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析度和ppi的關系
您好,
解析度與ppi並不是呈正相關關系的,ppi與解析度的關系介紹如下:
ppi這個概率是在2010年Jobs推出新款iphone時候提出的,其指出人類肉眼能夠分辨的最高像素點密度是300每英寸像素,例如顯示「地圖」這兩個字時候所使用的像素(如圖)
我們以屏幕尺寸為4存的iPhone SE為例,其解析度為1136x640,計算後的像素密度為326PPI。而解析度為1920x1080的家用21.5寸顯示器,像素密度為103PPI。
另外,由於屏幕的尺寸有時並不代表其實際的大小(例如蘋果公司生產的21.5寸iMac計算機實際對角線長度為21.465寸),因此單憑尺寸算得的每英寸像素值會有一定的誤差。
綜上所述,
屏幕解析度越高並不說明ppi越高,反之亦然,其於屏幕尺寸有關,如果要描述其關系,我們可以說在屏幕尺寸相同的情況下,解析度越高則ppi越高。
2. 屏幕解析度中PPI是什麼意思
ppi(pixels per inch)是圖像解析度的單位。
Pixels Per Inch是像素的密度單位,就像PPI值越高,畫面的細節就會越豐富,所以數碼相機拍出來的圖片因品牌或生產時間不同可能有所不同,常見的有72PPI,180PPI和300PPI,默認出來就是這么多(A710拍出的是180PPI)。
DPI(Dots Per Inch)是指輸出分辨,針對於輸出設備而言的,一般的激光列印機的輸出解析度是300PPI-600PPI,印刷的照排機達到1200PPI-2400PPI,常見的沖印一般在150PPI到300PPI之間。
屏幕解析度中PPI(點距)的作用:
像素間距(pixel pitch)的意義類似於CRT的點距(dot pitch),一般是指顯示屏相鄰兩個像素點之間的距離。 我們看到的畫面是由許多的點所形成的,而畫質的細膩度就是由點距來決定的,點距的計算方式是以面板尺寸除以解析度所得的數值。
以LCD為例,14英寸液晶顯示器的可視面積一般為300mm×190mm,解析度為1280×800,從而計算出此LCD的點距是300/1280=0.2344mm或者190/800=0.2375mm。點距越小,圖像越細膩。
16:10比例的22(21.5)與20(20.1)英寸寬屏液晶顯示器的最佳解析度是:1680×1050。
16:9比例的23與22(21.5)英寸寬屏液晶顯示器的最佳解析度是:1920×1080。
液晶顯示器的刷新頻率,就使用操作系統默認的60Hz,不要改(不管系統默認多少都不要改)。LCD不是CRT顯示器,它的內部不是陰極射線管,不是靠電子槍去轟擊顯像管上的磷粉產生圖像。
LCD顯示器是靠後面的燈管照亮前面的液晶面板而被動發光,只有亮與不亮、明與暗的區別。所以,液晶顯示器沒有電子槍逐行及隔行掃描屏幕的原理(LCD顯示器工作時,每個像素點自始至終都發光,不存在閃爍的現象),也就不存在刷新頻率的概念,改不改都一個樣,刷新頻率對所有的LCD均不起作用。
顯示卡對顯示器有自適應功能,當你插上顯示器後,顯卡會和顯示器通信確認顯示器能顯示的最佳刷新率與解析度,通常情況下無法在系統中設置超過顯示器極限的解析度與刷新率。部分顯卡驅動程序提供了超頻選項,可人為設置超出顯示器規格的解析度與率與刷新率,但這么做可能會導致顯示器無法顯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PPI、網路-解析度
3. ppi是什麼意思啊,多高才算好
你好!
