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寬頻接入系統怎樣繞過寬頻接入系統上網
寬頻接入系統:即是說外部網路接入認證系統。是位於內部網路邊界上的一個類似於門神的東東。
在接入外部網路前首先你就必須要經過其認證,在認證成功後,他會重新分配一次IP地址給你,然後再記錄你的當前IP和MAC的對應關系。之後就按照他的規則進行匹配,成功就放行,失敗就丟派耐握棄。所以想繞過他除畝卜非你把他黑掉。
這個接入系統的規則是相當豐富的,所以要想在某個時間段限制某些帳號塵慶是相當容易的。
❷ 寬頻接入有哪幾種方式
常見的網際網路接入方式主要有三種:撥號接入方式、ISDN方式和DDN方式。
1、電話撥號直接進入
這種方式就是通常所說的用MODEM拔號上網方式,是我們最熟知和應用最廣泛的。主機通過數據機和電話線路與ISP(Internet
服務商)網雹檔搜絡伺服器的數據機相連,實現主機與Internet網路伺服器的聯接。
2、
ISDN方式
ISDN
是「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的縮寫,
意思是綜合業務源歷數字網,俗稱「一線通」。它是以綜合數字電話網(IDN)為基礎發展而成的,能提供端到端的數字連接。它是一個全數字的網路,也就是說,不論原始信號是文字、數據、話音還是圖像,只要可以轉換成數字信號,都能在ISDN網路中進行傳輸。
ISDN採用的標准用戶/網路介面主要有兩種,目前我國的ISDN線路一般為
「2B+D」模式。「2B+D」指的是2個基本數字信道(B信道),1個控制數字信道(D信道),每個B信道就像是一根「管道」,以每信道64Kbps的速率傳送語音或數據資料(或將兩個信道捆綁在一起以128Kbps的速率使用);D信道主要用於傳輸控制信號。一個「2B+D」連接可以提供高達
144Kbps的傳輸速率,其中純數據速率可達128Kbps。
3、
DDN方式
DDN是
「Digital
Data
Network」的縮寫,意思是數字數據網,即平時所說的專線上網方式。數字數據網是一種利用光纖、數字微波或衛星等數字傳輸通蠢塵道和數字交*復用設備組成的數字數據傳輸網,它可以為用戶提供各種速率的高質量數字專用電路和其他新業務,以滿足用戶多媒體通信和組建中高速計算機通信網的需要。主要有六個部分組成:光纖或數字微波通信系統;智能節點或集線器設備;網路管理系統;數據電路終端設備;用戶環路;用戶端計算機或終端設備。
❸ 什麼叫做HFC
HFC-經濟實用的綜合數字服務寬頻網接入技術
1 概 述
有線電視網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9.4億的用戶,我國有線電視網自90年代初發展至今,全國覆蓋面已達50%,電視家庭用戶數有8000多萬,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有線電視網。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路技術、有線電視技術及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在Internet的推動下,用戶對信息交換和網路傳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融合CATV網路、計算機網路和電信網為一體的呼聲越來越高。利用HFC網路結構,建立一種經濟實用的寬頻綜合信息服務網的方案也由此而生。
2 早期CATV網路
最早的電視廣播都是無線傳送,每個電視台的每套節目都被調制在不同的頻段進行發射,以避免干擾;隨著電視台的增加和節目數量的增多,頻帶擁擠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保證各個電視頻道間互不幹擾,而且能盡可能多地給用戶提供節目頻道,便產生了有線電視網。有線電視網在傳輸電視信號的功能方面與無線電視廣播類似,有線電視信號的傳輸也是通過把不同頻道的節目調制在不同的頻段,再經過有線電視網路送到用戶。只是它可以同時傳送的頻道更多,而且節目質量也更好;這主要是因為有線傳輸隔絕了與周圍電磁信號的輻射干擾,而且可以保證在較大頻帶范圍內衰減較少。
早期有線電視網路是採用同軸電纜結構,是一種樹型結構網路,從有線電視台出來後不斷分級展開,最後到達用戶,圖1是其結構示意圖。前端負責收集來自衛星傳送的電視信號、無線廣播的電視信號及經微波傳送的電視信號。其主要功能是收集、調制及傳送出電視節目,同時具有控制功能。主幹網利用干線放大器的接力放大,可以傳輸較遠的距離。到居民較集中的地區,使用分配器從主幹網分出信號進入分配網路。分配網路再將信號用延長放大器(Line Extender)放大,最後從分支器送到用戶。而且,這種樹型網路還會隨居民分布情況的不同,分出更多的層次。
3 HFC技術
HFC即Hybrid Fiber-Coaxial的縮寫,是光纖和同軸電纜相結合的混合網路。HFC通常由光纖干線、同軸電纜支線和用戶配線網路三部分組成,從有線電視台出來的節目信號先變成光信號在干線上傳輸;到用戶區域後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經分配器分配後通過同軸電纜送到用戶。它與早期CATV同軸電纜網路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在干線上用光纖傳輸光信號,在前端需完成電—光轉換,進入用戶區後要完成光—電轉換。
