiMAX(1EEE802.16)覆蓋而可利用,那麼可不必建設專用的WLAN。接入網採用無線是趨勢,但無線接入網仍需要密布於用戶臨近的光纖網來支撐,與FTTH相差無幾。FTTH+無線接入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實際上可表示為:通信輸+交換。
光纖只是解決傳輸問題,還需要解決光的交換問題。過去,通信網都是由金屬線纜構成的,傳輸的是電子信號,交換是採用電子交換機。通信網除了用戶末端一小段外,都是光纖,傳輸的是光信號。合理的方法應該採用光交換。但由於光開關器件不成熟,只能採用的是「光-電-光」方式來解決光網的交換,即把光信號變成電信號,用電子交換後,再變還光信號。顯然是不合理的辦法,是效串不高和不經濟的。正在開發大容量的光開關,以實現光交換網路,特別是所謂ASON-自動交換光網路。
通常在光網里傳輸的信息,一般速度都是xGbps的,電子開關不能勝任。一般要在低次群中實現電子交換。而光交換可實現高速XGbDs的交換。當然,也不是說,一切都要用光交換,特別是低速,顆粒小的信號的交換,應採用成熟的電子交換,沒有必要採用不成熟的
大容量的光交換。當前,在數據網中,信號以「包」的形式出現,採用所謂「包交換」。包的顆粒比較小,可採用電子交換。然而,在大量同方向的包匯總後,數量很大時,就應該採用容量大的光交換。
少通道大容量的光交換已有實用。如用於保護、下路和小量通路調度等。一般採用機械光開關、熱光開關來實現。由於這些光開關的體積、功耗和集成度的限制,通路數一般在8—16個。
電子交換一般有「空分」和「時分」方式。在光交換中有「空分」、「時分」和「波長交換」。光纖通信很少採用光時分交換。
光空分交換:一般採用光開關可以把光信號從某一光纖轉到另一光纖。空分的光開關有機械的、半導體的和熱光開關等。採用集成技術,開發出MEM微電機光開關,其體積小到mm。已開發出1296x1296MEM光交換機(Lucent),屬於試驗性質的。
光波長交換:是對各交換對象賦於1個特定的波長。於是,發送某1特定波長就可對某特定對象通信。實現光波長交換的關鍵是需要開發實用化的可變波長的光源,光濾波器和集成的低功耗的可靠的光開關陣列等。已開發出640x640半導體光開關+AWG的空分與波長的相結合的交叉連接試驗系統(corning)。採用光空分和光波分可構成非常靈活的光交換網。日本NTT在Chitose市進行了採用波長路由交換的現場試驗,半徑5公里,共有43個終端節,(試用5個節點),速率為2.5Gbps。
自動交換的光網,稱為ASON,是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集成光電子器件的發展
如同電子器件那樣,光電子器件也要走向集成化。雖然不是所有的光電子器件都要集成,但會有相當的一部分是需要而且是可以集成的。目前正在發展的PLC-平面光波導線路,如同一塊印刷電路板,可以把光電子器件組裝於其上,也可以直接集成為一個光電子器件。要實現FTTH也好,ASON也好,都需要有新的、體積小的和廉價的和集成的光電子器件。 眾所周知,2000年IT行業泡沫,使光纖通信產業生產規模爆炸性地發展,產品生產過剩。無論是光傳輸設備,光電子器件和光纖的價格都狂跌。特別是光纖,每公里泡沫時期價格為¥1200,價格Y100左右1公里,比銅線還便宜。光纖通信的市場何時能恢復?