PPI是圖像解析度的單位,圖像ppi值越高,畫面的細節就越豐富,因為單位面積的像素數量更多,現在大部分 手機 屏幕的ppi都在400以上,PPI超過330以上人的肉眼就看不到顆粒感了。
4. 屏幕ppi是什麼意思啊
PPI是Pixels Per Inch所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的縮寫,如果屏幕的PPI越高說明屏幕顯示的精細程度越高,畫面越細致;圖像PPI值越高,畫面的細節就會越豐富,因為單位面積的像素數量更多,這個參數也會在數碼相機拍攝照片時使用,常見有72PPI,180PPI和300PPI等,數字越高圖片越精細。PPI即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目。pixels per inch所表示的是每英寸對角線上所擁有的像素(pixel)數目。
市場上常見設備的ppi:
索尼公司在其出品的設備Xperia Z5Preminum採用的5.5英寸的2160P(3840x2160)屏幕達到801像素/英寸(PPI)。
Sharp展出了IGZO LCD 4.1英寸屏幕,擁有WQXGA解析度(2560 x 1600)達到736像素/英寸(PPI)。
魅族推出MX4 Pro採用5.5英寸2k(2560*1536)屏幕達到542像素/英寸(PPI)。
nubia推出的nubia z7採用5.5英寸2k(2560×1440)屏幕達到534像素/英寸(PPI)。
oppo推出的find 7採用5.5英寸超級屏2.0(2560×1440)屏幕達到534像素/英寸(PPI)。
步步高公司出品的設備vivo Xplay 3S採用了6英寸2K(2560x1440)屏幕達到490像素/英寸(PPI)。
5. 屏幕ppi是什麼意思啊
PPI即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目。pixels per inch所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pixel)數目。因此PPI數值越高,即代表顯示屏能夠以越高的密度顯示圖像。當然,顯示的密度越高,擬真度就越高。
如:iphone4採用的是retina(視網膜)屏幕,其3.5英寸的顯示屏解析度竟然高達960*640,也就是329ppi,超越人眼所能看到的極限300ppi。
Pixels Per Inch是圖像解析度的單位,圖像PPI值越高,畫面的細節就會越豐富,因為單位面積的像素數量更多,所以數碼相機拍出來的圖片因品牌或生產時間不同可能有所不同,常見的有72PPI,180PPI和300PPI,默認出來就是這么多。
ppi計算公式
電腦及手機
PPI =(橫向像素2 +縱向像素2)1/2 /屏幕尺寸
PPI:每英寸的像素數目
屏幕尺寸:屏幕對角線的長度
d_p為屏幕對角線的解析度
w_p為屏幕橫向解析度
h_p為屏幕縱向解析度
d_i為屏幕對角線的長度(單位為英寸)。
以屏幕尺寸為4吋的iPhone5為例,解析度為1136x640,像素密度為326PPI。而解析度為1920x1080的家用21.5寸顯示器,像素密度為103PPI。
另外,由於屏幕的尺寸有時並不代表其實際的大小(例如蘋果公司生產的21.5寸iMac電腦實際對角線長度為21.465寸),因此單憑尺寸算得的每英寸像素值會有一定的誤差。
6. 屏幕ppi是什麼意思啊
PPI是像素密度單位,所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量。
PPI一般用來計量電腦顯示器,電視機和手持電子設備屏幕的精細程度。通常情況下,每英寸像素值越高,屏幕能顯示的圖像也越精細。
例如一台4:3的15寸顯示器,解析度為1024×768(XGA),其橫向和縱向的像素密度均為85每英寸像素。同樣的一台顯示器,如果解析度設置的不同,像素點數也不同。解析度越高,每英寸像素值也越高。
PPI的應用場景
每英寸像素值有時也會用在掃描儀和相機上,此時每英寸像素指的是單位面積上的樣本數,其值等於總像素除以CCD感測器尺寸的商。一台專業的數碼單反相機,每英寸像素值只有100-620萬像素/平方厘米;而一台普通卡片機的每英寸像素值可以高達2000-7000萬像素/平方厘米。
也就是說,照相機的每英寸像素值越低,單位面積CCD感測器反映的畫面尺寸就越小,成像效果也越好。
7. DPI和PPI
不論是DPI還是PPI,實際都是一種換算的概念,即將圖片承載的信息換算為現實中的圖片(即人眼能實際看到的圖像)。DPI和PPI的區別在於換算的途徑不同,DPI面向的是印刷受體,而PPI面向的是熒幕。
PPI是英文Pixels Per Inch的縮寫,意為像素每英寸。英寸是常用的長度單位,大約相當於2.54厘米。而像素是專用於熒幕的概念,指的是熒幕可以解析的最小的點。因此,PPI值得是像素在熒幕上的密度,PPI越高圖像就越清晰
舉例來說,如果電腦屏幕是2K解析度,即1920×1080像素,它的圖像寬為1920像素。而如果這個電腦屏幕的物理寬度是19.2英寸,電腦屏幕是解析度就是1920/19.2=100PPI。