HFC的主要特點是:傳輸容量大,易實現雙向傳輸,從理論上講,一對光纖可同時傳送150萬路電話或2000套電視節目;頻率特性好,在有線電視傳輸帶寬內無需均衡;傳輸損耗小,可延長有線電視的傳輸距離,25公里內無需中繼放大;光纖間不會有串音現象,不怕電磁干擾,能確保信號的傳輸質量。同傳統的CATV網路相比,其網路拓撲結構也有些不同:第一,光纖干線採用星形或環狀結構;第二,支線和配線網路的同軸電纜部分採用樹狀或匯流排式結構;第三,整個網路按照光結點劃分成一個服務區;這種網路結構可滿足為用戶提供多種業務服務的要求。隨著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高速寬頻通信時代的到來,HFC已成為現在和未來一段時期內寬頻接入的最佳選擇,因而HFC又被賦予新的含義,特指利用混合光纖同軸來進行雙向寬頻通信的CATV網路。
HFC網路能夠傳輸的帶寬為750MHz~860MHz,少數達到1GHz。根據原郵電部1996年意見,其中5~42/65MHz頻段為上行信號佔用,50MHz~550MHz頻段用來傳輸傳統的模擬電視節目和立體聲廣播,650MHz~750MHz頻段傳送數字電視節目、VOD等,750MHz以後的頻段留著以後技術發展用。
4 ZXHFC系統組成
由於HFC網路的上述特徵,使其成為寬頻雙向綜合信息傳輸網路的首選方案,ZXHFC寬頻接入系統就是一個應用實例。ZXHFC寬頻接入系統構建在現有的HFC網路上,藉助HFC網路的雙向傳輸能力為集團和個人用戶提供各類速率的數據傳輸服務,同時不影響原有的模擬有線電視傳送。ZXHFC系統是一個非對稱的數據傳輸系統,一套ZXHFC設備,能同時支持一路下行通道和五路上行通道。下行通道在6MHz的模擬帶寬上提供30Mbps的數據傳輸率,每個上行通道在2MHz的模擬帶寬上提供2.56Mbps的數據傳輸率。該系統對於高速接入Internet是非常理想的。
ZXHFC寬頻接入系統的設備主要有兩類,位於前端的設備是HFC網關(ZXHGW),包括CMTS、上變頻器和乙太網交換機;位於用戶端的設備是線纜數據機,共有兩種型號的線纜數據機,外置式的ZXCME和內置式的ZXCMP。其中:
(1)HFC網關ZXHGW
HFC網關位於局端,完成上、下行數據的轉發,並對所有線纜數據機進行控制和管理。在ZXHFC寬頻接入系統結構中,前端網路控制器叫作CMTS(線纜數據機終端系統),用來將用戶的線纜數據機和前端的伺服器或者是訪問Internet的路由器聯接起來。一個CMTS最多能夠支持上千個線纜數據機。CMTS系統包括調制器、解調器、上變頻器、網路介面、TDMA和系統控制器等幾個功能模塊。
從位於前端的路由器或者伺服器發往下行通道的數據,先經過協議轉換,然後再進行64QAM調制以及頻率搬移,通過HFC網路發送到用戶端。上變頻器用來將CMTS輸出的43.75MHz中頻搬移到50~860MHz的射頻范圍內。從用戶線纜數據機發往上行通道的數據採用QPSK方式調制,並用TDMA方式復用到上行通道。整個系統通過網路管理系統(Net Management System,NMS)來管理,只需通過前端的PC機運行NMS程序就可以對所有的系統參數進行設定和控制。
(2)線纜數據機(Cable Modem,CM)
線纜數據機用在用戶端,它接收CATV網路上的數據,並將其轉換為乙太網數據格式通過乙太網介面傳送給用戶PC;用戶發送的乙太網格式的數據經線纜數據機轉換為CATV網路數據格式並調制發送到CATV網路上。家用線纜數據機包括QAM解調器、QPSK調制器、TDMA控制器和10Base-T乙太網介面等功能模塊。
線纜數據機是雙通道的線纜數據機,接收從下行通道來的數據,並通過上行通道發送數據。下行通道數據峰值傳輸速率10Mbps,上行通道數據峰值速率2.56Mbps。線纜數據機將PC接入HFC網,使PC能與前端設備通過HFC網進行全雙工的數字通信;而且,線纜數據機採用了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能有效地利用電纜的可用帶寬。
(3)系統組網結構
系統結構取決於CATV網路的結構和需服務的用戶數量,一般情況下,系統包括以下三個子系統:位於前端的網路管理系統,用來控制系統中所有的ZXHGW和CM;位於前端或分前端上的一個或多個HFC網關(ZXHGW),每個網關把HFC網路服務區中的用戶聯結到本地伺服器和訪問Internet的路由器上;用戶端的電纜數據機(CM),將用戶計算機接入HFC網,提供PC與ZXHGW的雙向通信,CM也有橋接功能,可以連接到本地乙太網的HUB上。
由一個ZXHGW組成的系統如圖3所示。Internet資源、ISP伺服器和VOD伺服器中的信息經快速乙太網交換機處理,通過HFC網關ZXHGW送到混合器和模擬電視信號一起處理,分別在自己的頻段經光發射機轉換成光信號送到HFC網路的光纖傳輸網;在用戶端先由光節點機取出信號並變成電信號,再通過分配器到達用戶的電視機或經電纜數據機後到達計算機。用戶的上行信號從計算機經電纜數據機、光節點機、光傳輸網路、光接收機送到伺服器;另一路回傳電視信號可以實現可視電話、視頻會議和家庭防盜報警等功能。
5 展 望