根據RHK的對北美通信產業投入的統計和預測,如圖2.在2002年是最低谷,相當於倒退4年。有所回升,但還不能恢復。按此推測,在2007-2008年才能復元。光纖通信的市場也隨IT市場好轉。這些好轉,在相當大的程度是由FTTH和寬頻數字電視所帶動的。
FTTH畢竟是信息社會的需求,光纖通信的市場一定有美好的情景。發達國家的FTTH已經開始建設,已經有相當的市場。大體上看,器件和設備隨市場的需要,其利潤會逐步回升,2007-2008年可能良好。但光纖產業,盡管反傾銷成功,價格也仍低迷不起,利潤甚微。實際上,在世界范圍內,光纖的生產規模過大,而FTTH的發展速度受社會環境、包括市民的經濟條件和數字電視的發展的影響,上升緩慢。據了解,有大公司封存幾個光纖廠,根據市場情況,可隨時啟動生產,其結果是始終供大於求。供不應求才能漲價,是通常的市場規律,所以光纖產業要想厚利,可能是2009年後的事情。中國經濟不發達地區和小城鎮,還需要建設光纖線路,但光纖用量仍然處於供大於求的范圍內。
對中國市場,FTTH受ADSL的挑戰和數字電視HDTV發展的制約,會有所延後。中國大量建設FTTH的社會環境和條件尚未具備,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不過,北京奧運會需要HDTV的推動和設備價格的下降,會促進FTTH的發展。預計在2007-2008年在中國FTTH可開始推廣。不過也有些大城市的所謂中心商業區CBD,有比較強的經濟力量,已經採用光纖到住地PTTP來建設。總的來說,中國的FTTH處於試點階段。試點的作用,一方面是摸索技術和建設的經驗,另一方面,還起競爭搶佔用戶的作用。所以,電信運行商,地方業主都積極對FTTH試點,以便發展寬頻業務。因此,廣播運行商受到巨大的挑戰,廣播商應加快發展數字電視的進程,並且要充實節目內容和採取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如果廣播商要發展VOD點播電視,還需要對電纜電視網雙向改造,如果採用光纖網,可更充分地適應未來的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2年5月發布的《寬頻網路基礎設施「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全國基本實現「城市光纖到樓入戶,農村寬頻進鄉入村」。城市家庭接入帶寬達到20兆比特/秒,農村家庭接入帶寬達到4兆比特/秒;實現光纖到戶覆蓋兩億戶,用戶超過4000萬,城市新建住宅光纖到戶率達到60%以上。
「我國寬頻市場的接入方式與技術以ADSL為主,而其他寬頻速率高的國家基本上是以光纖接入為主。」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梓森說,實現光纖入戶是寬頻戰略最重要的一環。
中國科學院院士干福熹表示,光纖通信具有信息容量大、傳輸距離遠、信號干擾小等優點。全世界通信系統中,90%以上的信息量都是經過光纖傳輸的。未來5~10年,我國規模實施光纖到戶每年所需的光纖預計在一億公里以上,從而為國內光纖通信業發展帶來很好的機遇。
據國際電信聯盟最新統計,全球已推出寬頻戰略的國家和經濟體達112個。寬頻戰略的實施,必將帶來光纖接入大發展,並使光纖寬頻產業成為整個信息通信產業中成長最快、發展空間最大的產業之一。
全球光纖到戶熱點門戶網站——中國光纖通信網,是目前國內領先的光纖通信資訊類門戶網站。隨著中國三網融合和光纖到戶的飛速發展,供用戶交流的網上平台更少,專業的資訊比較分散。而中國光纖通信門戶的開放,為行業內企業,用戶,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在網路上的互相傳遞業界資訊,交換產品信息等提供了一個大型專業的平台。
中國光纖通信門戶的優勢在於以提供行業資訊,新聞,專業知識,無數的產品供求信息,以及開放式的運營模式,多樣化的增值服務,人性化的版面設計等。使您能更好更領先的掌握行業中的動態,獲取更多的商機。從而為廣大光纖通信企業拓展網路業務,進軍電子商務提供不易多得的良機與契機。
中國光纖通信門戶特色:
信息交流,技術溝通,產品展示,資訊閱覽,新聞訂閱,供求關系,尋求商機,廣告服務,會員提升,企業建站,個性建設,協會資料,展會資源,行業人才,商務代理等。 光纖通信發展總趨勢為:不斷提高信息率和增長中繼距離。系統的優值用「信息率」與「距離」的乘積表示,該值每年約增加一倍;發展光纖網,特別是光纖用戶網-光纖到戶;採用新技術,特別是摻稀土金屬的光纖放大器,光電集成和光集成。
①90年代初商用光纖通信系統的最高水平為2.488Gbit/s系統。實驗室里實驗系統信息率為8、10、16Gbit/s,相應的無中繼距離為76、80、65km,信息率已高達20Gbit/s。單機的速率過高,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電時分復用和解復器的速率將提高,要求激光器必須能在極高速率下穩定工作。如採用1.55μm波長,用常規單模光纖,將出現色散過大,碼間干擾過大等都是技術上的困難。經濟上也不合算。可採用光波分復用(OWDM)來提高信息率,實驗室里復用數量用高達100個622Mbit/s的系統作復用,波長間隔為0.lnm,傳輸距離為50km,用非相干接收。還可採用副載波調制(SCM)來增加系統容量,將在光纜電視系統中應用。
摻稀土金屬鉺的單模光纖放大器的成功,大大增加了系統的靈敏度和傳輸距離。近期發表的常規系統的環路試驗,在此環路里有4支摻鉺光纖放大器,傳輸速率為2.4Gbit/s和5Gbit/s,計算結果表明傳輸距離達21000km和9000km。波長為1.55μm,採用色散位移光纖。這個試驗系統將在新的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光纜系統里實用。