DPI是英文Dots Per Inch的縮寫,意為點每英寸。應粗你還是那個英寸,但是點的意義有很多。一般來講,你可以把Dot理解為取樣點,即物理設備可以解析的最小單位。在印刷時,它就可以作為印刷網點,而在滑鼠等電子設備上,可以理解為最小操作閾值(即設備會把多麼遠的兩個點當作一個點來處理)。
我們仍然拿1920×1080像素的圖片來舉例子,如果印刷設備的解析能力剛好是100DPI,而且你要印製的紙張尺寸剛好是19.2英寸,那麼印刷設備就可以剛好把一個像素作為一個取樣點,印刷完成後圖片的保真度是百分之百(也就是圖片所有的視覺信息都被印刷出來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幾個數值都不那麼整好,因此保真度會產生損失。
1.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圖片解析度越高越好 我們可能不會有精力去關心圖片信息量的DPI是多少,印刷設備的DPI又是多少這種細節的問題。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圖片只要足夠大,印刷就會清晰。
2.如果有可能,使用准確的數值 許多軟體可以幫助你了解圖片實際尺寸下的PPI,比如使用Photoshop,在300PPI下創建A4的文件(尺寸21×29.7厘米,對應解析度2480×3508像素)並做出圖片,那麼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完美印刷。
正如前文所述,大多印刷設備的解析能力是300DPI,因此在該圖片的信息量下,1個像素剛好對應1個點,甚至不需要柵格處理。而如果你強行使用400PPI來創建A4尺寸的文件,拿到300DPI的設備上會被柵格,說不定還不如300DPI的質量好(畢竟是有損處理,但這種差別未必能看得出來)。
下圖是蘋果官方對iPhone 機型的介紹:
拿iPhone7 Plus來說:
屏幕尺寸:5.5英寸
手機解析度(像素):1920 (高)x 1080(寬)
PPI:401
屏幕尺寸:表示手機屏幕對角線的長度,單位是英寸。1英寸(inch)=2.54厘米(cm)
手機解析度:解析度可以從顯示解析度與圖像解析度兩個方向來分類。
顯示解析度(屏幕解析度):屏幕 圖像 的精密度,是指 顯示器 所能顯示的 像素 有多少。由於屏幕上的點、線和面都是由像素組成的,顯示器可顯示的像素越多,畫面就越 精細 ,同樣的屏幕區域內能顯示的信息也越多。
圖像解析度:單位英寸中所包含的像素點數,其定義更趨近於解析度本身的定義。
解析度的單位:(dpi 點每英寸 )、lpi(線每英寸)和ppi( 像素每英寸 )。但只有lpi是描述光學解析度的尺度的。雖然dpi和ppi也屬於解析度范疇內的單位,但是他們的含義與lpi不同。而且lpi與dpi無法換算,只能憑經驗估算。ppi和dpi經常都會出現混用現象。但是他們所用的領域也存在區別。從技術角度說,「像素」只存在於電腦顯示領域,而「點」只出現於列印或印刷領域。
ppi:Pixels Per Inch,屏幕像素密度,每英寸屏幕所擁有的像素數,在電腦顯示領域使用。
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長度上的點數,在列印領域使用。
屏幕像素密度,解析度,屏幕尺寸的關系
所以美工使用PS作圖的大小為手機解析度的大小。
如需要設計適配iPhone7的手機,我們使用1334 x 750px大小
但有一點是特殊的,就是iPhone6(s) plus、iPhone7 plus,我們需要使用2208 x 1242px大小,
原因:
ppi為326的手機,使用的為@2x的素材,對於ppi是401的手機,理論上蘋果應該用401/326 * @[email protected]的素材。但是這個奇葩的比例對開發者而言很難切圖。所以蘋果為方便開發者用的是@3x的素材,然後再縮放到@2.46x上,實際上是縮放到2.46/3=83%。實際上蘋果選取了一個接近比例的87%。
這樣算下來,物理解析度和虛擬分比率的比例是87%,也就是1920/0.87=2208,1080/0.87=1242.
好處就是開發者更方便,比如准備素材時,字型大小可以直接調成3x的。
概述
前段時間看了小米8的發布會,其中屏幕參數是如下介紹的:
當時我就在想這都是怎麼算出來的,雖然我知道 PPI 是指屏幕每一英寸上包含的像素點,但是稍微往深一想我發現我對這些參數真的很迷茫,好奇心驅使我做了些調查。
像素,英文為 Pixel ,是我們日常最熟悉不過的了,但是深入進去會發現其蘊含的知識量是巨大的,此篇對於像素話題也只是淺嘗輒止,拋磚引玉。
討論像素需要分不同的場景: 1. 數字圖像 我們程序員日常工作中接觸並討論的像素大多是指這個范疇。
光柵圖片(Bitmap)是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例如 jpg,jpeg,png,gif,bmp等等,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就是矢量圖了。 光柵圖片是由一個一個像素組成的,那麼像素包含哪些信息?有物理尺寸嗎?