HFC網路系統是介於全光纖網路和早期CATV同軸電纜網路之間的一個系統,它具有頻帶寬、用戶多、傳輸速率高、靈活性和擴展性強及經濟實用的特點,為實現寬頻綜合信息雙向傳輸提供了可能,許多廠商都在瞄準這一領域。當然,它的功能上還需要完善,還有因網路結構使每個光節點的用戶數不宜太多(300~500戶)的不足。總之,要大范圍普及這種系統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http://cache..com/c?word=hfc&url=http%3A//www%2Ecncatv%2Ecom/site/temp/show%2Ehtm%3Ftemp%3DT2001112940%26id1%3D20000912a00090011&b=0&a=53&user=
❹ 什麼是寬頻接入系統怎樣繞過寬頻接入系統上網
寬頻接入系統只是李帆橘電腦通轎禪過貓和網路連接起來,但是貓通過密碼認證連接到服哪團務器上獲得網路許可權。你說的是不可能實現的啊在區域網可以實現啊
❺ 衛星寬頻接入系統的解決方案是怎樣考慮的衛星iptv的工作方式是如何實現的
使 用衛星上網的速度比起傳統的數據機,快上了數十到一百多倍,最高可達3Mbps的傳輸速率。 用戶只要通過計算機衛星數據機、衛星天線和衛星配合便可接入Internet。它是一種非對稱的接入方式,其業務功能強大,可以向用戶提供四百 kbps的網際網路下載速度,是現時上網最快速率的七倍,也可進行衛星廣播式服務,例如大文件投遞、多媒體廣播、網頁廣播等。服務覆蓋范圍廣泛可覆蓋中國大 陸所有地區、中國台灣及港澳地區。極富成本效益,高速交互可以通過公共代理伺服器減少重復頻寬佔用,一對多點數據廣播 下載更可大大減少上網頻寬與時間浪費。 高品質多媒體視音頻、利於推廣多元化增值應用。技術成熟穩定標准,用戶上網方式與原來相同。 **** 全球現共有十一家網路服務商提供衛星接入的服務,用戶總數已達到佰余萬。使用衛星上網的用戶需為計算機裝配一張衛星網路PCI卡,並與一個約七十五厘米口 徑的衛星接收天線相連。用戶在瀏覽器軟體上單擊一個網址,網址要求信號由數據機送到用戶的互聯網服務商。衛星網路運行中心接到要求信號後,根據用戶的 要求到相應的網站去獲取所需信息,再將信息上傳到衛星,以高速高帶寬送到用戶的接收天線,然後再傳到用戶的計算機上。 衛星上網除了服 務區域廣泛外,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速度,從速度上比較,衛星上網巧嘩的速度比起傳統的數據機,快上了數十到一百多倍,是14.4kModem的28倍,支持 所有標準的TCP/IP網路協議及應用, HTTP、 FTP 、SMTP等。所以能以非常快速有效率地下載您想要的大檔案。 衛星直播網路服務所需系統設備為網路營運中心(Network Operation Center, 簡稱NOC),7-11m直徑衛星發射天線,24M衛星頻寬構成的上行主站,同時透過寬頻專線上聯互聯網,可以取得用戶所指定存取的網路資源,利用Ku波 段QPSK衛星調制編碼轉成衛星信號上鏈至衛星,廣播下傳至用戶。客戶端只需Pentium/90,16M,20M HD以上計算機,Window95或NT Workstation4.0操作系統,14.4kbps以上Modem基本上網配置,配上0.75-0.9m衛星天線,Ku頻段衛星信號接收器,衛星 Modem卡,驅動及應用軟體套件。使用時,用普通MODEM撥通ISP,通過MODEM上行,衛星用400K速率下行。同時提供3M的廣播帶寬,用以提 供網站廣播,證券信息,以及數據投遞,遠程教學等功能 對於一般企業而言,衛星上網的數字封包快遞及多媒體傳送服務可以非常快的由單點對多點廣播數字信息,如傳送軟體,電子檔案或是企業內訓練課程節目等傳送到 分公司、經銷商、連鎖店、及會員等。 另外,衛星上網的廣播功能可以如電視節目表般地事前安排,亦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要求來安排。 衛星上網服務,以其高速率、高速率的理想傳輸模式,就花費而言,相對合理,所以作為一種全新的寬頻接入方式正在逐步發展。 10月全國實現衛星寬頻上網 資費與ADSL相當。 中國衛通衛星寬頻北京關口站24日交接,東北、華北、華中地區從此實現以衛星寬頻接入電話、電視、互聯網。預計到今年10月,上海、廣州關口站也將開通,屆時衛星寬頻接入將覆蓋全國。 據 中國衛通負責人介紹,使用高容量的衛星寬頻系統,不僅面向需要穩定寬頻接入的個人、集團等高端用戶,還面向地面網路難以覆蓋的城市盲點,以及地面網路建設 難度大的邊遠山區。記者了解到,寬頻衛星比傳統衛星容量提高數倍,使衛星通信首次取得規模化經濟效應,從而降低了使用成本。測算顯示,寬頻衛星接入與 ADSL等寬頻接入的使用成本幾乎沒有差異。 新的接入技術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改善這種狀況,它就是採用美國休斯公司Diiec PC技術的高速寬頻多媒體接入系統。這是一套單向的衛星廣播系統,採用非對稱的互聯網喚頃接入方式。 什麼是非對稱方式 互聯網應用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信息傳輸的不對稱性。和寬陸用戶瀏覽互聯網時一個簡短的請求,可能引致請求信息幾千倍的下載文件回傳。如果通過數據機下載,常常要花很長時間。那麼,可不可以讓上傳的帶寬窄一點,下傳的帶寬增加一些呢? 使用DirecPC技術,可以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Direc PC衛星發送服務是美國休斯網路系統公司1996年推出的高速寬頻多媒體接入技術,曾獲 得美國《數據通訊》雜志96年度最新產品金獎。