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液晶顯示器 生產工藝
液晶顯示器的製造工藝流程
彩色TFT-LCD製造工藝流程主要包含4個子流程:TFT加工工藝(TFT process)、彩色濾光器加工工藝(Color filter process)、單元裝配工藝(Cell process)和模塊裝配工藝(Mole process)[1][2]。各工藝子流程之間的關系如圖2.1所示。
圖2.1 彩色TFT-LCD加工工藝流程
1.1TFT加工工藝(TFT process)
TFT加工工藝的作用是在下玻璃基板上形成TFT和電極陣列。針對圖1.3所示TFT和電極層狀結構,通常採用五掩膜工藝,即利用5塊掩膜,通過5道相同的圖形轉移工藝,完成如圖1.3TFT層狀結構的加工[2],各道圖形轉移工藝的加工結果如圖2.2所示。
(a)第1道圖形轉移工藝 (b) 第2道圖形轉移工藝 (c) 第3道圖形轉移工藝
(d) 第4道圖形轉移工藝 (e) 第5道圖形轉移工藝
圖2.2 各道圖形轉移工藝的加工結果
圖形轉移積工藝由淀積、光刻、刻蝕、清洗、檢測等工序構成,其具體流程如下[1]:
開始玻璃基板檢驗薄膜淀積清洗覆光刻膠
曝光顯影刻蝕去除光刻膠檢驗結束
其中刻蝕方法有干刻蝕法和濕刻蝕法兩種。上述各種工序的加工原理與集成電路製造工藝中使用的相應工序的加工方法原理類似,但是,由於液晶顯示器中的玻璃基板面積較大,TFT加工工藝中採用的加工方法的工藝參數和設備參數有其特殊性。
隨著電子產品向數字化、多功能化、網路化、輕薄化及便攜化發展,液晶技術以其工作電壓低,功耗低,體積輕、薄,顯示柔和,無輻射等一系列優點,將成為今後較長時間內主流顯示技術.
今後液晶顯示器市場將新品迭出(尤其是帶AV、TV功能),促銷不斷,PC商與顯示器廠商共同推廣液晶產品,銷售渠道呈現多元化、扁平化和專業化趨勢中國已成為顯示器產品的全球供應商,入世之後,隨著關稅壁壘的打破 和外商進入大陸更加容易,中國將逐漸成為顯示器的製造大國。
伴隨著IT網路的大發展,如今中國的家庭網路普及率已經超過了2%。與之息息相關的顯示器市場,尤其是液晶顯示器的銷售價格不斷下降,加速了該類產品從家庭奢侈品向生活必需品的轉型。而隨之而來的製造成本上升,利潤攤薄等特徵,無一不昭示著液晶顯示器製造行業正在走向成熟。一個成熟行業的臨界點,最為明顯的特徵莫過於行業內部資源的整合。一部分實力強勁,市場戰略對路的企業逐漸擴大自身的市場份額,縮小競爭包圍圈;而另一部分企業則在競爭中優勝劣汰,最後整個市場呈現一家或幾家獨大的局面。
目前的液晶顯示器市場正處在這個階段,這同時也是市場發展的內在要求。液晶顯示器經歷了多年的「戰國時代」,巔峰時刻顯示器品牌不下近百家,而現如今,越來越多末流品牌已經在一次次的洗牌中漸漸淡去,最後在市場上留下的正是那些大浪淘沙後的精華了。他們中有像優派這樣以品牌通路制勝的,也有像飛利浦這樣以產品技術制勝的,還有像美齊這樣以上游資源和製造實力制勝的。可以預見,經過06年的洗禮,07年的液晶顯示器市場將會呈現液晶顯示器品牌的精英會。
計世資訊的研究報告預測表明,2007年19英寸以上寬屏液晶顯示器銷量將不斷提升,預計到2007年下半年,19英寸寬屏液晶顯示器市場銷量將超過19英寸非寬屏液晶顯示器市場銷量;預計2007年第三季度,19英寸寬屏液晶顯示器銷量達到24.6%,19英寸非寬屏液晶顯示器市場銷量為22.3%,而17英寸非寬屏液晶顯示器市場銷量將加速下降,其銷量由2007年第一季度的49.2%,下降到第四季度的31.3%,並將逐步退出液晶顯示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