每個像素由顏色信息組成,有的還包含一個透明度信息。因為可以通過三原色 Red , Blue , Green 來混合出很多種顏色,所以一個像素就可以使用存儲這三種顏色的一個數據結構表示。一個像素佔用內存的大小,與其使用多少位來表示這些顏色有關,例如最簡單的像素只有一個 bit ,那麼它只能表示兩個狀態,0或者1,對應到圖像上也就是黑白。當一個像素達到24 bit 的時候,RGB每個通道佔8位,可以組合出來的顏色已經有1677萬色(256 256 256=16,777,216)種了,而人類眼睛可以分辨的顏色也只有大概1000多萬種,此時就是真彩色了。當然還有32位真彩色,感興趣的可以去研究。
圖片來自 維基網路
那麼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此處的像素沒有物理尺寸,僅僅是一些數據,只有將其顯示在物理設備上才會存在物理尺寸。
可以通過下圖感受一下
圖片來源
討論解析度仍然需要分討論場景 1. 數字圖像 此時解析度是用來描述圖片的像素信息的,比如我們說一張圖片的解析度是1280 720,那麼僅僅是說明這張圖片是由1280個像素 720個像素組成的。如下圖所示,至於這張圖片的尺寸有多大,清晰還是模糊,這取決於它自身的存儲格式以及用來顯示它的設備。
2. 硬體顯示設備 是指這塊屏幕所包含的像素(這個像素是物理上的,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了)。例如小米8的屏幕解析度為2248x1080,說明這塊屏幕包含了這么多物理像素。
那麼圖片的解析度與屏幕的分別率是什麼關系呢?這需要清楚了 PPI 後才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DPI 是印刷業使用的單位,其表示的是列印紙上每一英寸包含的墨點數量,而 PPI 是電子屏幕上每一英寸上包含的可定址物理物理顯示單元。其中英寸是西方慣用長度單位,等於2.54厘米。這兩個概念之所以如此容易混淆,就是因為一些軟體提供商做的孽,例如Microsoft,Adobe,Apple 等等,他們經常將這兩個概念互換使用。
PPI : Pixels Per Inch, 每一英寸上包含的像素個數。 這個值越高,屏幕的顯示能力越強,例如小米8 PPI的計算方式如下圖所示
可見小米8的 PPI 是401.6,而其官方宣稱為402,估計是四捨五入了,不過不知道半個像素怎麼處理,知道的可以告訴我一下。
DPI : Dots Per Inch, 每一英寸上包含的點個數。 與PPI計算方式一樣,只是應用的領域不同,這個用在印刷業的。
至此我們可以回答圖片的解析度與屏幕的解析度的關系了,以小米8為例,按照 圖片比例全屏 顯示某一張圖片: 第一:當將一張1080 2248像素的圖片顯示在Mi8上時,屏幕上的每一個物理像素對應一個圖片像素,可以完美顯示。 第二:當將一張2000 2248像素的圖片顯示在Mi8上時,Mi8的屏幕在寬度上是無法顯示的,所以顯卡會將圖片光柵化,通過一定的演算法將2000個像素減少到1080個像素,由於是從多到少的處理,所以圖片是清晰的。 第三:當將一張720*1280像素的圖片顯示在Mi8上時,顯卡會將圖片光柵化,將圖片以其中一邊為標准拉伸,圖片會變模糊。
Pt :漢語翻譯為 榜 ,是一個物理尺寸,長度為1/72 英寸,在概念上Pt與Px毛關系也沒有,但是在 photoshop 中就有關系了。 photoshop 中的pt卻是一個相對單位(這幫二貨各種混用)
換算公式: 1pt= (DPI / 72) px 。
dp : Density-independent Pixels, 這個是Android基於物理設備的 ppi 抽象出來的一個單位。它是以 160dpi 的屏幕為基準定義的,在 160dpi 的屏幕的屏幕上 1dp=1px ,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其
換算公式: 1dp=(屏幕ppi/ 160)px
目前Android系統的屏幕分類如下表 |密度分類| 屏幕密度 | |--|--| |ldpi |120dpi | |mdpi |160dpi | |hdpi |240dpi | |xhdpi |320dpi | |xxhdpi |480dpi | |xxxhdpi |640dpi |
sp : Scale-independent Pixels,其與dp基本一樣,也是像素無關的,但是是用在描述字體的大小上。其尺寸會同時相應屏幕密度以及用戶對字體的偏好設置。 例如:在手機的字體設置為默認大小時,使用 dp 與 sp 描述字體的大小是一樣的,如下圖
但是當我們改變了手機的字體默認設置的字型大小後, dp 描述的字體大小沒有變化,但是 sp 描述的字體大小卻相應的發生了變化,如下圖。
除此之外 dp 與 sp 再無差異,一般建議字體使用 sp 作為單位。
dip 就是 dp 互為別名,沒有任何區別,其與 px 關系見上文。
以上就是關於顯示接觸GUI開發的程序員應該了解的,本來以為很簡單,但是調查後發現再往深研究我將會陷入泥潭無法自拔。同時我也感受到,人類社會發展到目前的水平,任何一個門類的知識都足以讓一個人投入終身的時間去研究,那我們程序員除了賺錢養家是不是應該找個自己感興趣方向忠貞不渝的投入一生業余精力去嘗試研究一番呢?在此我覺得我很挫敗,突然發現自己這么大年紀了竟然沒有愛好,如果愛好美女這個不算的話。。。!