幾年來,Direc PC技術風靡全球,不但在美國擁有大量用戶,並且在加拿大、墨西哥、德國、北非、中 東、印度、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 工作原理 衛星系統的基礎設備為網路營運中心(Network Operation Center,簡稱NOC),包括一架7米直徑的衛星天線和54M的上行主站。其他還包括專用寬頻網,用於上連互聯網或通過Ku波段QPSK衛星調制編碼器向用戶廣播。 系統的工作過程見這樣的:用戶通過撥號或其他方式,例如ISDN或者專線接入互聯網,將服務請求如瀏覽網頁、下載文件等命令轉給網路操作中心NOC處 理,在該要求離開用戶PC之前,用戶端軟體將在該要求信息上附加一個頭碼,NCO收到請求信息後,將頭碼刪除,根據信息地址到相應網站獲取所需要的內容, NOC隨後將這些內容發送到衛星上,上行速度可達24Mbps,再由衛星發射至用戶的接收天線並由此進入計算機、在用戶端,最低的配置為 Pentium90計算機,16M內存,20M硬碟空間和14.4Kbps以上的數據機此外,還需要安裝一付直徑0.75--0.9米的衛星接收天線 和一塊包括在計算機內的數據卡以及驅動和應用軟體等。操作系統為Win95或Win NT。 技術特點: 1、採用非對稱的高速衛星傳輸技術,優化網路帶寬; 2、支持標准TCP/IP協議、WWW、E-mail、Newsgroup、Telnet; 3、支持單向流式視、音頻實時多點傳送; 4、支持一對多點3Mbps速度數據文件傳送,接收端數目無限制; 5、所有傳輸數據實現DES加密,安全可靠。 目前全球共有11家ISP提供類似的業務,大約10萬用戶,分布在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地。 在國內,由衛視周刊工程部代理的「星網通」和Turbo163衛星接入系統已經開通,就花費而言,衛星接入以其高速率的理想傳輸模式,也較為合理,不論企業規模的大小或個人用戶皆足以負擔。現在,全國各地的互聯網用戶都可以通過衛星享受高速上網沖浪的樂趣了。 為高速接入Internet,寬頻接入技術應運而生,對目前流行的幾種Internet寬頻接入方式進行了簡要比較,並重點介紹了Internet的衛星寬頻接入技術及其應用領域和發展前景。 關鍵詞:Internet 衛星通信 接入技術 寬頻技術 一、 引 言 經過20多年的巨大發展,Internet已成為世界上覆蓋面最廣、規模最大、信息資源最豐富的計算機信息網路,它不僅是大學和科研部門之間傳送科研數 據的專用手段而且已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等的多媒體手段。在我國,近幾年Internet業務發展更為迅速,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最新統 計,截止到1999年的10月國內用戶已達450萬之多,國際線路總容量也已達到241M。但與發展相矛盾的是,使用過Internet的人都有一種感 覺,網路速度太慢,特別是在下載資料的時候,令人感到相當不耐煩甚至放棄接取,以至於許多網民把WWW戲稱為World Wide Wait。從整個網路來看,現有的Internet主幹速率較低是造成網路速度過慢的一個原因,但隨著干線的擴容正在得到逐步解決;主要原因是目前絕大部 分上網用戶仍舊採用傳統的Internet接入方式,即用一對電話線外加一個模擬MODEM,即使基於V.90標準的最新MODEM也只有 56kbit/s,接入速率較低,滿足不了用戶日益增長的多媒體通信需求,可見主要是接入網的「瓶頸」效應導致網速過低。盡管光纖到戶可以解決接入網的 「瓶頸」效應,並且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要解決「最後一公里」瓶頸將是一筆巨額的投資,目前暫時還難以實現。所以尋找一種現階段既能滿足用戶需求又較 易實現的高速接入方式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在這種情況下,基於衛星的Internet應運而生,並日益顯示出其強大優勢和發展前景。 二、 幾種Internet高速接入方式的比較 從目前的研究成果和應用情況來看,人們主要看好ADSL、Cable Modem和衛星這三種Internet寬頻接入方式。 ADSL寬頻接入方式,即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技術,其上下行傳送速率不相等,它能夠在現有的以銅雙絞線為介質的電話接入網上提供幾百kbit/s的上行 速率和高達6Mbit/s的下行速率。它的優點是接入速率高、有現成的網路、即可上網又可打電話。缺點是速率受距離限制、不是隨處可用、需改造現有的 PSTN網路。我國深圳數據通信局已開通ADSL寬頻接入業務,在訪問本地網時速率可達到1.5Mbit/s,ADSL終端設備和調試費用3800元,月 租420元。 Cable Modem寬頻接入方式,是利用現有的以HFC為介質的有線電視網CATV來實現Internet高速接入,其上行速率可達10 Mbit/s,下行速率可達30 Mbit/s。優點是接入速率高、有現成的網路、即可上網又可看電視、速率基本不受距離限制。缺點是有線電視網的通道帶寬是共享的,這意味著每個用戶的帶 寬隨著用戶的增多將變得越來越少;用戶端的雜訊會在前端疊加,形成所謂雜訊干擾的「漏斗效應」;另外,傳統的有線電視屬於廣播型業務,在進行互動式數據通 信時要注意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需改造現有的有線電視網路。