用光波分復用提高速率,用光放大增長傳輸距離的系統,為第五代光纖通信系統。
新系系統中,相干光纖通信系統,已達現場實驗水平,將得到應用。光孤子通信系統可以獲得極高的速率,實驗結果已達32Gbit/s,20世紀末或21世紀初可能達到實用化。在該系統中加上光纖放大器有可能實現極高速率和極長距離的光纖通信。
②光纖用戶網-光纖到戶,採用同步光纖網(SONET)或同步數字體系(SDH)和建立光纖用戶網是實現寬頻業務的兩大步驟。
光纖用戶網有不同結構,其中之一如圖5所示,中心局與遠區局的連接,即本地網,可以用環狀網路以提高網路的靈活性和效率。遠區局到用戶的網可以單星形或雙星形網路。
③摻鉺光纖放大器具有增益高、帶寬寬、噪音低、易與傳輸光纖連接、易於製造等優點,可作前置放大、線路放大和末級放大。可提高系統靈敏度,增長傳輸距離。把它用在用戶網里,可擴大網的范圍,也可增加用戶數量,對光纖通信的發展將起重大作用。摻鉺光纖放大器只工作在1.55μm,還需探索摻另一種稀土金屬的光纖,得到在1.3μm工作的放大器。
另外,為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經濟性,需要光電集成和光集成,對此已有不少實驗成果。
I. 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通信——想必大家對這個詞都不陌生。從文明誕生以來,人類就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生存都時刻離不開接收信息,傳遞信息,儲存信息和利用信息。在古代,人們通過烽火報警、驛站、飛鴿傳書、口頭傳達等方式進行信息傳遞。到了當代社會通信更是變得越來越普遍,越來越重要,隨著科學水平的飛速發展,相繼出現了無線電、固定電話、行動電話、互聯網甚至視頻電話等各種通信方式。通信技術革命正迅速而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的軍事,政治,經濟,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信是指按照達成的協議,信息在人、地點、進程和機器之間進行的傳送。通信按不同的標准可以有多重分類方法,比如按按傳輸媒質可以分成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按信息的物理特徵可分成電報通信、電話通信統、數據通信、圖像通信;按工作頻段可分為長波通信、短波通信統、中波通信統、激光通信、紅外波通信;按按調制方式基帶傳輸方式的通信和頻帶傳輸方式的通信等等。
隨著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日益進步,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隨著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VLSI)的迅猛發展及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廣泛應用,原有的多種通信手段,如短波通信、模擬微波中繼通信、同軸電纜載波通信、機電式市內電話交換機及移動調頻台均逐步表現出不能適應現代化通信的要求,需要不斷地對其進行改造或淘汰。
現代通信的主要形式有已經成熟的全球長途固話網路:包括衛星、微波、海底電纜光纜等,全球移動通信網路:包括GSM、CDMA、銥星系統等,全球互聯網路:連接了全世界上千萬台個人主機和工作站系統,涉及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和企事業機構。還有正在飛速發展的全光網路、虛擬世界、個人通信等高新技術。
縱觀通信的發展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語言和文字通信階段。在這一階段,通信方式簡單,內容單一。第二階段是電通信階段。1837年,莫爾斯發明電報機,並設計莫爾斯電報碼。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機。這樣,利用電磁波不僅可以傳輸文字,還可以傳輸語音,由此大大加快了通信的發展進程。1895年,馬可尼發明無線電設備,從而開創了無線電通信發展的道路。第三階段是電子信息通信階段。從總體上看,通信技術實際上就是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技術。通信系統是指點對點通所需的全部設施,而通信網是由許多通信系統組成的多點之間能相互通信的全部設施。而現代的主要通信技術有數字通信技術,程式控制交換技術,信息傳輸技術,通信網路技術,數據通信與數據網,ISDN與ATM技術,寬頻IP技術,接入網與接入技術。作為現代無線通信應用發展的標志是蜂窩無線和個人通信系統的建立和發展:70年後期為第一代無線通信系統(模擬,FDMA),80年代為第二代窄帶數字系統的廣泛應用(TDMA、CDMA),目前即將進入實用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為採用智能信號處理技術的寬頻數字系統(CDMA),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是多功能集成的寬頻移動通信系統(CDMA、OFDM),現在處在概念階段,可提供的最大帶寬為100Mbps。第四代移動通信將以寬頻(超寬頻)、接入網際網路、具有多種綜合功能的系統形態出現。 