我們的原圖是一份長寬都是1800像素的圖片。
這張圖片長寬都是1800像素 ,對它自己而言,DPI和PPI沒有意義。
它的解析度參數,僅僅是1800像素而已。
假設我們的所有印刷機、列印機、噴繪機,在原尺寸下都將1像素映射為1個點(即1Px/Dots),可以進行下面這些計算。
如果我們使用300DPI的印刷機,原尺寸列印這張圖,那麼它的長寬為:
1800 Px / (1Px/Dots) / 300 DPI = 6 in 即長寬都是6英寸(15.24厘米)。
如果我們使用220DPI的列印機, 原尺寸列印這張圖,那麼它的長寬為:
1800 Px / (1Px/Dots) / 220 DPI ≈ 8.19 in 即長寬都是8.19英寸(20.8厘米)。
如果我們使用72DPI的噴繪機, 原尺寸列印這張圖,那麼它的長寬為:
1800 Px / (1Px/Dots) / 72 DPI = 25 in 即長寬都是25英寸(63.5厘米)。
使用81PPI的一般顯示器,原尺寸顯示這張圖, 那麼它的長寬為:
1800 Px / 81 PPI ≈ 22.2 in 即長寬都是22.2英寸(56.4厘米)。
顯示器的PPI 我們假設顯示器是方形像素,那麼顯示器的PPI是由它的解析度和長寬共同決定的。
即顯示器的橫向PPI=顯示器的橫向解析度(Px)/顯示器的寬度(in)。
我們常說的顯示器的英寸數,是其對角線的長度。 對於16:9的顯示器來說,PPI可以這樣計算:
PPI = sqrt { (像素寬 * 像素高) / [16 * 9 * 英寸數^2 / (16^2 + 9^2)] }
舉例來說,1920*1080像素的24寸顯示器,PPI就是:
PPI = sqrt { (1920 * 1080) / [16 * 9 * 24^2 / (16^2 + 9^2)] } ≈ 91.7878
下面的表格計算了常見顯示器尺寸的PPI,你可以用這個公式檢驗:
8. 手機的屏幕解析度與屏幕像素密度的關系是什麼
像素指像素密度,單位是像素/英寸(ppi)。解析度指屏幕內的像素個數,例如960*640就是屏幕長度上有960個單位,寬度上有640個單位。
要將解析度換算成像素,就需要看屏幕的大小,例如3.5英寸屏幕解析度是960*640,則它的像素為326。
9. 解析度,ppi與dpi的概念
首先來看一下網路上對於解析度的定義 http://jiahao..com/s?id=1601797930021194629&wfr=spider&for=pc
既然我已經知道了換算公式,即
那我就可以自己來驗證解析度ppi和圖像解析度大小的關系了。根據 網路 ,我選用了泰勒的這張圖片。
還沒有,這里可不是ppi,而是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點數)。
那dpi和ppi有什麼區別呢?
這篇 博文 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詮釋。
簡單來講 ,PPI是用來描述屏幕的像素顯示密度,這個值越高,表示屏幕顯示能力越強。而 DPI表示每英寸列印的點數,這時算明白了,這個參數才能表示圖片清晰度了,只有把圖片顯示在屏幕上面了,才能談清晰度。
即屏幕解析度再高也沒用,圖片本身的解析度也限制著它所能表現的清晰度,所以 dpi 才是真正體現我們所能看到的清晰度指標。當然,屏幕的ppi越大,所能容納的圖片的解析度越高,其dpi也越大,更能顯示高清圖片。