我國廣東視訊寬頻網已經開通了Cable Modem的服務,目前上/下行速率為10 Mbit/s,設備安裝費為2500元,月租費120元/40MB。 衛星寬頻接入方式,是指用戶直接通過衛星來訪問Internet。目前衛 星寬頻接入速率一般為400 kbit/s,下載多媒體時速率可高達3 Mbit/s。優點是接入速率高;不受地域限制,真正實現了Internet的無縫接入;同時還可接收衛星電視。缺點是受氣侯影響,特別是雨雪天氣時,收 訊會受影響;同時初期投入費用較高。中國電信與香港雙威通訊網路將在中國推出名為TURBO 163的寬頻衛星互聯網傳送服務,預計用戶端的設備安裝費在3500元左右,月租費300元左右。 比較這三種Internet寬頻接入方式,ADSL和Cable Modem在城域網中有較大優勢,而在廣域網中,衛星系統則最有前途,它不僅可實現Internet的高速無縫接入,同時還可實現衛星直播到戶。 三、 Internet衛星寬頻接入核心技術 不對稱交互模型,我們知道用戶對Internet數據訪問的是不對稱的,下行速率要求高而上行速率要求低。而傳統的通信設備和網路都是基於對稱模型的,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通信資源利用效率非常低,隱性地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通信信道不對稱交互模型的提出,與信息流量的不對稱模型相互匹配,這種模型匹 配本質上並沒有增加物理信道的容量,但充分發揮通信系統的作用將有助於提高系統效率。不對稱的通信模型匹配概念將突破性改變傳統通信領域的概念。 寬頻技術,它可根據用戶的需求按需分配帶寬,提供不同速率等級的服務,一般的個人用戶僅提供網路接取服務;對於專業用戶,除提供高速網路接取服務外,另 加上多媒體資訊傳送、網頁播放及新聞播放等服務;對於企業可連接Intranet,提供多人同時實現Internet高速接入。 點對多點廣播技術,衛星系統的最大優勢是「廣播方式」,即「點對面」方式。這種單向的、廣播的信息交流方式對於大量的共性信息高速傳遞非常有效,這無疑將對諸如遠程教育這樣需要多點傳送資料者具有經濟效益,而採用一般的網路就需要增加額外的帶寬和費用。 超高速緩存技術,在衛星網路操作中心(NOC)設有超高速緩存區,這里存儲有最受歡迎的網址,以便於用戶快速訪問。這里的NOC是Internet衛星 寬頻接入系統的核心,它是一套以高性能伺服器為核心的計算機系統。NOC包括超高速緩存區、Internet訪問模塊、衛星數據傳送模塊。具有向衛星上行 數據的功能,可實時高速接入Internet。 另外還有PUSH推送、實時傳輸/控制協議、資源預留協議和公開密鑰密碼體制等技術。 四、 Internet衛星寬頻接入系統 目前常見的Internet衛星寬頻接入系統主要有DirecPC和InSAT,其中DirecPC用戶較多。 DirecPC是把衛星通信系統與地面電話網路結合起來,即電話網路作為上行通道,衛星通道作為Internet的下行鏈路來實現Internet的高 速接入。與一般以電話傳送的最大區別是:DirecPC不是完全通過衛星作雙向傳送,用戶的接收天線只能下載檔案,不能替用戶發出指令,因此衛星 Internet 用戶需要通過本地ISP,才可以把指令發出,不過所有發出的指令,都附帶檔案下載的衛星Internet IP地址(用戶電腦上的PC卡有專用IP地址)。 DirecPC衛星直撥網路業務的工作過程是:撥號上網時,用戶計算機內的 DirecPC軟體會同時告知服務供應商(ISP),把上網的要求轉到DirecPC網路操作中心(NOC),如果用戶所要訪問的站點在 NOC的超高速緩存區內,中心會把網頁內容調出立即通過衛星直接傳給用戶;如果用戶所要訪問的站點不在NOC的超高速緩存區內,中心立即從目標信息所在的 網路主機獲取用戶所需資料,然後通過衛星通道把信息傳給用戶。可見衛星通道代替了目標信息所在網至本地網間傳輸通道及本地網至用戶間的電話線路,傳輸速率 得到了很大提高。拿一個2MB的檔案來說,利用33.6kit/s的MODEM下載要9分鍾,通過衛星以400kbit/s下載只要40秒鍾。對於用戶來 說,要通過衛星上網,除個人電腦外,需配備一塊衛星適配卡,一副碟形天線,一套DirecPC軟體。將適配卡插入電腦,安裝DirecPC軟體,連接天 線,就可以上網了。在Ku波段下,天線直徑約60cm。 毫無疑問,上面的DirecPC衛星直撥網路業務,實際上是一個單向的「有效的寬頻帶 網路」,主要是用衛星來解決電話線解決不了的高速數據下載問題,用戶仍需依賴地面電話網路。對於現在還不能夠實現用電話線入網的地方,則可充分發揮衛星接 入系統通信距離遠、費用與距離無關、覆蓋面積大且不受地理條件限制的特點,採用雙向衛星傳輸即InSAT訪問Internet,從而實現無處不在的 Internet服務。 雙向衛星傳輸可以採用VSAT來實現。例如現在的TDM/TDMA制式的數據VSAT系統,可以認為本來就是基本按客 戶機/伺服器的模式設計的,其雙向通信量相差十倍以上。當然其他VSAT制式,如TDMA或SCPC都可以採用。要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來選用,對現有的 VSAT系統最好能加以改進,以適合Internet通信的需要。 五、 應用現狀和發展前景 Internet衛星寬 帶接入不僅能夠向用戶提供高速 Internet接入服務,同時能向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傳送信息。