我國現代通信系統主要包括有線通信系統(架空明線、對稱電纜、中小同軸電纜和海纜)、微波中繼通信系統、光纖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移動通信系統、計算機通信系統、擴頻通信系統。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電話用戶總數已經達到125168.2萬戶,其中行動電話用戶達到96399.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中,3G用戶達到11051.1萬戶。而且3G用戶數量增長迅速,這表明我國現在正逐漸走進3G時代。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達到15250.0萬戶,基礎電信企業的互聯網用戶進一步趨向寬頻化。
現代通信系統主要是朝著寬頻帶、大容量、遠距離、多用戶、高保密性、高效率、高可靠性、高靈活性的數字化、智能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具體而言數字通信系統是一個必然趨勢,尤其是大容量的數字微波中繼通信系統將成為近年來干線通信系統的發展方向。衛星通信系統可以實現多址通信,它是最理想的通信手段。而數字衛星通信系統將是今後衛星通信系統的重要發展方向。由於信息量的不斷膨脹,尤其是信息源的種類不斷增加,光纖通信系統用於未來的干線通信和多種有線通信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以高速光傳輸技術、寬頻光接入技術、節點光交換技術、智能光聯網技術為核心,並面向IP互聯網應用的光波技術已構成了今天的光纖通信研究熱點,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人們將繼續研究和建設各種先進的光網路,並在驗證有關新概念和新方案的同時,對下一代光傳送網的關鍵技術進行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除上述多種現代通信系統之外,還有一種抗干擾能力極強,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無線電頻譜資源,軍用戰術通信的最主要手段,在民用通信中亦有發展前途的擴頻通信系統,也將是今後的重要發展方向。與擴頻通信系統同等重要的,為實時和窄帶的數據無線提供迅速而可靠的通信手段,非常適於軍事指揮,工業控制及生產調度的一種最新型的通信方式——分組 無線網,也將是今後要著力發展的.重要方向。
總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全球通信將延續這一發展趨勢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字化、綜合化、智能化、寬頻化、個人化、標准化的通信網路。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市場管理政策的放鬆將使計算機網、電信網、電視網等加快融合為一體,寬頻IP技術成為三網融合的支撐和結合點。未來的通信網路將向寬頻化、智能化、個人化方向發展,形成統一的綜合寬頻通信網,並逐步演進為由核心骨幹層和接入層組成、業務與網路分離的構架。通信技術將會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無時無刻、永遠在線。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有必要也有義務為國家的通信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通信領域的發展,必須積極參加通信技術的學習研究工作。結合目前通信領域的發展趨勢,廣泛瀏覽國內外目前在該領域的前沿動態和研究現狀,加強理論學習,並了解各種通信技術之間的關聯,作好理論和思想上的准備。結合本身的理論基礎,經常性地參加相關的通信領域的知識學習,並爭取在相關的科技刊物上發表學術簡報和學術論文。 通信,在任何時候都是人類社會進行競爭發展的一個切入點,誰在通信領域掌握了先進也就抓住了先機,掌握了主動,從而立於不敗。特別在國民社會政治經濟生活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
J. 現代通信技術是從20世紀到什麼年代以來開始應用的
縱觀通信的發展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語言和文字通信階段。在這一階段,通內信方式簡單,內容單容一。第二階段是電通信階段。1837年,莫爾斯發明電報機,並設計莫爾斯電報碼。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機。這樣,利用電磁波不僅可以傳輸文字,還可以傳輸語音,由此大大加快了通信的發展進程。1895年,馬可尼發明無線電設備,從而開創了無線電通信發展的道路。第三階段是電子信息通信階段。從總體上看,通信技術實際上就是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技術。通信系統是指點對點通所需的全部設施,而通信網是由許多通信系統組成的多點之間能相互通信的全部設施。而現代的主要通信技術有數字通信技術,程式控制交換技術,信息傳輸技術,通信網路技術,數據通信與數據網,ISDN與ATM技術,寬頻IP技術,接入網與接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