正因為衛星接入方式的這些優點,使得衛星通信正在迅速成為訪問Internet的重要途 徑。通過衛星接入Internet已在北美、歐洲、亞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了廣泛應用,其應用領域已擴展到遙距課程、醫療服務、證券服務、文件傳送、多 媒體業務以及即時新聞快訊等。在我國隨著TURBO 163服務的推出,將解決中國目前因互聯網用戶迅速增長所造成的頻寬瓶頸問題,同時也相信隨著Internet寬頻衛星服務在我國的推出,必將促進我國 Internet的發展。 一、 VSAT的發展 由於Internet的驅動,像其他通信技術一樣,衛星通信正轉向滿足數據通信的全面需求 。具體他講,一方面已經成熟的基於C波段和Ku波段技術的VSAT系統不斷演進滿足了Int ernet業務的要求,並成為全球Internet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採用更高的K a頻段技術、可真正實現個人通信的寬頻衛星通信系統,特別是低軌道衛星群系統正在開 發、試驗和建設之中,衛星通信被越來越多的電信網運營者、ISP及ICP等選作提供Inte rnet服務的重要手段。目前,VSAT是衛星通信中的主流技術,它的應用相當成功和普及 ,但傳統VSAT提供的業務速率不太高,入向鏈路速率達到64kb/s,出向鏈路速率一般可 達到512kb/s。隨著各種新應用的出現,對高速率提出了要求。一些在VSAT市場角逐的 大公司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進行一場提高網路速度的競爭。因為VSAT網的速度越快, 銷售和購買它的公司就越有競爭力。目前建設的VSAT網能容納高達2Mb/s的出站鏈路速 率,許多VSAT公司計劃在世紀之交使網路速率達到20Mb/s或更高。 VSAT在提高速率方面非常迅速,湧向市場的VSAT產品命名也常以turbo,cyber和surfer 這樣的詞做前綴或後綴。如業界推出的最新的高速率VSAT產品有:Comsat實驗室的Link way2000系統、GE Spacenet的高速Turbosat VSAT、Gilat的SkySurfer VSAT、New Medi a的CyberStream VSAT產品。 光有速度還不夠,VSAT系統還不斷吸取各種最新信息技術如IP Multicast、數字廣播技 術、PUSH技術,支持TCP/IP、UDP/IP等協議,把衛星高速寬頻廣播的特點擴展到網路 應用,為眾多新應用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事實上,VSAT已成為當今世界上高速發展的 數據業務,特別是Internet的一部分。 VSAT系統在Internet接入方面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為大型ISP提供遠程Internet連接 據統計,目前大約80%的Internet信息內容存於美國本上的計算機。許多ISP、內容提供 商、通信業務運營者和跨國企業希望高效地接入北美Internet骨幹網,通過衛星系統直 接建立和美國Internet的高速鏈路。這些鏈路可以是速率對稱的也可以是非對稱的,鏈 路兩個方向都具有相對穩定的數據流。由於Internet業務量的不對稱性,通常針對客戶 的確切需求提供非對稱衛星鏈路。目前提供這類產品和服務的公司很多,系統一般採用 SCPC/DAMA體制。例如Loral Orion公司經過中國電信(香港)國際接入公司(CTIA)的 支持,向在中國的跨國公司提供衛星跨國界專用網服務。 2、擴展Internet到邊遠地區並在ISP間提供鏈接 為通信能力不足的地區提供PPP(點到點)相互連接,在大ISP和它下屬的小ISP之間提供 高速連接,這種連接主要在一個國家內部。入向速率即發往主要ISP的信息量相對較低。 例如中國科技網網路中心和它在全國的50多個入口點的連接,金橋信息網的VSAT服務網 、中國教育網的高速衛星通道籌都可歸屬於這類應用。 3、直連到計算機(包括連接到LAN伺服器) 幾十年來,只有政府機構和財力雄厚的大公司才能享受到衛星通信技術的迅速、靈活和 方便,而今衛星通信和計算機等一系列新的技術發展,使一種新的VSAT系統實現構架成 為現實,這種新構架稱作Direct to PC或稱PCVSAT,衛星通過點到多點連接方式將ISP服 務器直連到用戶計算機,使各種公司無論大小,甚至個人用戶均可利用空間數據通信的 強大功能。 1)工作原理 在這種方式中,用戶通過撥號方式訪問資料庫或網路,然後通過直徑約數十公分的衛星 接收天線和專用接收設備,用高達數百K比特乃至數兆比特的高速率接收、下載資料庫或 網上信息。這種方式充分發揮了現有電話線路的接入功能和衛星通信的廣播功能。它具 有易於安裝,避免網路阻塞,價格便宜,下載通道容量大,以及具有與光纖近似的服務 等級和IP廣播服務等優點,從而成為近期發展的重點。 衛星直連到計算機業務典型的終端產品包括配有Modem的PC、衛星接收適配卡,小型衛星 天線(口徑60-90cm)、系統軟體。在企業應用中,給伺服器裝上一個衛星接收適配卡, 每個PC通過伺服器發送文件。 其工作過程為:用戶在瀏覽器軟體上單擊一個網址,網址請求信號(URL)由數據機 送到用戶的ISP,然後在該請求離開用戶的PC機前,系統軟體將在該URL上附加一個IP代 碼,指示ISP把用戶的URL請求轉交給衛星系統的網路操作中心(NOC),網路操作中心收 到此請求後,把該代碼刪除,然後將請求信號傳送到相應的網站,網站把要求的信息送 回網路操作中心,網路操作中心 把信息傳到衛星,再由衛星以高帶寬的速率送到用戶的衛星天線並由此進入其PC機或者 網路伺服器(對企業用戶而言)。這樣可以最高達400kb/s的速度來瀏覽網頁及下載文 件,比標准ISDN快3倍。 2)業務的提供和使用情況 國際上,單向衛星Internet接入在中小企業和家庭應用比較成功,美國的Direct PC公司 、日本的Direct Internet、加拿大Telesat、澳大利亞Telstra、印度的NIC India等都 在本國及周邊國家採用DirecPC系統提供這種業務。德國也推出了類似的稱作skyDSL的服 務。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球最大的PC廠商Compaq成為DirecPC的合作夥伴。隨後Compaq發布 了一項向用戶提供通過衛星訪問Internet的新計劃,於1999年4月中旬開始向定製PC用戶 提供通過DirecPC衛星系統上網的服務,使用者可以在商店的導覽電腦中、或是Compaq的 網站上為自行組裝的個人電腦訂購DirecPC衛星信息服務。 1999年年中,休斯網路公司和美國在線(AOL)一項戰略協議又引起業界的注目,AOL向 休斯網路公司投資15億美元,用於開發Internet和衛星直播電和舶囪新產品和服務。通 過此項合作,休斯網路公司將向其700萬DirecTV用戶提供AOL的互動式電視服務,AOL將 向其1600萬用戶提供休斯公司的DirecTV和DirecPC服務。由休斯網路公司設計並製造用 於DirecTV和AOL TV的機頂盒。 隨著這些著名公司的大力推動,衛星連網服務逐漸開始成為一種上網的新選擇。 我國目前計劃採用休斯的DirecPC系統為用戶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及數字包裹投遞、多 媒體信息廣播的寬頻衛星通信信息網的公司有三家,他們是: ①廣州省郵電管理局,和休斯網路、東方衛星公司合作,提供直接到計算機的400kb/s 衛星Internet內容下載服務以及高達3Mb/s數字包裹投遞和多媒體廣播。計劃將於近日 投入運營,向全國的商業及個人用戶提供服務。 ②北京天廣信息通信服務有限公司,由北京天科網路集成公司承建衛星網路操作中心, 目前已調試完畢。第一期工程主要針對企業用戶,用戶終端是休斯的PES端站加DirecPC 終端,即通過PES衛星電路回撥,DirecPC高速下載。進一步發展面向個人用戶。 ③由中國電信數據通信局參與股份的中國雙威通訊網路、China Cast Technology於去年 8月份剛與休斯簽訂了300萬美元的合同,雙威網路購入DirecPC設備,利用他們的衛星技 術,於明年初在中國推出一項名為Turbo 163的衛星上網計劃,目標客戶是中國已上網的 1/4客戶。該公司預計在收費方面不會比目前的163網高出一倍以上,但在速度上卻可以 提高20倍——即上網最大速率 由目前的38.8K提升到400K。雙威網將是中國首家利用衛星結合地面網路提供民用上網服 務的公司。
❻ 聯通寬頻網頁打開顯示歡迎使用本寬頻接入系統是怎麼回事啊
一、聯通現有的固網網路正常連接飢殲後,打開網頁時不會強制顯示「歡迎使用本寬頻接入系統」的提示。
二、出現此情況,可能是因為模咐用戶自已在IE瀏覽器的默認網址中輸入了該提示的地址才會出現這樣問題。
三、如果出現此類情況,可以嘗試以下方法進行處理:
1、清除IE瀏覽器緩存:打開IE瀏覽器,旦肢純點擊上方菜單欄-工具-Internet選項,刪除Cookie;
❼ 在計算機通過ADSL寬頻接入Internet方式中,需要用哪幾種傳輸介質
需要用到的傳輸介質有:銅質電話線、數據機Modem。
ADSL最初設計並不是為了寬頻接入,而是為了高速數據通信、交互視頻等應用。該系統在用戶端採用ADSL數據機,最大特點是不用改造信號傳輸線路。
完全可以利用普通銅質電話線作為傳輸介質,只要配上專用的Modem即可實現數據高速傳輸,其有效的傳輸距離在3~5公里范圍以內,而且距離愈遠,速信襲度愈慢。
ADSL支持上行速率640kbps到1Mbps、下行速率1Mbps到8Mbps。
(7)寬頻接入系統擴展閱讀
除了ADSL,還有三種主流的寬頻接入方式,分別為:
(1)小區寬頻(FTTx+LAN)
大中城市普及的一種寬頻接入方式,網路服務商採用光纖接入到樓,再通過網線接入到戶。小區寬頻一般為居民提供的帶寬是10Mbps,但小區寬頻採用的是共享寬頻,御坦首即所有用戶公用一個出口,所以在上網高峰時間小區寬頻會比ADSL更慢。
這種寬頻接入通常由小區出面申請安裝,網路服務商不受理個人服務。這種接入方式對用戶設備要求最低,只需一台帶10/100Mbps自適應網卡的電腦。
(2)有線通(Cable Modem)
也稱為「廣電通」,直接利用現有的有線電視網路,並稍加改造,便可利用閉路線纜的一個頻道進行數據傳送,而不影響原有的有線電視信號傳送,其理論傳輸速率可達到上行10Mbps、下行40Mbps。
安裝設備需要一台Cable Modem和一台帶10/100Mbps自適應網卡的電腦,盡管理論傳輸速率很高,但同樣屬於共享帶寬,速度也由上網人數決定。
(3)電力上網(PLC)
全稱是Power Line Communication,通過利用傳輸電流的電力線作為通信載體,使得PLC具有極大的便捷性。此外,除了上網外,還可將房屋內的電話、電視、音響、冰箱等家電利用PLC連接起來,進行集中控制,實現「智能家庭」的夢想。
PLC主要是作為一種新的接入技術,鎮數適用於居民小區,學校,酒店,寫字樓等領域。安裝需要增加PLC的局端設備和PLC數據機兩種硬體。電力上網可以達到4.5~45Mbps的高速網路接入,可以實現數據、語音、視頻,以及電力於一體的「四網合一」。
❽ 寬頻接入伺服器的系統要求
目前寬頻網路性能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在接入帶寬方面,撥號接入正在向xDSL、HFC或高速城域網接入轉移,實現了接入帶寬成百上千倍地擴展;在處理性能方面,後台功能強大的城域FR/ATM網路或高速區域網絡逐漸替代功能單一的PSTN網路。與之相適應,寬頻接入伺服器在性能上和功能上都必須肩負起更新、更高的要豎信求:
1)硬體設計結構
顯然,寬頻接入伺服器必須具有高速、高效的包轉發特性,在性能上有效地解決寬頻網路高性能、高負荷、高突發所帶來的問題,性能不佳的寬頻接入伺服器勢必成為網路的「瓶頸點」。目前具有2G以上的交換背板容量,100Kpps以上的獨立包轉發性能成為業界對寬頻接入伺服器的基本要求。從硬體系統結構上看,寬頻接入伺服器已從早期低效的集中式包處理結構向當前分布式處理結構演變,前後插板(介面板和處理板)的設計思路成為主流。採用這樣的系統結構,處理模塊可以直接處理來自同一槽位介面模塊的用戶流量,而且對於輸出在同一槽位上的網路流量能夠不經塌桐過系統背板和交換矩陣模塊直接進行轉發,從而有效減輕系統負荷。另一方面,為了理想地實現在不同槽位間的包轉發,系統結構必須提供高容量、相對獨立、有冗餘備份能力的系統交換矩陣模塊(Switch Fabric)和相應容量的背板匯流排,保證寬頻接入伺服器總體性能隨介面模塊增加呈線性增長的態勢。
2)介面類型和接入方式
顯然,為了實現對各種寬頻接入類型的支持,寬頻接入伺服器必須盡可能多地提供豐富的介面類型。如今,在用戶側方面,寬頻接入伺服器已經可以提供DS3/OC3/OC12的ATM光介面實現純ATM接入或DSLAM(DSL的用戶集中器)的接入,提供100/1000M快速乙太網介面實現區域網用戶和HFC用戶的接入,提供高密度信道化或非信道化E1/T1/DS3的幀中繼介面實現幀中繼用戶的接入;在網路側方面,一般通過100/1000M快速乙太網介面,OC3/OC12的ATM介面,甚至可能是OC12的POS介面來實現流量的匯聚轉發,滿足寬頻業務的實際帶寬需求。
與以往窄帶撥號伺服器不同的是,寬頻接入伺服器接入過程依託於底層(數據鏈路層,主要是ATM層和乙太網層)對數據包的封裝重組。利用底層的技術特點,不僅在接入組網方式上靈活多變,而且可以有效地捆綁上ATM和乙太網自身的技術優勢,實現服務質量保證。具體來說,通過RFC1490和RFC1483第二層的橋接技術,RFC1577第三層的IP路由技術,實現寬頻用戶的靜態IP接入;通過PPP Over ATM和PPP Over Ethernet實現用戶的動態IP接入;通過L2TP的二層VPN隧道技術實現企業用戶和小型ISP的VPN接入要求。從
當前接入應用的趨勢上看,PPP接入方式必定是寬頻接入主流的應用方向。而在PPP接入技術中,由於PPPOE可以適用於多種接入網路,應用靈活,易於實現業務選擇,同時又保護目前用戶的已有投資,其應用前景最為看好。
綜上所述,下面就目前寬頻接入伺服器所支持的協團纖坦議和介面類型列表總結:
3)接入數量
由於以往撥號接入伺服器採用TDM技術,系統通過每一個DS0時隙接收來自PSTN網路的數據,系統的最大接入數就是系統可以終結的DS0時隙數,也就是系統可以集成的最大Modem數。這種基於時隙交換的技術,要想擴大系統接入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只能通過擴大系統的集成度來實現,具有相當的局限性。在寬頻網路中,寬頻接入伺服器由介面處理模塊直接完成對各種協議棧的封裝重組處理,比如:PPPOE或PPPOA的呼叫。由於ASIC(專用集成電路)技術的引入,系統包處理能力顯著提高,接入實現的時長大大降低(通常要求小於5秒,包括RADIUS認證時間); 系統各處理模塊的合理配合使得系統更加穩定,而且能夠很好地完成對多用戶並發接入情況的調度處理。
❾ 寬頻接入網概述(需詳細)
1、ADSL接入技術
ADSL系統主要由安裝在網路側的ADSL局端設備ADSL接入復用器DSLAM和安裝在用戶側的用戶端設備ATR-UADSL-Modem組成如圖1-1所示。除此之外線路兩側還要安裝行冊POTS信號分離器ADSL濾波器。在網路側POTS分離器將電話信號和ADSL信號分離分別送入程式控制交換機和ATM交換機或者核檔攔宏心路由器。在用戶側POTS分離器負責將下行方向的混合信號分離出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分別送給用戶電話機和ADSL-Modem並且在上行方向上還負責將來自電話機的模擬信號和來自ADSL-Modem的數字信號復用在同一對雙絞線上。
2、光纖接入技術
光纖接入技術是面向未來的光纖到路邊(HTTC)和光纖到戶(HTTH)的寬頻網路接入技術如圖1-3所示。光纖接入網(OAN)是目前電信網中發展最為快速的接入網技術除了重點解決電話等窄帶業務的有效接入問題外還可以同時解決高速數據業務、多媒體圖像等寬頻業務的接入問題。OAN泛指從衡敏交換機到用戶之間的饋線段、配線段及引入線段的部分或全部以光纖實現接入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